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化建设发展

2022-06-29

第一篇:法治文化建设发展

科学发展引领西藏民主法治建设

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次仁罗布 发布时间: 2012年09月05日 08:53

从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从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理念的提出,到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十年间,我区在民主法治道路上前行的脚步坚定不移。

回望十年,我区民主法治建设的脉络清晰可见:科学发展引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又为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人民当家做主,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来自我区各地的人民代表都会齐聚拉萨,参加一年一度的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们依法行使着自己的民主权利,一项项建立在国家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框架内的地方性法规和条例、决议、决定,经由他们的手表决出台。

在今日的西藏乡村,经常可以看到选举的热烈场面。无论是选村委会成员还是选乡人大代表,选民们都能从自己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加以考虑,能带领大家致富的能人特别受群众欢迎。在当下的西藏,占总人口80%以上的广大农牧民当家做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他们已经懂得如何使用民主选举的权利。

不光在农牧区,城市社区居民也能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居民委员会领导选举持积极参与的态度,超过九成选民参加了投票。如今的城市居委会按照社区居民自治章程来规范工作,努力增强居民当家做主意识,实现“社区的事大家管”。

不仅在农牧区和城市社区,十年间,全区各级政府及部门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为主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有效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加强地方立法,为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作为民族自治区,自治区人大还拥有根据当地特殊情况变通国家法律的“特权”。

十年里,我区立法机关从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地方立法职权,重点开展与国家法律相配套的实施性立法,着力推进体现地方特色的自主性立法,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的先行先试性立法,为地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法制保障。

在去年召开的全区人大工作会议上获悉,截止到2011年7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共283件。

本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共39件,其中已经审议通过28件法规,批准拉萨市5件法规。这些法规内容涵盖了自治区经济、政治、教育、科学、文化、卫生、资源、环境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以2011年1月1日施行的《西藏自治区旅游条例》为例,该《条例》充分结合了自治区的特点,将高原特色生态旅游、西藏文化旅游等纳入法规,突出了西藏的特点。《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突出了对高原独有的高寒湿地的保护,针对西藏生态脆弱、不可再生的特点,对制定保护措施及保护方案等作了有利于高寒湿地保护的规定。

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负责人介绍,在立法工作中,我区始终遵循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立法权限,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无论在实践性立法方面,还是在自主性立法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自治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深入开展普法,法制意识普遍增强

十年间,我们更欣喜地看到,群众依法维护和行使自己合法权利已深入人心。

为了田地里的那些秧苗,村民间你堵我拆、你截我放的情景,多少年来总是一次次上演、没完没了地重复。然而,2009年10月达孜县雪乡村民普穷把堵了自己田地入水口的邻居达娃告上了法庭,要求对方赔偿因缺水干旱导致的庄稼歉收。这在雪村还是头一遭。最后经达孜县人民法院裁定,达娃向普穷支付了150元赔偿费。150元,这笔看似不值一提的数目背后,却是我区群众知法、懂法和用法的一个缩影。

从每年邀请国内知名法学家来藏进行法制讲座,到加大寺庙法制宣传力度;从大力开展适合农牧区的法制宣传教育,到加强社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推动法制进学校,到引导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十年间,我区有关部门在全区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寺庙活动,把普法教育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有效增强了群众法制观念,很好地推动了群众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 新的阶段,新的使命。未来,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我区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民主与法治阳光的照耀下,西藏必将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征程中阔步前进。

第二篇: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助推地勘经济发展

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建设的灵魂工程,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以来,在全国兴起一轮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尤其是“六五”普法期间,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地勘行业的省物勘院,如何将法治文化建设充分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彰显地勘行业特色的同时,助推地勘经济发展,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现在,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当前经济运行条件下,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一、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中国的法治建设,是在一个缺乏法治文化传统的国度上进行的,过去的30年,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全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的法制化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积极推进法治实践,全社会已经或者正在形成崇尚法治、努力维护法律权威的良好氛围,为国家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事业,乃至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为中国现代法治文化的建设开辟了处女地,尽管相对其他种类的文化,中国现在法治文化的建设还处于较为稚嫩的阶段,但毕竟我们已经或者正在大力推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法治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法治文化是法律制度、法治精神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的程度和人们对法律信仰水平的

