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生活

2023-01-11

第一篇: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生活

可再生能源世界

沈阳美亚热冷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美国亚太投资控股(中国)有限的独立公司。

公司成功的开发利用了浅层地能(热)的新能源,并震动了能源界,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专家评价说该项技术的应用,其意义已远远超过发现一个大油田。它将为节能减排领域带来一场空前的革命,由于其节能和环保的双重效益,国际上将其列入21世纪最有前途的50项新技术之一。沈阳美亚以同井回灌专利技术,打开了一个新的可再生能源世界,沈阳美亚以自主的知识产权,代替了传统的水源热泵(多井制),已成功为沈阳市落实节能减排、节水省地的一个新的亮点,沈阳美亚公司拥有该项核心技术,已形成从设计、施工、管理、服务一条龙的产业链。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为2005年北京可再生能源大会致辞中强调指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清洁、可永续利用。因此,大力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经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贾庆林、曾培炎等国家领导人及建设部部长汪光涛、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等先后进行了考察和批示。

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将其列入《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享受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市长王歧山亲自过问这项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广应用中央液态冷热源系统的意见》确定对“中央液冷热源

系统”的单井抽灌技术不纳入水资源费的收取范围。还出台了《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推广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的意见》,对推广工作进行具体规划。

本公司成立在沈阳市,几年来,备受市政府领导及各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市委书记和市长多次带队到本公司视察和指导工作,李英傑市长还亲自参加全国节能工作会议并向大会介绍“沈阳美亚热冷源科技公司成功开发利用浅层地能(热)的节能的新项目和沈阳市全面推进地源热泵系统建设的经验。

由于市领导重示,市政府召开多次专项会议,先后出台了“打造沈阳市蓝天工程计划”(用地源热泵技术取代燃煤供暖方式)和沈阳市人民政府沈政发[2006]20号文即:“关于全面推进地源热泵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了沈阳市人民政府令第71号“沈阳市地源热泵系统建设应用管理办法”。同时,根据中央政府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要求,市长、区长签定任务落实责任状。

附件: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第二篇: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

导 言

能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极为重要。在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下,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又不危及后代人前途的社会。因此,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多地用洁净能源替代高含碳量的矿物燃料,是我国能源建设遵循的原则。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约占商品能源消费构成的76%,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将成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9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能源短缺,利用水平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迄今尚有:1.2亿人口没用上电;5―8%的人口未解决清洁饮水;约7000万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此外,由于农村燃料短缺,造成森林过度樵采,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因地制宜,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把它们转化为高品位的电能,为边远偏僻和海岛等缺电无电地区提供照明、电视、水泵等动力能源,促进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使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实现小康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落实“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重要内容。

从能源长期发展战略高度来审视,我国必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既是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又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

我国政府一直关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1992年联合国全球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国务院提出了我国对环境与发展采取的10条对策和措施,明确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先完成“中国21世纪议程”报告的国家。在科技研究和示范推广方面,国家“六五”、“七五”以及“八五” 科技攻关中都安排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但由于我国在该领域投入资金数量过少,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虽在单项技术的研究示范方面有所进展,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系统技术的发展水平,尚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在资金投入力度上甚至还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

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在其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国际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交流频繁。因而,有必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制定好“1996―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这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起到重大深远的影响。

现状和差距

1.国外概况

70年代以来,鉴于常规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压力的增加,世界上许多国家重新加强了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1973年,美国制定了政府级阳光发电计划,1980年又正式将光伏发电列入公共电力规划,累计投资达8亿多美元。1992年,美国政府颁布了一项新的支持光伏发电发展的计划,目标要使2000年美国太阳电地的总产量达到1400兆瓦,约相当于目前全世界太阳电池总用量的10倍。克林顿政府1994的财政预算中,光伏发电的预算达7800多万美元,比1993年增加了23.4%。日本、德国等欧共体

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制定了国家有关发展规划或计划,大幅度增加了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投入。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还从政策上采取措拖鼓励开发利用洁净能源。如丹麦政府对安装风力发电机的用户给予100%的安装费用补帖,以后随风力发电技术进步则逐步减少直至完全取消。

近年来,国际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取得长足进展。到目前为止,世界太阳电池年销售量已超过60兆瓦,电池转换效率提高到15%以上,系统造价和发电成本己分别降至4美元/峰瓦和25美分/度电;在太阳热利用方面,由于技术日趋成熟,应用规模越来越大,仅美国太阳能热水器年销售额就逾10亿美元。太阳能热发电在技术上也有所突破,目前已有20余座大型太阳能热发电站正在运行或建设。

