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起源小故事

2022-07-19

第一篇:文字的起源小故事

温馨童话小故事文字版

【导语】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可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童话故事可以引导儿童学习知识,教给他们正确的是非对错观念,童话故事,都是小孩的最爱,我们在阅读故事给孩子听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思想教育,下面是东星资源网整理分享的温馨童话小故事文字版,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温馨童话小故事文字版:蚂蚁和蟋蟀

在炎热的夏天,蚂蚁们仍是辛勤地工作着,每天一大早便起床,紧接着一个劲儿地工作。

蟋蟀呢?天天“叽哩叽哩、叽叽、叽叽”地唱着歌,游手好闲,养尊处优地过日子。

每一个地方都有吃的东西,满山遍野正是花朵胜开的时候,真是个快乐的夏天啊!

蟋蟀对蚂蚁的辛勤工作感到非常奇怪。“喂!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偶尔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

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一点也不休息地说:“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作准备啊!”“我们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唱歌、玩耍!”

蟋蟀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啊!真是笨蛋,干吗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

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终于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下着绵绵的雪花。

蟋蟀消瘦得不成样子,到处都是雪,一点食物都找不到。

“我若像蚂蚁先生,在夏天里贮存食物该多好啊!”蟋蟀眼看就要倒下来似的,蹒跚地走在雪地上。

一直劳动着的蚂蚁,冬天来了也不在乎。积存了好多食物,并且建了温暖的家。

当蟋蟀找到蚂蚁的家时,蚂蚁们正快乐地吃着东西呢!

“蚂蚁先生,请给我点东西好吗?我饿得快要死了!”

蚂蚁们吓了一跳。“咦!你不是在夏天里见过面的蟋蟀先生吗?你在夏天里一直唱着歌,我们还以为你到了冬天会是在跳舞呢!来吧!吃点东西,等恢复健康,再唱快乐的歌给我们听好吗?”

面对着善良亲切的蚂蚁们,蟋蟀忍不住留下欣喜的眼泪。

【篇二】温馨童话小故事文字版:送信的小鸡

小鸡在路上遇到了急急忙忙的山羊伯伯,小鸡问:“山羊伯伯,你急着要去哪儿呀?”

山羊伯伯气喘吁吁的说:“我要给山对面的长颈鹿送信,这封信必须要在今天送到。可是我这腿,哎……不说了。”

小鸡问:“你的腿怎么啦?”

山羊伯伯说:“我的腿昨天扭伤了,不敢走的太快。”

小鸡说:“哦,这样啊!要不我帮你把信送到山对面吧!”

山羊伯伯说:“这可以吗?”

小鸡拍着胸脯说:“你就放心吧!”说着,拿过山羊伯伯手中的信封,大步向山对面走去。

山羊伯伯在身后喊道:“谢谢你,小鸡。”

送信的小鸡一刻也不敢停留,它快步的跑着。突然,前方出现了一条小溪,在小溪的上面还没有桥。这可怎么办呀?如果直接趟过小溪,那信可就要湿了。

就在小鸡一筹莫展的时候,小鸭子从小溪的上游游了过来。小鸭子问:“小鸡,你怎么啦?”

小鸡说:“我替山羊伯伯送信,可是我过不去小溪,怕把信弄湿。”

小鸭子一摆手,说:“来,到我的背上来,我送你过去。”

小鸡立刻蹦到了小鸭子的背上,小鸭子稳稳地游过了小溪。

小鸡向小鸭子道过谢后,又急忙的赶路了。

终于,在日落之前,小鸡到达了山对面的长颈鹿家里,将信封完好无损的交给了长颈鹿。

小鸡心里高兴极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到了山羊伯伯,也认识了小鸭子这个好朋友。小鸡心想,这就是助人为乐的喜悦吧?

【篇三】温馨童话小故事文字版:我要偷走你的邪恶念头

精灵山上有一个精灵学院。院长要求毕业班的小精灵在实习期间都要做满一百件好事才能成为真正的魔法精灵。

毕业班的小精灵听到这个要求后,便争先恐后涌去做好事,比如扶老奶奶过马路啊,拾金不昧啊……

有一个老奶奶啊,被小精灵搀扶着,本来到了马路这边就行了,可是啊,为了做好事,另一个小精灵不由分说又把她搀扶回到马路那边。结果连续搀扶了好几次,累得老奶奶的骨头都快要散架了。还有的小精灵更离谱,故意从自己的钱包里面掏出一张大钞扔在地上,然后又捡起来,拿去交给警察叔叔……

因为这些小精灵做的“好事”都不合格,被院长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只有一个小精灵与众不同,他做的好事受到了院长的极力表扬。

而这个受嘉奖的小精灵,名叫咕咕哩,竟然是一个“神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哈哈,听完他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有一次,一个小偷看准了一位老奶奶的钱包,准备要下手的时候,咕咕哩手疾眼快,马上施展魔法。小偷的手里拿着老奶奶的钱包,不是赶紧塞进自已的口袋,而是痛心疾首地说:“天呀!我怎么能做这种偷鸡摸狗的事呢?我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才会铤而走险做小偷的。老奶奶,真对不起,请你原谅我!今天是我第一次偷东西,也是最后一次……”

小偷把钱包归还原主,老奶奶也原谅了这个痛改前非的小偷。咕咕哩则在旁边偷笑。原来啊,咕咕哩是一个“神偷”,不过他偷的东西与众不同,专偷走别人的邪恶念头。因为邪恶的念头被偷走了,所以也就唤醒了小偷的良知。

还有一次,咕咕哩出去买东西,看见一个男人左手紧紧地箍住一个店员的脖子,右手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尖刀,凶神恶煞地说:“哪个人敢过来,我就杀死她!”原来啊,这个人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劫匪,刚才来到一家珠宝店抢劫。没想到珠宝还没到手,警察已经闻讯赶来。那个劫匪气急败坏,就抓了一个店员来当人质要挟警方。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咕咕哩嘴里念念有词,刚才还穷凶极恶的劫匪突然扔下尖刀,放开人质,乖乖束手就擒。劫匪还痛哭流涕地说:“警察同志,我真是一个丧心病狂、猪狗不如的畜生,我怎么能干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来呢?”

哈哈,不用说你也猜到了,是因为咕咕哩及时偷走了劫匪的邪恶的念头,所以才唤醒了他的良知,顺利地解救了人质。

当然,直到现在,谁也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咕咕哩这个“神偷”的功劳,也只有明察秋毫的院长才能洞悉这一切奥秘。

其他的小精灵也终于认识到了自已的错误,以后都真心实意地去帮助别人,也顺利地成为了魔法精灵。

【篇四】温馨童话小故事文字版:大黑和大黄

从前有两只猫,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大黄。他们俩都是捉老鼠的能手,可是谁也瞧不起谁,见面就吵嘴,一点也不友好。

一天,附近来了一只大老鼠,个头大,劲也大,能拉动一块大火腿。好多猫都被他咬过,谁也不敢惹。

大黑和大黄听说了,都想捉住这只大老鼠,好显示自己的本领。

大黑说:“一只老鼠也敢逞凶,看我的!”

