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防群治队伍建设

2022-07-11

第一篇:群防群治队伍建设

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制度

(一)综治工作室职责

一、贯彻中央和上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指示精神,制定本村(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平安创建计划、措施,做好社会稳定各项工作。

二、建立健全人民调解、治安巡逻、安全防控等组织,组织开展平安村庄、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

三、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和消除不稳定因素。

四、经常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法律服务、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等活动,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协助公安机关做好重点人口管理工作,协助公安、国家安全机关等部门防范和控制敌对势力破坏活动,做好反邪教和防范、控制非法宗教活动工作。

五、做好本单位保卫、消防、交通、安全生产等工作,协助公安机关等部门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六、认真收集和报送信息,形成社情动态分析,坚持每月向乡(镇、街道)联动中心上报各种报表,及时上报治安、不稳定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七、认真做好综治办工作台帐,做到资料齐全,有案可查。

八、完成上级布置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综治工作室制度

一、学习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学习,交流工作情况,提高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工作能力。

二、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综治办全体人员办公会议,总结前期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三、报告制度。遇有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群体性纠纷、重大事件苗头等,在先期介入、控制事态的同时,迅速向村党支部和上级职能部门报告。

四、值班制度。建立日常工作值班制度,并将值班情况登记在册,值班人员要做到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信息畅通。

五、考核制度。建立规范、科学、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结合月度工作和工作绩效进行考评,将个人考核成绩与工资奖金挂钩,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六、台帐制度。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建立健全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法制宣传、预防违法犯罪、开展平安创建、重点人口安置帮教、巡逻记录等各项工作台帐,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真实反映日常工作情况。

(三)综治工作机制

一、治安防控工作机制。定期发布治安预警预报及防范措施,建立健全治安联防工作网络,健全各项防范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治安巡防活动,指导督促落实内部安全保卫措施,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化科技防范手段。

二、疏导化解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制、教育等方法疏导化解矛盾,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社会稳定。

三、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安全防火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加强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服务维权工作机制。根据需要,努力为村民、员工提供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法制和救助等服务,积极维护村民、员工的合法权益。

(四)治安保卫委员会职责

1.协助公安机关、保卫部门组织群众性治安防范,开展看门护院、值班巡逻和安全检查等工作,落实防盗、防火、防破坏和防其他治安灾害事故的防范措施,预防和制止扰乱治安秩序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2.协助公安机关、保卫部门做好辖区内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的管理工作。

3.协助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居民家庭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和解除少年教养不满三年的人员进行帮助教育。

4.协助公安机关、保卫部门对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和监外执行的罪犯进行监督、考察、教育改造。

5.对有可能危害社会管理的民间纠纷和闹事苗头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协助做好教育疏导工作。

6.发生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后,及时报告公安机关、保卫部门并保护现场,为查明案件和事故提供线索。

7.向党委、政府或公安机关、保卫部门反映敌、社情动态以及群众对社会管理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并提出工作建议。

8.向人民群众进行遵守社会主义法律、公共秩序、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

(五)治安巡逻队任务

一、做好治安巡逻和执勤工作,及时预防、控制、发现现行违法犯罪活动。

二、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治安安全检查、消除各种治安隐患,配合其他部门调处矛盾纠纷。

三、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重大节庆、重大活动期间的现场治安秩序维护工作。

四、发现刑事、治安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及时报告有关部门,维护好现场周围的治安秩序。

五、对广大群众、职工进行安全防范教育。

六、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情报信息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七、履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六)人民调解委员会职责

1.积极调解民间纠纷。要全力调解好婚姻、家庭、邻里、赔偿等常见性、多发性纠纷,控制矛盾纠纷总量,稳定社会关系。同时,要结合实际,妥善处理疑难复杂纠纷和热点、难点问题,务求把纠纷解决在基层。

2.深入开展防激化工作。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掌握民间纠纷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把纠纷化解在激化之前,防止“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3.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可以采取以案释法、以事议法或根据纠纷发生的季节性、地域性等规律,有针对性地宣传法律、法规;也可以根据形势和一定时期的中心工作,结合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联系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进行宣传,解惑答疑。

