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免疫系统

2022-06-27

第一篇:动物疫病免疫系统

2018年动物疫病免疫方案

青海省农牧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18年动物疫病免疫方案的通知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8-03-09 03:11 作者: 点击:114 青农医〔2018〕41号

西宁市农牧与扶贫开发局、海东市农发委、各州农牧局:

为了切实做好全省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我厅组织制定了《青海省2018年动物疫病免疫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青海省农牧厅 2018年2月24日

青海省2018年动物疫病免疫方案

为贯彻落实《青海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指导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结合当前动物防控工作实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青海省动物防疫条例》及农业部《2018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

2018年全省动物疫病免疫工作要紧紧围绕“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规模养殖场按程序免疫,散养畜禽集中免疫与补免相结合的机制,突出重大动物疫病,统筹兼顾主要人畜共患病和地方流行性动物疫病,落实养殖者主体责任,狠抓动物免疫工作,着力提高免疫密度和质量,夯实免疫基础,构筑防控屏障,保障畜禽生产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体目标是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群体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牛羊布鲁氏菌病和包虫病应免率达到100%。

二、免疫病种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和包虫病实施强制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力争做到全面免疫;根据本省实际,统筹做好狂犬病、炭疽、牛出败、羊梭菌性疾病、羊痘等地方流行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防止疫病发生流行。

三、免疫区域 1.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区域为全省。对家禽进行H5亚型和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对所有应免羊只进行小反刍兽疫免疫;6月30日前,对全省所有牛进行亚洲I型、O型、A型口蹄疫免疫,对羊进行亚洲I型、O型口蹄疫免疫,对猪进行O型口蹄疫免疫。7月1日之后,根据农业部安排部署开展口蹄疫强制免疫。

包虫病强制免疫区域为果洛、玉树所属各县和共和、贵南、同德、兴海、刚察、都兰、泽库、河南共20个县市,免疫对象为新生羔羊及2017年免疫羊。

布鲁氏菌病强制免疫区域为海北、海南、海西、黄南、玉树、果洛等牧区6个州,免疫对象为除种畜、乳畜外的牛羊。

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全面免疫区域为全省。对猪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免疫,对家禽进行鸡新城疫免疫。

3.地方流行性动物疫病免疫区域为地方病流行地区。根据当地实际做好狂犬病、炭疽、牛出败、羊梭菌性疾病、羊痘等地方流行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

四、时间安排

散养畜禽实行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春季集中免疫于3月上旬全面启动,力争5月上旬完成,5月中下旬开展交叉检查和免疫效果评价,5月至6月对重点地区开展“飞行抽检”;秋季集中免疫从9月上旬全面开展,力争10月下旬完成,11月初开展交叉检查和免疫效果评价,10月至11月对重点地区开展“飞行抽检”。规模养殖场在驻场兽医指导下按照免疫程序开展免疫。

五、免疫主体

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是强制免疫主体,应当依据《动物防疫法》承担强制免疫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强制免疫义务。对规模养殖的动物,应实施程序化免疫;对散养动物,采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与定期补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程序化免疫。

六、具体工作

1.制定方案。各地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及时制定本地区动物免疫实施方案。

2.创新方式。各地要加强对散养畜禽集中免疫的组织工作,创新免疫方式,建立由包村干部、乡站人员、村社干部、村级防疫员等组成的防疫小组,按照“分片包干、整村推进”的方式进行集中免疫。 3.积极开展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各地要积极开展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实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逐步实现养殖场户自主采购疫苗、财政直补。对目前暂不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继续采用省级集中招标采购疫苗,各地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强制免疫工作。

4.加强培训。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开展前组织免疫技术师资培训。各地要组织好乡镇兽医技术人员及村级防疫员免疫技术培训,特别要加强布病、包虫病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技术培训。

