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装修防火设计规范

2022-08-21

第一篇:内装修防火设计规范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_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

1 总 则

1.0.1 为保障建筑内部装修的消防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和减少建筑物火灾的危害,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内部装修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古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的内部装修设计。1.0.3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妥善处理装修效果和使用安全的矛盾,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尽量避免采用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本规范规定的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在民用建筑中包括顶棚、墙面、地面、隔断的装修,以及固定家具、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固定饰物等;在工业厂房中包括顶棚、墙面、地面和隔断的装修。

注:(1)隔断系指不到顶的隔断。到顶的固定隔断装修应与墙面规定相同;

(2)柱面的装修应与墙面的规定相同。

(3)兼有空间分隔功能的到顶橱柜应认定为固定家具。

1.0.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装修材料的分类和分级

2.0.1 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可划分为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饰材料七类。

注:(1)装饰织物系指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等;

( 2)其他装饰材料系指楼梯扶手、挂镜线、踢脚板、窗帘盒、暖气罩等。

2.0.2 装修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应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表2.0.2的规定:

2.0.3 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由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确定。B3级装修材料可不进行检测。2.0.4 安装在钢龙骨上燃烧性能达到 B1 级的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可作为 A 级装修材料使用。

2.0.5 当胶合板表面涂覆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时,可做为 B1 级装修材料使用。当胶合板用于顶棚和墙面装修并且不内含电器、电线等物体时,宜仅在胶合板外表面涂覆防火涂料;当胶合板用于顶棚和墙面装修并且内含有电器、电线等物体时,胶合板的内、外表面以及相应的木龙骨应涂覆防火涂料,或采用阻燃浸渍处理达到 B1 级。

注:饰面型防火涂料的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涂料防火性能试验方法及分级标准》的有关规定。

2.0.6 单位重量小于300G/㎡的纸质、布质壁纸,当直接粘贴在A级基材上时,可做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

2.0.7 施涂于A级基材上的无机装饰涂料,可做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施涂于A级基材上,湿涂覆比小于1.5kg/㎡的有机装饰涂料,可做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涂料施涂于B

1、B2级基材上时,应将涂料连同基材一起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确

定其燃烧性能等级。

2.0.8 当采用不同装修材料进行分层装修时,各层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均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复合型装修材料应由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整体测试并划分其燃烧性能等级。

2.0.9 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可按本规范附录B的举例确定。 3 民用建筑3.1 一般规定

3.1.1 当顶棚或墙面表面局部采用多孔或泡沫状塑料时,其厚度不应大于15mm,且面积不得超过该房间顶棚或墙面积的10%。

3.1.2 除地下建筑外,无窗房间的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除A级外,应在本章规定的基础上提高一级。3.1.3 图书室、资料室、档案室和存放文物的房间,其顶棚、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地面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3.1.4 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中央控制室、电话总机房等放置特殊贵重设备的房间,其顶棚和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地面及其他装修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3.1.5 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固定灭火系统钢瓶间、配电室、变压器室、通风和空调机房等,其内部所有装修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3.1.6 无自然采光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3.1.7 建筑物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中庭、走马廊、开敞楼梯、自动扶梯时,其连通部位的顶棚、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3.1.8 防烟分区的挡烟垂壁,其装修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3.1.9 建筑内部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两侧的基层应采用A级材料,表面装修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3.1.10 建筑内部的配电箱不应直接安装在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上。

3.1.11 照明灯具的高温部位,当靠近非A级装修材料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灯饰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3.1.12 公共建筑内部不宜设置采用B3级装饰材料制成的壁挂、雕塑、模型、标本,当需要设置时,不应靠近火源或热源。

3.1.13 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装饰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3.1.14 建筑内部消火栓的门不应被装饰物遮掩,消火栓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应与消火栓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3.1.15 建筑内部装修不应遮挡消防设施、疏散指示标志及安全出口,并不应妨碍消防设施和疏散走道的正常使用。因特殊要求做改动时,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规范和法规的规定。

3.1.15.A 建筑内部装修不应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设计所需的净宽度和数量。3.1.16 建筑物内的厨房,其顶棚、墙面、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3.1.17 经常使用明火器具的餐厅、科研试验室,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除A级外,应在本章规定的基础上提高一级。

3.1.18 当歌舞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夜总会、录像厅、放映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

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下简称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室内装修的顶棚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它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室内装修的顶棚、墙面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它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4 工业厂房

4.0.1 厂房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表4.0.1的规定。

4.0.2 当厂房中房间的地面为架空地板时,其地面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

4.0.3 装有贵重机器、仪器的厂房或房间,其顶棚和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地面和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4.0.4 厂房附设的办公室、休息室等的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表4.0.1的规定。附录A 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A.1 试验方法

A.1.1 A级装修材料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的规定。

A.1.2 B1级顶棚、墙面、隔断装修材料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的规定;B2级顶棚、墙面、隔断装修材料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的规定。

