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后反思100字

2022-09-23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教案课后反思1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教案课后反思100字

风筝教案及课后反思

《 风筝》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探究解疑,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二、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三、教学用具: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

温馨和美的亲情是动人心弦感人至深的,在误解和冲突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散文《风筝》,共同感受文中洋溢的浓浓的手足之情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探究解疑,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三)、了解作者及作品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华盖集》《二心集》等

1902年,鲁迅去日本学医 ,后来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要用笔作武器,唤醒民众觉悟,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他以“鲁迅”为笔名,发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四)、分析理解课文 1.初读——读通课文 方法指导:

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看注释、查字典。遇到疑难问题打上问号。 初读检测:给加点字注音

风筝 嫌恶 模样 什物 ....可鄙 瑟缩 惊惶 虐杀 ....丫杈 憔 悴 苦心孤诣 堕 .....2.再读——整体感知 方法指导:

默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把握文章主题,用圈点勾画法完成以下问题

1、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

2、为什么不许小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3、你认为风筝事件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强化训练有感情地朗读)

4、你从本文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3.三读——研读解疑(鼓励学生把课文中的疑问提出来,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合作探究) 方法指导:

有些句子之所以难懂,是因为跟常情不合,但是联系语境研读思考便能解决。请同桌合作探究,解决课文中的疑难问题 相关链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旧式的家长只要求活泼天真的孩子端坐书斋,捧着四书五经,终日诵读不已;心无旁鹜,只需醉心于功名利禄。完全无视孩子爱玩的天性,无视孩子除了读书以外还有别的需求,无视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我”毁掉的不仅仅是一只风筝,而是一颗稚嫩的心灵,扼杀的是童真。这决不是“我”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一种封建伦理观念、封建的儿童教育观念的一种反映。 ——摘自《论野草》

(五)、延伸迁移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听听 。

(六)、总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鲁迅的兄弟之情; 有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 有鲁迅的自我反省精神;有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我们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你的感情更真挚、美好,你的思想更丰富、深刻。

(七)、写作导航

感动源于生活,小事、细节流露真情

《风筝》教后反思

首先,我非常感谢市教研中心的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和大家共同探讨共同提高的机会。通过这次活动,我又一次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和研究的重要性。

《风筝》一课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确实有较大难度,因为他们对鲁迅的思想、作品都知之甚少,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更是一无所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一下子要求他们对课文理解透彻很难做到,只要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是收获。

鉴于学生的情况和鲁迅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我设计了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采用的方式是先让学生说,然后我用大屏幕出示,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学习课文时,我的总体设计是按总—分—总的思路来安排的。总,就是全文,全局;分,就是一个个片段,或一词一句。只有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研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才容易理解全文。另外,这篇课文难点较多,正是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初读时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依据这两点,我设计了教学目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3.探究解疑,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完成这两个目标,我采用了三读法,即初读,目的是读通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标上?号,并进行了字词检测。再读,目的是整体感知,方法是圈点勾画法,设计了四道问题,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题,在回答鲁迅的感情时又适时进行了朗读训练。三读,目的是研读解疑,先让学生把初读时的疑问提出来,引导学生联系语境采用同桌合作的方式探究解疑。之后我出示了一个相关链接,帮助学生理解封建的教育思想和传统观念。最后安排了延伸迁移,即说说自己玩过的游戏和玩具,这是写和说的训练,也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了游戏对儿童的意义。

尽管我进行了认真准备,反复修改,课后仍发现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对学生鼓励不多,启发不够,学生质疑不积极,在解疑环节,总觉时间紧,在课文挖掘上不够深,作家作品介绍时内容偏多。

以上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仅是我的个人只见,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领导及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我一定会欣然接受并不胜感激,谢谢!