到了晚上,大黑来到厨房,仔细闻了闻,一下子就闻出了大老鼠的味道。

他走过去一看,大老鼠正在吃香肠呢!

就是你呀!看我来捉你!“大黑瞪圆了眼睛,扑了上去。大老鼠不慌不忙放下香肠,和大黑打了起来。

大老鼠可真厉害,大黑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不但没有捉到老鼠,还被咬伤了。大黑哼哼着,一瘸一拐的往回走。

“喂,大黑,你怎么成这样了,真给咱们丢脸。”大黄嬉皮笑脸的说。“还是看我的吧!”大黄骄傲的走了。

不一会儿,大黄也哼哼唧唧的回来了。“哈哈,怎么了大黄兄弟,抓住了?快分我点肉吃!”大黑说。大黄一声不响的趴下了。

大黑和大黄都没脸出门,只好趴在家里养伤。“咱俩一起去抓大老鼠吧!”“咱们一起对付他!”大黑和大黄决定团结起来。

这天晚上,大黑和大黄埋伏在厨房里,转等大老鼠出现。果然,大老鼠大摇大摆的来了。“喵呜!”他俩大叫一声冲了出去。

“原来是我的俩个手下败将啊!”大老鼠不屑一顾的说:“怎么上次还不过瘾,还想挨打?”

“还不一定是谁想挨打呢!”大黑和大黄一齐上去了。经过一场混战,两只猫终于制服了大老鼠。

“还是联合起来力量大!”大黄兴奋的说。“以后咱们做好朋友吧,再也别打架了!”“我们永远是好朋友!”

第二篇:汉字的起源故事

这算得上是老古话了。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 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辫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字谜: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用

四个山字山靠山,四个川字川套川,四个口字口对口,四个十字颠倒颠。田 头是一,腰是一,尾是一,其实不是一。三

说起旧社会,两眼泪淋淋,我家十口人,只有草盖身。苦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跑,一个跳,一个吸血,一个吃草。骚 千字不象千,八字排两边,有个风流女,却被鬼来缠。魏 守徐州失去大半,战吕布打掉巾冠,骂候成盗去花马,恨 董卓有心无肝。德

说它小,能代表一国,说它大,填不满麻雀肚皮。米 一点一横长,一甩去南阳,南阳两棵树,长在石头上。磨 遇水立成河,同伴就称哥,头顶大得奇,傍人又如何。可 某字生来横,老是躺着困,若要问本事,样样是头名。一 一堵大围墙,墙外水汪汪,水从左边来,冲走右边墙。汇 中字加横不加点,莫做申字猜;若做申字猜,不是真肚才。神 去头是字,去尾是字,去头去尾还是字。申

上八是倒八,下八是正八,十字当中架,人人需要它。米 两个动物并排站,一个游泳,一个吃草。鲜

上头在水里,下头在天空,要问家在哪,老家在山东。鲁 一座石灰山,出产各种炭,石墨、金钢石,也是它生产。碳 十个哥哥,体重真轻,重一千倍,才一公斤。克 有耳能听到,有口能请教,有手能摸索,有心就烦恼。门 外面会说话,里面飘雪花,里外合起来,大家爱着它。图 木字加一笔,猜对是稀奇,本未木术禾,一个也不是。札

砍去左边是树,砍去右边是树,砍去中间是树,只有不砍不是树。彬 没有鼻子没有眼,牙齿长在耳朵边,一看就知不正派,及时改正还不晚。邪 上边十一口,下边二十口,上下合起来,遇事总不愁。喜

海口吹得高过天,不知身旁有人言,难怪别人批评你,总是跟在错后边。误 一只牛,没有头,天天来,天天走,要想见它也容易,等到十二点左右。午 左看两点水,右看水两点,细看不是水,敲敲硬梆梆。冰

奇怪奇怪真奇怪,这个谜语叫你猜,一家至少有一个,全国一共才几百。姓

炮土象马一盘棋,老将当中笑嘻嘻,五个小卒当阵卧,为何输了这盘棋。软 一字难猜着,头长两只角,身上六个嘴,嘴下八只脚。典 看来有两人,面目很难分,不象是大夫,倒象是工人。天 南字反方向,口字在中央,上下二四点,大家猜猜看。燕

待月西厢一寺空,张生普救去求兵,崔莺未提佳期事,恼恨红娘不用工。徽 有一有二又有三,中间一笔连成串,笔划虽少分量重,公社粮棉堆成山。丰 一个无力旁边站,一个有力床上躺,此事并非不公平,只因受损不健康。伤 四四方方一座城,里边住着十万兵,另有八万去打仗,还有二万守着城。界 一字九横六直,几个学生不知,一同去问老师,老师想了三日。晶 四面有山不显,二日碰头相连,居家一十四口,两王横行中原。田 没水真是难,没手也是难,有水又有手,再也不为难。(打二字)滩、摊 是土不象土,用它把水抽,河边它常在,不洞必须补。堤 虽有十张口,只有一颗心,要想猜出来,必须动脑筋。思

一、汉字常识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一)汉字的起源 1.汉字的起源

中国人对自己文字的起源,大概在战国时期就注意到了。有人认为结绳是汉字的起源。但不少人表示异议,结绳是上古用以记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过。它即便是记事,也毕竟不能算是文字。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字源始于八卦。此外,尚有‚河图、洛书演进为文字说‛。中国古代最通行之说是仓颉(jié)造字,这至少在战国末年已经在广大学者中流传。一般说来,文字的发展有一个从多头到单头,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从表形至表音的过程。因此有不少人提出,中国的文字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经‚巫‛和‚史‛整理并发展而成的。至于‚巫‛和‚史‛又是什么人呢?这又有各种不同的猜测。目前,中国史学界较普辫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不过稍有异议的人也不乏一例,根据一些人的看法,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而任何事物总有一个从发生到发展渐趋成熟的过程。因此中国文字的发生始年还可前推。至于推多少年呢?有的主张至少上推一千年;有的主张推至夏末;也有的主张推至夏以前,各执己见。在考古学家那儿,中国文字之源始又有分歧。其中提出最不同凡响之见的当推郭沫若。他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汉字究竟源始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从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辬。‛‚半坡遗址年代距今有六千年左右。‛‚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上的花纹判然不同。‛‚虽然刻划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jié)遗。‛如按此说,中国文明则应算成近六千年。中国文字之源始,究竟在何时?最古老的文字产生于什么时代?分别代表什么含义?至今还尚在百家争鸣中,看来还有待于大量的材料来佐证说明!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然而,在河南贾湖发现的一些刻在龟甲上的符号,距今却达8000年。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站发表了一则惊人消息说:‚在中国河南贾湖发现的乌龟壳上的符号,很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如果这则报道内容被确认属实,那将是一个世界级的发现。

2、汉字的始祖

相传汉字是黄帝时期一个叫苍颉的人创造的。

在我国的陕西关中有个叫仓颉的人,他生有四只眼睛,眼睛里总是糊满了眼屎,但这两双迷迷蒙蒙的眼睛中总是放射出异样的光芒,观察事物特别清楚。他披着长发,留着长须,身穿兽皮,坐在一张凶猛野兽的皮上,手里经常拿着一支土笔,与坐在他对面的人交谈,似乎又在思索着什么。他的头形也不同于一般人,头顶高高地隆起,像个奇形的头陀,显得特别聪颖过人。