风力发电技术进展迅速,基本实现了规模性生产和应用。1992年底,全世界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已达270万千瓦,发电47亿度电;近年来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正在积极开发第三代风力发电机组。这种机组重量轻,单位面积获能大、可靠性高、装机费用低,发电成本将降至4-5美分/度电。

生物质能作为一项低碳能源技术受到广泛的重视。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美国及原苏朕等国家早在50年代就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城市和工厂污水,既治理了污染,又获得了能源。稻壳、蔗渣等农林废弃物,直接发电或通过热解气化供热发电的装置在北美、西欧、日本和巴西等许多地区和国家屡见不鲜,在美国即有近400万千瓦的装机;利用液化技术将生物质转换成液体燃料替代石油是科学家的长期愿望,80年代已在巴、美等国家实现。

氢能作为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及能源载体,近年来其开发与利用技术在工业化国家中得到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财力开展研究工作,如日本的“阳光计划”中制定了氢能发展规划,加拿大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电解制氢开发利用氢能,在欧洲利用核能发展氢能技术,美国利用太阳能,到2020年规划可建成供3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的城市供氢系统,并可大大降低汽车能耗。氢能的应用可望在21世纪得到飞速的发展。

2. 国内现状

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水能可开发资源为3.78亿千瓦,目前已开发利用11%;生物智能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和各种有机废物,利用量约为2.6亿吨标准煤,占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70%,整个用能的50%;在我国约6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太阳能年总辐射量超过60万焦耳/平方厘米,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风能资源总量为16亿千瓦,约10%可供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尚待继续勘探,目前已探明的地热储量约为4626亿吨标准煤,现利用的仅约十万分之一;我国海洋能源资源亦十分丰富,其中可开发的潮汐能就有2000万千瓦以上。

近20年来,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很大发展,已经成为现实能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各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年提供约3亿多吨标准煤(其中大部分是生物质能,在目前的商品能源统计数字中并未计入)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人民生活的能源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成绩主要表现在:

(1)小水电开发和利用取得世界公认的成就。到1993年底,全国运行中的小水电站达6万多座,目前全国97%的乡、92%的村和87%的农户通了电;小水电作为一种有效的农村能源,在实现中国农村电气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109个县实现了初级农村电气化,200个县正在开展第二批初级农村电气化建设。

(2)薪炭林建设和薪材能源开发取得了显著进展,“六五”以来的13年。全国营造薪炭林472万多公顷,使我国薪炭林总面积达到540万公顷,加上其他森林年合理生产薪材能

源约一亿吨标准煤,发展薪炭林对缓解当地农村能源紧张,保护森林资源、林草植被被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又有新的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的农户普及了高效率节柴灶,每年可以节约1/3到1/2的燃料消耗;户用沼气克服了历史上的大起大落,走上了稳定发展阶段,全国525万个沼气池年产气12亿多立方米;大中型沼气工程作为一项能源环保技术,如雨后春笋,发展很快,100立方米以上的有600多处;集中供气己达8.4万户,沼气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蓬勃发展,方兴未艾。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改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提高利用效率,还开展了把秸秆等农林废弃物转换为优质气体、液化燃料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已建成一些示范工程。

(3)太阳能的利用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太阳能热利用方面,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被动式太阳房和太阳能干燥器。经过以往十年的努力,我国太阳能热利用在这四个领域技术已基本过关,科技成果不同程度地转入小批量生产,有了一定数量推广应用的覆盖面,在缓解当地常规能源短缺和减轻生态和环境恶化等方面收到了实效。 据1993年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推广大阳能热水器230万平方米,被动式太阳房180万平方米,太阳能农作物温室34.2万公顷,太阳灶14万台,太阳能干燥器13200平方米,并一直保持发展势头。国产太阳能热水器平均每平方米每年可节约100一150公斤标准煤,被动式太阳房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在采暖期可节约20?/FONT>40公斤标煤,太阳灶每台每年可节约柴草500-700公斤,节能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始于70年代,但直到1982年以后方真正发展起来,在1983年一1987年短短的几年内先后从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进了七条太阳电池生产线,使我国太阳电池的生产能力从1984年以前的年产200千瓦跃到1988年的4.5兆瓦。在应用方面,我国目前太阳电池主要用于通信系统和边远无电地区,年销售约1.1兆瓦。特别是我国迄今尚有28个无电县,上千个无电乡村,成千个无电岛屿,对解决这些边远偏辟地区供电问题光伏发电已经并将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目前西藏的9个无水力无电县中,已建成2个功率分别为10千瓦和20千瓦的光伏电站,其余7个已纳入国家计划正在兴建之中。在太阳电池研究方面,实用型单晶硅电池效率达12一13%,多晶硅电池为9一10%,非晶硅电池为5-6%。虽然高效硅电池及非晶电池的实验室水平与国外相差不大,但在向生产力转化方面却差得很多,有些新型且有潜力的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国内尚属空白。

