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教学案例

2022-08-09

第一篇:翻转课堂的教学案例

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臧桥中心校 刘娜 2016.9.22 摘要: 在分析探讨翻转课堂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并设计出支撑翻转课堂教学实践顺利实施的教学平台,以期为我国实现教育模式创新、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平台;教育信息化

1 前言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虽然很多学校、教师早已认识到这一事实,但传统教学统一的“课堂知识传授”却无法真正实现分层教学。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安排,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自己掌控学习的进度和速度。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可以掌握更难的课程内容,速度慢的学生则可以反复学习,并寻求教师的个性化指导。它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本文在分析探讨翻转课堂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并设计出支撑翻转课堂顺利实施的教学平台,以期为我国实现教育模式创新、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2 翻转课堂的内涵

2.1 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是相对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而言的。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把知识的内化过程留给学生课下独立完成,这就导致本应用于师生互动、同伴交流协作的课堂,常常被教师一个人占用来“传授知识”。学生在长达45分钟的“被动接受”过程中一直处于“听课”“记笔记”的状态。有些学生由于害怕知识有所遗漏,精神会高度紧绷,而有些学生由于不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在课下的“自我知识内化”过程中,学生由于缺少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容易产生挫败感,丧失继续学习的热情和动机,知识无法从根本上被学生内化到其认知结构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它将“知识传递”过程放在课堂外,学生借助于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和开放网络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而课堂则成为他们完成作业、探讨问题或得到个性化指导的地方。因此,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成为整个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过程中掌握。

2.2 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

1)课下“知识获取”过程。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及学生整体情况制作一些时间短、信息明确的教学视频,每个视频针对一到两个特定的问题,供学生课前观看学习。学生则依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观看视频的侧重点、次数和速度等,完成信息的主动加工。当他们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可以随时后退、反复观看视频,或借助于网络上的各种教育资源拓展思维,也可以在交流平台上与教师、同学交流讨论。

学生完成“知识获取”后,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平台中完成一定的课前针对性练习,检查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巩固学习内容。同时练习结果也会提交给教师,这样教师在第二天上课前就可以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盲点区”,以确定课上应创立怎样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2)课上“知识内化”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就自己在课前知识建构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向教师请教,接受教师的启发和个性化指导。由于学生在学习提问中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效率高。教师则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完成练习时产生的疑惑,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供学生选择探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方式:①通过自主探索,培养提高其独立学习的能力;②通过小组协作,在相互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拓展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并提高其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3.1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每一堂课要想在实践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提前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相比,有着颠覆性的变化和典型的特征。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其教学设计的流程进行重新规划。笔者在分析翻转课堂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总结出翻转课堂教学所要遵循的教学设计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由于教学过程的完全颠倒,翻转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地位发生质的变化。首先,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和各种网络资源。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再承担“传授知识”的绝对主体角色,而是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探究型活动供学生研究。并且在学生“完成作业”“探究讨论”等“知识内化”阶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以确保每位学生将所学知识完全吸收掌握。其次,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他们可以自定步调,制定学习的时间和速度,碰到难以理解的知识时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或搜索相关教学资源,而不是被动等待教师的“直接告知”。同时在课堂上学生不再仅是独立完成作业,而是参与到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中,在与教师、同伴交互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入掌握知识。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2)课堂互动交流有效性的原则。课堂互动交流是指在课堂上,教师用语言或非言语信息激发一个或多个学生思想,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5]。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课堂互动交流应该有准确的定位和深入的理解,不能简单地认为“提问等同于交流”“交流越多越好”,忽略课堂交流的质量,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前知识掌握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与他们展开讨论,以确保课堂互动交流的有效性。

3)“授人以渔”的原则。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及知识的累积速度加快,没有人可以在课堂中学到所有知识。在此背景下,国际21世纪教委会提出未来教育必须围绕4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学会求知。正如德洛尔的报告所阐述的:“学会求知是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更多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手段,而不仅仅是获得分类的系统化知识。”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应强调“授人以渔”而不是简单的“授人以鱼”,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情境,培养他们探究思考的精神和能力。