他经常骑着毛驴,在陕西的黄土高原上四处奔波,跋山涉水,跨州过郡,去了解民间风俗习惯,收集民间流行的语言符号。那时没有纸,他就把收集的资料写在芦苇的叶子上,装在口袋里,让毛驴驮着。他收集的不少,装了好多袋,毛驴走到现在的陕西省岐山县就累死了。

仓颉带着这批资料,没有毛驴不能再行走了,就索性找了一间草棚住下来。仓颉不

断观察天象,抬头仔细看月亮时圆时弯的变化,还观察山水风雨演变的现象,辨识鸟兽的各式各样的脚印,或野兽、车辆经过后留下的痕迹,分清和区别各种纹理的异同,并开始创造文字。

其实,文字的形成是一个渐生的过程,绝非一时一人所能胜任。文字应当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创造、发明、发展、完善下来的符号。数量也是从少到多积累起来的。

汉字的数量很多,但是到底有多少,恐怕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准确数字。我们只能从古今字典中,知道它的大概数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曹魏时李登的《声类》共收字11520个。南梁顾野王的《玉篇》共收字22721个。唐朝时颜真卿的《韵海镜源》共收字26911个。宋朝时的丁度等所著的《集韵》共收字53525个。清朝张玉书等所著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当代的《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这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

读完小学阶段我们要累计识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要会写。 3.汉字的演变

中国文字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这是符合文字的发展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规律的。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称篆书。那么,篆、隶、楷、行、草书便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汉字发展到了今天,楷书和行书还在应用着,而篆书、隶书、草书,特别是篆书已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只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存在了。

4.汉字六书

说汉字的来源,就要说到汉字的六书。

六书就是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人们依据不同的造字方法,造出了许多汉字供人们记录信息,传递信息使用。

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

象形 象形就是描画事物形状的一种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就叫象形字。比如,日、月、燕、网等。

趣谈‚瓜‛字

瓜是一个象形字。‚瓜‛字中,两撇表示藤,中间竖钩表示瓜,捺表示叶。你们看古人造字多精妙。

‚葫芦科植物的统称‛就是‚瓜‛的本义。

‚形状像瓜‛,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像瓜形的,比如,‚瓜皮帽‛是帽子的一种;‚瓜皮船‛是船的一种。

‚像切瓜一样‛,瓜的命运是要被切分的,由此引申出此义。人们用‚瓜分‛表示分割或分配。又指若干强国联合起来分割弱小或不发达国家的土地。

‚傻瓜‛,表示不聪明,这一词来自古代的‚瓜子族‛,春秋时期生活在瓜州(甘肃敦煌一带)姜姓人被称为‚瓜子族‛,他们十分勤劳,受人雇佣时总是一刻不停地干活,可是有些人把他们这种老实的习俗看作‚傻‛,于是就有了‚傻瓜‛了。

指事 用象征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符号来表示某个词。比如,‚刃‛,在刀口上加一点,表示这里最锋利,这就是刀刃。

指事字的来源

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下‛、‚凶‛……等等。‚上‛、‚下‛两个字是用横线‚一‛为界,在横线上用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上方的位臵,写成‚二‛,也就是‚上‛字;而在横线下面画符号为‚ ‛,则是‚下‛字。‚凶‛字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ㄩ‛代表深坑,中间的‚×‛就是象征掉下坑的那种惊吓的感觉和危险的情形。

象形字和指事字一般都是独体字。

会意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比如,‚休‛,‚人‛和‚木‛合在一起,一个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

简说会意字

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直到现在人们还用会意的方法创造汉字,例如‚灶、尘、国、孬、歪、甭‛等。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而的,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交叉错综,这就是会意的方法所以‚高产‛、会意字所以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拿‚人‛和‚木‛说:‚人‛和‚人‛可以组合为‚从、众‛等,‚人‛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保、伐、戍、付、伍‛等;‚木‛和‚木‛可以组合为‚林、森‛,‚木‛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析、相、采、困‛等。因为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的会合,所以可以表示许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意义。

下面是几个会意字例:

(1)‚莫‛字。甲骨文‚莫‛字的写法是:上下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意思是太阳已落入草丛之中,天色已暮。是‚草‛和‚日‛两个象形字的会意字。以后简化为‚莫‛。‚莫‛的本义是日落的时候,后又引申出‚不‛、‚不要‛、‚没有谁‛、‚没有哪一种东西‛,以及表示揣测或反问等词义,如:莫如、一筹莫展、莫不、莫不是等词。作为本义日落时候的‚莫‛,后又被新创的‚暮‛字所替代。 (2)‚盥‛字。盥洗、洗手的意思。甲骨文的写法下部是一只盆子的形状(皿),上部是一只手伸入盆内,表示在洗手,是‚皿‛和‚手‛两个象形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金文和小篆表示得更为明白,左右双手在盆(皿)中洗,盆中还有水,是‚皿‛、‚双手‛和‚水‛三个象形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现在已不再象形,盆的形状已写成‚皿‛字。

叠罗汉式会意字

有些会意字是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重叠组成的。二字重叠的多是左右的并列结构,三字重叠的多是塔型的上下结构,看起来像体操活动中的叠罗汉。例如三个‚人‛组成‚众‛;三个‚火‛组成‚焱‛;三个‚木‛组成‚森‛;三个‚日‛组成‚晶‛;三个‚直‛组成‚矗‛;三个‚水‛组成‚淼‛;三个‚口‛组成‚品‛等。

破体会意字

会意字由于字形的变化太大,现在已看不出它们的字源了。

例如妇女的妇字,为什么在女旁加个歪山呢?正确的字源分析只能从繁体字‚婦‛中才能看出。这个‚婦‛字左边的‚女‛旁指妇女,女旁的‚帚‛是扫帚,前后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妇女拿着扫帚在家里劳动。‚女、帚为婦‛和‚力、田为男‛是符合当时的‚女内男外‛、‚男耕女织‛的社会情况的。

这类不容易看出字源的字相当多,人们叫作‚破体字‛。 形影相随,‚从‛善相亲

在人的一生中,总有自己崇拜的对象,喜欢跟从他,学习他。就如右图(李乐毅《汉字演变五百例》)所示:

一老者在前头走着,一后生在后跟着,形影相随,观察模仿着老者。这就是‚从‛字。

‚随从、跟随‛,这是‚从‛的本义。学习某人,必定要‚跟随‛而学。子路、曾皙、冉有等为了学习孔子,跟随着孔子周游列国,边走边问,增长才智。

‚顺从、听从‛,要学习别人,就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要谦虚,因此就引申出‚顺从、听从‛的意思。作为解放军战士,就要服从命令听指挥。小学生要听从老师的正确指导。

‚侍从‛,这是由‚跟随‛引申出来的意思。我们知道,在古代老师的地位是很高的,在伦常中有‚天、地、君、亲、师‛之说,还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这些都表现了老师的崇高地位。因此,学生对老师除了要‚跟随‛学习之外,还要侍奉老师,也就是‚侍从‛了。

