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内涵范文

2022-05-16

第一篇:故事内涵范文

幸福的内涵故事

报载,有位私营企业主的腿有残疾,然而,经过几十年来的顽强拼搏,他终于成了闻名遐迩的雕塑家和经营雕塑艺术品的老板。有人对他说:“你如果不是残疾,恐怕更有成就。”而他却说:“你说得也许有道理,但我并不感到遗憾,因为我如果没有小儿麻痹症,我肯定早就在干农活了,哪有时间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呢?我应该感谢上帝给了我残缺的身体,同时也给了我勇气。”人生的幸与不幸总是相对而言的,并没有绝对的必然的区分,有的就在于你自己持什么样的态度。只要你善于换个角度看问题,幸与不幸很可能在瞬间出现戏剧性的换位,甚至改变你的一生。

有位盲人,一生中从事着一件工作:种花,他是个先天性的盲人,从不知道花是什么样子。别人告诉他花是美丽的,他就用手指细细地触摸,让感觉从颤抖的指尖走到心灵,真切地体会美丽的含义;有人告诉他花是香的,他便俯下身去用鼻子小心地嗅,从鼻腔到肺腑,点滴体味花的香。几十年过去了,盲者像对待亲人那样侍奉着花儿,他种出的花,据说是全城品质最高的。是的,态度弥补了一个人的先天不足,给他带来了和常人一样甚至比常人更多的幸福。

所谓幸福,就是一种拥有,一种追求,一种对生活的执著和发现,而并不完全是上苍所赐的优于他人的身体、智慧和其他种种。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幸福,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很多时候,幸福就在我们手中,只是我们没有注意,没有用心去品味,没有把不幸化作有幸而已。

第二篇:内涵吧内涵教父黄鱼哥

《内涵教父黄鱼哥》

不知道为什么,黄鱼哥的事情突然捅出来了,前阵子看到一个贴,说黄鱼哥是别的吧的,啼笑皆非,既然很多人已经知道黄鱼哥了,那么我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介绍,因为他ID的黃字是繁体的,很不容易找到。为了避免被灭口,好了,1L拜黄鱼哥.

简单的说来,黄鱼哥是李毅吧和内涵吧创造者,尤其是内涵吧是由黄鱼哥从0开始创建的,贴吧内涵教父这个称呼他真是当之无愧,说句不害臊的话,我也算是黄鱼党一员大将,我在来内涵吧之前就认识黄鱼哥了。当时黄鱼哥已经不在李毅吧了,他在李毅吧的事迹和幕后的操盘的事我是听一些资历更深的黄鱼党核心成员讲的,当时我都吓尿了。黄鱼哥这个人向来是以貌取人,所以我俩有不少共同话题,他向我介绍了李毅吧,我就去过几次,当时的李毅可不像现在这样,你想内涵就内涵,当时李毅吧的人数也很多但是没有现在多的这样夸张,但是内涵程度远高于现在。

我们现在知道的一些微博上的段子手和大号,都是黄鱼哥那个年代的李毅吧成员,现在耳熟能详就是暴走里面的王尼玛了,可惜屌丝文化发源人尔童却消失了。我不内涵,所以我只能在“干吧”(具体吧名我就不透露了,这个贴吧是黄鱼哥的大本营,里面全是段子手,是黄鱼哥离开李毅吧之后的第一站,后来大量的段子手追随黄鱼哥在这个贴吧里,我最开始也是在这里知道黄鱼哥的),看着那些高手们发内涵文,我在旁边看热闹。

大概2009-2010的时间段,内涵当时的代表词还是李毅吧,所以当时的内涵吧根本就没有人,黄鱼哥只身来到这里,开创了内涵吧,并且发大量的内涵文,吸引段子手前来膜拜黄鱼哥,想必不少内涵吧有几年吧龄的人也应该认识我,我也曾经是内涵吧三位吧主之一,当时内涵吧应该已经是百度贴吧最有意思的吧之一了,所以来了很多姿势水平低的人,很容易就被吧主封号之类,当然后黄鱼哥就注册了很多马甲备用着(黄鱼哥生性低调,不少大家眼里的大神其实都是他的小号),慢慢的内涵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很多人都是在这年这样来内涵吧的.

因为当时黄鱼哥的政策,不少人开始涌入内涵吧,当时很多吧都流行制度化,整些吧规什么的,不得不说黄鱼党的策略是我看到最牛逼的贴吧玩法创举,黄鱼哥决定颠覆,黄鱼哥在当时精英内部,是公认的永恒的黄太阳,永远的吧主人选,因为大家都服他,不得不说黄鱼哥不像是一般人,倒像是宗教领袖。但最后黄鱼哥居然在内涵吧最鼎盛的时期决定放手内涵吧,辞去了吧主的位置,当时所有人都震惊了,黄鱼哥开始的吧主搭档都是时任的著名贴吧的吧主,黄鱼哥对他们表达了辞职的意思之后,他们纷纷表示就是冲着黄鱼哥才来当内涵吧的吧主的,如果黄鱼哥辞职他们也一起辞职,请黄鱼哥钦点一个接班人。这点在现在来看真的是很难想象了,竟然还会有人拒绝当内涵吧的吧主,但是在当时大家都纷纷模仿黄鱼哥的低调。

传奇一样的黄鱼哥当时一心想在“干吧”(就是上文提到的,有百度凡尔赛宫之称的一个贴吧,也被称作黄鱼哥的个人贴吧)后来黄鱼哥在内涵吧选了几个内涵吧自主生成的吧友(就是不是黄鱼党或黄鱼哥带来的人),当时被选上的这个吧友都懵逼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在吧里崇拜了几个大神居然都是黄鱼哥这一个人,当然在管理群内部,黄鱼哥依然是群主,在内涵吧有说一不二的影响力,所有吧主的决策之前也都会先问一下黄鱼哥。

先说段别的,本来黄鱼哥的身份是很机密的,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在吧里火起来的,还有人自称黄鱼党,可笑,黄鱼哥这个人很随和,和大家玩成一片,现在我还在他建立的第一个群里,我才是第一批黄鱼党成员,当然那时候他还不是黄鱼哥,黄鱼哥只是后来的外号 。

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黄鱼哥消失近半年的时间,再回来的时候,内涵吧已经大变样了,算是天翻地覆,当然是朝好的方向发展的,一大批经典的贴子都是那时候出现的,然后因为黄鱼哥的离开,所以基本上没什么人认识他,他也不是图虚名的人,也很乐意扮演新人的角色,当时吧内流行语和内容他带领起来的,管理组的成员们依然很尊敬他,称呼他鱼父,几次要他加入管理组,但是黄鱼哥都拒绝了。

接下来就是黄鱼哥外号的由来了,黄鱼哥告诉大家他姓黄(其实他不姓黄),他就想注册个黄毅,结果毅字写错了,写成了与,黄与,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开始开玩笑,当时智能ABC打huangyu的第一个就是黄鱼,他的外号就这么来的,不过黄鱼是个古老的动物,内涵的有深度一点的解释就是黄鱼哥从上古时期就开始统治李毅吧和内涵吧的。

黄鱼哥的外号来了,内涵也开始慢慢发展了,当时的吧主干的很不错,当时也有一批内涵的人才,黄鱼哥自己也不停的用马甲发内涵文,你可以翻到精品区的前几页,10个贴当中,黄鱼哥的贴至少就有7个,当时的那批人里,黄鱼哥的精品贴是最多的,给内涵吧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依然是那个靠潜规则和管理组的人混个眼熟的小角色。

当时内涵吧人气没现在这样夸张,所以很多事情还是很宽松的,黄鱼哥内涵的贴实在是内涵,有时候让人忍俊不禁,渐渐在内涵开始风靡,成为一种时尚。比如精品贴里的内涵吧和外涵吧大战的事情,感兴趣的可以翻一下精品贴,之后就真得出来个外涵吧了。

那年夏天的时候,内涵吧的吧务组开始变化,尽管黄鱼哥离开内涵吧管理组和吧主位置之后很久,但是吧主的传承方式一直都按照黄鱼哥和黄鱼党当时制定的方式,开始的几代吧主受黄鱼哥思想影响较深,都很淡薄名利一心为贴吧发展和内涵做贡献,后来逐渐的真正能够得到黄鱼哥思想的人越来越少,逐渐的在吧主传承方面大家开始争论了,有的想在自己卸任之后让自己的姘头当吧主,有的则想当上吧主实现一些自己的私人目的。黄鱼哥当时有点不高兴,意思是为什么会把贴吧当成工具,玩贴吧本来就应该要出自兴趣。这点和我13年在吧主大会上听到Robin所讲的不谋而合,而黄鱼哥11年就已经开始推广这个理念了。

前面我讲的这些,都是以一位局外人身份冷眼旁观居多,之后的事,我参与其中更为黄鱼哥智慧所折服。

在权限混沌,理念不一的大环境下,内涵吧开始慢慢失控,从全民齐心造内涵到整个版面都是很黄很暴力那种,需要的时间之短暂超过你所能想象。老党员们怨声载道,吧务团队引咎辞职。

这种情况下,狗熊@奥特狗熊上校,阿花@痴交花,太虚@太虚之主,称之为当时的“圣君三杰”就上台了。他们不迷恋权限,他们追求内涵,他们是党员的希望,是当时党员心中吧主最理想的代表。很多年轻人估计已经不记得他们的历史了,我来给大家讲讲。

阿花,老内涵达人,卢浮宫大内涵时代就开始玩贴吧,后追随黄鱼哥。曾孤身骑行川藏线,嫉恶如仇,见水贴就暴躁,有删帖机器一称。有过一晚上拉黑会员两千之多,大家一度怀疑开了脚本。

太虚,太虚之主,绰号肾太虚。pua达人,喜好内涵文,提倡无为而治,剑走偏锋。

狗熊上校,日漫痴,对贴吧治理建议先梳再堵而水贴纵横。

在三位吧主上台之初,便一致拥护阿花的铁血政策,一时之间,风声鹤唳。如果你还有印象,那么你应该能知道,17w人的内涵吧,一整天竟然也刷新不了一个版面。这对于现在一分钟一版来说,是完完全全不可想象得,对于当时,内涵吧在中型贴吧也是凄凄惨惨。我一直觉得这不是步好棋。当时严酷的删帖,是打击了水贴,随之而来的封禁也不可避免的打压了吧友发帖积极性。

天黑了。

吧务户口簿被问候了一个遍,许多封禁被反应到了黄鱼哥那里,黄鱼哥非常愤怒。立即拉我到管理群,给了我一个大吧主的密码,是谁我不能说。之后在群里面喷人,黄鱼哥的愤怒,是心痛无辜吧友被波及,当时都是元老的几人被点名喷到没话说。水贴爆发与权限封禁冲突这是必然,它的根源来自百度开放会员等级制度与原本算得上是精英社区小众理念之间根深蒂固的不合。他们之间毫无妥协可能。要么留下,要么走,之前的内涵已不可能再恢复,只有留下才能创造新的内涵。黄鱼哥,我,大将军,我们依然爱着这片内涵的领土,哪怕千疮百孔,尽管支离破碎。

三个吧主退出了历史舞台,黄鱼哥开始慎重考虑继承人的事情。

当时有不少人选,外部萍水相逢的吧友,内部给力的人才,我这种潜水的人也算一个。我问过黄鱼哥为什么不自己上,他笑笑没说话。我觉得他只是那种单纯的热爱内涵,热爱生活的人,不迷恋权力,权力让人腐蚀却不能让他改变,他只是真切的希望内涵吧能好起来。吧友们高兴,内涵蓬勃发展,他无所谓。

我上台后,综合利弊,按照黄鱼哥选拔人才的方式,不拘一格招募了一批新小吧,以此打破之前小吧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躺尸习惯。拥抱变化,引导舆论,外引流量,内抓建设。三请大将军,开启大内涵时代。

13年中,内涵浴火重生,野火燎原,势不可挡。13年末,在吧主大会上听到Robin讲“贴吧为兴趣而生”,我热泪盈眶。那个一直坚守初心的男子潇洒的远去,不带一丝迷恋,只带走了怀念。

14年初,整个百度贴吧被黑客攻击,到处挂码,吧友中招就疯狂转发病毒贴,小吧务中招就封禁全体吧务,大吧中招就自动辞职。我与三吧都中招辞职,小吧相互封禁,全吧一片混乱。不少贴吧出现了大吧辞职,贴吧被不法分子申请拿走的情况。这时候,编程教父大将军出来稳定军心熟练运用自己写的程序阻止了黑客盗号进一步蔓延,一方面发帖说明情况,其次解封吧务,封禁涉事吧友防止扩散,最后给百度反应情况,最屌的是他竟然给百度提供了引发此次事件病毒的源代码!那一刻我想起了一个谣传,大将军曾经以一己之力入侵了白宫,我信了。

有人可能要问,这个大将军是什么来历?这要慢慢道来。大将军的ID叫做吃饱了混,昵称混宝,这个略带风趣的ID早在05年就注册了。据他自己透露,那时尚且年幼的他混迹于NBA吧,后来李毅吧621事件爆发,见识到了李毅吧内涵文化的大将军光荣的成为了一名毅丝。各种机缘巧合之下,大将军得知了黄鱼哥的事迹,之后便坚定要追随黄鱼的脚步。由于学业的原因,上网时间较少。直到10年大将军逐渐深入贴吧,带着膜鱼的心态进入毅丝不挂吧,并于之后的时间里在内涵吧大展拳脚,受到黄鱼哥赏识,成为了黄鱼哥的肱股之臣。之后的事大家都清楚了,内涵吧危机四伏,大将军强势入主,稳定了风雨飘摇的内涵吧并最终将内涵吧大政奉还给黄鱼哥。 据说在大将军上位内涵吧之前还曾有过一段轶事,黄鱼哥曾找到混宝说“吧务组都决定了,你来当内涵吧吧主”。混宝说“另请高明吧,我实在也不是谦虚,我一个程序员怎么管理内涵吧呢”。但是黄鱼哥讲“大家已经研究决定了”。最后混宝念了两句诗,叫“苟立内涵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属于黄鱼哥的时代似乎过去了。 过 去 了 吗? 没有。

不知道是不是他离开过太久的缘故,关于黄鱼哥的秘密开始在贴吧内传颂,说黄鱼哥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啤酒肚,秃头的都有。我听了都是一笑,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完美到带有偏执的男人。他待人宽容,他笑容阳光,但又友好的让你生不出一丝嫉妒。他在贴吧的故事,就是整个贴吧的故事。

现在的管理群还有没见过他面的粉丝,要给他生猴子。可惜,鱼父已晋级到国民岳父。

我把这些和他说过,他没说话,我猜哪怕知道他也是笑笑而已。

我至今仍然怀念我刚来到内涵吧那段潜水的日子,简单的纯粹。

那个曾经的追风少年,那个曾经的内涵大师,那个ps作图样样精通的党员,那个马甲无数的影子,那个id遍布精品区的英雄,那个曾经的吧帅,那个曾经的黄鱼哥,都将随着岁月渐渐远去,滞留在我们每个人尘封的记忆中。

现在他过得很好,偶尔也会有发言,也用马甲发帖,我看到疑似他马甲的帖子都会会心一笑。

顺便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黄鱼哥的马甲有个“郎”字。

也许,这个世界上有三个四年,有两个大将军,但是这个世界上只能有一个黄鱼哥。

吧友们也许是为了内涵文而来,也许是为了内涵图而来,为了人气而来,然而最初的时候都是为了黄鱼哥而来。他是党员也是毅丝不挂,是内涵文化也是内涵源头,是我心中的好领袖,是如今的好父亲。 写的很匆忙,黄鱼哥很多事迹我都没讲出来,比如力排众议支持我上位,为内涵中兴打下基础;抵御爆吧事件;进名人堂等,全部是黄鱼哥亲自指挥策划得。加上黄鱼哥现在强势回归内涵吧,大家现在见证的,就是全新的内涵复兴之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黄鱼不死,内涵不灭。最后还是那句话:在黄鱼哥面前,一切都是笑话。

