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和21天效应

2022-09-27

第一篇:蝴蝶效应和21天效应

21天能做什么?-----21天效应

21天效应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根据我国成功学专家易发久研究,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21天效应的产生原因

为什么会发生21天效应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据研究发现,影响21天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如下方面:

一是旧习惯、旧理念对新习惯、新理念形成的干扰。当两种习惯、理念在形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中某些因素都要求相反的内容时,就会发生干扰。例如教书育人与导学育人两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要求教师做出育人的理念与行为,但教书与导学的育人手段有较大差异,甚至有本质差异,因此,要形成导学育人的新理念与习惯常会受到教书育人的影响和干扰。实践表明,旧习惯、旧理念越是巩固,新习惯、新理念的形成就越容易受到干扰。因此,在旧习惯、旧理念干扰下学习一种新习惯或新理念,就会时常出现某些顽固性的错误。这些错误来自旧习惯、旧理念中的成分。可见,一个新理念或新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或重复21次),是与旧习惯、旧理念的干扰有密切关系的,这也可以说是产生21天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是理念与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一点前面已经谈及,据易发久的研究,它需要三个阶段才能形成。如用美国凯尔曼(1961)的研究,它也需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顺从。即表面接纳新理念、或开始新习惯,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尽量与新的要求一样,而在实质上未发生任何变化。此时,最易受到外部奖励和惩罚的影响,因为顺从可获得奖励,不顺从就会遭到惩罚。可见,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一开始多数是受到外在压力影响而产生的,自发的是极为少见的。第二阶段,认同。认同是在心理中主动接纳新理念、新习惯的影响,比顺从更深入一层,因此,此时意识成分更加浓厚,不再是被动的无奈的,而是主动地、有意识地加以变化,使自己尽可能接近新理念、新习惯。第三阶段,内化。此时新理念、新习惯已完全融于自身之中,无任何不适之处,已彻底发挥新理念、新习惯的作用。一般而言,这三个阶段对非特异的理念、习惯只需21天便可形成,这是大量实验与实践的结果。

三是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需要不断地重复,即使简单的不断重复也是十分有效的。 21 天效应不是说,一个新理念、新习惯只要经过 21 天便可形成,而是21天中这一新理念、新习惯要不断地重复才能产生效应。这也是现在许多广告不断播报的原因所在。

当然,这里所讲的21天是对新理念、新习惯的中等程度而言的,强度低的、简单的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就可能会形成的快一些,强度大的、复杂的新理念、新习惯就可能形成的慢一些,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新理念、新习惯的性质对形成的时间来说也可能会有影响。但目前尚不知影响有多大,也需深入探讨。

此外,旧理念、旧习惯的改变或消退是否也如同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呢?其机理是否一致?尚不得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如果这一旧理念、旧习惯就是我们想要改变成新理念、新习惯的,也就是两者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应该说它们是同步的,立的时候,也就是破的时候,也就是说,同样需要21天才会产生效应。

21天效应对学校导学育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现在学生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不良错误观念难以改变,新理念、新习惯难以形成,与我们没有按照21天效应的规律办事很有关系。因此,学校教师要积极应用这一规律,下列是应用时尚需注意的对策:

首先,学校教师要知道习惯、理念具有巨大的作用。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 5% 是非理念行为,属于非习惯的行为,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受理念支配,都属习惯性的行为。由此可见,理念、习惯在一个人行为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这也是一个成功的力量所在。因此,形成良好的新理念、新习惯就显得格外重要,千万不要忽视理念、习惯的作用。

其次,学校教师要相信理念、习惯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形成的。我们学校教师中常有人如此感叹:“朽木不可雕也”,也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大量实验与实践证明,只要不断重复,习惯、理念是可以改变的。当然,改变理念、改变习惯会是一个极不舒服、极不情愿的事。但不管怎么说,人的行为是按理念、习惯行事的,不良的理念、习惯不改变,就可能产生不良的行为,其后果当然是不好的。因此,在改变理念、习惯时,不能因不情愿不舒服就放弃,必要时还要给予外在压力,特别是刚开始时更需如此。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这一炮不打响,后续改变就不可能。因此,要记住改变任何一个理念、习惯时都要不断重复,直至21天,甚至21天以上。相信,没有改变不了的理念和习惯。否则,就意味着失败的来临。

第三,学校教师在改变学生的理念、习惯时,一定要遵循 21 天效应的规律,不能盲干。因此,下列三点尚需引起重视。一是要按照三阶段的形成特点进行理念、习惯的改变工作;二是要有耐心,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甚至更多天;三是在这21天里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不习不得。 21天效应的应用

21天效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应用于自我改造上来。许多自觉(注意是自觉而不是自发)改造自我的人,成功的应用21天效应改变自我,完善自我。这主要应用在两方面:一个是改造自己的理念,一个是改造自己的行为习惯。比如,从人人为我的理念改变为我为人人;从不能吃亏的理念到吃亏是福;改变行走坐立的姿势;改变言谈举止的习惯等等。

第二篇:温室效应产生的问题和对人类的影响

摘要:目前,全球变暖已经从一个生态环境问题上升到政治问题,政治生态化是现在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生态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和健康产生的影响,并指出面对全球变暖,我们个人能做什么,怎样改变自己现有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温室效应 政治生态化 生存和健康 生活方式

一、温室效应已经上升到国际化的政治财政问题

20世纪以来,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种关注从某个角度上讲已远远超过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种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共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家园———地球。对生态危机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任何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又一次重新走到一起。

