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送别诗悟惜别情

2022-07-11

第一篇:品送别诗悟惜别情

桃花潭,依依惜别情

——改写《赠汪伦》

清晨,太阳还没升起,天空灰蒙蒙的,轻盈的云雾弥漫着大地,四周静悄悄的,此时正是寅时三刻。

远处,一位身高七尺,穿着白衣长袍,站在岸边的人正是“诗仙”――李白,他住在汪伦家已有两个多月,现在又得漂泊他乡了,李白想上船又若有所待,希望能再见汪伦一面,他慢慢抬起头,朝远处的汪家庄望去,暗自思忖道:他怎么还没来?难道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我们就连最后这一面都见不到了吗?这时,身着粗布衫,戴着斗笠,有点着急的在船上等待的船夫催道:“这位先生,麻烦你快点!”李白满怀希望:“再等等吧。”他望着天边那多出来的一抹红,转头望向视野中的汪家庄。桃花潭,这里记满了他和汪伦的回忆。“这位先生,快点走吧,再晚就来不及打尖了!”船夫皱着眉头,再次催促道。李白望向天边,这时天边的颜色慢慢地变成金黄,由内而外地扩散开来,朦胧的的雾已散去。这时,前方走来了两个身影,一个人挑着担子,一个人身着黄袍大袖,边大步走路边朝李白这边大喊:“李白兄,等等我。”此人正是汪伦,他指了指仆人挑的担子,“路途遥远,这是路上给你带的酒肉。”李白心里暖烘烘的,双手紧紧握着汪伦的手,动情地说:“以前我们常常在桃花潭边吟诗作词,喝酒赏景,甚至在这评诗论文……现在马上要各奔东西了,真让人留恋不舍!”“先生,这都寅时八刻了,快走吧!”船夫跺着脚不耐烦的催促道。“李白兄,就让我们在此地,最后再干一杯吧!”汪伦从随从那儿拿起酒杯,斟上酒,递给李白,两人一饮而尽。“汪伦兄,后会有期!”李白踏上船,向汪伦招手。“李白兄,你我可谓是知己,常来呀!以后一定要再来我这儿游玩啊!”李白微笑的望着汪伦,“一定会的……”

这时,天已破晓,一阵风吹过,桃花在空中飞舞,李白望着这翩翩起舞,宛如片片蝴蝶似的桃花,喃喃自语道:“桃花潭,我会记住这个你我相见的地方的!”远处听到汪伦的踏歌声,李白感概地缓缓地吟诵道: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二篇:悠悠送别情

一、导入

老师知道,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咱们同学积累了很多的古诗词。咱们中国的诗歌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幻)人们根据诗歌内容的不同,把诗歌分为咏物诗,边塞诗,山水诗,思乡诗等等,今天我们来了解另外的一种诗歌类型——(幻)送别诗。提起送别诗,我们总能想起这么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桃花潭水深千尺——或者是海内存知己——读到这些诗句,我们总能感受到离别的味道。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送别诗,一起感受这份悠悠的送别情。(幻)

二、齐读课题。

我们先来走进一首王维的送别诗。(幻)

诗的题目是?王维送别的朋友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人们叫他元二,那么“使”的意思是?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诗的题目。

元二出使安西,王维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他送行,写下了这首千古佳作,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读得很有味道。你再来。

你再来。多么有感情哪! 我们一起和着音乐来一遍。(幻)

如果你关注这首诗的作者王维的话,你会知道王维不但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画家,宋代的大文豪苏轼曾经这样评价过他(幻)(生读)

那在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读了这两句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生) 你呢?你看见了什么?(生解读)一个轻轻地,一个雨中。我们想象一下,在这渭城,刚刚下了一场小雨,尘埃落地,空气清新,客舍洁净,柳色鲜亮,多么美的画面。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这幅画面美得让人心动。谁还想读?

人们都说,一切言语皆情语,在这言语之中,在这醉人的青青柳色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幻)来读一读老师带来的资料。(一生读)

现在你对柳树有没有全新的认识?