‚参与、从事‛。要侍奉老师,就要参加到老师所做的事情当中,并和老师一块动手动脑做。因此‚从‛字就有‚从事、做‛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有‚从事、从军‛等词,其意思都是‚做‛。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跟在后面的后生,显然是学习者,要看前面的人做事,于是,‚从‛字就有了‚副、从属的、次要的‛之意。在法律上,有两个词语最能体现这个词义:主从关系、从犯。

汉字的独特神韵

中国的方块字以其独特的构造、深远的意境而特立独行,如果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很难领略其神韵和精髓。老师讲解‚臭‛字,会说:‚自大一点就是臭。‛以此教育我们要谦虚谨慎,不要自满;老师剖析‚伪‛字会说:‚人为和起来便是伪。‛以此区分自然和雕琢的高下,要我们写文章和做人都要有真情实感。

这实际上玩的是‚拆字‛游戏,但也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比如‚富‛和‚穷‛两个字,所谓‚富‛,过去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有田的人,一大片沃土只喂养一张嘴、一个人,自然绰绰有余,也就‚富‛了。而‚穷‛呢,只有靠用‚力‛打工了,八为十以内的最大偶数,也就是说,穷人是那些耗尽力气打工的人。只有力气,当然‚穷‛了。‚贱‛字也很有趣,‚贱‛的繁体是‚賤‛,左边为‚贝‛即钱,右边两个‚戈‛即两个兵器重叠交叉、相互较量在一起,为钱而争,为钱而斗,自然是‚贱‛的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蕴含了事物的本质。我们在读汉字的时候若对字形加深一层思考,有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汉字所具有的独特神韵。

形声利用形旁和声旁组成的新字。在形声字中,跟读音有关的偏旁称为声旁,跟字

义有关的称为形旁。比如,‚岗‛字,下面的部分表音,表示这个字读‚gang‛,上面的‚山‛表示这个字的意思与山有关。

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有三种组合方式: 左形右声:指、诗、估、格 左声右形:救、歉、剑、钦 上形下声:空、露、花、崭 上声下形:盂、货、娶、基 内形外声:闻、问、闷、瓣、辪、辩 内声外形:园、囤、病、衷、阁、匣 东坡问字

王安石写了一部书叫《字说》。

有一次,苏东坡写了个‚坡‛字,去问他什么意思。 王安石回答说:‚坡就是土的皮。‛ 苏东坡说:‚难道滑就事水的骨吗?‛ 王安石无话可说。

在汉字的结构中,偏旁是比笔画大的构字部件,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坡‛中的‚皮‛是表示读音的偏旁,王安石的解释是不对的,难怪苏东坡以‚滑‛字相问,王安石就无话可说了。

秀才识字读半边

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秀才识字读半边。

说的是秀才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懒得查字典,或怕丢面子,有个窍门是读半边字。例如:碰上‚坷‛读‚可‛音,碰上‚锣‛读‚罗‛音。这类的字都读对了。可是这个办法有时又不灵。如挽救的‚挽‛不读‚免‛音,刚愎自用的‚愎‛不读‚复‛却读‚bì‛。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原来,有些形声字,随着汉字的改革表音部分的读音有了变化,已经不起表音的作用了,如果再读半边就要闹笑话。现在‚秀才识字读半边‛又成了对‚秀才‛们读错字的讽刺。

‚她‛字的由来

‚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者的女性。我国古代没有这个字,只是到了19世纪20年代才出现了它。

在古文里,作宾语的第三人称用‚之‛字表示。后来白话文兴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

‚五四运动‛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也用‚伊‛字来指女性,如鲁迅时期作品中就是如此。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

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指代第三人称女性。一时轰动全国。‚她‛字一出现,就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但却很快得到人民的承认、称赞,并被广为使用,各种字典也都收录了这个字,此事在当时文化界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刘半农创造了‚她‛字,结束了以往书面语言中第三人称的混乱现象,从而纯洁、丰富了祖国的语言文字。鲁迅高度评价刘半农的创造精神,说‚她‛字的创造是打一次‚大仗‛。 六书之中,除了上述的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之外,还有转注和假借,因为它们离我们的生活远一点,所以不再细说。

(二)汉字的形体 1.笔画

笔画就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点和线。写字的时候,由起笔到收笔,就是一笔或叫一画。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常用笔画名称表

笔画间的组合关系有三种,即相离、相接和相交。因为组合关系不同,就有了不同的汉字。比如汉字中的撇笔和捺笔,如果其间的组合是相离就是‚八‛;如果是相接就是‚人‛或‚入‛;如果是相交,那就构成了‚ㄨ‛(‚义‛和‚刈‛的一部分)。

2.笔顺

笔顺就是汉字笔画书写的顺序。汉字笔顺的一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还有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等。

笔顺正确与否,关系到字形的好坏和书写的速度。 汉字笔画规则表

(一)基本规则

1.先横后竖:

十 2.先撇后捺:

尺 3.从上到下:

言 4.从左到右:

川 5.先外后里:

问 6.先外后里再封口:

日 7.先中间后两边:

办 (二)补充规则

1.点在上边或左边,先写:

为 2.点在右上或字里,后写:

瓦 3.半包围结构的字:

(1)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先外后里:

压 (2)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

廷 (3)上边未包围的,先里后外:

凶 (4)下边未包围的,先外后里:

同 (5)右边未包围的,先上后里再右下:

匠 你知道下面各字的笔顺吗?

3.偏旁

偏旁是汉字学中的一个传统名称。原指合体字中左右两方的结构单位,左方叫偏,右方叫旁(如‚如‛字,‚女‛为偏,‚口‛为旁)。后来把‚偏‛和‚旁‛合起来,统称为‚偏旁‛。现在合体字中的上下、左右、内外任何一个结构单位都统称为偏旁。

汉字偏旁名称表 撇、横、竖提、捺 竖、横、竖、横折折折、横 撇、竖、横、横折 点、卧钩、点、点 点 卧钩、点、撇、点 撇点、撇、横

偏旁

冫 冖 讠 厂

名称 两点水儿 秃宝盖儿 言字旁儿 厂字旁 例字 次、冷、准 写、军、冠 计、论、识 厅、历、厚 匚 刂 冂 亻 勹 厶 廴 卩 阝 氵 丬 忄 宀 广 辶 土 艹 廾 尢 扌 口 彳 彡 夂 犭 饣 子 纟 巛 灬 火 礻 王 木 牛 夂 疒 衤  罒 皿 钅 禾 癶