这时,政治生态化应运而生,。所谓政治生态化,其实质是把生态环境问题提到政治问题的高度,进而使政治与生态环境的发展一体化,把政治与生态有机辩证地统一起来,最终促进全球政治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环境在宏观上影响着政治区域的结构、功能和政治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制约着政治区域系统的运行以及政府高层决策者的政治举措。因此,政治生态化的提出就是要正确地解决政治与环境的关系,把环境问题纳入到政府决策、公民政治参与、国际政治行为和政治教育等过程中,使政治过程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有机协调起来。这样政治与环境的内在关系就成为政治生态化研究的核心内容。政治生态化所遵循的是公平性、持续性、协调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循环再生、生态平衡等生态学基本原则和原理。在当今世界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过程中,它将成为传统政治发展的历史转折点,从而构成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政治生态观,以推动世界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使人类战胜温室效应,向”生态中心主义”转变,步入生态文明时代。温室效应同时对世界财政产生影响,世界各国在抑制温室效应上付出的代价是不可估量的,还会对一些国家的某些产业产生严重影响,举例来说,旅游业是法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法国人口为6000多万,但旅游业从业人员有250万人之多。专家们预测,由于天气变暖,夏季南部海滩的阳光将让人无法忍受,冬季北部的滑雪场则将因缺雪关门。专家们幽默地分析说,今后法国人的旅游习惯将不得不改变:冬天去南部海滩晒太阳,夏天去北部高山避暑。

二、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影响

1、温室效应对水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对人类生活的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全球水资源分布改变、极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海平面上升以及淡水资源短缺等.全球降水分布已发生变化,亚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大多地区变得更加潮湿,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变得更加干旱.气候模型预测未来雨水充足的地区(至少5cm/d)降水更多,干旱地区(3-13mm/d)降水更少,从而导致旱区更旱、涝区更涝.气候变暖更是加剧了旱灾的次数和程度,尤其是干旱的非洲,面临气候变暖,许多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异常脆弱。国际水管理研究所在一项关于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报告中指出, 21世纪初世界1/4以上的人口将生活在严重缺水的地区。据专家预测,在不到20年内,现在不用为水发愁的数亿非洲人和数千万拉丁美洲人将面临缺水的窘境。到2050年,亚洲有10多亿人将面临缺水。根据目前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到2080年,缺水将威胁11亿~32亿人的生命。

2、温室效应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事实上,土壤环境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气候变暖后,一方面,土壤微生物活动将得到加强,土壤酶活力也将提高,土壤有机质的生物学分解过程将大大加快,这会导致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大量释放;另一方面,土壤环境中各种离子交换过程趋于活跃,导致土壤污染不断加剧。Amelung等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正如土壤有机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部分取决于土壤主成分氮的含量和起源。而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组成部分,其中的氨基糖以及细菌的生物标记物的浓度均与年平均气温显著相关。这就证实了气温变化对土壤有机质降解过程产生影响。众所周知,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这无疑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

3、温室效应对农业和畜牧业的影响

农作物产量除了受技术、品种和虫害等因素影响外,还受热量、水分等其他自然资源等气候因素的制约。

全球气候变暖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粮食产量变化的总趋势。研究表明,从整体来看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将使全球农业产量能维持全球的生活,但会明显加剧地区产量差异,一般中高纬地区产量增加,而在只能以一些耐高温作物为主的热带和亚热带,产量将下降,因此非洲和拉丁美洲农作物产量将随着CO2的加倍下降,而且气候变暖导致蒸发量增加,加快了土壤盐渍化与土地荒漠化的发展,使耕地面积减少,还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增加全球最贫穷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饥荒的危机。温室效应导致部分地区更加干旱,粮食的产量进一步减少。甚至有专家预测,到2080年,2亿~6亿人将因全球变暖的影响而处于饥饿状态。到2100年,一半的欧洲植物品种的生存能力将大幅降低,或面临绝种的危险,或已经绝种。在畜牧业方面,数据表明,Albert和Saskatchewan地区1986-1988年

3、

4、5月份平均温度高出正常年份2-4℃,但生长季节的降水量下降50%,造成牧草产量大幅度下降,损失近40亿美元.通过模型预测,CO2加倍后加拿大草原的气温升高2-4℃,土壤湿度降低,降水量随着区域的变化有增有减。气温升高导致较长时期内蒸发量增加,土壤湿度下降。气温升高虽延长牧草生长季节,但也为杂草、病虫害营造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并降低了杀虫剂的功效,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4、温室效应对人类健康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温室效应的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最明显的就是高温引起的中暑,湿度增加引起呼吸道疾病等,2003 年,欧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夏季高温,人群超额死亡数达到20000 人。其次,干旱、洪水、热带气旋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会直接导致死亡率、伤残率的增加,并对公共卫生设施造成破坏,特别是近些年来,各国的异常天气和灾害频发。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疾病传播和紫外线对人类身体的危害上。气候变暖一方面为昆虫传播媒介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另一方面还会引起昆虫传播媒介地理分布网的扩大,从而增加虫媒传染病的风险,从全球看,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呈现出三大趋势:新的病种不断被发现,如莱姆病等;原有疾病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展,曾经静息多年的虫媒传染病重新爆发;疾病流行的频率不断增快。专家预测,到2030年,与全球变暖有关的疾病(比如营养失调和痢疾)将造成贫困国家的死亡率上升。患疟疾和登革热的人数,以及因食用受污染的甲壳类水生动物而生病的人数将增加。随着气温的上升,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将大大加快。到21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城市烟雾状况将发生恶化,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与臭氧有关的气候所造成的死亡将上升4.5%。这将使原本微不足道的健康威胁变成一个巨大的威胁。温室效应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臭氧空洞和臭氧层稀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辐射,短波紫外线(波长<280nm)完全被吸收,长波紫外线(波长 320-400 nm)不能被吸收,中波紫外线(波长 280~320 nm)部分被吸收,因此到达地面的中波紫外线水平主要由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决定。臭氧减少 1%,估计会引起具有生物学效应的中波紫外线到达地表增加 2%。温室气体中以氟氯烃为主的气体对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性,导致阳光中紫外线辐射增加,中波紫外线辐射增加导致皮肤和眼睛损伤增加。强烈阳光下的急性暴露引起红斑和雪盲,长期暴露则与皮肤癌和白内障有关。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发生率在 2050 年后可增加 6%-35%。

