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干部的原则

2022-08-21

第一篇:培养学生干部的原则

用smart原则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

摘 要:SMART原则是实施目标管理的重要原则,不但有利于员工高效地工作,还可以为绩效考核制定目标和考核标准,使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能保证考核的公开、公平与公正。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干部作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也需要较高的工作效率和极强的结果导向性;大学作为连接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桥梁,不但承担着传授客观知识的任务,也承载着帮助学生将来择业和就业的重任。对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进行管理学层面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smant原则;学生干部;培养

在新的时代,历史赋予大学生新的使命,他们也面临更为严峻的择业压力和工作挑战,如何使大学生轻松自如地游弋于时代的浪潮中?如何使大学生轻车熟驾地适应自己的工作?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一个重点。缩小校园与社会的差距,实现学习生活与工作生活的良性对接,是大学教育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各高校都积极地开设就业指导或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以期缩小差距,实现学校与社会、学习与工作的良性接轨。

目标管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原则,它是使经理的工作变被动为主动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实施目标管理不但是有利于员工更加明确高效地工作,更是为未来的绩效考核制定了目标和考核标准,使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能保证考核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没有目标是无法考核员工的。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在高校中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是提高学生管理效率,更有效的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同时,用目标管理的原则培养和管理学生干部,可以使他们能事先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形成明确的工作体系和完整的绩效考评体系,既能使他们的工作目标明确,井井有条,也能使学生干部考核有章可循,更能使学生干部这个精英团体提早接触企业绩效考核的相关方法,能更好的应对以后的工作。

目标管理是由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提出的,首先出现于他的著作《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书中,该书于1954年出版。根据Drucker的说法,管理人员一定要避免“活动陷阱”(Activity Trap),不能只顾低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最终忘了自己的主要目标。企业要设计一个完整的绩效系统,它将帮助企业实现高效运作。制定目标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过制定目标的经历,但是如果上升到技术的层面,必须学习、掌握并能熟练的运用SMART原则。

一、绩效指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目标的明确性

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明确的目标几乎是所有成功团队或个人的一致特点。很多团队或个人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为目标定的模棱两可,或没有将目标有效的传达给相关人员。

目标设置要有项目、衡量标准、达成措施、完成期限以及资源要求,使考核人能够很清晰的看到部门或科室月计划要做哪些那些事情,计划完成到什么样的程度。对学生干部同样如此,在学期初就要把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明确的传达到每个人,使他们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

学生干部要结合学校、学院的工作安排,根据学生组织或班级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能力,以及相关的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在制定目标时要科学,要符合个人的特点,制定的目标要符合实际,要能够执行。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参加短期培训等途径,学习有关知识,培养能力,以保证计划和目标的顺利实现。目标一旦确立就应该全力以赴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以期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

二、绩效指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这就需要学生干部在执行工作计划和目标时应采用可量化的目标方式,时刻督促自己的目标在工作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为了便于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督促自己检查目标执行的情况,就要将制定的目标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具体的量化。为了使目标量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例如每个月自己将完成哪些工作,得到什么样的效果。尽管把工作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每个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也应有明确的规划,并在每个阶段的工作结束之后进行自我检查,检查目标的执行情况。

目标的量化不但体现在每个学期规划中,学生干部还应制定工作目标。使计划和目标的制定有一定的连续性,并呈阶梯状向上发展。

三、绩效指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同时目标设置要坚持师生共同参与、上下左右沟通,使拟定的工作目标在学校、学生组织或班级及个人之间达成一致。既要使工作内容饱满,也要具有可达性。可以制定出跳起来“摘桃”的目标,不能制定出跳起来“摘星星”的目标。

一个人在工作中满意感是决定其工作效率的因素之一,而满意感的影响因素之一则是目标难度。任务越容易就越容易取得成功也就越容易获得满意感:而越困难的目标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也就很少体验到满意感。但是一旦困难的目标实现了则会体验到比容易目标更大的满意感,于是就需要平衡目标难度和满意感之间的矛盾。而自我效能感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目标难度的影响。当目标太难时,学生干部很难达到目标这时他的自我评价就会很低。而不断的失败就会削弱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这时就需要特别注意运用SMART原则中的Attainable原则,设置的目标时要让学生参与其中,目标要适中,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既不易如反掌,也不难如登天。另外还要通过控制目标完成的期限T来调节和控制目标的难度。

SMART原则存在相关性,目标设置理论在实施时很多方面都要遵循SMART原则,SMART原则是目标设置理论在实践运用中的进一步总结和简化,对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这也是SMART原则被称为“黄金准则”的原因。

