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创新教案

2022-07-22

教学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它要求教师灵活应变,因材施教。但是教案的撰写,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内容一般包括课程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科学创新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小学科学创新教案

全州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创新教案

空气占据空间吗

湘西州民族实验小学 李益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年级学生初识科学课程。在前面三个单元中,植物、动物两单元主要以观察为主,“材料”单元中学生通过两个简单实验对材料的特性有了一点认识。前面的这些实验或简单,或趣味性不强,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空气占据空间是第四单元的内容,这个实验过程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学生要想办法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本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培养科学态度都有很大作用。还能培养学生友好合作意识和积极参加讨论的习惯。是发展学生情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教材中设计有两个实验:

实验一:在瓶子里装一些水,用几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利用空气把水从瓶中挤出来?

这个实验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我出示实验器材和讲清实验要求,在不作提示的情况下,我校三年级的四位女老师五分钟内没有一个人能想出解决问题的6方法。学生对“挤”这个词也理解不透,学生回答都是用吸管把水吸出来。学生对从嘴里吹出来的气体是否是空气也不确定,而且实验完成了学生也不易自己总结出结论:空气也是一定物质,能占据空间,所以把水挤了出来。

实验二: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不湿实验。

这个实验简单而经典,但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终究还是少了一点趣味性。

三、实验创新之处

1、教者在实验中首先营造了和谐、美的实验氛围,灯光把瑰红色向四周漫射,水波荡漾使整个讲台充满梦幻色彩,让学生置身魔术表演的看台之中,迫切想知道“魔术师”(教师)将会表演什么“魔术”。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心理是放松的,没有顾虑,思维特别活跃,回答问题积极。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本实验在设计上遵循学生思维规律,层层深入,设置了思维的延伸点。

3、实验通过设置知识陷阱激疑,让学生在释疑后获得成功的愉悦和自信。

4、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如废旧饮料罐、塑料泡沫等做实验,体现绿色理念,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真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更能启发学生科学兴趣。

四、实验器材:

水槽、乒乓球、废旧饮料罐、蜡烛、橡皮泥、泡沫塑料,肥皂液、老式幻灯机、多媒体设备等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一)实验原理

(1)空气也是一种物质,能占据一定空间。

(2)只有空气让出一定空间,别的物质才能进入里面。同一空间不会被两种物质同时占据。

(二)实验装置 装置简单见实验过程

六、实验过程

实验一:乒乓球潜水实验 步骤:

1、把有盖1.5升的空饮料罐从瓶口约12厘米处剪开,做成一个简单的空气罩。往饮料罐做成的空气罩里塞入黑色塑料袋(黑色醒目便于观察)往下移动空气罩,当黑色塑料袋接触到乒乓球后,塑料袋对乒乓球产生向下的压力,乒乓球下潜。

2、教师从空气罩里拿出塑料袋,让学生讨论、预测:“空”的空气罩能让乒乓球下潜吗?

(1)生汇报讨论预测结果)

(2)师操作,“空”的空气罩往下移动看不到物体接触了乒乓球,乒乓球仍然下潜。

(3)师问:为什么空"的空气罩也能使乒乓球下潜? (4)点拔:空”的空气罩里什么也没有吗? (5)引导学生推理:

塑料袋(看得见)――能排开水让乒乓球下潜――是物质能占据空间 空 气(看不见)――能排开水让乒乓球下潜―也是物质也能占据空间 结论:空气也是一种物质,能占据一定空间。 实验二:潜水的陷阱

1、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空”的空气罩使乒乓球下潜。

2、汇报实验结果。 (课件提示:为什么有的小组能让乒乓球下潜,有的小组下潜的乒乓球又浮上来了?)

3、实验“成功”的小组和实验“失败”的小组交换空气罩。再进行一次实验。

师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都发现了乒乓球上浮的密秘。乒乓球上浮的空气罩上有小孔,空气从小孔中跑出来了,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从空气罩中跑出来了吗?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但我们的观点、认识都必须有证据支持,同学们能不能用身边的材料和以前学过的知识找到空气从空气罩中跑出来的证据。)

点拨:如果你们小组的空气罩没有小孔,你有什么办法让空气从空气罩里跑出来?(打开饮料罐瓶盖)

