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长征xx观后感

2022-09-27

第一篇:纪录片长征xx观后感

长征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长征》观后感

开篇便是一个低沉厚重的声音,深情吟读着毛主席的《七律·长征》。那略显古朴的音语,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回了八十二年前,那段战火纷飞的时期。

影片错落有致地叙述了长征的总过程,其中不断间夹着当年红军长征亲历者的独白。这些老兵,年龄不是三位数,也是接近三位数了。但在他们褶皱的面孔上共存的,是谈到“长征”这个话题时,眼中陡然射出的光芒。不知这些双已然老去的眼睛是否还能看清世界,但那一瞬间的光亮,我想足以将他们心中的峥嵘岁月点明。

“当年我才十四岁,红军不要我,我就跟着他们走。他们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疼啊,钻心的疼,十个脚趾都磨出血泡。”“比方说一个连守住一个山头,最后整个连没有一个人下来的,就用两边的土把他们埋了,没有名字,碑都没有。”……

在以往,我对红军长征的直观印象,仅限于教科书上寥寥几语的简单描绘。除了长征发生的准确时间,和他们走过的大致路线,甚至于一些很难引起我共鸣的“长征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很难再说出什么来。但当我听到这些亲历者直言不讳,把血淋淋的原况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的感受,只能用匮乏的“堵心”二字来形容。

我在屏幕里看到他们当年的艰苦跋涉,冬天穿着草鞋踩过冷僵的泥巴留下的印记,揪着马尾巴上山的拼死神情,顶着炮火前进的不屈信念。但我想,这应该仅仅是漫长两年的,经过无限缩小的,缩影。我们而今只是端坐在桌子前观看,我甚至不认为自己配得上与他们“感同身受”。只有敬畏,只有敬仰。

犹如那朴拙面孔的红军石像,我们只有把脖颈仰到最高,最高,才能用目光轻轻接触一下战士们的下颌。因为他们也抬着头,坚定地望着更远的地方。

从我在这部纪录片中捕捉到的那些战士们的坚韧品质,我想只是毛时代倡导艰苦朴素信念的一隅。在现今这个时代,由于前辈们一代一代的努力和积攒,我们的新中国如今拥有了较以往而言丰厚的家底。但,这绝不是我们挥霍浪费的理由和资本。我认为,继承“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绝不是让我们像先辈一样拮据,盘算着每一分钱这样地度过一生。而是要铭记,我们如今在说出“我是一名中国人”时的自豪感的由来所自。铭记历史不忘过去,同时保有我泱泱中华国民的大格局,大气魄。这,大概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应当给予自己的觉悟和要求。

一条家国情怀与军工底蕴纵横交织的河,流淌的不仅是汗滴、泪光,也流淌着生命的坚韧与伟力,歌唱与梦想。也正是这条河,不断冲刷、塑造着新一代年轻人,传递着上游坚忍不拔、矢志不渝的品格,又能常流常新,像血液一样,汇入他们的灵魂深处。

第二篇:长征纪录片观后感1000字

看完长征系列纪录片,我深有感触。大江流日月,岁月代古今。至今那长征途中的壮丽诗篇,那雪山草地的传奇故事,在我的心中掀起层层热浪漫漫长征路,悲壮与艰辛,一支濒临绝境的队伍,在重兵围追堵截中,靠双脚走完二万五千里,这是亘古未有的英雄壮举,是惊天动地的英雄篇!从红军的种种事迹中。我懂了许多。

第一,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挫折。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就要鼓起勇气面对它。无论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学会克服,想尽一切方法来解决,不要让它们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如果遇到困难的时候,你退缩了。那么想一想红军那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所经历的这一点点困难和挫折根本就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和他们所经历的磨难相比较,我们的这些小小挫折更加是不值得一提了。所以作为我们中国人就要有那种迎难而上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意义的活下去;只有这样,才不会让那些牺牲了的红军为我们争取来的这学习、生活的机会白白浪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成功,为我们的国家出一份力,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

