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2022-04-19

一提到音乐,我们一直都是以声音作为其唯一的表现形式,认为音乐向来是离不开听觉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传播形式的不断发展,摸不着看不到的音乐也可以通过视觉这种具体、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称之为视觉音乐。这一新的音乐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为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开拓了全新的领域,为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篇1: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要素的作用

【摘要】小学阶段的音乐欣赏教学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导,以注重发展个性为出发点.它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潜在的音乐人才,而且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是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得到发展。通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为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音乐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要素 音乐审美

音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阶段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促进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把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作为音乐欣赏教学的重中之重,而音乐要素对于人们能够感受和鉴赏一部音乐作品至关重要。音乐的要素泛指作品的情感、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音区、和声、复调、曲式结构等。音乐要素在一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一部音乐作品都会有自己的艺术内涵,通过聆听一部音乐作品,可以引起人们无限的想象力,借助这些音乐要素人们可以去体会、去理解音乐。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都是通过各种音乐要素来体现的。

音乐是有个中音乐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在每一个音乐作品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这些要素的充分理解可以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体会音乐和理解音乐。所以在音乐欣赏课上不能单纯的走马观花式的欣赏,要充分把音乐要素(情感、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音区、和声、复调、曲式结构等)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突显出来,而不是枯燥的用整体的形式去展现音乐,要把音乐要素始终贯穿在音乐欣赏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一、在音乐欣赏中突出情感因素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去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去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是学生能在音乐作品中找到美。在通过播放音乐作品来激发学生情感的同时,教师要介绍音乐作品作者的生平简介和创作这个音乐作品是的背景,使得学生能够站在作家的角度上去理解和看待事物,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中说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经过音乐的熏陶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区分和对待各种思想感情,提高他们区分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让学生欣赏《三个和尚》,把和尚悠然自得喝水所表现的那段旋律和和尚救火时那段紧张的旋律进行比较。首先教师先播放这两段音乐,然后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如先让学生说出来这两段音乐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绪,通过引导可以让学生说出前者表达的是闲适的感情,后者表达的是紧张的感情。教师进而问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通过节奏的快慢判断出来的。这样通过让学生对音乐舒缓和紧张而判断作品要表达的情绪,更好的理解感情在作品中的作用。

二、注重旋律节奏因素的作用

节奏作为音乐的枝干支撑着整个音乐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音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若合理的训练学生节奏能力的话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例如在欣赏歌曲《郊游》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节拍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拍手的频率跟着音乐走,正确引导学生明白音乐中的节奏x x ︳,知道什么是2/4拍和它的强弱规律,教会学生通过节拍的强弱来理解作品。

旋律是音乐的基础,作为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旋律能够把音乐中的思想感情体现出来。每一个音乐都是有各种不同的旋律组成的,它就像是一棵大树上的枝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枝叶,每个大树才会看上去生机勃勃,而音乐中的旋律才会让每一个音乐如此动听。一首音乐如果没有旋律那它就不能称之为一首完整的音乐。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教师要扩大旋律的欣赏范围,丰富旋律的内容,多为学生呈现多种不同旋律类型的音乐。同时要从感情表达和美感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欣赏旋律,不止能让学生能简单的演唱,而且要让每一个孩子能都理解曲目的创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真正聆听音乐和跟着音乐的感觉走。比如在欣赏《刘三姐》时,要引导学生去听歌曲中旋律节奏的变换,要让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旋律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师应从情感和美感的角度多加引导,让学生去体会旋律在音乐感情表达中的作用,使学生能体会音乐,理解音乐。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音乐欣赏课来说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的教学生去一句一句的唱。小学生正处在萌芽状态,音乐课是他们接触音乐的起步阶段。因此一定要重视音乐要素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让学生接受音乐、体会音乐、理解音乐。

参考文献:

[1]万书元.艺术教育究竟向何处去——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个案研究[D].东南大学.2002.

[2]肖玉兰.国外中小学音乐教育透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4(03).

