农药产品包装标准

2022-07-11

第一篇:农药产品包装标准

农药包装回收

农药安全使用技术

农药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为农业稳产高产提供保证。使用不当,错用、误用、乱用、滥用农药,则可能造成人员中毒、作物药害、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

农药的使用涉及农药、药械、病虫害发生规律、使用方法、人员安全防护、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为了让听众朋友们全面了解农药使用的安全要求,从农药基础知识、农药选购、药械选购、药液配制、农药田间使用、安全防护等方面讲解农药的安全使用常识,欢迎您的收听!

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农药瓶的处理,做客我们讲堂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陈万权副所长。

农药瓶的处理

专家:我们下去下乡调研时候就发现,农村很多地方,比如说菜地旁边散乱地扔着七八个废弃的农药瓶子,乡亲们说,这些瓶子都是他们打完农药以后,怕拿回家小孩玩不安全,而且村里也没有人回收这些东西,所以就随手扔在了地头。他们想反正都用过了,一个瓶子能有什么事呀,其实这里面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这些瓶瓶罐罐里面都含有农药的残留物,这些残留在农药包装上的药剂没有经过处理就这样随意的丢弃,不仅污染了周围的环境,还暗藏着许多安全隐患。

主持人:使用过的农药瓶厂家不负责回收,村里边也没人管,扔在路边还容易被小孩子拿来玩,既污染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

专家:我们在2011年做过一个调查,就拿北京来说,北京市每年产生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大约是386吨。废弃的农药包装物残留的农药,因为夏季非常容易挥发,或者经过雨水的冲

刷渗入到地下,引起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成为了危害人类和污染环境的无形杀手;还有一些含高分子树脂的塑料制品被日复一日地埋在土壤里,可以残留200-700年,给土壤造成了化学残留;而且,废弃的玻璃瓶破碎以后,给人畜安全作业也带来了隐患;农药包装的废弃物在路边沟渠、田间地头的长期散落和沉积,既影响了农田的景观,又影响了新农村的村容村貌。

农民朋友在喷完农药以后,对于剩下的农药包装容器,大家可以用专门的清洗设备来清洗干净。如果没有专门的清洗设备,也可以分3次进行漂洗,每次可以加入药液箱容积五分之一的清水,进行彻底清洗。要注意,这种清洗过程必须要在包装容器内的农药取用以后立刻进行。如果不能做到把清洗液加入药液箱中,就必须把清洗液收集起来,做上清晰的标志贮存,可以在下次喷雾作业使用同一种农药时配制药液来使用。

空的包装袋或者包装瓶,应该妥善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里,然后带回处理。在包装容器的处理方法上,我们可以采用深埋、焚烧或者交给登记注册的农药废弃物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

在埋之前必须彻底清洗干净,把容器破坏或者压碎,使它们不能再次使用。挖坑以后,要把空的包装袋投入坑底彻底焚烧。深埋的地点必须要远离地表水和地下水,挑选深埋地点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土壤类型和自然排水系统,埋的深度要超过1米。另外,挖坑地点要避开地面的排水沟。坑的位置和深埋的农药包装容器的名称为了以后方便查询都必须记录好,以便今后查询。

焚烧也是一种方法。不是所有的农药包装容器都能够采用这种焚烧方式的,对于一些易燃农药和农药气雾剂的包装物就不能采用这种方式处理。

第二篇:农药产品与服务

农药企业:如何做好产品售后服务工作?

目前大多数农药企业都是让业务经理一个人管辖一个片区,片区大着几个省,小着也几个地级市,一个人管理着零售、渠道、终端、售前、售中、售后,大事小事都需要一个人来亲自过问。市场上最令人头疼的事情就是基本没有农药产品的售后服务,经销商、终端强烈要求给予促销、宣传、技术指导等工作,也不能很好地到位。这样造成顾客投诉、经销商埋怨的事情很多,那么农药企业如何做好产品售后服务工作呢?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可有效解决此难题:

一、设置专门负责机构,确保有人负责

农药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售后服务机构,抽调专业人士来负责,需要学习植保、农学、农药等专业的工作人员担当相应的职务,以确保其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售后服务问题。一般而言,售后服务部门应属于销售部门,这样可以使销售部门尽快消除客户的不满情绪,提高客户满意度,减少销售障碍。