第二,我们要学会帮助他人。现在的社会有部分人是自私自利的。在生活中,他们做的一切事情只是为了自己。比如当看到别人有困难时,很少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当看到一个弱者受到欺负时,大多数人都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生怕自己也会受到牵连。但是再想一想我们的红军,他们在踏沼泽时,有一个同伴如果掉下去了,其余红军战士们会竭尽全力去救那个人,他们全然不在意自己是否会在救人的过程中自己身陷沼泽,而奋不顾身地去帮助那个人。又例如,如果他们当中有人受伤了,其他人绝不会扔下他不管,而是几个人搀扶着他,甚至背他前进。要知道,多带一个受伤的人会使整个部队受到影响,但是他们还是帮助了那个受伤的人。他们的这种精神把我们每个人都变得那么的渺小。他们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说,我们应该要向他们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说:“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发愤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长征的伟大壮举,带给我们不竭的源泉,长征的辉煌胜利,注入我们无尽的动力,长征的无数牺牲,换来我们幸福美满的生活。我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能够继承红军传统,勇往直前,完成历史给我们的光荣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第三篇:XX年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心得体会(

5篇)

导语:“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渴望拓展人生价值。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大国工匠观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XX年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心得体会

日本天台宗开山鼻祖最澄说过:“国之瑰宝并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不论做何种行业,都将自己的工作岗位看成是最好的,并为此倾注全部心血的人。国家是否能富足起来是以能有多少有这种想法的人来作为判断标准的。”

《大国工匠》讲述8位平凡劳动者在各自岗位,用心专研,不断进取,最终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他们中有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国家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峰等。

爱岗敬业、做岗位有心人是他们成就精彩人生的主要法宝,因为爱岗敬业才能沉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专注干好本职工作。管延安18岁和师傅学习钳工,二十年来的勤学苦练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创新,不仅精通各门钳工工艺,对电器安装调试、设备维修也是得心应手。

作为一名民航客运员,回顾自己十几年的职业生涯。刚入职时,将工作看的很简单,对工作没有“敬”,更谈不上“爱”,结果在工作中小错不断发生,有时漏撕乘机联、有时将行李重量输错、不能很好满足旅客对座位需求等。分析原因,追根究底还是自己思想上不够重视,只限于会几个简单指令。于是,静下心来像学生时代,建立“错题本”,将平时常犯的错误记下来,分析为什么会出错,以后如何避免,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从值机岗位转入配载岗位,配载工作更是马虎不得,最终结果都体现在舱单上,上面的每个数据绝对不能有错,从飞机号到旅客人数、到货邮行的装舱位置及重量等都不允许有误,否则会造成安全隐患。

只有脚踏实地,勤奋务实,把小事做细做好,才能在工作中取得进步,书写精彩人生。

XX年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心得体会

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是国家的富强,政府的富强,同样也是人民的富强。而《大国工匠》这部记录片,正好给我们诠释了国家富强的另外一面。

在新的时代中,新时代的烙印下,父母们不停的让孩子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在潜意识中就绝对的认为,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人生才能出人头地。而这一的思想是绝大多数父母包括孩子本身都存在的,我不能说这一种思想的错误,却也不能认为它完全的正确。在大学生多如牛毛的今天,时代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不能仅仅靠着虚体经济的支撑,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他们拥有的高素质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苦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熬夜奋战,努力创新的技术工人们。他们有的是大学生而更多的是一个未曾上过学,并没有什么出色学历的普通人,可他们依靠自己出色的技术,在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富,让国家日益富强,让国际能站在国际上,让总理能在国际的舞台上抬头挺胸说:“中国制造”这四个大字。

每一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用他们的刻苦专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创造着一个个不可能而却又可而为之的奇迹,也在诠释着360行,行行出状元的至理名言。

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技术强国”这四个字,给新时代的我们指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专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浮躁的社会,让我们忽略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渴望拓展人生价值。 XX年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心得体会

大国工匠彰显大国风范,大国工匠托起巨龙腾飞。宣传片《大国工匠》,用奋斗在生产一线的一群杰出劳动者的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了一部劳动者之歌。他们毕生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他们专注和坚守自己的岗位,他们传承和钻研职业的技能。他们是国宝级的顶尖技工,他们是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用无可挑剔的技能书写者人生的平凡与不平凡,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时代为社会奉献着人生。他们的技艺让人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他们是事业的脊梁。

小到一张纸,大到潜艇、航天飞机、海底隧道,这些技术工人用自己精湛的技术,为那些伟大作品的诞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介绍,如果没有这些人精湛的技艺作支撑、作保障,那些大小产品都不会成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技术工人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最终产生了奇迹。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之一。筑就人生美丽梦想也好,践行核心价值观也罢,既不是虚无缥缈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成功之源”,就根植在你我他的职业道德里、情感良心中。表面上,爱岗敬业是利他的;实质上,爱岗敬业也是利己的。换言之,它是满足社会需求与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每一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用他们的刻苦专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创造着一个个不可能而却又可而为之的奇迹,也在诠释着360行,行行出状元的至理名言。也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XX年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心得体会