第三篇:提升内涵总结

**初中“提升内涵、进位争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工作总结

开展“提升内涵、进位争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积极探索促进内涵发展的重大举措。我校的“提升内涵、进位争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做到了有计划、有步骤的稳步推进。现就我校“提升内涵、进位争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合理部署,全面深入地推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区教育局关于开展“提升内涵、进位争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会议召开的第二天,我校就召开校长办公会,专门研究相关事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学习计划和实施方案。将整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分为动员学习、组织讨论、排查整改、总结提高四个阶段,紧扣“提升内涵、进位争先”这一主题,创新活动形式,精心构筑活动载体,努力增强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

学校还强化宣传,造浓氛围,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在校园网开辟“提升内涵、进位争先”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专栏,利用《江南时报》、《东方生活报》、《教育网》、《政府网》等媒体及时宣传报道活动中的先进典型。

二、明确任务,落实安排,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富有实效

在动员学习阶段,我校于7月6日上午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学习学校制订的实施方案。7月6日至15日集中组织学习,学习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等文件法规;观看了《抗震救灾先进人物事迹》、《公众自救自护常识》等录像。每个人都撰写了相应字数的心得体会,进行了分组交流。

在学习阶段,学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头加强学习,撰写心得笔记,提升领导素质和管理水平。教师人手一本专用学习笔记,重点学习规定的学习篇目,不断加强对“提升内涵、进位争先”重要性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9月份的组织讨论阶段,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学校、个人联系自身实际,

围绕如何“提升内涵、进位争先”组织讨论活动,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所有教师都撰写了3篇1000字以上的学习心得,并制定好3—5年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在排查整改阶段,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认真开展了一次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围绕四个“明显提升”,排查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排查影响学校和教师内涵发展的制约因素,敢于揭短、敢于亮丑、敢于触痛,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认识梳理,边查边改,并形成自我对照总结反思的材料,做到查找问题准确,原因分析深刻,个人对照反思材料不少于1500字。

在总结提高阶段,学校以高度的前瞻性去谋划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路,召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扩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效果。

三、系统分析,全面评议,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了阶段目的

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上,学校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紧密联系个人工作实际,通过组织点、群众提、自己找等方法,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分析、评议了个人在理想信念、政治立场、诚信做人、宗旨意识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切实抓好本阶段的各项工作。具体做法是:

一是继续深化学习,进一步夯实了思想基础。广大职工把学习贯穿于分析评议的全过程,尤其要把中央、省委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有关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纳入学习内容,不断创新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注重学习成效,严格按照区委和区教育局的要求,增强分析评议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切实本着联系实际、帮助同志、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原则,开展了积极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二是开展了谈心活动,进一步征求了各方意见。在民主评议前,要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开展谈心活动,达到沟通恩想,找准问题,相互提醒,增进团结,共同提高的目的。各单位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党员、职工之间,党员与党员,党员与职工之间进行相互思想交流沟通,进一步征求意见。领导干部要带头与班子成员、党员和职工进行面对面的谈心,直言不讳、坦诚相见。同时,还要听取部分职工群众的意见。根据谈心情况,所有参学人员进一步修改完善了个人剖析材料。

三是严格了程序步骤,搞好了民主评议。谈心活动后,分别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组织生活会和职工会,有步骤、分层次地组织班子成员、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民主评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打

消思想顾虑,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本着对组织、对他人、对个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议和对待每一位同志。每个干部职工都按照自己的剖析材料,逐个进行思想汇报,然后大家相互进行评议,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都要逐一发言和表态,并做了会议记录。被评议人员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认真对待他人的评议。在评议中,既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发动群众,坚持开门搞教育,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又避免搞群众运动,防止过激行为;既有严格标准,准确把握政策界限,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又及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了评议环节的顺利进行。

四是加强了检查指导,确保任务落实。学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始终以旺盛的精力,高度的责任感,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除了做好日常的具体性、事务性工作外,还抽出一部分力量,走出办公室,深入到各处室进行调研,直接了解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学校主题办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把关,坚持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规定标准不降低,坚决克服松懈、厌战情绪,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第三阶段各项工作内容不缺、死角不留、不出偏差,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学校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深层次、有价值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做法,及时总结并提炼归纳了成功经验,撰写了阶段总结,为下一步我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第四阶段工作的开展打好了基础。

总之,我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确立了今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我们一定要虚心学习好的经验和作法,克服困难和不足,为加快我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双新盐都”作出更大的努力。

第四篇:大庆精神内涵

大庆精神: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大庆精神内涵: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大庆精神的时代意义:

大庆精神以其不朽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历史作用,证明她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宝贵财富。大庆精神仍然是我们的时代精神。

三基工作内容

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

会战时期讲的“三股气”:

“对一个国家来讲,就要有民气;对一个队伍来讲,就要有士气;对一个人来讲,就要有志气。”

艰苦创业的传家宝:

人拉肩扛精神、干打垒精神、缝补厂精神、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回收队精神、修旧利废精神、硬骨头精神。

大庆石油会战中的“五面红旗”:

王进喜 马德仁 段兴枝 薛国邦 朱洪昌

五把铁锹闹革命的带头人:薛桂芳

“三老四严”:

“三老”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四严”即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三老四严”的提法,最早出现于1962年,到1963年就形成了完整的表述。这一好作风,来自实践,是在大庆领导的反复倡导和精心培养下,通过实际工作的磨练,逐渐在职工队伍中形成的。搞石油工业,地下作业多、隐蔽工程多、间接获取资料多;同时,大会战是几万人,150多个工种,分散在上千平方公里的草原上,班组作战,单兵顶岗,昼夜施工,四季不断,又要协同配合,必须有高度的集中统一对各方面的严格要求。当时会战队伍来自四面八方,虽然有革命干劲,但也带来了一些旧习惯和坏毛病,不适应大规模的石油会战。因此,会战一开始,大庆领导就提出培养革命作风,强调严格要求,首先从领导严起。在平时的工作中,事事讲作风,时时讲作风,处处讲作风,人人讲作风。凡是好作风,就大力表扬和提倡,对常见的、大量的、具体的低标准、老毛病,如“一粗、二松、三不狠”,“马虎、凑合、不在乎”,则反复进行批评教育,加以纠正。经过大庆会战时期的培养和实际工作中的磨练,使“三老四严”在几万人的职工队伍中形成的风气。这一作风是大庆人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科学求实精神的具体表现。它增强了队伍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生产中的主动性和科学性,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严肃性,起到了单靠领导工作和生产管理制度不能完全起到的作用。对于这一作风,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极大地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没有„三老四严‟的作风,没有从难从严的要求,没有严格训练,也不能达到目的。”)

“四个一样”:

对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

“四个不一样”:

素质高低使用不一样、管理好坏待遇不一样、技能强弱岗位不一样、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

“三要十不”:

“三要”:一要甩掉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二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三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十不”: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不分职务高低、不分份内份外、不分前线后方。

“六股劲”

有干劲、闯劲、钻劲、巧劲、细劲、好劲。

三个面向

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

五到现场

生产指挥到现场、政治工作到现场、材料供应到现场、科研设计到现场、生活服务到现场。

领导干部约法三章

坚持发扬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永不搞特殊化;坚决克服官僚主义,不能当官做老爷;坚持“三老四严”的作风,谦虚谨慎,兢兢业业,永不骄傲,永不说假话。

大庆领导决策过程中的“六靠”

一靠中央精神,二靠群众指挥,三靠专家论证,四靠基础工作,五靠现代化手段,六靠班子集体。

两分法前进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两高、两发展

高度自动化、高度机械化;发展新工艺、发展新技术。

“四不一为”:

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会战。

岗位责任制

岗位责任制的灵魂是责任心

岗位专责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质量负责制、设备维修保养制、岗位练兵制、安全生产制、班组经济核算制。

“四个大干”:

大干社会主义有理、大干社会主义有功、大干社会主义光荣、大干了还要大干。

“四勤四看”:

四勤:勤观察、勤摸底、勤谈心、勤开调查会。四看:工作看干劲,走路看精神,吃饭看饭量,睡觉看翻身。

三条要求 五个原则

项项工程质量全优,事事做到规格化,人人出手过得硬;有利于质量全优,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增产节约,有利于文明生产和施工。

“四个公开”:

思想公开、缺点公开、工作公开、生活公开。

大庆会战时期的“两论”

矛盾论、实践论

大庆优良传统:

台台设备完好,人人出手过硬,项项工程全优,事事做到规格化。

铁人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科学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老黄牛精神。

铁人十条豪言壮语: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把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当了干部,还是个钻工;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井没有压力不出油,人没有压力轻飘飘;石油工人觉悟高,迎着困难往前跑,多快好省建油田,甩掉石油落后帽;干着社会主义,想着共产主义。

(一)

王进喜从1959年开始,10次见过毛主席,可同毛主席握手的照片只有一张。

1969年4月,王进喜作为大庆人的代表到北京参加党的“九大”。大会选举时,主席团成员王进喜投完票返回自己的座位时,从毛主席身边经过,周总理起身向毛主席介绍说:“主席,这是大庆的铁人王进喜。”毛主席很高兴,站起来伸出手笑着说:“王进喜,我知道是工人阶级的代表。”铁人忙伸出自己的双手握住毛主席的大手。“这10年一握”,让王进喜想起1964年那次毛主席接见。那年年底,王进喜到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12月26日,毛主席过71岁生日,举行便宴,王进喜、陈永贵、邢燕子、董加耕4位劳模应邀出席。人们坐定以后,毛主席说:“今天既不是做生日,也不是祝寿,而是实行„三同‟。我用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我的孩子没让来,他们不够资格。这里有工人、农民、解放军,不光吃饭,还要谈谈话嘛!”

当谈到大庆时,毛主席说:“石油工人们一起奋斗搞出一个大庆来,很不错吗!石油工人干得很凶,打得好。要工业学大庆。”毛主席不断地给4位劳模夹菜,语重心长地嘱咐他们:“不要翘尾巴。”

这顿饭,王进喜没喝酒,吃得也很少。就是坐那看毛主席,听毛主席讲话,牢牢地记住了那句“不要翘尾巴”的嘱咐。

(二)

带领贝乌5队在山沟里打井的王进喜,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新疆的张云清钻井队月进尺突破千米,超过了玉门最好的井队。一向不服输的他立即找到大队领导,要求上白杨河。大队领导不同意,他就找玉门局局长焦力人。焦力人和其他领导商量后同意贝乌5队去白杨河,参加大会战。

到白杨河以后,王进喜组织全队讨论,提出了“月上千、年上万,祁连山上立标杆”目标。后来为迎接石油部克拉玛依现场会,又改为“月上五千,钻透祁连山,快马加鞭进军吐鲁番”。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王进喜住到了井上,一天24小时“全天滚”地领着打井。局长焦力人到井场检查工作,发现王进喜疲倦地躺在排好的钻杆上睡着了,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王进喜不仅带头大干苦干,还打破常规,通过采取优化钻井参数、开双泵等措施大大提高了钻井速度,于1958年9月,创造了月钻井进尺5009.47米的纪录,双倍地实现了“钻透祁连山”的奋斗目标。

10月,王进喜作为贝乌5队代表,到新疆参加了石油部召开的克拉玛依现场会,受到了表彰。余秋里说:“王进喜不安于现状,不拘于常规,奋发思变,带动了全国钻井事业的发展。”

(三)

1959年10月,王进喜同“群英会”几位代表去看天安门,然后参观故宫。从故宫神武门出来准备去逛王府井。当他们从五四大街到沙滩时,王进喜看到一些汽车上背着沉重的大包袱,就问身边的同志:“汽车背的是啥家伙?”那位同志告诉他,首都汽油不够用,很多汽车都改烧煤气,所以不得不背上“煤气包”。王进喜听后沉默了。

他心想,我们是搞石油的,连党中央、毛主席居住的地方都没有油用了,还有什么脸当先进。一阵难过,他蹲在路边哭了起来。

一个钢铁男儿,听见首都没油泪洒北京沙滩,这是中国工人阶级高度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猛醒。

这个“煤气包”成为王进喜后半生为油而战的思想动力源。

(四)

正当铁人为国家缺油而难过发愁时,东北大地响起一声春雷,松辽盆地发现了大庆油田。石油部决定按照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组织大庆石油大会战。

在石油部直接领导下,仅两个月,相继有4万人聚集荒原,全国支援会战的物资也陆续运到大庆。会战工委决定1960年4月29日在萨尔图召开庆“五一”万人大会,宣布大会战正式开始。

4月29日清晨,1205钻井队工人们早早起来放架子,做搬家准备。不巧的是由于钻杆滚堆把王进喜的右腿砸伤,他当场就昏了过去。当他醒来时发现有的工人正在哭,他镇定地说:“我又不是泥捏的,砸一下就散了,不要哭。”他决定,对自己的腿伤,全队要保密,特别是对上级封锁消息。

在锣鼓喧天的万人大会上,王进喜披红戴花、骑大马,绕场一周,会战工委大张旗鼓树铁人,号召人人学铁人,人人做铁人。

在会上,王进喜以顽强的毅力忍着腿疼,豆大汗珠直往下流,但仍镇定自若。有位领导问他为什么流汗,他说:“开大会紧张。”在听领导报告时,他想,看来油井打好打坏已不是一个人、一个队的事情了,以后自己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整个会战。原来以为无非是多流点汗,少睡点觉,现在看来要像过去打仗一样,要豁出去身家性命来干。因此,在他发言时,面对万人郑重宣誓:“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铿锵的誓言,成为铁人后半生的思想动力,也成为会战职工的精神力量。

(五)

大会战用“两论”起家,靠“五面红旗”带头,形势迅猛发展,“五一”会战打响,“六一”首车原油外运,做到了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到年底生产原油97万吨,有力地支援了祖国建设。只经过三年半的时间,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的面貌

“南三精神”诞生于南三油库接卸俄油改造工程。该工程于2005年3月1日破土动工,是中俄两国能源战略合作的标志性工程,是关系国家石油战略安全和大庆油田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工程。建设集团安装公司承建了这项工程主体部分油系统、污水系统、卸车系统、消防系统及相关配套系统的施工任务。为拿下这个油田产能建设史上少有的硬骨头工程,以力建中国石油精品的豪情,克服重重困难,接连攻克超低温破冻土施工、负温二级井点降水、大量混凝土桩浇注等7道难关,创出了在零下20多度低温条件下连续施工,4天开挖冻土2万立方米、12天完成4座4000立方米零位罐的焊接等油田基建施工史上的8项新水平,在有效工期仅为83天的时间里,完成了正常状态下8个月才能完成的工程量,创出了大庆油田基建施工史上新的奇迹,以实际行动为百年油田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且形成了“为国争光,精诚合作,攻坚克难,不辱使命”的“南三精神”。2005年6月15日,首车4200吨俄罗斯原油专列缓缓驶进大庆油田南三油库,标志着大庆油田由“生产经营型向生产贸易型”企业的重大转变。

齐家精神

起源于采油九厂采油二矿齐家综合采油队。这个队1988年组建,建队以来,该队一直坚持和发扬60年代油田会战的光荣传统,不断光大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造就了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锤炼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企业精神。1996年上半年当时任局党委常务副书记的张树平同志到齐家采油队调研工作时,把这种精神概括为“军营般的作风、学校般的生活、家庭般的温暖、铁人般的工作”。齐家精神集中反映了大庆艰苦奋斗、“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好作风,反映了大庆坚持抓“三基”工作的好传统。随着时代发展和企业需要,根据齐家北油田产能建设规模,结合岗位工作需要和井站分布情况,打破传统的基层队和班组建制,成立了齐家综合采油工区,工区干部8人,组建6个管理单元,其中,采油单元3个,集输单元1个,资料单元1个,后勤保障单元1个。为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单元、每名员工的积极性,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建立高效的生产管理运行机制。即日常工作团队化机制、内部管理自主化机制、生产维修市场化机制、管理规模动态化机制。实施后,内部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挖掘,员工的个人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采油工人均管井数由常规的7口增加到15口,平均单井综合用人仅有0.18,创出全作业区(0.59)单井综合用人最低水平。