总和。它主要包括法治精神、法治制度、法治行为和法治保障四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法治文化就是法律和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实施法治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环境。法治不是凭空而生的,任何法律制度的建立都要受到相应的文化影响,任何法律的实施同样也要受到相应的文化解读、文化认同。但不管怎样,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那就是法治的公平和正义。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适应,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全体公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持并遵循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方式,其主要表现为社会成员的知法、守法、信法、护法、用法心理,较强的民主意识、正义观念和权利义务观念,法律的权威至上观念,依法办事的精神和法治的思想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先进的法治文化,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

(二)法治文化对推进社会法治化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国的法治文化是在传统文化中生成的,在现阶段,不可避免地带有礼俗文化的印迹,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还大量存在着权大于法、人大于法、以言代法、知法犯法的现象,法律的权威受到很大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法律还不完善,以及人们法律素养的不足等主观因素的制约,导致法律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客观法律还没有被普遍信仰。表现在生活中,人们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往往想不到通过法律途径去予以解决,或者是诉讼过程中,更多关心的是律师与法官的关系,而不是证据。这些情况,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行为方式的选择,与法理社会不相适应,法律的权威得不

到体现,法治的价值得不到实现,与建设法治社会还有很长的距离。

(三)要实现“富民、强院,构建和谐物勘院”的目标,需要法治文化建设。丰厚的物质财富是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丰富的文化食粮是社会和谐的精神保障。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取向的法治文化,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能够教育引导全体公民普遍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养成崇尚法治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有助于公平正义的实现,有助于诚信友爱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社会秩序的建立,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的巩固,有利于助推“富民、强院,构建和谐物勘院”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院非常重视法治文化建设,把它作为地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一手抓地勘经济建设,一手抓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法治文化建设仍然是地勘经济发展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目前,为实现“富民、强院,构建和谐物勘院”目标,在大力发展地勘经济的过程中,法治文化建设尚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笔者认为,结合当前实际,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应做好六个结合:

(一)法治文化建设与地勘特色文化相结合,提升法治文化的品味。

法治是道德的最低要求,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关于社会正义、荣辱观等民族精神,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支光辉旗帜,要对传统的道德文化有吸收地加以继承,予以扬弃,法律只有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才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才能在中国这片土壤上滋长、蔓延、生根、发芽。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地勘系统就行成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四特别”精神,他既凝聚了地勘单位员工共同的理念、价值观、道德观、地勘精神,又体现了鲜明的地勘行业特色。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继承和发扬这些地勘精神,利用各种载体、形式,如“法治文化长廊”、“文化墙”、法治文艺活动等大力宏扬地勘精神,对各类对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促使干部职工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做到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质、德化于社会,并形成知荣辱、守法纪、促和谐的良好道德氛围。

(二)法治文化建设与“六五”普法相结合,培养公民的法治精神。

社会主体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灵魂,是法治文化的精髓。而普法宣传的基本含义是将法律交给广大群众,使广大群众知法、守法、树立法治观念,培养追求法治的信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作斗争,保障公民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我国近三十年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先后经历了普及常识、重点教育、观念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公民法律意识的觉醒。法治建设必须观念先行,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并创新角度,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运用现代科技的作用,创新载体、创新方法,通过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

法,比如法制影视、法制专刊、法制漫画、建法律图书角等,针对不同对象分类施教,通过法律进机关、法律进社区,法律进班组、法律进机台等“六进”活动和每年的“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培养公民的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认识。

(三)法治文化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增强党员干部凝聚力、战斗力。

党员干部受职工群众的信赖与委托,享有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职权,在性质上是一种责任,其履行职权时必须以职责为本位,规范与约束权力、保障和发展权利,力戒隐性的法外特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设,必须把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作为重中之重,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认真遵守中央及上级关于廉洁自律的规定,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并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醒和约束,常怀责任之心、淡泊之心、律己之心、敬畏之心,严格做到按规章办事,按制度办事,依法履职、依法管理,提高自身防腐拒变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得到群众的信服,才能增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