4、学生利用肥皂液检验空气从空气罩里跑出来了。 实验三:定位潜水

师:同学们能分别用有孔的空气罩和无孔的空气罩让乒乓球停在空气罩上有标记的位置吗?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汇报实验结果。 (首先让乒乓球下潜,空气罩有小孔的待乒乓球上升到指定位置后用橡皮泥堵住小孔。没有小孔的打开瓶盖待乒乓球到指定位置后拧紧瓶盖。)

师总结:只有空气让出一定空间,别的物质才能进入里面。同一空间不会被两种物质同时占据。

实验四:拓展延伸——点燃的蜡烛下潜。

把蜡烛(很短约5厘米)固定在泡沫塑料上,然后把空气罩的瓶口拧紧,把小孔用橡皮泥堵好。点燃蜡烛,用空气罩使点燃的蜡烛下潜。观察并思考:

1、 蜡烛会熄灭吗?

2、 蜡烛下潜到最低位置时和蜡烛熄灭时,泡沫塑料的在空气罩中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3、 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汇报实验结果后阅读教材83页资料库《空气中有什么》,然后小组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师: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燃烧实验时发现空气中只有约五分之一的气体支持燃烧,它们就是现在所说的氧气,当空气罩中的氧气减少不足以支持蜡烛燃烧了,蜡烛就熄灭了。燃烧消耗了空气罩中的一部分氧气,所以泡沫塑料上升了一点点,这个实验中还有许多科学知识和疑问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再学习和解决。

七、实验效果:

本课的实验在教师营造的轻松和谐氛围中进行,实验难度不大,学生兴趣高涨,小组合作实验也很成功。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实验课,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教学,强调实验纪律,教师在演示和总结的时候学生因为好奇而玩实验器材就会影响教学、实验效果。分工合作也是保证实验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密切关注。还要重视实验记录表的填写,培养学生客观记录实验结果的科学素养。

八、自我评价

从这堂课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课的魅力,我也体验到了科学课的载体优势——让学生亲自观察直接接触科学的真实。使我进一步懂得了教学中要遵循学生思维规律,讲究启发策略,营造和谐课堂氛围。通过这堂实验课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友好合作意识和积极参加讨论的习惯。

第二篇:小学科学课程创新思路

小学自然课堂教学的创新思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前深入开展创新素质教育之际,课堂教学的旧有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只有进行创新式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已经过时。

我在小学自然的教学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小学自然的课堂教学必须从教材的使用、教法和学法的改进、相关媒体的使用上进行创新才能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我认为小学自然教学的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活用教材,在知识体系上创新

小学自然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初步了解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利用、改造和保护,从而使他们获得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发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受到科学自然观、科学态度、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祖国等思想的熏陶,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小学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每期一册,其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物体(水、空气、金属、土壤、岩石、宇宙、动植物等),学习生理卫生、力学、声学、光学(热)、能源等知识。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按部就班,根据每课时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缺乏相关知识的联系。而自然知识在各册中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活用教材相当重要。

1、熟悉教材的全部内容,找出各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综合式的迁移教学。如在教学《电磁铁》一课时,可以回顾以前学过的磁铁和磁性知识;在教学《水的浮力》一课时,可以回顾以前学过的物体浮和沉的知识。这样使前后册的知识有机地结合,更容易使学生掌握知识。

2、在同一册知识中,找出各课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联系教学。在自然课中,特别是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中,知识联系相当紧密,教学时找准其中的联系,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概念相当重要。在教学中运用前面课文的知识可以为当堂教学作好铺垫,而当前知识又可为下节课的知识学习打下伏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上下几篇课文间的相互联系。

3、自然课中,同一节课的内容中不同的知识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还要善于抓住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机的组合,根据需要对不同的知识点有所择重,教学的顺序也可作恰当的调整。如在教学《卵石的形成》一课时,教材中先通过一个卵石形成的模拟实验进行分析,再让学生将自然界中卵石形成现象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结论。在这里,教师也可以通过 自然中的现象让学生先感受,再讨论其成因,最后用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突破教学常规,科学选择教法

在自然教学中,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妨采用一些富有创意的教学形式来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动物和环境》一课中,常规方法是按照书上的模拟实验进行分析,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田野中去“找”蚯蚓,最后让学生比较;谁捉的蚯蚓多?在什么样的地方蚯蚓多?最后引导出——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后一种方法更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通过这种“比赛”,通过自己动手获取的知识也更加牢固。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以不受课堂教学的小范围限制,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参观、采集等。这样通过多形式的活动,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自己探究知识,在学法指导上创新