自觉从严 好字当头

大庆油田基建系统的优良传统。会战时期,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建设集团油建十一中队员工做到人人出手过得硬,项项工程创全优。他们坚持样板起步、规范施工,从基础施工开始就是高标准、严要求,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顶风冒雪,坚决做到工期不变,质量标准不降,逐步形成了“自觉从严,好字当头”的优良传统,并涌现出原全国人大委员、“最讲认真的人”周占鳌,“自觉从严的好干部”涂文如等先进典型。1965年,大庆会战工委发出了“向十一中队学习”的号召。几十年来,虽然外部环境和队伍构成变了,该队始终把“自觉从严、好字当头”作为队魂,把“自觉从严,好字当头”传统精神与为油田的发展提供高品质高质量服务有机结合,推行了以“施工前严格标准,施工中把握标尺,施工后树立标杆”为核心的“三标”服务模式,打造出了以南三油库接卸俄油工程、齐家北油田新增产能项目等为代表的大一批精品工程,为油田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要一个过得硬 不要九十九个过得去

大庆人严细认真的具体体现。会战初期,油建公司十一中队举行了一次“技术大比武”,管工李天路一心想要拿第一,到达比武现场后,他才发现忘记带最重要的测量工具——拐尺,情急之下,拿起一根焊条围成90度当做拐尺使用。时任十一中队队长李德武发现后,随手折了一根草棍儿,递给李天路说:“你既然能够拿焊条当尺子,是不是草棍儿也可以对付啊?”在第二天的班前会上,他当着全班组员工的面对李天路进行了批评教育,李天路在检讨时说:“过去的比赛名次再高,拿出去也不是响当当,宁可要一个过得硬,也不能要九十九个过得去。”从此,“宁要一个过得硬,不要九十九个过得去”成为十一中队员工的行为准则。在新时期,油建十一中队坚持永远做油田精品工程的理念,本着对油田负责一辈子的思想,制定了队伍“五严五为”新标准,实施了工程质量“三标”管理法,施工中严格杜绝“一粗、二松、三不狠”和“马虎、凑合、不在乎”的老毛病和坏习惯,靠着“管理精雕细刻、技术精益求精、操作精工细作、经营精打细算、队伍精明强干”的严细作风,保证了建设的每一项工程质量全优。2007年,十一中队被大庆油田命名为新时期基层建设“十面红旗”单位。

干工作经得起子孙后代检查

大庆人的一种工作态度。是大庆人社会责任感和求实精神的具体表现。这种工作态度,要求石油职工立足油田,着眼子孙后代,责任心讲“实”,技术讲“精”,第一手资料讲“准”和“全”,作风讲“严”和“细”。无论是集中会战,还是分散作业,都坚持“好字当头,质量第一”,做什么事情都要使人信得过,不马虎,不凑合。为了使“工作经得起子孙后代检查”,大庆职工在工作中坚持进行自我检查,相互检查和专项检查,坚持有错就改,有偏就纠,保证做出的事情过得硬。

大庆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

回收队的精神

指大搞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勤俭节约精神。是大庆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之一。从大庆石油会战开始,广大职工就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利用业余时间回收散失在油田各处的废旧物资。“文化大革命”初,废旧物资回收工作一度停止,1969年,铁人王进喜提议并组织起油田第一个废旧材料回收队——钻探指挥部“铁人回收队。”王进喜带领回收队职工,到各个施工场地回收废旧器材,连一颗螺丝钉,一块废钢铁都不放过,足迹遍油田。有些人对此不理解,说什么“搞回收没出息,不光彩”。王进喜对大家说:“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把散失的材料拣回来,重新用来建设社会主义,意义大得很!”在“铁人回收队”的带动下,油田许多单位相断建立起回收队,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活动,自1961年到1983年,平均每年回收废旧物质550吨。仅“铁人回收队”,10年就回收上缴钢铁1.73万吨,管材19万多米。用回收来的旧料装配大型钻机井架5部,自制和修复了大量的设备和零部件。仅水龙头组装机一项,就提高工效几十倍,一年可修复水龙带300根,价值达150万元。回收队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物资,而且解决了生产建设中的急需。后来,回收修旧成为油田物资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修旧利废精神

指厉行节约、勤俭办企业的创业精神。是大庆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之一。石油会战初期,大庆人坚持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的原则,注意搞好废旧器材的修复工作。随着油田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器材和设备的消耗量逐年增加,每年都有很多的废旧器材要报废处理。为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做到物尽其用,1963年,供应指挥部率先成立了修旧队,利用废旧材料修建简易厂棚,修复台钳、手钳、焊机等工具,承揽修复那些生产急需而供应又短缺的物料,满足生产建设的需要。1970年以后,各生产单位普遍建立了修旧利废车间、修旧小组等,大搞清仓查库、修旧利废,力求做到小材大用、短材长用、优材精用、缺才代用、一物多用,“吃干榨尽”。如汽车修理厂的“修旧大院”就是由一个修复组逐步发展起来的,自制各种土设备20多台、建立了以焊、补、喷、镀、铆、镶、配、改、校、粘为主体的修复作业线,担负起各种汽车配件修复工作。仅1970年至1976年,就修复汽车配件94种、23万多件,节约价值520万元,其中汽缸体、水箱、工字梁、方向盘、瓦片等20几种配件,实现了10年不领新料,满足了生产需要。

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

指大庆家属组织起来,大搞农副业生产的艰苦创业精神。是大庆艰苦创业“六个传家宝”之一。大庆石油会战初期,正值我国国民经济处于严峻困难时期,各方面条件都很差,主、副食品供应不足,4万多名职工的生活相当艰苦。特别是从1961年开始,职工的家属一批一批地来到油田,吃粮吃菜更加困难。为了渡过难关,大庆会战工委号召家属组织起来,发扬南泥湾精神,像革命战争时期那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一号召得到了职工家属们的拥护。1962年4月16日,钻井指挥部机关的职工家属王秀敏、杨学春、丛桂兰、吕以莲,在45岁家属薛桂芳带领下,扛着铁锹,背上行李,抱着孩子,到远离住地15公里外的地方去开荒种地。在那里,她们利用钻井队留下的活动房架,找了个破帐篷,搭起了一个简易住房。晚上,大人孩子就睡在垫着干草的地上。她们靠自己的双手,用铁锹翻地,手上打满了血泡,没人叫苦叫累,3天开了5亩地。在她们的带动下,陆续又来了一些家属。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她们又学着用人拉犁,终于赶在春播前开出32亩地,种上了黄豆,当年收获1800多公斤。会战工委领导及时总结了这个典型,大力宣传和提倡这一精神,使之成为鼓舞广大家属发挥“半边天”作用的精神力量。她们以薛桂芳等为榜样,纷纷走出家门,组织起来参加集体农业生产劳动。家属自己动手,大搞农副业生产,既给国家减轻了负担,又增加了职工的家庭收入,还解决了职工、家属两地分居等问题,对稳定职工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家属生活在集体之中、组织之中、制度之中,参加劳动和学习,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缝补厂精神

指大庆职工和家属勤俭节约办企业的艰苦创业精神。是大庆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之一。大庆石油会战初期,国家财力物力比较紧张,职工的劳保用品一时供应不上,再加上会战上得很猛,工人们白天黑夜苦干,衣服坏得快,换新的又有困难。当时会战工委领导看到钻井工人在零下30多度严寒中光着手,扶刹把打钻,便决定抽3名工人和4名家属,在2栋破牛棚里组成一个缝补组。缝补组的同志轮流上前线,为职工缝补衣服,收集职工不能穿的油工作服,又把废旧油工作服、手套回收在一起,放到2口大锅里用碱水煮,洗干净后,缝制成手套,发给工人们用。随着生产的发展,1963年,会战工委决定把缝补组扩建为缝补厂,从外地调来10多名专业裁缝师傅,配备了200多名职工家属,缝补厂的生产能力也不断加强,从原来的缝缝补补发展到翻新补旧,制作新工服、工帽、工鞋等17种劳保用品,为了方便高空作业的职工,还专门制作了皮大衣、皮痛心,皮裤、皮护膝、猴式皮帽、垫肩等,使油田工人的劳保用品基本上达到了自给。缝补厂被石油工业部誉为“勤俭办模范。”1966年5月14日,周总理来缝补厂视察,肯定了这种“缝补精神,”对厂里的职工说:你们做得好,要继续艰苦奋斗,后来石房扩大了,设备增加了,财富创造多了,但他们仍然发扬“一厘钱精神,”为国家节约一寸布,一两棉花,一个纽扣,他们做的棉衣,面子是新的,里子用拆下来的旧布拼成,棉花也是新旧参半,一件棉袄里子,一般要用40多块碎布拼成,拆100套旧工服,最多时能拼到90套工服里子,实在不能拼用的布条,也攒起来送给工人用来擦机器,截至1977年底,共拆旧翻新工服等各种劳保用品40万件,累计节约棉布92万多米,棉花46万多公斤,钮扣200多万个,折合人民币350多万元,这一精神是大庆艰苦创业传统的重要内容,它所体现的勤俭节约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仍需发扬光大。

干打垒精神

指大庆石油会战初期,广大职工因陋就简,解决居住困难的艰苦创业精神。是大庆艰苦创业“六个传家宝”之一。1960年3月到5月,4万多人的石油会战队伍,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一下子集中到荒无人烟的大草原,居住条件十分困难。这年9月初,西伯利亚的寒流提前袭来,但由于打油井、铺油管、筑道路、造油库、修厂房等工作紧张,油田广大职工仍住在帐篷或活动板房里。面对这种情况,会战领导机关果断地决定:①不管西伯利亚寒流如何凶猛,不管冬天何等严寒,会战的队伍,一定要像解放军在战场上一样坚守阵地,在大庆油田上一支队伍也不许撤走,钻井一刻也不能停,输油管一寸也不能冻,人一个也不能冻伤。②由油田基建指挥部,迅速调查总结当地群众打干打垒的施工方法,油田设计院提出干打垒的标准设计,供应指挥部准备木房架、苇席、油毛毡及少量砌炕口的红砖。③各级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充分发动群众,在搞好当前生产的同时,抽出一切可能抽出的人员和时间,开展一个“人人打干打垒”的群众活动。在各级领导的动员和组织下,一场过冬突击战很快在整个油田展开。各基层单位建立了干打垒专业小分队,下班的职工包括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也都积极参加,动手挖土打夯,终于赶在大冻之前,建成了30万平方米的干打垒,解决了职工安全过冬问题,缓解了职工住房困难,保证了石油大会战的进行。后来大庆的职工和家属,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自己动手,大盖干打垒,建设工农村。从职工住宅到办公室,从幼儿园、学校到卫生所、医院,从商店到农副产品加工作坊,几乎都是干打垒。当年到过大庆的同志都说:“看到干打垒,就像看到了当年的延安窑洞;来到了大庆,就好像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延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庆根据邓小平要把大庆油田建设成美丽的大油田的指示,从生产实际出发,逐步建起了楼房,职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尽管干打垒在油田上已经越来越少了,但干打垒精神所体现的创业精神仍在鼓舞人们艰苦奋斗。

人拉肩扛精神

指在生产和工作缺乏常规保证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非常规的办法克服困难的艰苦创业精神。是大庆艰苦创业“六个传家宝”之一。1960年初春,王进喜带着32名钻井工人一来到大庆,就盼着早日开钻。他每天都派人到火车站打听钻机什么时候到,安排人平井场,做好打井的准备工作。自己则到处访问看守探井的工人,了解地层情况。后来钻机终于到了,但吊车、拖拉机不够用,60多吨重的钻机怎么从火车上卸下来?又怎么安装起来?职工们焦急万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队党支部开会进行研究。会上,王进喜说:“没有吊车,咱们有„宝贝‟,照样干!”有人问:“啥宝贝?”王进喜说:“大活人!天大的困难也要上,退下来算个啥呀!”也有人说:“人是活的,抬也好,搬也好,总之要上,决不能让钻机在车站呆着。”说干就干,30多人用绳子拉、木块垫、撬杠撬,人拉肩扛地把钻机、柴油机弄到井场,把变速箱、滚筒等设备,一件一件拉上钻台。奋战了3天3夜,终于把井架立在荒原上。接着第二个困难是输水管线没有安装好,不能开钻。他们就用洗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从几里外端回了几十吨水,打出了第一口井。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及时总结、宣传了铁人王进喜及其井队的先进事迹。后来,生产发展了,各方面条件改善了,但这一精神所体现的艰苦创业精神,一直在激励着大庆人顽强地克服生产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困难。

干是千斤顶 学是螺丝钉

物资集团让胡路仓储公司机械一队“刘备战班组”班魂。这个班组始终倡导干工作就要像千斤顶那样,敢于负重、勇于承担,以苦干实干奉献企业,在工作中不断锻炼、提高能力,以过硬本领为企业分忧;倡导学技术就要像螺丝钉那样,肯下苦功夫钻研,将知识学精、把技术练熟,做到岗位成才,通过建设学习型班组,将学习持久化、常态化。凭着“干是千斤顶,学是螺丝钉”的坚定信念,这个班组人人以企业为荣,个个以班组为家,克服了设备老化严重,物资到货量大的困难,攻坚啃硬,使40台(套)推土机等大型设备完好率、出勤率达到95%以上,有力保障了物资供应工作。他们还通过师带徒、班前学习会等形式,不断促进员工学习、提高素质,目前已有2人获得技师资格,1人获得中石油高级技师资格。通过创建“五型班组”活动,开展“6S”管理,他们将与油污打交道的维修现场变得整洁、规范,彻底改变了人们心中对维修现场脏、乱、差的印象,打造了日常管理细、工作标准高的基层班组。2009年3月,在大庆油田三届一次职代会暨2009年工作会上被大庆油田党委、大庆油田命名表彰。

三个永不忘 三个永不丢

这是1991年,西水源党支部在油田“形象讨论”活动中总结出的会战传统教育经验。内容是:工作环境改善了,永不忘会战优良传统,三老四严的作风永不丢;生活水平提高了,永不忘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的传统永不丢;大庆油田发展了,永不忘艰辛创业历程,为油拼搏的精神永不丢。作为油田第一座水源,西水源自建站以来,始终坚持用大庆精神和会战传统带队伍、育作风。凡是新分配到西水源的员工,入厂第一课就是由站领导请来老会战,在“干打垒”前讲述会战历史;在荣誉室内讲述西水精神的由来;面对锦旗讲述一代代西水人艰苦创业的事迹。员工上岗以后,党支部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从一件事、一张报表、一块抹布、一句话上,注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使每名员工只要是身在西水源,就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会战传统的熏陶影响。自1960年建站以来,为确保油田开发建设,努力供好“长命水”、“永续水”,一代代西水人始终坚持发扬大庆会战优良传统,不断锤炼岗位责任心,事事做到高标准,项项工作争一流,实现了由会战“百面红旗单位”到新时期集团公司“百面红旗单位”的跨越和发展。截止2008年,西水源已连续安全生产、安全运行17700多天,累计为油田供水10.5亿立方米,为油田西部开发建设发挥出了重要的生命线作用。

上得去 站得稳 打得赢

建设集团管道公司在闯市场过程中形成的外拓市场精神。这个公司是大庆油田基建系统第一支走出油田、开拓外部市场的队伍。2003年6月中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西气东输东段靖边至上海„十一‟进气”的目标。管道公司在江苏、安徽境内施工的22B、23B、24等3个标段地处江南水网,恰逢梅雨季节和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6座阀室和分输站浸泡在大水之中,总体工程量只进行到40%,业主和监理单位都为管道公司能否按期完工担心。面对一系列不可抗力因素,按期完工存在较大困难,为了树起“大庆建设”在外埠市场的良好精神风貌,必须讲诚信、保工期,克服困难,绝不拖全线的后腿。关键时刻,公司领导班子提出了“决战百日,确保工期,打造亮点,树立信誉”的口号,由建设集团管道公司主要领导驻上前线全面组织协调施工。结合站场施工多工种、多工序立体交叉进行的特点,做到月、旬、日计划落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2B项目部提前5天全面完成工艺安装施工任务,成为西气东输东段第一家完成机械施工任务的单位。在西气东输工程施工中,管道公司凭借着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先后揽长江第一穿——盾构法施工长江隧道,建陆上第一洞——新疆克拉2盐水沟隧道,攻克陕西黄土塬上西气东输第一难——14B标段以及决胜江南水网试验段,逐渐成为国内管道施工业的一支劲旅,受到国家领导人以及中油集团领导的高度赞誉。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原经理李道远同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斗硬作风