(作者单位:桐乡市濮院小学)

编辑/赵军

作者:王晓娟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篇2: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视觉音乐教学

一提到音乐,我们一直都是以声音作为其唯一的表现形式,认为音乐向来是离不开听觉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传播形式的不断发展,摸不着看不到的音乐也可以通过视觉这种具体、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称之为视觉音乐。这一新的音乐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为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开拓了全新的领域,为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一、视觉音乐是内心声响与音乐形象间的枢纽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我们做的通常都是些表面文章,只是通过声音进行枯燥的说教,导致学生开始学习音乐的时候,没有办法在内心建立音乐的形象,因此学生也无法真正走进音乐美妙的领域,更谈不上美的享受。

二、用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来说明音乐,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我们知道,音乐具有强烈的形象不确定性,对音乐的理解、欣赏、领悟,不仅仅是单纯地依靠音乐本身,更多的还要依赖欣赏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自身的生活经历。这对心智和生理上都还不成熟、生活经历积累不多的小学生来说,动态形象与音乐的巧妙结合恰好能将生活的具体表现形式浓缩化、典型化、形象化、直观化。当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无任何可以依靠的具象时,可以通过最直接的画面形象去认识音乐,并能在音乐和内心之间借助视觉建立一条最初的音乐形象枢纽,让学生以视觉具象为载体直接在内心里把音乐固化,并以此为基础去认识音乐、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品味音乐,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如《牧歌》的欣赏,过去只由教师用语言或文字说明,学生无法体会或者说只能浅层面、抽象地去理解那种一望无际、蓝天白云、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自然景色。但如果在音乐欣赏的同时,配以动态的草原景色、欢快的牧群、骑着马儿唱着牧歌的牧民等动态而具体的形象。当真实、立体的视觉形象展现在眼前时,就能使学生在大脑里形成多维的形象,从而留下深刻的记忆,达到教学的高效性。这样,“牧歌”的音乐旋律与草原具体的形象建立起的直接的听觉视觉重合,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达到永久的音乐形象的确立。

又如《彼得与狼》,音乐中有许多模拟动物声音的旋律,但学生很难单凭声响去清晰和深刻地捕捉音乐所塑造的形象。而如果以音乐为主线,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将故事的内容、发展以动态的画面演绎、旋律与形象结合、学生就能非常直观和深刻地掌握所要表达的内容,并能使“小鸟”“狼”“猎人”“鸭子”的声音旋律特征与画面具体形象衔接,不仅理解了形象,还能借助形象将音乐旋律深刻化、具体化,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实现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

三、视觉音乐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视觉音乐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声乐知识垄断课堂的枯燥,为小学音乐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课堂上,学生爱学,乐学,师生其乐融融。

1.与音乐同时出现的画面,将以视觉形式刺激大脑的神经中枢,强化学习兴奋的筏限值和耐受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声响和视觉的复合刺激下得到集中和加强。这时候,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会大大地优于单一的听觉。同时,由于音乐画面是动态和形象的,学生的注意力能不断地随动态的画面强化,随着音乐节奏的变换,音乐画面的跳跃,兴奋点不至于很快分散,会一直保持下去,再加上良好的教学方法,音乐欣赏教学的效率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由于生动活泼的画面和易于理解的形象,从根本上把音乐具象化,大大降低了单纯听觉时音乐内容和形象的理解难度,能使学生建立良好的音乐学习信心,进而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逐步建立起对音乐的兴趣并长期保持下去,这不仅对欣赏教学有利,而且对整个音乐教学也将起到极好的影响。

3.课堂上老师出了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动感画面教学,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把音乐传达的动感画面通过肢体语言,比如伴随音乐,老师自编自演的舞蹈,老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把音乐画面再现,同样可以达到视觉教学的高效性。这样,视觉的动感画面在帮助学生有效完成学习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人格的良性发展,美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做人的教育。

总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视觉因素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它必将把音乐欣赏教学推向一个全新的境地。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

作者:唐小瑜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篇3:

浅谈音乐欣赏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法

摘  要:教有法,教无定法,而贵在得法。

关键词:音乐欣赏;主题;律动;角色扮演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听赏各式各类的音乐作品,内容包括了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曲佳作,题材广泛。欣赏维度随着学龄的增长而加深,从简单的情绪感受,肢体表演到对作品的社会属性都需要去慢慢品鉴,都是针对培养音乐基本素质的感悟性內容。在对音乐的感悟中,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音乐风格的感受力,音乐情境意象的感受力等。在培养这些感受力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情操得以熏陶,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能力。下面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现状

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欣赏课教学占了学习内容的大部分,凸显了它的重要性。但是,一节课往往老师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学生却完全没有真正理解乐曲的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往往都是费力不讨好。这里面有很多的因素在里面,有教师素质方面的,表现在对欣赏作品的了解的不够,还有是专业性不够,没有办法从专业性角度分析作品,导致自信度缺失,本能的避开欣赏课的教学。另一种原因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低,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很难开展下去,最终导致学习效果很差。所以要明确以下几点:

1、在教学工作中,教与学是两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缺少其中的任何一方,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实质上就不存在。因此,这两方面都是课堂的主体。

2、在课堂教学中,仅有两个主体是不够的,无论是学还是教,都需要的一个纽带把他们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两者之间需要一个纽带把两者联系在一起。这个纽带就是教材。只有这三者有序的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整体。

3、在了解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后,我们就可以在学习音乐、欣赏课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开展教学。音乐欣赏是以具体的音乐做品为对象,以欣赏者的聆听为主要手段,以阅读分析乐谱、相关音乐资料及作者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为辅助手段,从而达到领悟音乐的思想境界,在精神上愉悦的审美实践活动。

二、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1.唤醒情感,营造情境  教育学家蒂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儿童在欣赏音乐之前,让儿童体验自然情绪的朗诵,带着感情讲故事,都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条件。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孩子对这个英雄人物知之甚少,可以采用讲故事,看短片的方法进入,让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是课堂有了严肃的气氛。通过对歌曲的聆听和表演,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对英雄王二小的怀念之情不断加深,从而受到感染。由此可见,在欣赏课中,教师精心设计好语境,能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振奋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地参与教学中来,达到以语激情、以情动情、以情动人的效果。

2. 分角色演绎 在课堂中让学生进入角色,扮演角色。这样,孩子们对音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增加了内心体验。欣赏音乐作品,其一要求学生动耳去听,动脑去想,真切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音乐形象,使学生走入音乐情景中参与互动。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在有了感情之后才会去歌唱。无论时高兴的、悲伤的时候,在你用语言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情感时,才有了用音乐表现的渴望。因此情感体验是一切音乐以及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例如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时,首先就启发学生去听,音乐在描述什么?谁在干什么?当音乐里单簧管走出轻快,有跳跃感的主题音调时,教师提示。,当大管深沉、浑厚的声音响起时,。其二,要求学生动眼看、动口唱。有些音乐作品包含的丰富内涵和情感,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体会,这是可让学生唱一唱这些乐曲的主题,动口说说作品的表现特点。其三,也可以要求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表演作品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品的情节、内涵。还可以要求学生聆听每个乐段后,把从音乐中所听到的,所感悟到的用绘画或简笔画的形式描绘下来,展现出故事的悲壮情节。

3.律动教学法  欣赏音乐,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声音感知能力,感受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作品的情绪、力度、速度等能力。如:在感受3/4拍时,用身体动作或者乐器随音乐而动,体验乐曲的韵律。一般说,学生随着学龄的增长都逐渐具备这些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4.抓主题  主题是乐曲的核心,也是结构乐曲、发展乐曲的基础。它在乐曲中具有鲜明的特征,处于显著地位。因此,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熟悉主题就成为理解音乐作品的重要条件。

例如:在欣赏课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里,教学目标是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音乐及主要乐曲的音色,并能分辨各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

(1)教师和学生在插图的帮助下,先了解故事情节,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视频资料来直接的欣赏作品,分主题进行聆听,说说给你印象深刻是哪段主题。

A、找出弟子神气的命令扫帚拎水的主题并进行表演。

B、找出扫帚拎水徒弟无法控制的主题音乐片段进行表演。

C、找出师傅回来施法收水的音乐片段并进行表演.

(3)说一说每个音乐主题的节奏、速度、力度与情绪的变化有什么关联,通过对作品的聆听、表演和教师的互动,学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5.对比赏析法 对比法是把欣赏对象中相同的或相近的音乐要素拿来作对比分析,以便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欣赏民歌《茉莉花》过程中,教师把三个地域的歌曲进行对比,可以直接的让学生感受它们在曲调、风格、情感上的差异之处,培养学生逐渐提高对学生的感悟、审美、评价能力。同时三个地域的人文、地理等方面也进一步得到了解。

6.经典文艺作品赏析  在欣赏书本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欣赏各种艺术作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比如可以观看央视举办的《音乐大师课》、《经典咏流传》等大型教育类栏目,让学生体会音乐是如何演绎各种作品的,激发学生的创作和表演欲望。

总之,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不胜枚举,这里提到的只是其中的少数,在真正的教学中,仍需要广大的教师创造性的发挥。还是那句话:教有法,教无定法,而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  张璟.关于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北方音乐,2019,39(19):194+198.

作者:沙林

上一篇:地方预算执行审计论文下一篇:无形资产会计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