A.1.3 B1级和B2地面装修材料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铺地材料临界辐射通量的测定辐射热源法》的规定。A.1.4 装饰织物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纺织织物阻燃性能测试垂直法》的规定。

A.1.5 塑料装修材料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的规定。A.2 等级的判定

A.2.1 在进行不燃性试验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材料,其燃烧性能等级应定为A级:A.2.1.1 炉内平均温度不超过50℃;A.2.1.2 试样平均持续燃烧时间不超过20s;A.2.1.3 试样平均失重率不超过50%。

A.2.2 顶棚、墙面、隔断装修材料,经难燃性试验,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应定为B1级:

A.2.2.1 试件燃烧的剩余长度平均值≥150mm。其中没有一个试件的燃烧剩余长度为零;A.2.2.2 没有一组试验的平均烟气温度超过200℃;A.2.2.3 经过可燃性试验,且能满足可燃性试验的条件。

A.2.3 顶棚、墙面、隔断装修材料,经可燃性试验,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应定为B2级;

A.2.3.1 对下边缘无保护的试件,在底边缘点火开始后20s内,五个试件火焰尖头均未到达刻度线;

A.2.3.2 对下边缘有保护的试件,除符合以上条件外,应附加一组表面点火,点火开始后的20s内,五个试件火焰尖头均未到达刻度线。

A.2.4 地面装修材料,经辐射热源法试验,当最小辐射通量大于或等于0.45W/c㎡时,应定为B1级;当最小辐射通量大于或等于0.22W/c㎡时,应定为B2级。

A.2.5 装饰织物,经垂直法试验,并符合表A.2.5中的条件,应分别定为B1和B2级。

A.2.6 塑料装饰材料,经氧指数、水平和垂直法试验,并符合表A.2.6中的条件,应分别定为B1和B2。

A.2.7 固定家具及其他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其试验方法和判定条件应根据材料的材质,按本附录的有关规定确定。附录B 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举例

附录C 本标准用词说明

C.0.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作的: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C.0.2 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北京市消防局上海市消防局

吉林省建筑设计院

轻工业部上海轻工业设计院主要起草人:

陈嘉桢 李引擎 孟小平 马道贞 潘丽 黄德龄 李庆民 许志祥 蔡守仁 王仁信

第二篇: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WORD)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 328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54—2005,自2005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2.0.4、2.0.

5、2.0.6、2.0.

7、2.0.8、3.0.

4、4.0.4、5.0.

4、6.0.4、7.0.

4、8.0.2、8.0.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OO五年四月十五日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308号文件“关于印发1999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由主编部门公安部消防局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的。

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我国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施工及验收的实践经验,广泛开展了调研和试验论证,吸取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规范,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形成送审稿,并通过审查会审查。根据审查会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定稿。

本规范共分八章和四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规定、纺织织物子分部装修工程、木质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高分子合成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复合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其它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工程质量验收。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规范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单位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 编 单 位: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

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

河南省公安消防总队

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

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

北京市华远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陈景辉 季广其 朱春玲 沈纹 刘激扬 卢国建 邵韦平

宋晓勇 王春华 邓建华 沈奕辉 周敏莉 刘康

则 „„„„„„„„„„„„„„„„„„„„„ (1)

基本规定 „„„„„„„„„„„„„„„„„„„„„ (2)

纺织织物子分部装修工程 „„„„„„„„„„„„„„ (3)

木质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 „„„„„„„ „„„„„„„ (4)

高分子合成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 „„„„ „„„„„„„ (6)

复合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 „„„„„„„ „„„„„„„ (8)

其它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 „„„„„„„„ „„„„„„ (9)

工程质量验收 „„„„„„„„„„„„„„„„„„„ (11)

附录A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12)

附录B

装修材料进场验收记录„„„„„„„„„„„„„„(13)

附录C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施工过程检查记录„„„„„„(14)

附录D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验收记录

„„„„„„„„(15)

本规范用词说明 „„„„„„„„„„„„„„„„„„„„„ (16)

附:条文说明 „„„„„„„„„„„„„„„„„„„„„„ (16)

1 总

1.0.1

为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危害,保证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施工质量符合防火设计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部装修工程的防火施工与验收。本规范不适用于古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的内部装修工程的防火施工与验收。

1.0.3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的防火施工与验收,应按装修材料种类划分为纺织织物子分部装修工程、木质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高分子合成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复合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及其它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

1.0.4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的防火施工与验收,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

2.0.1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施工(简称装修施工)应按照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本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

2.0.2

装修施工应按设计要求编写施工方案。施工现场管理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并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要求填写有关记录。

2.0.3

装修施工前,应对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技术交底。

2.0.4

进入施工现场的装修材料应完好,并应核查其燃烧性能或耐火极限、防火性能型式检验报告、合格证书等技术文件是否符合防火设计要求。核查、检验时,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要求填写进场验收记录。