4.深化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效果。人民调解工作要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村规民约”、民主监督等工作,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七)调解工作有关制度

1.主持人规则

(1)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及调解工作知识,熟练掌握调解工作技巧。

(2)调解前要调查研究,收集证据,核实情况,掌握事实,熟悉案情,拟定调解方案。

(3)调解前,要宣布纪律,告知当事人等相关的权利义务,并提出具体要求。

(4)调解中,要安排当事人等先后有序地提出请求,陈述事实与理由,进行举证和质证,以求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提出调解意见。视调解进展情况宣布暂停或下次调解的时间,调解成功的案件要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双方签字,以示负责。

(5)要廉洁公正,主持公道,以理服人,以法教育人。 (6)当事人对调解主持人提出回避要求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予以调换。

2.调解人规则

(1)在调解主持人的主持下,依法、依德进行调解工作。 (2)调解前要认真熟悉案情,掌握案件的事实真相。 (3)调解中应以法以德为依据,以说服教育的方法引导双方当事人分清是非,承担相应的责任。

(4)调解中态度要严肃认真,主持公道,能够熟练运用调解技巧,全面配合主持人开展调解工作,控制调解进程。

(5)要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以示负责。 3.记录人规则

(1)记录人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记录调解主持人、调解人、当事人、第三人及证人等参加下的调解的全过程。 (2)记录要用统一制定的固定格式用纸,交由当事人、第三人、调解人和调解主持人阅读补正后签字,以示准确无误。

(3)记录人要及时整理现场材料,与调解协议书一起立卷归档。调解协议书要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并送给当事人、第三人等。

4.当事人须知

(1)当事人申请调解纠纷,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2)当事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自觉遵守调解纪律;认真接受主持人、调解人的开导、引导和批评;不得谩骂、侮辱、诽谤对方当事人;不得无理搅、闹、缠主持人和调解人。

(3)当事人应当在调解前准备好有关证据、申请或答辩材料。调解过程中,要如实陈述案情,要讲团结、求大同、心平气和,合理提出自己的要求,要以理服人,大胆承担自己的过错和民事、经济等法律责任。

(4)当事人要在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和其他法律文书上签字。对暂未达成协议的,当事人接到再次调解通知后,应当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调解协议达成后,当事人应自觉履行。

5.纠纷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1)自己决定接受、不接受或终止调解。 (2)要求有关调解人员回避。

(3)不受压制强迫,表达真实意愿,提出合理要求。 (4)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5)如实陈述纠纷事实,不得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6)遵守调解规则。

(7)不得加剧纠纷,激化矛盾。 (8)自觉履行人民调解协议。

(八)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 制定本单位普法规划和普法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2.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3.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本单位生产生活实际的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

4.规范各项工作制度,督促村民委员会认真按村民选举制度和村民议事制度办事,实行村务公开。

5.建立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监督村民自治章程的执行。 6.掌握村民的思想动态信息,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严防集体上访等重大事件的发生。

7.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活动,消除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

8.建立和健全普法依法治理档案,专人负责保管。 9.加强民主建设,发挥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带领村民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10.完成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九)重点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对本辖区的重点人口做到底数清,分布情况明,要按规定分别登记造册,报乡(镇、街道)综治办、派出所备案。

2.每月向乡(镇、街道)综治办报告刑释解教人员、闲散青少年情况及暂住人口登记办证、变更等变化情况。

3.关心重点人口的生活、工作,对刑释解教人员和闲散青少年要明确包帮对象,并与刑释解教人员双向签订帮教保证书。

4. 查验暂住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的计生手续。

5. 对有违法犯罪倾向、嫌疑、行为的重点人员及暂住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超计划生育等情况,要做好管控工作,并报公安机关备案监控。

6. 定期组织重点人员学习法律知识,教育他们遵纪守法。

(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联系点制度

1、包村干部应定期参加所包村会议,经常深入基层单位,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直接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掌握第一手材料。

2、加强对基层综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积极配合所包村维护社会稳定,主动调解矛盾纠纷,帮助基层联系点找出综治工作中的问题,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基层综治工作的水平。