(四)法治文化建设与安全文化建设相结合,构建安全生产屏障。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工业安全领域提出的一种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它起源于人们对核安全的认识。高度的安全文化会教人们认识到:安全是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之一,感觉到自己对自己、自己对他人安全应承

担责任,进而明确自己的安全行为规范。作为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要以有形或无形的渠道,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传递在企业中每一个成员,使之充分认识到岗位的法律责任、行为准则和工作标准,把自身的个人行为变为社会的法律责任行为,并牢固树立“违章”就是“违法”的观念,使职工深刻懂得依法搞好安全生产、自觉守法来不得半点马虎。只有这样,无论是决策者层、管理者层还是一般员工,都会自觉去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指令,遵章守法。目前,地勘行业已逐步建立起了浓厚的安全文化环境,它必将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一道健康、文明、有序的安全屏障。

(五)法治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推动企业规范发展。 法治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管理理念,应渗透于市场经济活动的一切管理之中,是以管理为目的和以法治文化为载体的管理理论的有机结合,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体表现为规范广大干部职工行为的各种制度规范。通过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全院的各项工作,约束干部职工的行为,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会对全院的管理工作起着规范和促进作用,为地勘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六)法治文化建设与民主管理相结合,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推行和不断深化事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促进了企业稳定、和谐和健康发展的基石。深化事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公开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重点信息和与职工群众利益密切

相关的院务信息,尤其是对职工群众关注度较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住房、职工福利等事项要实行重点公开,让群众有更多的知情权。坚持重大事项民主集中决策制,提高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开展民主监督的意识,坚持和进一步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重大事项议事规则、民主评议制度,充分保障职工群众的发言权、决策权和评议权。以此促进干群关系的进一步和谐,推动全院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当然,法治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用文化理念来改变以往的习惯,需要时间、需要过程。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只有通过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融入到工作实践中,用法治文化理念来“内化于心”提高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外化于形”,和谐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维护企业和谐稳定,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助推全院十二五“富民、强院,构建和谐物勘院”目标的实现。

市场开发部 2012年9月19日

第三篇:大力优化发展环境 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执政水平的具体体现,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景和后劲。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我区对外开放步伐,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实际工作,就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出了一些的意见和建议。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性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强劲发展态势的迫切需要;是营造一流服务平台的关键举措;是确保全区重点工作顺利推进的现实所需。第一,环境是生产力。没有优良的环境就没有发展的可持续。环境是资源的组成部分,环境本身就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就是生产力。优化发展环境,就是要保护、集聚、开发、利用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努力为投资兴业提供良好的平台。第二,环境是吸引力。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聚集程度,而生产要素的聚集程度,取决于发展环境的优劣。“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环境优良,能使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进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迅速成长壮大。第三,环境是竞争力。没有优良的环境就没有发展的优势。在一定意义上,发展的压力实质上就是

环境的压力,发展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环境的竞争。优化环境,就是要为投资者营造一个“低门槛进入、低成本运作、高利润回报”的良好环境,以环境优势催生发展优势。第四,环境是创造力。没有优良的环境就没有发展的动力。环境优良,能使人们安居乐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产生创造财富的巨大激情。能够激发土地、人才等要素的潜能,形成发展新动力,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加强领导,确保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见到实效 创新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必须痛下决心、坚定信心、拿出狠心,想高招、谋实招、出硬招,全力打造发展环境优化“第一品牌”。一要强化责任。掀起“责任风暴”,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无责可负、有责不负、失责不纠等突出问题,使全区上下都以加快东安发展为己任,都做出自己的贡献,以个人“小环境”的好转,促进整个“大环境”的优化。二要全面提质提速。为从根本上解决机关工作中的“繁”和“慢”等突出问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效能革命”,提高服务水平,向囿权观念宣战,对疲沓行为开刀,全面破除影响提质、提速、提效的障碍,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个人都在这场“大合唱”中唱好唱准自己的“音符”。三要完善鼓励政策。靠政策吸引外力,用政策鼓励发展,结合当前全民创业的新形势,大胆研究、加快制定具有突破性、灵活性的鼓励政策,激发投资创业者热情。四要提高内在素质。激