2.0.5

装修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2.0.6

装修施工过程中,装修材料应远离火源,并应指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

2.0.7

装修施工过程中,应对各装修部位的施工过程作详细记录。记录表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要求。 2.0.8

建筑工程内部装修不得影响消防设施的使用功能。装修施工过程中,当确需变更防火设计时,应经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

2.0.9

装修施工过程中,应分阶段对所选用的防火装修材料按本规范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对隐蔽工程的施工,应在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进行抽样检验。现场进行阻燃处理、喷涂、安装作业的施工,应在相应的施工作业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

3 纺织织物子分部装修工程

3.0.1 用于建筑内部装修的纺织织物可分为天然纤维织物和合成纤维织物。

3.0.2

纺织织物施工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 纺织织物燃烧性能等级的设计要求;

2 纺织织物燃烧性能型式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抽样检验报告;

3 现场对纺织织物进行阻燃处理的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0.3 下列材料进场应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1 B

1、B2级纺织织物;

2 现场对纺织织物进行阻燃处理所使用的阻燃剂。

3.0.4 下列材料应进行抽样检验:

1 现场阻燃处理后的纺织织物。每种取2 m2,检验燃烧性能;

2 施工过程中受湿浸、燃烧性能可能受影响的纺织织物。每种取2 m2,检验燃烧性能。

主控项目

3.0.5

纺织织物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或阻燃处理记录。

3.0.6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时,应检查阻燃剂的用量、适用范围、操作方法。阻燃处理过程中,应使用计量合格的称量器具,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阻燃剂必须完全浸透织物纤维,阻燃剂干含量应符合检验报告或说明书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3.0.7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的多层纺织织物,应逐层进行阻燃处理。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隐蔽层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一般项目

3.0.8

纺织织物进行阻燃处理过程中应保持施工区段的洁净;现场处理的纺织织物不应受污染。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3.0.9

阻燃处理后的纺织织物外观、颜色、手感等应无明显异常。

检验方法:观察。

4 木质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

4.0.1 用于建筑内部装修的木质材料可分为天然木材和人造板材。

4.0.2

木质材料施工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 木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的设计要求;

2 木质材料的燃烧性能型式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抽样检验报告;

3 现场对木质材料进行阻燃处理的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0.3

下列材料进场应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1 B1级木质材料; 2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所使用的阻燃剂及防火涂料。

4.0.4

下列材料应进行抽样检验。

1 现场阻燃处理后的木质材料。每种取4 m2,检验燃烧性能;

2 表面进行加工后的B1级木质材料。每种取4m2,检验燃烧性能。

主控项目

4.0.5

木质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或阻燃处理施工记录。

4.0.6

木质材料进行阻燃处理前,表面不得涂刷油漆。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4.0.7

木质材料在进行阻燃剂处理时,木质材料含水率不应大于12%。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4.0.8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时,应检查阻燃剂的用量、适用范围、操作方法。阻燃施工过程中,应使用计量合格的称量器具,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施工。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4.0.9

木质材料涂刷或浸渍阻燃剂时应对木质材料所有表面都进行涂刷或浸渍,涂刷或浸渍后的木材阻燃剂的干含量应符合检验报告或说明书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0.10

木质材料表面粘贴装饰表面或阻燃饰面时,应先对木质材料进行阻燃处理。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0.11

木质材料表面进行防火涂料处理时,应对木质材料的所有表面进行均匀涂刷,且不应少于两次,第二次涂刷应在第一次涂层表干后进行;涂刷防火涂料用量不应少于500 g/m2。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一般项目

4.0.12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时,应保持施工区段的洁净,现场处理的木质材料不应受污染。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4.0.13

木质材料在涂刷防火涂料前应清理表面,且表面不应有水、灰尘或油污。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4.0.14

阻燃处理后的木质材料表面应无明显返潮及颜色异常变化。

检验方法:观察。

5 高分子合成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

5.0.1

用于建筑内部装修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可分为塑料、橡胶及橡塑材料。

5.0.2

高分子合成材料施工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 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的设计要求;

2 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燃烧性能型式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抽样检验报告;

3 现场对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的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0.3

下列材料进场应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1 B

1、B2级高分子合成材料;

2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所使用的阻燃剂及防火涂料。

5.0.4

现场阻燃处理后的泡沫塑料应进行抽样检验,每种取0.1 m3,检验燃烧性能。

主控项目

5.0.5

高分子合成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 5.0.6

B

1、B2级高分子合成材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检验方法:观察。

5.0.7

对具有贯穿孔的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时,应检查阻燃剂的用量、适用范围、操作方法。阻燃施工过程中,应使用计量合格的称量器具,并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施工,必须使其被阻燃剂浸透,阻燃剂干含量应符合检验报告或说明书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抽样检验报告。