二、施行产品提成制度,提高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由于销售人员基本采用提成制度,工资普遍相对较高,如果售后服务部门人员工资相对其较低的话,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让售后服务人员也施行底薪加提成的制度,那么售后服务人员工资的多少直接与其工作的量成正比,可以有效地刺激售后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而能更好地配合业务人员履行其市场的新产品推广、渠道服务、宣传、技术指导、售后服务等职能,做好本职工作。

三、加强售后服务技能,提高指导力度

农药企业应该加强售后服务部门的人员的素质及业务技能,以便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目前农药销售出去时,农药经销商应该有义务对农民进行用药指导、介绍如何用药、用药的注意事项等,然而有的经销商自己都不怎么明白,如何能指导别人来用药呢?调查发现,部分经营者提供不了售后服务,因指导不当造成农民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如黑龙江某农民反映,他在本村农药经销商处购买大豆除草剂“氯密·磺隆”,结果经销商错把用于小麦田间除草剂“氯磺隆”拿给了他,施用后造成9公顷黄豆绝产。这样的教训很多,原因何在?厂家没有对经销商这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产品推广时候没有进行良好地的讲解,造成如此。

对于农药产品售后服务,农药企业一方面需要切实转变为销售而进行的服务观念,需要以消费者为导向,真抓实干,确保农药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的落实;另一方面就需要农药企业加强对经销商的培训,借助其技术力量、人员本土化等优势,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作者:高兆升 策划师 农艺师 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从事农资行业新产品策划、市场策划、新产品推广及培训多年,熟悉农资行业及农资连锁,熟练运做市场部、销售等工作。

第三篇:农药产品的营销方法

要把农药产品推广得好,实际上是要解决2个问题:(1)是这个产品如何到达农民手中,让农民第一次使用。也就是一个通路问题。(2)是解决农民如何回头购买这个产品的问题。也就是关于忠诚度问题。

一、 产品如何达到农民手中并让农民第一次使用。

农药厂家一般要经过这样一些环节才能将产品用到生产中去:厂家→区域总经销→零售店→农民。这样的道路就叫做通路。(当然这中间也可能多出一二个比如一批二批或直接连锁的环节,现在提倡渠道扁平化,上面模式是当前主要模式)一般情况下厂家不可能直接将农药卖给零售店(特殊地区除外),原因是我国地大物博,零售店遍布全国各地,一个厂家不可能有这么多实力和精力与这么多零售店打交道(光是配送就没法解决)。厂家更不可能直接将产品卖给农民。区域总经销一般也不可能越过零售店直接将产品卖给农民,原因是人不够,车不够,钱不够。(某些区域除外。最近几年热门农资搞连锁,但本人认为现阶段农资连锁徒有其表而无其实,大部分基本上属于搞形象工程向政府骗钱这一类,至少现阶段没有成为主流) )

做官有官道,卖货要有通路。做官没有道,任凭你有天大的本事想要出人头地很难;产品纵然效果最好,但没有经过一定的途径达到老百姓手中用到田里也是枉费工夫。那种认为效果好质量好就有销量或者认为到田里做几个试验开几次农民会议就会把产品卖出去的想法是很傻很天真。厂家→区域总经销→零售店→农民,这就是产品达到农民手中的一条路,有了这条路农药才能真正成为解决农民生产实际问题的产品。这条路把厂家、区域总经销、零售店和农民串成了一根线。这根线就是称为“利益”的东西,所以利益才是真正维持这条路畅通的原因。(其实小到街头流氓打架斗殴、泼妇骂街,大到二国间的友好互访,或是派军队发导弹,表面上好像原因很复杂,事实背后何尝不是利益在作怪?)

因为产品必须经过这条通路才能到达农民手中,并且维持这条通路的背后原因是“利益”,所以要解决产品达到农民手中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以下二个问题:(1)千方百计让产品进入一条好的通路。具体地说就是要为这个产品找到一个好的总经销商,找到一批有效的零售店。(2)设计在这条通路中的各方利益,合理分配利益。利益来自何处?利益来自产品的价差,所以就要设计一个总体的价格体系,而且要用一定的措施来维持这个价格体系。(比如区域独家总经销、防止窜货、防止恶意炒价等均是为了维持这个价格体系。窜货炒价确实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现在国内和外国多家公司为维持价格体系防止窜货可谓是费尽心机,锐劲特和杜邦康宽的物流码,威远的FS系统等等都是为了防止窜货而设计的。)所有的产品推广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着这2个方面而展开。也就是必须为保持通路的顺畅而展开工作。