第二篇:精品教案《找规律》课后反思

《找规律》教学反思

学校:柳州市白露小学姓名:梁喜明

一、注重数学的生活性

在课标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造生动有趣的情景。上课伊始,我采用了平时学生们常做的游戏出发,不仅把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给快速的集中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中间,我还设计有了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的环节,水龙头、斑马线等一张张出现,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

二、注重数学的互动性

一堂优秀的课教师不仅是要传播知识,而且更要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和情境中去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是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的活动,因此,我设计采取了让学生跟我做动作、猜花游戏等环节,不仅大大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还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的生活化。

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规律的时间和空间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变化规律后,进行勇闯三关的智力大比拼,让孩子们在游戏当中巩固所学新知,激发学生兴趣。其中摆一摆、涂一涂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活动是有趣味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的摆放创造自己喜欢的排列规律。

四、注重学生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对于规律的概况总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是直接的给出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自己进行总结,教师及时规范数学语言,并积极鼓励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每组图形的规律,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不同层次学生数学成就感的培养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有梯度。第二题图形的一组较第一题图形的两个图形为一组增加到了三个图形为一组,要求补全的部分也增多了。在练习中,增加了三个图形为一组有规律变化的图形。拓展学生的思维。

不足之处:

一、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再积极些。

二、自己的语言要简练些,尽量让学生多说。

第三篇:数脚教案及课后反思

一课三研教案

数脚

执教人:张雅娜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知道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动物。

2、丰富词汇:又轻又巧、蹦蹦跳跳、大摇大摆、横行霸道。

教学重点及难点:学习又轻又巧、蹦蹦跳跳、大摇大摆、横行霸道等词语。

教学准备:数脚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猜猜它是谁”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有神秘的小客人来我们班,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猜猜看。

(1) 出示鸡脚

师:它是谁啊?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从脚看出来的) 小鸡有几只脚啊?(2只)

它是怎样走路的?谁来学学?(学习词“又轻又巧”) (2)出示兔脚

师:看!这又是谁啊?(小狗、小猫、小兔………….) 我们来看看它有几只脚?(4只)

刚才小朋友说的动物都有四只脚,那它到底是谁呢,一起看(点击小兔)

小兔是怎样走路的?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学词“蹦蹦跳跳”) (3)出示螳螂脚

师:咦!这是谁你们知道吗?(螳螂)它有几只脚?(六只) 六只脚的螳螂是怎样走路的?谁来学学?(学词“大摇大摆”) (4)出示螃蟹脚 师:螳螂有六只脚,有一个动物它的脚比螳螂还要多,会是谁呢?(螃蟹)

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螃蟹有几只脚啊?(八只脚) 师:螃蟹是怎样走路的?谁来学学?(学词“横行霸道”)

二、利用课件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

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去干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听完故事就

知道了,故事的名字叫数脚。

1、幼儿听故事的前半部分 提问:(1)小动物来到什么地方?干什么? (2)小鸡(小兔、螳螂、螃蟹)怎么说的?

师:小动物们正说着,这时候谁来了?(小蜈蚣)小蜈蚣知道自己有多少只脚吗?我们继续来听故事

2、幼儿听故事的中间部分 提问:(1)小蜈蚣知道自己有多少只脚吗?(不知道)

(2)小动物们都来帮小蜈蚣干什么?(数脚)数清楚了吗?(数不清楚)

(3)为什么数不清楚呢? 师:小蜈蚣到底有多少只脚?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最后怎么告诉大家的

3、幼儿听故事的结尾部分

师:小蜈蚣到底有多少只脚?小朋友能帮小蜈蚣数一下吗?

三、再次完整欣赏故事 师:(数脚)这个故事有趣吗?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好不好?听时,老师有个要求,当故事中出现哪个小动物时,你们就大声地说出它有几只脚,再一起学学它走路的样子。小动物帮小蜈蚣数脚时,小朋友也来帮着一起数。

四、扩散思维,迁移经验。

师:听了这个故事我们小朋友知道了小鸡有两只脚,小兔有四只脚,螳螂有六只脚,螃蟹有八只脚,蜈蚣有四十二只脚,那除了故事中出现的这些动物你还知道什么动物?它有几只脚?