发全民动力,人人参与,注重全民素质提升,增强工作能力,增长服务本领,使每名干部做好本职工作,做一名真正的为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的工作者。

三、明确目标,全面落实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任务 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必须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第一引擎”,通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凝聚内力外力形成“加速度”。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永不懈怠地创造良好环境,真正促进我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是着力营造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各级各部门应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和中心意识,全力打造东安区良好的人文环境,以人文环境的优化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广泛深入宣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对典型事例进行报道,为优化环境造势,深化广大群众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重要意义的认识,使优化环境的政策、措施深入人心,切实增强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做贡献的自觉性。

二是努力打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为突破口优化发展环境,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政

府的组织和管理,及时把政府决策、服务程序、办事方法向社会公布。同时把开展优化发展环境纳入考评工作。优化发展环境政风行风评议结果较差的部门在全区实绩考核中不得评为本实绩突出部门。切实降低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和群众创业成本。

三是强力规范文明有序的执法环境。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程序,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强化执法单位“规范执法、守信执法、文明执法”的理念,确保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维护、发展。对投资者,只要他们不踩红线、不碰高压,就全力支持他们放手发展经济。在生产经营中,如有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要以帮助纠正为主,原则上首次不予处罚。对不可免除性罚款,一律按规定标准下限执行。同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欺行霸市、制假贩假等违法经营活动,决不因其纳税多而姑息迁就,依法予以打击,确保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更要做到服务不添乱。加强对创业者和群众投诉以及监测点反映问题的督查督办,及时受理创业者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严肃查处一切损害投资创业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等影响机关效能、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实行“一票否决”。

四是尽力优化宽松的服务环境。一是完善创业政策扶持平台。大胆探索、大胆尝试,抓好具体政策措施的创新实践,凡是涉及企业发展、投资条件、投资者的经济和政治待遇等

有关政策的,要放到相对宽松的程度,放到企业和纳税人最满意的程度。二是完善创业资金支持平台。进一步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充分创造条件,积极创造融资机会,着力破解项目推进资金瓶颈,加大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支持力度,帮助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完善中小企业孵化平台。完善创业孵化平台的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落实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补贴政策、扶持创业社会保障政策及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创业培训力度。要多学习和借鉴经济发达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大做强创业孵化平台。要带着浓厚的感情,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生命工程”来抓,不让“索拿卡要”在我区发生,不让发展环境在我区受损,不让办理的手续在我区延误,不让投资者在我区被冷落。

五是全力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实行综合治理,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一是司法部门要增强为投资者服务意识,及时依法惩处各种危及企业投资者生产经营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要严厉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对向企业敲诈勒索等干扰施工及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对投资者要求提供执法执纪保护或服务时,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派员赶到现场,帮助协调处理相关问题。三是政法机关对投资者的举报、控告、申诉,要及时受理,迅速查办,依法从重惩处犯罪分

子。要通过打击干扰企业正常生产、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风气,积极营造全社会遵法守法的良好环境。

第四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推进新村科学发展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推进新村科学发展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四新村事迹材料

襄阳区朱集镇四新村位于鄂豫交界的夹河套地区,远离襄阳城区50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全村709户、3270人、耕地面积4035亩,村年各种产业生产总值2.6亿元,2012年村集体总收入135万元,人平年收入7680元。该村自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讲政治、保稳定、求发展”为工作思路,全力打基础、用心抓落实,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2009年7月被湖北省委授予基层党组织先进单位,2008年度襄州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级经济发展“十强村”,连续3年分别被襄樊市委、襄阳区委评为“平安村”,连续6年全村无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一、村级党建管理“三三制”、奠定民主法治大根基

