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期末论文

2022-05-12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管理学基础期末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键词:药理学;试题分析;医学本科;护理本科药理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主干课程,其内容所涉及的药物是治疗各类疾病的基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考查学生对该学科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工具,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

第一篇:管理学基础期末论文

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期末成绩影响因素:基于LASSO-Logistic分析的研究

[摘           要]  目的:研究湖北某省属医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药理学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提升药理学课程的教学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成绩影响因素问卷,通过问卷星对2018—2019两学年药理学期末考试后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采用LASSO及单因素Logistic法筛选变量,多因素Logistic法分析药理学成绩的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46份。学习动机、是否主动咨询老师、对未来的就业态度、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及考试复习时间是药理学考试成绩的影响因素。学习动机消极、课堂听讲不专心、课后复习时间少是药理学考试成绩的不利因素。结论:加强医学生的课程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授课吸引力,提醒学生进行更多课后复习,有助于提高药理学考试成绩。

[关    键   词]  药理学;期末成绩;因素

关于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考试成绩影响因素的研究集中在现状描述与理论分析,缺乏实证研究。国外学者针对考试成绩影响因素做了一定的研究,但针对国内药理学成绩分析研究的文章尚少。现行的评教体系仅包括学生成绩等基本信息以及学生对老师评价信息,尚未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基于LASSO-Logistic[1-4]法筛选变量,对湖北某省属医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考试成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升药理学课程的教学及管理提供实证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一)问卷制作、信息收集及变量赋值

问卷设计查询国内外相关文献,专家咨询讨论修改后确定。2019年1月期末“考试季”期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自填式匿名调查,按比例在同一年级临床专业不同班级共抽取446人进行问卷调查,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46份,回收率100%,问卷星导出原始结果。期末考试成绩为因变量,其取值为Y=0≥80分,1<80分。自变量:X1性别、X2学习动机、X3情感、X4学习兴趣、X5学习氛围、X6老师倾向、X7老师类型、X8主动咨询老师、X9辅助资料、X10对未来就业态度、X11睡眠质量、X12课前预习、X13课堂听讲、X14课后复习、X15期末考试复习、X16课后布置习题。将问卷信息量按照是=0、否=1赋值。

(二)统计学方法

采用构成比、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单因素Logistic的基础上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值,分析大学生药理学成绩的影响因素,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及变量筛选

从可靠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问卷的Cronbach’s系数为0.53,Kaiser-Meyer-Olkin值为0.70,P值为0.00,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LASSO法筛选得到13个自变量X1、X2、X4、X5、X6、X7、X8、X10、X11、X12、X13、X14、X15(图1)。

(二)药理学成绩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将所有16个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得到7个自变量(表1)X2、X8、X10、X12、X13、X14与X1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LASSO法筛选出的变量取交集,得到7个自变量X2、X8、X10、X12、X13、X14与X15,这些变量为药理学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模型,成绩影响因素分析

以考试成绩为因变量,重要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X2、X8、X10、X12、X13、X14与X15均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其中X2、X13、X14为成绩的不利影响因素(表1)。

三、讨论

本研究通過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揭示学习动机、是否主动咨询老师、就业态度、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及考试复习时间是药理学考试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学习动机消极、课堂听讲不专心、课后复习时间少是不利因素,研究结果为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制定政策,为提升医学生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本研究揭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对成绩影响较大,从而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改进具有一定的启示[5]:(1)加强其学习动机的引导。(2)注重学生学习策略培养。(3)在问卷中提到的学习压力、学习适应、学习效能感、问题解决能力、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校环境等均为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我们应充分了解增值性评价的内容,了解学生,制订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案,最大限度地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

本研究发现课后是否复习以及上课专心程度是考试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且都是学生自身可控因素。老师可通过督促、提醒学生课后复习、上课专心听讲等措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本研究显示是否有考研计划、听课认真情况及对考试成绩是否趋于优秀有较大的影响,自觉做作业和整理笔记则没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课前适当程度的预习对大学生药理学成绩有一定的帮助,且适当程度的预习比极为细致的预习有更好的效果,预习过于细致可能会在课堂上稍加松懈,对老师课堂上的传授不会过多在意,该行为反而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四、结论

学习动机、是否主动咨询老师、对未来的就业态度、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时间、考试复习时间是药理学考试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学习动机消极、课堂听讲不专心、课后复习时间少是不利因素。加强医学生的课程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授课吸引力,提醒学生进行更多课后复习,有助于提高药理学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1]Huang,A.,S. Xu and X. Cai.Empirical Bayesian LASSO-logistic regression for multiple binary trait locus mapping[J].BMC Genet,2013(14):5.

[2]Mendez-Vazquez,A.,Gader and P.Learning fuzzy measure parameters by logistic LASSO. Fuzz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 NAFIPS 2008. Annual Meeting of the North American,2008.