5.规范操作。实施全程冷链运输、储存疫苗,保证疫苗质量。进一步完善疫苗使用台账制度,建立健全剩余疫苗退回、废弃疫苗及疫苗包装瓶等回收无害化处理制度,避免疫苗失效或浪费。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要求操作,及时更换注射针头,做好各项消毒工作,防止在免疫操作中人为传播疫病。

6.建立档案。乡镇兽医站防疫技术人员、驻场兽医及村级防疫员要认真填写免疫档案,详细记录养殖户畜禽存栏、出栏及免疫等情况,特别要做好免疫用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等记录工作。做到乡镇畜牧兽医站、村级动物防疫员、养殖场(户)免疫记录相一致,与免疫家畜二维码标识相符。

7.消毒灭源。集中免疫时,各地特别是畜禽养殖密集区要对圈舍、道路、活畜交易市场等重点环节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灭源工作。

8.排查疫情。集中免疫时,要组织开展疫情排查,发现重大动物疫情要及时上报,并按程序果断处置。

9.报告信息。对疫苗调拨、发放、使用和免疫情况实行月报告制度,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期间,对免疫进展实行周报告制度,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对紧急免疫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各地要明确专人负责免疫信息收集统计工作,及时向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七、保障措施

1.切实落实免疫责任制。要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负责人”的要求,认真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防疫工作责任制、疫情报告责任制、应急处置责任制,具体责任要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对因免疫不到位造成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或扩散蔓延的,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责任。

2.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坚持把免疫抗体监测作为检验动物免疫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结束后,省、市(州)、县(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按照全省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方案分别随机抽取辖区内养殖场、散养户的动物血清样品进行免疫抗体集中监测。对开展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的养殖场户,所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组织开展免疫效果核查,确保免疫效果。省农牧厅将组织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抗体监测,依据结果作出客观公正的免疫效果评价,并将监测结果向各市(州)、县(市区)农牧部门通报。群体抗体合格率未达标的,要对被抽样行政村(牧委会)和规模养殖场畜禽进行重新免疫。

3.强化调运动物监管。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加强产地检疫、流通监管、屠宰检疫等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加大对拒绝强制免疫场户的查处力度,促进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出具检疫证明时,应严格核查调运畜禽的免疫情况,对调出县境的种畜禽或其他非屠宰畜禽,在调运前2周进行一次强化免疫并按规定进行抗体检测;对调运的种蛋和未达首免日龄的仔畜、雏禽,应标明其供体的免疫情况;未强化免疫或免疫情况不明的禁止调运。

4.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定点联系工作组要及时掌握所联系区域的免疫工作进展,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各地也要加强督促检查,抽调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兽医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督查工作。要注重实效,防止督查工作流于形式。重点检查免疫工作进展、疫情监测报告,以及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等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地方迅速整改,及时消除隐患。

5.及时处理突出问题。各地要对辖区内的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发生情况、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情况、免疫失败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篇: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责任书

为做好乌石镇动物防疫工作,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如禽流感),保障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确保畜产品卫生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结合我镇实际实施2017年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

工作目标: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免疫密度要达到应免数的100%,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即养殖鸡鸭鹅必须参与禽流感免疫、养殖猪必须参与猪瘟、蓝耳、口蹄疫免疫)

防疫员签字:农户签字、按手印:

2017年春防(3月至6月)期间

第三篇:2017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免疫病种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

在布鲁氏菌病一类地区免疫布鲁氏菌病,在包虫病流行区免疫包虫病。

(二)免疫要求

对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规定免疫区域的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应达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

(三)免疫动物种类和区域

对全国所有鸡、水禽(鸭、鹅)、人工饲养的鹌鹑、鸽子等,进行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对进口国(地区)有要求且防疫条件好的出口企业以及供研究和疫苗生产用的家禽,报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不实施免疫。