(4)风能开发利用继续发展。我国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6万千瓦。80年代以来,50瓦至200瓦的微型风力发电机箱继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目前约有12万余台在内蒙、新疆、青海等牧区草原和沿海无电网地区运行,解决了渔、牧民看电视和照明问题。1-20千瓦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达到小批量生产阶段,目前正在研制50-200千瓦的中、大型风力发电机,有14个风电场正在建设当中。与此同时,低扬程大流量和高扬程小流量两种新型风力提水机已研制成功。此外,在全国风能资源调查,风力机性能测试技术、基础理论研究、风能综合利用、国外风力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风电场的试验运行方面均取得进展。

(5)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我国地热资源现已利用的相当干400万吨标准。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西藏的地热开发利用,羊八井地热电站现装机总容量2.5万干瓦,年发电量达9700万度电,为拉萨电网供电的50%,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电站。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方面,目前已建有潮汐发电站总装机容量5930千瓦,年发电量1021万度电;波浪发电试验电站也在建设之中。氢能等极有应用前景的新能源技术开发尚处于实验室试验研究阶段。

3.存在的问题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近20年来,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开发利用的确取得可喜成绩,甚至在一些项目上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是,从总体来看,无论是科研水平,开发利用规模,还是产业发展等都同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其主要问题是:

*没有纳入国家能源建设计划;

*没有纳入各级正常的财政拨款渠道;

*缺乏鼓励推广及扶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应政策、法规等;

*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太少,如对太阳能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不及美国的1%,甚至不及印度等国家;

*商品化程度低,产业化薄弱。

目标和任务

1.目标

今后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大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新技术、新工艺有大的突破,国内外已成熟的技术要实现大规模、现代化生产,形成比较完善的生产体系和服务体系;实际使用数量要达到39000万吨标准煤以上(包括生物质能传统利用方式的利用量,下同),为保护环境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这个目标可分为两个阶段实施,即:

第一阶段;从现在至2000年,通过强化科技研制和试点示范工作,使多数新能源技术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其中一些成熟的实用技术,要尽快形成产业,扩大应用,进入市场;逐步改变生物质传统的低效利用方式,发挥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作用,为解决边远和海岛等无电地区用电问题作出贡献。全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总量达到29800万吨标准煤。

第二阶段,从2001年至2010年,全面推广应用新能源技术,建立起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体系和科研体系,主要技术项目基本上都要求达到规模生产水平,各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总量增加到39000万吨标准煤。

2.任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任务是要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的10年间,选择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价值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其工作重点是加强这些技术的试点示范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促进产业形成,尽快实现商品化生产和推广应用。

工作的主要方面是:

研究开发高产和多功能的薪炭林树种及栽培工艺技术和速生林营造技术,建设商品性薪炭林基地,重点放在农民缺柴、水土流失严重和有条件发展薪炭林的地区,力争2000年和2010年全国薪炭林面积分别达到640万公顷和1340万公顷,加上其它每年提供薪柴18000万吨(相当于10000万吨标准煤)和27000万吨(15400万吨标煤);

在巩固、提高节柴改灶的成果基础上,实现居民节煤炉灶具的商品化生产和销售,完善省柴灶的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使每年节柴数量达到10000万吨以上,约相当于5000万吨标准煤量;

加速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效的直接燃烧技术、致密固化成型、气化和液化技术,形成和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到2000年和2010年生物质能高品位利用能力达到250和1700万吨标准煤;

利用农村及城镇酒厂、糖厂和畜禽养殖场的有机废弃物,发展沼气,使之转化为高品位能源,并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利用价值;同时加强大中型沼气工程的设计规范、标准和设备

的成套供应,使全国沼气的总用户(含集中供气户)2000年和2010年分别达755万户和1235万户,沼气供应量达到22.6亿M3和40亿M3,约相当于180万和314万吨标准煤的能量;

加快小水能资源的开发,2000年和2010年小水电站的总装机达到1983万千瓦和2788万千瓦,发电量为744和l170亿度电,分别相当于3132万吨和4930万吨标准量;