《大国工匠》宣传片讲述了高凤林等八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靠着自己过硬的技术,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最终脱颖而出,为民谋福,贡献社会的故事。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艺术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非常高的产品。如果%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 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

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

现在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我不是制造业专业,而是艺术专业学生,我们需要不断的接受艺术的熏陶。我是的专业是二胡,二胡的技巧确实很难掌握,每天需要花很多时间来重复练习一首曲子,专业老师对我也非常的关心重视。学习虽然是枯燥的,但苦中有乐,每当我学会了一首曲子便会非常的开心与自豪,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细节是需要装饰的。不能安于现状,要越来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个个难点,用时间用心去练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会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学校的优秀学长他们的技巧娴熟,拉的曲子委婉动听,非常值得我学习,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进步,更上一层楼!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 。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天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按照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择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直走下去。 在这里,这篇观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现在我要做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技能竞赛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后的胜利。

XX年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心得体会

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工匠精神”建立在一定的工作能力基础之上,同时又跟精益求精、刻苦专研等精神相联系,是各行各业都需要具备的一种品质。

近日,在FF2党支部党员大会上,党员及积极分子一起观看了《大国工匠》。《大国工匠》选取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技术、敬业的品德和灵巧的双手,这些工匠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从事的行业也不是很起眼,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了“工匠精神”的体现。这些工匠可以说是真正的“国宝”级人物。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够被称之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但工匠对于自己制造的产品,却永远不会满足。在他们的心目中,制作出来的产品应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了五台航海钟,最后一个钟,创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的记录,从而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而我国的工匠们同样毫不逊色,他们中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令人叹服。而这没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因此,“大国工匠”诠释出的“工匠精神”应该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这样才能让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释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做为一名战斗在生产线的普通员工,我们应该清晰认识到祖国多么需要能工巧匠,让我们用我们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

年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年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年反腐片打铁还需自身硬观后感心得体会

年纪录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

5.大国工匠观后感600

大国工匠观后感

7.大国工匠心得体会

8.大国工匠3篇观后感500字

第四篇:XX记录片《火种》观后感心得体会

“种子生长需要泥土,能成为泥土,好。”这是电影《大火种》中革命战士鲁真英勇就义时,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留下的话。他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是那样平静,那样淡然。我想,在那个风雨如晦,革命艰难的峥嵘岁月里,这话必是每一位革命战士的心声,活着就成为火种,散播真理,死了也要化作泥土,滋养革命种子,让它生生不息。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网。

XX记录片《火种》观后感心得体会

公司将纪录片《火种》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学习资料。于11月25日上午,组织全体党员集中观看文献纪录片《火种》,并进行了热烈讨论。

该纪录片是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和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先后由《求索》、《星火》、《先驱》、《交锋》、《觉醒》、《创立》6集构成。该片紧紧围绕“不忘初心”这一主题,依托红色文化遗址和红色文物,通过权威专家的深刻解读,梳理了从辛亥革命至上世纪20年代这段时间里,马克思主义进入山西,并在山西生根发芽,直至山西党组织成立这一基本脉络,勾勒出一幅我党在山西创建组织的动人画卷,深刻诠释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该片立足文献,集学术性和故事性为一体,对于教育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观看《火种》记录片,我感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公司各项工作有效、有序开展。

XX记录片《火种》观后感心得体会

“种子生长需要泥土,能成为泥土,好。”这是电影《大火种》中革命战士鲁真英勇就义时,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留下的话。他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是那样平静,那样淡然。我想,在那个风雨如晦,革命艰难的峥嵘岁月里,这话必是每一位革命战士的心声,活着就成为火种,散播真理,死了也要化作泥土,滋养革命种子,让它生生不息。

《大火种》的故事发生在1926年的广饶县刘集村,一位叫刘雨心的姑娘带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从济南来到了这里。她不仅仅是回乡探亲这么简单,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让这里的人们认识和了解这本小册子《共产党宣言》。电影以刘忠良为主人公,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思想变化。从最初为了“吃饱馍馍”开始接触这本书,到后来在这本书的引导下,真正认识到自己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才能推翻旧世界,迎来新生活。在“马大胡子”思想的引领和支撑下,刘忠良带领受尽压迫和屈辱的农民与地主阶级作斗争,先后组织了觅汉增资、红枪会砸木行等农民运动。看到地主老财面对团结起来的无产阶级手足无措,跪地求饶时,观众们大快人心!可地主们联合报复,伙同反动政府军警对村内进行搜查,党组织处于即将暴露的边缘。终于在最后一次行动中,刘忠良、刘雨心不幸被捕,在严刑拷打逼问不出半句关于党组织的秘密后,刘雨心被枪决,刘忠良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当侩子手将长而粗的铁钉锤入刘忠良心脏时,同样深深刺痛了每一位观众的心......