3.2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含课前知识获取和课堂知识内化两部分。

1)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是促使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和规范,直接影响到教学能否沿着预定的、正确的方向进行[7]。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2)分析学习者特征。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哪些因素或特征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学习者特点的个性化课堂方案,使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原有心理发展水平及学习风格。

3)选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分析,学生起始能力和终点能力之间的差距就可以确定,接下来教师就应该设计合适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以填补学生学习前后的差距,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4)设计自主学习环境,支持学生课下学习过程。翻转课堂中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其课下的自主学习过程,因此有必要对其自主学习的环境进行设计,支撑学生顺利完成课下的“知识获取”。具体设计定位:①提供给学生无缝的学习机会,使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学习终端,随意地开始自主学习的旅程[8];②支持学生与学习共同体的协作学习和无缝沟通,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与教师、同伴随时展开讨论、分析疑惑;③满足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根据不同学习者的不同操作,主动推送符合其学习风格和特征的个性化资源。

5)课前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设计一些题目,供学生学习视频后完成,并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给予价值判断,以检测其知识掌握的程度。

6)课堂探究情境设计。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知识的获取成果,设计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供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学习,以促进其知识的内化过程。

7)学习成果交流展示设计。设计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探究结果以及在探究过程中收获的心得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实现思想的碰撞升华。

4 翻转课堂教学平台设计

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过程中,信息技术是学生“课下知识获取”和“课堂知识内化”得以顺利实现的有力杠杆。只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才可以在课外随时获取教学资源、与教师、同伴“零距离”沟通,避免像“无头苍蝇”似的独立学习,实现知识的有效获取。教师才可以随时获取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程度,以便为第二天的课堂探究情境设计做好准备,通过课堂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

为支撑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笔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一个个性化协作式的教学平台。

4.1 教学平台总体设计

本系统主要分为五大模块:资源发布共享模块、交流互动功能模块、学习检测跟踪模块、资源推荐功能模块。

四、翻转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可能,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应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改变以往过分关注教师教得好不好,练得多不多的现象,重构学生课内、课外的学习流程,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应注意三点:

(1)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学生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的要求:不就本论本、不就题讲题,而是以问题和习题为载体 寻找出规律、探讨方法。

(3)教的方式:让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不再重复;讲不完整的,达不到深度的,教师再补充;讲错的教师要更正。 2.翻转教学建议流程图 (1)预习导学

学生通过教师精心编制的导学案及针对核心知识点、疑难点录制的微课,认真自学,完成基础知识储备。要做到先学后教,不学不教,不做不教,不批不教,以学定教。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站在学生的角度,精心编制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制要改变面面俱到,忽视学生思维的状况,以问题为导向,启迪学生思维。 (2)预习检测

预习检测内容的选择应立足教学内容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学生检测学习成果,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等要求设置。检测题的难度应立足于学科学业水平测试要求,题量不能太多,以学生能在1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不出难题、怪题、偏题,保证大部分学生在认真完成学案导学的基础上能独立完成。 (3)疑难突破

学生通过导学案的学习、预习检测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知识及方法上的问题及困惑,向同学、教师寻求解决方法。疑难突破是课内学习的核心步骤,可分为四个环节,既学生提问,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师生互动四个环节。 (4)知识检测

精心选题,强化变式训练,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知识检测题要尽量做到知识点的全覆盖,难度要求要比预习检测稍高。要善于将课本题拓展、引伸,围绕核心知识、主干知识选编补充题。教师要使尽可能多的习题在课内得到解决。 (5)互动小结

激励学生归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在学生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完善知识网络。总结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对知识的总结,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对本节课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对规律性的东西予以总结,对做错的地方要着重标明,对于知识的不足要强化课后训练。二是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对体现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思维进行总结。 (6)巩固提升