5.0.8

顶棚内采用泡沫塑料时,应涂刷防火涂料。防火涂料宜选用耐火极限大于30 min的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或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湿涂覆比值应大于500g/m2。涂刷应均匀,且不应少于2次。

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

5.0.9

塑料电工套管的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

1 B2级塑料电工套管不得明敷;

2 B1级塑料电工套管明敷时,应明敷在A级材料表面;

3 塑料电工套管穿过B1级以下(含B1级)的装修材料时,应采用A级材料或防火封堵密封件严密封堵。

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

一般项目

5.0.10

对具有贯穿孔的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时,应保持施工区段的洁净,避免其他工种施工。

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

5.0.11

泡沫塑料经阻燃处理后,不应降低其使用功能,表面不应出现明显的盐析、返潮和变硬等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

5.0.12 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过程中应保持施工区段的洁净,现场处理的泡沫塑料不应受污染。

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

6 复合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

6.0.1

用于建筑内部装修的复合材料,可包括不同种类材料按不同方式组合而成的材料组合体。

6.0.2

复合材料施工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 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的设计要求;

2 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型式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抽样检验报告;

3 现场对复合材料进行阻燃处理的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0.3

下列材料进场应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1 B

1、B2级复合材料;

2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所使用的阻燃剂及防火涂料。

6.0.4

现场阻燃处理后的复合材料应进行抽样检验,每种取4 m2,检验燃烧性能。

主控项目

6.0.5 复合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

6.0.6 复合材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饰面层内的芯材不得暴露。

检验方法:观察。 6.0.7 采用复合保温材料制作的通风管道,复合保温材料的芯材不得暴露。当复合保温材料芯材的燃烧性能不能达到B1级时,应在复合材料表面包覆玻璃纤维布等不燃性材料,并应在其表面涂刷饰面型防火涂料。防火涂料湿涂覆比值应大于500g/m2,且至少涂刷2次。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7 其它材料子分部装修工程

7.0.1

其它材料可包括防火封堵材料和涉及电气设备、灯具、防火门窗、钢结构装修的材料。

7.0.2

其它材料施工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 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的设计要求;

2 材料的燃烧性能型式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抽样检验报告;

3 现场对材料进行阻燃处理的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0.3

下列材料进场应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1 B

1、B2级材料;

2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所使用的阻燃剂及防火涂料。

7.0.4

现场阻燃处理后的复合材料应进行抽样检验。

主控项目

7.0.5

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

7.0.6

防火门的表面加装贴面材料或其它装修时,不得减小门框和门的规格尺寸,不得降低防火门的耐火性能,所用贴面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7.0.7

建筑隔墙或隔板、楼板的孔洞需要封堵时,应采用防火堵料严密封堵。采用防火堵料封堵孔洞、缝隙及管道井和电缆竖井时,应根据孔洞、缝隙及管道井和电缆竖井所在位置的墙板或楼板的耐火极限要求选用防火堵料。

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

7.0.8

用于其它部位的防火堵料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选用,其施工方式应与检验时的方式一致。防火堵料施工后必须严密填实孔洞、缝隙。

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

7.0.9

采用阻火圈的部位,不得对阻火圈进行包裹,阻火圈应安装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

7.0.10

电气设备及灯具的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当有配电箱及电控设备的房间内使用了低于B1级的材料进行装修时,配电箱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2 配电箱的壳体和底板应采用A级材料制作。配电箱不应直接安装在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上;

3 动力、照明、电热器等电气设备的高温部位靠近B1级以下(含B1级)材料或导线穿越B1级以下(含B1级)装修材料时,应采用瓷管或防火封堵密封件分隔,并用岩棉、玻璃棉等A级材料隔热;

4 安装在B1级以下(含B1级)装修材料内的配件如插座、开关等,必须采用防火封堵密封件或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A级材料隔绝;

5 灯具直接安装在B1级以下(含B1级)的材料上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措施;

6 灯具的发热表面不得靠近B1级以下(含B1级)的材料。 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

8 工程质量验收

8.0.1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验收(简称工程验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审核文件、申请报告、设计图纸、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设计要求、设计变更通知单、施工单位的资质证明等;

2 进场验收记录,包括所用装修材料的清单、数量、合格证及防火性能型式检验报告;

3 装修施工过程的施工记录;

4 隐蔽工程施工防火验收记录和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等;

5 装修施工过程中所用防火装修材料的见证取样检验报告; 6 装修施工过程中的抽样检验报告,包括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的抽样检验报告; 7 装修施工过程中现场进行涂刷、喷涂等阻燃处理的抽样检验报告。

8.0.2

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技术资料应完整;

2 所用装修材料或产品的见证取样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3 装修施工过程中的抽样检验结果,包括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的抽样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现场进行阻燃处理、喷涂、安装作业的抽样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5 施工过程中的主控项目检验结果应全部合格;