3、协助村综治维稳信访联动工作室的规范化建设,组织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所包村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进一步加大服务基层力度。

4、总结好的做法和成果,培育工作典型,推广经验,积极采纳科学的建议和创新作法,不断改进基层综治工作。

(十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和规范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本地本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二、将消防工作与本地本单位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组织实施消防计划;

三、为本地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四、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五、根据消防法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在群众和企业员工中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

(十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改善道路交通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贯彻执行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保障本地本单位道路交通安全符合规定;

二、掌握本地本单位车辆、驾驶员的基本情况,掌握与本地本单位有长期运输业务往来的本地、外来车辆和驾驶员的基本情况,建立相应簿册;

三、建立创建交通安全单位的宣传阵地(窗口),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普及率达95%以上;

四、及时掌握并报告管辖区域内及附近周边地区的事故黑点、黑段和危险路段,提出改进意见,落实人防措施,积极协助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开展整治活动。

五、协助政府及职能部门做好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调处工作,加强对道路交通设施的维护。

第二篇:关于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的思考

基层群防群治队伍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一支基础性、群众性治安力量。长期以来,我市各类群防群治力量在维护社会治安、参与平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伴随大桥时代的来临,舟山社会治安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通过推进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规范化,切实提高治安防控能力,努力遏制刑事案件高发势头,这是新形势下确保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一、当前群防群治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多样化不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我市群防群治队伍以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单一经营为主,除了公安机关直接掌控的辅警队伍、专业保安公司管理及部分企业单位自建的保安队伍、一些乡镇组建的平安中队外,绝大多数为基层综治组织管理的义务性巡防队伍,总体来说形式比较单一,作用发挥有限,难以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保安服务,不能满足多样化的社会安全需求。

2、专业性不强,难以应对复杂情况。群防群治队伍大多为群众自发参与的松散型组织,这些综治义工多从事看家护院、安全巡逻等基础防范工作,由于缺乏专业训练,加上成员多为社区老人,一般只能起到安全提示、营造声势的作用,缺乏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现、制止能力,存在着“业余巡逻队伍对付专业小偷”的尴尬现象,难以适应日趋复杂的治安形势。事实上,不少城乡社区的义务巡防成效不够明显,未能有效遏制案件多发势头。

3、保障力不足,难以承担艰巨任务。我市群防群治队伍普遍缺乏经费保障,多由不拿报酬的综治义工组成,业余奉献的性质决定了这支队伍不可能全天候、经常性开展工作,难以避免因力量、精力不到位导致防范的疏漏。一些乡镇(街道)聘用的平安队员虽属职业队伍,但薪酬也普遍较低,而且缺乏工伤保险等与风险职业相配套的待遇保障,存在着明显的后顾之忧,一旦造成因公伤残等事故很难善后。

二、建设群防群治队伍应该确立的理念。

1、合力促平安的理念。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面对流窜犯罪不断加剧、刑事案发居高不下的治安态势,必须牢固树立全社会齐抓共管社会治安的理念,坚持政府牵头、社会组织、民众参与的综合治理模式,充分运用行政的、民间的、市场的等多种手段,大力整合人力资源、多方筹集工作经费,多措并举组建不同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积极营造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同创平安、共享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2、花钱买平安的理念。综治义工、平安志愿者的义务奉献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社会治安,但却无法包揽整个社会的安全防范。应该认识到,保安服务也是一种商品,不能仅靠无偿提供,而要采取列入财政预算、筹集社会资金相结合的方法出资购买。因此,各级政府要树立花钱买平安的理念,切实加大群防群治经费的投入,在为义务性质的群防群治队伍提供必要经济补助和安全保障的同时,更要为社会公共安全购买相应的保安服务。同时,要按谁得益、谁出资的原则,广泛动员和组织相关企业和人群购买个性化的保安服务。

3、依法保平安的理念。群防群治队伍是群众性治保组织和辅助性治安力量,在维护社会治安过程中既无执法权又缺防护措施,必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尽力保障自身安全。同时,在制止不法行为、扭送嫌疑人等见义勇为行为中要坚持正当性和合法性,不能以违法手段对付违法行为。因此,必须强化依法保平安理念,注重对群防群治队伍的法治教育和业务培训,通过加强规范化建设,确保群防群治工作在法制框架下健康运行。