四、绩效目标的设定要和该岗位的工作职责相关联(Relevant)

在制定学生干部的工作目标和考核体系时,要充分的考虑工作的预期效果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不但如此,目标的相关性还指实现此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但对其他的目标完全不相关,或者相关度很低,那这个目标即使被达到了,意义也不是很大。

学生干部是各个学生团体、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践者。

因此在设计目标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干部的个人目标应与学校或学生组织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个人目标的设计应体现为一个从学校目标到学生组织或班级目标再到个人目标的目标逐步分解的过程,个人目标是组织或班级目标的细化,个人目标的实现应能促进组织或班级目标及学校目标的实现。第二,工作目标的设计是老师与学生干部共同的任务,并要达成一致。

五、绩效指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应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对学生干部来说目标设置要具有时间限制,根据工作任务的权重、事情的轻重缓急,拟定出完成目标项目的时间要求,定期检查项目的完成进度,及时掌握各项工作进展的变化情况,以方便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工作指导,以及根据工作计划的异常情况变化及时地调整工作计划。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的过程也是自身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老师必须和学生干部一起在不断制定高绩效目标的过程中共同提高绩效能力。

对学生干部建立必要的考核制度,是提高学生干部队伍战斗力的保证。建立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建立学生干部档案,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组织考察、群众评议等。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态度、思想道德、工作作风、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工作态度、学习成绩、工作成绩等,考核结果应记录在案。对考核优秀者要给予表扬和表彰,在与学生切身利益有关的方面适当联系起来。对于符合党员条件的,要及时吸收到党组织内。对考核较差者,要及时给予调整。要对学生干部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总之,无论是制定团队的工作目标,还是员工的绩效目标,都必须符合上述原则,五个原则缺一不可。制定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干部先期的工作掌控能力提升的过程,完成计划的过程也就是对自己现代化管理能力历练和实践的过程。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领头羊,也是大学中实施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主体,运用smart原则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既能提高整个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也能有效的应对将来的由学生生活到社会工作的转变,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良性过渡与对接。将Smart原则运用到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中,既可养成他们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又可教会他们以后工作中将要面对的绩效工作模式。认真分析当前企业用人的需求,结合高校基层学生干部队伍的现状,努力探索运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smart原则来加强对学生干部队伍培养的有效途径,可以开创高校学生培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运用SMART原则,将学生干部的工作目标定为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到的(Attainable)、与其工作岗位及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的(Relevant)、有明确的截止期限的(Time-based)[1],也就是把学生干部综合考评体系上升到技术的层面,使考评的目的在于鼓励、帮助学生,实现组织目标,提高学生的工作绩效,促进学生工作能力的发展、提高,提升就业技能,促进就业。

参考文献:

[1] 方振邦.绩效管理 [M].北京社,2003:43―4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

第二篇:校级学生干部任用原则

校团委秉承民主集中制、公开选拔、平等竞争、德才兼备、择优任用、学生公认、注重培养的原则对满足选拔条件的候选人统一安排时间进行考试,统一阅卷。通过试卷答题的形式对候选人进行基础知识能力测试,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

笔试结束后,将对候选人统一进行半结构化面试,面试由竞聘演讲(3分钟)和回答问题两个部分组成。由校、院两级团委老师组成评审小组,按照统一评分细则对竞聘人员进行综合考察、评审打分。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结合笔试、面试成绩以及候选人的综合能力,择优任用,并根据候选者自身能力进行适当的职位调整。

对最终入选人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为期三天的公示。对公示期间无异议的候选人员召开换届大会,公布任用名单,发放聘书,聘期为一年。学生干部一经录用,不得兼任班级以上的学生干部职务;学生干部录用后需任职满一年,未满一年无故退出者或被免职辞退者取消当年评奖、评优等所有评选资格;在任期内如出现重大工作失误,造成不良影响,一经查实将予以免职,并视情况给予相应处分。

第三篇:关于学生干部培养的条例

为进一步提高学院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干部的荣誉感与归属感,培养学生干部方法如下:

1. 团委、学生会各级学生干部,在完成学生干部招聘后,由团委办公室下发计算机学院初级团校培训手册到各部门各位学生干部手中,各级学生干部于第三周前按要求填写学生干部培训手册、粘贴照片。

2. 填写手册时如需进行指导,请各部门负责人与负责老师联系,统一安排时间进行填写说明。

3. 所有在册的团委、学生会及班级学生干部,都应参加学生干部培训,填写手册,并进行培训。

4. 准备工作完成后,由团委办公室牵头,举办学院初级团校培训开课仪式,由学院领导进行开课第一讲。

5. 培训课程所需的任课教师、企业家等人员应由团委办公室协助负责老师进行联络、接待等工作。

6. 培训课程的地点的确认、上课时间的通知,应由团委办公室相应人员进行操作。

7. 课程内容,培训内容以初级团校培训手册为准(培训手册见附件)