6 施工过程中的一般项目检验结果合格率应达到80%。

8.0.3 工程质量验收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等进行。

8.0.4 工程质量验收时可对主控项目进行抽查。当有不合格项时,应对不合格项进行整改。

8.0.5 工程验收时,应按本规范附录D的要求填写有关记录。

8.0.6 当装修施工有关资料经审查全部合格、施工过程全部符合要求、现场检查或抽样检测结果全部合格时,应为合格。

8.0.7 建设单位应建立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施工及验收档案。档案应包括防火施工及验收全过程的有关文件和记录。

附录A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表A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施工单位 施工许可证

序号 项

目 内

1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2 质量责任制

3 主要专业工种施工人员操作上岗证书

4 施工图审查情况

5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审批

6 施工技术标准 7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8 现场材料、设备管理

9 其它

检查结论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签章)

监理工程师: (签章)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签章)

附录B 装修材料进场验收记录

表B 装修材料进场验收记录

材料类别 品种 使用部位

及数量 进场材料

燃烧性能 设计要求燃烧性能 检验报告 合格证书 核查人员

纺织织物

木质材料

高 分 子

合成材料

复合材料

其它材料

施工单位:(单位印章)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签章)

监理单位:(单位印章)

监理工程师:(签章)

附录C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表C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子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执行规范

名称及编号

目 《规范》章节条款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签章)

监理工程师:(签章)

附录D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验收记录

表D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监理单位 监理工程师

序号 检查项目名称 检查内容记录 检查评定结果

1 2 3 4 5

综合质量验收结论

位 施工单位:(单位印章) 项目负责人:(签章)

监理单位:(单位印章) 监理工程师:(签章)

设计单位:(单位印章) 项目负责人:(签章)

建设单位:(单位印章) 项目负责人:(签章)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 本规范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或其他有关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规定” 或“应按„„执行”。

第三篇:机房装修设计规范

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机房的建设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机居环境、供配电系统,以及机房管理制度对计算机系统的 门稳定、可靠、安全运行影响很大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要按照

己国际《,}“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等规范要求进行,在工作中要综合以上买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机房施工建设及验收

一、计算机机房的总体布局

相对湿度

机房总体布局要依据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要求,为各类 设备及功能间分配一个合理的安装位置,孔已有的建筑体内, 尽量遵照原结构,恰当改进,依据合理分区,缩短走线,保 证荷载,满足要求,有利扩张,注意美观的原则,建设一个 良好的机房环境计算机设备宜采用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主机区、存贮 器区、数据输入区、数据输出区、通信区和电源区等。具体 划分可根据系统配置及管理而定。

二、计算机机房环境要求

1、电子计算机机房内温、湿度应满足下列要求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度,夏季洲士2℃,冬季2012:相对湿度45%-65%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度,7-35℃,40%-70%。2,静电、电磁干扰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 OOOMHz时,不应大于126dH,主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3,装修要求装修的效果:舒适、明快、简洁装修选材应以吸音效果好、不易变色、变形、易清洁、防静电、防磁干扰、防火性能强的耐用材料l)要安装吊顶、防静电地板,必要时需配备除静电设备:2)墙壁要用阻燃、吸音材料装修;3)门、窗要严密,需安装防盗门、双层玻璃窗户及厚窗帘;4)必须安装空调,可安装2台,互为备用;5)配备空气加湿(除湿)设备及换气设备,温度计、湿度计:6)根据对电磁辐射及信息安全方面的不同要求,可选屏蔽设备

三、计算机机房配电系统的要求1,供配电要求为保持电力电压稳定,必须由配电柜独立引入电力电缆,并

保证双路供电,以备用;辅助设备供电必须单列,不得与计算机设备混合用电或共用

一路电;

应配备UPS电源系统,根据负荷确足容量.并留一定余量。2,、机房照明

机房一般照明,在离地面O.8米处,照度不低于200流明:事故照明,在离地面0.3米处,照度不低于5流明:

工作区内一般照明的均匀度不宜小于0.7,非工作区的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区平护均照度的1/5;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应设置备用照明,其照度宜为一般照

明的1/10,备用照明宜为一般照明的一部分

电子计算机机房照明线路宜穿钢管暗敷或在吊顶内穿钢

管明敷,大面积照明场所的灯具宜分区、分段设置开关

四、计算机机房接地系统的要求

电子计算机机房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电

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万式

一、交流工

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二、安全工作接地,接地

电阻不应大于4Ω;

三、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

初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四、防雷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防雷设计规范》执行。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接地应采取单点接地并宜采取等电位