大庆油田优良传统的生动体现。第一采油厂第七油矿南八采油队在上世纪60年代组建初期,身处恶劣环境,克服困难、攻坚啃硬,坚持与天斗、与地斗, 与大自然的恶劣环境斗,被会战工委命名为“斗硬”采油队。先后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组织开展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获得铜牌、银牌和金牌采油队称号。在新时期下,他们引领干部员工时时“斗硬”、处处“斗硬”、人人“斗硬”,使“斗硬”作风得到传承发展。2008年5月,南1-3-丁71井发现量油不上液面,经示功图分析诊断,确定为第50根抽油杆断脱。面对全矿原油产量紧张,作业成本受控等因素,他们克服困难,勇于“斗硬”,决定自己动手进行捞杆,用了一天的时间将第52根断杆捞了上来,不但节约2万多元作业费用,还及时处理了故障井,赢得上产的主动;面对地处油田东部过渡带,油绸、含蜡高、管线易腐蚀等诸多困难,提出了“科学管理,铸就精品”的管理目标,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年年超额完成以原油生产为中心的各项指标,创出“五好”优质井44口,达到总井数70%,优质计量间达100%,使投产25年的中514站实现连续生产8450天无事故;秉承要想人“斗硬”,必先人过硬的“斗硬”传统,实施了“ABC”技术培训智能管理法,涌现出厂级以上技术能手20名,2008年全队提出12项小改小革,7项五小成果和38条合理化建议。建队45年来,年年超额完成以原油生产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生产经营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厂的标准,曾获得各类奖牌、锦旗180余块。

扎根寻常井站 创造不凡业绩

大庆油田新时期采油工人爱岗敬业、奉献油田的生动写照,诠释了采油工人为实现兴国强企,以多出油、出好油为己任,而拼搏不息,甘于奉献的价值观。最早形成于第三采油厂。第三采油厂每天有3000多名采油工人工作在井站上,这些员工是油田开发中的基础力量,特别是面对萨北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他们把产量呈递减趋势的压力转化为迎接挑战的动力,强化责任意识,向管理要效益;提高技术素质,用措施保产量;立足岗位创新创效,为油田发展倾情倾智。涌现出以207队滕海平为代表的十几年如一日,扎根采油井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老模范。以采油五队杨惠英为代表的热爱采油岗位,苦练操作技能的新典型。他们对待所管理的油井,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负责,维护设备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精心,始终在一线摸爬滚打、为油奉献,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这个厂为培育新时期采油工人这种爱岗敬业精神,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对采油工人这种尽职尽责、甘于平凡、创造非凡的精神进行了深入总结提炼,概括为“扎根寻常井站,创造不凡业绩,伴随涌动油流,走过充实人生”。

永远做油田精品

新时期采油工人对工作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第一采油厂第三油矿中十六联合站最先提出。这个站是1997年开工建设的当时油田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现代化水平最高的重点工程。由于施工建设方面的原因,投产后暴露出大大小小的问题107个,由此引发了轰动油田的中十六联现象大讨论。中十六联接过这个“问题站”后,迎难而上,决心把中十六联管理成样板站。他们重温传统,坚持“三老四严”作风,积极整改中十六联现象,由“我们就是中十六联,我们就要打样板”逐步延伸到“团结奋进,崇尚一流”,而后根据自身发展以及在油田的地位和作用,决心“永远做油田精品”。他们制订了“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操作上精工细作、经营上精打细算、队伍建设上精明强干”的目标,引导干部员工爱岗敬业、永做精品。开展了“精品操作员工”、“精品分担区”、“精品管理设备”、“精品报表”评比活动。为了填写好报表,全员练写仿宋字,练字本摞起来有两米多厚,字迹工整,如出一人;为了杜绝一丝渗漏,员工反复加盘根14次;为了保养好设备,员工用锯条、钢丝一点点把污物刮掉,用纱布擦亮,逐步养成了创造精品的自觉行为。为了促进不断创造精品,开展了党员先锋岗竞赛活动,以党员的名字命名岗位,把先锋岗的评比标准量化、细化为33个小项,按月考核,张榜公布发,促进党员在创造精品中发挥带头作用;开展了“层层有项目、人人有课题、处处创精品”技术攻关活动,针对生产上的难点开展技术革新,确保各项质量指标达到最优;开展群众性技术练兵活动,岗位员工人人达到了“设备构造,一清二楚;流程熟练,一指就答;仪表性能,台台熟悉;操作标准,心中有数;处理事故,快准稳细”的标准,促进了中十六联在创造精品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绩。荣获了大庆油田“管理样板站”、大庆油田“功勋集体”、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集团公司“百面红旗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2004年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命名为“企业精神教育基地”。

艰苦为荣 边远为乐 务实为本 创新为先

新时期油田干部员工默守荒原、开拓进取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第七采油厂远离市中心100多公里,身处荒原,条件艰苦。但七厂人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有条件有上,没有条件创新条件也要上。以苦为乐,求真务实,一边严细认真抓上产,一边自力更生抓矿区建设。在油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年年超额完成原油生产任务的同时,更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出一颗美丽的荒原明珠——葡萄花小城。公园、街道绿树成荫,运动场馆设施齐全,居住小区鸟语花香,矿区井站规范整洁。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蓬勃发展。为了进一步激发七厂人为油拼搏的热情,以文化创新推动管理升级,2003年,七厂实施了企业文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发挥群众智慧,人人谏言献策,总结二十年来七厂在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中的取得的文化成果,经过反复的总结提炼,形成了以“艰苦为荣,边远为乐,务实为本,创新为先”为企业精神的文化理念体系。在艰苦中体现价值,在荒原上乐守奉献,把务实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把创新作为前进路上的先导。七厂人在新时期赋予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更深的内涵。他们不断加大和谐矿区的建设力度,开展精细管理活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取得了硕果累累,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一五”增储3000万吨的目标, 30年来累计生产原油5000万吨。艰苦为荣,边远为乐,务实为本,创新为先,已经成为七厂人建设七厂、奉献油田的思想动力、精神支撑,更充分彰显了企业文化在油田生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四勇作风

第四采油厂在油田开发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2006年第四采油厂建厂40周年厂庆之际明确提出。“四勇”作风即迎难而上、攻坚啃硬的勇于拼搏作风,牢记责任、践行使命的勇挑重担作风,尊重科学、破解难题的勇克难关作风,与时俱进、争先创优的勇创一流作风。1966年11月这个厂成立后,四厂人不怕艰苦,上产夺油,建厂当年两个月就生产原油5.8万吨,并在短短1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年产量超过百万吨的目标。在接下来40多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坚持面向实际、面向生产、面向“瓶颈”、面向前沿,努力探索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采油技术,创造了一整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油田开发技术和工艺技术,形成了杏北开发区高含水期改善水驱、搞好聚驱和三元复合驱、延长稳产期的技术储备,全力以赴推进油田发展,1981年原油年产量达到该厂产量高峰776.99万吨,为大庆油田完成5500万吨原油产量做出了重要贡献;截止2008年,累计生产原油2.78亿吨,成为大庆油田连续多年高产稳产的重要力量。这个厂还学习先进,弘扬先进,普及先进,不仅为国家奉献了宝贵的石油,还培育了“采油铁姑娘”徐淑英,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新时期“五面红旗”何登龙,大庆油田基层建设标杆单位五区三队等一大批企业英模和先进集体。

大庆油田优良传统和作风

2007年7月19日,蒋洁敏在集团公司2007年领导干部会议上做了题为《发扬大庆精神,加强基层建设,努力实现集团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讲话,讲话中重温大庆石油会战艰苦创业的光荣历史,进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教育,回顾总结近年来基层建设工作成果,研究部署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建设的主要任务,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员工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努力实现集团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第一部分 .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中明确指出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七个优良传统和作风:“两论”起家、“两分法”前进是大庆油田的基本功,就是通过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解决油田开发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两分法,形势好的时候要看到不足,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形势严峻的时候更要一分为二,看到希望,增强发展的信心。“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是石油职工过硬作风的集中体现,就是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做到黑夜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现场和领导在现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五条要求”是石油职工的行为规范,就是人人出手过得硬,事事做到规格化,项项工程质量全优,台台在用设备完好,处处注意勤俭节约。“三个面向、五到现场”是领导机关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做到生产指挥到现场、政治思想工作到现场、材料供应到现场、科研设计到现场、生活服务到现场。“三基”工作是大庆油田加强基层建设的基本经验,就是加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加强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加强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岗位责任制是大庆油田最基本的生产管理制度,就是把全部生产任务和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身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包括岗位专责制、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设备维修保养制、质量负责制、班组经济核算制、岗位练兵制和安全生产制八大制度。思想政治工作“两抓”是大庆油田抓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就是“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符合油田生产建设实际、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基本规范,对于做好我们的工作具有长期的指导作用。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坐落在大庆市让胡路区世纪大道西端,于2003年10月8日铁人王进喜诞辰80周年之际奠基。2006年8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为纪念馆题写馆名。2006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47周年纪念日正式开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馆区占地面积11.6公顷,主体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建筑外形为“工人”二字组合,高度47米,顶部为钻头造型,正门台阶共47级,寓意铁人47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象征这是一座工人纪念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展览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为主题,集中展示铁人王进喜生平业绩及用终生实践所体现出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展厅总面积4790平方米,展线总长度917延长米。展出照片494张,展出文物(实物)953件、文照48件、文献184件。陈列理念超前,主题突出,史料翔实,构思巧妙,亮点迭起。宽阔、辽远、恢宏大气的展厅,通透、开放、引人入胜的场景,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陈列内容,体现了铁人纪念馆与众不同的特色。馆区互动景观贝乌——40型钻机是1960年铁人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来大庆会战时使用的相同型号钻机,参加过大型纪录片《大庆战歌》和《铁人》电视连续剧拍摄。观众可以登上钻台,手扶刹把感受铁人王进喜当年钻井的风采。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中国石油企业精神教育基地。被评为中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中国最具特色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基地。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93万人次。

【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

松基三井,即松辽平原第三口基准井,位于大庆市大同区高台子镇西部。于1959年9月26日喷出工业油流,由此发现大庆油田。现在的松基三井纪念碑位于第五采油厂,是为纪念大庆油田发现30周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于1989年9月26日重新建成的。石油工业老领导、原中顾委常委康世恩同志题写碑文:“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松基三井纪念碑正面朝东,象征照着我国石油工业东方红日蓬勃向上。主碑石重30吨,寓意大庆油田发现30周年,南面是油砂体示意图,背面雕刻着井口喷发的油花及彩灯组成的1949-1959-1989双庆图案,顶面是大庆油田长垣示意图。主碑形似卧虎,踞于石,寓意我国石油工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革命精神。1990年,松基三井被大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青少年教育基地;2001年,松基三井被国务院文物局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文物;2004年4月,松基三井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2005年6月,松基三井被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政府评为第四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6.5万人次。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隶属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馆址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旧址“二号院”,2005年3月开始筹建,2006年9月26日落成开馆,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题写馆名,大庆老领导张轰题写“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旧址”。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是我国第一个工业题材原址性纪念馆,展馆占地面积15900平方米,陈展面积4200平方米,拥有藏品7400件,陈列展品3055件,容纳史料200多万字,首批国家级文物117件。展览分为“岁月·大庆”、“松辽惊雷,油出大庆”等九部分。展馆引进先进展项理念,采用立体空间交叉展示手法,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通过大量照片、文献、实物、音像资料以及绘画、雕塑、场景复原、沙盘等艺术表现形式,全面回顾大庆油田发展历程,系统展示大庆油田各类英雄群体、宝贵经验、巨大贡献以及126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大庆的亲切关怀,突出表现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工业企业成功典范的深刻主题。展馆集教育功能、展示功能、研究功能、旅游功能以及人性化服务功能相融一体,成为展示大庆油田文化、石油员工风采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先后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全国青年文明号。2007年,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08年7月12日,北京奥运会圣火来到大庆,在该馆进行了火炬传递起跑仪式。

【大庆油田科技博物馆】

大庆油田科技博物馆位于大庆市让胡路区,隶属于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前身是1960年始建的大庆油田开发实验陈列馆(又名地宫),随着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而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1995年9月16日,大庆油田科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展厅面积1330平方米,展出面积6000平方米。现有三个主展厅和五个特展厅,主要展示大庆油田油气勘探和油田开发现状及工艺技术的发展。馆内设有37个电动模型,各类标本1280块,其他实物展示527件,技术图表282张,大中型电子屏2个,年接待国内外参观者5万余人。大庆油田科技博物馆是宣传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技术和石油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对广大观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石油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建馆48年来,共接待国内外来宾67.2万人次,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李瑞环、贾庆林、吴官正等都亲临该馆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1996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鹏来馆视察后,为该馆题写馆名“大庆油田科技博物馆”。多年来,该馆先后获大庆市旅游先进单位、大庆市双文明单位、大庆市青少年教育基地、黑龙江省社会实践先进集体、黑龙江省青年文明号、黑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等光荣称号。

【铁人一口井——萨55井】

萨55井是铁人王进喜1960年4月率1205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打的第一口油井,该井位于萨尔图区解放南村,是一口详探井。当年4月14日,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时称1262队)在极其困难情况下,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争分夺秒保开钻。没有吊车,就靠挖土卸车坑的办法,人拉肩扛卸钻机;开钻没有水,就用铝盔、脸盆到附近水泡子破冰取水。克服重重困难,经过9昼夜奋战,于23日正式完钻,当天16时32分喷出原油。5月26日开井生产。40多年来,这口井一直是自喷井,已累计产油15万多吨。该井附近现在仍保留着当年的卸车坑、泥浆池、土油池、值班房和工人住过的地窨子等遗址与实物。该井是黑龙江省爱国文物保护单位、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是对广大石油工人进行会战传统教育、弘扬铁人精神的生动课堂。

【铁人精神的发源地——1205钻井队】

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1205钻井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同志带过的队伍,铁人精神的发源地。1953年9月在玉门油矿建队,1960年3月来到大庆油田参加石油会战。现有员工83人,其中党员27人,团员22人,国内47人,海外36人。具有本科学历15人,大专学历14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1人。主要承担油田调整井、中深开发井和特殊工艺井及海外苏丹钻井项目施工任务。建队50多年来,1205钻井队为中国石油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20世纪50年代,在玉门油田打出“月上五千,年上双万”的当时全国最好水平;会战初期,创出15小时38分打出一口“小三一”井、22小时钻完一口1221米“大三一”、班进尺721.64米的钻井纪录;1966年,突破年钻进尺10万米大关,超过美国王牌钻井队和苏联格林尼亚功勋钻井队;1971年,实现钻井进尺日上千、月上万,年进尺12.7万米 ,首创月进尺16201米的全国纪录; 1982年4月11日,成为全国第一个累计钻井进尺突破100万米的钻井队;1984年,引进使用美国威尔逊65型钻机,夺得原石油工业部同工种劳动竞赛金牌三连冠;1989年11月13日,钻井总数在全国率先突破1000口。1999年以来,先后施工定向井、水平井等特殊工艺井,实现由单一井型向多功能井型转变;2000年以来,实现ZJ15到ZJ30DB钻机的四次转型;2004年2月,钻井总进尺在全国率先突破200万米;2006年8月,完成大庆油田第一口长水平段339米取芯井的施工任务,首创长水平段取芯收获率99.1%的全国纪录。2005年11月,GW1205队成功进入苏丹钻井市场,已在苏丹钻井23口。建队以来,1205钻井队先后为兄弟油田和单位输送干部和技术骨干1200余人,涌现出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众多先进模范人物,有“继承铁人精神的好队长”高金颖,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申冠,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大庆石油管理局“百优”职工朱振国,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盛文革,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李新民,黑龙江省劳动模范胡志强等一大批模范和标兵人物;荣获各类锦旗、奖杯、奖状等300多面(件),先后被石油工业部授予“铁人钻井队”、“钢铁钻井队”、“卫星钻井队”等荣誉称号,获得大庆石油管理局先进集体标兵、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百面红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1995年5月,被确立为大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被大庆石油管理局确定为首批传统教育基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温家宝、贾庆林、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等都曾接见1205钻井队员工代表或来队视察指导工作。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1.55万人次。