“三位一体”建好村级组织、经济发展实现新的突破。2011年底,四新村实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2010年四新村成立了养殖协会,协会理事长由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刘大中同志担任,初步实现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 目前,四新村“两委”班子共有5人,全部实现了交叉任职,包括刘大中在内,均兼职担任村民小组组长。四新村党委根据村经济发展情况,成立了农业、商业、工业三个支部,由3名委员分别担任党支部书记。从2011年底开始,四新村党委按照“土地向大户集中”的思路,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从村民手中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赁土地1000亩,建立生态养殖园区。通过亲情招商的方式,先后吸引本地在外务

工、经商小有成就的人士回乡创办了5个“农”字号养殖企业,共引进资金1000多万元,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目前,全村已形成以四海牧业、红透天小龙虾养殖为龙头的畜牧养殖业和畜产品加工业,以马黄路沿线为龙头的麦、稻、玉米加工业,绿色生态养殖业正逐步成为四新村的支柱产业。“农”字号企业的入驻,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养殖业、水产业。仅四海牧业、红透天两个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办法直接带动周边350户农民从事养殖业,农民养殖的肉牛、小龙虾全部由公司按市场价统一收购。14家企业安置本地农民就业150多人,人均增收1万元。

“三会治事”运行有序、村事决策三方满意。四新村始终坚持民主治村,建立了民主议事制度,小事实行党委决策,村委执行,大事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基本上都与“三会治事”的要求相吻合。在今年3月,四新村集体预制板厂租赁到期,必须重新招标。村党委首先进行了讨论研究,制定了招投标办法草案。随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和建议,获得代表们全票通过,并作出了将租赁费用投入到发展养殖业上的决定。随后,村委会根据群众代表大会通过的决定,组织了招投标活动,并邀请部分村民代表全程参与招投标活动,把招标的结果向群众公布。招投标整个过程基本吻合了“三会治事”的有关规定,整个活动从始至终开展的都比较顺利,实现了组织满意、干部满意、群众满意。襄樊市委组织部针对该村提出“三会治事”以后,村党委及时组织了学习,对照要求查找不规范、不到位的地方,重新修订完善了相关制度,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更加严格地按“三会治事”的要求来操作。

城乡互联抓共建、聚力惠民办实事。四新村作为襄樊市和襄阳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得到了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城乡互联共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一是开展了结对共建活动。区农办、共

青团区委等有关部门与帮扶对子,从资金、涉农项目、信息等方面进行帮扶,使四新村的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150家农户修建了沼气池,对300个“三改一通”的农户进行补偿,修建通组公路4.5公里,投资兴建了自来水厂等。二是采取“x+1”模式进行集中帮扶。2009年四新村被襄州区定为全区新农村建设“一片七点”试点单位,6名区委常委、2名副区长、25个单位和朱集镇党委对四新村村容村貌实行分段、分点包保,实行责任到人,分工到段,出资出力进行帮扶。从3月份开始以来,已修通下水道3000多米、农田排水渠4000多米、道路两侧绿化树木200多棵、道路两侧铺设彩砖1000多米、安装路沿石和下水道盖板1800多米;解决了三个村民小组1000多人下雨天出行难的问题,使1000多亩农田免受水淹,四新村的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健全机构抓创建、法治教育造氛围

健全机构,建章立制。四新村两委班子首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该村委会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7个活动小组,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要求,村委会与7个生产组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禁毒责任书》,7个生产组又与709户农户签订责任书。同时村委会还对辖区内的4名刑释解教人员指定了帮教责任人,签订了帮教协议,按照帮教方案适时组织帮教,真正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多年来该村的刑释解教人员无一例重新犯罪。三是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治保调委会的职责》、《村规民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36个制度,做到制度上墙,有章可循,管理规范。