三、推进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大力倡导群众性的治安巡防。群众性治安巡防队伍在维护社会治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应最大程度地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治,珍惜基层群众参与看家护院的积极性,并加强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引导治安积极分子有序开展治安巡防活动。尤其在城市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开放式小区及广大渔农村社区,更要通过大力组织群众性治安巡防队伍弥补社会防控能力的不足。主要应采取以下形式:一是安全宣传。可以由社区组织热心公益的社区老人等治安积极分子组成“夜呼队”,利用人们下班在家时段,以巡更的方式提醒居民注意防火防盗,并以简明扼要的顺口溜等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常识。二是治安巡防。由社区民警组织居民积极分子在居民区、公共场所开展治安巡逻,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治安安全隐患,打造声势挤压犯罪分子作案空间,增加居民群众的安全感。三是邻里守望。通过开展邻里节等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融合,尤其要努力改变城市楼宇邻居互不相识的冷漠现象,物色热心公益的积极分子担任“平安楼长”,组织邻里之间相互守望共保安全。

2、精心打造专业化的综治义工。真正能够把无私奉献作为人生追求,并且具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毕竟是少数人。因此,应该坚持完全自愿、宁缺勿滥的原则,把那些具备专业特长的志愿者组织起来,形成专业化的综治义工队伍,开展治安整治、安全防范、社区帮教等专项工作,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突出治安问题,促进社会治安稳定好转。针对目前的治安现状,可以有重点地组织以下队伍:一是巡逻守候义工队伍。将甘于奉献、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志愿者组成专业巡逻队伍,受公安机关直接指导和调动,以现场发现并抓获作案嫌疑人员为目的,在案件易发部位和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巡逻守候。二是专业反扒义工队伍。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择优挑选体能素质较好的志愿者,经公安机关专业训练后组成反扒队伍,由民警带领在公共复杂场所和大型活动现场开展义务反扒,解决公交车等部位扒窃案件多发的问题。三是心理矫治义工队伍。物色具备法律素养及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组成帮教队伍,对劣迹青少年、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和思想帮教,从源头上减少犯罪动因,促进社会和谐。四是秩序维护义工队伍。招募志愿者进行法律法规、服务技能等相关培训,组成秩序维护义工队伍,协助交警、城管等部门维护日常交通和社会秩序,并在节假日旅游旺季维护车站、码头及景点治安秩序并为游客提供咨询等服务。

3、积极组建职业化的社会保安。各级政府有责任为公众提供保安服务“公共品”,应该根据当地社会治安的实际情况组建一支职业化的保安队伍,遏制多发性案件、减少犯罪空间,切实维护公共部位的治安安全。同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看不见的手推动保安市场建设,并通过规范行业管理促其有序运作,为社会提供不同类型的职业化保安服务。具体来说,可以组建以下职业化保安队伍:一是发展壮大平安队伍。各级政府应拨出专项资金招聘符合条件的退伍军人、“4050”等符合条件人员组成职业化的“平安大队”、“平安中队”,落实待遇保障,规范运行机制,由综治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公安机关提供业务指导,在辖区重点部位开展巡逻守候等保安工作,确保群众安居乐业,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二是组织区域联

防队伍。在工业园区、商业街区、娱乐场所、大型市场等财物集中、治安复杂的区域,在自愿的前提下募集资金统一购买保安服务,按“谁出资、谁得益”的原则,提供有偿保安服务。三是规范物业小区保安队伍。针对目前物业小区保安队伍素质良莠不齐、责任模糊不清的现状,应严格市场准入机制,建立统一的持证上岗、规范运作制度,切实维护广大业主的安全权益。四是形成钟点雇佣保安队伍。引入竞争机制培育保安市场,推进保安服务行业健康发展、规范运作,为社会各界提供包括临时性保安服务在内的各种形式保安服务,满足企业单位或公民个人大型活动保安、特殊安全陪护、贵重物品押运等保安需求。

