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合理的知識结构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条件,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标志性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和教育教学行为,了解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教师教育改革,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优秀的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篇:学生教育论文范文

高职院校学生礼仪培养与学生教育管理初探

摘 要: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关键时期,亦是充分培养“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基本素养的黄金时期。从教育层面讲,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礼仪修养,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的“不知礼”、“不懂礼”、“淡化礼”、“不学礼”、“不守礼”、“无视礼”等的现状已向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的现状,对此探讨分析了原因,论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的重要性,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礼仪培养与学生教育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途径,对“学生礼仪培养”与“学生教育管理”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礼仪培养 教育管理

一、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现状

中国历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然而,现今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现状不得不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高职院校学生“不知礼”、“不懂礼”、“淡化礼”、“不学礼”、“不守礼”、“无视礼”,他们的礼仪知识贫瘠,尊重意识淡薄,仪容意识缺乏,与大学生本该有的礼仪现状不对等,与“礼仪之帮公民”不协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抗衡,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对等,与和谐社会相冲突。

(一)高职院校学生“不知礼”、“不懂礼”、“淡化礼”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礼仪意识淡薄令人担忧,礼仪知识相当贫乏,对礼仪的重要性认识十分肤浅。一部分学生认为礼仪知识只是生活常识而非必须知识,是否懂礼仪不影响以后的就业,是否讲礼仪不影响以后的个人发展,所以大学生只要学好专业课就可以,没必花时间去学习专门的礼仪知识。甚至还有一部分男同学认为礼仪是对女生提出的要求,与男生没有多大关系。而有一些女同学则认为礼仪知识应该是从事礼仪相关工作才需要去了解的内容,与普通女生没有关系。

(二)高职院校学生“不学礼”、“不守礼”、“无视礼”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洛克认为“大多数的青年人入世的时候都因为不持重,缺少礼仪,而吃了苦头”。培养大学生优雅的气质和得体的仪表,是当代大学礼仪教育的重要目的。我国有很多高校纷纷开设出了关于“学生礼仪修养”相关的课程,目的是对大学生礼仪培养提供基础知识支持,从而为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礼仪素质打基础。然而,很多大学生把这类课程当成“混学分”的课程,上课不注意听,不认真按照老师的指导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实践,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存在于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生活细节等方面礼仪修养的缺失。例如,无视学校纪律,行为放浪不羁;无视课堂秩序,随意旷课、迟到、早退;无视个人形象,打架斗殴,乱丢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

二、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现状产生的原因

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现状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

(一)“过分强调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理念意识是潜在根源

如今高职院校学生都是80、90后出生的,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所显示出来的气质不仅打上了“独生子女” 的烙印,同时充分显示了“80、90后” 所附带的性格特征。“独生子女”的他们自小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不懂与人分享;“80、90后”的他们自小就“强调自我、我行我素”,特殊的身份背景再加上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如今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我为中心,自私不自立”的个性一步步萌芽、壮大。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固执、冲动、冷漠、自私、不懂分享、不懂谦让、不尊重师长,缺乏基本的交往礼仪;在生活上,他们一味强调个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保持绝对的“自我”,缺乏与周围环境融洽相处的能力,缺乏和同班级同学、同宿舍室友相处的基本能力;在潜意识观念里,他们把身着奇装异服当成追求“酷”,把“出口满嘴的脏话”理解为“有个性”, 把讲文明礼貌看成是“幼稚园行为”等。

(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观念所带来的家庭教育的扭曲是基本原因

高职院校“80、90后”学生的父辈母辈大多把一生奋斗的动力、毕生的希望倾注在孩子身上,加之中国文化下父母传统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使他们对孩子缺乏理性和正确的导向。他们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唯一希望”,在家里对孩子百依百顺,“由着孩子去”,在孩子的意识里种下了“固执、不体贴、不理解、不懂分享”的种子;在学校里他们也舍不得孩子吃苦,百般呵护, 要孩子住最好的公寓,要求孩子每周回家,给孩子一切他们能给的东西。从新生报到的那天,我们就可以观察到很多有趣的现象,例如一家三代带着一个准大学生来校报到;大学生看着妈妈给自己擦床板、铺床等;在大学生活中,他们不懂怎么和老师沟通,不懂怎么和同学相处,不懂遇到难题时需要人帮助要用怎么样的语言去表达,他们不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和平相处,不懂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形成了一种对礼仪的无视性、抵制性。