【永不卷刃的尖刀——1202钻井队】

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1202钻井队,1953年3月在玉门油矿由中国人民解放军19军57师转业的一个排为基础组建而成。1960年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现有员工50人,其中党员17人,团员23人,大中专学历17人,平均年龄29岁。建队以来,1202钻井队先后转战克拉玛依、四川、辽河、江汉等7个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20世纪50年代,在天山脚下创出进尺“月上千,年上万”的全国最高纪录,被誉为天山脚下立标杆;1963年,仅用9个半月时间,创出进尺31746米的世界纪录;1966年,创出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纪录,超过当时美国王牌钻井队和苏联格林尼亚功勋钻井队;70年代,年进尺再次突破10万米,并创出月进尺16801米的全国最高纪录;80年代,首次引进使用美国威尔逊65型钻机,连续两年打中深井43口,打井速度和质量在同类钻机中名列前茅,获得全国“优质高效钻井队”竞赛银质奖章。1985年6月11日,累计钻井进尺突破100万米。1991年10月6日,钻井总口数突破1000口大关。1998年,在宋芳屯钻井区块,连续两个月创出单机月进尺上万米的油田最高纪录。2002年,创出冬季定向井施工6开6完的油田最高纪录;2006年,连续完成8口水平井,填补建队史上特殊工艺井施工的空白。1202队已通过了HSE、ISO9002国际认证、取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甲级钻井队资格。50多年来,1202队先后被石油部命名为“永不卷刃的尖刀”、“钢铁钻井队”、“卫星钻井队”,“五好红旗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1995年、1997年分别被黑龙江省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集体;1998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2003年,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授予百面红旗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2007年,被大庆石油管理局评为“基层建设十面红旗”,荣获各类锦旗、奖杯、奖状等300多面(件)。涌现出“大庆会战五面红旗”之一的马德仁、“学铁人的带头人”屈清华、“钢铁钻工”吴全清和党的十四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军、全国劳动模范陈宏、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郑清武等300多名先进人物,为石油工业输送干部和技术工人800多名。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温家宝等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1202钻井队视察。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1.1万人次。

【“三老四严”发源地——中四队】

第一采油厂第三油矿中四采油队,建于1960年3月,已累计生产原油1100多万吨,安全生产15000多天。在大庆会战时期,中四采油队总结出“三老四严”(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闻名油田,并成为大庆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中四队视察,并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40多年来,中四采油队“三老四严”传统作风始终代代相传,以其独有的教育、凝聚、引导、激励功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石油工人。该队被原石油部和黑龙江省授予“高度觉悟、严细成风”、“团结的核心、战斗的堡垒”、“五好红旗单位标兵”、“高产稳产采油队”、“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先后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铜牌队、银牌队、金牌队称号,并实现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金牌采油队“三连冠”。

【“四个一样”发源地——5-65井组】

5-65井组1961年7月成立,现隶属于第一采油厂第二油矿北八队。当时11名职工管理3口油井,井组同志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每项工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不走样,在工作中形成“黑夜和白天干工作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干工作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干工作一个样;没人检查和有人检查干工作一个样”的“四个一样”好作风。1966年5月,5-65井被大庆会战工委树为“五好油井标杆”,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5-65井组,对“四个一样”给予充分肯定。40多年来,井组工人换了18茬,井长换了19任,但优良传统一直没有丢。井组成立以来累计产油11万多吨,累计注水340多万立方米,安全生产15000多天无事故。李天照、潘凤歧、刘莉三任井长先后被评为石油部模范标兵和全国十佳岗位能手,输送出100多位技术和管理骨干。在油田不断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5-65井组员工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发扬“四个一样”传统基础上,与全矿员工一起,又总结出“素质高低使用不一样,管理好坏待遇不一样,技能强弱岗位不一样,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的“四个不一样”理念。使“四个一样”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

【“岗位责任制”发源地——北二注水站】

北二注水站于1962年4月1日投产,现隶属于第一采油厂第二油矿北八队,全站员工10人,管理3台高压注水泵,2台冷却水泵、2台润滑油泵、2座千方储水罐和2台采暖锅炉,日外输高压水能力1.8万立方米,已累计外输高压水1.7亿多立方米。1962年5月,北二注水站干部工人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建立以“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为内容的制度。并通过跟班写实、工作效果分析、总结经验等,总结、归纳出岗位专责制、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质量负责制、岗位练兵制、安全生产制、班组经济核算制等八大制度,总称“岗位责任制”。大庆会战工委在北二注水站召开岗位责任制推广总结大会,使其迅速在全油田推广。岗位责任制的灵魂是岗位责任心。40多年来,北二注水站员工始终坚持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优良传统,做到岗位练兵不敷衍,落实岗位责任制不走样。在实践中又总结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的“三标工作法”。截至2008年,该站已安全生产15400多天。1962年6月21日,周恩来总理来站视察,对岗位责任制给予充分肯定。此外,叶剑英、余秋里、康世恩、周永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来站视察。该站被评为大庆会战工委“五好红旗标杆队”,黑龙江省先进班组。被石油部授予“谦虚谨慎,不断前进”锦旗。

【自觉从严 好字当头——油建十一中队】

油建十一中队1954年在玉门油矿组建 ,1960年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现隶属建设集团油建公司,现有员工76人,其中党员13人,管理人员16人。是一支从事油田地面产能、化工建设的综合性施工队伍,具备承建大型联合站、转油站及系统配套工程、管道安装工程、老站改扩建、各类大型立式储罐及容器安装的综合施工能力。建队初期,油建十一中队被玉门市委授予“更高标杆立祁连”荣誉称号,并颁发由朱德同志亲笔题词的锦旗;会战时期,以“自觉从严,为革命干保险活”闻名油田内外,1965年,被石油工业部命名为“自觉从严、好字当头”的标杆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家能源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建队50多年来,相继建成各种泵站236座,敷设管线16400多公里,建成省部级优质工程52项,国家级优质工程2项。培养和造就了以“最讲认真的人——周占鳌”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党支部曾先后45年被大庆油田评为先进党支部。2005-2006年,被评为大庆油田基层建设样板单位。2007年,被大庆油田命名为基层建设“十面红旗”单位。

【硬骨头车队——运输十三车队】

钻探工程公司运输一公司“硬骨头”十三车队始建于1962年,前身是大庆油田运输指挥部运输二大队三中队。1964年被石油工业部命名为“硬骨头车队”,1965年被石油工业部授予“五好红旗单位标兵”。40多年来,全队干部工人继承发扬大庆会战优良传统,为油大干,无私奉献,在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努力当先锋、打头阵、拉重载,成为大庆运输战线一面红旗。共为油田拉运各种物资2300多万吨,大约可装39万节火车皮;车队集体安全行驶1106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700圈,并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硬骨头精神,成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运输战线的具体体现。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1500人次。

【高度觉悟 不畏困苦 严细成风 自觉奉献——西油库】

储运销售分公司西油库于1961年7月建成投产,是大庆油田会战时期建设的第二座大型油库,主要担负原油铁路装车外运任务,设计装油能力600万吨/年。库区1万立方米原油储罐2座,原油铁路装车栈桥1座,年铁路外运原油100万吨,计量交接原油550万吨。已经连续实现安全生产47年,累计输送原油3亿多吨,为油田储运销售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建库之初,参加会战的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奋发大干,在芦苇丛中,地窨中栖身,挖野菜充饥,涌现出以奚华亭、朱三万为代表的一大批石油部、黑龙江省和市局劳动模范,培养和形成被中央领导赞誉的“高度觉悟、不畏困苦、严细成风、自觉奉献”的好库风。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22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油库检查指导工作,并接待过西哈努克、金日成等6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视察参观。

【处处体现责任心——西水源】

供水公司西水源于1960年4月26日建成投产, 是大庆油田第一座水源。主要担负大庆油田西部部分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供给任务。现有班组7个,员工56人,党员16人。管理加压泵房1座,35千伏变电所1座,深水井31口以及5条总长近12公里的集水干线,日供水能力6万立方米。自建厂以来,累计供水10亿多立方米,连续安全生产、安全运行17200余天,保持干部无违纪、员工无犯罪的纪录。实现由石油会战“百面红旗单位”到集团公司“百面红旗单位”的跨越发展。2007年2月,评为大庆石油管理局新时期“基层建设十面红旗”单位,并被命名为“处处体现责任心的西水源”。截至2008年底,累计接待参观者2.42万人次。

【永做油田精品——中十六联合站】

第一采油厂第三油矿中十六联合站1997年11月竣工投产。现有员工81人,其中干部7人,党员12人,团员17人。该站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主要是将进站的油、气、水三相混合物进行分离处理,并将合格原油、天然气外输,合格污水回注地下。设计日处理液量3.5万吨,其中净化油0.7万吨,污水处理量2.8万立方米,天然气量12万立方米。该站工艺流程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主要仪器仪表采用美国霍尼威尔、上海光华等国内外一流产品。全站主要生产岗位实现自动化管理,油气集输、污水处理、三次采油处理功能强,为油田长期稳产发挥着重要作用。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先进集体”、“百面红旗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大庆油田公司“金牌联合站”和“功勋集体”等荣誉称号。2000年8月24日,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中十六联合站视察。

【严细成风的变电所——星火一次变电所】

电力集团供电公司星火工区星火一次变电所是大庆石油管理局自建自管的第二座110千伏变电所,于1981年12月22日投产运行,2001年4月28日易地改建为微机综合保护自动化变电所。现有员工12人,主要担负采油一厂、采油三厂部分地区200万吨产能供电任务,日供电量100万千瓦时。截至2008年12月31日,该所实现安全优质平稳供电9872天,累计供电111.88亿千瓦时。27年来,星火一次变电所先后获得中油集团“百面红旗单位”等71个市局级以上荣誉称号。2005年,建成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为核心的团队文化建设展厅。2006年,被中油集团确定为企业精神教育基地。2007年,改建为以“严细成风的星火一次变电所”为主题的集培训与传统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展厅。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近万人次。

【庆深气田发现井——徐深1井】

徐深1井是我国东部最大气田——庆深气田的发现井。该井2001年6月26日开钻,2002年5月7日完钻,井深4548米,日产气量21万立方米左右。徐深1井“一气冲天”,揭开火山岩储层的神秘面纱,标志着大庆油田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从此拉开庆深气田全面开发的历史序幕。采气分公司第一作业区徐深1集气站地处大庆市肇州县榆树乡,于2004年12月23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是一座集天然气处理、集输于一体的多井集气站,承担9口井的天然气处理任务,最大处理能力120万立方米/日。站内采用三级节流、两次换热、气液分离、过滤分离、三甘醇脱水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集输气技术,并在井口及外输管线上安装自动安全截断装置,整个集输气工艺运用国内先进数据远传技术,实现生产数据实时监控和存储。投产以来,徐深1集气站先后荣获油田公司“管理先进站”、油田公司“优秀班组”等荣誉称号。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3000人次。

【油田最大的配制站——萨中II聚合物配制站】

第一采油厂试验大队萨中II聚合物配制站,1996年11月竣工投产,占地13000平方米,现有员工43人。承担全厂四个区块、15座注入站的聚合物母液配制任务,日外输母液量达到11000立方米左右。自1998年以来,该站先后获得厂模范团支部、厂红旗标兵团支部、油田公司青年文明号、油田公司先进集体、油田公司先进党支部、油田公司管理样板站、油田公司功勋集体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吴邦国等亲临该站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争第一 创品牌——聚南一配制站】

聚南一配制站隶属于第一采油厂试验大队,于2005年1月建成投产,是油田设备较新、自动化程度较高、混配聚合物种类较多的聚合物配制站。全站现有员工35人,主要担负萨中地区南部5座聚合物注入站3种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母液配制及输送任务。该站设计年聚合物配制及外输量1.2×104 吨,目前日配制外输浓度为5000毫克/升的聚合物母液3000立方米左右。该站被评为油田公司级样板站,实现当年投产当年创样板的管理新高。2007年,这个站代表大庆油田,成功接待温家宝总理、罗豪才政协副主席、周光照人大副委员长等领导视察。领导的关怀更增强了这个站争第

一、创品牌的决心和信心,全站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创建百年油田的伟大事业之中。

【创新永不止步的采油队——采油48队】

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组建于1964年10月,现有员工69人,管理油田面积7.78平方公里,油水井174口,截至2007年4月,已累计生产原油798万吨。2003年,被评为集团公司“百面红旗”单位。2004年,被油田公司授予功勋集体。2005年,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2006年,被油田公司命名为基层建设标杆单位。

【传承大庆传统的采油队——采油43队】

第二采油厂第五作业区采油43队组建于1964年5月,现有员工70人,其中干部6人,党员11人。管理油田面积2.55平方公里,油水井170口,中转站1座,污水提升站1座。40多年来,累计生产原油821万多吨。该队先后被评为大庆战区“五好红旗队”、石油部“高产稳产采油队”、“金牌采油队”,累计获得金牌6枚、银牌6枚、铜牌3枚。连续23年被评为市(局)、油田公司“先进党组织”称号,小队被评为油田公司功勋集体、大庆市先进集体、集团公司先进集体,1990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涌现出全国、省、市(局)、公司级劳动模范23人次,技术能手69人次。

【明天看我去创造——南八联合站】

第二采油厂第一作业区南八联合站位于大庆萨南油田南二区东部,投产于1985年10月,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下设输油岗、变电岗、注水岗、污水处理岗、深度污水处理岗、锅炉岗、增压岗等7个生产岗位,是集气集输、聚合物驱油后的采出液处理、污水处理及深度污水处理、污水回注、高压输变电于一体的一所综合型联合站。截至2008年底,已安全生产8300多天。该站先后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班组、油田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无泄漏先进站所、油田公司功勋集体、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

【精从细中来 细在尽责处——采油49队】

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9队组建于1964年12月,现有员工72人,其中干部6人,党员9人。管理油田面积10.3平方公里,水聚合一中转站1座、计量间13座、油水井212口,全年担负着34.25万吨的原油生产任务。截至2007年底,已累计生产原油1512万吨。该队先后74次获得市、局级以上荣誉,1975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先进集体,1978年,被原石油工业部授予“„两论‟起家,勇攀高峰”采油队称号,1980年,受到黑龙江省政府通令嘉奖。2004年,被油田公司命名为“功勋集体”,2007年,被集团公司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余秋里、苏振华、胡乔木等先后来采油49 队视察。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条战线参观访问者上万余人次。

【创新管理的采油队——采油206队】

第三采油厂第一油矿采油206队成立于1964年,现有员工94人。曾连续9年荣获油田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先进党支部、油田公司功勋集体、大庆市先进集体。该队先后获得技术革新成果21项,有11人次在厂矿单井分析大赛中夺得名次,5人被评为工人技师,21人获得第二职业技能证书,15人获得厂矿以上技术能手称号。

【永远追求新起点——北十五联合站】

第三采油厂第二油矿北十五联合站1998年10月8日竣工投产。现有员工70人,其中干部5人,党员9人,团员11人。主要担负大庆油田北三西地区408口生产井的原油脱水和污水处理任务,日处理液量22000立方米,日外输原油3200立方米,日外输天然气120000立方米。该站先后荣获油田公司“管理样板站”、“金牌站”;连续3年被油田公司授予“先进集体”;连续4年被油田公司授予“先进党组织”。并多次获得大庆市、油田公司“模范职工之家”、“青年文明号”、“绿色环保站库”、“无泄漏站库”等荣誉称号。

【提升技能的可视化培训基地——三厂职工技能培训基地】

第三采油厂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创办于2001年7月。由技能培训、安全培训、低成本控制培训、室外安全训练场、室外采油技能训练场和现场操作辐射岗六大部分组成。特别是建立立体式数字化培训系统,涵盖28个工种题库、2000余幅实物照片、10万余字文字讲解;20万字理论试题库、50余幅FLASH动画,总容量为20G。通过图文并茂、实物展示、模拟演练,深入浅出地展示油田开发所涉及到的设备工艺原理、工作流程、操作指南、技术问答、QHSE内涵等应知应会内容,实现员工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统一,现场训练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达到学员自我检测、在线考核、网上互动相配套。培训基地以创新步伐和优秀业绩跻身于油田公司9个涉外参观点之一,成为展示三厂风采的“窗口”。团中央、国资委以及集团公司领导先后视察并给予较高评价,2004年,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试点单位”,被团省委及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命名为“全省青年职工技能培训基地”。