第三篇: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2

积极开展群防群治 促进社会治安稳定

随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综治工作方针已经深入人心,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完善与否,成为影响我县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因素,群防群治队伍也日渐成为维护基层治安秩序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县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群防群治队伍,在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县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逐步增强,为构建和谐XX、平安XX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主要做法是:

一、固本强基,夯实群防群治基层基础建设

(一)扎实推进乡镇综治维稳中心建设。各乡(镇)调整充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配有X名专职干部,主任由各乡(镇)政法书记担任,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人武部部长兼任副主任,直接参与乡(镇)综治工作的管理和决策;在XX个行政村(社区)分别建立了警务室,每个村(社区)除配备一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包村(社区)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外,每个村(社区)委员会主任具体抓本村(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同时,进行优化整合,建立了总面积达XX㎡的四乡一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配备了电脑X台,办公电话X部,实现集

中办公,开展了“一站式”为民服务,逐步形成了“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

(二)不断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我县在XX乡XX镇成立了由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人员组成的专职治安联防队,人员由XX年的X支XX人增加至XX年的XX支X人,乡(镇)专职治安联防队组建率达100%。全县共配备村级“四员”XX人(即村治安员、信访调解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和宗教事务管理员),县直各单位、居民小区均配备了专兼职保安。针对全国校园事故多发的形势, XX年从乡(镇)及公安部门抽调XX余名干部(警)专门负责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安保工作。同时,为城乡XX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配备专职保安XX名,配备率达100%。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建成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遵纪守法、办事公道、责任心强、威信较高、战斗力较强的群防群治队伍,确保了全县安保力量由各自为战向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审核招录的“三统一”管理发展新模式,真正形成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指导、社会各方面参与的一体化治安防控大格局。截止2011年底,县、乡(镇)、村三级共建立健全综合治理领导机构XX个,治保委员会XX个,委员XX名,治保小组XX个,成员XX人,乡(镇)专职治安联防队XX支XX人,村(社区)治安联防

队XX支XX人,十户长XX人,社区楼栋长、巷道长XX人,机关、企事业单位群防群治队伍XX支XX人。

(三)进一步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为进一步调动群防群治队员的工作积极性,我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各乡(镇)专职治安联防队各配备了两辆治安巡逻专用车;综治部门干部及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干部全部参照公安机关落实了警衔津贴并兑现XX元/月的岗位补贴;2011年联防队员工资待遇均由XX元/月增加至XX元/月,并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每人月增发XX元岗位补贴;加强了村治保会、“十户联防”等基层组织建设,将村治保主任全部纳入两委班子,落实了村治保主任每人XX元/月,“十户长(楼栋长)”每人XX元/月的工作补贴;村级“四员”每人每月补助XX元,并将其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和推荐;充分激发了群防群治队伍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切实增强了群防群治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强化和完善群防群治队员的培训和管理。我县加强群防群治队员培训,采取见缝插针、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每年对群防群治队员进行XX次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土地管理法》、《信访条例》、《人民调解工作方法与技巧》等农村常用的法律、法规常识,坚持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来以案释法,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强化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各乡(镇)综治工作后劲明显增强。同时,为每名

群防群治队员建立个人档案,将他们的培训学习、测评结果、宣传法律法规的情况、调解处理民事纠纷情况、发现非法宗教活动情况、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情况、群防群治队员违规、违纪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每月、每季度进行评比考核。

(五)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工作上水平。对不能胜任工作、不能正确履行职责的,由乡(镇)政法书记提出意见,及时调整出群防群治队伍。同时,对考核优秀者进行表彰,从而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工作氛围。

二、多措并举,全力构建群防群治新体系

(一)建立完善社会一体化的治安防控网络。我县在财政及其困难的情况下先后投资XX余万元,完成了县城重点路段、场所、部位的视频监控系统,覆盖率达100%,并全部与“110”指挥中心联网。乡(镇)政府所在地视频监控设施安装率100%,实现了城乡重点场所、部位、路段视频监控全覆盖。在农村大力推广电子报警器等各种技防设施的安装,在城区党政机关、重点要害单位及新建小区大力推广视频监控系统,覆盖率达到100%。同时,督促各单位、居民小区值班室、停车棚、防护栏,财务室、资料室、机房、库房等重点部位安装防盗门(窗),为XX所学校及幼儿园配备了防卫设备,督促XX个新建小区为XX余个单元安装了电子防盗门。

