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名词解释

2022-07-24

第一篇:幼儿教师名词解释

幼儿教师考编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活动:儿童在幼儿园中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包括幼儿的生活活动、保育活动、教育活动、幼儿一日生活和幼儿的游戏活动。

2.注意转移:根据观察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中去。 3.记忆广度:幼儿在单位时间内记住所有材料的最大数量。

4.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包括幼儿园进行的一切活动。

5.手眼协调: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动作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 6.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7.亲社会行为: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8.危机期: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的要求等。

9.教学做合一:源自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10.学前教育学: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科学。

11.学制: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地、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2.动态延续:社会生物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大意是指动物的后代出生后受其父母的“监护”和养育,直至其独立谋生或自食其力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人类的动态延续指在某些方面,个体成熟后仍然保持幼体性状的现象。

13.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应。

14.儿童的发展: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并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

15.混龄教育:指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幼儿编排在一个班级,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身处同一个环境中共同学习和生活。

16.恩物:福禄贝尔创造的一套教具,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幼儿认识自然、扩大知识和发展能力,这套恩物的基本性状是圆球、立方体和圆柱体。

17.表象: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现象。

18.自尊:指的是自我所做出的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所引起的情感。 19.结构游戏: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为结构游戏。 20.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21.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相互协调的关系。

22.直观形象法:指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来获得表象和直接经验的方法。

23.创造性游戏: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24.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指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25.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6.心理断乳期:指

13、14岁至

16、17岁的少年期,在这个阶段,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对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而惊慌失措,有些心理学家就把少年期称为“心理断乳期”。

27.发展的整体观:即要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观点。

28.情绪: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应,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时而产生的体验。 29.分离焦虑:指婴幼儿与母亲或照顾他(她)的熟悉的人分离时,面对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和不安的行为。

30.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在生活中的假装或想象的游戏。 31.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图,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的想象。 32.习惯化:是个体不断或重复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33.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激情表现。 34.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5.实验法:是教师指导幼儿运动简单工具,通过改变一定的条件来引出所要得到的结果。

36.发现学习: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37.支架式教学: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38.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39.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40.保育:是指幼教机构中教养人员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从事的卫生保健和安全防护工作。 41.幼儿园一日活动: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和教育的活动。 42.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43.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知的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 44.幼儿美育:幼儿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45.发现学习: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的学习方式。

46.教学游戏:幼儿教师通过实现幼儿园教育的任务,目的,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我们通常把这种活动称为教学游戏或游戏化的教学。

47.托儿所: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实行“以保为主,保教并重”的方针,负有教养3岁前幼儿及其父母参加工作提供方面的双重任务。

48.依恋:婴儿寻找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家庭里其他的抚养者或者婴儿联系亲密的人。

49.白板说:是经验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由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他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

50.自我意识: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对自己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

51.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的目地和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52.个体社会化: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53.个案研究法: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以揭示儿童普遍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54.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对直接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冷热等具体形象和感觉的记忆。

55.发育: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所经历的一系列有序的发展变化过程,只要指儿童生理的发展,包括脑的发育、生理发育等。

56.家长开放日: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之一,幼儿园可定期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参加园内的活动,能够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感性认识,了解教育内容,掌握教育方法。

57.家长学校:对在家庭里承担抚养教育幼儿责任的父母和其他长者进行系统教育和训练的学校。幼儿园举办家长学校,聘请儿童保健专家、幼儿心理专家、幼儿教育专家,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传授保育、教育幼儿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58.惩罚:一种对儿童不良行为给于否定性评价,从而使其改正不良行为或习惯的极其负面的强化方法。惩罚以不伤害儿童身体和人格为原则。

59.直观教学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是或各种电教化手段,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列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60.幼儿园生活活动: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教学、游戏活动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动。

61.《母育学校》:由夸美纽斯所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该在家庭中进行,家庭就是母育学校,母亲就是母育学校的教师。

62.学前教育的目标:教育目的在学前敦育阶段的具体体现,是对培养幼儿规格的要求,是对学前敦育最终结果的反应和预期。

63.行为研究: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参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到达解决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64.情商:又称情绪智力,它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感情,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65.表演游戏: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游戏。 66.兴趣诱导法:指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展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使孩子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的方法。

67.角色游戏: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有一点的主题。 68.转折期:指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出现的心理发展在短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

69.最近发展区: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70.现代儿童观:指现代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儿童与成人是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人格尊严与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社会生活的机会。

71.榜样示范法: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别人的好思想、好语言、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

