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2022-08-08

第一篇:二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统计表或方块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看,这是谁?(出示:小白兔)仔细听,小白兔在说什么呢?

(电脑播放小白兔说的话:小朋友,今天,我要去参加森林里的动物运动会,我想带大家一起去,你们想去吗?)

生: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多媒体演示“动物运动会”热闹的场景)

师述:瞧,森林里的动物运动会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着,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

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视觉冲击作用,创设生动有趣的“动物运动会”场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作好铺垫。]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 按运动项目统计。 (1)提出问题。

谈话:瞧,小白兔是这次运动会的总指挥,他想请小朋友帮个忙,为这些运动员做好服务工作,你们愿意吗? (电脑播放录音:我请你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请你给参加跳高的每只动物发一件红色的运动服,给参加长跑的每只动物发一件绿色的运动服。)

该分别发几件呢?小朋友,我们该怎么做呢?在小组里悄悄地说说看。

(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统计出参加跳高和参加长跑的各有几名运动员就知道了。)

(2)收集数据。

谈话:对,也就是按运动的项目进行统计。 (3)整理数据。

出示第一个统计表,学生分小组统计,统计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教师注意巡视。

项目 合计 跳高 长跑

只数 (4)交流汇报。

展示各小组的统计表,组内推荐组员汇报。 (5)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13只小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其中跳高的有5只,长跑的有8只,跳高的比长跑的少3只。)

这张统计表是按什么来统计动物的只数的? (6)解决问题。

提问:小白兔的第一件事情能解决了吗?你能看着统计表回答吗?

(电脑演示:给跳高的动物发5件红色的运动服,给参加长跑的动物发8件绿色的运动服。)

2. 按动物种类统计。 (1)提出问题。

谈话:小白兔的第二件事是什么呢?

(录音:比赛这么激烈,运动员们都非常辛苦,为了给它们增加营养,补充能量,请你为每位运动员定一份可口的午餐)

小朋友想一想,小狗最喜欢吃什么?那就给它定一份什么套餐?给小兔定一份什么套餐?小猴呢?该分别定几份呢?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回答。) (2)收集数据。

谈话:对,也就是按动物的种类进行统计。 (3)整理数据。

出示第二个统计表,学生分小组统计,教师继续巡视。

动物种类 合计 狗 兔 猴

只数 (4)交流汇报。

展示各小组的统计表,组内推荐组员汇报。 (5)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张统计表是按照动物的种类进行统计的,一共有13只小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其中小狗有5只,小兔有2只,小猴有6只,小猴比小兔多4只„„)

(6)解决问题。

提问:小白兔的第二个问题能解决了吗?你能看着统计表回答吗?

3.归纳小结。 提问:仔细观察统计表,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分类的标准不同,统计的结果也不同,多媒体闪烁:项目、动物种类)

教师归纳:同一件事物,在不同标准下的统计结果是不同的,具有多样性。)

[设计意图:统计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统计教学,重点不是教知识点,也不是教技能,而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本段教学中,自然的让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重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数学知识要会用,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应用实践,巩固新知

1、(1)谈话:学习到这儿,让我们休息一下,老师请大家看电视,好吗?

播放一段有关于体育运动的录像,问:这是什么节目?

体育节目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我们的体质。

播放一段有关于文艺运动的录像,问:这又是什么节目呢?

经常看文艺节目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播放一段动画片,问:这是我们小朋友经常看的什么片? (2)出示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哪类电视节目最受同学们欢迎呢?先在小组里统计一下,组长负责填写。

①在小组内调查每个同学最喜欢看的一类电视节目。(组长负责统计)

问:怎么才能知道喜欢看体育片的一共有多少人呢?

师:同学们在计算时,可以直接口算,也可以用笔在白纸上记录后再计算。

②全班交流,组长报出统计的结果,师生共同听算合计,把结果填入统计表中。

③分析: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我们班的什么情况? (3)谈话:看来,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最喜欢看动画片,那你们平时看些什么动画片呢?老师这儿有4部动画片,哪部最受同学们欢迎呢?赶快先在小组内统计一下,再来交流。(学生仿照上次的做法调查统计、整理数据,师生共同合计,把结果填入统计表中。)

(4)提问:想一想,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又知道了我们班的什么情况?两份统计表各是按什么来统计人数的?

2、课件:(1)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按形状来分,有哪些图形?这张表里有两种图形的名称没填出来,我们应该先把它们填出来。(电脑出示:正方形、圆形)

那如果按颜色来分,除了红色以外,还有哪些颜色?(电脑出示:黄色、绿色)

学生在小组里统计,组长报出小组统计的结果,师生共同听算合计。

分析: 这两张统计表正确吗?如果错,问为什么是错的?