措施

五、计算机机房的安全防护

机房是十分重要的场地,必须采用各种可靠的安全防护旎,使机IS具有防火、防水、防雷、防盗等功能。

为了防止火灾一室内应除去易爆物品,在天花板地下,安

放火警报警器,‘瀚用的火警探头有感温、感烟两种,机房附近应

安放消防器材,符合现行国家消防规范。

机房内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雨或水管破损,造成天花板

漏水、地板渗水和空调漏水等现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有防鼠、防虫措施

六、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

胡房的稳定、可靠、安全运行,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做好管

理工作的关键是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有了制度管理才有依据。

机房管理应建立的主要制度有

机房设备管理制度

积房消防管理制度

机房空调、电源管理制度

机房设备定期维修管理制度

机房上机人员守则

机房防盗、防水、防虫鼠害制度

机房保密制度

(通信机房的装修参照该规范执行)一介-

了山西省人民检察院

、信息化办公室

第四篇:加油站设计防火规范

第三章 汽车加油站

第一节 加油站的分级及站址选择

第3.1.1条 汽车加油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

注:①本表油罐总容量系指汽油储量。当兼营柴油时,汽油、柴油的储量,可按1∶2的比例折算。

②城市市区内不宜建设一级加油站,且宜采用直埋地下卧式油罐。

第3.1.2条 汽车加油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城市市区的汽车加油站,应靠近城市交通干道或设在出入方便的次要干道上。郊区汽车加油站,应靠近公路或设在靠近市区的交通出入口附近。企业附属汽车加油站由企业统一规划,宜靠近车库或车辆进出口。

第3.1.3条 当汽车加油站选在城市市区的交叉路口附近时,不应影响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

第3.1.4条 汽车加油站的加油机、油罐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3.1.4的规定。

表3.1.4 汽车加油站的加油机、油罐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m)

注:①三级汽车加油站相邻的民用或其它建筑为

一、二级耐火等级,且与加油站相邻一面无门窗时,其与加油站的安全距离可不限。

②设有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站,与周围建筑物、交通线的安全距离,可按本表减少50%。

第二节 总平面布置

第3.2.1条 汽车加油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加油站的进、出口,应分开设置。

二、 加油站进、出口道路的坡度,不得大于6%。

三、 当油泵房、消防器材间与站房合建时,应单独设门,且应向外开启。

第3.2.2条 汽车加油站内的各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3.2.2的规定。

表3.2.2 汽车加油站内的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m)

注:①站房包括:营业室、值班休息室、卫生间、储藏间等。

②其它建筑物、构筑物系指根据需要设置的汽车洗车房、加润滑油间和零售油品间等。

③直埋地下卧式油罐与站房无门窗的实体墙一侧的安全距离,可不限。

④加油机或油泵房与非实体围墙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m,与实体围墙的安全距离可不限。

第3.2.3条 站房与独立锅炉房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5m。

第3.2.4条 加油站的停车场及道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停车场内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5m。

二、 停车场地坪及道路路面,不得采用沥青路面。

第3.2.5条

一、二级加油站与建筑物相邻的一侧,应建筑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体实体围墙,面向进、出口道路的一侧,宜建造非实体围墙。

第三节 站房与加油岛

第3.3.1条 加油站站房室内地坪的标高,应高出室外汽车加油场地地坪的标高0.2m。

第3.3.2条 加油岛及汽车加油场地宜设罩棚,罩棚的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m。专供小轿车用的加油站的罩棚高度,不应小于3.6m。

第3.3.3条 加油岛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加油岛应高出停车场的地坪0.2m;

二、加油岛的宽度不应小于1.2m。

三、加油岛上的罩棚支柱距加油岛的端部,不应小于0.6m。

第四节 油罐

第3.4.1条 加油站的汽油和柴油储罐应采用卧式钢罐。

第3.4.2条 加油站油罐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加油站的汽油、柴油储罐应直埋成地下式,严禁设在建筑物内或地下室内。建在郊区的加油站,当油罐直埋有困难时可设在地上。

二、当油罐埋设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防止油罐上浮的措施。

三、当油罐在行车道下面埋设时,应采取保护盖板等措施。人孔操作井宜设在行车道以外。

第3.4.3条 地上油罐应设防火堤,防火堤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防火堤应用非燃烧材料建造,防火堤的净高不应小于0.5m。

二、 卧式油罐罐壁至防火堤内坡脚底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

三、 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堤内一个最大油罐的容积。

四、 管线穿过防火堤处,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填实。

第3.4.4条 直埋地下油罐的周围,应回填干净的砂子或细土,其厚度不应小于0.3m。

第3.4.5条 直埋地下油罐的外表面,应采用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蚀保护层。

第3.4.6条 直埋地下油罐的进油管、出油管、量油孔、通气管等的接合管,宜设在人孔盖上。

第3.4.7条 直埋地下油罐的进油管应向下伸至罐内距罐底0.2m处。地上油罐的进油管应在油罐下部设接合管。

第3.4.8条 当罐底低于加油机油泵中心时,加油机的吸油管应设底阀,吸油管管口距罐底不宜小于0.15m。

第3.4.9条 直埋地下汽油、柴油储罐的通气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 每个油罐的通气管,宜单独设置。