对全国所有猪进行O型口蹄疫免疫;对所有牛、羊、骆驼、鹿进行O型和亚洲I型口蹄疫免疫;对所有奶牛和种公牛进行A型口蹄疫免疫。此外,内蒙古、云南、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所有牛和边境地区的羊、骆驼、鹿进行A型口蹄疫免疫;广西对边境地区牛羊进行A型口蹄疫免疫,吉林、青海、宁夏对所有牛进行A型口蹄疫免疫,辽宁、四川对重点地区的牛进行A型口蹄疫免疫。

对全国所有羊进行小反刍兽疫免疫。各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按照《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要求,划定为非免疫无疫区建设区域的,可以不实施免疫,并报农业部备案。

在布鲁氏菌病一类地区,对牛羊(不包括种畜)进行布鲁氏菌病免疫;种畜禁止免疫;奶畜原则上不免疫,确需实施免疫的,按照《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要求执行。在布鲁氏菌病二类地区,原则上禁止对牛羊免疫;确需实施免疫的,按照《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要求执行。

在包虫病流行区,对新补栏羊只进行包虫病免疫。

对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工作,各地应按照国家防治指导意见执行。

二、使用疫苗种类

各地可根据监测结果,自行选择经国家批准使用的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疫苗。疫苗产品具体信息可在中国兽药信息网“国家兽药基础信息查询”平台“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数据”中查询。

三、免疫主体

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是强制免疫主体,应当依据《动物防疫法》承担强制免疫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强制免疫义务。对规模养殖的动物,应实施程序化免疫;对散养动物,采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与定期补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程序化免疫。

四、职责分工

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强制免疫计划。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强制免疫计划,负责组织强制免疫疫苗的调拨、保存和使用监管。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负责开展使用环节强制免疫效果评价。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加强对养殖场户履行强制免疫义务情况的监督检查。

省级畜牧兽医部门配合省级财政部门做好强制免疫疫苗的招标采购工作。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积极协调同级财政部门,确保强制免疫补助经费(包括疫苗、耗材、人工、免疫效果监测评价、人员防护、免疫副反应处置等经费)落实到位,加强经费使用监管,确保经费专款专用,规范合理使用。

其他有关部门依法配合做好强制免疫计划实施工作。

五、组织实施

(一)制定实施方案。各地应按照本计划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强制免疫计划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

(二)积极开展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各地要积极开展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的强制免疫实行“先打后补”,逐步实现养殖场户自主采购、财政直补。对目前暂不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继续实施省级疫苗集中招标采购,并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强制免疫工作。

(三)组织免疫技术培训。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春季集中免疫工作开展前组织免疫技术师资培训,各地要组织好乡镇及村级防疫员免疫技术培训。

(四)规范免疫操作。免疫时应按照疫苗说明书正确使用、规范操作,按要求更换注射针头,做好各项消毒工作。同时,要及时制定实施疫苗配送计划,加强疫苗的运输和保存管理,实行全程冷链运输,确保疫苗质量和供应量。

(五)建立养殖档案。要指导养殖场(户)对畜禽存栏、出栏、免疫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尤其是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等。切实做到乡镇畜牧兽医站、基层防疫员、养殖场(户)均有免疫记录,免疫记录与畜禽标识相符。

(六)实施免疫信息报告。对疫苗采购和免疫情况实行月报告制度,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期间,对免疫进展实行周报告制度。出现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对紧急免疫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各地要明确专人负责收集统计免疫信息,按时报告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及时反馈免疫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七)开展免疫效果评价。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免疫效果监测与评价工作,实行常规监测与随机抽检相结合,对畜禽群体抗体合格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及时组织开展补免。对开展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的养殖场户,要及时组织开展免疫效果核查,确保免疫效果。农业部将组织两次定期检查,视情况组织随机抽检,并通报抽检结果。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发生情况、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情况和免疫失败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六、监督管理