革命的火种并没有因此消亡,反而点燃了更多劳动人民心中的火苗,一发不可收拾,有他们的兄弟,有他们的妻子,有他们的娃娃,革命的火种代代相传,炽热燃烧,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这时,刘忠良的妻子和哥哥才拿出了那本经过多少人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共产党宣言》上交给了国家。往事随风,感慨万千,我们的党从当初的势单力孤、饱受摧残,经历大风大浪、多重磨难,最终走向了繁荣,带领人民过上了当家做主的日子。而这本见证了风雨沧桑的小册子一切完好如初,就像革命战士心中的共产主义信仰一样,不曾褶皱、始终如一。

作为建党95周年的献礼,这部电影触动我心,剧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动人,语言简单朴实,却饱含深意,观看中几度落泪,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今天,教我们如何不珍惜!其实,不论是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革命年代,还是今天改革稳定、和谐发展的年代,一路走来,都少不了共产党员忘我奉献,不畏牺牲的身影,雷锋、孔繁森、焦裕禄、沈浩、杨善洲......他们用坚定的信念,扎实的行动,弘扬党的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革命的精神薪火相传,如今,改革发展祖国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尤其是年轻党员,我们可能无法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们可以立足本职,脚踏实地,每天做一点,每天变一点,持续地为发展党的事业做贡献,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更加蓬勃,中国的明天就大有希望! XX记录片《火种》观后感心得体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程,提高干部思想道德的建设,加强干部对党知识的了解,食品科学学院全体团学干部于XX年10月23日在07101观看了系列纪录片《火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种》分六篇,从《求索》到《创立》,生动地再现了我省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履迹,精彩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我省光辉历程。在观看过程中,大家了解到《火种》是讲述了辛亥革命至上世纪20年代这段时间里,马克思主义进入山西并在山西生根发芽,直至山西党组织成立这一历史事件。跌宕起伏的剧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每位团学干部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的回顾着三晋大地的百年沉浮历史。观看完毕后,大家还意犹未尽,相互讨论。之后,大家提议书写心得体会,抒发自己内心中那最深的感触。并强调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自觉地加强党的历史的学习,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个人作风建设,做到真正知行合一,为我院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正如开篇中所说“真理信仰,永不褪色,薪火相传”,唯有怀着坚定不移的正确信仰我们才能一路前行,唯有坚定的信仰我们的人生才会永不沧桑。这是今天对昨天的回忆,这是黄河对源头的追寻,这是未来对历史的叩问,这是今天不朽的中国魂!

第五篇:《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心得体会XX

一年前的10月17日,《红军不怕远征难》摄制组在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举行了纪录片的启动仪式。整整一年时间,摄制组重新走过这条牵引着中国历史进程的漫漫征途,在每一寸刻骨铭心的遗迹现场寻找当年的踪迹,记录今天的容貌。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心得体会XX

一次次绝地逢生,一次次转危为安,前赴后继,勇往直前„„80年前的长征精神浓缩在正在热播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当中。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策划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17日起在北京卫视首播。

整整一年间,制作团队重走牵引中国历史进程的漫漫征途,在多个刻骨铭心的遗迹现场寻找当年踪迹,记录今天的容貌。

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年轻纪录片人团队,在近一年的调研与拍摄中,重塑了80年前一群同龄人的故事。这部刻画长征青春力量的作品,以“青春”为焦点,寻觅到80年前10岁的刘福昌、17岁的郑金煜、19岁的石长阶、22岁的邓诗方等长征路上的主人公,为这部长达540分钟的纪录片灌注进青春的理想、朝气、无畏和质朴。

据主创团队介绍,《红军不怕远征难》摄制组通过档案揭秘和影像叙事相结合的方式,探索了一种突破传统的“非虚构”创作;通过实地调研,与对长征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的采访,发掘出了100多份从未或较少被关注到的史料档案。

创新纪录片语汇也成为《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一大亮点。复现场景下的情境式讲述,展开历史记忆中的青春对话,纪录片让传统意义上的讲述人“穿越”成为“史中人”,让观众可以“亲历”历史发生的当时当刻,产生强烈的情感带入与视觉冲击。

