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重要的人是谁

2022-07-11

第一篇:你最重要的人是谁

婆媳关系中最重要的那个人是谁?

婆媳关系中老公太重要!

作为婆婆和媳妇的两个女人,在前几十年是毫无关系的,只因为她们共同爱着一个男人而成为一家人,所以 婆媳关系幷不是婆婆和媳妇两个人的关系。而是比三角恋更复杂的三角关系。三角恋中。总有一个是不被爱的而且最终会有一人退出,所以相对简单多了。相在婆媳关系中,两个女人都是被爱的哪个女人都不能退出,而且还应该和谐相处。但中国的婆媳矛盾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婆婆和媳妇几乎成了 “天敌”,让本应该拥有两个女人的爱 的那个男人夹在中间,受尽夹扳气。很多男人不憧得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导致婆媳之间的矛眉越来越深。轻则家庭不和睦、婆媳结怨。重则奏离子散、家破人亡!

不想受夹扳气的老公们。想要同时拥有母亲大海般深 厚的爱和妻子火一般热烈的爱,那好好看看下面这些禁忌。

第一戒:不要有“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个观念 很多老公们似乎都有这种观念。并且喜欢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以示他们对父母的尊崇和“顺孝”。尤其在老婆受了老妈的委屈后这句话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明知老妈有错,却只敢对老婆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她再不对也是我妈。你多忍忍吧!于是老婆们一腔怨气无处宣泄只得暗自伤心垂泪。女人们在这种家庭中,因得不到老公的保护。对老公的爱会渐渐消退,直至对婚姻失望。有的可能会逃离婚姻,有的可能会从忍让转向反击,最终让处在这种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伤痕累累。

第二戒 :从结婚那天起,请主动给自己断奶 每个女人结婚后。都希望自己托付终身的男人能够成 熟起来,有担当的撑起小家这片天。可很多男人却忘了角色的转换,总以为自己还是父母的乖宝宝,最明显的一个标志是不愿离开父母单独过曰子,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我要照頋我父母。结婚后还跟父母住在一起的男人, 其实和结婚前没有多少改变,因为他知道跟老妈在一起。 老妈是舍不得让自己干家务的。老婆更不敢当老妈的面分配家务给自己,还是跟婚前一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只见两个女人在为他忙里忙外,不见他做一点事情。

很多母亲都有“娶媳妇是接自己的班伺侯儿子” 的封建思想,于是从小使将这种思想灌输给自己的儿子, 而且身体力行,将家务活全部包揽。不让儿子干一点活, 幷且总喜欢在媳妇面前夸奖自己的儿子是多么懒惰:儿子从小连油瓶倒了都不扶!男人们,听到这话你很自豪还是很羞愧?你是吃奶的婴孩。连油瓶都扶不起吗?还是习惯了将妈妈当自己的老妈子使唤,幷且听任老妈将老婆培训成自己的保姆。让老婆接替老妈的班来伺候你。如果你有能耐给家里安排的妥妥当当,老婆会自觉的打点好你的衣食住行。可是你行吗?很多跟父母分开住的男入,会很自觉的跟老婆进行家 务分工做。但如果父母到自己家小住一段时间走后,他帮着做家务的良好习惯便被毁得干干净净。因为父母在的那段时间里,妈妈不让他干一点家务。老婆也不敢分派他家务。他使心安理得的享受着母亲及老婆的服务,如果一旦父母离开,回到二人世界,老婆要求按照以前的家务分工时。这个老公往往会来这么一句:“我妈从来不让我干家务” !言下之意是要求老婆应该象老妈一样对他或者沿着自己老妈的生活轨迹走下去!请你想一想,你老婆嫁给你,难道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人来伺侯。成为别人的附属品,被别人奴役吗?

第三戒:别怕被他人扣上“不孝"的帽子就失掉做人的原则,幷唯父母之命是从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孝”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也成了父权社会最厉害的枷锁。所以就有人炮制了 “二十四孝”的故事。引得天下的孝子贤孙竞相效仿。如果一个人被指不孝,那就犯了十恶不郝的罪行一样,令人难以饶恕。但这个“孝”却不同于法律, 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所以也成了最容易被父母们作为来压制子女的大箱子。只要子女不听从自己或者稍微跟自己的意见相悖。便哭天抹泪的骂:你这个不孝子啊,我白养你了啊„„!很爱自己名声的男人们听到这种指责,往往会觉得五雷轰顶,万箭穿心。干是为了维护自己“孝子”的“名声”,男人们往往会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是非不明。好歹不分。尤其是在老婆和老妈发生冲突的情況下。不问青红皂白就认为是老婆的责任,幷帮着父母指责老婆。在这种情况下,男人幷不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在维护家庭的和睦,却只会盲目的要求老婆一人忍辱负委曲求全来维持家庭表面的平静。

有这种愚孝思想的男人,其实是深受“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妾纲”封建思想的影响。但在那个等级观念 极为严格的君权、父权社会。连孔老夫子都主张“君不义。臣可以争于君,父不义,子可以争于父”。 所以这些愚孝的男人们只是吸收了封建思想的糟粕,抛弃了其中的精华。他们在乎的不是对父母真正的孝道,而是 “孝子”这个名声,所以说这种愚孝的男人。并非真正的 “孝子”。

第四戒,请主动帮着老婆融入自己的家庭。而不是帮着家人排斥她

这一点可能所有的老公都会喊冤:自己既然娶了老婆 回家,怎么会排斥她呢?但有些男人虽然主现上没有这样的想法,事实上却在做着这样的事,让老婆感觉自己在你家,我是一个外人。处处受到排斥。 女人结婚后,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有手 足无措之感。并自然产生一种防御意识。在这个家庭里, 只有老公是她最亲近的人。婆家其他人的一些行为。虽然主观上可能是没有恶意的。却会被她认为是伤害她的举动,这时就需要做老公的做好沟通的桥粱。请不要一味的 指责她“敏感、多心、气量小„„”、这样只会让老婆跟自己家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最终将她排斤在这个大家庭之外,