(二)条块结合,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在工作机制上,

着眼于“三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构筑了纵横交错的工作网络。一是组织机构网络化。乡(镇)成立了以党委一把手为组长(主任),分管政法综治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主任)的矛盾纠纷排查组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中心,行政村(社区)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小组,实现了专人专职,定岗定责。二是工作制度规范化。制定了责任制度、会议制度、报告制度、督查制度、信访接待制度等,印制了排查调处工作月报表,进一步规范了排查调处日常工作。三是排查调处制度化。把集中排查调处和经常性排查调处有机结合起来,既对一个乡(镇)一个时期的突出问题集中排查调处,对各村、各社区每半月排查调处一次,通过矛盾纠纷的排查及时调处,有效预防了赴京、自治区越级访,使XX件长期未得到化解的特殊疑难信访案件得到息诉罢访。

群防群治工作的开展,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发展、转变社会治安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保障,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了有效提升。我们的主要体会和收获是:

(一)领导重视是搞好群防群治工作的关键。我县的群防群治工作始终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在资金上给予倾斜,并多次亲临我县检查指导群防群治工作,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一把手”对群防群治工作常抓不懈,经常召开会议研究安排部署工作,并把该项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中之重来抓。我县每年都组织一至两次群防群治队伍

骨干分子集中培训班,由乡(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举办岗位练兵活动,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使群防群治队伍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深深感到,一个地方的群防群治工作能否取得成效,领导重视是关键。

(二)群众参与是搞好群防群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群防群治工作的力量源泉,也是群防群治工作的最终受益者。几年来的实践让我们体会到搞好群防群治工作的根本在于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参加义务联防,增强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参与意识,营造“社会治安,人人有责”的社会风气。只要真正把广大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就能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犯罪分子,扶正怯邪、弘扬正气,把我们的群防群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XX县综治办 XX年XX月XX日

第四篇:关于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共)

“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征文

关于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下城平安巡防支队王丽娟

开展平安建设始终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从全局的高度上讲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从根本利益来讲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整个城区呈现出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促进城区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稳定态势。我区深化平安创建,组建平安巡防支队,既是整合群防群治力量的一个新举措和新型载体,同时也体现了组织形式的创新,实现了综合治理内涵的创新,更是社会治安社会化、群众化的创新。平安巡防大队成立后,通过层层发动、组织编队、细化考核、规范运作等一系列工作措施的落实与完善,平安巡防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到目前为止笔者认为还只是一个初级运作阶段,要想进一步提升平安巡防工作水平,诸多问题还有待于积极探索,认真实践,精心打造,创出特色,不断加以总结规范和丰富完善。

一、深化认识,创新思路,提高群防力量整合水平。 要针对平安巡防工作重视和发展还不够平衡、认识还不够到位、思路还不够清晰、措施对策不够得力、工作存有畏难情绪等问题,首先要加强平安巡防工作宣传鼓动力度,按照“大视野、大提升、大突破”总体思路,明确工作目标意义,积极营造氛围,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摆上各级议事日程,充分依靠群众,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平安建设的主体和主人的“大平安”理念。其次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和综治部门密切配合,充分依托各级平安巡防队伍这一有效平台,组织成立专职巡防人员,由街道和社区两级出资聘用。专职巡防人员力争实现招录统

一、奖惩考核统

一、着装携装和标识统

一、指挥调度统一,其中“人员招录和奖惩考核”必须统一由公安机关牢牢掌控把关。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健全群防队伍管理体系。

组建平安巡防支队,创新了“平安下城”建设的工作载体,全面推进了我区平安建设向纵深发展。经过调整与整合后的全区平安巡防队伍,形成了区、街道及社区(辖区单位)三个层面相互联系、实时联动、有机统一的组织格局,把过去松散型、业余型、单独型、随意型的运行方式,提升为紧密型、专业型、