师:有些动物有的小朋友知道它有几只脚,有的小朋友不知道,那就请你们回家查一查资料,找一找它们到底有多少只脚,找到后到幼儿园来告诉给大家听。 课后反思:

我们都知道,年龄越小教育内容越需要整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所以,“数脚”是一个十分适合中班幼儿的教学内容。如果用好了这一内容,幼儿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1、可以丰富幼儿的语言;

2、积累有关动物的脚的知识经验;

3、提高数数的能力;

4、激发了解各种动物的兴趣;

5、体验自主表现的快乐,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

我在设计活动时,将活动定位为语言和数学领域的综合活动。在第一个环节“猜猜它是谁”中,每种动物都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我以有关脚的不同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数数,积极思考、大胆想象,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现自己对动物走路方式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提炼,使幼儿对“又轻又巧”、“蹦蹦跳跳”、“大摇大摆”、“横行霸道”等词语的学习显得非常自然。在第二个环节“欣赏理解故事”中,设置了“蜈蚣有几只脚?”的悬念,并很自然地引出了故事的后半部分“小动物帮助蜈蚣数脚”;随后,幼儿帮助蜈蚣数脚,解开悬念——原来这只蜈蚣有42只脚。

活动中不足的地方:

1、教学重点环节没有突出2.上课节奏太快,幼儿跟不上3.还是教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应给孩子足够的发展空间。4.故事内容可做调整,可以设计为情境表演,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5.数蜈蚣脚的时候应一边一边的数,不然孩子数的时候会混乱,数不清楚。

第四篇:初中历史教案之课后反思荟萃

课后反思

这是一堂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的课,从课前到课堂,学生在不断地动手,动口,动脑,有说有笑,又唱又跳,在充分的体验和感知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当然,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时间不容易控制,教学内容还需要更加精练,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还需要更加优化等等。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将逐步得到改进。

节课为了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可谓想方设法,精心设计。从效果看,学生确实动起来了,而且动得有声有色。但这里应强调的是,作为教师应思考如何让学生思维上的动多于形体上的动。只有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才是具有实质意义的活动。

教师大胆而富有创造性地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设计成三个联系密切而各有深刻内涵的主题,使学生既学到了历史知识,又了解了现实的重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采用了多种形式新颖、设计独特的教学方法,始终注意历史与现实间的紧密联系,不仅缩小了学生对遥远历史的距离感,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不断积累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教师还注意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这种好的教学方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更加灵活的运用。

课堂教学缺乏对历史地图的运用,不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历史本来的面目,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对部分问题的分析,缺乏从地理、民俗、政治学的角度综合认识,显得有些单薄,不利于全面认识历史问题。对重要历史人物缺少在顽强的性格、执著的品质、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等精神方面内容的学习和知识铺垫,这就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及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要尽量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

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实践中很难把握还课堂给学生和对教学时间进行控制这组矛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多下工夫,认真钻研,在实际教学时注意把握课堂动态,真正起到一种“导”的作用。

本课教给学生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贯彻本课的核心思想是对人的关注,既关注了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历史以血肉,又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变化,还课堂给学生,达到了学以致用和自我教育的双重目的。

本课主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来创设历史情境,由情境引出问题,由问题引发思考,推动学习进程。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和相对兴奋的状态,既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展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相互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值得以后发扬。

本节课学生的活动、展示、表演都是建立在课前充分准备基础上的,可能准备的时间要大大多于一节课的时间,显然其推广价值受到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这其中存在着质与量的关系问题,教师必须适当把握度,先进的理念要坚持,但在操作层面要合适可行,教师需要继续挖掘。

当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时,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我认为,教师不能只做旁观者或主持人,更不能完全退居幕后。事实上教师导的作用(指导、引导、辅导)仍然十分重要。这既包括对基础知识的有效落实,也包括对关键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的挖掘、拓展、提升。