[3]Tian,G. L.,M. L. Tang,H. B. Fang and M. Tan.Effi-cient methods for estimating constrained parameters with applications to lasso logistic regression[J].Comput Stat Data Anal,2008,52(7):3528-3542.

[4]Zhang,Y.,J. N. Hofmann,M. P. Purdue,S. Lin and S. Biswas. Logistic Bayesian LASSO for genetic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data from complex sampling designs[J].J Hum Genet,2017,62(9):819-829.

[5]游名帥,单大可.高校教学评估成绩影响因素的分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10):100-103.

编辑 鲁翠红

作者:李雯娟 龚应霞 潘龙瑞 顾新生

第二篇:临床医学本科和护理本科药理学期末成绩的比较与思考

关键词:药理学;试题分析;医学本科;护理本科

药理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主干课程,其内容所涉及的药物是治疗各类疾病的基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考查学生对该学科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工具,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通过对试题和考试成绩的分析,可以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此,笔者对我校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和2007级护理学本科的药理学考试试卷进行分析,以总结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教学改革及命题与题库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分析对象为本院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539人和2007级护理学本科学生92人,均采用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理学》第7版教材,医学本科由2名剐教授授课,护理学本科由2名副教授授课。两个年级在同一学期按相同教学大纲、相同教学内容和相同学时授课。考试由教研室制定命题大纲,试题由教务处考试中心统一从题库中组卷,两个年级在同一时间用同一试题考试。本次试卷总题数为70道,其中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60道,分值60分;主观题(名词解释、问答题)10道,分值40分;全卷满分100分。阅卷:客观题由考试中心用阅卷机阅卷,教研室组织主观题的阅卷,为减少主观性阅卷的差异,主观题按统一制定的每题得分点,采用流水作业,每位教师只负责一题的评分,阅卷后经复核统一登分。并将每份试卷的每道试题得分输入计算机,送考试中心经试题质量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每个年级试卷的学生成绩分布、均数、标准差;试卷中最佳试题、较好试题、一般试题和差题的百分比。评价试题的质量。还进行年级与年级之间平均分的组间比较,年级自身之间直观记忆型问答题与归纳综合型问答题的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分析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2 结果

2.1 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成绩分布与试卷质量分析见表1、表2。学生平均成绩为66.73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22分,标准差为10.76,峰值集中在60~80分(占70.87%),密度估计图呈正态分布,试卷平均难度0.67,表明试卷对该年级学生难度适中,60分以上(及格)的学生为436人(占80.89%),其余分数段较分散。成绩说明学生间个体差异稍偏大。

从试题质量分析表中可以看出,试卷中质量最佳的试题有41道(占59%),质量较好的有5道(占7%),质量一般的有20道(占29%),这3者为合格试题共66道(占95%),其中较好以上试题占66%,只有4道试题(占5%)因为难度偏大(P<0.3)而应修改后使用。

2.2 护理本科学生的成绩分布与试卷质量分析见表3、表4,学生平均成绩为56.71分,最高分82分,最低分30分,标准差为10.45,峰值集中在45~65分(占68.48%),密度估计图基本呈正态分布,试卷平均难度0.57,表明试卷对该年级学生难度大,60分以上(及格)的学生为40人(占43.48%),其余分数段较分散。

从试题质量分析表中可以看出,试卷中质量最佳的试题有32道(占46%),质量较好的有3道(占4%),质量一般的有25道(占36%),这3者为合格试题共60道(占86%),其中较好以上试题占50%,有10道试题(占14%)因为难度偏大(P<0.3)而应该修改后使用。

2.3 两个年级考试成绩平均分与主观题知识运用能力的统计分析见表5,结果表明护理本科学生平均分、选择题得分和问答题得分均明显低于医学本科(P<0.01),两个年级学生中的综合归纳型问答题得分均明显低于直观记忆型问答题(P<0.01)。

3 讨论

药理学是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充分发挥药物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理学的特点是药物种类繁多,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的新药不断涌现,因此,要达到上述目标,首先对教师的要求不仅要具备相关学科的扎实理论功底,而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具有高度的教学责任心。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如生理、病理生理、生化、微生物和免疫学等,还应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药理学命题必须坚持“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既考深入理解又考综合应用”的原则,设计命题大纲。本次试卷有4类题型,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思考、综合判断的能力。客观题覆盖面宽,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准确程度;主观题既考核学生理解、记忆、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考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从本次试卷分析可以看出,临床医学本科平均成绩偏低(66.73分),多数学生成绩集中在60~80分(占70.87%)之间,成绩呈正态分布,标准差稍偏大(10.76),不及格率适中(19.1%),说明试题对该年级是适用的。而护理本科平均成绩明显偏低(56.71分),多数学生成绩集中在45~65分(占68.48%)之间,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但有明显左移现象,标准差稍偏大(10.45),不及格率明显增多(56.52%),说明试题对该年级学生考试的难度大,不适合该年级考试。