对不履行强制免疫义务的养殖单位和个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依法处理。因免疫不到位引发动物疫情,并且造成疫情扩散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各地要加强对辖区内强制免疫疫苗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兽药GMP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疫苗生产行为,确保疫苗质量。全面实施兽药“二维码”管理制度,加强疫苗质量追踪和全程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疫苗行为。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具体实施疫苗质量监管工作,对疫苗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对生产企业实行飞行检查,必要时实行驻厂监督。进一步强化强制免疫疫苗采购、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督检测,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产品及其企业,依法进行查处,及时向社会发布。

各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省级财政部门,切实加强疫苗招标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疫苗供应,有效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各地应建立健全本部门疫苗招标采购制度,完善内部管控体系,严格规范疫苗招标采购活动。疫苗招标采购应以疫苗质量、售后服务和采购价格等综合指标为评判标准,并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和社会监督。要防止疫苗企业恶意竞标、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竞标、超出使用范围宣传。应建立健全疫苗供应管理制度,实行专人专户专账管理。进一步完善疫苗使用台账制度,建立健全剩余疫苗退回和废弃疫苗无害化处理制度,规范疫苗使用管理。

七、经费支持

对国家确定的强制免疫病种,中央财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畜禽统计数量和疫苗补助标准等因素测算中央财政强制免疫补助规模,切块下达各省级财政,对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经费、免疫效果监测评价和人员防护等相关防控工作,以及对组织落实强制免疫政策、实施强制免疫计划、购买防疫服务等予以补助。

各省级财政部门根据疫苗实际招标价格和需求数量,结合中央财政安排的疫苗补助资金,据实安排省级财政补助资金。

八、其他

各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辖区内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增加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农业部备案。

第四篇:国家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疫苗使用剂量

1、 口蹄疫疫苗

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 (免疫期为6个月)用法用量1 ml/头

牛、羊:口蹄疫O型、亚洲Ι型二价灭火苗 (免疫期为6

个月)

用法用量牛:2 ml/头羊: 1 ml/头 奶牛、种公牛:口蹄疫A型灭活苗(免疫期为6个月)用法用量6月龄以上 2 ml/头,6月龄以下 1 ml/头

2、 高致病性禽流感

鸡:重组禽流感H5N1亚型(Re-4株+Re-6株)二价苗

用法用量2-5周龄0.3 ml/只,5周龄以上 0.5 ml/只 鸭、鹅: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免疫期为4个月) 用法用量2-5周龄鸭鹅0.5 ml/只,5周龄以上 鸭1 ml/只鹅1.5 ml/只

3、 猪瘟细胞苗

猪:免疫期12个月

用法用量1头份/头

4、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

猪:免疫期12个月

用法用量1头份/头

第五篇:聂堆镇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集中免疫

方案

为切实做好今年春季高致病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免疫工作,确保全镇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根据西华县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 目标任务

2013年春季我镇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的目标任务:

一是对高致病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猪蓝耳病、猪瘟四种疫病进行强制免疫,群体免疫密度达到90%以上,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存栏畜禽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耳标佩戴率和免疫档案达到100%。二是对新城疫、狂犬病、猪乙型脑炎实行全面免疫,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布鲁氏菌病等按上级规定免疫。

二、时间安排

春季集中免疫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免疫阶段。3月10日到4月20日,各行政村要组织队伍,集中力量,全面突击,完成集中免疫任务。第二阶段为补免补防阶段。4月底,开展查漏补缺、补防补免工作,进行自查评估,迎接上级考核验收。

三、具体要求

(一)、高致病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猪蓝耳病和猪瘟免疫。 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执行,规模养殖场按推荐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畜禽实施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补免。

高致病禽流感免疫对象是鸡、鸭、鹅和人工养的鹌鹑、鸽子等禽只。

口蹄疫免疫对象是对所有应免疫猪进行0型口蹄疫免疫;对所有牛、羊、骆驼、鹿进行0型和亚洲I型口蹄疫免疫;对所有应免疫奶牛、种公牛础上进行0型和亚洲I型口蹄疫免疫后,必须再进行A型口蹄疫免疫。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对象是对所有应免疫猪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强制免疫。