还有一种男人,遇到父母在自己面前挑剔老婆时,为 了平息父母的怨气和怒气,便附和父母的话。也说老婆的不好,虽然你心里不一定是这样认为的。但这种行为却给你父母一种心理暗示,就是你也不满意自己的老婆,你父母便会对媳妇越来越看不顺哏,婆媳矛盾也将越来越频繁的发生。你在自己父母面前说老婆的不好时,跟父母倒是抱成一团了。却更让父母排斥老婆,将老婆当作外人来对待。

还有一种男人更愚蠢,就是喜欢带着有色眼睛看待自 己的老婆,不喜欢老婆谈论父母家的事,尽管老婆的出发点是好的。愚蠢的男人也会认为老婆是不安好心,是在算计自己父母。最可恨的便是跟老婆来这句“我们家的本你“少管” !如如果你都认为老婆跟自己不是“一家人”, 你父母可能会将媳妇当一家人来对待吗?

第五戒,如果老妈和老婆在你面前抱怨对方,请不要做传话筒

因为婆婆和媳妇在前几十年是生活在不同的环境罜。 各自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等也许有所不同。婆媳之间可能会在这些分歧上产生对彼此的不满,但幷不是所有婆媳都能坦诚相待,直接跟对方讲出自己的不满,只有对身兼儿子和老公两种角色的这个男人发泄,可能大部分的男人都会有这种遭遇吧?

俗话说"会做的两头瞒。不会做的两头传”。两头瞒的男人是极其聪明的,他不光能巧妙的让两个女人对彼此的不满消弭于无形。而且会替两个女人讨好彼此,让两个女人互生好感,促进婆媳之间的和睦。两头传的男人是非常愚蠢的,很多婆媳之间本来没有多大的矛盾,只是一些小摩擦。但经过中间的那个男人的传达后。小摩擦也会擦出“大火花”,让婆媳之间的矛盾变得无比尖锐、复杂,再加上有些女人气量太小,会因此结下永远也解不开的 “梁子”。最终的结果便是将传话的男人放到深水热火中。两头传的男人,可能幷不是喜欢传话,也许他的本意是好的,只是想让两个女人改神一些被对方不满的习惯或想法。但他可能没意识到。两个女人从他嘴里听到婆婆 (媳妇〉对自己不满的话来,心里会想:婆婆〈媳妇〉背 着自己在老公(儿子〉面前说我的坏话!请你用脑子想想,谁会喜欢在背后说自己坏话的人?

男人传话的表现幷不只是将两个女人的话原封不动的 向对方转达。其实很多男人是在不经意间干了了传话的事情。举例如下:

当老妈或老婆在自己面前抱怨另一方的时侯,马上跑 去质问被抱怨的一方(不用统计就可以确定:大部分干这种蠢事的男人只有胆质问老婆):

还有一些男人会单方面的听从父母的话,要将老婆改 造成父母喜欢的类型,但怕自己一人的力量太单薄便抬出父母来。说:连我爸妈都认为你怎么样怎么样!听到这话的女人如果智商还正常的话。百分之百会这样想:公公婆婆又在老公面前说我坏话了! 这种“两头传”的男人。家里的婆媳关系一般都好不到哪儿去,而且自己肯定是可怜又可恨的“夹扳气” !但本人一点不同情这种男人。只送他一个宇:该!

苐六戒:将做好人的机会让给老婆,将做恶人的机会留给自己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喜欢做好人。得到别人的赞赏 。但在处理关系尤其是婆媳关系时。 聪明的老公却会将做好人的机会让给老婆。比如买东西孝敬父母,或者能讨父母欢心的事。都让老婆出面。自己闪一边。即使是自己做的,也会告诉父母是老婆的心意,大部分做公婆的会觉媳妇明事理。没有道理不喜欢媳妇,但对你的爱却不会减少分毫。

有一些男人总喜欢背着老婆,偷偷摸摸给父母及兄弟 姐妹钱花。且不论给的钱是不是在自己的义务范围之内。 也不论给的钱多钱少。单看背着老婆这一点,就是愚不可及的。你会让父母认为是自己的儿子在当家作主,跟媳妇没半点关系。或者干脆认为喜欢是守財奴,舍不将给自己钱花。儿子才背着媳妇给钱,心里自然会对媳妇产生一种怨恨心理,你的行为便是让老婆做了 "恶人”。自己做了,很多女人知道老公背着自己干了这种事情后,都非常生气。于是男人便会指责自己的老婆“不孝”,殊不知女人痛恨的不是给公婆钱花。女人痛恨的是男人背着自己行动的这种行为,一是不尊重自己,二是让公婆误会自己。只要是在义务范围内的。当着老婆面大大方方的给。让你父母明白,媳妇是知道幷且同意了这件事的:或者让老婆出面给,让你父母知道媳妇在你家里的地位,让他们即使想不尊重你老婆也会考虑三分,你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超出义务范围的。也请跟你老婆商量。你老婆同意给是情分。不给是本分。也不要有什么好抱怨的。 一些做父母的喜欢干涉儿子媳妇的小家。对于一个女 人来说这个家是她和老公共同的家园,遇到外来力量 的干渉时,如果是第三者,她可以理直气状的进行反击, 如果是公婆。她的自卫会受到诸多压力和阻力,除了世俗的观点。还有可能来自愚孝老公。愚蠹的男人会躲到老婆的后面,让老婆出头,幷且让老婆因此背上“悍妻,恶媳”的恶名。甚至他会站到老婆的对立面和自己的父母一起来对付老婆。这样的老公自己倒是在父母面前做了好人。也能捞到“孝子”的名声。却将深爱着这个家的老婆伤得体无完肤。并让她对这个家失望透顶。轻则影响你们夫妻感情,重则让你家庭解体,妻离子散。