详细的考察通路的每个步骤,可能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农药经销商虽然很多,但推广能力好,信誉又好,收钱及时的优秀经销商却不多。为自己的产品找一个好的总经销商,厂家真是费尽心思。厂家在找优秀的经销商时应该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厂家必须先让经销商了解自己的厂家,了解自己的产品,先要认识。全国每年有农资大会,各个省每年也都有农资会议,这些会议中各级经销商特别是大的经销商一般都会参加,厂家在这时举办专题研讨会或产品发布会,邀请事先挑选好的优秀经销商参加,可能有利于经销商对自己厂家和产品的了解认识。

第二个是厂家与优秀经销商谈自己产品时必须要有优势,一个平平谈谈的产品是不会引起优秀经销商的兴趣的。这个优势可以是效果、配方、品牌资源等方面的,也可以是价格方面的,还可以是包装上的,总之要有特色,要有卖点。

第三是优秀厂家的优秀产品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大家知道一个产品如果找到当地最优秀的经销商,那么可以说相当于成功了一半。但优秀的经销商一般选择的余地会很大,很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不接你这个产品,这时厂家的业务员常常是随便再找一家。本人认为好的经销商和不好的经销商差距是很大的,所以你如果相信自己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厂家而又是一个优秀的产品,你就要多试几次,不要轻易放弃。

(2) 区域总经销→零售店

产品到了总经销商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想办法为产品找到一批优秀的零售店。这部分的工作主要是由总经销商来做,但厂家应该配合。第一个问题还是让零售店了解认识这个产品,只有认识了他们才会进货,才会发生销售行为。经过我们的实践,认为开零售商会议是一个好办法。就是为这个产品专门召开一次零售店会议。将事先挑选好的,基本上是一个乡镇一个人这样的把零售店请上来,吃餐饭,开个会,发点小礼品。重点介绍一下这个产品的特点,卖点功能与功效以及价格体系、利润等等,让零售店了解认识这个产品。开完会议后最好搞一下临时促销活动,以促进零售店的真正进货。

零售店了解认识这个产品以后,接下来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将这个产品铺货到零售店里,并把它放到零售店的柜台上。这个就是铺货工作。铺货工作相当重要,可以说没有铺货就没有销量。一个产品在总经销仓库里叫库存,只有真正到零售店里卖给农民才叫销售。但是现在我们发现,铺货工作其实很难做,就是赊销你也不一定铺得进去,零售店选择的余地实在是太大了,零售店的权力也实在是太大了。这个时候,总经销可以搞一点临时促销活动,比如进几件货送个什么东西或给个多少折扣等,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铺货的阻力。

接下去的工作还包括维持零售价格体系等等方面。上面提到利益是维持这个通路顺畅的背后原因,如果价格体系乱了,零售商没钱赚了,零售店也就不愿卖你这个产品了,你这个产品离开市场也就不远了。

(3) 零售店→农民

在这一步中,有时产品由于价格过高或农民不了解,需要零售店费很多力气去推荐,而优秀的零售店一般生意都很好,店老板很可能没有时间去推荐或者觉得推荐工作太麻烦,费力有难见效果。这时这个产品推向农民就会遇到很多阻力。现在常常有给零售店搞农民促销,或采用进行农民田间试验或开农民会等方法,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这个阻力。

上述分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推”的过程。厂家将产品推给总经销,总经销推给零售店,零售店推给农民,所以叫做推广。(“推广”这个词很形象)但是大家知道现在总经销、零售商的权力很大,他们随时可以将这个产品判死刑,推的过程阻力很多,万一哪一环节处理不好很可能前功尽弃。为了减少推的阻力,很多时候通过打侧面战,就是先做田间示范或开农民会,就是先做农民工作,让农民看到效果,农民就会到零售店去找这个药剂,零售店就会去问经销商,厂家这时再找经销商谈就会容易得多。经销商推广这个药也会很轻松。从而达到保持这条通路顺畅的目的。这个工作就是“拉”。现在有些厂家跟植保部门搞好关系,植保部门发一个病虫情报给老百姓,老百姓就会按照病虫情报上指定的药到零售店购买,这个也是“拉”的过程。这样一个农药产品在推推拉拉、拉拉扯扯的过程中就到达农民手中了。我们就说这个产品操作成功了。其实,我们中国很多事情都是在推推拉拉中完成的。就比如去送礼。你把一个礼送给当官的,当官的开始总是推却一下(很多是口头上),你再一坚持,当官的好像很为难只好收下。这样一推一拉的过程中就把礼收下了。如果你一送礼,当官的马上收下,也不推却,我们就会觉得这个官很贪。如果他一直推却就是不收,我们就会觉得他不肯帮忙。只有经过这么一推一拉,事就办成了,真是皆大欢喜。