二、 通气管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50mm。

三、 通气管的管口,应高出地面至少4m。

四、 沿建筑物的墙(柱)向上敷设的通气管的管口,应高出建筑物的顶面或屋脊1m,其与门窗的距离,不应小于3.5m。

五、 通气管管口与加油站围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六、 通气管管口必须安装阻火器,但不得安装呼吸阀。

第3.4.10条 设在地上的汽油、柴油储罐,应安装呼吸阀、阻火器、量油孔、人孔、进出油接合管、排污管、梯子平台等附件。梯子应采用斜梯。

第3.4.11条 直埋地下油罐的人孔,应设操作井。

第3.4.12条 汽车油罐车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方式。卸油管与油罐进油管的连接,应采用快速接头。

第五节 管 线

第3.5.1条 加油站的油品管线,宜采用无缝钢管。埋地管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第3.5.2条 直埋地下油罐的进油管、出油管、通气管,应坡向油罐,其坡度不应小于2‰。

第3.5.3条 加油站的油品管线应埋地敷设。当需要管沟敷设时,管沟应用砂子填实。管沟进入建筑物、构筑物或防火堤处,必须设置密封隔断墙。通气管线地下部分的敷设要求与油品管线相同。

第3.5.4条 埋地管线的外表面,应设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蚀保护层。

第3.5.5条 当一个油罐向多台加油机供油时,每台加油机应单独设置进油管。

第3.5.6条 汽油加油枪的流量,不应大于60L/min。加油枪宜采用自封式加油枪。

第六节 消防设施

第3.6.1条 消防给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 埋地卧式油罐,可不设消防给水。

二、 地上卧式油罐,消防冷却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的冷却水,应设一座50m3消防水池或1h能供50m3水量的水源。

2.消防的给水,宜利用加油站周围200m范围内的自然水源。

3.消防水泵宜采用手抬机动泵,可不设备用泵。

4.缺水地区设消防冷却水有困难时,经消防部门同意,可不设消防冷却水。

第3.6.2条 加油站灭火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 每座加油岛应设置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只。

二、 每台加油机应设一只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6L手提式高效化学泡沫灭火器。但加油机总数超过6台时,仍按6台设置。这些灭火器应集中存放在站房前。

三、 埋地或地上卧式油罐应设置70kg推车式干粉灭火机1只和100L推车式高效化学泡沫灭火机一只。

第3.6.3条

一、二级加油站应备有灭火毯5块、砂子2m3。三级加油站应备有灭火毯2块。

第七节 给水排水

第3.7.1条 加油站应就近利用城镇或企(事)业已建供水设施作为水源。无可利用条件时,可就近使用地下水或地表水。

第3.7.2条 加油站的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管道,宜合并设置。

第3.7.3条 排出建筑物或围墙的污水,在建筑物墙外和围墙内应设水封井。站内地面雨水可散流排出站外。

第3.7.4条 水封井的水封高度不应小于0.25m。水封井应设沉泥段。沉泥段深度从最低管底算起,不应小于0.25m。

第3.7.5条 油罐区的雨水排水管穿越防火堤处,应设置封闭装置,封闭装置应能在堤外操纵。

第3.7.6条 清洗油罐的含油污水,必须在站内经过处理,达到现行国家排放标准时,方可排出站外。

第八节 电气装置

第3.8.1条 加油站供电负荷等级应为三级。

第3.8.2条 加油站的供电电源,宜采用380/220V外接电源。

第3.8.3条 在缺电少电地区,可设置小型内燃发电机组。内燃机的排烟管口,应安装排气阻火器。排烟管口到各油气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为:排烟口高度低于4.5m时应为15m;排烟口高于4.5m时应为7.5m。

第3.8.4条 低压配电盘可设在站房内。配电盘所在房间的门、窗与加油机、油罐通气管口、密闭卸油口等的距离,不应小于5m。

第3.8.5条 加油站内的电力线路,应采用电缆并直埋敷设。穿越行车道部分,电缆应穿钢管保护。当电缆较多时,可采用电缆敷设。但电缆不得与油品、热力管线敷设在同一沟内,且电缆沟内必须充砂。

第3.8.6条 加油站的防雷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钢油罐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二、装有阻火器的地上钢油罐,可不装设避雷针(线)。

三、埋地油罐的罐体、量油孔、阻火器等金属附件,应进行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四、 储存可燃油品的地上钢罐,可只进行防雷接地。

五、 当站房及罩棚需要防止直击雷时,应采用避雷带保护。

第3.8.7条 加油站的防静电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储存甲、乙、丙A类油品的钢罐,应作防静电接地装置。钢油罐的防雷接地装置,可兼作防静电接地装置。

二、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管线的始端、末端,应设置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三、加油站的汽车油罐车卸油场地,应设用于汽车油罐车卸油时的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四、加油站的防静电接地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3.8.8条 加油站电气设备的规格型号,应按爆炸危险场所划分确定。罩棚下的照明灯具,应选防护型。

第3.8.9条 汽车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易燃油品室外加油机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应符合图3.8.9的规定。