扩大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把推广应用节能型太阳能建筑、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优发电系统作为重点来抓。太阳能建筑和太阳能热水器等要形成规模生产,完善产业体系,进一步拓宽市场,特别要在太阳电池组件和配套关键技术装备方面努力,降低系统造价,在2000年前完成西藏9个无电县独立光伏电站的建设,大力推广应用小功率光伏系统,建立分散型和集中型兆瓦级联网光伏示范性电站,太阳能开发利用总量到2000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123万吨和467万吨标准煤。继续抓好小风机生产、销售服务工作,同时下大力气提高大型风机的设计能力和制造工艺水平,加速国产化进程,改进风力透平机的特性;集中力量开发200千瓦以上风力机、风力田控制和管理系统,加强和完善风力图规划选点和勘察设计工作建造若干个大型风力田,为它的0年和2019年全国风能开发能力达到30—40万千瓦(35—46万吨标准煤)和100-l10万千瓦(108万吨标准煤)创造条件。在继续抓好西藏地热电站的同时积极开发其他有高温热储地区的资源,采用热泵等新技术,解决好地热腐蚀、防垢和回灌问题,进一步扩大地热直接利用和发电规模,争取2000年和2010年应用规模分别实现88万吨标准煤和151万吨标准煤;

潮汐能的开发重点以浙江和福建等地区为主,2000年以前开展低水头、大流量万千瓦级的全贯流机组及海工技术的试验和研究,开发能力达到5万千瓦;2010年争取建成30万千瓦实用型电站,年供能量达到31万吨标准煤;

加快氢能制取、贮存和利用装置的开发步伐,取得技术上的突破。2010年建成具有商业意义的太阳能一氢能系统和煤化学制氢装置,其规模应不少于5000MHz日;

加强城乡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的有机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000年稻壳发电、林屑发电、蔗渣发电和垃圾发电的装机容量要求超过5万千瓦,2010年达到30万千瓦,届时全年提供的能量分别约为8万和50万吨标准煤。

对策和措施

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一项远有前景,近有实效的事业。但由于尚处在发展初期,同其它能源建设相比,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相应的扶持政策。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全国能源的供需平衡,对解决我国城乡,特别是广大边远地区的能源供应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要提高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把推进其开发利用作为一项基本的能源政策,切实加强领导。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纳入到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

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和中央有关部委要加强协调与合作,制定统一的、切实可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划,指导和协调各个部门、地区的有关发展计划,并及时就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的某些重大问题共同商量,分头实施,既分工又协调,建立科学研究和产业化一条龙的开发体制,避免重复研究,重复引进。

2.制定优惠政策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公益事业。目前大多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处于发展的初期,产业规模小而获益能力低,尚不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因此,必须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保护。

制定有利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是国家扶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最有力的支持。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经贸委与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共同协商,根据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和规划目标,技术类型和特点,应用前景和获利能力,分门别类地研究和制定相应的财政、投资、信贷、税收和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加财政资助和投资力度。一定要从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出发增加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科研、技术产品的研制和开发的财政资助和投资力度,保证必须的资金投入,及时到位,加速产品工艺技术的突破和系统开发的过程。加大信贷规模,提供低息贷款。要比常规能源发展有更具体的优惠的投资政策,加大产业化建设和服务体系的信贷规模,提供长期的低利率贷款。—同时加强宣传,调动各方面授资热情,扩大资金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制订减免税收、价格补贴和奖励政策。这些政策的制订必将加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产品进入市场,提高竞争力,最终依靠自身的发展潜力,确立并占有其应有的市场份额。

3.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科研和示范

根据本纲要的要求,主管部委将研究和制定1996到2010年的发展规划,并据此制定“九五”计划,集中资金、集中力量支持优先发展项目,加强科研示范和产业化的衔接,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4.加强产业化建设

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要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把技术上基本成熟的产品尽快定型,鼓励企业打破部门、地区界限,实行横向联合,组织专业化生产。国家在投资、价格和税收等方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支持一批新能源骨干企业的发展,建立有规模生产能力的产业体系,使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路。建立国家级的质量监测系统。抓好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随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必须尽快建立和发展相应的技术服务体系。应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个体和集体开办新能源技术服务公司,承包新能源设备的销售、安装、调试、维修等技术服务工作,加强对各类技术服务公司的技术指导的职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和质量。

5.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资金。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当今国际上的一太热点,要抓住当前太好时机,继续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克服一切从头做起的思想,有的、有选择地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主要设备,在高起点上发展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提倡双边的、多边的合作研究及合作生产。加强人、技术和信息交流。采取切实步骤,为吸收国际机构和社会团体、企业家和个人来华投资,独资或合资开办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体创造条件。