二、 如何吸引农民回头购买产品。

产品卖给农民了,用了以后如果没有回头购买,那么这个产品推广是不成功的,前面千辛万苦做了这么多工作到最后是卖了一点点货,收了一点点钱,退了一大堆货,那是非常糟糕的。

其实我们农民朋友是很实在的,只要你这个药效果好,把虫打死,把病治好,他们就会拿着你的药的包装袋到零售店里去买。只有好产品农民才能回头。所以质量、效果绝对是第一位的,这个时候厂家的品牌在这这才真正体现出价值,这是任何多么高明的操作都不能达到的。要农民回头,你必须在产品质量和效果上狠下功夫。

总结以上,一个好的产品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效果、好的质量,这是基础。而且要有一个比较顺畅的通路,要充分维持各方的利益,有时要采用推拉结合的方式。这些就是本人体会到的对产品的一个较好的推广方法。

为了加深各位对我上述分析的理解,我在这里举个例子,看看别人是怎样推广产品的。

一、 先说说外国公司。外国产品大家都说价格很贵吧,但他们为什么能卖得很火?首先一点,外国公司的产品绝对是做的最好的,质量和效果绝对是一流的。这是基础。在推方面,他们选择的经销商一般是当地最大或是最优秀的经销商,而且一般能够保证总经销的利润。(克无踪的利润是多少?稻杰千金的返利有多少?锐劲特的返利又有多大?没有做总经销的人想到的吗?说出了吓一跳。)许多外国公司也开始考虑零售店的利润,比如先正达的克无踪通过一件送几瓶的形式,让零售店赚钱(送到就是利润),杜邦的康宽很多地方也是按零售价操作在返利这种形式保证零售店利润。外国公司知道,他们的产品正常推的话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因为开始老百姓不了解,而且价格死贵。所以他们常常在“拉”的方面做很多工作。随便那个外国公司,对于开农民会,搞田间试验示范,都是非常热衷而且出手大方。对于与植保部门合作他们也常常是非常热心,对于产品能否上当地的病虫情报更是非常关心。他们在拉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即使这样他们的产品也仍然按照我上面分析的通路到农民手中。他们所做的工作很多时候也是为了维持这条通路的顺畅。

二、 现在有些厂家都在研究外国公司,分析他们的推广模式。认为外国公司的农民工作做到很好,农民推广会和田间示范做到很成功,就盲目仿效。更有厂家他们想既做总经销的工作,又抓关键零售店,还搞零售店农民促销,同时召开农民会议,搞田间示范,基本上想做通路的每一环节的工作,想做到面面俱到,美其名曰说是服务战略。本人认为这种模式值得商讨。须知总经销工作难做,零售店工作更难做,农民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先说钱的方面,开一个农民会议要多少资金?农民来了不能白来,他们用了宝贵的时间,应该要得到补偿。组织开会的不能白组织,也要有相应的报酬,讲课的老师,邀请的专家也要报酬,据了解浙江省某些地方组织一次农民会至少要700多元直接费用,每个重点乡镇一次,算20几个,一年光农民培训费2万元。如果再到零售店搞农民促销,总要有点资源,毛巾雨伞之类的最少吧,光全部重点零售店搞一次也要1万多元。田间示范也要费用。再说精力,厂家打算一个地区配多少人员?一个人够吗?他们精力和经验够吗?而且开农民会议出来的效果会非常慢(虽然出来以后效果很好),你们的心里准备有吗?