正所谓,柳者,留也。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用最简单的事物,表达内心最深刻的情感。(板:柳)请同学们拿起笔,把柳字圈画下来。

诗人王维在渭城咏柳送别,但当他想到阳关的时候,他又用什么方式为元二送别呢?(幻)诗中是怎么说的?(劝君更进…)就用这诗中的——酒。

那在这送别的酒中,又包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为友送行,离不开地点的记录,请同学们拿起笔,圈画一下诗中表现地点的词语。(渭城,阳关,安西)(幻)

我们来看一下地图。(幻)(幻)(配乐)这里常年遭受战争的洗礼,荒无人烟,黄沙漫天,唐代诗人岑参有诗为证——(生轻读) 想到这里,王维举起了酒杯——劝君更尽一杯酒…(生读劝) 此时此刻不舍之情溢于言表,他对好友说?(生读劝) 这一路,从渭城到阳关到安西,3000多公里,人马要走上大半年的时间,再见,不知何年何月,他忍不住又一次举起了酒杯。(生读劝)

五年后,王维便去世了,那次送别竟成了永别,可他们的情谊却永远定格在了这杯酒中。(生读劝)

看来,这送别的诗中不仅有青青的柳色,还藏着浓浓的酒香。(板书:酒)请同学们拿起笔,把“酒”字圈画下来。

有句话说,人生难得是相聚,唯有离别多。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不在,还有一起饮酒的人吗?有的是什么?(生)有的是那份情啊!(板书:情)正是因为这份情的存在,千百年来这首诗才在代代传诵,成为送别诗的代表作。后来这首诗也被谱成了曲子《阳关三迭》,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幻)

刚刚我们跟随着诗人王维,一起走过了渭城、阳关、安西这三个地方,认识了诗人传递送别之情的两种事物,柳和酒,也体会到了人们的送别之情。

三、根据自学提示完成。

其实像这样的送别诗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去完成我们的课堂预习单。(幻)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第一个问题,作者是借助哪些事物来传达离别之情的?(黄云、白日、北风、雁、雪。)(幻)

嗯,找得很全面。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北方冬天所特有的景象,作者是在这样一个阴雨蔽日、狂风呼啸的日子里送别自己的好友,可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开始安慰自己的朋友。(生读后两句)

读完以后你感觉,这首诗和王维的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幻) (3生:都是送别诗,都表达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感情,都是先写景物后写送朋友)

对,先写景物,然后表达送别之情。那么他们送别的感情又有什么不同呢?(生)你谈得很棒!所以我们要带着不同的情感去读。女同学送元二,起(齐读)男同学让我们感受送别的豪情吧。别董大,起(齐读)。

四、学习《山中送别》

我们再来看王维的另外一首送别诗《山中送别》。(幻)谁来读一读这首诗?你再读。

在这首诗,王维又把离别之情寄托在哪些事物当中啊?(日暮、柴扉、春草)(幻)是啊,除了日暮柴扉,当然少不了诗人常常注目的春草,(幻)它凝聚了诗人的盼望和思念。一起来读山中送别。

(幻)刚刚我们跟随诗人一起送别,我们感受到了王维的牵挂与不舍。(齐读)我们也感受到了高适寄托在诗中的豪情。(齐读)我们更是一起见证了诗人对朋友的盼望与思念。(齐读)。

五、结尾

刚才你们读到的这几首诗,其实只是送别诗中的代表作,像这样的送别诗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幻)

你会背哪首送别诗啊?能不能展示给大家听一听?

这两首诗同学们可能不熟,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来,读一读。(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古时候,山遥路远,交通非常不方便,人们常常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人们将离别之情寄托在这一个又一个的事物当中,含蓄、深沉地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们中国特有的诗词文化——送别文化。(板书:送别文化)

送别的诗我们读了千百回,今天我们还在读,送别的歌我们唱了千百回,今天还在唱,孩子们,你们听。(幻)(配乐出诗句)你想说点什么?(4生)

当我们听到这首歌,回到了离别的时刻,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十里长亭,我们的脑海中又浮现了这些饱含着悠悠送别情的句子。(幻) (齐读)

朋友之间总会遇到离别的时候,你会有离别的心痛,到那个时候你会想起这些离别的诗,想起这一份悠悠的送别情。

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幻)

第三篇:看《山海情》,品党员干部如何赢得民心

近期,在各大卫视首播的电视剧《山海情》以9.4的豆瓣评分高居国产剧前三,引起很多观众的热议和好评。这部看起来土里土气的脱贫攻坚剧为什么有这么高的热度,受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层面的观众喜爱?除了演员阵容强大,有很多新老戏骨加持之外,剧中刻画的有渴望致富奔小康的农民群体,也有饱含为民情怀的党员干部形象。闽宁村要开蘑菇种植推广会了,党员干部们在这个事件中的不同表现,值得品味,让人感触颇深。