【花园式泵站——北二十联合站】

第三采油厂第三油矿北二十联合站组建于1996年8月,现有员工80人,其中干部4人,党员8人。管理2座注水站,2座变电所和2座污水站。日注水量24800立方米,污水处理量26000立方米,担负着16条变电供电线路的配出任务。1998年9月,该站被市、局定为“甲级绿化点”,厂在该站召开“花园式泵站”现场会。2002年,油田公司在该站召开“节点法”管理现场会。2002-2005年,连续4年获得油田公司“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称号,连续4年获得油田公司“模范职工小家”。2003年,获得油田公司“青年文明号”、“环境保护先进站”称号。2000-2002年,北二十联深度污水站连续3年被油田公司评为“管理样板站”,2006年,获得油田公司“管理先进站”称号。2004年,北四含油污水站被油田公司评为“管理先进站”。

【朝气蓬勃 团结战斗——女子采油队】

20世纪的70年代,大庆油田曾有一个被誉为“红色娘子军”的特殊采油队,即第四采油厂第一油矿女子采油队。该队成立于1970年9月,职工平均年龄21岁。在物质条件仍很艰苦的岁月里,一批又一批意气风发的姑娘们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感召和熏陶下,团结奋斗,迎难而上,顽强拼搏,锤炼了“奋发实干、吃苦奉献、勤学苦练、力争上游、严细认真、自强自立”的“采油铁姑娘”精神,打造了一支过硬的队伍。女子采油队曾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央领导及国家机关领导同志多次视察该队,100多个国家、1000多名外宾先后到该队参观。建队10年中,累计生产原油462.321万吨,为第四采油厂乃至大庆油田的高产稳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涌现了“采油铁姑娘”徐淑英、全国石油工业战线学铁人标兵关晓红等一批模范标兵。女子采油队为大庆油田培养了一大批女干部,从这个队先后走出科级干部9人、处级以上干部7人,其中有的成为国家高级领导干部。女子采油队曾连续8年被评为大庆市标杆单位、先进单位等称号,两次被授予黑龙江省先进集体,并荣膺了石油部高产稳产标杆采油队、石油工业战线“朝气蓬勃团结战斗的女子采油队”等荣誉称号。1980年10月,因采油方式的转变和油水井的增加,部分基层采油队管理面积进行调整,同时男员工陆续调入,女子采油队更名为北六队。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800人次。

【精干高效的采油队——采油五区三队】

第四采油厂五区三采油队成立于1987年11月,现有员工36人。2001年以来,该队进行优化劳动组织改革,积极探索全新的采油队管理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条打造高效采油队的新路子。他们从优化劳动组织入手,对班组实施专业化重组,实现组织结构精干化,提高劳动用工效率。2006年,五区三采油队被评为油田公司“基层建设十大标杆单位”,并命名为“精干高效的采油队”。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1.5万人次。

【和谐节俭的生态园——第四采油厂绿化园地】

第四采油厂绿化园地位于红岗中心村东侧,占地83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67万平方米,水面13万平方米,娱乐健身场地3万平方米。园地内植树35个品种18万余株,种植花卉50个品种2.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80.7%。整个园地分为花木观赏区、游人娱乐区、游湖区、垂钓休闲区、湿地恢复区五个部分。是一座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园。园地内旱桥、木墩、健身器材星罗棋布,阅览室、接待室、纳凉亭错落有致,人工湖、风筝园、秋千场、秧歌场、篮球场掩映在茂林绿荫中,为员工家属和广大群众游玩休憩、锻炼身体、放松心情提供了一个休闲场所。绿化园地于2001年建成开放后,不仅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提升人们生活品味,而且成为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政府与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象征。截止2008年底,累计待游客9000人次。

【创建功勋无止境——采油204队】

第六采油厂第二油矿采油204队成立于1973年4月,管理1座中转站、5座计量间、2座配水间,41口油井、17口水井。30多年来,该队几代建设者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创建功勋无止境”的核心文化,先后荣获铜牌1次、银牌9次、金牌4次,并多次荣获油田公司先进集体、先进党组织等光荣称号。2001年,获得油田公司首批功勋采油集体光荣称号。2007年,喇451#中转站荣获集团公司先进班组光荣称号。

【立足细微 成就业绩——葡三联合站】

第七采油厂第三油矿葡三联合站,位于葡南油田东部,距厂区8.6公里。1984年9月8日竣工投产,经过历年改造扩建,目前占地面积64126平方米,绿化面积25000余平方米,是油田公司外围油田中规模较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联合站。全站由输油、脱水、计量、天然气增压、污水处理、清水处理、注水、热力、化验等10个生产岗位组成,并设有4个微机巡控室、1个微机总控室。现有员工96人、其中女工71人,青工占员工总数78%。该站担负葡南、敖包塔、兴源、黑地庙等油田原油脱水、污水处理及净化油外输等生产任务。日平均处理液量20000立方米、日输油能力6000吨、日注水能力7000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5000立方米,是葡南地区生产核心枢纽,截至2008年底,葡三联累积外输原油1300余万吨,注水4100余立方米,一直保持安全平稳运行。自1987年以来,该站连续多年获得油田公司“无泄露先进站库”、“管理样板站”、“先进党组织”、“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绿色站库”、“双文明先进集体”、“公司功勋集体”、“中国石油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2500人次。

【新区创业明星队——敖古拉综合采油队】

第九采油厂敖古拉采油作业区敖古拉综合采油队始建于1990年10月,是一个集采油、注水、集输、供电于一体的综合型采油队。全队现有员工92人,管理油、气、水井127口,计量间10座,中转站1座,联合站1座,担负着年产3.7万吨原油生产任务和36.05万立方米含水原油集输任务。累计生产原油101万吨,集输含水原油262.88万立方米,连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实现敖古拉油田以1.7%的采油速度连续8年稳产7万吨以上,创出外围“三低”油田高效开发的新水平,率先摘取外围采油厂第一块金牌,并实现“金牌三连冠”。先后20次荣获市、局级先进党组织、先进集体、功勋集体等荣誉称号。荣获“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石油标杆班组”和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油田公司命名为“新区创业明星队”。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6000人次。

【不断攀高的浅冷站——中七浅冷站】

天然气分公司油气加工六大队中七浅冷站组建于1985年3月,1986年8月28日正式建成投产。现有员工94人,下设冷冻、压缩、电仪、轻烃、锅炉、维修、后勤7个班组。管理大庆油田设计院自行设计的我国第一套氨压缩制冷装置,主要任务是将第一采油厂的油田伴生气通过氨压缩制冷工艺,生产出轻烃和干气,为大庆30万吨乙烯厂和大庆化肥厂提供原料和燃料。装置设计制冷温度-20±2℃,日处理天然气30万立方米,日产轻烃30吨。中七浅冷装置属于高危甲类一级消防重点,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高转速的“三易三高”特点。站队连续运行7600余天无事故,创大庆油田天然气初加工领域国产浅冷装置安全平稳运行最长周期。该站多次获得油田公司“管理样板站”、“先进党组织”、“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6年,被天然气分公司命名为“不断攀高的浅冷站”。

【踏踏实实 勇往直前——采气二队】

采气分公司第二作业区采气二队地处安达升平地区,1989年10月组建,现有员工63人,其中干部5人,党员10人,管理着升2号站、升3号站、升4号站、升深1号站、升深2号站、高平调压间等6座集气站,累计生产天然气达10亿立方米。该队先后被评为油田公司先进集体、功勋集体和先进党组织。1997年,被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命名为首批“青年文明号”示范单位,2006年,被评为油田公司基层建设标杆单位。

【解放思想无止境 勘探找油无禁区——勘探研究一室】

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研究一室成立于1964年,是一个在石油系统油气勘探领域屡建功勋的英雄集体。现有员工48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7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34人。该室主要承担大庆探区松辽盆地北部地区石油勘探任务。“十五”以来,这个室承担完成科研课题20余项,勘探设计8项,部署各类探井180余口,获集团公司、油田公司奖励11项,其中股份公司重大发现一等奖4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大庆油田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探井成功率由建室初期的30%提高到目前的60%以上。2006年,首次实现在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提交石油三级储量均超亿吨。2003年,被集团公司评为“百面红旗单位”,2006年,获油田公司“基层建设标杆单位”光荣称号。

【挑战采收率极限的科研团队——采收率研究二室】

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研究二室前身为1965年成立的采收率实验室,主要从事三元复合驱、微生物采油等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该室现有员工53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研究生17人,高级工程师20人,工程师22人,油田公司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目前,该室拥有驱油剂研制与评价实验室、三元复合驱机理与配方实验室、微生物采油技术实验室等五个实验室,拥有先进仪器设备220台(套)、微生物驱油、表面活性剂研制、泡沫复合驱等多项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大庆油田自主创新技术的重要基地。先后获油田公司级以上科技奖励200多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涌现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杨振宇,集团公司杰出科技工作者、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伍晓林等先进典型。2006年,被油田公司评为基层建设标杆单位,并命名为“挑战采收率极限的科研团队”。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2893人次。

【亚洲第一大岩芯库——勘探开发研究院岩芯资料室】

勘探开发研究院岩芯资料室组建于1983年,经过20多年发展,已成为集岩芯验收管理、岩芯分析样品制备、岩芯薄片制作、密闭取芯井现场实施、荧光检测分析、岩芯图像扫描、人造岩芯研制、岩芯长期保存八项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科研设计科室。该室现有岩芯库房4座,总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大庆探区自会战以来的所有钻井取芯资料都在此集中管理,为科技人员从事勘探开发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其中,1995年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的高架立体岩芯库,采用高架密集型设计,具有占地面积小,库存量大的特点,实现岩芯存取机械化。全库8190个货位,每个货位可以存放岩芯24米.总计可以存岩芯196560米,按每年有9800米岩芯入库计算,可以存放20年的钻井取芯。设有岩芯观察室3个,总面积1160平方米。截止到2007年12月底,共入库岩芯3886口井385344盒,其中,岩屑22096盒,岩芯库存量居亚洲第一。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近万人次。

【勇克油田水处理技术难关的先锋——水处理与油田化学研究室】

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水处理与油田化学研究室(简称水化室), 现有员工31人。主要从事油田水处理技术和油田化学剂的研究工作,重点通过研究经济有效的水处理设备和工艺技术及水处理药剂及加药工艺,使油田采出水达到回注或外排标准,确保油田生产顺利进行。多年来,累计完成科研项目27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奖22项,市局级奖97项,获国家专利33项。连续多年被评为油田公司“先进集体”和“先进党组织”。2004年,荣获油田公司功勋集体称号。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500人次。

【采油工程研究院新技术展厅】

采油工程研究院新技术展厅位于采油工程研究院院内,由门厅、技术展览厅和技术交流厅三部分组成。门厅悬挂展厅标牌和标识,摆放精美迎宾花瓶;技术展览厅宽敞明亮、形象直观,交错布设近百幅灯光展板及200余件实物展台,并配有小憩沙发、留言台、音控台、扩音系统等设施;技术交流厅环境优雅,内设沙发、茶几、30人会议桌、高档座椅、电动投影屏幕、扩音系统等配置。该展厅展示了大庆油田采油工程最新主体技术和服务能力。内容涵盖分层开采、油层改造、举升工艺、三次采油、钻井设计、规划方案等八个系列先进的采油工程技术。该展厅始建于1987年,并多次更新扩建。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28个国家300余人次参观交流;接待2500余人次国内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参观交流。目前,已成为大庆油田对外技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攻坚啃硬 作风顽强——消防七中队】

消防支队西区大队七中队组建于1967年,1974年实行义务兵役制,1983年纳入武警序列,1985年由现役制改为企业公安消防队,2002年随着大庆消防体制改革由企业公安消防队变为企业专职消防队。中队现有员工62人,执勤战备车辆8台,辖区面积112平方公里,消防重点保卫单位64个。1985年以来,共参加灭火战斗、抢险救援4200多次。中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1人荣立个人一等功,1人荣立个人二等功,15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中队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大庆石油管理局先进党组织,中队多次被评为大庆消防支队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标兵,被大庆团市委授予“青年突击队”光荣称号,被大庆市安全委员会评为模范公安消防队,并被支队党委命名为“攻坚啃硬,作风顽强”模范消防中队。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3500人次。

【传承“硬七队”精神的作业队——作业102队】

井下作业分公司作业一大队102队前身是1201钻井队,1958年在玉门成立,1964年更名为井下作业七队,1987年更名为井下作业102队。共完成钻井113口、进尺12.6万米,配水配产井171井次、酸化424口、化堵147口、维护性作业1300多口、压裂2100多口,累计增产原油300多万吨。形成以“艰苦奋斗、勇争第一的进取精神;胸怀全局、勇挑重担的奉献精神;坚持标准、严格要求的求实精神;尊重科学、善于管理的创新精神;忘我投入,诚信负责的敬业精神”为核心的“硬七队”精神。该队参加大庆石油会战后,获得“取芯冠军”称号。参加了“101”、“444”等多次大会战。先后被命名为“攻坚啃硬、奋发大干的硬七队”、“井下作业硬七队”。总结出“6831”文本模式,“543310”服务承诺,为基层队基础建设提供了框架。连续15年被评为油田标杆单位,7年被评为大庆油田金牌队。先后荣获油田公司“功勋集体”、集团公司“百面红旗单位”、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支部和模范劳动集体等光荣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等先后来队视察并给予充分肯定。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1.68万人次。

【英勇善战的修井铁军——修井107队】

井下作业分公司修井一大队107队组建于1982年9月,是专门从事油、水、气井大修作业施工的专业队伍。该队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HSE管理体系认证,施工占井周期100%达到合同要求,执行设计符合率100%,资料全准率100%,施工一次成功率99.1%,用户满意度95%以上。建队以来,该队相继攻克封堵升深102井等重大施工任务,创出油田大修队伍采用侧钻井技术、实施电泵井打捞、进行气井施工“三个第一”,被誉为油田“主治医师”。荣获原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金牌五连冠,集团公司工程技术服务系统先进队“铜奖”。多次被评为油田公司先进党组织、先进集体,2006年6月,被评为油田公司基层建设标杆单位,命名为“英勇善战的修井铁军”。先后有15人次受到集团公司及市局表彰,队长赵传利被油田公司选树为新时期“五面红旗”之一。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6600人次。

【科学严谨的录井队——海拉尔录井队】

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录井一公司海拉尔录井队组建于1985年,现有员工116人,下属11支录井小队,主要担负海拉尔盆地油气发现和油藏评价任务。20多年来,该队取得采集资料合格率、油气显示发现率、取心层位取准率、资料上交及时率均达到100%的好成绩。累计录井700余口,录井进尺达70万余米,及时准确发现油气显示10000余层,相继获得贝302井、贝16井、德112-227井等重大井筒油气发现,历史性地推动了海拉尔盆地勘探开发进程。该队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取得的成绩,赢得各界广泛关注和赞誉。相继获得集团公司“百面红旗单位”、油田公司“功勋集体”、大庆市“青年文明号”、油田公司先进党组织、中国质量协会石油分会“石油企业用户满意服务明星队”、油田公司“基层建设十大标杆”单位等荣誉,并被油田公司命名为“科学严谨的录井队”。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120人次。

【特别能战斗的地震队——2287地震队】

钻探工程公司物探一公司2287地震队成立于1978年6月,现有员工207人,各类设备百余台(套),资产近亿元,季节性外雇劳务工1000余人。成立以来,该队转战二连浩特、海拉尔、松辽盆地等探区,累计完成二维地震资料采集任务10000千米、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任务1200平方千米。成为一支具备在平原、山地、沙漠、沼泽、水域、城区及主力油田区等各种复杂地表条件下进行多道二维、三维及高分辨率地震施工能力的队伍。先后与美国西方地球物理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同济大学等合作开展“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等14项新技术试验,在国内第一个应用“卫星遥感RTK测量”等13项新技术。该队先后荣获“全国杰出青年文明号暨信用工程建设示范单位”、“全国优秀青年学习组织”、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集体、“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百面红旗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工程服务“银奖”。2006年,荣获大庆石油管理局二次创业“基层建设十面红旗”称号,并被命名为“特别能战斗的2287地震队”。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近万人次。