三、面对温室效应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温室效应产生的影响是世界化的,它的发生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同时对人类产生的危害也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我们人类有义务也必须为抑制温室效应而作出努力。而作为我们个人,也是能从自己的生活方式下手,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为抑制温室效应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总结一下,有一些生活方式是值得学习的:使用后随手关掉电器和水龙头;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常用步行或自行车代替汽车,即环保又锻炼身体;购买二手物品,出售不再使用的旧物品;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纸杯和塑料袋;购买绿色产品,选择季节性的水果和蔬菜;购买当地产品,减少运输资源的消耗;DIY旧物,变废为宝;最大化利用已购买的物品,最小化驱动消费欲望;不要丢掉或浪费可再利用的纸张;与朋友和家人共享资源;购买能效高的设备,选用耗能低的节能灯;在厕所安全双档节能抽水马桶;带动身边的人每年植一棵树,让他明白环境比什么都重要。

如今,温室效应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日趋明显,它将影响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更是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面对温室效应,我们必须携手同进,共同抑制温室效应以及抵抗其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赵金琦,金银龙 气候变化对人类环境与健康影响 2010,5 。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编写委员会。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廖静秋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2007,2。 ④林智理 生态环境问题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2002。 ⑤任冰 浅议生态环境与政治化 2007。 ⑥ 徐世晓,赵新全,等 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生态经济,2001, 59(6): 59-61。

⑦程 杨,杨林生 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 地理科学进展,2006, 25(2): 47-58。

生态学概论论文

班级:土地09-2班 姓名:胡驰强 学号:07093302

第三篇:简论“品牌”极其对房地产企业的意义和价值效应

摘要 : 创立自己的“品牌”是当今世界所有的规模企业非常重视的战略目标,对此往往不惜巨额投入,从而产生了许多世界知名的品牌。我们对“”可口可乐‘大众汽车、丰田汽车、家乐福、中国移动等都是耳熟能详的。

在房地产行业,创建自己的品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房地产企业的共识和不懈追求,而一批在全国初具影响的品牌已然出现。如企业品牌有合生创展、万科地产、保利地产等,还有些地域性的房地产企业也在努力的打造自己的品牌并从中获益如珠海的“华发股份”等。

关键词:品牌

房地产企业

意义和价值效应

创立自己的“品牌”是当今世界所有的规模企业非常重视的战略目标,对此往往不惜巨额投入,从而产生了许多世界知名的品牌。我们对“”可口可乐‘大众汽车、丰田汽车、家乐福、中国移动等耳熟能详。为什么他们对此战略目标孜孜以求不惜巨额投入呢?

首先让我们来解析“品牌”

一、品牌的内涵

1、品牌的定义

正确理解品牌的含义是开展品牌战略的基础。虽然很多学者对品牌的定义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综观这些定义,它们基本上都认同了①品牌是通过某种或者某组标识来表现;②品牌是为了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我们认为品牌应当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的含义。从广义的角度讲,品牌就是通过某种或者某些标识来传达的一种实体与外部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关系。通常我们说的名牌大学就是从广义的角度进行的定义。它可以使用于企业中,也可以使用于企业之外的一些实体,而且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不一定是商标。而狭义上的品牌则主要是指企业的品牌,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品牌就是通过一定的标识(主要是商标),以高效地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选择为目的的一种企业无形资产,它能够为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创造一种“溢价”,它的实质是承诺、保证和契约,与消费者建立的长远的关系。

2、品牌的生成机制

虽然消费者最终接受的只是一个品牌的符合系统,但他们却往往要对提供商品(服务)的经营者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全面的评价与认知,如他们常常关注经营者的经营理念、管理团队、资源组合与生产方式、营销策略等方面的问题,他们甚至还非常在意经营者在社会道德方面的价值取向。这种认知的过程也就是品牌生成机制的内涵。

3、品牌的价值

根据以上两方面的理论,我们认为品牌是作为产品或企业标志的符号系统及其所代表的产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长远关系。这样一种关系如果对于特定的主体能产生积极的效用,那它就具有价值。

我们看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优质品牌已成为一种主要的经济资源,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品牌具有其内在的价值。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优质的品牌代表了产品的优质以及生产厂家对售后服务的承诺,从而使得该产品具有较高的消费效用和较低的消费成本(如耐用时间长使单位时间的消费成本降低,保修服务降低了维修成本);此外,品牌所倡导或代表的文化倾向可以给特定群体的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或心理上的满足,这也是一种效用。因此,对消费者而言,优质的品牌具有内在价值,正是这种内在价值使产品的价值得到了一个附加值。品牌对消费者的价值必然引发品牌对企业的价值,因为消费者为了得到品牌所带来的价值,会自觉选择购买优质品牌的产品、接受较高的价格,从而加速购买决策过程。

成功品牌的影响力,往往不只局限于某类商品(服务)领域,它还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它所倡导的内在价值取向及消费潮流,会为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模仿及追随,并成为一种标准被社会接受。这样的例子在品牌的发展历史上随处可见,如“万宝路(Marlboro)”不只是一个香烟品牌,它同时还象征着富于冒险色彩的美国精神。这就使得品牌拥有者可以依靠品牌获得超过资产收益的超额收益,这就是品牌对于企业的基本价值。基于这种基本价值,企业更可以利用品牌资源来吸引整合其他经济资源,这就是品牌的延伸价值。