当然本人不是反对做农民工作,不是反对厂家做服务工作。其实服务工作很重要,农民工作也很要紧。本人认为厂家在做服务工作是要有重点,并且所做的工作要与通路整合,就是说我做的所有工作要为通路服务,而不是单纯的为开农民会而开农民会。比如你在一个农民家里做了试验,农民用了你的药效果很好。这个时候你就要把这些情况告诉当地零售店,最好拉着零售店去看现场,同时要督促零售店进货。也要告诉农民在哪家零售店能够买到这个药,还要告诉总经销这些情况,让总经销及时给零售店补货。这样你的工作就与通路结合起来了。(先正达在这方面工作做得很到位。先正达开一次农民会议后常常会告诉农民哪家零售店能够买到这个药,也会告诉总经销,让总经销与零售店联系。)拜耳公司化了很多钱搞了一个叫BKR的项目,很多地方效果不好。有人戏称这个项目是(零售店)挂一块牌子,(回访员)记几个数字,(回访员)骗几块工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的和通路整合,回访员的工作是和销售完全脱节的。

三、 最后,看一下娃哈哈是怎样做产品推广的,可能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推的方面,娃哈哈完全是按照我上面所分析的2个方面来进行的:(1)让产品进入一个好的通路。娃哈哈的通路是这样的:总部→各省区分公司→特约一级批发商→特约二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终端,由于娃哈哈要求一级经销商交保证金并现款发货,故称为联销体。其实联销体的内部是各个娃哈哈经销大户,是娃哈哈的优秀的忠实的经销商。娃哈哈通过联销体这条优秀的通路使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2)用利益来维持这条通路。联销体的前提虽然是信用(因为要保证金,而且是现款进货)。但其要害其实只有一个:“大家都有钱赚”,即上下游形成有序的价差关系,每个环节赚到自己应该赚到的钱。为达到这一目的,哇哈哈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全国统一价差体系,保证各个级别的经销商都能在价差中赚到钱。为了避免出现“窜货”、“冲货”现象,娃哈哈制定了“区域责任制”,规定各级经销商只能在所属的区域内销售,如果被总部派出的独立督察组发现经销商不按规定办,就会处以重罚,甚至开除出经销商队伍。就说宗庆后一到某个地方,第一步就是到零售店拿起一瓶娃哈哈的产品查区域编码。可见娃哈哈对这方面工作确实是提到战略高度上的。

在拉的方面,大家不知是否注意到,娃哈哈一有产品推出,第一步就是集中在中央电视台大做广告,让老百姓知道这个产品,就会有人到零售店去问,这时候娃哈哈通过联销体将货一级一级的铺到零售店中,这就是他们在拉方面做的工作。这样一推一拉市场就马上启动起来。

关于哇哈哈产品的质量,那是没得说,他的质量好味道更好。本人曾亲自品尝过哇哈哈儿童营养液,味道很好喝。现在市场上流行的营养快线,味道也是相当不错。有了这些方面娃哈哈年年旺销也就不足为怪。娃哈哈的营销模式值得我们学习。

第四篇:农药废弃包装告别“埋躺飘”

农民打完农药后,随手就将包装瓶、包装袋一丢,之后,这些废弃物的“命运”不是田里埋,就是河边躺,要么随风飘。2015年,浙江省在国内率先推进全域性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无害化处置。目前,农药废弃包装物基本告别了随便扔、靠风刮、沿河漂、田里埋的历史。

从农村出来的人,对这个现象肯定不陌生:农民打完农药后,随手就将包装瓶、包装袋一丢,之后,这些废弃物的“命运”不是田里埋,就是河边躺,要么随风飘。事儿看起来虽小,但日积月累,数量却颇为可观,对土壤、水体的污染更是不容小觑。当然,如果要回收处置,也绝对不算一桩轻松活。

2015年,浙江省出台专门办法,在国内率先推进全域性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无害化处置。2016年,浙江投入1.5亿元专项资金,回收了5024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达82%,其中无害化处置4701吨,处置率超过93%。浙江是怎么做到的?其间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破解的?笔者对此展开了采访。

政府要主导 财政需支持

浙江历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尤其是2013年启动“五水共治”重大战略部署后,全省上下对污染重拳出击。在整个体系中,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首次被写入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文件,由此提上议事日程。