在自然教学中,指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探究自然知识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善于为学生架设学习知识的桥梁,使学生享受自我探究获取知识的喜悦。如我在教学《水的浮力》一课中,让学生设问,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怎么办?让学生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思路,最后又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设计的实验(教师提出实验依据,给出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提示)进行研究,最后得出: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了水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向上的。通过反馈的信息表明,这种激励学生自主探求的学法指导改变了过去教师单向传授的多种弊端,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非常牢固。在学法指导上,教师要善于抓学生的兴奋点,激励学生,并将系统知识分解,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个突破,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恰当运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帮助。在小学自然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即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能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自然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最主要的形式,而一些较为难见的自然现象、抽象的图示分析等更需要直观形象的声音、图像、立体动画等来表现,这就需要教师把教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整理,采用较适合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花卉的生长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教师可以将录像资料快放,让学生掌握其变化规律;火山爆发、地震等现象也可通过录像资料进行介绍;磁铁的磁场、磁力线等则可以通过电脑设计出动画示意图来反映。

总之,自然课堂的教学可以有多种形式,在教法上,学法上指导上等进行创新很有必要。也只有创新的自然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科学课程建设与《科学》教材

[编者按]:这是我国著名科学教师章鼎儿2002年4月在南京“教育部科学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的发言。

一、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有一个由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与评价委员会主席理查德-科劳斯纳和国家科学院院长布鲁斯-艾尔伯茨联合署名的序

行动的号角

里面有一段话--

二、“在改革科学教育的工作中,起关键作用的将是教师,科学视导员,课程设计人员,出版商,工作在博物馆、动物园和科学中心的人,科学教育专家,全国各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学校管理人员,学校的董事会成员,学生家长,工商业界人士、立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及政府其他官员等多种多样的人。”

三、我想说什么—

1、我们的科学课程建设工作同样“需要多种多样的人”参与。

2、我们在座诸位,包括我自己,都是这“多种多样的人”中的一个人。

3、我们不仅是数量——很多人中的一个,

我们还应记住自己是种、样之多中的一个人。

4、这是一项需要许多人参与、而且需要许多从不同角度思考、研究的人参与的工作。

5、„„

四、我还想说什么——

1、我今天所作的介绍,无非是这“多种多样”中的一个人,从自己参与其中的教材工作的角度,所进行的一些思考。

2、这与在座诸位已经作的思考、研究和将要作的思考、研究同价、同质。

3、我有什么期望的话,那就是希望我的一些思考与各位的一些思考能产生相互作用,包括激烈的碰撞——那才是教材建设前期工作的真正价值所在——一套好的教材产生的必经历程。

五、先来点轻松的:看看

七、八十年前的教材

·秋天的花(低年级)

秋葵、秋海棠、剪秋萝都开花了。菊花还没有开。(有四种花的插图)

1、去采秋天的花。

2、细看秋天的花。

3、把几种花比较。

4、把花瓣保存起来。

5、开一个花的展览会。

六、这些花怎样生活的?(中年级)

·设想问题

1、我们校园里种些什么花?

2、什么时候种?

·搜集材料

1、观察实验:

A、玉簪、秋海棠、剪秋萝、菊、紫茉莉花,有什么分别?

B、这些花怎样种的?

·结论:

1、这些花有什么不同?

·参考

(主要为5种花的特性和种植。略。)

七、草棉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五年级)

·观察

1、草棉的根

2、草棉的茎

3、草棉的叶

4、草棉的花

·实验

1、把一株草棉的叶拔起来,折去了根,仍旧种在泥土中,隔了一两天,看是怎么样?

2、把一株草棉的叶完全摘去,只留些花在茎上,隔了一两天,看是怎么样?

·课文 (师生对话。略。)

·提纲

草棉:根的作用——

……

八、选自《新学制自然课教科书小学高年级用第一册》

·商务印书馆出版

·民国十三年一月初版

·民国十五年四月八十版

九、在这之前的教材

(新制中华理科教科书)

草棉茎高二三尺。夏季开花。外具总苞三片。内有萼片花瓣。各分为五。中央有雌蕊一枚。周围绕以无数雄蕊。合作筒状。雌蕊之端有柱头。雄蕊之端有花粉。

草棉至秋结实如桃。熟则外皮自裂。中有种子。附着白色细毛。俗曰棉花。种子藉此以乘风远扬者也。

十、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的教材

传授的教学渊源深远,根深蒂固。

实际上还有更重要的另一方面:传授知识的教学,适应我国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一、

·我开始认识:

“好”的教材不一定好

“理想”的教材不一定理想

教材有着强烈的时代性、社会性 发展的阶段性„„

十二、关于科学课阶段性的思考

自然课

?