品牌是品质以及信赖和忠诚的永久指南,并能给予那些无信心于购买决策结果的顾客更多的信心。

4、品牌与“时尚”潮流

在一定程度上,品牌与“时尚”潮流的关系很密切。成功的品牌,常常是适时地把握住了“时尚”的演变规律及过程,并以不断的创新精神及富于成效的工作,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5、品牌的传播

每一个品牌的内涵是不同的,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都使用某种符号系统进行传播。可以说,现代的品牌传播完全是以“双向沟通”方式实现的。研究、分析及确定社会(市场)的需求,特别是未来的消费潮流、“时尚”的概念,则是品牌传播者的首要任务。

6、品牌与“注意力经济”

我们正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决定了社会公众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传播信息及符号系统,只能有选择地关注和接受那些最具影响力、最具创新性及最具“热点”效应的信息,如果传播者不能深刻了解及把握“注意力经济”的条件及要求,要进行有效的品牌传播将是不可能的事情。

7、品牌竞争力

在全球环境下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多地和产品品牌的竞争力联系在了一起,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制约、相互依存的,这是加入世贸之后的中国企业必须要保持清醒的一点。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品牌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可以从两个元素来分析企业的品牌:一个是企业的优势;另一个是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企业既没有优势又没有竞争力,就会处于弱势,可能被淘汰;如果企业有竞争力但没有优势,只是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也存在被淘汰的危险,比如海尔、长虹有规模优势,但在国际家电市场上未必是领导者,领导者还是日本品牌,因为日本企业既有竞争力又有企业管理的优势。品牌的竞争力已不容忽视。

与跨国公司相比,本土公司最缺乏的就是品牌竞争力,品牌能不能在市场上立得住脚,决定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盈利能力。要建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先建立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必须具有独特性,按照专家的观点,即“买不来”、“偷不走”、“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也就是说,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资源要有这样的特点:没有市场可以买到;要有法律保护;资源本身与能力有互补性;具有组织性,不属于个人;有持续竞争力。品牌作为一种独有的无形资产,具有特殊的附加值,它隶属于一定的组织,并且有相应的专利和法律保护,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品牌的竞争力也代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品牌与商标的区别和联系

品牌与商标是极易混淆的一对概念,一部分企业错误地认为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后就成了品牌。事实上,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商标是品牌的一部分

商标是品牌中的标志和名称部分,便于消费者识别。但品牌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品牌不仅仅是一个易于区分的名称和符号,更是一个综合的象征,需要赋予其形象、个性、生命。品牌标志和品牌名的设计只是建立品牌的第一项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但要真正成为品牌,还要着手品牌个性、品牌认同、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完善。这样,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才会由形式到内容、从感性到理性、从浅层到深入,从而完成由未知到理解、购买的转变,形成顾客忠诚。

2、商标是一种法律概念,而品牌是市场概念

商标的法律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商标专用权的确立、转让、争议、仲裁等法律程序,保护商标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使生产经营者保证商品质量,维护商标信誉。

品牌的市场作用主要表现在:品牌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一份无形契约,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保证,有品牌的与无品牌的产品相比,消费者更多地信赖有品牌的产品。品牌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依据,消费者曾经在一棵品牌树上摘到一颗甜果子,他就有信心相信另一颗果子也是甜的,这种消费经验的积累与运用,无论对消费者还是企业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品牌是规避单纯价格竞争的一种手段,因为品牌的特有附加价值,消费者可以多一点额外的付出。品牌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保证,每一个新产品的推出,都可以借助原品牌增加价值。品牌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利于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企业形象。

3、商标掌握在企业手中,而品牌是属于消费者的

当消费者不再重视你的品牌时,品牌就一无所值了。品牌价值不同于银行的存款,它只是存在于消费者的头脑中,假若品牌出现危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下降,那么品牌价值就会减少。

品牌价值不同于银行的存款,它只是存在于消费者的头脑中,假若品牌出现危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下降,那么品牌价值就会减少。

品牌战略

从实际作用上讲,品牌定位就给某一具体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确定一个有价值、比较稳定的位置,这一位置的价值就来源于品牌的承诺及其个性。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对自己品牌的期望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所作的筹划。品牌战略目标包括:品牌愿景、品牌定位和品牌结构。实现品牌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品牌关系管理,二是品牌识别和传播。品牌战略是关系到一个企业兴衰成败、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决策,它是企业品牌经营的提纲和总领,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如果缺乏一个对品牌整体运作的长远思路,将导致企业经营的混乱无序,这无疑是对品牌资源的极大浪费。

一、品牌目标

品牌目标的基本内容包括愿景、品牌定位和品牌结构。

品牌愿景,即企业对自己品牌的总体期望。

品牌定位,即对品牌所涉及的产业(或行业)以及细分市场类型、品牌承诺和品牌个性的确定。其中,品牌承诺即企业对购买该品牌产品(或服务)的顾客所承诺的核心内容,如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即向顾客承诺:我们将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为您设计最人性化的产品。品牌个性,即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在同行业、同类产品(或服务)中的独特性。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正是不同于摩托罗拉的“商务手机”和爱立信的“休闲”,具有独特的个性。这就使得消费者对后起的诺基亚产生了强烈的印象。所以,从实际作用上讲,品牌定位就给某一具体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确定一个有价值、比较稳定的位置。这一位置的价值就来源于品牌的承诺及其个性,也就是说,品牌承诺对顾客是有效用的,而且这一承诺是独特的,能针对特点顾客群体的特点需求。所以“有价值”、“独特”是品牌定位的两个重要原则。此外,品牌定位还有三个原则:“可信”、“稳定”和“量力而行”,也是在品牌定位时必须遵守的,否则将影响品牌战略的可行性,也不可能获得品牌效益。如沃尔沃汽车长期以“安全”作为对顾客的品牌承诺,但一度曾改为大力宣传其汽车豪华、漂亮的外形,这就违背了“稳定”原则,致使顾客对其安全性能产生怀疑,大大影响了其销量。目前中国企业在品牌定位上常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不量力而行,不切实际地采用一些大而空的品牌承诺,如“民族的脊梁”、“永远的……”等,这些都应予以避免。