比比两次统计的结果,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对,我们是在对同一件事物进行统计,所以,合计应该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让学生尝试把不完整的统计表补充完整后再统计。引导学生做事要有序。]

3、师:统计的范围很广,除了可以统计以上这些东西,还可以统计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下面,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统计一下我们班男女生的人数。先在小组内统计一下,看哪组小朋友统计得又对又快。

组织学生开展统计活动,师生共同听算合计。

分析: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4、师:我们小朋友现在学习的科目很多,有语文、数学,还有什么?全班小朋友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呢?先在小组内统计一下,快!

全班统计,组长报出小组统计的结果,师生共同听算合计。

那么,哪些小朋友最喜欢语文呢?为什么?

最喜欢数学的小朋友来说说理由看?喜欢英语的呢?喜欢艺术的呢?

师:其实,现在我们所学的科目,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为将来打基础。

除了这两张统计表告诉我们的情况,你还想了解我们班的什么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和动画片和你最喜欢统计科目,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其实让学生选择想统计什么,无形中又是一种对统计知识的锻炼与运用。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知识得到运用,能力得到锻炼。进一步体会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用途。]

四、回顾总结,布置实践作业

1、提问: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评这一节课的收获)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同一件事物根据不同标准来统计的情况?(学生自由发言:汽车可以按品牌、形状、大小、颜色等来分,叶子可以按形状、大小、颜色等来分„„)

3、谈话: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统计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同一件事物根据不同标准来统计的情况,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把数学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引申,再次让学生感受在生活中统计随处可见,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第二篇:小学二年级《统计》教学反思

来源于:数学教育教学资源中心

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安排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学会了运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单、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因此,我在下册的这节统计课上,首先以让学生齐动手操作、与教师共同合作完成统计表与统计图为回顾旧知识的主要学习方式,做到与新知识的衔接。随之,引用兔博士的话“还可以用下页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导入新知识。在新授知识时我采用的是悬念式,即“你知道条形统计图是什么样子的吗?”来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随即我出示一张未完成的条形统计图的课件,再由大家共同合作,齐心协力完成它,并让学生观察两个统计图,让他们自己发现异同,进一步深化知识。接着做课本的练习,以检测巩固。最后安排立一个课下调查活动,统计我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

考虑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我将教材作了小小的改动,将调查中华小学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改成了调查我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我想进行与他们自身有关的学习活动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首先我以课件的形式出示了一张绚丽多彩的彩虹图片来激发起孩子们兴趣,并导入到课题。“彩虹的七种颜色中一定有你们最喜欢的对不对?”“想不想知道咱班到底有多少人和你喜欢同一种颜色?”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热情高了。为了让孩子的热情保持住,我又采取了用“贴橡皮泥”的方法来计数,具体做法如下: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我呢,非常喜欢紫色,我就把紫色的橡皮泥粘在黑板写有‘紫’的地方,非常简单吧!”为了让孩子人人参与,但又为防止课堂纪律乱,我又采取分行的形式。通过孩子们课堂上的表现,发现孩子确实愿意接受又乐于接受。

授课的大部分形式是教师与学生共动,共同合作,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合作的力量。具体细节:在填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报数我在电脑前操作。这样做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具体更直接的看到图表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下将知识内化。但也有学生独自完成的学习活动,如:自己动手完成象形统计图以及课本第52页的练一练,可以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行。同时又安排了拓展延伸部分,让学生动脑想一想:用统计都可以调查(最想调查)什么?他们的想法可能很幼稚但仍需鼓励,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在课下实施。我的用意是让他们懂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最后又通过渗透人文性的知识“多吃蔬菜多健康”让学生在课下搞一个小小的实践调查活动,统计西红柿、黄瓜、土豆、青菜、豆角5种蔬菜中我班同学最喜欢吃什么。并且这项调查又可以解决孩子小不会制作图表的问题,因为学具袋中已为孩子准备好了。

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大的不足,如:由于某些原因,没能充分的让孩子说说通过观看这个条形统计图你知道的什么,尤其是对条形统计图的横纵坐标轴分析得不够透彻。真诚的希望各位教师、领导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这名新教师沿着准确的教育方向,走进学生走进教育

第三篇:小学数学二年级统计教学反思

石剅小学---------卢胜刚

以小朋友们喜欢的"生日快乐歌"引入,新颖、有趣,使学生在开课阶段情绪就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要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知识冲突,诱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将过去的老师讲变为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之间交流调查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小组合作前,教师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合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为后面的调查做好了准备。