科学课

?区域的 “ 科学课 ”

新课程发展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十三、两种不同的理想教材追求方向

·在教材发展水平层次上追求

·在教材、儿童、社会的相互作用水平层次上追求

十四、这套教材所作的已经值得更多的人关注的探索努力——

·活动

·结构

·……

十五、从“前言”开始

六、写 给 同 学 们

我们开始上“科学”课,开始学习“科学”了。

科学课有些什么内容?是怎样学习的?在翻开这本《科学》书的时候,你一定想着这样的问题。可过不了多久,你就会拍手欢呼:我知道了,原来科学课是这样的,多么有趣,多么有意思呀!

七、

科学课正是这样的。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科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包括植物、动物、人体、水、材料、食物等六个方面的几十个观察、研究、认识活动。学习《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任务,就是参加这几十个活动。

八、

·

参加这些活动就算学习科学了吗?是的。可不能小看这些活动。要知道,今天人类所有的令人惊叹不已的科学技术成就,什么克隆羊、因特网、核电站、航天技术等等,全都是建立在早年的“科学家”们对身边事物的十分简单的观察、研究基础上的。我们经历的这些观察、研究、认识活动,同样将为我们今后令人惊叹不已的发展,为我们今后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九、

祝愿大家在科学课的观察研究活动中,有更多的发现,增长更多的聪明才智。

十、关于科学课的“活动”

科学课的活动是什么性质的活动?

“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活动”

—— 典型的科学探究、认识活动

—— 典型认识活动

二十一、活动的意义——所起的作用

1、结构三个不同领域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有效形式

2、结构各个领域内不同水平层次目标的有效形式

3、产生具有重要基础意义、发展意义的经历

4、更逼近科学的本义

二十二、结构三个不同领域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有效形式

·科学探究领域

·情感态度领域

·科学知识领域

二十三、结构各个领域内部不同水平层次目标的有效形式

例:科学探究 — 观察 — 小学生观察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层次目标的问题,目前还一时解决不了

但是,我们已经能设计出一系列观察活动,并且分析、比较、判断这些活动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价值意义,形成观察能力发展的活动序列。

二十

四、活动产生

具有重要发展意义的经历

·建议思考研究 “ 经历 ”

·具有动词与名词两种词性

·特别是作为名词的“经历”(活动产生经历)的意义

·这是一个较大的话题

二十五、活动更逼近科学的本义

——科学是什么?

——科学是活动

科学是人类

„„

的活动

二十

六、活动 与 结构

教材是由一系列典型的科学探究、认识活动组成的;活动是有结构的;要求学生参与经历的是有结构的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一个由各种活动组成的认识活动过程。

相比之下,如自然教材并不是由活动组成的,教材中的活动也未涉及结构设计。

二十

七、关于“结构”——

与 “ 经历 ” 一样,十分希望各位思考研究 “ 结构 ”。

结构的研究超出“活动”的范围。如知识结构等。

我们对 “ 结构 ” 的一些思考如下:

二十

八、结构的意义

1+1>2

活动结构指的是活动之间的联系,活动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活动产生一个价值,二个活动产生两个价值,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联系,活动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第三个价值!

二十九、好的结构:1 +1 > 2

-1 +1 >2

·一个出名的课例

第一节课:因为材料的问题,学生得出“轻的物体沉,重的物体浮”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课:针对这种情况准备材料,学生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第一节课的结论错了,原来„„

十、没有好的结构

1+1<2

1 +1 =0

活动是这样,知识也是这样

·热空气上升;

·燃烧需要氧气;

·蜡烛不会熄灭

——所谓的重视知识的教学也只是孤立的,割裂的,缺乏结构联系的知识教学!

三十

一、活动需要重视结构

知识同样需要结构

自然课的知识的教与学

常识课的知识的教与学

不求其深,但求其活;

不求其多,但求其有结构。

小学科学课的知识教学也同样适用。

三十

二、《我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什么?

( 图:一棵大树 )

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看到过什么?

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肯定能!我还没仔细地看过一棵树呢。

三十

三、

从看一棵大树到观察一棵大树

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三十

四、

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三十

五、

(图: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在观察一棵大树)

我们看,

我们听,

我们摸,

我们闻,

……

我们看到了一棵真正的大树,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

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

三十

六、

·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

1、把几种物体按大小顺序排列在实验桌上,标示出它是沉的还是浮的。想一想,物体的沉浮跟它的大小有关吗?