品牌结构,即由下属品牌组成,以及品牌与下属品牌的层次关系。一般而言,一个企业的品牌结构通常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企业品牌;第二层次是事业品牌,即代表各业务类型的品牌;第三层次是产品品牌,即代表某类产品的品牌。

对品牌愿景、品牌定位和品牌结构的研究、筹划就是品牌规划,它是品牌战略中的基础部分,其质量高低决定了整个品牌战略的成败。

二、品牌关系管理

如前所述,品牌实质上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长远关系。因此,实施品牌战略的首要途径就是品牌关系管理。

品牌关系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运用“全方位品牌管理”发挥协同效应

全方位品牌管理者不能只关注某个品牌,还必须注重同一系列品牌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影响(主要是针对多品牌企业而言)。通过“全方位品牌管理”将品牌管理提升到了战略高度,甚至会进一步涉及到企业的整体业务规划。因此,品牌管理必然会成为跨部门、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品牌管理者必须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做出抉择,而不能只关注市场和销售两个方面。

2、密切与消费者的关系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长期服务关系所带来的保障和稳定,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时刻反省、改善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品牌作为一种关系,是基于企业和客户之间相互信任的前提条件下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品牌关系管理的策略应该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化的。与客户培养和塑造一个感性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品牌关系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要有知名度,让客户获得足够的信息能够充分地了解品牌;其次,要获得客户对品牌的尊重,和客户建立起友谊关系,进而赢得客户的信任;最后,由信任而生成对品牌的忠诚,客户和品牌之间转变为水乳交融的合作伙伴关系。

品牌就等于客户,拥有客户才意味着拥有品牌,满足客户需求和维系客户关系的能力是衡量企业品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按照国际著名的普华永道咨询公司的指标,一个企业是否具备客户关系管理(CRM)能力,可从六个方面来加以衡量:(1)企业是不是把客户的信息作为战略性的资源来管理;(2)企业是否评估客户持续的价值;(3)企业如何定义和满足客户的期望;(4)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否与客户的价值相匹配;(5)企业是否进行了跨部门的集成;(6)企业是否主动地管理客户的体验和感受。显然,这种能力与最终反映在企业品牌竞争力上的满足客户需求的程度是一致的。

品牌就等于客户,拥有客户才意味着拥有品牌,满足客户需求和维系客户关系的能力是衡量企业品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为什么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会转向以满足客户需求程度为归宿?如今每一个竞争者都具备了模仿其竞争对手产品、服务、系统甚至整个过程的能力,持续保持一个品牌的差异性市场定位再也不像以前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分销推广那样简单,更不能靠广告就可以长期维持一个品牌的形象。即传统的、单一的营销策略已难以奏效,而客户关系的培植具有唯一的不可替代性。

创立自己的“品牌”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的产品从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从而形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品牌”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直接建立起了产品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它,消费者得到了能满足种种需求并且值得相信的承诺,从而建立起了对这种商品的忠诚。

再让我们看看“品牌”对房地产企业的意义和价值效应如何体现呢?

在房地产行业,创建自己的品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房地产企业的共识和不懈追求,而一批在全国初具影响的品牌已然出现。如企业品牌有合生创展、万科地产、保利地产等,还有些地域性的房地产企业也在努力的打造自己的品牌并从中获益如珠海的“华发股份”等。

对消费者而言,房地产是价值昂贵的商品,人们买房都是倾其所有、毕力而为,大多数消费者作出的购买决定往往都会影响到其一生。这决定了消费者对房地产商品的高关心度与参与度,一两个利益点根本不会让消费者掏钱包,所谓情感价值在买楼时起不了决定作用,这在目前我国房价大大超过居民收入水平的情况下更为明显。因此,要与消费者达成互动的沟通,就必须多一些实际的理性利益诉求,诸如区域、环境、价格等等实际受关注的信息点,让他们自己去做综合评估和购买决断。而一个好的品牌在消费者考虑诸多因素的同时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判断和决策依据。具体体现在:

1、加快顾客的购买决策速度。由于房地产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是影响一生的重大购买决策,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会比购买其他的商品更加谨慎,会经历比较长的挑选、顾虑和决断的过程。好的品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消费者对后验性因素的疑虑,从而加快决策过程。这样,整个房地产项目的销售速度会加快,从而减少销售费用,加快资金的回流。在珠海市场,只要是有好的品牌支撑的楼盘(如万科开发的“金域蓝湾”、李嘉诚旗下公司和记黄埔开发的“海怡湾畔”、珠海本地的强势品牌华发股份开发的所有楼盘)往往有很好的预售业绩,消费者对购买预售楼盘有没有风险、品质能不能保证、物业管理能不能满意等往往都是抱着肯定的态度。