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外延伸环节,主要是习题检测,检测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设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布置一些有趣味性、挑战性、创新性的选做题。对解题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可基础题、中档题。从基础抓起,从最差的学生抓起。保证上层生吃得饱,下层生吃得了,人人有事做,人人得到发展。

五、实施翻转课堂的方法 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本主题共有四部分内容: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整体而言,本主题带我们走进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通过微观粒子之间的运动了解化学。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通过三步走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分割内容:本单元集合了初中较多的概念,我们首先要将本主题的概念和比较抽象的分子之间的运动等知识点整理出来,以每个知识点为一组,每一组就是一个比较短的视频,需要注意的是,每一组内的知识点联系比较紧密,但是每组和每组之间的知识点联系不大,结合“物质构成的奥秘”,在本主题中,基本上每个课题就是一个小组,有的还可以适当调整。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录制视频。

第二步录制视频:如果想要提高录制的效果,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好好准备。每个视频不要太长,越短越好,5-8分钟为最佳,每个视频就是一个知识点。比如我们在录制“原子的构成”这个课题时,就可以录制一个视频,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教师需要讲清楚原子的概念,另一个就是穿插一个情景,例如“水分子的分解动画”,或者“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等,通过这两部分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构成。

第三步答疑解惑:将教师讲解的视频录制成功后,从技术的层面解决全校师生共享的问题,通过共享,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去看视频进行学习,甚至全校的任何学生都可以去看,这就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课下掌握,而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处理两个问题,一个是做与视频中相关的作业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能力;另一个就是解决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课堂由以前的传授变成了现在答疑与讨论。

通过以上三步的实践,学生对“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主题的内容既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让学习的效果有了大幅的提升。“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本主题的内容显得轻松而有趣。尽管如此,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在课下学习,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自学能力和足够强的自制力,这也是以后教学发展要努力培养的方向。

4.2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本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包括资源发布共享模块、交流互动模块、学习检测跟踪模块、资源推荐模块。下面主要是分析各模块的主要功能。

1)资源发布共享模块。教师是教学资源的直接管理者,负责在系统上发布提前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以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优秀开放资源,供学生下载学习。并将各主题相关知识点通过内在的关联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知识地图,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的关系,方便对知识点进行搜索[10]。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寻找到更加有益的信息资源,也可以上传到平台中,经教师审核成功后发布,与其他同伴共享。

2)交流互动功能模块。此功能支持在线发帖、实时语音、视频通话功能。当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过程中,针对某一知识点产生疑惑时,可以与教师、同伴进行“无缝”交流讨论。此功能减少了学生“独自学习”时的孤独感和“遇到难以解决问题”时产生的挫败感,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高效获取。

3)学习检测跟踪模块。此功能使教师能够随时获取学生课下学习进度信息和知识掌握程度信息,以便根据学生知识获取情况安排设计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与应用”。

学习检测首先需要构建正确检测结果模型,使计算机能够自动分析怎样的解答是正确的。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后,开始进行在线知识测验。系统将学生的检测结果数据与正确检测结果模型对比后,自动分析统计出学生每一题目的正确率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登录到系统查看学生学习进度和知识点掌握的“盲点区”。

4)资源推荐功能模块。此功能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检测结果数据,分析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知识掌握“薄弱区”,为其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5 结语

被比尔•盖茨誉为“预见了教育的未来”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日趋成熟的背景下生发出来的新兴教学模式,其所倡导的“以信息技术带动教学结构变革和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要义相契合。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已在国外多个地区取得极大的成功,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借鉴和吸收“翻转课堂”的成功经验,必将对我国教育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教育生产力的提高和教育信息化的实现。

第二篇:翻转课堂给教学带来的改变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教学视频中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翻转课堂给教学带来的改变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让教育有了人的维度,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真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而这些,恰恰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相对不足的。