第三篇: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发展综述

要:截止到2001年底,世界可再生能源供应量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6. 7%。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的和方向各不相同,但总体发展较为迅速,表现在:1)大型并网风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底,世界风力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了5000万千瓦;我国风电装机总容量为126万千瓦,到“十一五”末期,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2)太阳能光伏发电稳步发展。2005年,世界光伏发电总容量超过250万千瓦,我国达到7万千瓦以上。3)太阳能热水器继续在能源供应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到2005年底,全国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超过7000万平方米,约占全球使用量的60%,在过去10年中增长率达到27%。太阳能热水器建筑一体化将是今后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方向。钧生物质能现代技术利用多样化。在国外,生物质能的商业化利用得到了政府的政策优惠和扶持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的重点将是生物质发电、沼气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等。预计到2010年,我国燃料乙醇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00万吨,生物柴油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0万吨,总计年替代200万吨成品油。

关键词:世界;中国可再生能源;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发展策略;展望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市场应用和产业,如光伏发电、风电等年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实现能源多样化、应付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替代能源。尤其是近两年,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的热点。

一、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 截止到200年底,包括传统的生物质能源和水电,世界可再生能源供应量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6. 7%,新兴的可再生能源也在全球的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据了2%。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6000万千瓦,其中小水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达到了6100.1800.3900. 890和180万千瓦。就发展速度而言,并网光伏发电发展最快,2000-}-2001年,其平均年增长速度达到66%;其次是风力发电,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7%0

二、各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

世界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动因和方向有较大差别。发达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目的是:应对气候变化,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能源来源多样化,保障能源安全;保持技术优势,扩大出口。而发展中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扩大能源供应和缓解能源短缺。因此,世界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所采取的战略也有一定的差别。

欧盟是世界上最推崇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国家集团,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是在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目前欧洲已经成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技术和市场发展的中心。欧洲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制定具体目标、落实经济政策、建立研发队伍、培育产业基础、建立市场氛围、鼓励企业竞争。

美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策略则是注重技术优势、保持世界领先。美国对于不同的技术采取不同的发展对策太阳能发展的重点在技术研发,保持工业技术的领先地位;风力发电、地热则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产业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的重点是成本驱动,开拓市场;氢能则是着眼未来、强调国际合作。

印度和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中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领头羊。印度注重根据自身条件,寻找突破口,所采取的策略是:风力发电以市场换技术,市场规模和产业技术同步发展;太阳能是适度发展,使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生物质能源则以解决农村能源为主;氢能是跟随国际潮流,在研发上面有所投入。巴西则是依靠资源优势,重点在水电和生物液体燃料方面有所突破。2001年,巴西生物液体燃料产量达到了1500万吨,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从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在小水电、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总量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展望

1.大型并网风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大型并网风电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20002005年的年增长率为28%, 2005年底,世界风力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了5000万千瓦。

我国的并网风电在“十五”期间也得到迅速发展。到2005年底,全国风电装机总容量为126万千瓦,位居世界第十位。其中2005年新投入运行的风机容量接近50万千瓦,年增长率达到60%0目前,新装机主力机型为1. 5--2. 5兆瓦,平均为2兆瓦左右。我国已经建成了X13个风电场,掌握了风电场运行管理的技术和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风电设计和施工的技术人才,为风电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处在准备阶段的风电项目装机已达100万千瓦以上。“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入风电场开发的黄金时期,据国家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到“十一五”末期,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中国将成为继欧洲、美国和印度之后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市场之一。

2.太阳能光伏发电稳步发展

2005年,世界光伏发电总容量超过250万千瓦。光伏发电从主要为边远地区的居民供电向并网发电方向发展,2005年并网发电占全部光伏发电总容量的80%以上。2005年,世界光伏发电产品的产量超过了1000多兆瓦。

2005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也达到7万千瓦以上,光伏电池的制造能力也已超过200兆瓦,生产企业有10多家。近两年,在德国和日本等极为优惠的经济政策的激励下,国际光伏市场需求强劲,我国的光伏产品也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产业建设的热潮,目前还有几条万千瓦级的组件生产线正在建设之中。与其他发电方式相比,目前的光伏发电的成本还很高,政府的激励政策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因,日本和德国是其主要的需求市场。因此,考虑到经济成本及支持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光伏发电应采取稳步发展的原则和策略。“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一方面还将以采用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和建设小型光伏电站为主,以解决偏远地区无电村和无电户的供电问题。计划将建设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0万千瓦,为200万户偏远地区农牧民(即目前我国三分之一的无电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用电。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屋顶系统的经验,在经济较发达、城市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在公益性建筑物和其他建筑物以及在道路、公园、车站等公共设施照明中推广使用光伏电源,到2010年建设总容量5万千瓦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此外,还将开展大型并网光伏系统的不范项目,为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开展大型并网光伏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做准备。“十一五”末期,我国在光伏系统这三个方面的应用总量将达到约X10万千瓦。