8. 培训课程的考勤工作应由团委、学生会各部门出专人负责,每次课程都需进行考勤记录,最后汇总后统一制成电子版表格交到团委办公室相应负责人处保存。

9. 联系培训课程之外进行的讲座等活动,可纳入培训课程之中,由团委、学生会各部门或专项部门交替承办。

10. 培训课程上课时间为1至2周一讲,具体频率按课程安排时间及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1. 学期末,由各部门统一收齐培训手册,经管理老师审查合格后,交到团委办公室处保存。

12. 班级学生干部需按学院领导及班主任老师安排决定是否参加此学生干部培训。

第四篇: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与激励

摘要:本文以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与激励作为研究主题,首先,课题从两个角度简析了当前高校学生干部在培养与激励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其次,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提升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力度的措施,最后,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提出了改进高校学生干部激励机制的几点想法。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提供积极有益的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激励

引言

近年来,围绕高校改革和高校群体管理的课题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问题牵动了各方的注意力,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此提出了很多改革思路。有的是从高校体制方面入手分析,有的是从高校培养机制方面综合分析,还有的是从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征进行评判,都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际,试着从教师作为切入点,综合探究探讨教师因素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和激励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很多新的措施和想法。

一、简析当前高校学生干部在培养与激励中存在的不足

(一)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和激励中存在的不足 高校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在日常行政管理、宿舍管理、课堂管理等环节中交互的程度较高,因此,辅导员老师对学生干部的影响最为直接。就当前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辅导员老师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方面存在较大缺陷,比如说,不重视对学生干部技能类的专项培训(包括沟通技能、组织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对思想意识方面关注度不够(包括团队文化、国家政策解读等)。相应的,高校辅导员老师也忽视了相关的激励措施的运用,有的只关注物质激励,有的只关注精神激励,还有的激励力度把控不妥帖,造成了不必要的负面作用。

(二)任课老师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和激励中存在的不足任课教师普遍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不够系统,在持久力上也有欠缺。除了课堂上鼓励学生干部起到带头作用外,在课外的时间中缺少必要的接触,因此,对学生干部的个人成长和内在诉求不了解。此外,在激励过程中,除了采用较为常见的口头表扬、课业加分外,深层次、多角度的激励机制缺失,而且任课教师受限于一般每学期都要换班级的教学情况,因此,在激励方面也缺少长性。

二、提升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力度的几点措施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出发点 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出发点是提升我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首要核心。高校的学生干部要有“我为大家”的格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通过认真学习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发扬新时期社会新风尚,在政治方向上保持先进性,努力做到“党有号召,下有响应”。结合当前来讲,高校学生干部要认真阅读主流媒体的文章,增加课外课堂的理论学习,以此来增强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以团队精神和意识作为培养的重点内容 培养高校学生干部一定要以团队精神和意识作为培养的重点内容。众所周知,学生干部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学生群体的配合,也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帮扶,“单打独斗式”的工作方式无法推动各类群体活动。因此,团队精神培养应突出团队成员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补位能力等方面,而团队意识的锤炼应通过必要的拓展训练和互动交流活动来加强。就当前我国各高校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忽视了对这一领域的关注,过分强调个体的培养而忽视了个体在群体中的能力结构框架的搭建。第一章以多种活动形式为载体搭建互动交流平台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的发挥和不断提高需要通过在活动中成型、固化、升华,因此,以多种活动形式为载体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当前,虽然高校中的活动形式不少,但是,交互式的交流平台还不成熟,跨校、跨区域、跨层级的互动交流还相对匮乏,所以,高校教师要有意识、有步骤、有计划的为高校学生干部创造条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大互动交流力度。此外,在活动形式方面,还要继续推陈出现,紧密结合形势变化,使得开展的活动在不浪费的前提下,充满时代气息,贴近校园生活。

三、改进高校学生干部激励机制的几点想法

(一)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相结合 高校学生干部的激励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采用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在使用上要注意程度。正向激励运用的时候要注意范围的把握,要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干部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对表现不好的学生干部加大负向激励力度,但总体来说,对大部分学生干部而言,应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实践中,笔者也注意到一些问题需要各方引起重视,一是激励要一定的硬度,该激励的要激励,该惩罚的要惩罚,不能一味的为了激励而激励,二是激励要特别注意把握度,不能让激励成为学生干部骄傲自满的资本或者成为个人发展的负担。