1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基础比较差一点的学生,应该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力争做到优者有突破,后进能合格。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着眼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堂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探究新课改教学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需要。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情绪自然、心境放松的场所,而这是以和谐的课堂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前提的。因此,本课以教师富有激情的开场白进行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了和谐的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学习,这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以后的实践中可以更加优化。

开放课堂,创设自主学习的外部环境,自主学习的课堂体现的本质是师生互动。本课设计最大的亮点是从课前资料的收集、整理到制作,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学生在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这个角度上说,本课确实能提升学生学习历史包括动手的能力。

通过对这堂课的构思、设计、准备和进行,让人学到了不少东西。首先,对学生的能力有了一定了解,以前不敢放手让学生搞活动。而这堂课上,我看到学生很好的组织和表演能力,深感惊讶和欣慰,从此对他们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其次,看到学生们互相合作的可贵精神,他们将富有朝气的一面展现出来,不由让人有些感慨。

对学生来说,他们得到了一个锻炼能力、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且通过这次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胆量,以后还能接受更富有挑战性的表演。同学们在搜集资料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后来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等方式找到了较多的资料,并进行分类汇总,形成自己的观点主张。虽然这也花费了他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关键的是,学生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本课最明显的特点是充满了人文气息。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一个个英雄的故事、一首首优美的诗篇,许多有趣的问题大家一齐探讨,这一切让我们的课堂到处洋溢着历史的魅力、诗意的美丽和人文的气息。历史教学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熏陶情感,传承文明,培养高尚的人格。本课题从知识角度看,内容枯燥,但由于老师的设计匠心独运,综合运用形象直观的素材,创设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使本堂课上得有声有色,情趣盎然。

历史学习要成为有意义的学习,就应当调动学生的情感,满足他们心灵的需要,依靠历史自身的学科魅力来感染、征服学生,使其产生投入学习的动机和完成学习的成就感,让历史学习在培养学生成为“完整的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秉承这一理念,教学中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尤其注意挖掘教材,拓展延伸,营造氛围,突破创新,以 “教给学生鲜活的历史”自勉。

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结合后,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让学生感悟人类社会变革的基础是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也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演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形式的变化三个方面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突出了 “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宗旨。活动设计完全体现了以学生发现探究为主,以学生情境体验为主,以学生合作交往为主,较完美地实现了三维目标的统一。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在探索未知的领域时 2 才会 “释放”出巨大的潜能。本课设计的讨论、问题,面向全体学生,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品味斗争艺术,缅怀领袖风采”是本课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古代教育家王守仁说过: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而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本课由于教师精妙的设计,教出了 “意趣”,促使学生 “萌动发越”,学生自然如饮甘泉,如沐春风,思维的火花闪耀不已。

本课的课程资源采撷体现了新课程理论,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也认识到了历史的纷繁复杂,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

本次月考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与开卷考试成绩,是成正比关系的,这就坚定了我在最后一个多月的复习课上,会更加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无论基础较好的同学还是基础较差的同学,对于基础知识这一环节来讲,我会一视同仁的要求,甚至有可能启动听写制度,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保驾护航!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当留空白。课堂中的 “空白”主要指适当留出的时间与空间。体验学习主要通过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经验,产生精神震撼,进而逐渐实现知识内化。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支持。所以在适当的位置要留出适度的 “空白”时段,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揣摩,让学生尽情遐想,把握知识的脉搏,捕捉感觉的性灵。

课堂反思:通过教师引导复习以及听写等形式,试图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基础知识,夯实基础才有可能出成绩。

教学反思:复习相对学习新课阶段,是枯燥的。学习相对于娱乐来讲,是孤独的。如何在枯燥单调的复习氛围中为学生营造一种新鲜感、使命感,是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后反思:每次听写,总会产生一些成绩不理想,不合格的同学。经过研究发现,9班到12班,任何一个班上,都会有十几个同学,每次听写都不合格。面对这样老油条式的学生,是该想想办法,给他们施加一点压力了。