2、降低需求的价格弹性。品牌给商品开创了一个新的竞争维度。好的品牌可以增强房地产商品的不可代替性,从而客户对房地产的价格的敏感程度会降低,这就使得具有优质品牌的楼盘可以按更高的价格销售。比如,珠海华发股份开发的“华发新城”与其他同城的房地产比较就形成了巨大价格优势,甚至其他房地产项目还借助华发股份的品牌效应,把临近“华发新城”作为优势作为卖点来打广告。与“华发新城”一路之隔相距不过百米的高层高档住宅小区“公园道”,单就建筑物和小区地理位置来说是同华发新城相当甚至是更高档、更精致的,但是它的品牌在珠海的认知度却远远不能同“华发”品牌相比。为了更好的实现销售目标,借助其他著名品牌来实现目标。但是珠海,“公园道”的销售价格却比有品牌效应的“华发世纪城城”低了25%左右。华发旗下的另外一个楼盘“绿洋山庄”均价18000元,而马路对面的楼盘“海湾六号”却只有10000元左右的价格。显然,“绿洋山庄”比周围的楼盘价格高出了三分之一以上,这就是品牌的效应在价值上的体现。消费者为了得到品牌所带来的价值,会自觉选择购买优质品牌的产品、接受较高的价格。这就使得品牌拥有者可以依靠品牌获得超过资产收益的超额收益,这就是品牌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基本价值。

3、提高客户对于楼盘缺陷的承受能力。即使是品牌楼盘也会存在缺陷,这是因为购买房地产是影响消费者一生的重大决策,消费者当然会以更加挑剔的眼光看楼盘。但品牌楼盘可以凭借其品牌影响力来减轻客户对于楼盘缺陷的不满。因为优质品牌对房地产后验性品质因素的担保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某些缺陷,如珠海华发股份开发的“华发新城”、“华发世纪城”虽然其位置在南坪这个曾经比较偏僻的地方,但凭借公司的强大品牌影响力,还是取得了成功,无论是销售还是入住率都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成果,这样的案例还有李嘉诚旗下公司和记黄埔开发的“海怡湾畔”等莫不是如此。

在房地产行业,品牌的价值和优势对企业来说还体现在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方便可以有更多的渠道获取更多的资讯、政府市政配套工程)、土地竞拍(更容易拿到竞拍的土地)、融资(获得更优惠的融资条件)、承建商选择洽谈(选择更优质的伙伴及设定更有利的条件))、合作单位选择洽谈(选择更优质的伙伴及设定更有利的条件)、销售价格(比同区域的其他楼盘高的定价)等诸多方面无不显示出品牌效应的巨大优势。

显然,有了著名的品牌也就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多地和品牌的竞争力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说,品牌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品牌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价值效益。

第四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温度效应研究和裂缝防治措施

摘要:针对混凝土预制箱梁在各个施工阶段的日照温度场进行监测,取得施工各阶段混凝土预制箱梁的日照温度场分布资料,利用所提出的混凝土预制箱梁温度梯度计算模式进行桥梁温度应力计算,并与利用相关规范规定的计算模式所得温度应力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出现裂缝比较普遍的现状,分析了常见的裂缝形式及其成因,指出目前用于箱梁计算的平面杆系理论或空间梁格理论的局限和不足,提出用梁段单元空间分析法对箱梁进行计算;总结设计经验和教训,借鉴钢析梁和箱梁裂缝加固比拟法,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构造设计提出了建议,并对容易导致裂缝的施工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关键词:温度效应;裂缝;箱梁;梁段单元法;构造设计

针对混凝土预制箱梁在各个施工阶段的日照温度场进行监测,取得施工各阶段混凝土预制箱梁的日照温度场分布资料,利用所提出的混凝土预制箱梁温度梯度计算模式进行桥梁温度应力计算和对目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出现裂缝问题比较普遍的现状,并考虑该问题涉及到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方面,因此浙江省公路局会同有关单位对该类桥梁裂缝问题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并对调查研究工作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若干结论,以供设计、施工、监理等参考。

1.研究分析混凝土预制箱形梁在各施工阶段的日照温差作用下,箱梁温度梯度随时间变化在箱梁横向和箱梁截面高度方向的变化模式。

通过试验资料的整理工作,总结混凝土预制小箱梁温度场和温度梯度的特点,通过试验资料的分析,提出混凝土预制箱梁的温度梯度计算模式,并与相关规范规定的计算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利用所提出的混凝土预制箱梁温度梯度计算模式进行桥梁温度应力计算,并与利用相关规范规定的计算模式所得温度应力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设计、施工和桥梁健康评测等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2.主要裂缝形式及其原因: 裂缝常见形态及分布如下: (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主要结构性裂缝均分布于距支座L/《L-跨度)附近的腹板上,约呈45。分析认为出现这种裂缝主要是由于箱梁支座附近剪应力过大,腹板抗剪强度不足,以及主拉应力方向安全储备考虑不充分等因素所致。(2)箱梁顶底板的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分析认为这种裂缝主要是由于梁弯曲应力和 21

板局部应力估计不足而产生。

3.设计计算理论的改进

(l)目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计算软件多数按平面杆系单元编制,也有按梁格理论考虑空间计算,但它们均不能完全反映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结构受力特性,因此有必要按梁段单元编制空间分析程序,充分考虑箱梁畸变、剪滞、板局部弯曲、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作用,计算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极限承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例如:目前出现常规性裂缝的部分已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按平面杆系单元计算其配筋和混凝土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但按梁段单元进行空间分析校核时,发现其裂缝处主拉应力或正应力超过了规范允许值。

运用ANSYS国际标准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省内高速公路某预应力连续箱梁大桥做了分析,并对平面与空间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明显大于平面分析结果,并且平面分析的第一主应力均为绝对值较小的压应力,而空间分析结果均为拉应力。可见,虽然按平面分析时的计算结果都为压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但按空间分析得到的结果都为拉应力,且绝大部分的拉应力值超过了规范容许值. (2)应进一步深人理解高强度混凝土的力学特性,设计时必须控制好材料的拉应力和压应力。例如:对比国外桥规,我国现行桥规混凝土拉应力和压应力取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高口,混凝土主拉应力取值偏高约2倍,混凝土压应力取值偏高约5一20%,且活荷载取值偏低约25一30%。因此按现行桥规设计桥梁时建议适当降低混凝土使用应力和提高安全系数为妥。