2、把几种物体按轻重顺序排列在实验桌上,标示出它是沉的还是浮的。想一想,物体的沉浮跟它的轻重有关吗?

三十

七、

3、把一组大小相同的球,按轻重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它们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想一想,物体的沉浮跟物体的轻重有关吗?

4、把一组轻重相同的立方体,按大小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它们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想一想,物体的沉浮跟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吗?

三十

八、

◆思考和讨论

1、 物体的沉浮跟它的轻重有关吗?

2、 物体的沉浮跟它的体积大小有关吗?

3、用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这是什么原因呢?

4、用轻重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的大小对沉浮的影响;这是什么原因呢?

三十

九、思考这一活动结构的意义

·第一次活动 —— 与大小无关

·第二次活动 —— 与轻重无关

·第三次活动 —— 与大小有关

·第四次活动 —— 与轻重有关

在四次活动基础上进行

思考和讨论(见上页)

十、后续的活动和后续的课

·改变物体的沉浮

·马铃薯是沉的还是浮的

·造一艘小船

四十

一、动物单元 与校外观察研究活动的结构联系

寻访小动物 ————

蜗牛 ———————

蜗牛和蝗虫 ————

蚂蚁 ———————

我的观察研究 ———

四十

二、关于单元结构

四十

三、科学教材编写需要解决的难题

·综合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问题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的问题

·普适性问题

四十

四、是 1+1>2 ,还是 1+1=2

还是 1+1<2 ?

·十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研究我们所设计的,让孩子们参与的教学活动的意义。

·现在,我仍然提出这一建议,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思考某个活动的意义,还要思考活动与活动之间的结构,努力赋予教学活动以更高的价值;

四十

五、关于结构和结构中的

内容、目标的认识

·对结构的了解,对结构的研究认识往往被我们习惯性地忽略。

·科学教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有一部分是蕴涵在结构中的。

·只有在内容或活动的前后左右的联系的研究中才能发现,在内容之间,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才反映出来。(完)

第三篇: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方案

小学科学《空气的热胀冷缩》创新实验方案宣汉县三河学校李红霞《空气的热胀冷缩》是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第二单元《热》的第4课。为体现空气的热胀冷缩,原实验用一个气球蒙住烧瓶口,然后将烧瓶放入热水里,冷水里,以及常温下的水里,通过观察气球的鼓与瘪来证明空气的热胀冷缩。我认为实验原型有这些不足:

1、气球蒙烧瓶口时,要费很大的劲,学生不易操作,而且气球容易被撕裂;

2、此实验热胀的现象较明显,冷缩不够直观;

3、气球是学生喜爱的玩具,课堂上学生不自觉就玩起了吹气球。针对这些,我设计了以下实验:

1、选两个带试管口的烧瓶,用橡皮软管连接起来;

2、一个烧瓶里装上红颜色的水。

3、将另一个烧瓶分别放在冰水和热水里,当放在冰水里,空气收缩,体积减小,另一烧瓶里的水就从管子里流了过来;当放在热水里,空气膨胀体积增大,挤出管子里的水,并且使烧瓶里的水往上升形成喷泉。改进后的实验我以为有以下优点:

1、实验材料都是实验室里常见的,可重复使用,不浪费;

2、空气热胀冷缩的现象直观现象;

3、实验过程安全,操作简单方便。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探索浅谈》

小学科学教学是一门与科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结合小学科学课的特点,科学地、系统地对学生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中培养他们的能力,龙其是创造能力,他们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发展自身,改造世界。那么,如何在科学课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施创新的教学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解放学生。

科学课在让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境愉悦,情绪饱满。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为了创造生动活泼、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我采取了三个"解放"的对策。

(一)解放学生的大脑,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边听课边想,边观察边想,边实验边想,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学生想得新、想得奇。我还经常运用设疑促思的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二)解放学生的嘴,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课堂上我对学生没有这不能说,那不能提的规定,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说就可以说,想提问就可提,有不同的认识允许开展争辩,即使说错了,也只作正面指点,不进行指责,不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例如:我教《物体的特征》一课时,让学生说说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物体,同一种物体,有的说圆形,有的说是长方形,有的三角形等各不相同的答案,这或多或少是正常的,这是他们的认识水平所决定的,通过大家的讨论后,是能达到共识的,而教师要做的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三)解放学生的双手,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他们什么都想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我积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动手要求。让他们积极地玩,并要求他们玩出明堂来,玩出知识来。从而在动手过程中,