三匡儿 立刀旁儿 同字匡儿 单人旁儿 包字头儿 私字旁 建之旁 单耳刀 双耳旁去儿 三点水 将字旁 竖心旁 宝盖儿 广字旁 走之儿 提土旁儿 草字头 弄字底 尤字旁 提手旁 方框儿 双人旁 三撇儿 折文旁 反犬旁 食字旁 子字旁 绞丝旁 三拐儿 四点底 火字旁 示字旁 王字旁 木字旁 牛字旁 反文旁 病字旁 衣字旁 春字头 四字头 皿字底 金字旁 禾木旁 登字头 区、匠、匣 列、别、剑 冈、网、周 仁、位、你 勺、勾、旬 允、去、矣 廷、延、建 卫、印、却 防、阻、院 邦、那、郊 江、汪、活 壮、状、将 怀、快、性 宇、定、宾 庄、店、席 过、还、送 地、场、城 艾、花、英 开、弁、异 尤、龙、尥 扛、担、摘 因、国、图 行、征、徒 形、参、须 冬、处、夏 狂、独、狠 饮、饲、饰 孔、孙、孩 红、约、纯 甾、邕、巢 杰、点、热 灯、灿、烛 礼、社、祖 玩、珍、班 朴、杜、栋 牡、物、牲 收、政、教 症、疼、痕 初、袖、被 奉、奏、秦 罗、罢、罪 盂、益、盔 钢、钦、铃 和、秋、种 癸、登、凳

米 虍  

“你知道吗”

米字旁 虎字头 竹字头 足字旁 粉、料、粮 虏、虑、虚 笑、笔、笛 跃、距、蹄

注:有的偏旁有几种不同的名称,本表只取较为流行的一种。

冫——两点水,是古代的‚冰‛字。所以,凡两点水的字都与冷有关。如冷、冻、凉等。

宀——宝盖儿。‚宀‛在古代是一个独体字,读作mián。因为它的形状像屋子,所以,带有宝盖儿的字大多与房屋、居住有关。

冖——秃宝盖儿。古代是个独体字,读mì,是覆盖的意思,即以巾盖物。所以,部首为秃宝盖儿的字,都与覆盖的意思有关,如冠、幂等。

厂——厂字旁,古代是一个独体字,读ǎn。《说文解字》中解释是:厂,山石之崖岩,人可居住。所以,部首为厂字旁的字大多与居住有关,如厅、厦、厨等。

4.偏旁部首

合体字的偏旁各有一定的位臵。偏旁相同,部位不同,有的可能就是形、音、义各不相同的汉字。

有一个汉字谜语是这样说的:‚一木口中栽,非困又非呆,若是把杏念,趁早别来猜。‛答案是‚束缚‛的‚束‛字。这个谜语就形象地反映了偏旁位臵的改变而导致产生不同汉字的现象。

合体字的偏旁部位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三种基本形式。(汉字形体结构的具体类型见下表) 汉字形体结构类型表

结构形式 独体字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左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全包围结构 品字形结构

(三)汉字的识记

例字

人 入

忠 想 尘 是 笔 字 思 昌 蟹岗 笑 雷 草 意 竟 暴 薯 慧 舅 赛 器

明 从 相 请 珠 知 诚 钓 江好 刘 歌 唱 谢 树 锄 倒 搬 掰 辨 嫩 嗽懒 湘 闪 这 凶 庆 句 医 风 历 匹叵 屎 团 图 囚 回 困 园 众 森 品 聂 磊 晶

识记汉字就是我们常说的认识汉字和记忆汉字。

认识汉字,就是见到一个汉字,要能把它正确地读出来。记忆汉字就是不仅能把汉字正确地读出来,还要能正确地写出来。

怎样识记汉字呢? 1.利用拼音

汉语拼音是我们学习汉字的最有效工具。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就能认识。 2.查字典

在小学阶段,要学会两种查字典的方法。 部首查字法

当知道字形,不知道字音和字义时,可以用部首查字法。

部首 部首是汉字排查法中的一个名称。字典、词典按照字形结构,选取相同的部分作为分列编排被查字的门类。

部首不同于偏旁。偏旁是组成合体字的各个部分。部首则是字典、辞典根据汉字的字形结构,取其相同的部分,作为查字的依据,分部排列,相同的部分就是部首。偏旁和部首不是一回事,但有一定的关系。部首和偏旁的关系是:有些部首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总体来说偏旁的数量比部首多。

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第一步,找出被查字的部首,数清部首的笔画数。 确定部首的方法是:

○1部首的一般位臵在字的上、下、左、右、外。如:合、直、压、实等字的部首在上部;思、孟、监、丞等字的部首在下部;阵、情、叶、海的等字部首在左边;数、邻、形、制等字的部首在右边;国、凶、匡等字的部首在外边。

○2一般位臵没有部首的在中坐找。中坐就是能托起或连接其他部位的中间部分。比如‚坐‛和‚幽‛中的‚土‛和‚山‛就是托起其它部分的,‚土‛和‚山‛就是中坐。‚夹‛和‚秉‛中的‚大‛和‚禾‛是连接其他部分的,‚大‛和‚禾‛就是中坐。 ○3中坐没有部首的在左上角找。比如,‚弱‛的部首是‚弓‛,‚嗣‛的部首是‚口‛,‚赣‛的部首是‚立‛。 ○4一个字有几个部首的,按这样的顺序找:取上不取下(‚节‛的部首是‚艹‛),取左不取右(‚朴‛的部首是‚木‛),取外不取内(‚闪‛的部首是‚门‛),取多不取少(‚意‛的部首是‚音‛),无从找部首的取第一笔。

“练一练”

你能找到下面字的部首吗?

头 查( )部 囫 查( )部 盔 查( )部 却 查( )部 栽 查( )部 弥 查( )部 婪 查( )部 免 查( )部

第二步,在‚部首检字表‛的‚部首目录‛中按笔画找到这个部首,看清这个部首旁边的页码。

第三步,按照目录所指示的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相应的页码,并从这个页码中找到要查的部首。

第四部,数清所查的字除去部首后的笔画,按照笔画顺序,从这个部里找到要查的字(《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和其它一些字典数的是整个字的笔画)。

第五步,在正文里找到该字。

部首查‚益‛三法

用部首查字法查‚益‛,可用三种方法查。

一是把‚益‛的起笔‚丶‛作为部首。《新编小学生字典》、《新华字典》、《3500常用字》中,能从‚丶‛部中查到这个字。

二是把‚益‛的头部‚丷‛作为部首。除了《新编小学生字典》、《新华字典》、《3500常用字》三种字典能查到外,还有《现代汉语词典》,能从这个部首中查到‚益‛字。 三是把‚益‛字的‚皿‛字底作为部首。上面提到的四种工具书中,都可以从‚皿‛字部里查到。

很多工具书为了便于读者查阅,把一些字分别收到几个部首里。所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时,确定一个字的部首,思路要开阔,方法要灵活。

音序查字法

当知道字音,不知道字形和字义时采用音序查字法。 音序查字法的方法是: 第一步,读准字音,确定音节。

第二步,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大写字母,再找到相应的音节,看清这个音节旁边的页码。

第四步,按照这个页码在字典正文中找到音节,按四声顺序找出要查的字。 通过查字典,选择正确的义项,从而掌握汉字。

3.掌握字形字义

正确地掌握汉字,就是掌握汉字的形音义。 (1)分辨字形

分辨字形主要集中在形近字。形成形近字主要是笔画的连接关系,笔画的长短,笔画的多少,偏旁部件的相似等原因。

①比较易错的笔画。有些字笔画很相似,要注意区别。比如:延——廷。 ②比较笔画的多少。有些字多一笔少一笔就会变成两外一个字。比如:今——令。 ③比较笔画的长短。有些字的某一笔如果变长或变短,就会变成另一个字。比如:末——未。