尽管此前北京、上海、广西等省区市曾展开过此类探索,而在浙江的余杭、鄞州等地2009年以来也探索出了比较可行的实践经验,但要在全省范围内铺开,国内尚未有成熟经验。浙江尽管整体经济实力雄厚,但仍有一些欠发达地区。倘若没有政府主导和财政支持,要推进这项工作,困难可想而知。

2015年,浙江省正式出台办法,明确了政府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行、属地管理的原则,并提出建立以“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为主要模式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体系。

如何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笔者盘点发现,考核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工作被纳入了“平安浙江、五水共治、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示范省、土壤污染防治、打造整??田园建设美丽农业”等考核内容后,大大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到2016年年底,浙江省所有涉农县(市、区)均出台了具体实施细则,并落实了专项资金。

浙江省农业厅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正式全面推开前,还在21个县(市、区)进行试点。具体承担这项工作的是浙江省植保检疫局,在分管副局长何春龙看来,毕竟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回收处置属于“准公益”,需要政府综合力量推一把,而顶层设计的厘清,再加上考核杠杆的强化,实际上解决了行政力量的问题。否则,光靠单个农业部门,根本难以运行。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对于具体如何运行,在浙江,省里只有两点要求:一是必须建立回收体系;二是必须严格规范运行,实行无害化处置。至于到底怎么回收,浙江允许自由发挥,总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为了让各地有经验可循,浙江主推了余杭和鄞州两种模式。

余杭的做法主要是有偿回收,在全省起步最早,经验最成熟,运作也最规范。笔者了解到,当地回收的标准为:100毫升、101~300毫升、301毫升以上的废弃农药瓶分别按照每只0.2元、0.5元和1元回收,农药包装袋则以50克为上下分界线,分别按照每只0.1元和0.2元回收。每年光回收农药包装的补贴,财政就投入300多万元。

谁来回收?谁来运输和处置?杭州市余杭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固定回收点设置在全区165家农资经营网点,由3家储运单位定时、定区域归集到专用仓库,最后运输到专业的固废处置环保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因为有了经济效益,很快,遗弃在田间地头的农药袋和农药瓶都被捡去换钱。甚至起初,还有不少外地的废弃农药包装物也流通到了余杭境内。对此,该区设计了专门的防伪标签,要求农资经营网点在售卖农药时贴上。不过,随着“余杭经验”的推广,这种现象也慢慢得到遏制。现在,温岭、上虞、义乌等不少地区,均采取了有偿回收的方法,成效都十分显著。

另一种做法,是宁波市鄞州区所采取的规模场户自行收集和散户由村保洁员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将农药废弃包装物送至乡镇集中收集点后,再交由专业的环保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为了推进这项工作,鄞州区把基本农田保护激励资金与农资包装废弃物回收相挂钩。能否享受,还得看回收率怎么样。此外,对大户来说,一旦回收率不达标,除了不能与这一奖励结缘,还将很难享受到其他各类农业扶持政策和评优认证。当然,对保洁员也有具体考核。

“余杭模式和鄞州模式,很难说孰优孰劣。在全省推广过程中,我们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围绕收得上来、处置得了和运行得规范,因地制宜,大胆探索适合于不同地区、富有特色的高效回收处置模式。从实际情况看,各地确实也探索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何春龙说。

笔者了解到,除了上述做法,诸如浙江海宁、东阳、奉化等地,充分发挥供销系统农药经营网络全、设施装备好的优势,由供销社组织实施回收和处置,建立了农资统一配送与废弃包装物统一回收相衔接的模式,效果也非常好。

收回来 更要减下去

据统计,截至目前,浙江共建有县级收储中心191个,固定回收点则接近1.8万个。2016年,全省回收的农药废弃包装物超过了5000吨,回收率超过8成,其中93%以上得到了无害化处置,基本告别了随便扔、靠风刮、沿河漂、田里埋的历史。

另一方面,浙江从源头抓起,通过农药减量,从而实现了废弃包装物总量的减少,其主要做法就是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以及绿色防控的融合发展,并大力推广高效环保农药和农药减量技术。

何春龙介绍说,近3年,浙江的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每年以100万亩的速度增长,去年达到了702万亩。与此同时,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全省建起800多个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面积达88.4万亩,落实农药减量技术应用面积1455万亩。2016年,浙江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6976吨,下降幅度超过12%。