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观察,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观察发现问题是创造的起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根据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不同角度洞察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以及变化发展的规律,发现其中的矛盾或问题,尤其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一个好的科学教师,一节好的科学课,都是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入手来训练学生的。教师精心准备了“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在与材料的作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用语言准确地提出问题,完成学习的初始阶段。

例如“摆的秘密”一课,教师让学生首先观察摆,然后做实验:在10秒钟内,摆的摆动次数是多少?当全班12个小组将数据汇报(教师在黑板上作记录)之后,教师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数据,看有什么问题没有。结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和提出了问题。有的说:“我发现我们小组的摆比别的小组的摆快一些。”;有的说:“我发现我们组的摆摆动到最后停下来了。”;有的说:“我发现我们与他们组的摆做得不一样,我们的长而他们的短,所以摆动不一样。”;……;有的问:“为什么同样是10秒钟,每个小组的次数都不一样呢?”;有的问:“为什么摆到最后都要停下来?有没有不停的摆呢?”;有的问:“到底是长的快还是短的快呢?”……。 在许多的问题之中,教师让学生进行筛选和分类,确定本节课能够解决的问题,经过讨论,学生一致认为“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观察发现了问题并明确了问题,这是思维的结果,也是创造性的体现,同时也为分析问题作好了准备。

三、运用媒体,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正确运用媒体,不仅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而且可以突出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活动中往往伴随

着积极愉快的情绪,当大脑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时,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媒体来引入新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浮力这个内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对浮力现象容易理解,但对浮力的实质理解则是一个难点。如果按照一般的教学方法:如小木块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这是由于木块受到向上浮力的缘故,这个力叫做“浮力”。这种方法引入,由于现象是学生已经知道的,而且设置的问题又没有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容易造成学习上的障碍。在教学中采取课前播放一段剪辑的录像:有一群小朋友在玩皮球,不小心小球掉进了一个小直洞里,洞又较深,小朋友都在想办法把球取出。我就把取球的答案让学生来回答。结果学生由于提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而议论起来,大多数同学说用水灌入洞中,让球浮起来,接着我又提出为什么?假如掉放的不是皮球,而是一个比皮球重得多的小铁球,能否也同样用灌水的办法取出小铁球等一系列问题。结果学生的思维很活泼,然后通过演示实验的配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儿童的天性好动,特别喜爱游戏活动。在自然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适当采用演话剧、玩魔术、猜谜语等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沉浸在欢乐的游戏中,愉快地获取得知识和技能。例如:《天气变化和人的关系》一课,我叫几个学生上台,让他们分别扮演各种害虫以及农作物获得大丰收的情况。让学生在话剧中了解瑞雪兆丰年的道理。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和技能。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了巨大的推动力量,学生对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是不可能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其中的。教师应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有效的办法,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容易分散,如利用媒体教学手段的图像清晰、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特点,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又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通过观察认识事物是他们增长知识的主要方式。在

小学科学教学中,一般采用观察实物、观察图片、观察标本、进行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等方式使他们认识事物。但由于有的实物或标本体积过小,不易看清,影响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如采用了电脑媒体,就能较好地帮助学生观察物体的细节部分及整体结构,从而使学生可全面深刻地认识物体。如:用电脑绘制蝴蝶的侧面与腹部结构图,在电脑可向学生显示,并可演示旋转,加上动画的效果,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我边演示边讲解,这恰似电影中生动的“特写镜头”,这样使幻儿精力集中并能直观形象地看清、了解昆虫的物征,进而掌握了昆虫的概念。 有些东西我们用肉眼是无法看清楚的,但通过电脑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清楚认识这些现象。如:“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现象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制成动画课件,就可以化难为易。如:一个注射器活塞没有压缩前,注射器内部的几个空气分子自由自在,随着注射器活塞的压缩,注射器内的空气分子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最后被“龀牙咧嘴”地压在一起并用“双手”使劲地上撑活塞的底部。这一简单的动画演示,把抽象复杂的事物形象简单化,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压缩后,空气(分子)的数量没有改变,压缩只是使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小了。它们“不愿意”被压缩而使劲往上支撑对活塞产生了向上的力,所以当人们手压注射器活塞时有往上弹的感觉。