猪瘟免疫对象是对所有猪使用政府招标专用猪瘟活疫苗或传代细胞源疫苗进行强制免疫。

(二)、新城疫免疫

1、免疫程序散养家禽按照集中免疫和月月补免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免疫。规模养殖场按免疫程序免疫。

(1)规模养殖场免疫种鸡、商品蛋鸡:1日龄时,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初免。7-14天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进行免疫。12周龄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和新城疫灭活疫苗强化免疫。17-18周龄或产蛋前再用新城疫灭火疫苗免疫一次。开产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情况进行疫苗免疫。肉鸡:7-10日龄时,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初免,2周后,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加强免疫一次。

(2)散养户免疫实施一次集中免疫,以后每月定期补免。

(3)紧急免疫发生疫情时,要对疫区、受威胁区等高危区域的所有鸡进行一次强化免疫。最近一个月内已免疫的鸡可以不强化免

疫。

2、使用疫苗种类新城疫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3、免疫方法各种疫苗接种方法及剂量按相关产品说明操作。

(三)、狂犬病

1、免疫程序初生幼犬3月龄时进行初免,12月龄时进行第2次免疫,此后每年进行一 次免疫。

2、使用疫苗种类狂犬病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

3、免疫方法按疫苗说明书规定进行;城镇犬按养犬管理规定进行免疫。

(四)、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疫病流行地区,对猪等易感染动物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具体免疫方法及剂量按相关疫苗产品说明使用。

四、免疫效果监测

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坚持全面检测和重点监测相结合,认真开展高致病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等动物疫病的免疫抗体监测,对集中免疫的质量进行评估。对于群体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低于70%的畜禽,要及时进行补免补防,切实构筑起免疫保护屏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控责任。当前,我国疫情形势严峻,带毒情况严重,流行规律出现了新变化,疫情隐患增加,高致病猪蓝

耳病仍个毒株流行,防控难度增大。口蹄疫、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疫情呈上升姿态,严重威胁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因此,我们务必高度重视,保持高度警惕,始终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各单位都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领导组,派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协调,加大行政推进力度,强化动物防疫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公开承若服务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基层防疫体系,创新工作方法,加大经费投入,求真务实重干,确保防疫工作落实到户。

(二)、严格规范化操作,强力组织实施。各行政村要按照镇免疫工作部署,开展秋防动员,做好秋季集中免疫攻坚的各项工作,明确分工,明确岗位,明确职责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免疫措施。一是加强技术培训。集中免疫前,组织防疫员、养殖场技术人员参加县里的技术培训,规范免疫操作,掌握免疫应急技术处理和免疫消毒工作,防止人为传播疫病。二是严格疫苗管理。加强疫苗的运输、保存、发放管理,确保疫苗质量。三是规范免疫档案。加强免疫档案的规范,做好免疫记录,免疫家畜由二维码标示,记录与标示向符。四是加强免疫信息报告。对免疫进展实行周报告制度。五是突出抓好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强化养殖场的防疫监管和组织工作,积极指导养殖场开展免疫和消毒,养殖场原则上由本厂兽医人员自己实施。免疫后要组织人员认真查看疫苗使用记录和免疫档案,开展免疫检测,评价免疫效果。认真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因免疫不到位引发动物疫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实现“真苗,真打,真有效”,保证存栏畜禽处于有效保护状态。

(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一是要及时足额落实村级防疫员的劳务报酬,工作经费,免疫抗体检测、应急消毒等防疫经费。二是落实防疫经费,解决防疫急救药品、器械、突发事件等费用。

(四)、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免疫到位。镇农业服务中心和畜牧站组成监督组,定期、不定期的开展督查。深入防疫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帮助解决技术难题。每周四向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报告集中免疫进展情况,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编发简报、快报。

上一篇:动物疫控中心总结下一篇:大型比赛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