如果是聪明的男人。这时请自己站出来跟父母抗争。 一定不要让自己的老婆做恶人,你老婆和你父母吵一次架。你父母可能会记一辈子仇。婆媳关系也基本没有修复的可能了。如果这时和父母吵架的是你。你的父母会暂时感到伤心,骂你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不孝 子”,但没有父母能斗得过自己的孩子,也没有父母会跟自己的孩子记一辈子仇。你们吵过之后你还是他们心爱的儿子,他们还是你深爱的父母。

苐七戒:请不要当者自己父母对老婆呼来喝去或命令她为你做任何事情

有些男人没跟自己老妈住的时侯。什么家务活都干。 但一旦有父母在跟前,使开始威风起来了。不但不再干家务。而且喜欢对老婆呼来喝去,支配老婆做这个做那个。 好象不这样。不足以在他父母面前显示他是个“老爷们”男人们喜欢这样做的原因,是跟他的家庭教养密切相关的。这样的家庭一贯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严重,在他和父母的思想深处。都是有“娶媳妇就是伺侯自己及父母”的想法。为了让父母对自己老婆满意便让老婆在父母面前"装”成一个温良恭进让的低眉顺目的小媳妇,可是不知道这样做的老公想过没有。如果是一两天的“装”,女人也许能“装”也会有耐心“装”下去,但如果是一月,两月。一年两年甚至是一辈子跟父母同住,难道也让你老婆永远“装”下去吗?一个人的本性是不可能改的,再会“装”的人也会露出马脚来。再说如果在自己家里还不能彻底放松,还需要伪装累不累呀?你自己也 “装”一下试试。体会一下那种感觉再来要求自己老婆吧! 男人在父母面前呼暍自己老婆,表现得盛气凌人,好象很有面子,但这种行为,不单让自己老婆感到累。也是在暗示父母。或者你父母会理解为:你对老婆根本都不屑一顾。老婆在自己心目中根本没有什么分量。所以你才这么不尊重她!你想想,连你都这么不尊重你老婆。你还指你父母尊重这个媳妇吗?

有些姐妹还说:有我父母在的时侯,他多干活,有他父母在的时侯。我多干活!本人不赞同这种观点,一家人之间日子是怎样就怎样过,不能为了满足老人的一些非分的欲望就委屈自己或者让自己的老公(老婆〉受委屈。其实很多老人的无理、无礼行为都是这样被你自己惯出来的。所以很多人的内伤也是自己找 的! 第八戒:请别当着自己父母或家人跟老婆吵架 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吵架也是很多夫妻交流沟通 的一种方式。但吵架也是最伤害夫妻感情的,尤其是当着父母的面吵架不但伤害夫妻感倩。同时也会伤害自己父母跟另一方的感倩,

许多父母都希望看到儿子媳妇能够和和美美的过日子。如果听到儿子媳妇吵架,他们会很伤心难过,或者认为他们的存在影晌了你们夫妻的感情,认为自己对你们而言是个累赘。更有甚者会认为是媳妇不想赡养自己故意跟你吵架斗气,幷会因此跟媳妇产生隔阂。 还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父母,或者护短的父母。你当着他们的面跟自己老婆吵架时,他们会跳出来帮你对付老婆。他们这样一掺合,便将你和老婆的“内部矛盾”转化成了更为复杂的“婆媳矛盾”。如果是夫妻之间的矛盾应该很容易解决,但如果中间搀入了其他人和关系,解决起来会棘手将多。你想想,如果你老婆的娘家在千里之外,她也不可能随便回去,也无法将自己所受到的委屈跟家里倾诉,但是遭遇这样的对待,她无人诉说,连最亲的你都无法保护她,给她安慰和帮助。对她来说,该是多大的打击。最严重的后果是,你的父母会因此找到挑拨你们夫妻关系的理由!甚至会为了让你完全压制住老婆。不断的怂恿你对老婆要厉害点,幷会告诉你 “女人要打才会学乖”,如果你是个愚孝的男人并听了他 们的怂恿,而对老婆大打出手的话。你跟老婆也算是恩断义绝了,甚至你离监狱的大门也不远了 !

即使上面说的两种情况都不存在,你的父母是非常通 情达的人。不会掺合你们夫奏的吵架,但许多女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你仗着有你父母在便仗势欺人!虽然你的父母可能会护着媳妇而骂你。但你也不要认为父母真的是开明的公婆,谁知道他们这样做是真的出于维护媳妇还是在心里将媳妇骂了N谝却不得不做面子功夫呢?

所以处在父母及老婆中间的男人,不管你有没有理也 不要当着父母跟老婆吵架。谁让你集两个女人的爱于一身。占尽了使宜呢?如果只想得到而不愿付出,岂不是太没天理啦?