实际上,一些成熟的移动教学平台已经为手机课堂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如速课网,通过速课网制作教学课件可直接将课件发送至手机或分享给他人,老师可以在上课时将做好的教学资料发给学生自学;或者使用手机拍照或将手机相册里的相关图片发到微课堂里,也可将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引入微课堂,同时通过手机平台发起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等。

速课网是一种集课前预习+实时课堂+课后考卷全程教学活动的新型课件制作平台,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实现翻转课堂,帮助师生完成多元实时互动,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数据化分析,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

第三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翻转课堂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这是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给翻转课堂下的定义。

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是教学方式的一大转变,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颠覆。它的教学理念由重在教转向重在学,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教师的角色也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生的教练或导演,教学过程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实施翻转课堂模式的必要性

1.翻转课堂可以节约学时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多、总学时有限、实训课时少,往往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翻转课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基础档案设置、总账业务处理、UFO报表处理、应收应付系统以及供应链系统等,学生修完这些内容大致需要120学时。目前各高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一般安排96学时,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翻转课堂能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学习优势,从而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

2.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昏昏欲睡,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将知识的传授放在课下,学生可以观看由授课教师或其他教师讲授这门课程的微视频,并完成相应的测试题。教师根据测试结果,在课上讲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性化辅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讨论或实践,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翻转课堂一改课堂沉闷的局面,使课堂面貌焕然一新。根据Ipsos MORI对“学生最喜爱的学习方式”的调查结果,喜欢分组学习的占55%,喜欢实际操作的占39%,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学习的占33%,喜欢使用计算机的占31%,喜欢单独学习的占21%,喜欢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的占 19%。由此看来,现在的学生更喜欢团队学习。利用信息手段,分组学习讨论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翻转课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翻转课堂有效锻炼了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也有较大提高,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保护和激发。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1.课前准备

①教师整理学习资源。包括制作教案、制作课件、录制微视频和收集相关教学参考资料等。

②教师确定学习团队。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确定学习团队,并确定团队负责人和学生角色。

③教师确定学习目的。具体讲,就是明确每个业务和每节课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进程和时间要求,具体要求到在什么时间内学习什么,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是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等等。

④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最佳教学方式。包括课前学习:观看视频并做思考笔记、小组讨论、收集问题和疑点、网上收集信息尝试解决问题、归纳未解决问题等。课中学习:课上分组练习、对未解决的问题进行研讨、总结全班未解决问题、教师对未解决问题进行演示操作、对学习要点实践操作测试、教师归纳总结、学生实践验证、布置预习、预习指导,等等。

2.课堂学习

①教师做课程讲解,集中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简要概括介绍本课教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回答学生问题。

②学生协作完成业务模块。学生分12组(每组负责一个企业),小组分角色(每小组3人,分别担任账套主管、出纳、总账会计),先讨论绘制每笔业务的业务处理流程图(重点标注出每个角色需完成的任务),再操作软件协作完成作业实验,遇到问题可以小组讨论解决或寻求其他小组的帮助。

③小组汇报,成果演示。各小组汇报业务处理流程设计,并在软件中演示业务处理操作,其他学生指出演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其打分;教师点评各小组操作情况,回答学生问题,为各小组打分。

3.课后延伸

课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实验报告,并完成思考题。

4.效果评价

笔者对两个会计系教学班(每班36人)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讲授会计业务处理,A班根据上述方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B 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上课讲解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并演示软件操作步骤,学生观看,课后完成相关作业)。给两个教学班的学生同时布置相同的操作任务,结果显示,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要远好于传统教学模式。原因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上就完成了知识的内化过程,有疑问的地方通过同学讨论和教师帮助已经解决,课下的作业完成效果好。反之,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完成了知识的传授过程,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记笔记,没有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机会,只能把知识的内化放在了课下,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却不能马上向其他同学或老师求助,自然达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视频制作要小而精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学视频制作的质量高低是翻转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以下几点值得重视:①讲解时主持人可以出镜,也可以用话外音。②可采用视频、动画、游戏等多种形式。③微视频时间要短,5~10分钟为宜,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一个业务流程一个视频。这样做的原因是一般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视频太长,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此外,短小碎片化的信息便于记忆,一个视频中主题太多,学习效果反而不好。④微视频资源容量要小,适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2.要重视学习情境的设计