在小组合作调查中,教师不停地巡视、指导,与学生一同投入到调查之中,尤其关注需要帮助的小组,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同时,也使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从活动中体会到成功感。使学生认识到统计的结果和调查的人数必须一致。

在汇报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各组采用的方法,而且各组之间取长补短,更完善了自己的想法,也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本课能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入其中。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围绕"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情绪高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感受到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但在小组调查时教师指导的不够到位,小组内同学合作得不够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学生合作等方面加强指导,注意平时的培养与提高。

第四篇:人教版二年级统计教学设计(推荐)

统计教案

一、情境引入,收集数据

1、昨天,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跟我说,让我帮他统计学生们报名参加打乒乓球,踢毽子,跳绳这三项活动人数,因为今天来这给大家上课,所以老师很忙,还没来得及统计报名表,你们能帮老师统计一下参加每种活动的人数吗?

2、记录纸都拿到了吗?还记得一年级时都用什么符号记录吗?用你们喜欢的符号记录(画√、Ο、Δ等)。(认真听,认真记就可以了。)

3、都记录完了吗?那谁能告诉老师要打乒乓球的有多少人?踢毽的呢?跳绳的呢?(4,12,6)我们把这些人数统计出来,体育老师就能根据人数准备器材了。

咱们把统计的结果填在这个表格里(利用课件),这样的表格就叫统计表。

二、画统计图,解决问题:

1、大家想想除了用表格来表示参加每种活动的人数,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些数呢?(涂格子)

2、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涂一涂。(展示课件) (1)现在一个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 (2)涂一个格子,表示要打乒乓球的有1人。

(3)涂2个格子表示2人,3个呢?4个?完成参加乒乓球人数的统计。 接着涂参加踢毽子的人数,1个、2个——8个,涂完了吗?没有格子了怎么办?

3、全班交流:

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1:可以接着往上涂。 生2:可以涂在旁边。

(生3:可以用一个格表示2。) 你们觉得哪种方法好就用哪种涂。(发练习纸)

4、我们共同来看这几位同学的画法。(展示学生作品)

(若学生没想到用一格表示2,可以老师在这提出自己的画法,并一起贴出让学生对比观察三种情况。)

5、你们觉得哪种方法好呢?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评并补充。(提出往上涂没有格,你知道涂的是几吗?往旁边涂,过几天你还能分清是前面的还是后面的吗?你怎么让别人知道一格表示2呢?)板书:一格表示2(课件演示一格表示2的画法)

我们通常用这种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把它叫做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

1、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这是一位同学统计的他们班同学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人数,喜欢小猫的有8人……我们要把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制成统计图。我们来比赛,看谁涂得又对又好。(发练习纸)

(1)先来看第一名,自己介绍一下。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2)看第二名,同学们评价一下。

(3)这是第三名。(师点评学生的习惯,方法等)

2、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几个数学问题考考你的同学吗?你可以指定一个人回答你的问题。

3、(拓展)有时,我们用一个格子表示1,有时数字大一点,我们用一个格子表示2,那么数字再大点,更大的话,咱们还可以选择用一个格子代表几呢?随便代表几都可以,就要看给出的数是多大了。

(老师给大家选了几幅统计图,共同来看看。)原来这个格子还有这么多奇妙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出示课件) 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这节课老师很开心,因为大家不仅学会了用一格表示2的统计图,还能利用统计图解决一些小问题,老师也完成了统计报名表的任务,谢谢你们帮老师这个忙!你们开心吗?

五、课外调查:

仓子小学二年级同学喜欢三项活动的人数统计完了,那咱们班同学喜欢哪种活动呢?课下大家统计一下,把统计结果交给你们的数学老师。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姚坪小学何三元)

《标准》指出:学生应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对数据的统计过程要有所体验,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充分利用情境图,大海边。让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其次,让学生参与统计的全过程,在自己的体验过程中了解填写统计表的格式,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猜测推理的能力。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接触过简易统计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一些简单的预测;学生要参加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在方格纸上画出统计表。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在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活动时,我精心创设情境,鼓励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在活动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展开讨论,做出分析,进行交流。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在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上,而是着眼于让学生感受统计问题的产生,体验统计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首先,通过学生自主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引发统计的需要,这种需要很自然地转化为学生经历统计过程的内在动力。

其次,我又试着在教学的安排上做了一点尝试。

具体细节:在填统计表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报数我填写。我的想法是: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具体更直接的看到图表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

“下将知识内化。但也有让学生独自完成的学习活动,我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行,感到只有“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上一篇: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下一篇:二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