第九戒:请不要顾及老妈会吃酸,便不敢在老妈面前表现出对老婆的尊重与关爱

许多小夫妻不在父母跟前的时侯,是非常恩爱的,男 人会毫不犹豫的表现出对老婆的怜惜与疼爱。日子过得甜蜜而温馨。其至有的男人替老婆端洗脚水都会乐顴顛的去干。可一旦老妈在跟前时,连一杯开水都不敢给老婆倒了 !相反还要求老婆为自己干这干那,以向老妈表明自己能够“镇得住”老婆而满足老妈“我的儿子很能耐”的虛 荣心! 追根究底。是因为男人们没有弄清楚两个女人对他的 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爱,一种是亲情。一种是爱情,它们并不是对立的,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方程式。潜意识里以为自己的爱给了一方,另一方便会吃醋。很少有媳妇会因为老公对婆婆好一点使吃婆婆醋。倒是有不少婆婆吃媳妇的醋,见不得儿子对媳妇好,要是见到儿子对媳妇稍微表示出一点疼爱,便满怀嫉护。以为媳妇抢走了儿子, 抢走了儿子对自己的爱。甚至会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骂儿子是“娶了媳妇忘了娘” !这种母亲的爱是极其狭隘的, 她只是在借着爱的名义来满足对儿子的占有欲!可愚孝的儿子为了宽慰老妈的心,故意在老妈面前冷落、忽略老婆,不敢跟老婆太亲近,即使坐也要和老婆保持距离,相处得犹跟公司的女同事一样相敬如“冰”,和老婆说话的语气也变得生硬粗暴。甚至对老婆颐指气使。男人当着老妈这样做,其实是在恃爱行凶,粗暴的践猪老婆的自尊和感情!

许多女人不愿意跟公婆同住,不是不想赡养公婆,而 是男人们的上述行为让她原本温馨的家变成了一个陌生而压抑的环境。因为只要有公婆在。老公便从一个对她倍加宠爱、知倩识趣的男入变成一个正傺危坐的谦逢君子。或者变成了凌驾于她之上的“少爷”。让原本快乐的生活少了许多乐趣,自己的婚姻也进渐变得如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男人们却没有看清这中间的实质,只会一昧的指责老婆不愿跟父母同住是“不孝”!却意识不到自己才是罪魁祸首。

所以,想让老婆和父母在同一个屋檐下和平相处的男人,在向老妈表孝心的同时,请当着父母多表达对老婆的疼爱,她不但会加倍珍惜你们的婚姻,并且会因此善待你父母,并且再蛮横的父母也会顾忌你对老婆的尊重而不至于对老婆造次。

第十戒,请不要和亲戚之间奉行平均主义,让他们养

成不劳而获的恶习

虽然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但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割舍掉自己的亲情,置亲人的死活于不顾,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出于手足之情提携一下,让兄弟姐妹能有一个好的发展机会,或提高一下生活质量,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有些男人却不顾实际情况、牺牲小家的利益去帮助他们,一是在金钱和物质上跟他们实行平均主义,甚至自己负债累累也要打肿脸充胖子,一次次满足他们的贪欲;二是干脆让他们住到自己家来,并让老婆替自己伺候他们,还不许老婆有半点怨

言……。

其实男人以为这样做是在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殊不知,这种帮助,于社会、于家庭、于自己、于手足,都是有害无益的:于社会,你的“无私”培养了一些不劳而获的寄生虫;于家庭,损害了自己小家的利益,损害了老婆的权益,也损害了自己和老婆的感情;于自己,只不过多了一些额外的、沉重的负担,于手足,你只不过滋长了他们不劳而获的贪念,遇事自己不努力,总寄希望于别人,你以为你是在帮他们?“爱之适以害之”,你不应该代替他自己应该尽的努力,让他轻松的享受成果,你是害了他们!如果真正要帮助他们,请你先弄清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并且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而不是以牺牲小家利益单纯满足他们的物质欲望,并且面对老婆的不满气急败

坏的指责老婆!

还有一些从农村走出来的男人,四里八村只有自己一人考上大学,于是在大家的赞誉和吹捧下,虚荣心便极度的膨胀,很快便飘飘然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重了,不知不觉的走上神坛,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法力无边,并且狂妄的想要改善全村人的命运!于是李二狗求帮助找工作也一口答应下来;张三娃娶媳妇要出彩礼钱,哪怕自己没有,硬着头皮去借钱也要撑面子;王二麻子家亲戚的亲戚来城里看病,除了请到自己家住下,让老婆好酒好菜招待,自己还得全程陪同跑医院……,如果老婆稍有招待不周,便怪老婆扫了自己的面子,影响了自己在家乡人心目中的崇高形象……!不知道这样的男人,你累不累?累了的话就自己走下神坛吧,既然你不是仙,高处不胜寒哪!

第十一戒,请好好孝敬自己父母,别将自己对父母的孝敬义务转嫁到老婆身上

男人们常对老婆说:我父母辛辛苦苦养大我不容易,所以你要好好孝敬我父母!──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逻辑?你父母养大你不容易,所以,你父母老了病了,你应该在床前端茶倒水,你应该承欢膝下,你应该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对他们有孝敬赡养义务的人是你而不是你老婆!你凭什么以为你妈替你盛了一碗饭,你老婆甚至未来老婆就欠了你妈十碗饭?你妈替你洗了一件衣服,你老婆就欠了你妈十件衣服?你妈替你做了一顿饭,你老婆就应该替你妈做下半辈子的饭„„?难道你娶老婆的目的就是为了替自己找一

个孝敬父母的替身吗?

常听到一种很可笑的说法:因为公婆替媳妇养了一个好老公,所以媳妇应该回报公婆!不知道那些养儿子的父母,他们最初决定生下儿子的时候,是不是应媳妇的要求生的;母亲替儿子洗尿布的时候,是不是替未来媳妇洗的;父亲趴在地上让儿子当马骑的时候,是不是应未来媳妇的要求做的„„。你父母从小爱你、疼你、宠你、惯你,所以,每个男人对自己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戴德是应该的,但你不能因此强迫老婆也对你父母感恩戴德,甚至在父母对老婆百般刁难挑剔之下,还要求老婆替自己尽孝,端茶奉水的伺候自己父母,并且不允许老婆做得有一点不好,更不允许老婆有任何拂逆,要不然就跳到道德的制高点,

指责老婆“不孝”!