课后反思:复习几节课以后,部分同学的复习积极性进一步降低,如何调动着一批同学参与复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激励有复习动力的同学,是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 合理分配时间

政治和历史分卷合堂考试,时间一共90分钟。理论上给每一个学科各分配了45分钟,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考试的时候,必须要有时间概念,或者借助钟表等,合理分配时间。

2. 试卷选择很重要

这里讲的试卷选择,是指在考试中,每位同学都面临一个先做哪一份试卷的选择。那么,在这样分卷的考试中,先做哪一份呢?原则上讲,考生拿到试卷以后,首先应该浏览试卷,自测一下两份试卷的难度以及自身掌握知识的程度,然后形成判断。一般按照先易后难原则,选择首先下笔的试卷。

第五篇:《标志设计》教案及课后反思

《标志设计》教案

重庆第二十三中学校

范炜

教材分析:本单元按照设计、运用的学习领域的要求设置。考虑重庆火锅是学生所熟悉且感兴趣的文化,由火锅文化展开,形象策划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本课选择标志设计,这个与形象策划相关的内容开展教学,让学生设计、制作标志,了解标志设计的意义,让学生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技巧。标志设计较标志的运用而言更需要理性的思考,标志的运用强化标志的信息传达功能,体会设计的魅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活动开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建议对标志设计的个性和实际性提出要求,同时关注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目的:了解基本的标志设计,明白标志设计的要素、标志设计的分类,明白标志设计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设计方法。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设计制作。

2、通过对标志的设计,加强对整体形象设计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标志的设计,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参与创意与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重庆火锅标志的欣赏及学生收集重庆火锅文化的过程,增强学生强烈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品质,及材料的收集、整理能力,同时学习用规范的方法制图,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教学重点:标志的分类,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及标志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色彩代表的意义。

教学难点:标志设计中色彩和设计的和谐统一,标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标志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标志设计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选择:

1、教法:问题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探究法融入其中。

2、学法: 互动法、合作分工法。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直观形象的画面,展示标志设计的魅力,突破抽象的

标志设计教学难题,体现教学的过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重庆火锅的饮食特色,了解重庆火锅的发展历史、饮食文化,从而引出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的会徽。

教师给学生逐一提示一些信息,引导学生猜测是什么特色饮食。

1、起源于古代巴蜀时期;

2、根据重庆特殊的地理气候和自然条件,形成的独特的饮食习惯;

3、纤夫、农夫等体力劳动者就地取材,架起瓦罐,烧沸开水,放入大把的辣椒、花椒,将食物烫熟后食用;

4、随着历史的发展潮流,逐渐演变成今天重庆独有的一种饮食文化。

学生根据教师逐一提示的信息,看谁反映快,最先猜出是重庆的什么特色饮食文化。 答案是:重庆火锅。

二、出示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的会徽,引导学生分析会徽的含义,和第一个环节相结合,又承上启下的点出这节课的主题——标志设计。

会徽的含义:会徽以“火锅、火纹图形”展现,“山、文”字代表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的鲜明特征。以“山”字为背景,以高楼大厦为村托。长江水从朝天门流过,展示重庆的火锅由过去的码头文化转变成今天的现代都市的火锅产业。火纹图形逐渐演变成抽象的“文”字,象征重庆火锅源远流长,重庆人火辣辣的热情。

三、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了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的会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标志。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标志这种非语言传送的发展具有了和语言传送相抗衡的竞争力量,是一种独特的传送方式。

那么,今天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起去遨游标志的海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标志设计。(引出课题——标志设计)。

四、同学们,在我们重庆,大街小巷到处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火锅店,他们各自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出示“重庆德庄火锅”的店面设计及室内装修图片。

提出问题请学生分析:

1、“德庄火锅”的店面设计有什么特色?(仿古式的设计风格,突出中国元素,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2、那么这家火锅店的室内装修呢?(和店面相呼应,统一协调,富有整体感) 从图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一种东西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也最能体现出这些火锅店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企业特色,那就是这家火锅店独特的店铺标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重庆德庄火锅”的标志:

1、同学们请注意观察,整个标志像一个什么图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刚才观看“德庄火锅”的店面设计及室内装修的特点来展开分析——整个图案采用中国古建筑的瓦当作为设计的元素;

2、标志的主体设计用的是一个什么字?——“德”字的篆字体,非常具有中国特色;

3、标志名称的书写采用了中国书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德庄火锅”的店面设计和室内装修及标志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具有统一性、整体性,随时随地地体现着企业的精神文化、经营理念。

所以我们说,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标志的直观、形象、不受语言文字障碍等特性极其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应用,成为人类共通的一种直观联系工具。

简单的说标志就是一种视觉识别符号,有强烈的标志性,使人过目难忘。

五、具体分类分析。

从标志设计的分类来看,他们可以分为四大类:汉字设计类、图案设计类、字母设计类和数字设计类。

1、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析的“德庄火锅”的标志,他的设计主体是篆字体书写的“德”字,那么他属于汉字设计类的标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汉字设计的标志还有哪些,举例“重庆家福火锅”标志、“重庆骑龙火锅”标志。

教师请几位学生自主分析他们用到哪些设计元素?标志的寓意是什么?学生分析后,教师补充。

同学们,请想一想,我们“中国银行”的标志属于汉字设计的标志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标志是采用的汉字设计的?学生回忆、思考。(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力,培养他们要学会观察生活。)

2、教师再次出示一张图片——“重庆小天鹅火锅”的室内装修图片,请学生分析,刚才我们看到“德庄火锅”的标志设计很具传统韵味,店面设计、室内装修和标志设计都很和谐统一,那么,同学们请看“小天鹅火锅”的室内装修是一种什么风格——学生回答:时尚的、现代的。那么,他的标志设计和“德庄火锅”的标志一样,也是很具传统韵味的,适合吗?为什么?学生回答:那样会显得里外不一,不统一,看起来会很别扭,不自然。

所以,你们看“小天鹅火锅”的标志是这样的——教师出示“小天鹅火锅”的标志,“小天鹅火锅”的标志属于图案设计类的标志设计,标志采用时尚、大方、简约的图案作为设计元素,让人看后一目了然,标志的主体色调和装修色彩合二为一,形成统一效果。这与“重庆小天鹅火锅”提出的现代火锅、时尚火锅的战约思想是完全一致。

除此之外,我们再来看看图案设计类的标志还有哪些,教师出示“重庆刘一手火锅”的标志、“川锅里辣火锅”的标志。学生分析后,教师补充。除此之外,比如说“肯德基”、“耐克”、“百事可乐”等等,他们也是图案设计类标志。

3、字母设计类

教师出示图片,“重庆苏大姐火锅”的标志,请学生分析,图中的标志设计的以字母为设计元素,你能看出这是哪几个字母吗?学生回答:“S”、“D”。教师:对,而“S”和“D”又同时构成了另一个字母“J”,这时教师才说明这家火锅店的名字叫“重庆苏大姐火锅”,而这三个字母,正是“苏大姐”三个汉字的拼音首写字母。

字母设计的标志,国外的比较常用,接下来,老师出示“麦当劳”的标志做一个比较,同为字母作为设计元素的标志,中国的和国外的有着怎样的区别。教师请学生自主分析,不足之处教师作补充:

①、中国标志使用的字母多为名字的汉语拼音,而国外的字母设计的标志为名字英文,虽然写法一样,但拼写规则是不一样的;

②、中国的字母设计的标志,大多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淳朴、朴实,而国外的字母设计的标志,色彩艳丽,构图夸张、幽默,显得时尚、亮丽、新颖。

4、数字设计类

教师出示图片,“重庆奇火锅”的标志,并引导学生分析。 ①、标志的主体是什么?

②、标志采用了哪些设计元素?