3.太阳能热水器继续在能源供应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我国在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太阳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用于城乡居民热水供应,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在我国已经完全商业化,生产量和使用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到2005年底,全国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超过7000万平方米,约占全球使用量的60%,在过去10年中增长率达到27%0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家超过3000家,生产量超过1000万平方米,全真空玻璃管热水器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太阳能热水器和建筑结合的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12月,建设部出台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太阳能热水器建筑一体化将是今后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方向。

4.生物质能现代技术利用多样化

生物质能源是除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之外,人类消耗的能源资源的最大来源。2000年,全球生物质能消费量为17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供应的1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用生物质能源的数量和技术差别很大,发达国家以商业化利用为主,主要是发电供热,其次为生物液体燃料。而发展中国家消耗的生物质能大部分是非商品能源,以直接燃烧用作炊事和采暖为主,热效率很低(仅10%左右),且易造成环境污染。

生物质能商业化利用的主要技术方向包括发电技术、气化技术、液化技术和成型技术等。在发达国家,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占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70%,美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000万千瓦,单机容量为10兆-30兆瓦,预计2015年将达到1600万千瓦。目前,北欧国家广泛采用生物质供热和热电联产。此外,随着石油供应的口趋紧张,世界各国都在尝试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液体燃料,例如燃料乙醇、合成柴油和生物柴油等。20世纪70年代末,巴西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木薯和甘蔗制乙醇计划,全国现有X185个乙醇生产),年产乙醇137亿升,有X100万辆汽车采用纯乙醇燃料。欧洲近年来大力开发生物柴油技术,利用休闲耕地生产油料作物。这类技术在德国发展最为迅速,已经形成近百万吨的生产能力,并制定了面向商业化应用的扶持政策和技术标准等。

在国外,生物质能的商业化利用均得到了政府的政策优惠和扶持。美国生物质发电成本为5-}-6美分/千瓦时,而上网电价在9美分/千瓦时左右,高出常规能源发电的上网电价。巴西生物乙醇的生产成本最低,已降到22美分/升,接近汽油价格,政府给予投资补贴和优惠价格。

我国的生物质能源资源主要是农业废弃物、森林和林产品剩余物及城市生活垃圾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分布广泛,其中农业秸秆年产量超过6亿吨,其中约三分之一可作为能源用途,农产品加工和畜牧业废弃物理论上可以生产沼气近800亿立方米。森林和林业剩余物的资源量也相当丰富。能源作物是具有商业开发前途的生物能源资源。适合我国种植的能源作物品种很多,主要有油菜籽等油料作物和一些野生植物,例如,漆树、黄连木和甜高粱等。

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仍然以传统的燃烧技术为主,生物质气化、液化和发电等技术正得到逐步发展。气化以厌氧发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主,同时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直接气化技术。目前,全国已经建成小型户用沼气池1200多万口,大中型沼气工程1500多座,年产沼气50多亿立方米。我国在生物质能源液化技术方面尚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目前主要开发和利用的技术是乙醇燃料技术和生物油技术。全国已经建成南北两大乙醇燃料生产基地,形成了10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生物油产量已经达到5万吨左右。生物质能源发电技术主要集中在糖厂的热电联产和稻壳发电,其装机容量约200万千瓦。其他形式的生物质能源发电,例如,气化发电、混合燃料发电技术的应用还不具备规模。

根据目前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状况,生物质能利用重点将是生物质发电、沼气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等。生物质发电主要有农林废弃物发电、垃圾发电和沼气发电。在“十一五”期间将形成500多万千瓦的装机能力。在资源丰富地区,建设区域型的兆瓦级的以秸秆、稻壳、蔗渣、灌木林和木材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发电厂;在经济较发达、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工业废水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沼气工程,合理配套安装沼气发电设施等。

沼气和农林废弃物气化技术产生的沼气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部分生活用燃气,生物质气化技术还可以作为解决农村废弃物和工业生产废弃物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因此,“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扩大农村地区的户用沼气,特别是与农业生产结合的沼气技术的应用范围,在城镇发展以大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和工业废水沼气工程为气源的集中供气。

生物质液体燃料是重要的石油替代产品,主要包括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近期我国重点技术研发方向是利用非粮食原料(主要为甜高梁、木薯以及木质纤维素等)生产燃料乙醇技术和以麻疯树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并建设规模化原料供应基地,建立生物质液体燃料加工企业。到2010年,燃料乙醇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00万吨,生物柴油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0万吨,总计年替代200万吨成品油。