没有哪个媳妇有理由反对老公孝敬公婆,同样的,没有哪个老公有理由让老婆取代自己,替自己履行对公婆的孝敬义务,自己轻松的做甩手掌柜;更没有理由手里挥着“妇德”的鞭子,虎视眈眈的在一边监督老婆,指挥老婆为自己父母洗衣做饭,端茶送水,替自己赡养父母!那种动辄指责老婆不孝,自己却从来没为父母做过一顿饭,洗过一次衣服,端过一次洗脚水的男人,请收起你们那一套伪善的嘴脸,先检讨一下自己是否替父母做过什么,再来要求老婆吧!

第十二戒,请对你父母及岳父母一视同仁,不要让老

婆“嫁了老公忘了娘”

常听一些公婆抱怨自己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实际上是在指责媳妇将儿子夺走了;事实上,有更多的女儿是“嫁了老公忘了娘”,因为女人嫁人后,往往在所谓风俗的约束下,成了“泼出去的水”,从此就是婆家的人了!所以婆家便要求媳妇为婆家奉献一切,挣的工资是婆家的,生的孩子是婆家的,业余时间是婆家的,要尽心尽力侍奉公婆,要无条件的帮助小叔子小姑子大伯子,只能和公婆同住,过节必须去

婆家„„!

至于媳妇的父母,最好也将女儿当作泼出去的水,或者就当压根没有生过这个女儿一样,病了自己去医院,没钱也不应该指望女儿,应该自己去挣,寂寞了也不能到女儿家来小住,最好是跟女儿彻底断绝关系!哦,对了,断绝关系前,要在女儿生孩子的时候来带孩子,当免费的保姆还得必须自带伙食费,要不然婆家就会认为你到他儿子家享福了,占了好大的便宜!等孩子长大了可以承欢膝下时,岳父母就可以卷铺盖滚蛋了,该公婆来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了!

也许上面的那些说法有些极端,但不少男人和父母心里都或多或少的有那些小九九,我只是将他们心中那些自私的小算盘拨拉到了极致,这种极致正是他们最想要的结果,不过没有一个人有胆量承认而已!

许多男人常常会理直气壮的要求老婆孝顺老人,可是在他的嘴里,“老人”只是指他自己的父母而言的,至于岳父母么?他们不应该算“老人”,他们应该是永葆青春的!即使算“老人”,也不在他应该孝敬之例,岳父母老了,老两口只能相依为命,如果一方不幸先于另一方去世,未亡人便只能凄凉的度过自己的晚年,有条件去养老院,没条件的只能孤独在家等死!没办法,谁叫他们生了一个“嫁了老公忘了娘”

的不孝之女呢!

现在中国的独生子女正越来越多,生了女孩的家庭,父母同样爱她、疼她、宠她、惯她,让她受教育,从小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付出的爱,丝毫不亚于男孩子。但女儿结婚后,却不敢向女儿女婿要生活费,不敢理直气壮的要求和女儿女婿一起住,不敢要求女婿为自己端茶送水„„,甚至不敢要求女儿女婿回家跟自己过个春节,年三十老两口守着一台电视机,听着外面的声声炮仗,盼着女儿打来的电话„„,如果老伴已去世的,境况更是凄凉„„(没法写出来,那个场景让人想哭)! 作为媳妇,没有任何理由来阻止老公孝敬公婆,同样的,作为老公,没有任何理由来阻止老婆孝敬岳父母。你可以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来要求老婆孝敬你父母,请问你自己可否做到这点,以相同的态度

对待岳父母?

第二篇:人是谁(读后感)

公共事业管理101徐林军2010011722

《人是谁》读后感

内容摘要:人不仅是个实体的存在,更是一个意义的存在。面对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不少青年人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产生了身心分离的碎片感、疲惫感、宿命感和孤独无助感。要走出这种困境,德育工作必须改变过去“纯工具化”理性,赋予人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即生命情感的关怀、终极信仰的关怀、社会责任感的关怀和苦难与死亡意义的关怀,引导青年人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和现实的物质纷扰,追求生命的永恒价值。

关键词:德育;生命的意义;社会责任感。

人不仅是个实体的存在,更是一个意义的存在。当一个孩子开始走向成熟,开始独立自主地思考人生的重要问题时,他就一直想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是什么样的?我过怎样的一生才能使茫茫宇宙显得微不足道的生命变得有价值?这种思考实际上是青年人开始积极探索自己的人生意义。对意义的追寻,是人的生存方式,人就在追寻意义中获得精神生命的超越和心灵的安顿。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的生活空间和领域,促进和提高了人类生活的便利性和生命的成就感,为改善人的生命质量创造了机遇和条件。可是技术理性带来的并不都是美好与幸福。人类在享受自身发明创造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日益枯竭,恐怖主义的泛滥,贫困、疾病和犯罪等等,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削蚀人的生命感,威胁着人类的存在;另一方面,人们都生活在追求成功的沉重压力之中,而成功并不一定使他们有幸福感,相反,面对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不少青年人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从而陷入了一种“存在性危机”中,处于深刻的“和自然疏离”、“和社会疏离”及“和上帝疏离”、“和人自身疏离”的困境焦虑之中。