【“五型”党支部——15142钻井队】

15142钻井队隶属于钻探工程公司钻井四公司,现有员工49人,党员13人,团员10人。1988年建队以来,先后转战萨尔图、喇嘛甸、葡萄花、杏树岗、头台等油田区块,承担油田调整井、外围开发井、定向井、水平井、小井眼井、喷射钻井等各种特殊井型及工艺的施工任务,能够在水网、沼泽、平原、丘陵等多种地表条件下从事钻井施工,截止2007年,累计实现钻井674口、进尺956865米。2004年,该队创出单机钻井月8开7完进尺上万米、年上6万米的最高纪录。2005年实现年节余成本410万元。在夏季停运74天的情况下,全年实现钻井60口,进尺73382米,刷新大庆油田单部钻机钻井年进尺纪录。井队曾连续8年被公司党委评为“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多次被评为大庆石油管理局“金牌队”、“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建设标杆队”。2003年,通过集团公司甲级钻井队资质认证。2007年,该队四班被集团公司评为“中国石油先进班组”,钻井队荣获公司“铁人式红旗队伍标兵”荣誉称号。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4700人次。

【建设和谐家园——阳光家园客户服务中心】

矿区服务事业部物业管理二公司阳光家园客户服务中心组建于2002年5月,现有员工57人,党员7人。管理的阳光家园是集团集中管理的110个小区之一,位于大庆市让胡路区东湖小区,总占地面积20.44公顷,总建筑面积19.16万平方米,小区内有住宅楼37栋,居民2172户7600余人。客服中心主要担负阳光家园物业维修、绿化、清洁、保安、公共设施维护等工作。阳光家园小区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文明小区”、“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该客服中心荣获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被评为大庆油田“基层建设十面红旗”,命名为“构建和谐家园的阳光物业客服中心”。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1.2万人次。

【绿色文化小区——希望小区】

希望小区于1995年11月建成,占地面积 29万平方米,共有住宅楼29栋,居民5100余人。小区内设有中学、幼儿园、老年活动室、自行车棚、理烫发等生活服务设施。绿化面积3.89万平方米,有树木7501棵,绿化覆盖率达36%;人均占有绿地7.52平方米。1997年,被建设部评为“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2004年被,大庆石油管理局命名为“企业文化示范区”。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200人次。

【数字文化小区——科技园小区】

科技园小区位于大庆市让胡路区西苑街东部,1997年10月建成,小区占地面积22.6万平方米,共有住宅楼29栋,住户1336户,人口5100余人。小区内设有自行车房4座,离退休职工活动室1座,幼儿园1座;健身器材4套,小品76个,花坛18个,草坪8.2万平方米,树木16300多株,人均占有绿地面积21平方米。独具特色的广场、草坪灯、音响为居民营造了安静、幽雅的生活环境。1998年,该小区晋升为国家级物业管理优秀小区。200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安静小区。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400人次。

【传播企业精神 倡导文明新风——客运公交总站】

矿区服务事业部公共汽车公司大庆公交总站位于大庆市萨尔图区,大庆火车站正前方,2004年正式竣工。企业形象展示平台是公交广场企业文化示范区的主体建筑,平台长30米,高15米,背景为铁人王进喜带领工人人拉肩扛运钻机,铁人手握刹把钻井为主画面,配以“铁人队伍与您共创精彩世界”主导用语,展现老一代石油工人的英雄风采。主体建筑两侧的外延框架由六对白色钢柱组成,内侧四对钢柱直插云天,寓意着大庆石油管理局“外部拓展,持续发展”;两侧钢柱之间连缀着16个硕大的钢球,象征着大庆地区各大石油石化企业“团结一致,协调发展”。在公交广场前方,沿人行道一侧,是由8组40块宣传板组成的管理局企业文化宣传长廊,以图片衬托文字的形式,宣传集团公司企业精神、理念;宣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传大庆石油管理局二次创业发展战略等内容。公交广场前方东侧,是由5组10块宣传板组成并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反映公共汽车公司独具特色的服务文化宣传长廊。在公交总站大楼两侧候车室、西车场候车亭、公交总站服务大厅、公交线路、员工通勤车、公交站亭等导入企业文化理念,传播企业精神,倡导文明新风,净化社会环境。该企业文化示范区地处大庆客流集散中心,日客流量近15万人次,以受众群体广、示范作用大、灌输功能强的优势和服务文化鲜明的特点,成为大庆一处洋溢着浓郁石油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

【建设绿色和谐企业——宏伟热电厂】

电力集团宏伟热电厂始建于1995年,2001年8月正式成立,位于大庆市让胡路区马鞍山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宏伟化工园区内,拥有全国最大的单热源供热网,担负着为宏伟化工区供电、供热和让乘地区居民冬季采暖供热任务。厂区内种植树木82个品种近10万棵,总绿化面积14.55公顷,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生态景观。该厂热工分厂致力于打造高效学习团队,着力培养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截止2008年,大专以上学历员工100%,高中级职称11人,在读硕士生、博士生6人。先后荣获大庆石油管理局“先进党组织”,“基层建设标杆队”,电力集团“星火式”基层建设十面红旗单位等称号。发电分厂汽机运行三班创新班组管理,总结推行“四三三”班组管理法。先后荣获集团公司“先进班组”、管理局星级“五型班组”称号,并被电力集团命名为“高革超班”。该厂建设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于2006年5月投入使用,分为廉洁文化宣传教育、领导人员职务犯罪案例剖析两个展厅,是大庆油田首家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基地。2004年,该厂被评为集团公司花园式单位。先后被授予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1750人次。

【靠学习不断超越——燃机电厂】

电力集团燃机电厂现有员工56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5人。其前身是供电公司喇二电站,始建于1985年,是经国家计委和原石油部批准,从美国GE公司引进建设的MS-6001B型燃气轮机组发电厂,两台机组装机容量近10万千瓦,1986年建成投产,是当时国内第一座单轴联合循环燃机发电厂。投产以来,二号机组曾创出年运行8296小时、连续平稳运行215天的两项亚洲纪录;一号机组累计运行超过10万小时,美国GE公司先后两次赠匾表示祝贺;电厂累计发电近80亿千瓦时。该厂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开发,先后承担福州明达电厂、新疆库尔勒塔石化电厂、陕西杨凌电厂、苏丹吉利电站和印尼巨港电厂等23个商业保运和技术服务项目,累计创效1800万元。2003年10月,建成国内第一个燃机技术培训中心,以培训牵动市场开发和技术服务,培训学员300名。依靠不断学习和超越,燃机技术服务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外叫响“大庆电力”和“大庆燃机”品牌。2005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先进集体”。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等曾来该厂视察指导工作。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3176人次。

【精细管理的车间——轻烃分馏车间】

化工集团轻烃分馏分公司轻烃分馏车间现有员工62人,党员18人。管理一套20万吨/年的轻烃分馏装置,主要生产液化石油气、工业混合烷等11种产品,属典型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截至2008年底,实现安全生产5000余天无事故。组建15年来,多次荣获局“双文明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先进集体”、“基层建设标杆队”等称号,2005年,被集团公司确定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回收队精神”的发源地——回收队精神宣教室】

“回收队精神”是大庆艰苦创业“六个传家宝”之一。1960年,石油会战拉开序幕,几万大军开进荒原。当时物资十分短缺,许多井队因缺少钻头而停钻。时任1205钻井队队长铁人王进喜心急如焚,他主动带领大家成立回收小组,回收旧钻头等,进行修旧利废。随着油田生产建设规模壮大,1969年7月,在当时的钻探指挥部成立回收队,命名为“大庆回收队”。同年9月,被正式命名为“铁人回收队”。在铁人带动下,回收、修旧蔚然成风,在油田会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形成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内涵的“回收队精神”。经过近40年发展,原来的回收队已经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再生资源企业。作为“回收队精神”的发源地,回收队精神宣教室坐落于大庆让胡路区方晓一村物资集团再生资源公司院内。宣教室占地面积70平方米,共分《创业篇》、《发展篇》、《开拓篇》三个部分,展室以“回收队精神”的历史发展为脉络,以图片、实物、雕塑、宣传片等多种表现形式为手法,整个展室展出大小图片69幅,实物47件,详细直观地再现“回收队精神”形成、发展历程,给参观者以深刻启迪和教育。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3000人次。

【“种子精神”发源地——丰收创业园】

丰收管理站始建于1965年10月,是为油田开发建设服务而成立的农牧业单位。40多年来,丰收管理站在不断谋求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种子精神”,即小不看小、穷不认穷、难不畏难的勇气;播种生命、创造春色、收获希望的憧憬;辛勤耕耘、艰苦创业、战天斗地的豪情。建站初期,丰收人就播下为油田服务的“种子”,把根深深地扎在油田。为多打粮食多产菜,服务油田会战,4个家属队150多名家属艰苦创业,奋发大干,把荒芜的土地开辟成希望的田野。1966年5月,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到丰收管理站视察,提出“城乡结合,工农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矿区建设方针,极大鼓舞了丰收人。80年代初,改革的春风为这片沃土带来勃勃生机,该站在油田第一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市第一个办起轻小工业。90年代又形成农、牧、渔、运输筑路、轻小工业、特禽养殖全面发展的大好局面,成为油田多种经营系统远近闻名的企业。家属出身的站长栾桂英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人称“鸡窝里飞出金凤凰”。2005年,丰收管理站将废弃多年的特禽养殖厂改造修建成丰收园,使之成为企业对外沟通、展示形象的窗口和创造和谐、促进发展的平台。

【人人出手过得硬——龙庆收费管理所】

供水公司销售二分公司龙庆收费管理所组建于2001年,主要负责大庆让胡路区龙南地区8个居民小区、17000多个用户供水、收费及维修服务任务。现有班组6个,员工100人。短短7年间,该所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被评为大庆油田先进集体、基层建设标杆队、基层建设十面红旗、黑龙江省“青年文明号”、集团公司先进党组织。2007年,被中国质量协会石油分会授予“石油工业用户满意服务明星队”。2008年,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1.1万人次。

【超值服务——油田114查询台】

通信公司油田114查询台成立于1959年,前身是大庆会战指挥部总机班。现有员工109人,其中党员12人。下设114查询台、96760社区呼叫服务中心、专线转接台、质检台和机修班等五个班组。主要担负油田通信网固定电话号码查询、专线电话接转及大庆市助老热线、社区服务热线、政务公开热线等任务。截止2008年,累计为客户服务25.8亿次,年话务量已突破1500万次。会战时期,涌现出“话务八姐妹”等先进典型。该台先后获得集团公司先进党组织、黑龙江省、市局“三八红旗集体”、局金牌队、局先进集体标兵、局先进党组织标兵、局基层建设样板单位、局“基层建设十面红旗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7300人次。

【油田名片——2号丛式井采油平台】

2号丛式井采油平台是第一采油厂第七油矿503采油队所属的一个井组,员工3人,全部为女同志。井组多次被评为厂矿先进班组,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大庆市和油田公司“巾帼建功”岗。2007年6月,2号丛式井采油平台被确定为大庆市首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该井采油平台位于萨尔图油田南一区中部,1987年建成,1988年8月钻井,1989年7月投产,开发面积为0.35平方公里。管理油水井16口(采油井13口、注水井3口)、计量间1座、配水间1座。在16口井中,2口为直井,14口为定向斜井,井斜最大角度为27.2度,造斜点在井深120-160米处,最大水平位移240米。该井采油平台不仅是一个科技平台,更是采油人对外展示自我的窗口和舞台。由于地处碧波荡漾的陈家大院泡,而且是油田最大丛式井组,2号平台成为旅游参观和摄影爱好者最喜爱的地方。十几年来,平台接待国内外参观人员千余次,到这里进行摄影创作的人不计其数。优美的环境,整洁的井场,勤劳的女工和忙碌的抽油机群,浓厚的石油工业特点和科技文化内涵,使2号丛式井采油平台成为油田一张靓丽的名片。

【油田第一个电话站——中区电话站】

中区电话站(现大庆油田通信公司中区分公司)始建于1960年4月,从60年代初期的一台350门磁石小总机,历经几代,发展到今天油田通信的五大汇接局之一,拥有11900条2M传输电路,近4万条数字用户通路,300多公里通信电缆,70多公里通信光缆,39座SCDMA无线基站,实现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纤化,服务功能多样化,服务区域约150平方公里。该分公司现有员工95人,下设线务、机务、营业、营销、维修等18个班组。多年来,为油田通信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涌现出60年代以19号话务员为代表的战区标兵“话务八姐妹”,获省、市级发明创造奖的科技人员刘国栋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分公司连续多年获双文明建设标杆或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优秀班子、四好班子荣誉称号。2004年,被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授予诚信单位;2005年,被大庆市政府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6年,被国家消费者协会授予诚信维权单位。2007年6月,中区电话站被确定为大庆市首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3000人次。

【葡萄花炼油厂遗址】

葡萄花炼油厂1960年建成,是大庆第一座炼油厂。遗址位于第七采油厂厂区南3公里处,占地百余平方米,现存炼塔烟囱一座。2007年6月,葡萄花炼油厂遗址被确定为大庆市首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大庆石油会战初期,会战队伍一直集中在长垣南部的大同镇。1960年初,在葡萄花构造上部署的探井葡7井、葡4井、葡20井相继喷出工业油流。由于正处于3年经济困难时期,建设物资异常紧缺,没有燃料油,钻机和各种机动车辆开不起来。为此,石油部决定以最快速度先建起一座小炼油厂,厂址就定在葡萄花,并命名为葡萄花炼油厂。当时由石油部北京设计院承担设计,抚顺基建三公司承担建设安装任务,兰州炼油厂负责小炼油厂的生产管理。1960年3月27日,47名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从兰州出发,奔赴大庆油田。7月27日,年加工能力为3.6万吨的蒸馏裂化装置建成投产,炼出成品汽油、煤油、柴油,解决大庆会战对油品的需求。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位于长垣北部萨尔图构造上的萨66井完钻喷油,试油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大庆长垣南部探井,会战部署发生改变,会战大军“挥师北上”,主攻地区从大同镇附近移往北部萨尔图地区。1965年,远离油田中心的葡萄花炼油厂被拆除。几十年来,第七采油厂始终注意保护这一历史遗迹,并把它建成教育基地,作为葡萄花油田和大庆石油会战的历史见证。现遗址上建有铁人塑像,遗址所在地进行了绿化和保护,炼塔烟囱上安装了照明灯、旋转扶梯,塔身刻有石油工业老领导、原中顾委常委康世恩1989年9月19日视察七厂时的题词“不忘会战岁月,发扬大庆精神”。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2000人次。

【“缝补厂精神”发源地——职业服装公司“缝补厂精神”纪念室】

“缝补厂精神”是大庆艰苦创业六个传家宝之一,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重要组成部分,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辉典范。2007年6月,“缝补厂精神”发源地被确定为首批大庆市首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1960年冬,是大庆会战最艰难的时刻。为解决前线石油工人生产生活困难,在上级党委支持下,共产党员鄢长松等3名转业战士和曾阳春等5名职工家属,在两栋破牛棚里办起缝补组。1963年,扩大生产规模,正式办起缝补厂。主要为生产前线修旧利废和加工“两旧一新”棉工服。为方便前线工人,他们专门成立缝补小分队,到千里之外的井队和施工现场去拆洗缝补。在创业期间,缝补厂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亲切关怀,获得许多殊荣,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主要内容的“缝补厂精神”传遍全国。“缝补厂精神”纪念室坐落在“缝补厂精神”发源地、位于大庆市东风新村经一街11号的物资集团职业服装公司(前身是大庆第一针织厂)院内。纪念室占地面积132平方米,以“缝补厂精神”历史发展为脉络,以历史图片、实物、雕塑、宣传片等多种表现形式,展出大小图片320多幅、珍贵历史文物和实物133件,详细而又直观地再现“缝补厂精神”形成、发展历程,给参观者以深刻启迪和教育。截止2008年,累计接待参观者4000人次。