五、进行实验探究。

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但可以根据生动、新颖的观察材料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根据材料的要求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各样的叶,看看叶的形状,认识叶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对物体的仔细观察,才能领略到大自然中各种奥秘之所以在。只要学生学会了处处多留意观察,自然就能从中掌握某些事物的规律和特点。

学生的观察,描述不充分,既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有关,也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关。要改进观察教学,必须改变老师的心目中既定的,单一的,不变的死要求,要指导

学生对具体的观察,用儿童自己的话,全面描述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仍以观察茎为例,要让学生描述:从哪里到哪里是茎?与叶连着的是茎,与花,果实连着的是不是茎?上面没有叶的是不是茎?叶旁边长出的细枝条是不是茎?茎是怎样缠着棍子长的?用手比划一下,从哪一边往哪一边缠?是不是像这个符号这样缠?一边看一边说,这就是在发展学生的能力。

六、学生多实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科学课教学生学习的是“浅显的基础知识”,不能强求完整、严密,

要作具体的分析。更应侧重学生语言的内容,首先要引导学生把他头脑里想到的东西说出来,并能使别人听得懂。例如,教学《昆虫》一课,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蚂蚁后提问:蚁的身体可分为几部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对蚂蚁进行研究,然后要求学生把研究的结果综合起来形成结论,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把结论表达出来。

又如,学习《植物和环境》一课时,出示图片,阳光下的菜地,附近有灌溉的水沟;荷塘景色;植物园里的水松和水杉区,阳光射进树丛间。给学生从观察中以植物生活的周围有些什么,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了解植物生活周围的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就是植物生活的环境。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探讨些植物的特征。 接着用多媒体出示图片:松树、虎尾兰、玉连、仙人掌等植物。另外出示实物,让他们看看和摸一摸,并说出这些植物叶子的特点等。学生观察后报告他们的发现:生长在不同环境里的植物,都有它们适应不同环境的形态特征。蕉、芋、木瓜等植物是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它们的叶子都比较阔大而薄,表面光滑没有毛,叶片上气孔较多,便于蒸发水分;松树的叶如针状,虎尾兰的叶窄而长,玉莲的叶丰厚,宜于含蓄水分,仙人掌上的刺就是叶,细而短,这些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比较硬,表面有的有蜡质或绒毛,叶片上的气孔也较少,以减少水分蒸发,所以这样的植物适宜生长在干旱的地方。

接着观察第二个实验的配图:(浅盆里种子萌发实验)学生先分析探究盆里种子萌发环境的差异,(靠水瓶一和水分较充足)再根据盆里种子长出胚根的情形,

1、每颗种子长出的胚根都向着小瓶一边。

2、越靠近水瓶的种子,长出的胚根长。想想出现这种差异说明了什么?通过议论使学生得出植物有向水生长的特性的结论。 要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就需要用探索的方法,探索的过程是从不知到初知,到熟知,不会出错,而且错是各种各样的,因此,学生在描述过程中有不科学,不严密的词语是得正常的。对于这些不科学,不严密的词语,有的可以因势利导,教给学生一些词语,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另外要改进实验教学,教师必须理解实验的教育价值。从大范围看,虽然多媒体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科学课我们可以摆脱“一讲、二示范、三照着教师去做”的影响,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寻求科学,使实验成为一种简单的动手操作活动。实验的教育价值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认识自然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奥秘,更能有效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的教育价值。

第五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科学论文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内容摘要】: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以达到全面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兴趣探究过程倾听教学方式全方位评价

【正文】:

什么是科学?恩格斯说:“科学就是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的材料”。所谓“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所谓“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就是用积极的态度理性地、实事求是地对待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这就是《科学》课最根本的目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以达到全面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

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但良好的科学素养是不能靠外部的灌输得到的,而是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逐步获得,让孩子们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发展孩子们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上好科学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 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成功之路,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

力。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科学课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趣味性浓是科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之一,怎样将学生的直接兴趣持续下来,这就需要自然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进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强烈兴趣的同时,还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在课外去完成。如我在教《磁铁》一课时,在课内引导学生实验认识了磁铁的基本性质,在即将下课时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把一根磁铁截成两段后,每小根磁铁是否具有磁铁的基本性质?在教《动物和环境》一课时,给学生提出了“你在什么地方能捉到蚯蚓?为什么?”的讨论题,让学生先讨论再回家实地考查验证。这样有目的地设置一些悬念,不仅使学生保持了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节省了课内教学时间。