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氛围浓厚。该村以落实“四民主”、“两公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重点,开展依法治村、以德治村、村民自治工作。为保障农民当家作主,有的放矢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普法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村内治安热点问题得到及时整治,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违法青少年得到帮教。为了防止“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村内加强了对邪教本质危害和外在表现的宣传教育,使村民能分清正常宗教信仰与邪教区别,自觉抵制邪教的侵蚀,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和保障了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民调组织网络健全,作用发挥成效显著。为使村级社会治安得到综合治理,该村建立了三级治保调解网络,村级设立了村民调解委员会,各组设立了人民调解小组,每小组又根据村民居住情况,每10户设立一个调解信息员和治安中心户。三级调解网络健全后,工作职责明确,全力化解各类纠纷。一是出现的各类纠纷得到及时调处,调处成功率97%以上,没有因纠纷调解不善而导致刑事案件和非正常死亡;二是能及时发现、整治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全因素,整治不了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整治,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处置在萌芽状态;三是结合辖区实际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按照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处置。近6年来,该村无因集体上访、群体械斗引发的民转刑和信访案件发生。

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有力、村级经济发展科学持续

借契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该村借2011年10月村委换届这一

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干部群众参与监督意识。一是抓好民主选举环节,加强组织建设,通过民主选举优化了村委干部结构,加强了基层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二是抓好民主决策环节,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村民委员会进行决策时,充分发扬民主,对涉及到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必经村委研究,由村民会议讨论通过;三是抓好民主管理环节,依法规范村民自治。村内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制定并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建立了有关生产、财务、治安、计生、党员干部目标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村级民主管理的水平,特别是党员目标岗位责任制的创建得到了各级的肯定;四是抓好民主监督环节,实行村务、财务两公开,实行村民自治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规范,村委会每季度向村民公布一次村内财务及村务,做到给农民群众一个明白,还基层干部一个清白,推动了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密切了干群关系,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机制不断优化。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热情,调动了村民民主参与的积极性,为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抓整合、聚力“三方”促发展。2012年四新村两委班子成员科学规划发展思路,不断调整工作方法,村党委坚持“三个整合”的发展方案:首先是整合干部资源,激发村干部在发展中的作用。四新村党委在春节刚过就召开会议,讨论新一年发展规划,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干部管理方法,不断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制定了《四新村干部值班制度》《四新村干部考核制度》《便民手册》等,刚开始干部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但几天后干部也出现了危机感,在工作方式上得到了极大的转换,由原来的等事做、有时不想做转变为没事找事做,特别是把发展村级经济和建设新村列入考核内容之后,干部干劲十足,大大提高了四新村整体发展速度和水平,在经济发展中村党委不

断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参与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的结构调整等;其次是整合村集体资产资源。长期以来村集体的资产不断流失,使集体经济得到极大的损失,2012年初,村两委主动与镇“三资”管理中心联系,清理村级资源、资产、资金,村两委根据情况,把清理出来的集体资产进行公布,需要处理的通过“三会治事“的方式,村党委提议,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委会理事的工作机制,解决遗留问题,并且成功的解决了多起群众有疑问的集体资产。例如原来村废弃多年的一个预制场,因长期闲置群众有意见,认为是对集体资产的一种浪费,通过村党委提议,村民代表定事、村委会理事的方法,在全村公开招投标,并顺利的进行招租,盘活资金达20多万元;三是整合资金促发展。四新村集体经济快速的发展,但四新村人并没有停下发展的步伐,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村两委通过整合集体资金,不断加大其它方面的投入,争取使现有资金用好、用活。 2012年下半年四新村还将利用集体资金加大园区建设,不断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

转思路、村级经济新突破。四新村村两委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团结奋进,坚持实现一个中心,即以群众服务为中心;两个转变,即工作作风要有原来的管理型干部向服务型转变,等事做向找事做转变;克服“三怕”,树立“三敢”即克服怕干事惹麻烦、怕说话得罪人、怕立制度受约束的思想,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工作作风;坚持“四心”工作法,即为群众办事诚心、为群众解决问题耐心、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细心、倾听群众意见虚心,着力发展生态综合养殖业,强村富民,始终牢牢把握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宗旨,为早日把四新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2011年以来,四新村改变原有的发展思路,立足村情,因地制宜的提出“人口向集镇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项目向园区集中”的