1.主体的物化导致了青年人的碎片感和空虚感

商品经济时代是一个“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时代,对物的过分依赖和追求易导致人自身的物化。针对工业社会物质性生命的片面发展,马克思曾进行了深刻的揭露:“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异化于愚钝的物质力量。”西方学者马尔库塞也认为,技术的解放力量带来了物的工具化,转而成为解放的桎梏,使人工具化,成为心灵空虚的单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与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相伴生的是人的精神向度的不断丧失。人们求利、求欲、求更多更丰富的物质获取,“面包”几乎成为了生命的全部,而主体丰富多彩的精神性生命需要如情感、道德、思想、信念等许多东西,不具有物一样的使用价值,不能成为商品,没有供求市场,因而受到挤压。“大众在生理感官上的沉迷轻而易举地取代了纯粹精神的运思。英雄神话已不再迷人,人们很轻松地从种种沉重‘历史’与‘传说’中走出来,生活于现实的平面之上”,人成了弗洛姆所说的“贪婪的消费者”,成了“物品的奴仆”。当一些青年人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置于纯物质性金钱财富这种无常之有,无尽之有的基础上时,无疑会更加痛感生活的艰辛、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痛苦,产生一种灵与肉撕裂分离的碎片感,心灵的空虚感。

2.价值目标的充盈和外化加大了青年人的疲惫感和宿命感

现代社会的本质就在于出现的领域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繁杂,变化的进程越来越快,以人们有限的精力、有限的生存空间、时间,无法把握变化如此之大之多的社会生活,现代社会中许多人深感劳累不堪。“我们放眼观望四周,人人被社会和文化裹胁着忙这忙那。我

们追求名利,我们风潮逐浪头,追明星赶消费求时髦,没完没了,以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世界,殊不知这是在茫茫人潮茫茫社会中迷失了自我。我们求来求去仿佛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人之物质欲望是一个永无满足可能的变量,而以我们每个人之能力而言,我们所获总是一个有限的定量,以有限追求无限,岂不殆矣”。人人不仅要去寻找和获得越来越多的东西,要去适应越来越多的物质与精神的享受,而且还越来越看重外在的目标,看重他人的获取,“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每个人需要爱的程度比其它任何事都来得多,只是我们都忘了,我们急于追求其它的目标,比如事业、金钱和财富,我们专注地追逐休闲、娱乐,而忘了生命中更重要的事。”不少青年人“一味思忖着干什么才可成为富翁,干什么才可成名人,怎样才能不劳而成功。”这种价值目标的充盈和外化常常造成他们在短暂地获得喜悦后,又立刻陷入更多丧失的沮丧中,他们时常深感自身的有限性,感受到自我的渺小,感受到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无奈,造成身心的疲惫不堪,有时甚至觉得自己被他人被社会所抛弃,被生活所埋没,“人们在就业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面前,有一种受伤的感觉;或在似乎只有少数特权人物才能参与的世界变化面前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3.教育工具化、短期化滋生了青年人的失衡感和无助感

在工业技术时代,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为了有效地培养大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标准化知识人才,教育把受教育者投入到教育的工业流程中,把人制造成标准化的教育商品,一切按事先计划的统一程序、目标和过程控制,“如果教育只是客观传授知识学问,训练培养专精技术人员,而失去了生命的关怀,意义的寻求以及人生视野的开拓,全人丰盛的享有,那么教育能提供的也许只能训练出一些‘没有受到教育的专家’(un-educated expert),他们充其量只是一堆‘快乐的,技术纯良的机器人’(Cheerful, skillful Robert)。”在工具价值论的导向下,教育培养的并非人,而是人力,是与机器职能相等价的工具。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获得了“何以为生”的技能,但却不知道“为何而生”;即使享受着越来越多的“快餐文化”,却吸收不到文化的营养,找不到人生的终极目标。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他们已没有时间和能力去理解、体悟、欣赏生命,一旦遭到挫折和打击,轻则产生心理问题,重则走向自我毁灭。2000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的一份资料显示,在中国,15至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自杀。

4.人际关系的疏离增强了青年人的孤独感和虚幻感

社会现代的通讯设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便捷,从电话、电报到传真和E-mail,从报纸电台杂志到“互联网”和“聊天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快捷无比,人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庞杂丰富。但这些现代通讯方式也渐渐地隐去了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也失去了面对面交流中无声语言的传递与交融。人们在使用和享用短信、QQ交流的好处时,已不习惯于通信中的情感交流与沟通。许多人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动画世界,现代神话的世界中不能自拔,“现代网瘾”就像毒瘾一样让一些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忘掉了真实的世界,不愿走进现实的生活,甚至丧失了实际生活的能力。人与人丰富的情感被网络割离得支离破碎,亲情的淡薄,友情的冷漠,爱情的变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十分突出的特征。

现代青年的痛苦,从表象上看源于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源于生存的困境,根本却源于生活意义的失落。早在20世纪中期,奥地利的心理学博士维克多·弗兰克就提出现代社会人们所面临的生存挫折和存在危机,认为由无意义感和空虚感捏合而成的生存空虚,是现代人们看不清或看不到生命意义的原因所在。神学家拉内说,人是一种“发问的存在”,即使人在大部分时间为了生存,疲于奔命,忙忙碌碌,对生存无所疑惑。但人有理性,他不可

能像动物那样饱食终日便无忧无虑,只要人活着,他就要去探求活着的意义,追求有意义的生活,美好的生活。“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制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赫舍尔特别强调,“探索有意义的存在是实存的核心。”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教授更是把人的本质看作超生命的生命,强调意义对人的本体价值。他说:“人是不会满足于生命支配的本能的生活的,总要利用这种自然的生命去创造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人之为‘人’的本质,应该说就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价值性实体。人的生存和生活如果失去意义的引导,成为‘无意义的存在’,那就与动物的生存没有两样,这是人们不堪忍受的。”