笔者采访发现,由于整个运作体系的建立,再加上层层考核和经费保障,在浙江绝大多数的涉农县(市、区),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回收处置已经基本走上轨道。不过,许多基层官员也提出,毕竟现在农药产品是市场大流通,要解决一些深层次难题,需要在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各地同下一盘棋,按照“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回收、谁使用谁送回”的机制,落实农药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的主体责任,以此来推进市场化运作,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

此外,就目前而言,浙江许多地区的固废处置中心原本的运转状况就已接近饱和,尽管政府有补助,但不可否认,处理能力仍跟不上处置需求。想要解决这一尴尬现象,无害化处理机构亟须扩能,而此问题在全国普遍存在。

第五篇:农药新产品经营模式探讨

1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考核和激励方案,许多企业新产品之所以推广不成功,是因为企业的营销团队根本就没有引起重视,企业对业务人员既没有考核,也没有激励。这样一来,业务人员便不会主动去推销,新产品还没有走向市场,就先被自己的营销团队给否定了. 2经销商的引导和强制要求。由于企业的新产品的成功推广离不开经销商的支持/配合和资源的倾斜,所以如何给经销商足够的压力和动力,让他们大力去推广,这也是企业的新产品能否成功推广的关键因素。

3坚持不懈

4把新产品推广的工作着力点放在目标消费群集中的场所

农药新产品经营模式探讨

随着农药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农药新产品的经营模式是长期以来营销者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十多年的农药营销实践,深刻意识到农药产品的推广服务工作对展现其价值和促进销售具有重要作用。服务是竞争力的保证,为了取得更好的经营效果,就必须认真搞好销售服务。

一、售前服务

——做好农药新品种试验示范 对下一计划推广的农药新产品,销售单位要预先进行多点、一定面积的试验,这不仅是对农药新产品考察鉴定的重要环节,也是扩大新产品宣传的有效途径。试验田应选择田块集中、肥水条件较好、靠近公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平时在试验田边树立一个醒目的标牌,以吸引行人的注意和观察。适当的时候可邀请当地的植保专家、经销商,并组织附近的农户,召开现场观摩会,通过实地考察和对比,加上植保专家的介绍和评论,让农户和经销商亲眼看到农药新产品的效果优势,从而加深对新产品的了解和认识,为来年推广农药新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重实物宣传 农药新产品的使用效果是广大农户和经销商关注的焦点,也是农药新产品能否畅开销路的关键。所谓产品好不好,用了就知道。因此农药生产厂家可把要推广的新产品做成小规格的包装(如每瓶或每包一桶水),在农药销售季节按一定比例赠送给农户。实践证明,通过新产品试用,与其他农药产品对比,农户自然会发现和了解该产品的特效、使用剂量以及使用方法等,从而为来年的农药使用提供了参考。

——重视产品的包装设计 农药产品的包装不仅具有保护和方便储运的功能,还应具有醒目性、美观性等特点。包装也有不可替代的宣传促销作用,素有无声的推销员之称,因此农药的包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包装规格的设定。如每瓶(包)多少,每亩使用多少,要迎合农民口味,方便使用。二是标签标识。在不违反国家新的农药商标管理法规的前提下,力求美观大方,新颖别致,通俗易懂。三是包装材料的选用,内外包装都要结实耐用,便于运输和携带,杜绝因包装质量问题造成的渗漏与破损。

二、售中服务

农药产品在营销的过程中,必须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开展优质服务,只有良好的服务才能赢得农户的满意。

——销售人员必须是专业技术人员或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在销售的过程中能热情、专业、熟练地解答农户提出的各种问题,倾听农民的心声,提醒注意事项,并发放相应的防治技术资料,为农户提供方便。

——要抽调有专业知识且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对各乡镇零售商和农户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等,以保证农药新产品的最佳使用效果和销售量。

三、售后服务

农药销售行业要对所售出的农药进行全方位的售后服务。

——要对每个新品种的使用进行指导,要进行观察,做好田间调查,对农户负责。

——要做好技术服务上门工作,信守销售承诺,访问用户,建立销售商经营档案。

——要实行售后跟踪服务。如果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要查找原因,积极处理。如效果问题、药害问题,就要查明是产品质量问题?还是使用技术问题?在销售过程中必须意识到,只有农民满意才能保住市场,并能拓宽市场、赢得商机。

上一篇:农行网银境外汇款下一篇:女性职场礼仪形象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