一是闫妮饰演的“杨县长”。闫妮饰演的“杨县长”非常简朴,黑红的脸庞、蓝灰的装扮、朴素的发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西北党员女干部形象。闽宁村开蘑菇种植推广现场会时,她时任地委书记,听说她当年工作过的地方农民因为种植蘑菇致富了,表示一定要去看看。当她来到现场后,对现场“锣鼓喧天”“彩旗飘飘”的精心布置却一脸反感,当即就斥责县领导搞形式主义,不该用老百姓的钱搞面子工程。后来,马得福不按县上提供的稿子念,转而请求领导帮他们想办法推销蘑菇时,她没有让麻县长打断讲话,而是拿起麦克风,向菇民们表态,让所有的机关食堂带头吃菇,成立蘑菇销售领导小组,帮助菇民打开销路,让现场的菇民一下子就看到希望。她的雷厉风行,不仅让现场的老百姓欢欣鼓舞,看到蘑菇销售的希望,连我们屏幕外的观众看得也心潮澎湃。党员干部就应该是这样,实事求是,不说空话套话,不搞“假大空”的东西,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一心为民才能赢得民心。

而另一个反面教材“麻县长”,当他通过报纸宣传了解到闽宁村种植蘑菇的事情后就大做文章,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给自己分管的农业工作挣政绩,于是他主动给县委书记建议,要开蘑菇种植推广会。我们从一些细节中看到,他实地调研却不到实地,指挥秘书去找村支书和凌教授,了解到情况后,考虑的不是怎样解决问题,而是怎样瞒天过海地开推广会。他用自己的官威来压马得福这个小小的村支书,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还用“高速路、独木桥”的理论来忽悠得福。这种只为自己的官运亨通做一些所谓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干部,对老百姓的疾苦漠不关心,老百姓的眼睛就像明镜似的,是得不到民心的。

基层村干部马得福在处理这件事上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担当和智慧,他表面上同意了开推广会,一切按照麻县长的指挥在积极筹备。但现场“大胆发言”让事情的真相暴露在大家面前。村民们一开始抵制开推广会,怨气冲天,“蘑菇都卖不出去,还开什么推广会”。但马得福支书把自己的想法说给村民后,村民们能积极配合,是因为大家知道支书是不顾自己的政治前途,把大家的得失放在首位,感动了老百姓,所以大家支持他、配合他。白校长一语中的,“独木桥虽然不好过,但可以时刻提醒自己要小心翼翼,不越红线;

高速路虽然宽敞,但容易让人麻痹,一出事就是大事”。

《山海情》中让我们看到贫困地区的党员干部是怎么为民解忧、为民办事的,也让我们看到个别党员干部在政绩观上出现了偏差,心里只有“小我”,只有“前途”。这两种干部哪种得了民心,哪种才有真正的“前途”一目了然,这无疑是给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

四川省绵竹市统计局杜春

第四篇:依依惜别

“依依惜别”板块

给老师的一封信

教学目标

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和老师的辛苦,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劳动、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通过读、悟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分析文章,体会情感。

1。指导理解语句:“是啊,我是您亲手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桃李”比喻学生。作者是顾老师众多学生中的一个。“沐浴”,比喻受阳光雨露滋润。“阳光雨露”在句中指顾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怀和传授知识。“无不”可换成“都”,但用“无不”更能体现老师的关爱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好“是啊”二字。

2.指导理解语句:“您微笑着,把我领进教室,不,是领进了知识的大门。”(板书:领进大门)

(1)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知识的大门怎么领进?

指导学生理解:受到老师的启发教育,从此遨游在知识的宫殿就是领进了知识的大门。

(2)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导反复朗读

(3)从哪儿能看出老师把“我”领进了知识的大门?

