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论文

2022-07-03

[摘要]近年来,随着柴达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平衡失调、资源短缺以及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指出加快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环境矛盾,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论文 篇1:

如何发挥金融在助推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05年10月,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的正式批准设立。为柴达木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标志着柴达木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的新一轮开发建设正式拉开了帷幕。作为身处柴达木开发热土中的金融部门,在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究竟该如何发挥作用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加快海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外部运行环境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运行质量的高低都与该地区所处的经济环境,尤其是金融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下,健全的金融运行微观基础和畅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有效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促进经济与金融协调、均衡、持续、有效地发展。海西地区过去由于受外部大气候的影响,社会信用意识淡薄,诚信法治程度不高,出现了借款人有钱不还,恶意欠息欠贷,企业借改制重组之机,千方百计逃废悬空银行债务,银行依法收贷工作难以有效开展,金融债权无法得到有效维护,银行业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给银行的正常经营造成了很大困难。由于信用环境缺失等诸多因素,导致银行业出现惜贷、惧贷等现象,中小企业贷款难,部分县域经济得不到商业银行的有效支持,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构建社会诚信法制环境,对于改善和优化海西信用投资环境、增强商业银行投贷和社会资本投资的信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一是充分发挥党委、政府部门在信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有序竞争、守法经营、优质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新闻媒体和舆论导向,深入进行以诚信为本的宣传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舆论氛围。二是切实发挥海西州政府信用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协调作用,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增进政府、银行、企业相互了解和合作,促进银企融资良性循环,构建诚信为本的新型银企关系;完善政府主导的金融债权维护联席会议制度,切实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三是强化社会信用监督,实施失信行为惩戒措施。对不讲信用,恶意逃债赖债的行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披露曝光,鞭挞缺信、失信行为;通过银行同业协会联合制裁,对失信人采取不予办理开户、结算、贷款等一系列制裁措施;探索设立政府信用网站,建立对行政、执法部门、社会服务行业、生产流通企业的信用档案,定期公布信用记录,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四是加快推进和实施央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企业和个人重点关注客户系统防范不良信用记录客户的功能,对有不良信用记录者坚决不予贷款。五是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多渠道筹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提供必要的条件。六是加快建设工商、税务、司法、金融、电信等部门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建立面向企业和个人,覆盖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维护机制。通过深入开展打造信用海西的活动,使海西金融生态环境有根本的改善。

二、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银行的职能作用,引导和加强金融在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支持作用

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肩负着金融调控、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等职责。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人民银行可围绕循环经济建设这一主题,一是通过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引导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和投量,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二是利用央行独有的身份和地位,建立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农村金融相互沟通合作的金融服务平台,促进各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共推循环经济的发展。三是搭建政府、银行、企业相互沟通的银政企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银政企联系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金融工作汇报会、银政企座谈会、货币政策执行通报会、项目推介会等形式,搭建银、政、企三方沟通、交流、互信、互动、合作的良好平台。通过政策发布、项目推介、银企签约等方式,推动银企合作和经济的发展。四是加强与上级行和政府部门的政策调研与合作,积极争取藏区的优惠政策为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三、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主渠道作用,充当金融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纵观五十多年的柴达木开发史,国有银行在海西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尤其在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更应凭借其资金势力雄厚、电子科技手段先进,金融服务良好等优势鼎力相助,切实发挥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为此,国有商业银行应结合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实施,适当放宽和增加下属基层行的授信额度和审批权限,实行有差别的区域信贷政策,尤其是在支持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设计和出台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政策和制度,适当降低和放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门槛和信贷准入条件,在确保防范风险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给中小企业以必要的信贷支持。同时,根据经济发展的程度,对一些资源开发重点和经济发展潜力较大而又得不到正常金融服务的地区,考虑增加金融网点以满足该地区对金融服务的必要需求。以实际行动助推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积极搭建政策性金融与政府、企业间的信用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策性金融机构,尤其是国家开发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身影越来越活跃,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与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增加授信等方式,搭建银政信用合作平台,参与对地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信用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柜台延伸”等手段,对一些大型资源开发企业和重点项目,直接发放贷款给予支持,解决政策性银行经营网点不足的缺陷,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逐步推进,国有政策性银行必将凭借自己独到的优势,对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五、发展壮大中小金融机构,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添柴加薪、填空补缺的作用