试卷分析可看出不同年级之间、不同教师授课,学生考试成绩存在明显差异,护理本科成绩比临床医学本科差(P<0.01),其中主要原因是两方面,一是教风问题,首先教师不够重视药理教学,应付了事;其次不按教学大纲授课,教学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该掌握的知识点未提及,凭自己的兴趣讲课,使学生学习没有明确方向。二是学风与学习方法问题,就护理本科而言,经调查该班级学风存在一定问题,多数学生对本课程不重视,认为护士学习药理学不那么重要,学习欠认真,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最后老师会“放一码”的,一到考试四处打听或收集复印往年考过的试题,企图从中找出“精华”;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一味地死记硬背,学习缺乏灵活性,难以应对考试中灵活多变的试题。

从主观试题的统计分析中还可以看出,两个年级学生对综合归纳型问答题与直观记忆型问答题的答对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直观记忆型问答题的答对率均在65%以上,而综合归纳型问答题的答对率在19.85%~41.16%之间。说明多数学生的学习仍然停留在死记硬背上,对知识缺乏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综合归纳、灵活运用的能力。

对策:①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期末考试后进行成绩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同年级不同教师间授课学生考试成绩的差别,给教师间有一定压力,使教师在教学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益的。②对于个别不重视教学的教师可进行思想教育或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确实不胜任教学工作的调离教学岗位。③对学风应多方面齐抓共管,如学工处、班主任应随时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多开展一些有利于专业学习的比赛和经验交流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④专任教师授课时应介绍本课程或学科的特点及重要性,培养学生思考、自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⑤重新修订护理本科的教学大纲,根据护理学生今后工作性质与特点制定教学目标,达到人尽其才,学以致用的目的。⑥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与学生沟通,找出原因,加强辅导,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唐祖年 韦京辰 唐奇

第三篇:原材料期末计价探析

摘要:存货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资产,其期末计价直接对企业期末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程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日常生产活动中绝大多数企业往往是多种材料共同生产同一种产品、一种材料用来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或者多种材料同时用来生产多种产品,那么每一种材料如何以所生产的产品可变现净值为基础进行期末计价,尚没有具体明确的方法。本文在企业持续生产的假设下,探究了此时材料存货期末该如何计价,以期为企业更好地管理材料存货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可变现净值 贡献比率

一、存货的定义及其期末计价

(一)存货的定义

按照会计准则的定义,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企业的存货按照持有目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在产品和以备耗用的材料、物料等两大类。

(二)存货的期末计价

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存货的成本进行比较,按照两者中的较低者进行计量。如果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的账面成本,表明存货发生了减值,存货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不低于存货的成本,表明存货没有发生减值,那么存货仍应按照成本计量。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二、原材料的期末计价及存在的问题

(一)准则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按照准则的规定,对存货中原材料的期末计价总结如下:(1)如果企业持有的原材料用于直接出售,那么期末应该按照原材料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此时,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材料的估计售价-材料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2)如果企业持有的原材料用于生产产品,若产品没有发生减值,原材料按成本计价,不用计提减值准备;若产品发生了减值,原材料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此时,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产品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二)实际问题

虽然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的期末计价做出了规定,但是准则规定的情况只是针对单一材料生产一种产品,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多种多样的材料来共同生产同一种产品、企业的一种原材料往往被用来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或者用多种材料共同生产多种产品。那么,此时多种材料共同生产一种产品时,如果产品发生了减值,每种原材料期末该如何计价;一种材料用来生产多种产品时,产品部分增值、部分减值,此时原材料该如何计价,多种材料共同生产多种产品时材料该如何计价,准则对这些情况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本文试图在企业持续生产的假设下,探究上述情形下用于生产产品原材料的期末计价,以期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存货。

三、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探析

企业的持续生产假设是指,企业的原材料是为生产产品以备耗用而持有,当有迹象表明产品发生减值,那么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售价,合理地估计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然后比较原材料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提取减值准备,而不是考虑停止生产产品将原材料直接出售来确定原材料是否提取减值准备。

无论是企业一种材料生产多种产品还是多种材料共同生产一种产品,或者说多种材料生产多种产品,期末,企业应该判断生产的产品是否发生了减值,如果产品没有发生减值,那么原材料仍然按照成本进行计量;如果产品发生了减值,应该判断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的高低,如果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那么原材料仍然按照成本计量,如果可变现净值小于成本,那么应当将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至各原材料,然后分别据以提取减值准备。

(一)一种原材料生产多种产品

这种情况下,在原材料的期末计价时可以把多种产品分离开来单独进行考虑,当发生部分产品增值、部分产品减值时,未减值产品的原材料仍然按照成本计价,发生减值的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的,按照可变现净值计价,按照减值材料的数量在生产产品材料总数量中所占的比例对原材料计提减值准备。