图3.8.9 易燃油品室外加油机爆炸危险区域范围

1.加油机壳体内部空间及危险区域内地坪以下的坑或沟,划为1区。

2.以加油机中线为中心,上面半径为3m、下面半径为4.5m,高度为从地坪向上至加油机顶上0.15m的圆锥形空间,划为2区。

二、油罐、油泵房等处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符合本规范第2.8.6条的有关规定。

第九节 采暖通风

第3.9.1条 加油站设计集中采暖时,各类房间的采暖室内计算温度,应符合表3.9.1的规定。

表3.9.1 各类房间的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第3.9.2条 加油站的供暖,应首先利用城市、小区或邻近单位的热源。当无上述条件,需要在加油站内设置独立锅炉房时,宜选用小型热水锅炉。当仅向建筑面积不大于150m3的站房供暖时,小型热水锅炉宜设在站房内。

第3.9.3条 设置在站房内的热水锅炉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锅炉间应设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与其它房间隔开。

二、锅炉间的门窗不得朝向加油机、卸油口、油罐人孔及呼吸管口,且门窗距其路径不应小于12m。对于地上甲类油品储罐,锅炉间门窗距油罐人孔的路径不应小于17.5m。

三、锅炉烟囱出口应高出屋顶2m,与无罩棚加油机、卸油口、油罐人孔及呼吸管口的距离,不应小于12m,且应采取防止火星外逸的有效措施。

四、锅炉宜选用具有消烟除尘功能的自然通风型,额定供热量不得大于50×10-4kJ/h.

注:柴油加油机及卸油口、柴油罐人孔及通气管口,距锅炉间门窗的路径或烟囱出口的距离可减少25%。

第3.9.4条 当站房内设置小型热水锅炉供暖时,宜采用自然循环采暖系统。锅炉安装部位地坪,可低于室内地坪0.3~0.75m。

第3.9.5条 加油站各类建筑物,应采用自然通风进行全面换气,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机械通风。

第3.9.6条 加油站室内外采暖管道采用管沟敷设时,管沟应充砂填实,且进入建筑物处采取隔断措施。

第五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系列试题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系列试题(多规部分)

1.居住建筑包括哪些?请选择:住宅?学生宿舍?职工宿舍?公寓?小旅馆?大旅

馆?宾馆?酒店? 公寓式酒店? 酒店式公寓? 别墅?

2.公共建筑包括哪些?

3.地下、半地下室的耐火等级是多少?不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最大防火分区面积是多

少?反之,是多少?

4.商店建筑在地下最多能做几层?地下商店的防火分区面积在不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时最大可做多少?反之设置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时,最大的防火分区面积是多少?若地下商店的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平米时,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5.当地下商店的建筑面积大于多少时,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6.地下商场两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的防火门能否作为一个安全出口?可否计入

疏散宽度?

7.地上商场两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的防火门能否作为一个安全户口?

8.地下商场的楼梯间在设计上有何要求?

9.地上商业建筑当符合什么条件其防火分区的面积可以做到10000平米?

10. 什么叫商业服务网点?多规允许做几层?该用房面积不应超过300平米是指所有

铺面的总和还是指一个铺面的总和?

11. 老年建筑、托幼建筑当必须设置在其它民用建筑内时,安全出口的设置有何规定?

设置的层数在不同的耐火等级下有何限制?

12. 民用建筑每一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如何确定?一般不能少于几个口?安全

出口之间的最小距离是多少?

13. 哪些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必须采用封闭楼梯间?

14. 封闭楼梯间的疏散门应该采用什么门?甲级?乙级?普通门?如何界定?开启方

向有何规定?

15.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原则有哪些?

16. 民用建筑中的自动扶梯和电梯能否作为疏散用的安全设施?

17. 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是指哪些建筑?

18. 什么叫宿舍?

19. 公建和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如何确定?设置有何原则?

当满足什么条件时,疏散门可设置一个?

20. 商住楼可否公用同一部疏散楼梯及安全出口?

21. 一栋居住建筑的每层建筑面积为630平方米,最远的一户户门距安全出口的距离为

14米,问此栋建筑每层的安全出口应设置几个?

22. 何种情况下,居住建筑中的楼梯间应设置为封闭楼梯间?

23. 民用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上的门在选择上有何

规定?可否设置防火卷帘门?

24. 民用建筑中的疏散用门一般用何类形式的门?开启方式有何要求?

25. 甲乙丙级防火门所对应的耐火极限是多少?

26. 民用建筑需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场所有哪些?

27. 民用建筑中那些场所应设置防烟设施?那些场所应设置排烟设施?防烟、排烟可采

用哪种方式?

28. 需设置机械排烟的场所对室内净高、面积划分有何要求?

29. 在民建中,那些建筑部位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具?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有何规

定?什么场所需设置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上一篇:普法考试试题附答案下一篇:派出所民警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