比较‚巳、已、己‛

‚巳、已、己‛这三个字形状只有细微的差别。一句口诀通过最后一笔的长短变化

把它们的不同点概括得很清楚:‚整堵巳,半堵已,不堵口的就念己‛。

巳,读sì(四)。我国农历用天干地支搭配起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巳是地支中的第六位。巳时就是上午9点到11点这段时间。巳字单用的时候很少,但由它组成的常用字却不少,奇异的‚异‛、领导的‚导‛、港口的‚港‛、巷子的‚巷‛等字都含有‚巳‛这个部件。

已,读yǐ(以)。这是个常用字,‚已‛是停止的意思,如‚不能自已‛,就是自己不能够停止下来的意思。由它组成的常用词语很多,如:已经、已往、已然、已知、不能自已、争论不已等。

己,读jǐ(几)。自己的己,也是常用的字。由它组成的常用字有:纪、起、配、杞、岂等。

④比较易错的部位。有些字的某个部位非常相近,要注意辨析具体部位的特点。 这类字大多集中在形声字中,因为形旁或声旁不同,字的读音和意义也不相同。 声旁相同,形旁不同,注意辨析形旁。如‚狐、孤、弧‛这几个字的声旁相同。‚狐‛的形旁是‚犭‛,用‚犭‛作形旁的字一般与兽类有关。‚孤‛的形旁是‚子‛,一般与小孩有关,孩子失去父母,当然是孤儿。‚弧‛的形旁是‚弓‛,用‚弓‛作形旁的字一般和弓箭有关系,‚弧‛的原意是木弓,现在引申为圆周的一段。了解了这些字形旁的意义,这几个字就不会写错用错。

正确区分‚班‛和‚斑‛

班,中间从‚刀‛,是分赐的意思,由‚分剔‛引申出排列、位次等意思。构成的常用词有:班次、班级、班车、班房等等。班师,原指调回出征的军队,后又指出征的军队胜利归来;班门弄斧的‚班‛,指鲁班,词的表面意思是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实际比喻在行家里手面前卖弄本领。

斑:中间从‚文‛,原义为杂色的花纹,引申指纷繁的色彩。构成的常用词有:斑点、斑纹、斑白、斑驳、斑斓等等。‚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斑‛指豹子的斑纹,‚斑斑‛,指斑点的数量多,如‚血迹斑斑‛。 有些形似的字不是形声字,要抓住特点进行比较。比如,‚炙‛和‚灸‛。‚炙‛是会意字,是用火烤肉。‚灸‛是形声字,形旁是‚火‛,用于‚针灸‛。

“你知道吗” 你写对了吗?

‚冒‛字头上是什么?‚冒‛字不是‚日‛字头,也不是‚曰‛字头。‚日‛和‚曰‛字的最后一笔是与两边的竖笔连在一起的。而‚冒‛字上半边最后一笔横,是与两边的竖笔分开的,而且,这一笔横还要缩进去一些,上边的这一部分要写得扁一点,两边要大出下面的‚目‛。你看看,上边的这一部分是不是正像一顶帽子戴在‚目‛字的头上呢?

‚日‛‚曰‛和‚冒‛字头上的部分虽然是形状相似,但意思完全不同。 (2)分辨同音、近音字

同音字是读音相同,而意义没有任何联系的字。区别同音字,要联系语言环境,才能确定字形。比如,道——到,‚道‛用在道路、道理等语言环境中,而‚到‛用在到

达或去往等语言环境中。

近音字是读音相近,而意义没有任何联系的字。区别近音字,同样要联系语言环境,才能确定字形。比如,仿——放,‚仿‛用在效仿,照样做等语言环境中,‚放‛用在解除限制等语言环境中。

枇杷不是琵琶

明朝文人申石田有一次收到友人送来的一盒东西和一封信。信中说:‚送上琵琶请笑纳。‛但打开一看却是枇杷。

申石田回信说:‚承惠琵琶,开奁(lián)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 这位友人很羞愧,就作打油诗一首自讽: ‚枇杷不是此琵琶,怨恨当年识字差; 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

汉字是表意文字,使用时不能拿一个同音字代替,例如上面的一个‚枇‛字,同音字就有‚琵‛‚皮‛‚脾‛‚疲‛‚毗‛‚蚍‛等二十几个,怎能拿同音字随便使用呢?一般说来,汉字的形声字是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如上面的‚枇杷‛,它属于果类的,果从‚木‛,所以该用‚木‛旁。如果我们在这方面研究一下汉字的特点,写错别字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了。

错字惹祸

从前,有一户人家,父子俩在外做生意,婆媳俩在家里种地。父子俩忙不过来,就雇 (gù)了一个帮手。一天,老父写了封信寄到家里。婆媳俩都不识字,就请人念信。那人看了信,说:‚生意不错,只是死了一个人。‛婆媳一听,就痛哭起来。 同村一个人正准备外出,听到哭声,就问一个小孩是怎么回事。小孩信口答道:‚他们家死了一个人。‛后来,这个人碰巧遇到了做生意的父子俩,连忙说:‚你们还不赶快回家!你家死了一个人。‛父子俩一听,泪如雨下,立即连夜往回赶。 回到家里,四个人一照面,都感到莫名其妙。互相询问了事情的原由,才知道是因信中写错了一个字引起的。信中把‚雇了一个人‛写成了‚故了一个人‛。

“练一练”

你能找出下面成语中的错别字吗?

(成语中用错的字都是同音或近音字,要仔细分辨) 攻无不刻 惊慌失措 排山到海 川流不息 完壁归赵 再接再励 欢心鼓舞 阴谋鬼计 情不自尽 爱不失手 水泄不通 文丝不动 走头无路 原形比露 自力更生 不曲不挠 人心慌慌 以身作责 一丝不够 熟视无赌 大显伸手 笑竹颜开 混然一体 车水麻龙

第三篇:元宵节的起源简单故事

导语:元宵节又叫什么节?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是农历正月的第十五天,这是新年的第一次满月,象征着和睦和团圆。元宵节是春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象征着春节长假的正式结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元宵节的起源简单故事,欢迎借鉴!