(三)“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分注重成绩”的学校教育体制是重要原因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经历过高考的,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学习动力,而在我国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尚未得到彻底改革的大背景下,他们曾一度成为“高中学校领导与教师们想方设法提高应试水平,提高升学率”的牺牲品,他们与他人、社会缺乏必要的、充分的交往与接触, 同时他们也错过了一段礼仪学习、培养的黄金时期。到大学以后,评优评先进,入党入团,獎学金、助学金,班干部、学生会干部、毕业就业等的考核都把成绩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习惯于“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他们继续接着“闭关深造”。他们想在大学里做出一番成绩,他们想好好体验大学生活的种种,可是成绩一直牵绊着他们,他们妥协了,认为只要自己学习成绩好了就可以是学生干部、是党员,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同时加之一些高校思想重视不够,队伍建设不够,教学创新不够,对礼仪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切实有力的教育措施。

(四)“市场经济大潮”、“网络科技时代”所隐藏的社会负面影响是催化剂

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正在使一些传统的礼仪观念遭受形形色色的“新变化”“新挑战”, 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道德的、不文明、有失礼仪的现象对正处于各种观念形成时期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一方面,他们表现出反社会规范、反礼仪要求的行为, 如违纪行为的平常化, 酗酒打架屡见不鲜, 对顺手牵羊的偷盗行为习以为常等。另一方面,懂礼仪、守礼仪的大学生却承受起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例如一些大学生抱怨在公车上主动让座被视为“傻子”,扶老人过马路却被家属起诉。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积极性,进而不利于大学生礼仪素质的提高。同时,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大学生表现出对于外来文化全面接触、快速适应、积极迎合的态度。年轻一代越来越崇尚过“洋节”,有一部分大学生甚至出现传统的中国节日可以不知道,但是“洋节”却一个也不错过。

互联网是21世纪的一个标志,但由于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相应的负面影响也愈发体现出来。各种不良信息正在通过网络腐蚀着年轻一代的身心,他们玩物丧志,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更严重的甚至涉足黄、毒等。他们也不太愿意跟现实生活中的人交往,甚至失去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不得不说是网络科技时代的一种悲哀。

三、高职院校学生礼仪培养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学生礼仪与学生教育管理的关系

一个人所呈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与这个人的言行举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则很大一部分由他的礼仪修养体现,因此我们说一个人综合素质高,我们就没办法接受其“乱扔垃圾”、“违反纪律”、“不尊重他人”、“抽口成脏”。提高个人的礼仪修养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必须加强礼仪培养。

从教育的层面,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目的在于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系统化的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因而,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观念,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修养,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反过来,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必须包含礼仪培养的内容。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礼仪与学生教育管理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学生礼仪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现状对学生教育管理产生的弊端

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不知礼”、“不懂礼”、“淡化礼”、“不学礼”、“不守礼”、“无视礼”现状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使高职院校学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产生抵抗情绪,例如视奇装异服为时尚的“80、90后”大学生没办法接受规整的学生装;其使高职院校学生对学校相关的礼仪课程产生厌倦情绪,认为“没必要花时间去学习专门的礼仪知识”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学校开设这样的课程纯粹是浪费时间;其使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增加,面对“80、90后”的独生子女本身的教育难度就比较大,再加上礼仪观念淡薄的现状,使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难上加难。

(三)高职院校学生礼仪培养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学生礼仪与学生教育管理相辅相成、密切联系,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必须包含礼仪培养的内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素养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礼仪教育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例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人文素质、心理承受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专业知识水平能力等,而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却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基础课程,这课程到位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也可以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离开了礼仪培养的相关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内容就是不完整、不规范、不到位的。

2、礼仪教育培养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发展

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这个“准社会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一个人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可以让他们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例如让他们懂得如何称呼;如何着装;怎样得体地对待批评;如何同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如何让这些作为“准社会人”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这个“小社会”里正常的生活是大学教育的一大任务。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礼仪培训,让大学生学习礼仪知识,了解一些社交的技巧,积累交往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实守信的原则,能使大学生顺利地走进“小社会”,并在“小社会”里自由、茁壮成长。

礼仪教育培养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德全面发展。礼仪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大学生塑造自身良好形象,毋庸置疑地,它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形象。同时,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能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意识,指导他们的行为,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自然有利于提高其品德修养;礼仪教育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高职院校学生禮仪培养对策与途径

(一)高职院校学生礼仪培养必须贯穿于学生教育管理的始终

礼仪教育培养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礼仪培养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贯穿于学生教育管理的始终,离开了礼仪培养相关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内容就是不完整、不规范、不到位的。各个高职院校制定学生教育管理政策、措施时,务必把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高职院校各个学生教育工作者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务必把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摆在一个重要高度。