(3)对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要有正确的认识,在现行桥规不尽合理的情况下,设计人员进行温度应力分析时,可以借鉴国外桥规相关规定及铁道部关于箱梁桥温度分布测试研究得出的温度梯度模式。

(4)进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设计计算时,除考虑温度应力外,还应考虑混凝土徐变与收缩应力、支座沉降、荷载冲击系数和荷载应力。

(5)理论计算模型与实际结构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此导致计算结果与结构的实际应力的误差,因此,在具体进行预应力连续箱梁桥设计时,要求结构各截面的应力应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4.设计构造的建议由于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一85)的许多内容明显滞后于当前的工程实践,有些条款实际是基于简支梁桥制定的,因此难以及时指导迅速发展的工程实践。鉴于这种情况,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的设计构造除应认真研究利用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外,还应该结合设计经验和教训,积极借鉴钢析梁和箱梁裂缝加固比拟法思想和国家 22

其他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及有关国外标准。

(1)工程类比思想—比拟法的引用:A、钢析梁桥抵抗剪力比拟法铁路上的武汉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均属连续钢析梁桥,其剪力由斜腹杆承受,扭转和畸变由主析架平联、桥门架、横联承受,假如钢析梁四周布置钢筋,浇一层混凝土,就可抽象为连续钢析梁骨架混凝土箱梁桥;B、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裂加固比拟法根据文献可知,如果在直裂缝方向每隔30cM粘贴钢板条,对比钢筋混凝土梁桥配筋要求,所粘钢板条正好和抗剪钢筋受力一致。因此,参照钢彬梁桥设有专门抗和抗扭构造,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裂缝加固增设抗剪钢板条,采用工程比法思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缝防治办法可借用上述抗剪和抗扭造,解决其混凝土强度等不足的问题。

(2)其他设计构造措施

A、重视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置非预应力钢筋包括纵向分布钢筋或受力钢筋,特别是箍筋和抗裂钢筋(对构件的抗剪、斜截面强度和主拉应力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而且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箍筋的套箍作用越显著)。如美国桥规(l994年版)规定:①在斜裂缝极有可能出现的所有区域中需要设置横向钢筋(最好设置与裂缝垂直的斜箍筋)。②横向钢筋根据结构受力情况可设置与受拉纵筋成不小于45。度的斜箍抗裂钢筋,并与垂直钢筋(与构件轴线垂直)焊接成钢筋网。

B、加强端隔墙和支座隔板端隔墙和支座隔板是抵抗箱梁畸变与扭转的根本构件。为防止端隔墙和支座隔板的开裂,建议隔墙或隔板开口为椭圆形,并为椭圆形配置构造钢筋。

C、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采用较小直径的钢筋,分散布置,尽量使用螺纹钢筋,避免采用光面钢筋,这些措施可有效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可避免裂缝或使裂缝间距和宽度较小。

D、重视抵抗局部应力的配筋在锚固区,预应力筋弯起处等部位加强配筋,可以有效防止产生顶、底板的齿板裂缝和曲束裂缝。当梁高大于1时,为控制梁的腹板收缩裂缝,在腹板两侧沿梁高应布置一定数量的纵向水平钢筋。

5.几施工养护的措施

(1)混凝土质量引起的非结构性裂缝,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定期测定砂、石料含水量,严格控制水灰比和骨料级配及砂、石含杂质和泥量,这是混凝土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现阶段施工中最易忽视的问题,施工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把关,其次混凝土施工工艺必须按规范执行,结构内部布置防裂钢筋,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温度应力引起的非结构性裂缝,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设计时应重视温度应力的影响,可采取施加横向预应力、配置足够的温度应力钢筋、增加结构的安 23

全储备等措施来防止裂缝的产生。

(3)混凝土收缩应力引起的裂缝,可采取防治措施: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不应为了提高混凝土强度(或早期强度)用增加水泥用量的办法,使用减水剂应谨慎合理,同时加强振捣以减少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法。重视馄凝土的养护工作,尤其是初期养护,因为浪凝土的初期养护条件直接影响其抗拉强度增长的快慢,如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最初阶段没有引起混凝土开裂,随着时间的延续,由于混凝土徐变的影响,收缩应力将会减小,产生收缩裂缝的可能性也就减小。

(4)施工不当引起的裂缝,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改进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例如:竖向预应力筋由于伸长量小,混凝土收缩回弹量大,必须反复张拉,以确保实际竖向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横隔板裂缝应通过改善临时固结支座的布置,有效地限制裂缝的产生,同时在横隔板内布置加强钢筋或钢筋网,以提高横隔板的强度和刚度;另外,通过在桥面铺装层增设横向钢筋,加强桥面板与桥面铺装层的粘结,可达到减少裂缝的目的。

6.结语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产生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可以综述如下: (1)通过对混凝土预制小箱梁桥三个施工阶段日照温度场的实桥观测,确定了各个施工阶段对混凝土预制小箱梁日照温度场的影响方式和影响大小;确定了混凝土预制小箱梁日照温度场和温度梯度的特点,为混凝土预制小箱梁桥的研究和设计工作提供了定性指导;通过对实桥项目三个阶段的温度观测及观测数据的整理,得出了混凝土预制小箱梁桥日照温度场分布特点的几个结论,其中,混凝土预制小箱梁桥桥面铺装对箱梁日照温度场影响较大对于小箱梁组合截面梁桥,边箱梁的内侧与外侧温度场差异较为明显等特点对今后的研究及设计工作具有参考作用。