由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域内一些县域乡镇缺少或无商业银行机构,对县域经济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的重担自然地落在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身上,农村信用社由于先天不足,无论在资金实力、科技手段、网络优势、金融产品等方面都与国有商业银行有较大的差距,很难满足区域内客户的各种金融需求,在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只有发展壮大中小金融机构,通过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壮大资金势力和规模。同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选择一些条件具备的地方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的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补充。

六、积极开展金融创新,为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客户对金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性。金融部门要满足各式各样的金融需求,就需要不断进行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包括金融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等内容。由于海西地区各县市镇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环境等诸多要素不尽相同,参差不齐。因此,金融部门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应区分各地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金融服务措施。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金融部门在充分发挥现有金融产品的功能和优势的同时,结合实际,不断进行金融产品的改进、完善、整合和创新,以适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如工商银行借助电子银行网络优势,利用先进的电子科技产品,给天峻、乌兰、都兰信用联社开通企业和个人网上银行、个人电话银行等新业务,解决了天峻地区因无银行机构带来的对外资金汇路不畅、清算不便等困难,为改善天峻、乌兰等地的金融服务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制度创新方面,各金融机构可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特点,在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量身定制,适时出台一些适合不同所有制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差别的区域信贷政策;积极探索开办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业务;充分发挥银行机构金融产品丰富、电子网络先进、信息灵敏和人才优势为各个不同的客户提供投融资管理、财务顾问、信息咨询、企业理财等服务;对一些贷款需求量大、信贷风险过于集中的重大建设项目,可通过组织各商业银行间银团贷款的方式予以解决,从而有效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工行德令哈支行)

作者:王志平

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论文 篇2:

对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柴达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平衡失调、资源短缺以及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指出加快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环境矛盾,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 关键词 ] 柴达木 循环经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近年来,随着柴达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平衡失调、资源短缺以及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当前,要实现柴达木科学发展必须协调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方式。而加快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就成为实现地区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柴达木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总结柴达木地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实践,虽然经济保持持续增长,但经济发展方式还未从根本上转变,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方式及资源和能源的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困扰。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发展循环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的客观要求。随着柴达木资源开发序幕的拉开,资源开发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过度的开发利用所带来的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柴达木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和环境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产出,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从而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是柴达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3.发展循环经济是提升柴达木地区经济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当前,柴达木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尤其是在工业结构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行业比重较大,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特征仍很突出。粗放型发展模式不仅加剧了煤、电、油、水、交通等方面的供需矛盾,也形成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提升柴达木地区经济竞争力必须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2005年柴达木被国家批准成为全国13个首批循环经济试验区以来,着眼于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水平,立足柴达木盆地资源优势和良好工业基础,明确了“依托交通干线,围绕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一区四园”工作思路,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以改善发展环境为重点,实施了215国道察尔汗至大柴旦高速公路工程、格尔木至老茫崖二级公路、青藏铁路西格段电气化工程,乌兰焦化工业园铁路专用线、330KV锡铁山至西台、110KV西台至肯德柯克输变电工程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2.科技支撑能力有所增强。针对制约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瓶颈,以科技研发为突破口,围绕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多项科技攻关。在油气勘探开发和加工,盐湖提钾、锂、镁、硼、有色金属采选以及废矿利用等方面共取得了35项科研成果,其中20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和国外先进水平;各类企业共实施技术改造项目63项,总计投资13.89亿元,其中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13个,总投资6.5亿元。

3.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工业产业项目建设,盐湖钾、钠、镁、锂、硼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深度进一步提升,芒硝资源开发、煤化工产业发展、尾矿利用、补链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省州两级先后编制完成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方案》、《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配置规划》以及四大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等重大规划,共签约项目153个,签订协议资金634.6亿元。