例1:企业库存A材料总的账面价值v,A材料只用来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期末甲产品因A材料价格下降发生了减值并且判断出材料的成本大于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生产甲产品的原材料应该提取的减值准备为1,乙产品没有增值也没有减值,丙产品发生了增值,生产甲、乙、丙产品耗用的A材料的价值分别为x1、x2、x3(x1+x2+x3≤v)。那么,此时生产乙、丙产品的A材料仍然按照成本进行计量,生产甲产品的A材料则按照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此时生产甲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在三种产品耗用材料的总价值中所占的比例为r=x1/(x1+x2+x3),期末如果企业不调增生产计划,那么企业应对库存A原材料计提v×r×1的减值准备。

(二)多种原材料生产一种产品

期末,产品发生减值的前提下,在确定减值损失金额时,要将所有参与生产的原材料看作整体,将不同数量的原材料的成本加计求和,并与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得到减值的总额,再将发生的减值损失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至原材料,分别计提减值准备。

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如何进行分配,笔者认为,期末在判断出原材料的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后,企业要依据原材料的市场价值是否变动将库存的原材料归类,对于市场价值不小于材料成本的原材料归为一类,这类原材料仍然按照成本计量,表明产品的减值不是由于这些原材料市场价值发生下降所引起的,只需将确定的减值损失金额,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市场价值发生下降的一类原材料中进行分配即可。至于分配标准,笔者认为,应当将市场价值发生下降的每种原材料的成本单价减去当前的市场单价,然后乘以生产单位该产品每种材料的数量,得到的结果定义为每种材料的贡献值,将各材料的贡献值与单位产品耗用材料总的贡献值做比较,即可得到每种材料的贡献比率,用来衡量不同材料市场价值下降在产品的可变现净值的下降中所贡献的比例,然后将原材料发生的减值损失按照此贡献比率分配至原材料,以此为基础来确定市场价值发生下降的每种材料应该计提的减值准备。该贡献比率既考虑了每种材料市场价值下降的因素,同时也考虑了不同原材料价值下降的不同程度的因素,当一种材料发生严重降价导致产品发生了减值,那么此时计算出的材料的贡献值相对比较大,贡献比率较高,据此分配的减值损失金额比较多,材料应该计提较多的减值准备。

例2:企业库存A材料n1吨,账面单价p1,B材料n2吨,账面单价p2,C材料n3吨,账面单价p3,D材料n4吨,账面单价p4。A、B、C、D四种材料用来生产甲产品,生产单位甲产品耗用四种材料的数量分别为x1、x2、x3、x4。期末,四种材料的市场单价分别为p1′、p2′、p3′、p4′,且p1′p4,甲产品发生了减值。

首先判断原材料的成本与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NRV=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产品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原材料的成本是不同数量的原材料成本的加计总和,即成本COST=x1×p1+x2×p2+x3×p3+x4×p ,COSTNRV时,发生的减值损失金额为L=COST-NRV,C、D材料仍然按照成本计量,A、B材料要分摊损失金额并计提减值准备;其次,求出A、B材料的贡献值,CA=(p1-p1′)×x1,CB=(p2-p2′)×x2,A的贡献比率RA=CA/(CA+CB),B的贡献比率RB=CB/(CA+CB),分摊至A材料的减值损失金额为L×RA,分摊至B材料的减值损失金额为L×RB,期末,库存的n吨A材料和m吨B材料分别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之间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三)多种原材料生产多种产品

多种原材料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应该把产品拆分开来单独进行考虑,相当于上述第二种情况,判断多种原材料生产一种产品的材料期末计价,多种原材料生产多种产品是多种原材料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产品组合。不可以把原材料拆分开来单独考虑,认为多种原材料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是一种材料生产多种产品的叠加。因为,在产品发生减值的情况下,判断原材料的成本与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会出现矛盾的地方。

例3:企业生产单位甲、乙、丙三种产品耗用的A材料为a1、a2、a3,账面单价为p1,耗用的B材料为b1、b2、b3,账面单价为p2,耗用的C材料为c1、c2、c3,账面单价为p3。在甲、乙产品发生减值,丙产品没有发生减值的情况下,按照一种原材料生产多种产品判断原材料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时,就甲产品而言,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甲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甲产品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A材料的成本为a1×p1,但是该可变现净值是在产品的基础上得到的,而甲产品的材料成本中,除了A材料外还有其他的材料,大多数情况下,此时的可变现净值要大于一种材料的成本,二者没有可比性。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情况,在企业连续生产的假设下,探讨了库存原材料期末如何计价的问题,对三种不同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能够给企业更好地管理存货提供参考意见。X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作者:柴朝超 朱龙健 何跃群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数学论文下一篇:中国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