此外,真实场景中由演员完成的表演,通过CG技术增加现实无法呈现的虚拟场景和特效,更真实地体现长征精神的可贵。

《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心得体会XX

10月17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正式与观众见面。 昨天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执行总导演吴志勇透露了很多过程中的艰难故事和感人细节。

视角:为“青春”树碑立传

《档案》团队经过多年的打磨,不仅是北京卫视的王牌,在整个中国纪录片行业也自成一派。谈到新作的创新和突破,《档案》栏目总制片人、《红军不怕远征难》总导演吕军说: “正式启用这个项目后,团队对长征历史进行了非常浅显快速地了解,把以前写的文章、书、影视剧看了一遍,总体感觉是“长征30周年、40周年、50周年基本上大同小异,讲的同样的事情同样的人物同样的经历,所以我们想要做一个不一样的长征。”最终主创们基于70%以上的人没有走完长征,以及整个长征队伍的年轻化,确立了全新的角度: 从青春视角,给无名英雄树碑立传。

选题:敢于直面当年的失败

除了视角的创新,选择人物故事上也有独特的标准。吕军举例,湘江之战在以前所有片子里要不然不提湘江,到这打了败仗走了,或者讲多么惨烈死多少人,具体怎么失败没有分析,但《红军不怕远征难》不讲喋血湘江,偏讲热血湘江。“湘江为什么还能够有人活下来?为什么最后从那么大失败中重新站起来?就是因为有一种不离不弃的红军战友兄弟之间的情谊在内,面临生死劫难,只有战友互相帮助团结不离不弃才使一些人活下来。”吕军认为,这些新鲜感基于主创团队的年轻,“年轻人有他们看待和解读故事的方式,片子呈现出来带着年轻时代的气息讲当年一群年轻人的状态。”

视觉:让观众身临其境

由于长征几乎没有留下真实的影像记录,稀缺的照片和不到两分钟的视频无法支撑600分钟的篇幅,而以往关于长征的影视作品也并不能满足纪录片以真实准确为标准的影像呈现。

为此,《红军不怕远征难》大量采用三维地图、实地讲述、角色扮演和实景演绎相结合的方式,用镜头对话历史,用电影化手法再现惊天动地的长征场景,把观众带回80年前的历史时空,在长征的历史遗址上复原长征,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和视觉冲击。

拍摄:翻越更高的雪山

制片人刘晓彤透露,剧组从雪山开始拍摄,几经辗转最终在四姑娘山地区的雪山完成。为了追求雪量,剧组实际的拍摄点比红军翻越夹金山的海拔还要高,达到4500米左右;复现大渡河的场面有很多武警战士参与了拍摄,在一个深山里面找了一处危险的悬崖,晚上下很大的雨,地面基本全是尖石,实拍红军在奔跑过程从悬崖上滚落到五六米高度的地方。

“我们防护的措施不是太多,当时为了完善这个效果,摄影机也是离得比较近,在下面等着他滚落下来倒下去,其实在他倒下去那一刻摄影机离得太近抽出来慢了一秒钟脑袋磕到显示器上血流不止”;有一场爆破戏,为了尽量保护环境,地面有很多石头没处理,有一个演员被爆起来腾空五六米高的石头,砸到后腰,他趴在那没有动,坚持拍完。”

故事:对历史档案的重新挖掘

不同于以往的影视作品侧重于对长征过程的描述,该片着力通过对历史档案的重新发掘,揭秘这段征途中鲜为人知的人物故事。例如飞夺泸定桥,很多人不了解历史觉得吹牛,22人冒着枪林弹雨还能爬过去?不可能!“站在现场,就会发现答案一目了然”,吴志勇说。当地一位党史专家,退休了还在义务宣传22勇士,他告诉我们飞夺泸定桥是团队合作非常专业非常科学的打法,“22名勇士分成一个突击组,就像敢死队一样在最前面。当时敌军知道红军来的时候他们把桥板拆除只剩五分之一。开始打之后,后面有一个专门铺板子的,夺下来一米铺一米,我们火力掩护这些人把那边打得抬不起头来,对面那些人准备放弃泸定桥,他们接到命令是走的时候一定把泸定桥炸了,他们放很多手榴弹点了一把大火,那个手榴弹没有炸但是大火把对面桥头给烧了„„”。