当前,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实践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普及面较小、深度不够、质量不高,仍旧存在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柴达木资源开发模式仍处于低层次和粗放型阶段,资源综合开发水平依然比较低,资源浪费、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能耗高的现象依然存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技术支撑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等等。这就要求柴达木必须立足实际,不断破解影响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各种难题,探索出一条高原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

三、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

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项集经济、技术、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自觉实践,共同努力,才能全面推进。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进一步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切实把资源保护和节约放在首位, 辩证地认识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即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人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使政府、企业和公众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中,从而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加快发展。

2.加强技术创新,不断强化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先进技术、关键技术作为支撑点。目前,柴达木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政府支持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政府部门要大力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加大力度研究推广适合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特别是降低再利用成本技术,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同时要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3.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运作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既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也要顺应基本的市场经济规则。如果出现了不经济的情况,政府部门应进行引导和协调,必要时应推出优惠政策或进行适当补贴。尽管柴达木在推动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以及探索总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应及时总结柴达木循环经济试点区的经验和问题,总结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探索高原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供示范和借鉴,争取尽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行动、公众驱动的循环经济有效运作模式。

4. 依托优势资源,加速培育柴达木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从目前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来看,产业集群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整体规模偏小,支撑体系不健全,企业竞争力不强,客观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通过产业集群系统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有助于解决集群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促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建立,而且对加强集群自组织能力、构筑成本优势、提高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化程度以及集群创新能力等具有促进作用,推动产业集群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因此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和《柴达木地区循环经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为基础,依托优势资源,从循环经济角度探索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加速培育柴达木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5.运用制度创新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制度创新,促进降耗、降污以及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同效益的紧密结合。因此,要在国家有关循环经济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柴达木的实际情况,推出柴达木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政策,以利于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合柴达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税政策等,通过价格干预和资源税的调整,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调节手段,完善水、能源、矿产等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科学考核机制等,积极探索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 林娅,孙文营.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转变的必然性[J].求实,2007 ,(11).

[3]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陈海雪

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论文 篇3:

奋力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推向前进

在《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之后,6月19日中共海西州委、州人民政府在格爾木市组织举办了“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与发展论坛”,青海省政协副主席、中共海西州委书记罗朝阳和州长诺卫星参加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此次论坛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加快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统筹城乡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论坛还就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与发展、推进海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此次论坛对于我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发展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5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批准柴达木地区为国家首批十三个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之一。她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区域性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也是唯一一个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四年来,在创建高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规划体系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攻关、招商引资、节能减排、生态建设、政策研究等领域经历了认识不断提高、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取得了显著成就。可以说,这四年是海西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最实惠的四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不仅是海西地区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为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青海的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今年3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也是第二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的获批标志着柴达木发展循环经济已经由地方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同时也标志着试验区循环经济建设由探索起步阶段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目前试验区已初步搭建起了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规划体系。

虽然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海西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显然很大,仍然是经济相对落后和欠发达的地区,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把这项富民强州的宏伟大业推向前进。

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与发展论坛”的举办充分体现了中共海西州委、海西州人民政府对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坚强决心,也代表了全州各族人民的根本愿望。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日报社、贵州省社科院及青海盐湖集团等单位的总裁、业内专家,从理论视野、工作实践、经验思考等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与发展中硼产业链的构建,加强合作共赢、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建设、加快循环经济地方立法、借鉴国内外经验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创新性、建设性的见解。同时全方位介绍了柴达木循环经济中格尔木市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和青海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展示了柴达木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未来发展前景。

本刊以大力宣传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进程为己任,将此次论坛主要论文予以发表,供各级领导参考,也希望广大读者通过这些文章的启发对政府和各大企业提出更为中肯、更好的建议,共同参与发展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以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十年规划机遇为契机,奋力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推向前进,实现海西乃至全省人民的共同富裕。

作者:巴明德

上一篇: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下一篇:机械设计与机械加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