建设思路,根据本地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一边盘活原有企业,一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农业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引进资金投入1000多万元,养殖企业7家,并成立了养殖协会。目前,该村生态养殖小区初具规模,园区经济正在稳步有序快速发展。

盘活村办企业,为集体增收。四新村原来有村办企业7家,由于各种原因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逐步被市场淘汰,不仅不能够正常运行,而且每年还使村里倒贴钱,这些企业成了刚上任新班子的头痛病。村书记刘大中和村党委一班人根据村情,对村办企业实行承包的方式,租赁给个体户经营,短短的三年时间,所有的村办企业,不仅没有倒闭,而且还实现了每年为村里上交承包费用40多万元,有效地促进了四新村整体经济的发展。

发展新型经济体,为集体增收。四新村通过大力发展养殖业,不断加大养殖企业的投入力度,村两委陆续引进并发展了四海富民牧业、550亩的红透天龙虾养殖基地、万只养鸭场,年出栏30万只的养鸡场等新兴实体,丰富了四新村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同时也为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2012年上半年四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78万元。

总之,该村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各项工作实现法治化管理,村级经济快速发展,村民邻里团结,和睦相处,村容村貌建设得到改善,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景象,达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第五篇:依法治国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发展历程

【摘要】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本文重点阐述依法治国的理念,以及中国的法制建设所经过的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一、 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前提是有法可依,依据宪法和其他法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依法治国的核心为依宪治国,是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和基本国策,以有法必依为中心环节,依法行政、执法必严是其权威性的体现与关键所在,违法必究是其强制力的体现。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做了高度概括:“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二、 中国古代的法治发展历史

“法治”的理论,中国古代最早是由春秋时期法家的先驱者管仲提出的,他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1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为中国文化扎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埋下了根深蒂固的弊端。追溯我国法的起源,具体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西周时期,甚至是夏商时期。一路走来,法律的发展史是十分的坎坷与曲折。各种主张也形成了众多的学说和思想,主要主张有“以礼治国”、“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等。其各种主张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 在夏商时期,统治者为了更好地实现统治和保障皇权,以神权来宣称“王权神授,代天行罚”的思想来维护皇权的统治。西周时期主要统治思想是“礼治”,周公制礼、以礼治国等宗法制度已成为维护统治和治理国家的核心。“礼治”的基本特征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其中虽然主张所有贵族和享有特权的人一律不得给百姓增加义务、王孙贵族犯了罪必要时候也要受到刑罚的平等条列,但是贵族和享有特权的人通常能享受到各种的特殊对待。

1 马念珍,《浅析中国古代的法治理想与当代的依法治国》,《法学探索》1997年第3期 (二) 在秦朝时期,主要治国思想是“法治”。历史上第一位统一全国的君主秦始皇,他以法强国最终统一了六国。其后有‘车同轨、书同文’的改革,以便其统一治理国家,以此可见法的重要性。在秦时期,商鞅以《法经》将“法”改为“律”,在古代法强调内容上的公平正直,律则偏重于法律规范在适用上的普遍性和统一性。这与我国现今的要求颇为相似,这在当时为律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商鞅的变法使当时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富强的国家,为后来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商鞅在《法经》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为秦国的法治奠定了基础。后来秦始皇也继承了商鞅、韩非的“法治”思想并将其推向了极端。法家李斯当时任秦国丞相,他主张“君主必须独治天下”,而当时秦始皇主皇帝独揽大权。秦始皇认为人们一切活动都应该依法律规定的模式运行,所以当时有“法繁如秋荼,而网密如凝脂“的说法。李斯主张”法治“并且法应从严才能达到惩戒的目的。

(三) 两汉时期的治国思想除沿袭了一定的尚法任刑之外更注重的是德行。故其主张治国思想是“以德治国”。后来在汉武帝时期,为了满足大统一的需要,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以儒家思想为主提出“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其表现主要在立法上,例如“三纲五常”等都是从道德方面来限制人们的行为,也是道德律例化。