3.指导理解“您总有办法„..也总有办法„„“和“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

1 什么叫魔术?关于魔术师你知道些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指导理解句意:老师丰富的知识,得法的教育,使一个无知的小孩渐渐获得知识,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了一个崇高的形象。

4.指导理解语句:“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板书:仙子) (1)仙子是什么样的?他有什么本领? (2)课文把顾老师比着仙子,她有什么本领

5、指导理解“日记中长出了小草,开出了小花,小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及“带回了写日记的灵感”。

“灵感”在句中指写日记时产生了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理解句意:顾老师以自己的一颗童心指点学生细心观察,展开想象,倾注感情,进入情景,把所见所闻写“活”。文中的“日记充满生机”就是这个意思,

拓展:顾老师还会为他的学生做些什么?

6、指导理解语句:“只有您头上·······见证。”(板书:银丝、皱纹) 指导明确:“谁也说不清、、、、、、谁也数不清、、、、、、”在句子中的感情色彩。

二、了解写作意图。

读到这儿,你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在教师节前给老师写这封信吗? 回忆在小学读书时顾老师的几件事,抒发对老师的感激几敬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回忆部分。这篇文章是一封信,作者回忆了在小学读书时,顾老师的三件事:1——————,2——————,3——————,抒发了她对顾老师的——————之情。

四、布置作业。

毕业了,请你仿照本文,给你的老师写一封信,表达你对她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同学之间的关爱,培养学生团结同学、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就要告别母校了,你们想对母校说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看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思想感情的。

二、分析课文,体会情感。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几件事。 (1)范读课文。

提示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重音。 (2)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3)学生集体朗读。 (4)明确文章写了几件事。

文章回忆了六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事——上小学的第一天、三年级时的运动会和六年级的家长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激,以及对同学的依依不舍。

三、分析演讲稿的特点。 从本文看,演讲稿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之后,明确: (1)语言通俗,感情真挚。

演讲稿的语言要口语化,通俗化。演讲稿要面对面地交流,听众缺少进一步思考的时间,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让人一听就懂。写演讲稿时要敞开心扉,努力走进听众的心里,与听众进行心贴心的交流。

3 (2)格式规范,条理清晰。

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开头,也叫开场白,要有亲和力,要能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的演讲成功打下基础,正文是演讲的主题部分,要有征服力,要有重点,有层次,便于听众理解,结尾要有号召力,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四、指导写作。

1、如果请你写一篇在毕业典礼会上的演讲稿,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 小组交流之后,全班交流。

2、当堂习作。

五、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

2、布置作业:完成作文,并准备在班会和团队活动课上演讲。

给校长的建议

指导学生学写建议书。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你认为我们的学校还有哪些不足?怎样将这些建议反映给学校呢?现在,我们就学习一篇建议书,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意见说清楚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

1、作者向校长提出了什么建议?

2、他除了提出建议之外,还说了什么?

3、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

1、作者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开放图书室的建议。

2、作者不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还提出了具体改进的办法。

3、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母校的热爱之情。

三、讨论怎样写建议书。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

1、建议书是针对某项具体工作或规化向领导或个人提出建议的专用书信。它的内容只是个人见解的陈述,仅供对方参考。一般用商讨的语气。

2、建议书的内容:

(1)摆情况:目的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

(2)讲理由:申述建议的理由,目的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思考。

(3)提建议:一般用条款形式提出建议,目的是希望对方如何行动。前两部分内容为铺垫,第三部分才是主体。各部分的内容可多可少,可长可短。为清晰醒目,一般取条款式陈述。当然,如果建议不多,也可以不列条款。

(4)结尾:一般写些谦虚的话,如“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5)开头和署名等与其它专用书信的格式相同。

四、指导写作。

1、你认为我们学校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先在心中打腹稿,然后和同学相互交流。

2、写建议书。

五、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

2、布置作业:将同学们的建议整理出来,选择其中的几篇,交给校长。

同学录及毕业赠言

教学设计

一、导入。

经过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同学们即将毕业。你们从一个幼小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满怀豪情的少年。回顾成长过程,同学们结下了很多深情厚谊,大家一起看看以往我们在一起学习、生活的照片吧!

二、了解“同学录”的作用,引入“毕业赠言”。

1、阅读《同学录》,了解同学录的作用。

2、引入“毕业赠言”,初步了解其写法。

的确,同学们每一张快乐的笑脸,每一个有趣的动作,每一次精彩的发言,都深深地留在大家的记忆中了。这种友谊是多么珍贵呀!很快大家就要分开了,一定有许多鼓励、祝愿的话要说,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

三、出示赠言范例,辨别优劣。

1、出示赠言例句,学会辨别优劣。

(1)出示三句写得好的赠言,讨论明确:语言优美,针对性格特点,有激励作用的赠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积极力量,大家都会很喜欢。

(2)出示两句不大好的赠言,讨论明确:商人味十足、成人味太浓、没有任何针对性的空话、套话是不受欢迎的,要注意避免。

(3)出示老师写给某位同学的赠言,让学生猜猜是给谁写的,进一步明确写赠言一定要有针对性。

(4)想想:在我们的赠言里选择用什么样的词语比较好?