72.有规则游戏: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去设计游戏,旨在促进其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又叫教学游戏。

73.关键期: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的过程。

74.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75.幼小衔接:指幼儿园大班进入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需要的一个转折点。

76.幼儿常规: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包括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77.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既包括幼儿内部的小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78.错觉: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

79.生态系统观: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来的,他指出有这样一个结构,它能够对儿童多元情境下受到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排列,并且有助于考察这些影响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80.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形成的符号系统。 81.言语: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

第二篇:幼儿园教师名词解释

1.白板说:是洛克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和和观念,人的一切知识是后天得来的,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

2.幼小衔接: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3.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4.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幼儿衔接工作中的一个误区。是提前用小学的教育方式对待幼儿,表现在两种情况中:一种是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书写汉字等,幼儿不能或不甚理解,学习中只能较多使用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方法,体会不到学习乐趣;一种是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小学化,如教师长时间用言语方式教学。

5.亲子游戏:指父母与子女之间或者祖父母和孙子之间的游戏行为,它是以孩子为主体,父母为主导,家庭为单位而进行的。这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6.保育:主要为幼儿的生存和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高物质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技能良好地发育,促进其身体健康地发展。

7.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制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史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8.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的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

9.直观形象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子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10.自主游戏:是学前儿童有机体的内在需要,是儿童自由选择的,是以游戏活动本身为目的的一种愉快活动。自主是儿童游戏的重要条件,儿童在自主游戏中得到主动发展。

11.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独特性的集中表现,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成分、其中性格是个性最核心的特征。

12.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显著特征。

13.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14.幼儿园: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专门机构,是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部分,幼儿园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1996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工作章程》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15.角色扮演法:是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指导,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与规范。

16.创造想象: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其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

17.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肯定的或否定的内心体验。

18.发展性原则:是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加以安排,以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即立足幼儿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以预防和提高为主,兼顾矫治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心理与行为问题。

19.脚手架: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一个辅助物,孩子凭借这个辅助物可能完成其独立无法完成的任务,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

20.间接教学: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21.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

22.讨论法:是儿童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的问题、相互关系中矛盾的问题,甚至有错误看法的问题等,发表意见,共同讨论商议,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

23.学前初期:指儿童3-4岁这一年龄的阶段,处于幼儿期的初期阶段,也是幼儿园的小班年龄。

24.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外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使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家庭其他成员。

25.关键期:是指幼儿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的时期。这一时期对个体非常重要。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26.平行游戏:是指幼儿看似在一块儿玩,但仍是单独做游戏,各自玩着自己的玩具,彼此没有交流。他们察觉到其他幼儿的存在,偶尔会望一下别的幼儿,但接着又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游戏中。这种游戏在2-3岁时常见,是孩子们初步学习社交的机会。

27.家长园地:是幼儿园家长工作中常用的形式,一般张贴于本班的活动室门外,主要介绍本班一周工作重点、教育活动安排、需要家长配合和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短小的教育文章供家长参考。

28发现学习:是指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子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29.演示法:即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这种方法特点是直观形象,常配合语言法一起使用。教学演示可是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发展观察力、思维力,认清对象,形成正确的认识。

30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维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31.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应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32保育员:是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国家规定保育员应该具备初中生毕业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能够履行幼儿保育员的职责。

33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创设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3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应,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概括性,思维反应的是一类事物的共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二是间接性,思维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的事物及其关系的过程。

35家长委员会:由各个年龄班选出的家长代表组成,参与幼儿园的民主管理,参与幼儿园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同时,家长委员会也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桥梁,促进家园的合作。

36保教结合的原则:保育主要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物质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机能良好地发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教育则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态度,发展幼儿的认识、情感、能力,引导幼儿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等。这两方面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的全部内容。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生活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发展。

37适应现象: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

38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以同一强度在某一对象上或者某一活动中保持的时间的多少。保持的时间越长,稳定性越好。注意的稳定性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注意的稳定性较好才能保证个体的行为活动顺利进行。

39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其新形象一般是以前已经存在的。

40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又称为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该阶段幼儿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

41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42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为发展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

43创造性游戏:是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包含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

44活动性原则:是指幼儿通过参与游戏等活动,认识外部世界,体验各种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儿童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在活动中产生的新的心理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的动力。

45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好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46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这些能力又是人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必备条件。

47开放日制度:是指请家长来幼儿园参观各种保教活动,如运动会、元宵灯会、节日庆祝活动等,使家长具体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看到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以及教师的教育要求和方法,增进对幼儿园工作的感性认识,家长通过对同一年龄幼儿行为和能力的对比,可以从侧面认识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该井家庭教育制度。