(二)外界激励和自我激励相结合 高校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外界激励和自我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干部正确理解激励过程。首先,所谓的外界激励包括学校方面给与的荣誉和奖励,也包括社会上给与的各类嘉奖,还包括学生群体内部之间的认同等等,而自我激励是指学生干部从内心对自身的认同感,包括自我定位、自我肯定和自我鼓励等等。两者之间是一个正向的互补关系,只有外界激励的话,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干部内在驱动力和主观能动性,只有自我激励的话,又会造成学生干部缺少持久驱动力和发展后劲,因此,两者需要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三)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 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能够较好的对学生干部起到最大程度的帮扶,其中,物质激励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金钱、物品等的实物奖励形式对学生干部的工作成果进行表奖,而精神激励则涵盖更多的内容,比如说,对学生干部的口头表扬、通报表扬等,还比如,通过对学生干部的家人的通告,传递学校方对学生干部工作的肯定等。从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应当以精神激励为主要导向,物质激励为从属。这是因为:物质激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经常性的使用会造成被激励对象的麻木,效果不持久,而精神激励形式更为多样,综合性的影响力较为持久,但是,单独依靠两者中的任何一种,也无法达到较为理想的激励效果。

结束语

学生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是“自我教育、自我培养”功能的一种实现,并将对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与树人宗旨的体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更对国家人才储备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高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一定要有主线,要专注工作的难点,突出工作重点,化解工作中的焦点,对存在问题的环节要抓紧时间去调整,鉴于这是一项较为持续系统的工程,因此,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不断在实践中去摸索,加大改革的力度,形成良性的闭循环,按照国家教育方针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过硬、品质优良、技能突出、勇于奉献”的新一代。

(作者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第五篇: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及能力培养

通过三次团校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学习干部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步的体会。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有待加强。以下是我对学生干部的新的认识。

学生干部,就其本质而言,是普通学生。但是,平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中小学学生干部相比较而言,有其特殊性。高校的学生干部具有实践性,需贯彻学校、学院的重大决定、文件,配合老师协调管理,积极策划、组织重大活动。在这一系列理论实践活动中,学生干部需做好表率,起到积极的榜样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学习上勤勉努力,工作严谨认真,生活中乐于助人。

对于高校学生干部而言,所承担的义务往往多于权利。学生干部对于普通同学,并没有上下级之分,而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区别。无论是学校、学院,还是班级的学生干部,都必须明确这一点。此外,作为学生干部,得有预先做出时间、精力上的牺牲的准备。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干部合理规划自己的作息时间,以积极的心态来处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的学生干部具有独立性。学生干部开展工作不是完全依赖于老师的指令,而是更加贴近同学,听取广大同学的心声来开展活动。在活动策划、组织方面,需要学生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热情,出点子,促使活动圆满完成。

学生干部具有上传下达,成为联系老师与同学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及时准确地传达学校,学院信息,如实将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反馈给学校。与学校、学院、老师、同学积极交流,多做沟通,成为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同学们心声的发言人。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除了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明确职责之外,还应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第一,交际沟通能力。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既要与学校、学院、老师保持联系,又要与同学们学习、生活在一起。这就需要学生干部培养自己的交际沟通能力,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在待人接物方面,不拘谨,落落大方。

第二,组织管理能力。作为学生干部,一学期的工作中,很多方面都需要同学们的积极配合。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干部听取同学们的意见,积极采纳有用的建议来组织活动。增加同学们的热情度,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在组织管理中应扬长避短,讲求效率;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主题相契合。

第三,协调能力。无论是学生会干部,社团干部还是班级干部,都需要协调好校、院与同学们的关系。若是同学们多所传达的信息有异议,不满时,可耐心做解释,使他们明白学校,学院下发的消息是以为同学服务为基本出发点的;可适时、恰当地向学校、学院反馈同学们合理的意见、建议,使学校、学院领导、班主任和辅导员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同学们的内心想法,采取有用建议,更好的建设校园。

第四,创新开拓能力。在社会主义新阶段,创新开拓是大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更是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大学生干部要坚持在学习探索中增长才干,在培养教育中提升能力。根据本学院,本专业,本班级的实际情况来举办活动,彰显院系、班级风采,使之特色化。

由此可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干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开面对,不断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干部,更应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所谓建团队协作,不是大家共同来完成一件或几件事,而是每位学生干部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履行职责,各司其职,而不是相互帮助。团队合作的基础是分工,只有分工明确,团队的效率才会提高。

上一篇:评选最美教师演讲稿下一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