(2)关键是在设计时,认真计算和验算,合理布置预应力筋和构造钢筋。在现行设计规范、设计手册的基础上,采用空间梁段单元计算方法(但普通梁单元并不能全面反映混凝土梁畸变,面外弯曲和主拉应迹线等计算,应采用应变连续的空间梁段单元进行分析才行)。参照国家标准或国外桥规,针对主要结构性裂缝形式及原因,建议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设计方法在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增强构造措施和配置适量预应力钢筋及足够数量的非预应力钢筋的办法处理,防止结构性裂缝。

24

(3)其次是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尽可能避免开裂或减少非结构性裂缝,同时对非结构性裂缝妥善处理,控制裂缝发展,封闭裂缝,使裂缝不至子对结构产生过大的危害,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

总之,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裂缝问题,设计、施工和监理人员都应该严格把关,针对各种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Kehlbeck F.太阳辐射对桥梁结构的影响[M].刘兴法,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 25

社, 1981. [2] MamdouhM E, Amin G.混凝土桥梁温度变化[J].结构工程杂志, 1983, 109(10): 2355-2374 (英文版). [3]张元海.薄壁箱梁的挠曲扭转有限元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 1995, 28(6): 28-36. [4] 朱汉华 , 李飞泉 , 潘明军.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裂缝防治措施[J]. 公路运输文摘, 2002,(02)

[5] 徐建国, 陈淮, 王博, 王复明. 连续箱梁桥力学性能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01)

[6] 施颖, 郑建群. 从设计层面探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桥裂缝控制[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5,(04)

[8] 赵坚. 顺德市百丈公路大桥设计概况[J]. 中南公路工程, 1995,(04) [9] 陈菁菁, 姚永丁, 陶舍辉, 项贻强. 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双箱双室并联连续箱梁桥的空间受力分析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 2003,(05) [10] 郑一峰, 黄侨, 张宏伟. 部分斜拉桥的概念设计[J]. 公路交通科技 [11] 刘运修, 刘铭瑞. 浅谈连续箱梁桥的施工监理工作[J]. 治淮, 2003,(07) [12] 王林, 项贻强, 王建江, 陈向阳, 丰硕. 连续箱梁桥静动力特性及试验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 2005,(02)

[13] 易洪. 深圳市某互通式立交跨线桥的加固设计与施工[J]. 湖南交通科技, 2004,(03)

[14] 斯世华, 马文彬, 占江华. 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裂缝成因及其预防措施[J]. 交通科技, 2000,(05)

26

第五篇:蝴蝶效应 ,鲶鱼效应

“蝴蝶效应”的由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在1963年的一次试验中,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在一次科学计算时,洛伦兹对初始输入数据的小数点后第四位进行了四舍五入。他把一个中间解0.506取出,提高精度到0.506127再送回。而当他喝了杯咖啡之后,回来再看时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前后计算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前后结果的两曲线相似性完全消失了。

蝴蝶效应的定义:

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这个例子比较夸张,为的只是说明:我们在解释某种经济现象时,如果无法从常规的分析中找到答案,就要考虑那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因素,然而这种因素太多了,也太不可预测了,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学家总是难以精确地预测具体经济指数的原因。但也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性造就了变化多端而丰富多彩的世界。

蝴蝶效应在现实中的表现:

天体运动存在混沌;电、光与声波的振荡,会突陷混沌。地磁场在400万年间,方向突变16次。与传统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脑电图和心脏跳动并不是规则的,而是混沌的。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的应用:

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蝴蝶效应的意义所在

从贬义的角度看,蝴蝶效应往往给人一种对未来行为不可预测的危机感。从褒义的角度看,蝴蝶效应使我们有可能“慎之毫厘,得之千里”,从而可能“驾驭混沌”并能以小的代价换得未来的巨大“福果”。 蝴蝶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

“蝴蝶效应”的复杂连锁效应,每天都可能在我们身上发生,我们不可能回到以前去改变我们的过去来改变我们的未来,我们需要的是正确地把握我们的现在,也许,以后的结果就会趋向于好的方面,而走错一步你可能短时间无法发现,但是几十年后断送的,就不仅是你的未来,而是更多。 蝴蝶效应的应用要诀: 关注细节,防微杜渐, 注重关联,控制全局。 蝴蝶效应的应用领域:

1、产品质量问题

2、工作程序问题

3、工作态度问题

4、关键细节问题

5、个人成长问题

6、学习道路问题 混沌学(chaos)

“混沌”是决定性动力学系统中出现的一种貌似随机的运动,其本质是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动力系统—— 一个随时间确定性变化或具有微弱随机性的变化系统,它的状态可由一个或几个变量数值确定。

“混沌”的特点

1 混沌是决定论系统的内在随机性,这种随机性与我们过去所了解的随机性现象,比如掷色子,抛硬币等有很大的区别:具有混沌现象的系统,其短期行为是可以知道的,只有经过长期演化,其结果才是 不确定的。

2 混沌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很强。在线性系统中,小扰动只产生结果的小偏差,但对混沌系统,则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3 混沌不是简单的无序,也不是通常意义下的有序。首先,混沌运动是一种典型的非周期运动。其次,非平衡混沌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奇异吸引子行为。

4 混沌绝不是一堆有趣的数学现象,它是比有序更为普遍的现象,它使我们对物质世界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为我们研究自然的复杂性开辟了一条道路,同时也引出了关于物质世界认识论上的一些哲学 思考。

“鲶鱼效应” 带给我们的思考

人天生是懒惰的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鲇鱼效应”是最经典的潜能激发案例,所以一个组织中需要有几条“鲇鱼”,“鲇鱼”本身未必有多大能量,但他可以给整个组织带来能量释放的连锁反应。

上一篇:电视剧父母爱情21集下一篇:婚前必问的15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