(二)高职院校学生礼仪培养必须坚持多种方式相结合

1、高职院校学生礼仪培养进“课堂”

礼仪修养是一门艺术,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提高高职院校學生礼仪素质则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指导。根据各个高职院校的校情,有条件的可开设专门的《礼仪修养》课程,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院校必须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渗透相关的专业礼仪知识教育。同时,大学生也可以通过书籍、电视、网络、广播等途径获得相关的礼仪知识。

2、高职院校学生礼仪培养进“考试”

“大学”既然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就有义务对大学生的所学内容进行考核。专业课程的考试如果说是对大学生专业知识进行考察的话,那么礼仪修养的考试则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测验,是一个关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考核,是一个可通过测验结果鞭策大学生进步的考核,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考试。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既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也需要有相应的实践机会为平台。所以我认为《礼仪修养》相关课程的考试可采取理论闭卷考试、实践综合测验考核以及日常表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高职院校学生礼仪培养进“社会”

礼仪素质的提高除了必须具备基本的礼仪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进行礼仪实践。高职院校学生礼仪实践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礼仪实践进“小社会”。所谓的礼仪实践进“小社会”是指大学生在学校内的礼仪实践,例如在与老师、同学的相处,通过学校举行的礼仪活动等发现自己存在的礼仪缺陷进而进行学习、改进,追求进步。

二是礼仪实践进“大社会”。与“小社会”相对应的“大社会”则是现实中的社会。大学生作为“准社会人”与外界的接触是必须的。走出校园,言行举止的一切都涉及到了大学生与“大社会”的密切联系,让大学生在社会活动交际中亲自体验到拥有礼仪素质的成功感受,同时也感受到礼仪水平欠缺所带来的困境,进而鞭策大学生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提高自身礼仪修养。

4、高职院校学生礼仪培养进“生活”

一个人的礼仪素质高低体现在生活、学习、工作、社交等方方面面,体现在在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体现在任何时刻、任何细节上,因此礼仪素质的提高贯穿于一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从每句话开始,从每个机会抓起,礼仪培养必须走进生活中。

五、后续

荀子约“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驻礼仪之邦,显礼仪之民。礼仪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前提,是进行社会交际的钥匙。礼仪之美成为一种礼仪文化、一门艺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亦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如何更好的培养21世纪的接班人是教育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修养、礼仪意识、礼仪水平是贯穿于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个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林友华.社交礼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魏燕.关于当今大学生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J].科教文汇,2008,(9).

[3]刘平,赵桂毅.高职学生的礼仪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

作者:姚素月

第二篇:学生教育视野下的教育心理学

摘 要:合理的知識结构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条件,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标志性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和教育教学行为,了解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教师教育改革,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优秀的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生工作;教育心理学

当代学生共有的心理特征是:生活在新世纪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思维活跃,观念超前,勇于创新,敢于质疑,不满足现状,自我意识较强等。因此学生教育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学好、用好教育心理学,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时刻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消极的学习心理,战胜各种心理障碍,合理有效地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教育思想工作的质量和实际效果。

一、教育心理学和学生工作的密切关系

教育心理学是高师院校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师范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基本师范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提高从事教师职业所需的心理学基本素养。

学生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很多学生教育工作者如班主任或辅导员都感觉学生工作难做,这是事实。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的对象是中专生,他们生理上已经逐渐发育成熟,心理上趋于成熟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个性特征比较稳定,世界观正在形成中或已定型,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都较强。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学生的心理和心理发展状况,能够将心理学恰当地应用在教育工作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上,采取的仍然是“教师认真讲、学生拼命记”的思路,“教师说一套做一套”。这样,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而言,只是纸上谈兵的理论,而不能有效指导自己的学习,更不要说对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发挥多大作用。与此相适应,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评价以纸笔考试的形式进行,考试的内容以概念理解和理论比较为主。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们大多习惯了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回忆笔记的方式。“考前认真背,考后随即忘”成了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普遍特征。这与当前信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积极性,更影响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教育心理学对学生工作的启示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儿童及其发展、教师的专业及个人发展。教学实践者可以通过汲取诸如创造性思维、动机、学习策略等心理学概念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现在,教师教育者和教育心理学家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如何选择恰当的理论、概念和研究结论让教师感到真正有用。