(四) 在后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其法律制度是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重要历史时期,其主要治国思想是将道家、法家、儒家他们所主张的“礼治”、“法治”、“德治”三者杂糅在一起,综合的治国思想。其比较活跃,这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后来各个时期的治国思想也颇为相近。在后来各个时期中,只有在特殊的阶段有一定的变化。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更强调的是“礼治”和“德治”,“法治”虽然在实践中一直被广泛使用,但是在意识形态上并不受到推崇。相比较而言,将“法治”作为治国核心的只有战国时期的秦国以及后来的秦朝,“法治”在当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要注意的是秦国的法治在刑罚上都偏重,要与我国建设的“社会主义法治”区分开来。

三、 中国近代受西方影响的法制建设

(一) 中国近代法学,并不是国人在继承中国古代法学(律学) 之基础上诞生的,而是通过移植西方法学发展的经验和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法学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有着特别巨大的启蒙意义。

1. 在中国近代,比较早将西方的法学观传进来的是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1839年,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为了知己知彼,就曾组织人员将瑞士著名国际法学家瓦特尔(E.De.Vattel) 的《国际法》一书中的部分章节译成中文,其中,就涉及了西方的主权观念和法治观念。林则徐的好友、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魏源在1842年完成的《海国图志》一书,积极地宣传了西方的民主与法治的观念。梁廷的《合省国说》一书,也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美国的共和政体、选举制度、宪政理念和三权分立观念。

2. 从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称为“洋务运动”时期。在该时期,一批启蒙思想家也在林则徐、魏源等人活动的基础上,掀起了新一轮的传播西方法学观的浪潮。从而对光绪的法律改革的思路的确立起了很大的作用。

3. 在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也大力传播西方的法学观和法学思想。尤其是在1904—1909年完成面世的《孟德斯鸠法意》一书中,对西方的宪政制度、权力分立、法治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原则和观念,都作了宣传和阐述。

4. “五四”运动前后,一批更为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于上述活动。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在该杂志上,陈独秀发表了一系列影响重大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陈独秀传播了许多西方的法律制度和法学观念。与陈独秀一起,中国共产党的另一位创始人李大钊,也通过一系列论文,开始了在中国宣传西方法学观包括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活动。2

(二)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法学的影响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法学的萌芽和诞生所起的奠基作用的活动。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活动, 虽然带有两重性, 但作为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包括法和法学知识) 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介绍、宣传和阐述西方近代法学的使者,是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者, 是中国近代变法活动(如戊戌变法、清末修律等) 的积极参与者。不管他们的动机如何, 他们的活动催生了中国近代法学尤其是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法学、诉讼法学和国际法学等学科的诞生与成长。3

四、 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制中国建设

我国不是一个连一点法律经济成本都付不出的穷国, 但也不属于可以付出足够法律经济成本的发达国家;我国不是一个连一点现代法治所需文化条件都不具备的愚昧国家, 但也不属于完全具备现代法治所需文化条件的国家;我国不是一个处于乱世的国家, 但波澜起伏的社会变革对法治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

4此, 中国依法治国的渐进性是一种客观规律。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 用什么样的方式治理好国家, 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是党的领导集体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一)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开创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伟大事业。

(二) “文化大革命”中, 国家法制惨遭破坏。针对这种现象, 以邓小平同志 23 何勤华,《西方法学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法学》2004年第12期

何勤华,《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2004年第5期 4 郝铁川,《中国依法治国的渐进性》,《法学研究》2003年第6期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坚定地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历史性任务, 确定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针。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新局面从此打开。

(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民主法制思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996 年2 月8 日下午, 中央第三次法制讲座的总结讲话中,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 并对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他指出: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5

(四) 2008年5月4日,应中国政法大学学生邀请,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中国政法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与中国政法大学生讨论依法治国时,温家宝总理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成熟的社会主义的标志。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不仅是我们的基本治国方略,而且是每一个百姓自身权利和自由的根本保障。”

(五) 2014年2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五、 结语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法制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5 肖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形成和发展》,《求是杂志》2007年第20期

上一篇:服装品牌开店计划下一篇:副总经理半年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