48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发展。”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度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49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此项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提出来的。

50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幼儿最初的动作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无有规律”。

51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是在对性别角色认知的基础上,逐渐行为较为稳定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从而导致幼儿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的性别差异。

52全面性原则:是指幼儿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既重视幼儿的共同需要和普遍问题,也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和个别需求;既重视幼儿不良行为的矫正,也关注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既重视幼儿的智力培养,也关注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53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特征是:有自信心、事业成功、愿意为家庭和自己的信念奋斗(男性特征);温和、文雅、兼顾家庭和事业(女性特征)。这种双性文化理论强调,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幼儿教育,而不过分强调性别差异。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对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是有利的。

54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可以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幼儿早期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

55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经常发生的行为。攻击性行为的最大特点是其目的性。

56间接指导:指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一种指导方式。教师应通过观察幼儿游戏,适当时候参与幼儿游戏 ,但是这种参与以不干扰幼儿游戏顺利进行、不限制幼儿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为前提,要善于启发和转换角色,而不是一种干涉。

57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个体能够清楚地知觉到的对象数量。注意范围的发展受幼儿生理发育程度、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和注意对象特点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58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59现代儿童观:指现代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力,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60自然观察:是指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人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从而获得对幼儿学习的了解。自然观察是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常用方法,非常适合对幼儿学习的研究。

6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感觉属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系,包括视听嗅动与平衡觉等。

62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恩物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63生理成熟:是指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幼儿的生理成熟或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64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65主题活动:是教师按照某一种逻辑,将相关的内容整合进去,在一段时间内围绕着某一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

66幼儿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

67幼儿社会性发展:是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实现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了解社会对他有哪些需要与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望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

68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应。它是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反映刺激所代表的意义,收经验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第三篇:幼儿园名词解释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和学前教育

1、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P2

2、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P3

3、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P4

4、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P4

5、行为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目的的研究方法。P5

6、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它的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0~3岁)、幼儿(3~

6、7岁)。P6

7、托儿所:是指用于专门照顾和培养婴幼儿生活能力的地方,也指公共场所中因父母不在而由受过训练的服务人员临时照顾孩子们的房间或地方。P7

8、学前教育的基础性的体现: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成个体早期的全面健康发展、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与效益、提升国民素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价值,这是学前教育基础性的体现。P8

9、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P9

第二章

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10、《母育学校》:是由夸美纽斯所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夸美纽斯认为学前教育应该在家庭中进行,家庭就是母育学校,母亲就是母育学校的教师。

11、“恩物”:是福禄贝尔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认识自然、扩大知识和发展能力,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了一套供他们使用的活动玩具,称之为“恩物”。

12、保教结合的原则:也称保教合一或保教并重,指对幼儿保育和教育要给予同等的重视,并使两者相互配合。

13、整个教学法:是指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幼儿园课程观点。他批评当时小学和幼儿园的分科教学法,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施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主张游戏式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第三章

学前教育

14、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5、学前管理体制:主要指的是学校内部行政权力主体的构成、各级行政权力主体之间管理权限的划分制度。

16、托儿所:是指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必须贯彻实行以保为主、保教并重的方针,为把儿童培育成体格健壮、品德良好、智力发达的下一代打下基础。《条例》指出

17、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规程》指出

18、学前班: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现阶段,它是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城市,它是幼儿园数量不足的一种辅助形式。《意见》指出

19、“学前全纳教育”:是一种让有残疾的儿童在限制最小的环境里和正常儿童一起生活、游戏和学习的教育模式。限制最小的环境通常是指分布在城市或农村的区别于特殊学校和幼儿园特殊班级的普通班级。

第四章 学前教育目标

20、教育目的: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与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21、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方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22、教育目标:就是人们预期的教育结果,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已在头脑中观念地存在着的教育结果。

第五章 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

23、发展: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转折期: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出现的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

24、关键期:是指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个体做好最充分准备来获得新的行为模式的发展时期,换句话说,它是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的时期。

25、敏感期:是指个体比其他时候更容易获得新行为模式的发展阶段,换句话说,敏感期就是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26、最近发展区:是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也就是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27、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28、无意注意:就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9、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0、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

31、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它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

3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34、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人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

35、“重听”:是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的话听得不清楚,不完全,但是,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正确地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

36、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眼手协调动作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抓到的东西。

37、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38、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39、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图,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 40、有意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1、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赖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知的高级阶段。