在今后的学生工作中,我们可以更好的运用情感教育,用心来感化学生。情感教育一词,在西方学者的定义中,它是人们对客观事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它是在人的实践中产生,又作用于人的实践活动。换言之,情感教育就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那么,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教育工作中,运用情感教育,在增强教育效果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学生教育工作中,情感教育是思想转化,就是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所灌输的思想转化成为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而这种转化,需要借助于师爱这种情感的触动和催化。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启发式外语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创造的,故又称洛扎诺夫法,是一种舒适的、充满乐趣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再加上设备有限,学生教学不可能完全采用洛扎诺夫法。但以人脑左右两半球的工作原理为依据,以启发式教学法的精华为根本的愉快教学法却受到学生教育工作人士的关注与青睐。

2.愉快教学法

愉快教学法指以宽松愉快的方式进行教与学,主要是以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基础,要求教师不断设计课堂交际情景、改善课堂气氛,通过多种活动方式,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掌握所学的知识。采用愉快教学法可以调动人脑两半球协调工作,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实施愉快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可以使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要满腔热情地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并用幽默的语言、丰富的知识去感染学生。这样的情感可以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使学生的心情愉快舒畅。

3.反馈式教学法

反馈式英语教学法指在教学中利用师生双方的信息反馈来改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熟悉大纲、教材及参考书的内容及要求,认真备课,再通过课堂教学将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经过分析、理解、记忆等过程接受这些信息,再通过讨论、作业或考试等形式将接受信息的程度反馈给教师;教师反过来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整讲授的内容及方法,使这种信息反馈机制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反馈式教学包括两个部分:即信息输入部分和信息输出部分。输入部分包括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通过听和读来接受知识;输出部分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学生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可以理顺学生教育工作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思想教育系统进行整体优化,提高学生教育系统的效率。因此,要想把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就应当活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管培俊.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十个观点[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2]邱乾.西方有效课堂管理的基本策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1).

[3]章关海.反思性教学实践校本培训的策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3,(1).

[4]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马漪莎(1987~ ),女,广西玉林人,西南大学教育学硕士,同时拥有管理学和文学双学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性别教育及少数民族教育等多方面。

作者:马漪莎

第三篇:浅谈网络教育对学生教育的意义

摘 要:网络是21世纪信息时代的产物,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网络教育已经逐步成为素质教育体制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的出现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教学观念、教学效率和教学手段上。

关键词:网络教育;学生教育;教学观念;素质教育

毋庸置疑,网络以其海量的信息量和广阔的知识面,满足了教学对知识的需求。很多学校意识到了网络教育的优势所在,并积极地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网络教育。但是仍有很多学校依旧保持着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很好地了解和重视网络教育。对此,笔者对网络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网络教育的重视。

一、有利于教学观念的改变,深入素质教育

传统应试教育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机械地掌握了很多專业理论知识,但是呆板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了解除这一弊端,国家开始推行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仍有很多学校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应试教育体制,它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网络教育是素质教育下的一种新兴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学生自主操作和学习为教学过程的重点,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不利局面。计算机网络拥有强大的搜索功能,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查找到教师和教材没有涉及的许多知识,这些知识能够有效地扩宽自身的知识面。由此可见,网络教学既能有效地突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又能很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换言之,网络教育有利于教学观念的改变,让学生能在素质教育体制下顺利地开展学习。

二、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提高上课效率

中国矿业大学的学生主要以研究矿产资源为主,因此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测量学、岩石学和物理勘探等知识。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这种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计算机网络却能够有效地弥补这一弊端,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计算机网络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通过网络可以不断地完善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因此,网络教学为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保障。②计算机网络教学能够有效地推动多媒体教学,能为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提供较大的便利,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率。③计算机网络教育为教师教学信息反馈活动添加了一个通道,这种反馈活动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教师能够及时地替学生解除疑问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虽然网络教学会减少课堂教学时间,但是却能够促使学生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利于培养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三、有利于教学手段的更新,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教学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是课堂的核心,这种教学理念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受到较大的局限。在矿业专业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如果光靠教师的讲解,会使整个课堂气氛变得十分尴尬和沉闷,不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网络教育能够将知识很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教师即将讲解的相关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来辅助教学,能够及时补充教材中的不足。另外,网络教育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见,网络教育能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并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最后,网络教育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气氛逐渐轻松和愉快的情况下,学生更乐于投身学习。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提高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共同进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网络教育逐渐成为顺应素质教育体制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大的意义。学校为了能够有效地推动网络教育,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进,例如加大对网络教育的资金投资、深入素质教育体制等。相信只有先了解网络教育的意义,才能有效地引起高校对网络教育的重视,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毛建青.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及其协整关系——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安秀芳,凌 云.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作者:张洪敏

上一篇:休闲农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评价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