对意义的追寻,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之生命独特性的特征。马克思指出人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意识”便是人的物质性的生命的源初存在。“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人的物质性的生命的源初存在,它有两种尺度,一是“种的尺度”,即“物的尺度”;二是“内在尺度”,即“人的尺度”,而“物的尺度”正是人的物质性生命的体现,“人的尺度”却是人的精神性生命的体现。也就是说,人的精神性生命之美虽然源初于物质性生命中所实际获得的自由,但精神性生命中的自由却又高于已获得的这种自由。正是人的不断超越的精神力量,才使人的生命去追求意义,向往理想,谋求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

那么,何谓生命之“意义”?德国历史和文化哲学家同时也是生命哲学奠基人的狄尔泰认为,意义就是生命的体验,是生命的本质力量在克服一切障碍,创造属人世界中的自我肯定自我确证。马克思说得好: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从而,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而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说存在着,因为对我说来任何一个对象的意义(它只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能感知的程度为限。”可见,人在其生命活动中所感觉到的“对象的意义”,归根到底是人所体验到的生命自身的意义;而人所体验到的生命自身的意义又是和生命本质力量的全部丰富性的生成一起生成的。

意义的生成既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又源自生命的合目的性需求。生命的合目的性活动是生命与非生命的一个明显区别。所谓合目的性,就是合乎生命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生命的合目的活动,一方面具有受动性,因为这是生命在环境选择压力下不得不采取特定方式进行的活动;另一方面具有能动性,因为这是体现着生命内在活力的自为的活动。因而,生命的合目的活动既要指向体外,适应外部环境;又要指向自身,自成目的。自觉目的的出现意味着人与他的生命活动不再直接同一。人的生命活动可以成为自己意识和意志的对象;凭借对自己生命活动的自主支配,人使自己的意识和意志获得了主体性和自由,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外部世界,创造一个对象世界,也就是创造一个贯注和体现着人的生命力量和信念的属人世界。生命的真谛,就在于它明确的目的性,正是这种目的性,扬弃了生物本能的冲动,在生存与生活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意义”,超越生命的有限,趋于精神的永恒。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德育是为人服务的,德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社会走向被称为“后现代”的今天,由于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社会不再以追求数量为目标,而是更关注人的需要、人的价

值,使我们不得不对工业化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和德育观进行反思,摒弃德育的“纯工具化”理性,走进关注人的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时代。

1、对生命情感的关怀

生命情感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喜爱,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欣赏和沉浸,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珍惜。热情洋溢的生命情感引人振奋、昂扬向上、富于爱心,成为幸福人生的动力和光明之源。缺乏生命情感则意味着对生活的麻木,对生命意义的无望,对他人生命价值的漠视,以及由此而生的生命状态的贫乏乃至沉沦。生命情感是沟通认知与行为,提升生活品位,建构丰富人生的基础与桥梁。德育关注人,关注个体,即意味着关注个体作为生命体的存在,关注其外显的活生生的生命展示,也关注其内隐、活泼、丰富的生命情感。德育对个体生命情感的关注,并不意味着对生命情怀的简单或粗暴的干预,而是一种陶冶,一种于无声化有声的良好人文环境的熏陶涵化。

2.对终极信仰的关怀

当前,一些青少年常称自己什么都不信,是个无信仰的自由人。实际上没有任何信仰的人是不存在的。这些号称什么都不信的人,常常是放弃精神上的信仰和追求,把某种有限的物质神圣化,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青少年中的这种倾向,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担忧。一些学者曾就此郑重地指出,“现在搞市场经济,面临着过度的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吞没理想主义和真诚信仰的危机,最迫切的问题,不是信仰什么,而是有没有信仰。最可怕的是没有任何信仰而只信仰金钱,法律和道德将因此而受到冲击。”无信仰,就无法找到生活的终极目标,感觉不到幸福,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无信仰,就无所惧;无所惧,就无法在心中形成时时约束自己的道德律令。这样,侵害他人生命,毁掉自我生命的事情发生也就不足为怪。因此,人必须有信仰,信仰应该是高远的,指向终极的目标。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这就是说,只有为人民造福,使同时代的人更美好,为社会做出贡献,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有较高的自我价值。而信仰所谓“现实”利益,过度关注自我价值的人,则会终生纠缠在“小我”的得失、悲欢中不能自拔。所以德育工作者应引导个体超越现实的物欲满足,超越生命自身的有限时空,追求精神的提升,从而得到人生幸福和存在的意义。

3.对社会责任感的关怀

美国学者柏忠言在其著作《西方社会病》中,把自杀看成一种“社会病”。在他眼里,自杀既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结果,也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典型表现。社会责任感表现为不畏艰辛地承担生活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多为他人和社会着想,勇于自我牺牲,不是一心追求个人的享乐。在柏忠言看来,这正是现代西方自我毁灭者最缺乏的。在德国奥斯维新集中营历经磨难的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多克·弗兰克在其名著《活出意义来》中写到:“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人生意义,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体地去实现的。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有特殊的机遇去完成其独特的天赋使命。”“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替代,自然容易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责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责任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个殷盼他早归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无法抛弃生命。”面对越来越多的自杀现象,德育工作者现在必须努力做的是启迪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自觉以“人类一分子”或“社会公民”或“父母之子”的姿态反观自己的生命,努力地生活,克服因人生短暂和社会变化无常而滋生的虚