四、结语

世界可再生能源现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些技术已经达到或接近商业化水平,无论从资源、技术还是产业角度看,可再生能源在近期都有大规模发展的潜力。可再生能源已经开始在世界能源供应中发挥作用,可以在未来能源供应构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上已经有30多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可以达到10%以上,2050年可以达到10%或更高的水平,成为重要的替代能源。我国也已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国家目标:到“十一五”末期,水电、风电、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利用等将达到2. 7亿吨标准煤,满足10%的能源需求,2020年达到15%,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总量将达到}1. 5亿吨标准煤。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相关的价格、税收、强制性市场配额和并网接入等鼓励扶持政策也相继出台,可以预期,未来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第四篇:鄢陵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材料汇报

鄢陵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

情况汇报材料

为加大可再生能源在我县各类建筑的推广应用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加快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兴产业,推动可再生能源在我县建筑领域大规模应用,实现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目标。鄢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办公室,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在居民小区、医疗卫生、新农村建设、安置保障房工程等领域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目前,太阳能、地源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呈现出齐头并进、形式喜人的动人景象。

(一) 国家补助资金补贴标准及管理办法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专项补助资金的90%用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奖励,10%用于配套能力建设。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设项目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10元的标准补助,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为建筑物供热供冷的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20元的补助标准,采用太阳能和地源热泵系统集成技术的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30元的标准补助。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分项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20%后,拨付补贴资金总额的50%至项目单位。项目完工后,经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50%的补助资金。

(二)近几年完成工作情况

按照《河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绿色住宅小区。自2008年至2014年9月份,鄢陵县共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竣工项目居住建筑57个,建筑总面积为58.5万平方米;公共建筑17个,建筑总面积为3.61万平方米。新建建筑绿色比例达到了50%以上。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

1. 借助技术支撑单位力量,加强宣传力度 在示范县的推广实施工作中,应充分借助技术支撑单位的技术力量,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推广宣传力度,同时调动本县太阳能(光热、光伏)等生产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在我县土壤源热泵应用、地表水源热泵应用、太阳能构件一体化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应用及风能应用中有所突破,真正起到示范项目、示范县的作用。

2. 建立健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制度

按照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要求,要求建设单位在房屋施工、销售现场将建筑节能及绿色性能以张贴、载明等方式予以明示,按照施工图审查机构出具的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建筑情况,设置《建筑节能工程信息公示牌》。

3、强化检测验收,加强行业监管

1)、 规范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每个项目都要按照规范要 求或标准图都要按照规范要求或标准图集进行设计并经过审 查,施工过程中要依法进行质量安全监督和监理,确保工程质 量和安全。

2)、严格工程竣工验收管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 监督部门要严把质量关。工程竣工时,要严格按照竣工验收相 关规定进行自检自验,在此基础上申请省级验收。

2014年12月17日

第五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摘要:人类生存依赖能源,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的缺口增大,能源安全及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显突出。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再三指出: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要大力提倡和扶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而最重要的便是大力研究和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关键字: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一、 我国能源形势与发展接替新能源的重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我国能源资源“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使我们正面临严峻的能源形势。近10年来,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率达到7% ,而同期石油产量年增长速度仅为118% ,石油供应形势十分严峻。2003年我国进口原油9 112万吨,对外依存度达35%。今年原油进口量将突破1亿吨,面对50%的进口石油,我国石油安全形势令人担忧。

我国煤炭资源总藏量位居世界第一,可釆储量2 406亿吨,位居世界第二。煤炭约占我国化石能源的95%和储量约90%。尽管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形势不容乐观。一是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己查明资源中精查和详查资源只有42% ,煤炭供给能力不足。二是经济可采储量少,人均占有量仅145 t,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三是煤炭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全国煤炭回采率仅30% ,小型煤矿回采率仅15 ~20%,与国外85%的先进水平相比相差甚远。四是我国煤炭超过60%的产量用于发电,即世界每使用3 t煤,其中就有1 t是在中国烧掉的。

而燃煤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五是煤炭生产安全隐患多,事故频繁发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能源资源形势是严峻的。石油、煤作为重要的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一天要消耗殆尽。因此,从我国目前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在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注重节约能源资源的同时,大力开发接替能源(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是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战略的要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生态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既是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又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

——《国土资源情报》

二、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1.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地热来自地球内部。按目前地热井可以钻到4000 米深度计算, 大陆地壳浅层就贮存有相当于3.57 亿亿吨标准煤的热量。按现在全世界一年的能源消耗相当于100 多亿吨标准煤折算, 这部分地热能可供全人类消耗300 年。