四、写赠言,交流、修改。

1、学生动手写赠言,教师提供一些名言、俗语供同学选择使用。

2、交流赠言,相互对不足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

3、将赠言写在同学录上。

五、老师赠言。

给全体学生送上几句赠言,愿大家友谊长存。 “难忘的小学生活”学习成果汇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交流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共享资料,对同学的习作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进一步领会写人记事的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

展示收集的资料和创造的习作。

通过倾听同学对母校、老师、同学的热爱,增强学生爱校、爱师、爱生的感情。 指导学生对同学的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 教学设计

一、导语。

我们用了两周的时间,已经基本完成了本次综合性学习。这节课我们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同学们相互交流。

二、提出学习要求。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要求。

1、第一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班级纪念册,其他学生做出评价。

2、第二小组展示习作《我的启蒙老师》其他学生做出评价。

3、第三小组展示给校长的建议,其他学生做出评价。

三、组织全班汇报学习成果。

1、第一小组汇报制作“班级纪念册”的过程展示他们组的活动成果。 (1)讲班级纪念册的制作过程。

(2)谈看了同学对自己的照片说明之后的感受。 (3)其他组的同学做出评价。

7 (4)讨论:给这个班级纪念册起个名字。 讨论之后,全班学生举手表决。

2、第二组展示自己组的习作。 (1)一同学配乐读自己写的作文。 一同学读描写老师的精彩片段。 一同学读描写老师的片段。 (2)评价。

第二组主持人:听了我们刚才深情的讲述,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评价。

示例:都非常感人,都从小事反映老师、、、、、、,目光虽然严厉,但却包含着无限的爱,让我们看到了老师对我们的爱,都描写的非常细腻,也写出了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对我们的爱、、、、、、

(3)总结。

教师总结:抓住老师的特点和印象深刻的小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老师对自己的爱。

3、第三组展示给学校的建议。 (1)展示。

一同学阅读自己写的《给校长的建议》。 一同学阅读自己写的《给老师的建议》。 评价

其他组的同学评价。(是否建议合理,是否有可行性) (3)教师点评。

四、布置作业。

1、这堂课上你们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2、作业:根据同学的评价,完善自己的作品。

第五篇:同学惜别赠留言

三年同窗,一起沐浴了一片金色的阳光,一起度过了一千个日夜,我们共同谱写了多少友谊的篇章?愿逝去的那些闪亮的日子,都化作美好的记忆,永远留在心房。

迁徙的大雁已在长空排队列行,报信的春花已绽放花蕾,亲爱的同窗好友,我们如此相惜相爱,分离只会让我们的心靠得更近。

不要忘记自己的路,那些洒着汗珠、闪着光彩的路,那些惊心动魄、披荆斩棘的路,那些崎岖不平、备尝艰辛的路,那些浸透泪水的路……自己走过的路,是自己最贵重的财富。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默默地分手,正如当初默默地相遇。愿这温馨的微风,给你捎去我深情的祝福和祈祷。

你临别的微笑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但是摄在我心的底片上,却留下了永恒。我时时将它托在思念的掌心里,那形象是那么真切,那么清晰!

明天你要去远航,请把这小小的礼物装在胸膛,它会化成你的信念和力量,鼓舞你去战胜狂风恶浪。

我们匆匆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语言,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我们分离了,但你的姿容依旧在我的心坎里保存,有如韶光留下的依稀幻影,愉悦着我惆怅的心灵。

认识你是我的欢乐,离开你是我的痛苦。在这离别的日子里,支持着我的是对于重逢的期盼。

你留给我的,是美丽的记忆。你使我怀念少年时的友谊。当我捧起记忆中的佳酿想请你喝时,却先醉了自己。

明晨行别,但愿云彩、艳阳一直陪伴你走到远远的天涯;鲜花、绿草相随,为你铺展远远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