学生分析后,教师作必要的补充,标志以“奇”字的谐音数字“7”为创意出发点,作为设计的主体,又以数字“7”和火形图案为设计元素。因为“7”字发音干脆,响亮,极易识别与记忆。火的造型体现出重庆“热”的特点和重庆火锅“辣”的特色。标志以大红色为标准色,象征奇火锅“让大家生活都过得好一点,家庭事业红红火火”的经营理念。

同学们,你们还能举出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到的以数字作为主体设计的标志吗?

教师出示“国庆60周年”的标志、“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标志补充说明。

同学们可以看到,一件小小的标志,却在方之间赋予了他绝对的美、人类的灵魂,使其寓义无穷。你们能在方寸之间去赋予标志绝对的美,使其具有无穷的喻意吗?想尝试吗?(学生回答:想,可以)

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进入课堂大练兵。

六、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作业形式:

1、为今年的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设计一件标志作品;

2、为自己创建的火锅店或公司设计一件标志作品;

注意事项:同学们在设计完标志后,请在规定的地方写出你的标志的设计理念

1、采用的设计方法

2、采用了哪些设计元

3、标志的寓意

学生作业,教师随堂辅导。(背景音乐《重庆火锅》)

七、作业展评,教师总结教学内容。

通过今天的教学,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够用智慧来设计标志,更能够用智慧来设计出我们的人生。

本堂课的个性化教学:

讲述的范例标志来自学生的生活和身边,火锅在重庆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们重庆独有的一种饮食文化,可以说是我们重庆独有的一张城市名片,由火锅文化展开,以火锅店标志设计为突破点,引导学生分析、学习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及设计理念,这样效果最好。另外,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力。短短几十分钟,不可能将标志设计讲得怎么透彻,更不可能培养出一名设计师,但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喜欢上设计,并逐渐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体验设计带给自己的成功和乐趣,因为设计不紧指的是学生的作业,更是设计他们今后的人生。

教学反思、总结:

本课是湘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8课的一个单元活动,标志是同学们平时见得最多的美术设计之一,都是相当熟悉的,而且我本人也多次对学生进行过调查,观摩过许多教师讲过此课,如何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是我设计本课的出发点。

湘版是由奥运会会徽引入学习标志设计,并为自己的学校运动会设计会徽,且范例的标志主要来自湖南的一些学校、公司等,对我们重庆来说不适用,为此,我试着将本课的设计学习改为符合重庆的地方特色,重庆火锅名扬天下,独树一帜,在重庆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重庆人人人皆知,而且重庆火锅店的装修、标志设计都各具特色,标志设计更是具有重庆的特点,说以我努力探索本课的新的教学方式,将重庆的火锅文化、现代生活体验和设计元素带入到美术课教学中,火锅文化、火锅店标志设计贯穿始终,并通过收集、欣赏不同标志,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始终围绕标志来进行艺术的感受、体验、研究和创造。

(一)、教师给学生逐一提示一些信息,引导学生猜测是什么特色饮食,引入课程。

1、以游戏的形式引入,调动学生积极性。

2、讲述重庆火锅的产生、发展历史,注重传统民族文化。

设计意图:重庆火锅,中国人人人皆知,火锅文化怎样体现了重庆人的性格、火锅文化又与本课又怎样的联系,由这一些把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入知识的殿堂。

(二)、联系社会生活。

1、出示我们重庆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的会徽,让学生了解标志及其含义。和第一个环节相结合,又承上启下的点出这节课的主题——标志设计。

2、分析“重庆德庄火锅”的店面装修风格和室内装修风格的特点,得出都是传统的、仿古的设计风格,再引出“德庄火锅”的标志,看看他有怎样的特色,得出结论,“德庄火锅”的标志以瓦当、篆字体书写的“德”字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又以篆字体书写的“德”字作为设计的主体,整个标志凸显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所以,由此可以得出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简单的说标志就是一种视觉识别符号,有强烈的标志性,使人过目难忘。