元宵姑娘

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风趣而善良。一日冬天去御花园赏梅,遇一宫女欲投井。朔搭救后问明原委,原来宫女名叫元宵,因进宫后长久不能见到亲人而思念,遂起轻生念头。东方朔同情并答应帮忙。东方朔摆摊占卜,所有人问卦结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长安城大恐慌。汉武帝向东方朔请教,朔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解释说:正月十五晚家家挂灯吃元宵,城外百姓进城看灯,好似满城大火,以瞒玉帝。是日晚,元宵双亲进城观灯。在东方朔的帮助下一家终于团圆。

皮影相思

相传,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死后,汉武帝非常想念她,于是一位宫女就穿上这位妃子的衣服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皇帝看到这位宫女影子以解思念之情。后人做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影徘徊却逼真,环佩姗姗莲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说的就是汉武帝思念爱妃的典故,这也是皮影戏的最初来源。

破镜重圆

隋朝队灭南陈时,南陈昌乐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隋灭南陈后,昌乐公主入杨素府做妾,次年元宵节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价钱昂贵,无人问津。徐德言在破镜上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成人之美,昌乐夫妻终于团圆。

燃灯七盏

宋朝福州有个太守名叫蔡君谟,面对千里饿殍却要粉饰太平。他下令一道,要求治下所有百姓,每家在元宵节之夜必须燃灯七盏。有个穷人叫陈列,制了一个一丈多高的大灯,上书一首诗:“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穷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消息传到太守耳中,他只好收回成命。

双喜临门

王安石20岁时进京赶考,元宵节时路过一地,一大户人家悬灯出题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不会答,却记在心中。到京后谁知主考官所出之联竟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提笔就以招亲联作答,得中进士。衣锦还乡时发现那联居然仍未有人会答,王安石便又以考题联作答,竟又得了个美丽媳妇,实是双喜临门。

第四篇:文字的故事,笑话

1.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2. 唐代有个武则天,她做了皇帝之后,想要取个新的名字,却又觉得现有的这些字都不足以表达她现在的光辉,于是她想要自己造一个字,当时对日月有一种封建迷信,都觉得日月是神圣的,武则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让自己和日月一样永远高挂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个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zhào).

3. 不知道这个算不算:幼儿园开学了,老师让大家把自己名字写在纸上交上去,方便点名互相认识。刚一点名老师就一愣,喊道:“黄肚皮!”没人应,“黄肚皮!”还没人应,于是老师说:“算了,最后再说吧。”最后老师说:“还有谁没点到名?”一个小女孩怯怯地站起来,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说“我叫„黄月坡„” 4. 看到同学们作业、作文上常常出现的别字,有时候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每每这个时侯,我都会想起那位白字县令。

据说有位县官不大识字,总是胡乱猜的去读,要不就是见字识半边。

这天坐堂问案,师爷递给他的状子上写了四个人名,一个原告叫郁土耒,一个被告叫金卞丢,两个证人,一个叫于斧,一个叫新釜。

县官看了郁土耒的名字,错喊道:“都上来!”

三个人听到叫“都上来”,急忙跑到堂前听审。县官生气的说:“我是喊原告,你们干嘛一起上堂?”

他看到金卞丢的名字,错喊道:“全下来!”

三人听到喊“全下去”,又急忙跑到堂下。县官更生气了,说:“我喊被告,你们干么一起下去了?”

师爷知道县官又读别字了,又不敢直说,故意说:“原告名字,另有一种念法,叫郁土耒,不叫‘都上来’;被告名字,也有另一种念法,叫金卞丢,不叫‘全下去’。”

县官问:“那么证人的名字,另一种念法叫什么呢?”师爷说:“一个叫‘于斧’,一个叫‘新釜’。”

县官说:“我就估计他有另一种念法,要不然我就喊他们‘干爷’、‘新爹’了。”

5. 像这样的白字先生又何止在古代有,文革时期,知识青年(说是知识青年,其实整天搞运动,没认识几个字。)上山下乡,有一个大城市的女青年来到一个大山里的小山村,和一个老大娘睡在一个炕上。结果她在一封家信中写成了这样:“„„我和一个老大狼睡在一个坑里„„”父母接到这样的家书可急坏了,忙千里迢迢、风风火火去看女儿,自然是虚惊一场。

6. 还有一位北方的小伙子去南方插队,南方雨多,没有雨伞,就给家里写了一封家书:“„„别人有命我没命,快带钱来给我买命,来了我有命,不来我没命。„„”父母见信,以为儿子犯了什么案子,昼夜兼程赶到,当然也是一场误会。

7. 即使现在白字先生也不乏其人。一个学生写作文,把“我是马虎了,挨吵是应该的。”写成了“我是马户了,挨吵是应该的。”结果,“马”、“户”又写在了一起,成了“我是驴了,挨吵是应该的。” 8. 其实,如果了解了汉字的字理和造字方法,很多字就不容易写错的。如“盲”是(目)眼睛(亡)失去光明之意,写成“育”就没有了眼睛失去光明的意思。再如“休”乃人(亻)靠在树(木)上歇着的意思,就不会再写成“体”。 9. 话说,从前有两个读书人,整日不思进取,又不好好读书,还骄傲自大,经常读错字,闹了不少笑话,人送外号“白字先生”。这不,说着说着他们就来了。

正走间,来到了“文廟”。

一人就说了,“师兄,你看前面是‘文朝’······”

——感情这位连“庙”的繁体都不认识!

另一人赶忙接过来说,“师兄,你错了,那不是‘文朝’,应该是‘广廟’!”

——这位更好玩,“廟”字倒是认识了,却把“文”字又认成了“广”!

两人各执己见,相争不下。一人就说了,“干脆我们到里边问问不就知道了?”

敲门后,出来一个小和尚。两人忙问,“小师傅,你师父呢?”

小和尚迷糊了老半天,“哦,你们是问老道士吧?他出门‘化齐’去了!”

——嗬,小和尚也挺逗的,“化斋”说成了‘化齐’!接着又问道,“你们二位有什么事情呀?”

两个读书人就把事情说了一遍,“小师傅,你在这里面住着,应该知道怎么念吧?”

小和尚抓抓光光的脑袋,皱起了眉头,“哎呀,被你们两个一搅和,连我也弄不清楚了。这样吧,不远处有个私塾,你们不如去问问教书先生吧?”

两人一路争执着找到了教书先生。教书先生听后,边用戒尺敲着手心边说,“哎,可惜我不是‘孔天子’呀,要不然,我就能为你们解答了。”

——神吧,“孔夫子”说成了“孔天子”!

“这样吧,旁边村子上有一个老学究,他知识渊博,通晓古今,一定能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两人无法。

找到了老学究。老学究前前后后听了以后,捋了捋花白的胡子,摘下老花镜,用手指好好地揉了揉昏花的眼睛,摇头晃脑地说,“‘文朝’‘广廟’两相依,庙里老道去‘化齐’,教书先生说他不是‘孔天子’,那我也不是‘苏东皮’!”

原来一群“白字先生”呀! 10.别字先生自辩

从前有个教书先生,常念别字,误人子弟,被人告到县官那里。县官传他到堂审问。

“你教书常念别字,是吗?”

“不,不,绝无此事,纯属子虚鸟有。”

“什么?鸟有?你把乌念成鸟字,当堂出错,你认打还是认罚?”

先生怕挨打,战战兢兢地说:“认罚!”

县官提笔批下:“罚鸡三只,兔两只。”

先生回家提了一只鸡来。

县官一看,责问道:“怎么就送一只鸡?”先生回答说:“大人你不是写‘鸡三只,免两只’吗?”

县官被弄得啼笑皆非,只好喝令退堂。

--《民间笑话大观》 11.买千口猪 从前,有个县官写字很潦草。这天他要请客,便写了一张字条叫差役买猪舌。谁知“舌”字写得太长,分得太开,差役误以为叫他买猪“千口”。这可忙坏了那位差役,跑遍了城里,又到四乡去购买,

好容易买到五百口猪。他一想交不了差,便向老爷求情,希望少买五百口。

县官生气地说:“我叫你买猪舌,准叫你买猪千口呢?”