翻转课堂不是将教材的内容照搬到网上,而是在课外学习中发挥网络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此环境以学习者为中心,涉及课程的资源、教师在实践环境中的示范操作活动、练习作业等,既有面向个人的,也有要求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而完成的协作学习任务。课堂上教师既要答疑释惑,又要留出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实践操作,去体验、去强化技能和巩固知识。

3.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采取分层教学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以后,发现学生学习情况有较大差异。一些学生接受新知识快、理解能力强,并善于表现自己,这些同学能够完成或提前完成学习任务;另一些反应慢、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在同等进度下学习比较吃力。因此,可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实施分层次教学。教师根据知识难易划分学习深度,要求学习快的同学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拓展知识面。对于学习慢的学生,教师可以重新讲解他们不理解的知识点,再帮助其完成必要的练习题,确保学生掌握课程要求的内容。

4.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自律性

学生在课外自习或小组观看视频、做习题,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有足够的自我控制力,否则自学很难达到目的。教师应该发挥学习团队的相互激励作用,提前制订相关制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责编 周继平)

第四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

——迎接区教研室翻转课堂调研汇报材料

翻转课堂无疑是当下最热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话题之一,它正在给教育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我校自2013年在学习上海、江苏等课改先行区的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尝试特色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并组织实施,现就结合我校实施翻转课堂的情况,对翻转课堂建构以及实践等向在座的的各位专家做一汇报。

一、对翻转课堂的认识

翻转课堂源自美国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颠倒的教室,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到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到教室内,以便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这一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被称为教育的“破坏式创新”。简单地说,翻转课堂就是在校园云环境下,教师将预先录制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把课堂的时间节省出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从这个过程来看,“翻转课堂”就是一种教学操作流程的变更与实施,与中文字面意义相近。从实质上来讲,这与国内的一种教学模式“先学后教”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区别。

通过学习,我们认为翻转课堂的核心要素是教师角色的转变、课堂时间重新分配、学生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翻

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课堂时间重新分配,翻转课堂的第二个核心要素是在课堂中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学生角色的转变,在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环境中,学生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反复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互,以扩展和创造深度的知识。

二、我校实施翻转课堂的几点做法

1. 学校大力倡导翻转课堂,彻底改变教和学的方式。成立翻转课堂项目组,着重建设好三个团队,即:项目领导团队、实施骨干团队、信息技术支撑团队,校长带领三个团队参加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各种培训,有专家培训、团队成员自我培训、学校规划方案培训等。让参加培训的人员,对这项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知道怎么去做这项工作。已经进行了15个专题的培训。

2.分管的副校长和教导处和任课老师也认真对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知识进行了学习和讨论。认为我们学校非常适合搞这项工作,一方面是我们有这方面优秀的师资队伍,另外也符合我校要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3. “翻转课堂”理念不断深化,微课制作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学校让信息技术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微课、翻转课堂的普及和如何进行录制的培训工作。潘学涛老师讲了《微课的制作步骤》等,孙晓燕、郑倩雯、薛雯雯等老师先后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培训,这种本校老师的培训,受训老师感觉亲切自然,效果良好。

4.购买了录制微课的器材手写板,信息技术老师下载合适的录屏软件和录音软件,最后我们确定了屏幕录像软件:CamtasiaStudio-v6.02H ,录音软件:Goldwave,后期制作的软件:premiere 绘声绘影。格式转化软件:格式工厂。