设计意图:教师试分析“重庆德庄火锅”的店面装修风格和室内装修风格的特点及他的标志,可以看出标志与企业文化是和谐统一的,从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标志,初步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知道什么是设计元素、设计主体,为后面学生的自主分析其他标志提供了分析方法、依据,也为学生作业提供了设计方法及设计过程。

(三)、标志与现代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堂上让学生了解分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火锅店标志,学生平时对于这些标志很熟悉,但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属于什么类别并不十分清楚,通过分析学生日常生活中他们即熟悉又陌生的标志,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设计创作欲望,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学习作业之前师生共同赏析重庆火锅店的标志设计,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形象,积累了设计素材。

分析汉字设计类、图案设计类、字母设计类及数字设计类的标志。

1、由“德庄火锅”的标志进入到汉字设计类的标志,教师引导,以学生自主分析为主,分析其他的两件重庆火锅店标志,教师作适当的补充。然后,引导学生去回忆思考,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标志也是用汉字作为主体设计的汉字设计类的标志。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力,培养他们要学会观察生活。

2、接下来,出示“重庆小天鹅火锅”的店铺设计效果图,问学生如果这家店铺的标志设计也用刚才“德庄火锅”的标志设计方法、理念来设计,可以吗?由于刚才讲“重庆德庄火锅”的时候,给学生直观的展示标志与企业文化、理念的关系,学生肯定会回答道: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显得不统一。“重庆小天鹅火锅”的店铺装修是一种现代的、时尚的风格,所以,接下来才出示“重庆小天鹅火锅”的标志,标志采用时尚、大方、简约的图案作为设计元素,让人看后一目了然,标志的主体色调和装修色彩合二为一,形成统一效果。这与“重庆小天鹅火锅”提出的现代火锅、时尚火锅的战约思想是完全一致。从而引入到图案设计类的标志。

3、字母设计类标志讲解的时候,举出了“重庆苏大姐火锅”的标志,然后,再举了“肯德基”的标志。

设计意图:字母设计的标志,在国外很常见,那么他们和我们中国的用字母设计的标志有着怎样的不同呢?通过比较得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我们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审美情趣的差异,但,他们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从而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的字母标志设计的特点,及设计手法。

4、最后讲到了数字设计类的标志,虽然数字设计的标志比较少见,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是有,教师举出“重庆奇火锅”的标志后,又问道: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标志也是用数字来设计的?

设计意图:数字设计的标志少,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其实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有的同学也许在课堂上一时回忆不起来,但,通过其他同学的回答及老师的补充分析,无形中也使得这一些同学下课后、放学后去留

心观察身边的标志,从而也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

(四)、学生作业。

作业形式:

1、为今年的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设计一件标志作品;

2、为自己创建的火锅店或公司设计一件标志作品;

注意事项:同学们在设计完标志后,请在规定的地方写出你的标志的设计理念

1、采用的设计方法

2、采用了哪些设计元

3、标志的寓意

学生作业,教师随堂辅导。(背景音乐《重庆火锅》)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紧扣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作业要求中的注意事项重在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识,因为关键的不在于学生能画出怎样的高质量的作品,而在于学生在做设计作业时有没有一种设计意识,和规范制图的能力。背景音乐《重庆火锅》响起,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展示学生标志。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师引导,由设计者分析标志的艺术特征,及标志的设计意图及文化背景。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并给予肯定,以鼓励为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分析自己的作品,更加深了学生对标志设计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作业评价活动,才能对学生的课堂效果及作业质量的调高起到好的作用。当自己设计的作品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赞赏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是快乐和自豪的。作业的交流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更能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纵观本节课,清新、自然,教学过程清淅、流畅,学生兴趣盎然。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还不能完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再教学中的时间控制,在教学思路上突破还不够等,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短短几十分钟,不可能将标志设计讲得怎么透彻,更不可能培养出一名设计师,但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喜欢上设计,体验设计带给自己的成功和乐趣,因为设计不紧指的是学生的作业,更是设计他们今后的人生。

上一篇:描写雪的日记300字下一篇:mun模拟联合国资料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