无之感。

4.对苦难与死亡意义的关怀

个体的生命体验不仅有愉悦、幸福的人生体验,还有生活中的重要丧失、重大挫折、苦难、逆境甚至死亡的威胁。这些负性体验并不都是有害的,只有在面对苦难和死亡,体验生

活的失意中才能更好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逆转,进而敬畏生命。心理学家弗兰克认为“对于人生的绝大多数时光而言,生命是平淡的,这种平淡往往掩盖了生命意义的真实显现。因此对于一个一帆风顺的人而言,只有当他面临死亡时,才会从内心深处真正领悟生命对自己的意义。所以启迪人的经验或令人发现生命的意义,常常是在生命受到威胁之时,或者是在经历极不平常的事件之时。”当青年人身处这些痛苦与灾难仍然能够自觉地选择某种道德及利他的行为时,他便无形中把痛苦与灾难转换成了某种人生的成就;因其有此成就,而使他在痛苦与灾难之中获得了意义与价值;因其有意义与价值,而使他有了活下去的愿望与追求;因其有了这样的愿望与追求,他就有可能在最为艰难的处境下、在最最痛苦的状态里生存下去,从而使自我的生命保有了尊严。因此,德育工作者应教会学生“向死”而思生,挑战苦难而获取欢乐,使人生活得充实而精彩。

第三篇:最美的人是你

男1:是什么样的力量,把苍老的大地卷成一团棉絮 合:是什么样的力量

女1:是什么样的人,从你家门外一直清扫到的天涯

合:什么样的人

难道是不为人知的一阵凉风, 突然驱赶着四处围绕的苍蝇、蚊子和肮脏 女1:不,是我的爸爸 合:我们的爸爸

女1:爸爸说,街巷是他的舞台,当人们还在温暖的梦乡甜蜜酣睡

他已轻撩起城市的面纱, 这是城市,是他的,街巷是他的,清脆的鸟鸣也是他的,他是最富有的人

合:这是城市是他的,街巷是他的,清脆的鸟鸣也是他的,他是最富有的人

在街角,你拱下如桥的脊背,晶莹的汗珠,古铜色的脸庞,连同那一抹被夕阳涂满成熟釉彩的背影,这才是最美丽的风景,你是最美的人。 女合:是谁唤起了大地,让泥土充满了芳香, 男合:是谁从土地中寻求闪光的太阳,让大自然充满原始的活力,孕育累累硕果。 男1/女1:是我的爸爸 合:我们的爸爸

女1:你瞧,你脚上的鞋子舒适漂亮,那是出自我的妈妈

合:我们的妈妈

女1:那双长满老茧合冻疮的美丽的手 合:那是一双美丽的手,美丽的手 男1:你看,那耸入云端的高楼大厦 合:高楼大厦

男1:是我爸爸建的大楼 合:是我爸爸建的大楼

男1::每建一座大楼他都激动的对我说:拿脸盆接屋顶漏水的日子就要到头了,很快咱们也要住在高耸的大楼

合:住在高耸的大楼。我们的爸爸妈妈是艺术家,是雕塑家,是画家,他们带给世界最美的画,

女合:我们是农民工的孩子,我们骄傲, 男合:我们是农民工的孩子,我们自豪

合:我们是农民工的孩子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女1:我们是农民工的孩子,我骄傲,我自豪

第四篇:牵挂你的人是我

牵挂你的人是我 舍不得你的人是我 离不开你的人是我 想着你的人哦是我 牵挂你的人是我是我 忘不了你的人是我 看不够你的人是我 体贴你的人关心你的人 是我是我还是我

哦也许前世欠你情太多 欠你的情太多太多 就算送我一个明媚的春天 我也不会觉得拥有花朵 最了解你的人是我 最心疼你的人是我 想起你的人祝福你的人 是我是我还是我

舍不得你的人是我 离不开你的人是我 想着你的人哦是我 牵挂你的人是我是我 忘不了你的人是我 看不够你的人是我 体贴你的人关心你的人 是我是我还是我 哦也许来世没有你 没有了你会更寂寞 哪怕空守着你一句承诺 我也不会感到特别苦涩 最了解你的人是我 最心疼你的人是我 想起你的人祝福你的人 是我是我还是我 哦也许来世没有你 没有了你会更寂寞 哪怕空守着你一句承诺 我也不会感到特别苦涩 最了解你的人是我 最心疼你的人是我 想起你的人祝福你的人 是我是我还是我

想起你的人祝福你的人 是我是我还是我

第五篇: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最贫穷的人

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生活……包括感恩逆境和敌人。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

当挫折、失败来临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如果我们时时能用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则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很富有!树上小鸟的轻唱,太阳无私的光明与热能,路旁花朵的芬芳,都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

“我的手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谁能想到这段豁达而美妙的文字,竟出自一位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的高位瘫痪的残疾人——世界科学巨匠霍金。

命运之神对霍金,在常人看来是苛刻得不能再苛刻了。可他仍感到自己很富有:一根能活动的手指,一个能思维的大脑……这些都让他感到满足,并对生活充满了感恩之心。因而,他的人生是充实而快乐的。

对生活、对世界、对身边熟悉和陌生的人,对我们的朋友和对手,真的要感谢他们给了我们这样一份精彩的生活。 真诚地感恩逆境,它是一次人生的淬火,让我们得到锤炼;它是一个课堂,让我们学会了刻苦、忍耐、淡泊和宽容;它是一块“试金石”,使我们体味真正的友谊,真正的朋友,体味一个冷暖人生;它是一笔财富,经历了它,会让我们精神富有,终生享用。逆境砺炼心志,教会我们体味真诚,体味人生,让我们心存感恩,在人生的道路上风雨兼程 其实,幸福的感觉不是由处境和外在的条件决定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感恩的心。想想我们得到过的爱,哪怕它并不多;想想亲人、朋友,甚至是不相干的人为我们做过的事,哪怕它只是举手之劳;想想早晨扑面而来的清新的空气,想想拂过我们额前发丝的调皮的风儿……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谢生活?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吧!有了它,你会平和面对动荡不安,积极应付挫折困难,于寒冬里感受到暖意,在风雨中体会到幸福。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他仍是个贫穷的人;懂得感恩并知恩报恩,才是天下最富有和最快乐的人。 翟鸿燊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