5.加入全国C20慕课联盟为契机,日益丰富教育信息资源。慕课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成立于2013年9月。她是研究与开发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慕课,并推动慕课在各领域高质量地得到实施的学术性组织。她以课程免费、学习时间短、视频生动精炼、教师懂网络互动、讲课生动有趣、学习者自己掌握学习时间等特点可以作为教与学的辅助手段,老师恰当运用,会真正实现“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我校抓住机遇,及时加入全国小学C20慕课联盟。并于2012年12月参加了在镇江举办的全国慕课中心C20联盟“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搭上了教育信息化的一辆快车。

6. 以电子书包实验为载体,不断优化学校信息化环境。我校于2012年上半年开始筹备电子书包试点,2012年暑假组织了试点的六个学校的校长、老师、技术人员到北京进行了专题培训学习。九月份我校又组织工作15名教师到淄博北门里小学等三所小学去考察,初步制定适合我校的电子书包试点方案。并以此为契机,不断优化学校信息化环境。为现代化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迈出开拓的步伐。

目前,我校在各个教室已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为电子书包的全面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让老师更好的了解电子书包的各项功能,我校专门邀请了天闻公司的工程师展开了为期三个星期的培训,并选拔了三位老师展示了电子书包的公开课,为了促进教师、学生对电子书包的使用热情,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听课小组,并邀请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任萌老师进行定期专题指导, 不断完善。我校现有关60台电子书包,有教体局统一发放,学生可流动使用,以305班为试点班,在二至五年级又各设一个实验班,按照机器动人不动的原则,最大化地发挥它的功能。

三、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带来新变化

通过实践研究,学校老师研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特别是青年教师研究兴趣浓厚。

1. 10名教师的微课被推荐参与首届全国中小学“翻转课堂”微视频大奖赛,由一人(薛芳老师)获得三等奖,并获得2000元的奖励。于2月21—23日到上海参加颁奖典礼。寒假里,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积极进行微课制作理论学习,认真撰写体会,每个人都录制了微课。

2.全体教师深入思考,研究翻转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3.学校积极探索建立评价制度,确保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

一是健全集体备课、自主学习单编制、微课程制作、课前学习指导、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作业辅导等检查评价制度,为推动改革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完善课堂的监控评价制度,求精、求细、求实,从各个环节监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三是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通过师自评、他评、生评了解“翻转课堂”改革实施情况,制定了《珠江路小学翻转课堂评价方案(讨论稿)》。

从教学模式的理论的基础上看,翻转课堂是值得大面推广的。但从现实条件来看,改革还存在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⑴ 教育机制的不配套性:目前的教育评价与评估机制还一时难以适应翻转课堂。

⑵ 教师能力因素与思想意识不位。教师适应发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新的教学方式一时难以适应,同时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课前、课中、课后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更需要智慧的支撑与思想的支持。

⑶ 不少学校办学条件(技术方面、经费方面、管理方面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投入。

通过对翻转课堂的接触、了解与思考,觉得翻转课堂是值得的研究与实践的,这需要领导、教师更新观点,提升能力。

第五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案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也称颠到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

二、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

传统课堂:先教后练,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翻转课堂:先学后教,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设计

(一)课前设计模块

1.教学视频的制作

在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一般由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来完成。教学视频可以由课程主讲教师亲自录制或者使用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教学视频的视觉效果、互动性、时间长度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需要考虑视觉效果、支持和强调主题的要点、设计结构的互动策略等,帮助学生构建内容最丰富的学习平台,同时也要考虑学生能够坚持观看视频的时间。 在教师开发视频课程时,还需注意如何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视频的学习中去。

2.学习任务单设计

在学生看完教学录像之后,应该对录像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同时,学生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单,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并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对于课前练习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教师要合理设计,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帮助学生利用旧知识完成向新知识的过渡。 对于学生课前的学习,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网络交流支持。学生在家可以通过留言板、聊天室等网络交流工具与同学进行互动沟通,了解彼此之间的收获与疑问,同学之间能够进行互动解答。

(二)课堂活动设计模块

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最大化地开展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不断延长课堂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关键就在于如何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内化。

上一篇:感恩师长手抄报模板下一篇:防灾减灾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