教师对学生当堂不能得出的结论,不要轻易告诉学生,要激发学生课后亲自实践解决。如我在《冰》一课时,我出了这样一道讨论题:“水结冰后体积是膨胀了,还是缩小了?”并提示,学生在平时吃冰棒时,看到冰棒的柄端是平的,还是凸的或者是凹的呢?学生虽然吃过不少冰棒,但没有观察这一点,这时同学们各说不一,争论不休,有的同学希望我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我却说,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同学们课外通过实验去解决吧。这样不仅把学生课内的兴趣持续到了课外,而且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要比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记得牢。

二、树立科学探究过程的理念

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标准》中所指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们用以获

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模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从两种探究活动的比较可以看出,科学家们的探究,是在已知世界的基础上,探寻未知的领域。学生们的探究活动,则主要是在已知领域内通过探究获得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提高科学能力、树立科学意识、培养科学品质的活动。

探究活动已作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树立科学意识、培养科学品质的活动。探究活动已作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探究过程”意识。

第一,科学探究本身是一个过程活动,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第二,通过活动过程,让学生对身边的科学现象亲自观察、亲身感知,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体验其中的乐趣;通过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信;通过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使他们逐步形成科学意识,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此外,科学探究过程也是能力的形成过程,必须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载体,才能内化形成。在科学课程教学中要使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教师还必须为学生精心创设探究互动的氛围。教师的“过程”意识不仅体现在科学探究过程,还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既要重过程教育,也要重过程评价。

三、在科学探究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在科学课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实验,因为在课前师生准备了实验材料,学生又急于想动手摆弄这些材料,这样就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因此,

常常会有出现这种情况,老师无论在全面怎么讲,学生在那儿还是自己摆弄,根本不听老师讲什么。听不进老师讲的话,就不知道这节课要探究什么。所以,在科学课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非常必要。以下是我经常采用的方法:

(1)实验材料先不发给他们,等老师把该讲的讲完,学生的疑问,假设和探究方案都提完,再把实验材料发下去。

(2)给予倾听者鼓励表扬,分两种:一是只认真听讲,对这样的学生多做口头表扬。而发言积极,提的问题又比较有价值,这样的学生不仅说明他认真听了,而且还说明他动脑思考了。对这样的学生记一个“优”,学期末会积累不少。久而久之,不仅使他们学会上课倾听,而且学会积极思考。

四、教师要努力建立新的教学方式。

将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代替单纯的讲解;以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和探究的情境代替灌输;学会倾听,了解学生理解了什么,误解了什么;将社会和大自然都看作教学的资源和科学教育的场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权利,对他们积极加以引导;将教学评价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努力与教学融为一体。

教师应将进行探究性的教学作为一种新的体验。不可否认,我们中的大多数教师在学校学习的期间和进行教学工作的期间,都很少从事过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我们需要和学生一起对科学探究进行积极的体验,并尽快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承担起指导的责任。

五、注意在科学探究中对学生全方位评价

引导学生搞科学探究,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要课前准备,课上引导。还需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有的学生对科学探究很感兴趣,这是老师最欢迎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属于能力较弱的,主要表现在动手能力弱和推理能力弱。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属于能力强,但对科学探究不是很有兴趣,这些学生一般语数成绩较好,是班干部,是班主任眼中的好孩子。怎样把这三类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呢?我认为对学生全方位的及时的评价,无疑是对学生搞好科学探究提高科学素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当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或概括出一个完整的探究结论时,即使给予表扬奖励,并记上一个“优”。有的学生在课前准备实验材料时表现积极,能克服困难,给予及时表扬,记一个“优”。学生在探究科学问题时,发现了一个别人没有发现的新问题时,及时表扬,记一个“优”。并且及时引导其他学生再把这个新问题探究一下,这样一是让发现这个新问题的学生感到他的发现很重要,二是让大家明白,搞科学探究就是这样,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探究,在探究中又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又不断地探究。当某个学生在探究时,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及时表扬,记一个“优”。这样,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能得到两个“优”。老师布置在家观察实验的作业完成的好,也记一个“优”。积累三个“优”可以得一个“小红花”,然后再记到成长档案,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全方位的评价虽然麻烦,但很值!

小学科学教学以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为对象,提供给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并适当地将这样的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

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钟启泉

4、沈健《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开展有效性的探究》,安徽省宣城市教研室

5、蓝岳美《科学教学更有效》,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网

6、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研究工作总结

上一篇:小学群文阅读理论下一篇:休闲农业创意开发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