4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43、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想象。

44、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45、情境性言语:是指幼儿在独立叙述时不连贯、不完整并伴有各种手势、表情,听者需结合当时的情境,审察手势表情,边听边猜才能懂得意义的言语。

46、情感的感染作用: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感,这是一种以情动情的现象。

47、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可以包括隔代亲人的关系,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幼儿早期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即依恋。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

48、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

49、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50、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51、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52、气质“掩蔽现象”:就是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

53、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54、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55、自尊:指的是自我所做出的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所引起的情感。

56、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第六章 学前教育中的教师与儿童

57、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幼儿教师在个人的工作中,通过个人的努力和集体的培养,其教学品质(技能)和教育素质逐渐成熟的过程。

58、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观点的总和。儿童观和教育观一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它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人们对儿童的地位和权益的看法,对儿童的特质和能力的认识程度,以及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

59、间接“教”的方式:指教师不是把教育内容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60、“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 6

1、“发现学习”:是指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62、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母亲或照顾他(她)的熟悉的人分离时,面对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和不安的行为。

第七章

学前教育内容与实施

63、保育:是指幼教机构中教养人员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从事的卫生保健和安全防护工作。保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基本途径。

64、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65、常规:是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是指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第八章

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及小学的衔接 6

6、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广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狭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则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67、环境熏陶法: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68、兴趣诱导法:指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使孩子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的一种方法。

69、活动探索法:指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让孩子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尝试探索,经受磨难,掌握多种技能,培养顽强意志的一种方法。

70、榜样示范法: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别人的好思想、好言语、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

71、社区学前教育:是指在我国以学前儿童及其家庭为对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优生、优育、优教活动,目的在于尽可能使社区内所有学前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与发展。

72、幼小衔接期: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73、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第四篇:幼儿教育学名词解释

《幼儿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幼儿教育学

教育(广义)

教育(狭义)

幼儿教育(广义)

幼儿教育(狭义) 幼儿智育

幼儿德育

幼儿美育

幼儿园环境(广义)

幼儿园环境(狭义)

19、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20、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原则。

21、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方式的选择。

23、教学活动的原则。 教育目的

幼儿园教育目标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体育(狭义)

幼儿体育

22、教学活动的特点、常用的教学方法。

课程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教学活动

游戏法

操作练习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演示

示范

谈话

讲解

讲述

创造性游戏

幼儿游戏 有规则游戏

表演游戏

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音乐游戏

体育游戏

智力游戏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

幼儿园节日活动

幼儿园娱乐活动 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园教育评价

二、简答、论述:

1、幼儿教育的意义。(了解)

2、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3、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4、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5、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6、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及注意问题。

7、 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及其特点。

8、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

9、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了解)

10、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目标。

11、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内容、实施要求。

12、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13、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

14、幼儿的特性及地位。

15、幼儿园环境的功能。

16、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的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时应注意的问题。

17、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及特点。

18、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及作用。

24、游戏法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5、实验法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6

、操作练习法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7、观察法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8、谈话法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9、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30、幼儿游戏的特点、作用、种类。

31、创造性游戏的指导要求。

32、表演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求。

33、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求。

34、结构游戏的指导要求。

35、有规则游戏的指导要求。

36、组织指导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37、组织幼儿劳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38、幼儿劳动的特点、内容、形式、指导。

39、幼儿园节日活动的基本要求、组织形式。 40、幼儿园娱乐活动的组织。

41、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与任务(了解)

42、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43、儿童上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44、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45、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作用、步骤(了解)

46、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内容、类型、方法。

47、幼儿园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篇:教师证考试名词解释

班级管理:班主任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的组织活动过程

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使学生心悦诚服地弄懂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班集体:是经过以班主任为主的各种教育力量的教育培养面形成的具有正确的奋斗目标,具有较强的核心和骨干力量,具有良好的纪律、舆论、班风,能够促进使班级全体成员德、智、体各方面素质不断提高的高级班级群体。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活动的准绳,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它对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起着明确的制约作用

教育目的(狭义):是国家对教育什么样的人才的总体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或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个人本位论: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本能的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在于培养人。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教师: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

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学生 :在学校系统中从事学习活动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学:广义,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进行交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追寻与实现价值增殖目标的过程。

教学原则: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进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班级: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人数、规 模建立起来的教学组织。

主题班会:是围绕一个教育主题而召开折班会,是班主任通过学生集体教育而影响学生的一种较为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

上一篇:移动终端管理办法下一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