联动型、制度型的新型防控运作方式。对各类协辅警和专职巡防人员,统一由公安机关治安(户政)部门负责落实专门力量开展日常指导等工作,实现归口统

一、管理统

一、智能统一。在抓好队伍建设的同时,区平安巡防支队建立和实施“责任管理、分级预警、教育培训、工作例会、分片联动、督查考核”等六项日常运作机制。首先要完善日常工作机制,从工作计划、会议、总结、培训、预警发布和健全台账资料等基础性工作入手,正规工作运转机制;其次要借助网络信息平台,落实信息互通传送工作,进一步规范支队电子刊物的编制,建立大队月报和重要事件(典型案例)一事一报制度,努力畅通信息渠道,综合研判社会稳定的新情况新特点,分析确立平安巡防工作的新对策新举措,扎实有效地开展平安巡防工作。

三、严明组织,加强考核,完善群防后勤保障工作。 巡防支队要注重日常业务技能培训,注重挖掘和培养工作技能强、业务素质高、政治思想过硬的尖子队员,推动巡防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要健全督查制度,建立督查组,各大队也应成立相应的督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采取普查与重点部位查相结合,分片查与对口抽查相结合,专项内容查与随机督查相结合、白天查与深夜查相结合等方式方法,以督促各项平安巡

防工作制度和职责的落实。逐步统一和规范派出所直接管理、考核的专职群防群治力量的标识和装备,提高队伍管理的正规化,增强战斗力,切实加强对平安巡防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各街道派出所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条线上各派出所要确定1名所领导并确定专管民警,成立专门的专职巡防督查中队,在专管民警的带领下对专职巡防队伍日常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区块上,以各社区巡防中队为单位,对区块内的专业巡防力量予以科学调配、使用,落实日常平安巡防工作,严密辖区治安防控,巩固一方阵地。确保社区阵地管得严、查得紧、控的有效。同时要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在确保基本收入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考核奖、抓获奖等方式,逐步提高专职巡防队员的收入水平,保证队伍的稳定。

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发动群策群力,落实群防群治。 开展好平安建设工作,防范是根本,关键在基层。要把加强基层基础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平安建设的重中之重。但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人民群众是平安建设工作的主体,是维护稳定的力量和源泉,只有把广大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充分发挥作用,平安建设工作才有生命力。为此,我们要围绕最大限度地挖掘

民智民力,群策群力,努力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真正使治安防范工作横到边、纵到底,构建起严密有序的防范网络。要大力发展义务信息员、义务巡逻队、义务调解队等多种形式的义务群防队伍,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借助对讲机、短信平台等先进手段,加强工作联动,营造“一呼百应”的群防群治良好氛围。同时,组织动员社区党团员、青年志愿者、离退休人员等参与社区治安工作,使社区治安防范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局面。

2008年10月7日

第五篇:南古镇群防群治队伍工作制度

为了落实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增强辖区治安防范意识,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根据上级政法委、综治委布置的精神和有关文件规定,在镇综治委领导、公安派出所指导下,组建组建群防群治巡逻值班队伍,配备人员20人,保障本镇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全,特制定以下工作规章制度。

一、认真组织学习中央、省、市、县有关综治文件精神,学法、知法、守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依法办事。

二、服务命令听从指挥,严格训练,提高防范技能,不打人骂人,不侵犯群众利益,热情为居民群众服务,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

三、积极协助公安机关搞好现场警戒,维护秩序,救死扶伤,捉拿犯罪分子。

四、盘查形迹可疑人员,检查疑物、疑事,扭送各种违法人员,协助公安机关查嫌围捕犯罪。

五、协助群众报警,火警“119”和“110”,积极帮助求助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

六、建立考勤登记制度,有事事先请假,不得脱岗、溜岗。坚守工作岗位,按时做好交接班、巡逻有关事宜。对擅自离岗者视为缺勤,扣发当天工资的5倍。

七、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在公安派出所指导下,严格密控巡逻区域治安状况,确保安全,加强防范,制止各种违法犯罪,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突发性和治安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