差役听了,应声道:“还好还好!不过以后请老爷注意,若要买肉,千万写得短些,不要写成买‘内人’。” 12.

一、谐音式

相传李鸿章有个远房亲戚赶考,呆坐半天也做不出答卷。于是便想走后门中榜,就在试卷上写道:“我是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妻(戚)!”主考官看后又好气又好笑,提笔批道:“既是中堂亲妻,我定不敢娶(取)!” 13.三、曲解式

某店主在招牌上把“月饼”写成“曰饼”,有人说:“‘曰’字是个白字。”店主不屑一顾:“说得倒好,‘白’字还有一撇呢!”

某老板的商品介绍上把“零售”写成“另售”,有人纠正道:“‘另’字写成别字了。”老板反唇相讥:“你弄清楚,‘别’字还有一立刀呢!”

某商人做广告时,把“锡纸”写成“昔纸”。有人指出:“‘昔’字是个错字。”商人嗤之以鼻:“哼,‘错’字还有金字旁呢!” 14.四、打油诗式

说古时候有一个土财主,喜欢读书人,给自己的千金小姐找了一个读书郎并入赘。结婚后财主送女婿在外地继续求学。读书郎爱读书不假,只是写字潦草,还有错别字。有一天,在外寒窗苦读的书生非常思念家乡,此时正是杏子熟落的季节,他平时很爱吃杏,于是提笔给岳父写了一封家书,让岳父买一些杏寄来。

老汉看到信,琢磨了半天也没明白,因为女婿把杏写成了“否”。老汉猜字行动,买了一筐小黄杏给女婿寄去了。于是有诗云:

贤婿来信要买“否”

急得老汉满街走

买了一筐小黄杏

不知是“否”不是“否”

15.有一学生,学习不用功,给家里写信写不成,于是:

爸爸,奶奶(妈妈)你们老俩口好吧:

家里的粮食狗(够)吃了吧?家里还有线(钱)没有?我的线(钱)化完了,我这里下雨,我没有命(伞),你们急(寄)线(钱)给我买命。完了。 16.某生爱写错别字,老把歇写成喝。

他有篇日记写道“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一喝。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就背着班长偷偷喝了喝” 17.大吃一斤

有个人早上出门后,看见旁边有堆狗屎,于是他回家写道:我在家门口看见一堆狗屎,我 大吃一斤!!!!!!!!!!

单位上有位同事,工农兵大学生,文化水平不高。有次为报材料到大市局里,就打电话去:“喂,是XX站长吗?我的复历表已经寄去了,你们收到了吗?”人家听不懂:“什么,什么复历表?”他急:“就是你们要我寄的那个个人复历表啊„„”我们在旁边早笑歪了。哈哈,“履历表”说成“复历表”,真是大姑娘坐轿子——还是头一回听说呐。从此“复历表”就成了他的代名词。这位仁兄还经常有这样那样的笑话。酒中有个“泸州老窖”的,他总说成是“泸州老窑”。人家问他,今天喝的是什么酒呀,他说:“还不是老样子,泸州老窑呗?”老窑老窑的喊多了,我们就喊他“老窑”起来了。当然他也笑笑:“取笑我干嘛?我还不比那书记强?哗众取旁”——我倒!

18.故事发生在“文革”期间,那时知识青年下乡插队“接受再教育”。有个知青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爸爸妈妈,不要再寄粮票和钱来了。我的粮食狗(够)吃了。这些天常常下雨,烦闷得很,我的命(伞)也丢了。为了节约闹革命,我只要你们的老命(伞)。现在公社已经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过两天我就上吊(调)了。”

家里的人看信后,全吓坏了,差点闹出了人命。

读完这个故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除了捧腹大笑之外,还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写错别字。消灭错别字是我们小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19.有个讽刺别字先生的故事:“某人(别字先生)在看一本书看得很入迷,友人问他:在看什么书?答曰:《水浒(许)》。友人不解,再问书中写些什么人物?答曰:有一李逵(达),搿二斧(爹),有万夫不当之勇(男);友人才知某人看的是《水浒》。”这个笑话是编出来讽刺那些“别字先生”的,未勉有点出格,因为把浒读成“许”,逵读人“达”,完全可能,把斧读成“爹”,勇读成“男”就不大可能了。

15.汉字词语"竹竿"和汉字词语"猪肝"的搞笑故事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猎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16.四汉字的词语“天心取米“带来的小故事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17.因为错误字闹出的笑话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

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都读pípa,是同音词。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义和写法完全不同。

18.因为汉字而被打了板子

一文书写字常把笔画写错。一次造名册,将“陈”字的“阝”写在了右边,被长官打了二十大板。书生从此记住“阝”是应该写在左边的,结果不幸又写错了“郑”字,又挨了二十大板。一日,一姓聂之人托他写张状子,文书大惊失色:“我写了两个„耳‟字,挨了四十大板,你又弄来三个„耳‟,要我命啊?!”

19.团字和圆字的汉字故事

一天上午,“团”在逛街,突然见到了“员”,他热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圆!” “员”说:“我不认识你啊?”

“团”说:“我们之前还在一起去给人家拜年,祝人家合家团圆,怎么天气一热,你把外套脱掉了,就不认识我了?”

第五篇:数字与文字的故事

一天,数字和文字碰到了一起。两个朋友见面,分外亲热,不由得聊了起来。聊着聊着,他们比起了谁的本领大了。数字说:“你看我多厉害,数学课上要用我,时钟上要用我,凡是要记数的地方都要用到我!”文字也不甘示弱,说:“我的本事比你大,语文课上要用我,写日记时要用我,凡是有记录的地方都要用到我!”两人互不想让,争得不可开交。争着争着,两人都累了,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

睡梦中,数字来到一家酒吧前,看见招牌上写着“酒吧”两个字,十分生气,他一扬手,说了声“变”,招牌上的文字立刻变成了数字“98”。酒吧老板一看招牌被人改了,气不打一处来,拉着数字愤怒地说:“你……你怎么把我的招牌变成了‘98’了呢?这以后谁还会到我这里来喝酒呢?你……”没等说完,酒店老板用手一指招牌,“98”又变回了文字。数字红着脸,灰溜溜地走了。

文字也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来到一个柜台前,看见服务员正拿着计算器算账,可计算器上都是数字,他非常生气,用手一指计算器,说了一声:“变!”计算器键盘上的数字立刻变成了文字,屏幕显示:二十八万三千五百六十七点三五九六零四二……。服务员看了这一长串的文字,顿时火冒三丈,说:“你怎么把计算器上的数字都变成文字了!这一长串的文字让我怎么算帐!”说完,用手一抹计算器,上面的文字又变回了数字。文字也只好悄悄地溜走了。

一觉醒来,两个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好意思地笑了。从此以后,他们谁也没有再提起比本领的事了。

上一篇:物资设备管理措施下一篇:新安全生产法答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