泸定桥纪念馆有22个石碑,但上面只有五个人的名字,就是因为找不到,这位党史专家一直在寻找,退休了仍然义务在做这件事情,“他说我只要活一天我就要把这22位勇士名字全部找到,现在已经找到12位了”。然而令人唏嘘的是,几天前栏目组跟老先生再度确认这12个名字,他因为严重感冒病倒在床上已经生命垂危。

声音:“我们唯独没有资格说苦”

执行总导演吴志勇说,可以用很多形容词形容这次的不易,唯独没有资格说苦,相比20年前红军长征那个苦,我们太不值得一提了。

“20年前比我们年纪小的红军战士他面临的是枪林弹雨、是敌人的围追堵截、是饥寒交迫、是物质的极度的匮乏,还有大自然的最恶劣的考验,冒着生命危险。我们在丰衣足食情况下沿着他们这条路去寻找他们这条路上发生的故事。我不想说我们这一路到底走了多远,走过多少河,爬过多少山,最重要我们这一路到底找到多少故事这是最重要的。我们找到什么样的答案,这是我们最重要要在片子里面体现出来。20年前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历经742天完成一项改变中国的伟大远征,什么力量让他们能够做到,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20年后我们为什么回望这段历史,这是做片子的初衷。”

《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心得体会XX

记得《楚辞大招》开篇有这样一句话,“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意思是,四季交替春天降临,太阳是多么灿烂辉煌。如果将这句话置于人的宏观视野,那么它就成为了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枢纽点与传承力所在。80年前,一群年轻人为了捍卫民族,为了驱除鞑虏,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设红色政权,踏上了漫漫长征路。80年后,一批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影视工作者,以影像的方式,通过采访200多位长征历史见证者和红军后代,记录了这一段“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名为《红军不怕远征难》。

两代年轻人,都以自己的“青春”为交汇点,绘制出了一幅融合理想、无畏与不屈不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长江精神本色图景。于是,“青春”的触碰,成为了精神延续的火花,引领未来。

其实,说到对长征的记录,就不得不提范长江和埃德加斯诺。前者被称为中国“公开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人”,出版了《中国的西北角》,后者则是“第一次向世界报道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的外国记者,有《西行漫记》。不同国界的两个作者,却以“青春”的姿态,完成了“长征史诗”的书写,完成了“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式精神的讴歌与传承。

如今,北京卫视用纪录片的方式,从江西开始展开叙述,横跨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14个省、市、自治区,赋予了该片恢宏博大的历史背景和厚重感,200多位受访者,100多份从未被发现或较少被关注的历史档案,都汇聚成一个个历史的“点”,再次建构起长征的大厦。

大型史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在宏大的叙事之外,力图融入艺术电影的表达方式,从不同“人”的视角出发,尝试对历史档案的挖掘,揭秘这批具有“红军长征”属性之“人”背后的故事。同时,利用CG技术的场景营造与历史影像、现代影像的重合来较为真实地再现红军长征的图景,从而展示出既贴近年轻人心理,又有“不了解”长征的知识性,既有信仰,又有艰苦卓绝的苦难的诗篇。

换而言之,该片不仅使我们看到长征的来龙去脉,也使我们看到了战争中的惨烈,乃至那股在每个人心底熊熊燃烧的精神力量。正如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序言》中写道,“与长征比较起来,汉尼拔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的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仑自莫斯科的撤退也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则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

无论是10岁的刘福昌、17岁的郑金煜、19岁的石长阶、22岁的邓诗方,还是现已104岁的刘光芹、101岁的杜宏鉴、95岁的刘占荣„„他们的身上都有着太多的故事,有辛酸、有无奈、有力量,也有缅怀。然而,我们通过他们的故事,重新回到长征的“原点”时,我们看到的是饥饿、寒冷、死亡的折磨,还有对信仰的坚持与践行。只不过,当摄影机通过我国最大的红军烈士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园时,我们是震惊的,因为这里埋葬着25048名战士,埋藏了一个个中华独立自主、崛起的梦。可以说,这些“墓碑”,是长征精神之所,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力量源泉。

记得有人说过,“不残酷,不青春”。的确,在严酷的环境中,人的“青春”磨练才会更显活力,更加的热血。《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长征,是“青春”的锤炼,也是精神、意志、品格的锻造。我们跟随着讲述者,去追逐一场“长征”的历史,去感悟“小我”与“大我”,也以“青春”的姿态,去传承一份精神、一份力量。

上一篇:建党90周年诗歌朗诵下一篇:红楼梦60回阅读讲义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