【首车原油外运地——东油库】

东油库始建于1960年4月,位于萨大路中平街,占地面积12.18万平方米,管理面积6800平方米。1960年6月1日,第一趟满载大庆石油会战辉煌成果的原油列车,就是从这里装车发往锦西石油五厂,当时距大庆石油会战正式开始仅1个月时间。2007年6月,东油库(首车原油外运地)被确定为大庆市首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东油库现隶属于第一采油厂第七油矿,员工83人,其中干部7人,党员7人,团员4人,班组7个。油库有精度0.2级的腰轮流量计16台,五级、六级外输泵各3台,2万立方米储油罐4座,设计最大储油量80000立方米,日最大外输能力为24000吨,日最大接收能力为25000吨。主要负责接收中七联、北二联、中十四联等联合站来油,并外输至南一油库和炼厂。2008年,日接收来油约16800吨,年外输原油量约517万吨。东油库有生产岗位七个,具有油库收存、发送原油、油品化验、计量交接、消防和生产生活用水供应、采暖和生产供热、输变电和电力供应等功能,使油库成为第七油矿原油生产的生命线。

【“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发源地——创业庄管理站家属一队】

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创业庄管理站家属一队是大庆石油会战初期,由薛桂芳等5名职工家属创立的“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发源地。家属一队先后涌现出全国“三八”红旗手薛桂芳、李长荣等多名先进模范人物,荣获各级各类奖状、锦旗等242面(件)。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余秋里、康世恩等都曾到家属一队视察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2007年6月,“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发源地被确定为大庆市首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薛桂芳响应大庆油田会战工委号召,带领王秀敏、杨学春、丛桂兰、吕玉莲4名青年妇女,背着3个孩子,扛着铁锹到离家15公里的荒原上,搭起帐篷开荒种地。她们克服重重困难,硬是用人拉犁杖,铁锹翻土,开出32亩土地,当年收获粮食1750斤,以实际行动支援石油大会战,点燃油田家属走出家门闹革命的第一把火,建立了大庆油田第一支以农为主的家属生产队。“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迅速传遍油田,越来越多的家属参加农副业生产,有力地支援了油田一线建设。“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荣誉室位于红岗区创业庄,内容纵贯家属一队的发展历史。共陈列奖状、奖牌和锦旗63面(件),各类历史图片35幅,真实全面地纪录家属一队创业历程。在距离荣誉室1.5公里、薛桂芳生前工作过的田头,还专门为她修建了墓碑,可以让人们深切缅怀以薛桂芳为代表的老一辈家属为开发大庆油田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全国储运战线上的一颗明珠——南三油库】

储运销售分公司南三油库于1968年12月建成投产,为适应油田发展需要,先后经过四次大规模扩建。油库现已成为占地面积80多万平方米的大型油库,年外输计量交接原油3000多万吨,接转俄油1200万吨,存储能力110万立方米,固定资产9.37亿元,主要储运生产设施共计1606台套,员工598人,技术管理人员64名。是国家一级要害生产单位和计量单位,也是大庆原油集散基地和俄罗斯原油接卸转输基地。截止2007年,该油库已连续安全生产14000多天。连续多年被集团公司评为“运销计量先进单位”、“三标样板站库”;集输队被油田公司评为先进党组织、功勋集体;总外输站计量班被评为油田公司基层建设标杆班组,并命名为“诚信精准计量班”。2007年6月,南三油库被确定为大庆市首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

【海拉尔油田发现井——贝16井】

贝16井是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构造带苏德五一6号构造上的一口预探井,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境内。2002年,该井在兴安岭群试油获得125t/d高产工业油流,从而一举发现苏德尔特油田,成为海拉尔盆地增储上产的主力地区,被誉为海拉尔油田发现井。2007年6月,贝16井被确定为大庆市首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该井于2002年7月26日开钻, 8月28日完井, 9月17日至11月27日由试油试采分公司试油02队、试油06队进行试油。当时正值党的十六大召开,该井发现单井日产超百吨的高产高丰度含油区块的喜讯,和油田其他三项重大成果一起被誉为大庆油田的“四喜临门”,向正在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献上厚礼。该井油气显示分布层位之广,油层厚度之大,储层物性之好,在整个海拉尔盆地都是少见的。尤其井日产超百吨的高产含油区块的存在,展示出海拉尔盆地良好的勘探前景。2004年2月10日,该井转交呼伦贝分公司贝16作业区。

大庆精神是我们的企业精神,是大庆石油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工作作风、道德准则的集中体现,是大庆石油企业企业文化的核心。它产生于60年代初举世闻名的大庆石油会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庆精神都是激励人们奋进的不竭动力。

大庆精神始终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而不断丰富完善。其主要内容有:发奋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无所畏惧,勇挑重担,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讲究科学,“三老四严”,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

神。大庆精神一直得到党中央的高度肯定。

1981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转发国家经委党组《关于工业学大庆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庆石油职工所以能够创造出那样的英雄业绩,为国家做出那样大的贡献,最重要的就在于他们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工人阶级的革命传统和优良品德,就在于他们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有不怕困难、勇挑重担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他们的这种革命精神,充分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本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应该进一步发扬光大。”

1989年9月25日,国务院致电祝贺大庆油田发现30周年。电文指出:“30年来,大庆油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和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以高度的爱国主义、艰苦创业和求实、献身精神为主要特征的大庆精神。”国务院认为,“大庆精神和大庆经验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1990年2月,江泽民同志高度评价了大庆精神,并把大庆精神概括为“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八个字。在新的时期,“爱国、创业、求实、奉献”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企业精神,并赋予新的内涵:“爱国”,即“爱岗敬业,产业报国,持续发展,为增强综合国力做贡献”;“创业”,即“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创业永恒,始终不渝地追求一流”;“求实”,即“讲求科学,实事求是,„三老四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奉献”,即“职工奉献企业,企业回报社会、回报客户、回报职工、回报投资者。”

第五篇:清洁生产内涵

清洁生产

中文名称:

清洁生产

英文名称:

clearer production

定义:

为生态产业和生态工程中一类生产方式。199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重新定义为:在工艺、产品、服务中持续地应用整合且预防的环境策略,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对于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和风险。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内涵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目录

定义

内涵

历史必然性

产生及发展

过程

微观措施

定义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者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叫法,例如“废物减量化”、“无废工艺”、“污染预防”等。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产品及服务采取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规划中心(UNEPIE/PAC)综合各种说法,采用了“清洁生产”这一术语,来表征从原料、生产工艺到产品使用全过程的广义的污染防治途径,给出了以下定义: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与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与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与所提供的服务中。美国环保局的定义:在美国,清洁生产又称为“污染预防”或“废物最小量化”。废物最小量化是美国清洁生产的初期表

述,后用污染预防一词所代替。美国对污染预防的定义为:“污染预防是在可能的最大限度内减少生产厂地所产生的废物量力它包括通过源削减(源削减指:在进行再生利用、处理和处置以前,减少流入或释放到环境中的任何有害物质、污染物或污染成分的数量;减少与这些有害物质、污染物或组分相关的对公共健康与环境的危害)、提高能源效率、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投入的原料以及降低水消耗量来合理利用资源人常用的两种源削减方法是改变产品和改进工艺(包括设备与技术更新、工艺与流程更新、产品的重组与设计更新、原材料的替代以及促进生产的科学管理、维护、培训或仓储控制)。污染预防不包括废物的厂外再生利用、废物处理、废物的浓缩或稀释以及减少其体积或有害性、毒性成分从一种环境介质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中的活动。”

《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定义: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综上所述,清洁生产的定义包含了两个全过程控制:生产全过程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与能源,尽可能不用有毒原材料并在生产过程中就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则是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最终处置过程中,尽可能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内涵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具体措施包括: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清洁生产的观念主要强调三个重点:(1)清洁能源。包括开发节能技术,尽可能开发利用再生能源以及合理利用常规能源。(2)清洁生产过程。包括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原料和中间产品。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回收,改善管理、提高效率。(3)清洁产品。包括以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为主导因素来考虑产品的制造过程甚至使用之后的回收利用,减少原材料和能源使用。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要求,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

(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节能、降耗、节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达到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合理化。

(2)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消耗过程与环境相融,降低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达到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最小化以及经济效益的

最大化。

清洁生产是生产者、消费者、社会三方面谋求利益最大化的集中体现:

(1)它是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对工业产品生产从设计开始,到产品使用后直至最终处置,给与了全过程的考虑和要求;(2)它不仅对生产,而且对服务也要求考虑对环境的影响;(3)它对工业废弃物实行费用有效的源削减,一改传统的不顾费用有效或单一末端控制办法;(4)它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与末端处理相比,成为受到企业欢迎的新事物;(5)它着眼于全球环境的彻底保护,为人类社会共建一个洁净的地球带来了希望。

历史必然性

清洁生产的出现是人类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一项迅速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是人类对工业化大生产所制造出有损于自然生态人类自身污染这种负面作用逐渐认识所作出的反应和行动。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忽视对工业污染的防治,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公害事件不断发生,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社会反映非常强烈。环境问题逐渐引起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并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对策。例如增大环保投资、建设污染控制和处理设施、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环境立法等,以控制和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发现:这种仅着眼于控制排污口(末端),使排放的污染物通过治理达标排放的办法,虽在一定时期内或在局部地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其原因在于:第一,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产品品种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工业生产所排污染物的种类检测越来越多,规定控制的污染物(特别是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从而对污染治理与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达到排放的要求,企业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大大提高了治理费用,即使如此,一些要求还难以达到。第二,由于污染治理技术有限,治理污染实质上很难达到彻底消除污染的目的。因为一般末端治理污染的办法是先通过必要的预处理,再进行生化处理后排放。而有些污染物是不能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只是稀释排放,不仅污染环境,甚至有的治理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有的治理只是将污染物转移,废气变废水,废水变废渣,废渣堆放填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形成恶性循环,破坏生态环境。第三,只着眼于末端处理的办法,不仅需要投资,而且使一些可以回收的资源(包含未反应的原料)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流失,致使企业原材料消耗增高,产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影响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实践证明:预防优于治理。根据日本环境厅1991年的报告,从经济上计算,在污染前采取防治对策比在污染后采取措施治理更为节省。例如就整个日本的硫氧化物造成的大气污染而言,排放后不采取对策所产生的受害金额是现在预防这种危害所

需费用的10倍。以水俣病而言,其推算结果则为100倍。可见两者之差极其悬殊。据美国EPA统计,美国用于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介质污染控制总费用(包括投资

和运行费),1972年为260亿美元(占GNP的1%),1987年猛增至850亿美元,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1200亿美元(占GNP的2.8%)。如杜邦公司每磅废物的处理费用以每年20~30%的速率增加,焚烧一桶危险废物可能要花费300~1500美元。即使如此

之高的经济代价仍未能达到预期的污染控制目标,末端处理在经济上已不堪重负。因此,发达国家通过治理污染的实践,逐步认识到防治工业污染不能只依靠治理排污口(末端)的污染,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必须“预防为主”,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实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不少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各大企业集团(公司)都纷纷研究开发和采用清洁工艺,开辟污染预防的新途径,把推行清洁生产作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1、 废水类:各类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饮用水各项指标;

2、废气类:有机类废气、焊锡废气、锅炉废气、发电机尾气、厨房油烟、厨房火烟、各类炉、窖尾气及各类工艺性粉尘等;

3、噪声:发电机房、空压机房噪声、厂界噪声等

产生及发展清洁生产的起源来自于1960的美国化学行业的污染预防审计。而“清洁生产”概念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当年欧共体在巴黎举行了“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国际研讨会”,会上提出“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的思想;1979年4月欧共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政策;198

4、198

5、1987年欧共体环境事务委员会三次拨款支持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自1989年,联合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以来,全球先后有8个国家建立了清洁生产中心,推动着各国清洁生产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UNEP IE/PAC)根据UNEP理事会会议的决议,制定了《清洁生产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清洁生产。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为组建两类工作组:一类为制革、造纸、纺织、金属表面加工等行业清洁生产工作组;另一类则是组建清洁生产政策及战略、数据网络、教育等业务工作组。该计划还强调要面向政界、工业界、学术界人士,提高他们的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公众,推进清洁生产的行动。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号召工业提高能效,开展清洁技术,更新替代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和原料,推动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亦积极响应,于1994年提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清洁生产列为“重点项目”之一。自1990年以来,联合国环境署已先后在坎特伯雷、巴黎、华沙、牛津、汉城、蒙特利尔等地举办了六次国际清洁生产高级研讨会。在1998年10月韩国汉城第五次国际清洁生产高级研讨会上,出台了《国际清洁生产宣言》,包括13个国家的部长及其它高级代表和9位公司领导人在内的64位签署者共同签署了该《宣言》,参加这次会议还有国际机构、商会、学术机构和专业协会等组织的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宣言》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中关键决策者对清洁生产战略的理解及该战略在他们中间的形象,它也将激励对清洁生产咨询服务的更广泛的需求。《国际清洁生产宣言》是对作为一种环境管理战略的

清洁生产公开的承诺。

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合作和开发组织(OECD)在许多国家采取不同措施鼓励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例如在西德,将70%投资用于清洁工艺的工厂可以申请减税。在英国,税收优惠政策是导致风力发电增长的原因。自1995年以来,经合组织国家的政府开始把它们的环境战略针对产品而不是工艺,以此为出发点,引进生命周期分析,以确定在产品寿命周期(包括制造、运输、使用和处置)中的哪一个阶段有可能削减或替代原材料投入和最有效并以最低费用消除污染物和废物。这一战略刺激和引导生产商和制造商以及政府政策制定者去寻找更富有想像力的途径来实现清洁生产和产品。美国、澳大利亚、荷兰、丹麦等发达国家在清洁生产立法、组织机构建设、科学研究、信息交换、示范项目和推广等领域已取得明显成就。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发达国家清洁生产政策有两个重要的倾向:其一是着眼点从清洁生产技术逐渐转向清洁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其二是从大型企业在获得财政支持和其他种类对工业的支持方面拥有优先权转变为更重视扶持中小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包括提供财政补贴、项目支持、技术服务和信息等措施。过程

清洁生产的定义包含了两个清洁过程控制:生产全过程和产品周期全过程。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尽最大可能减少它们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旨在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从原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思考方法与前不同之处在于:过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时,把注意力集中在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处理,以减小对环境的危害,而清洁生产则是要求把污染物消除在它产生之前。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要求,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节能、降耗、节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2)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消耗过程与环境相融,降低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微观措施

一、实施产品绿色设计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一要考虑环境保护,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二要考虑商业利益,降低成本、减少潜在的责任风险,提高竞争力。具体做法是,在产品设计之初就注意未来的可修改性,容易升级以及可生产几种产品的基础设计,提供减少固体废物污染的实质性机会。产品设计要达到只需要重新设计一些零件就可更新产品的目的,从而减少固体废物。在产品设计时还应考虑在生产中使用更少的材料或更多的节能成分,优先选择无毒、低毒、少污染的原辅材料替代原有毒性较大的原辅材料,防止原料及产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二、实施生产全过程控制

清洁的生产过程要求企业采用少废、无废的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生产设备;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和有毒有害的中间产品;使用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建立良好的卫生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组织物料的再循环;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系统

(TQMS);优化生产组织;进行必要的污染治理,实现清洁、高效的利用和生产。

三、实施材料优化管理材料优化管理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环节。选择材料,评估化学使用,估计生命周期是能提高材料管理的重要方面。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在选择材料时其要关心再使用与可循环性,具有再使用与再循环性的材料可以通过提高环境质量和减少成本获得经济与环境收益;实行合理的材料闭环流动,主要包括原材料和产品的回收处理过程的材料流动、产品使用过程的材料流动和产品制造过程的材料流动。原材料的加工循环是自然资源到成品材料的流动过程以及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所组成的一个封闭过程。产品制造过程的材料流动,是材料在整个制造系统中的流动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形成的循环过程。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材料的消耗。产品使用过程的材料流动是在产品的寿命周期内,产品的使用、维修、保养以及服务等过程和在这些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过程。产品的回收过程的材料流动是产品使用后的处理过程,其组成主要包括:可重用的零部件、可再生的零部件、不可再生的废弃物。在材料消耗的四个环节里,都要将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不仅要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或不污染,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没有污染。

上一篇:关工委表范文下一篇:公益论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