我国地热资源的最广泛利用是继承了传统优势的温泉洗浴和医疗, 近十余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利用温泉的品位开发的地热休闲和保健项目受到越来越多大众的青睐, 各种形式的温泉游泳和娱乐, 以及人性化的温泉泡浴和保健理疗都有稳定持久的发展, 更有“温泉入户”的房 地产适应了富裕家庭的消费享受。还有一种结合高新技术的地热( 源) 热泵利用, 已形成了世界上近十余年来的热门发展。它可以提取低温地热资源、甚至常温地下水和土壤中的热量, 通过热泵技术使1kW 的电能产生3 ~4kW 的热能, 这样高的能效利用是其他任何能源做不到的。这种技术能兼用于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因此适应欧美市场的需求, 带动了运用和技术的大发展。近年来在我国也已开始应用。2005 年世界地热大会的主题是“地热能: 本土的可再生的绿色选择”。虽然目前世界上地热资源的发电利用和直接利用的能量仅占世界总能源利用的1%, 但是面临世界原油价格的飞涨, 地热能向我们展示了作为基本没有污染的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潜力

——《知识就是力量》

2.风能的开发利用

在我国,风能也是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气象条件复杂多样,蕴藏的风力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两大风带:一是“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二是东部沿海陆地、岛屿及近岸海域。据统计,陆地加近海有15亿千瓦以上的风力资源。其中,陆地10米以内风力资源为2.53亿千瓦,陆上杆塔高度100米内可利用风能则高达7亿瓦。

我国的风电开发目前还处于初期,但发展较快,技个装备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已能批量生产单机容量为750千瓦的风电设备,1.2兆瓦和1.5兆瓦机组正在样机

试验阶段。截至2007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已突破了600万千瓦,居世界第五位,目前正在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沿海等地加快建设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厂。未来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前景非常广阔。据预测,今年底风电的装机容量将突破1000万千瓦,两年后将突破2000万千瓦,有望提前实现《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的规划目标,将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国家之一。

开发风电对环境来讲,利大于弊。由于大量的风能资源处于戈壁滩、大草原和沿海滩涂地区,给开发带来不便,但依靠后方力量的支援一定能够克服。此外,虽然风电建设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旋转的风机叶片可能产生噪音污染等,但在荒凉地区开发风电,对社会和环境影响非常少,不占用基本农田,不存在与民争地的矛盾。因此,在这些地区的大风口建设风电,不仅可以利用荒地清洁生产电力,还可以削弱风速,减少冬春季节的扬沙浮尘天气。

——《陕西综合经济》

3.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约为3175 ×1026W)的22亿分之一,但己高达173 000TW,即太阳每秒钟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500万吨标准煤。

目前人类利用太阳能,主要是利用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单晶硅电池、太阳能供热系统等。资料表明, 1999年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200MW,预计到2010年将累计达到14~15GW, 2050年前后将可能超过核电。我国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到目前为止,我国太阳能装机发电总量达到100万千瓦,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光热产业己占全球76%的市场份额。

(1)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1.1 指导思想 对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要以合理开发、加大力度为指导思想,加大太阳能热利用开发力度, 促进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份额较迅速地提高, 这不但可使常规能源得到节约, 也促使之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缓解与能源有关的环境污染问题,使能源、环境、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2 太阳能产业发展策略

① 太阳能供热水是应用最普通、技术最成熟, 效益也较好、较易于发展的项目,也是全世界应用最普遍的太阳能技术。②太阳能热利用其它项目(干燥、空调等)也要因地制宜,计求效益的原则上进一步发展。③太阳能光电要以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 争取在5 年内技术上有较大突破, 降低单位成本,扩大市场销售份额,形成良性循环。

——《科技创新导报》

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对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从政府到老百姓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认为中国的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因而缺乏能源资源危机感;各地政府也因而未能因地制宜地把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列入发展战略规划和工作计划,或者没有将中央的战略方计真正加以实。

(2) 我国还未建立一套完整的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激励政策,尤其是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和有助于技术商业化发展的经济激励政策。

(3)缺乏专门的技术人才。我国目前学校教育中尚没有设立专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学科,现有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都是半路出家。同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知识的社会普及程度也比较低,未引起全民的关注与重视。

四、几点看法和建议

(1) 政府应大力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其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予以考虑。要制定好能源发展战略和规划,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不断提高其在一次能源供应中的比重,适当降低煤炭的比重。

(2) 按照资源节约和开发并重的方针,在加大对我国能源资源勘查和能源储备的基础上,在合理开发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煤矸石、油页岩、石煤和可燃冰等其他化石能源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国土资源情报》

无论是从环境角度,还是从经济发展角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发展都是必须的。尽管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发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我相信那些难题终究会被我们所解决,并且其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