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趣的发现范文

2022-06-19

第一篇:一次有趣的发现范文

有趣的发现

课前游戏: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或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一种物体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带负电的现象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

发现与发明的区别:

发现:是本来就有的,被后人找到罢了

发明:是先前没有的,后来才创造出来的

佳句:

a.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

b.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c.人要想有所发明,必须从小发现问题,并学着解决问题。

d.多思多问是发明的创造的前提,开动脑筋,我们准行。

e.相信科学,科学能破解生活中的秘密。

f.我们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技术的主人。

好句好段:

1、我的新发现,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让我了解到大自然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2、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光靠问是不够的,还要多查阅书籍。

3、 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认真研究,勤于动脑,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秘密。(肖志豪)

4、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就能发出许多有趣的现象。(王桂萍)

5、生活中有趣的现象真多啊!今后,我要去发现更多的有趣的现象,并寻找到答案。(刘嘉豪)

6、我太高兴了,原来我遇到问题能自己解决了。今后我要多看书,多学习,解决更多的问题,揭开更多的奥秘。(黄伊慕)

早上:椭圆,和橄榄差不多形状 (竖立)

中午:一条线 (竖立)

晚上:就跟我们的瞳孔一样,圆的

猫眼睛的瞳孔在一昼夜中随外界光线强弱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变化。白天中午时刻,光照强烈,瞳孔缩小,呈上下竖直的一条线;夜晚光线微弱时,瞳孔充分放大呈圆形,其他时刻呈不同程度的椭圆形。 猫眼睛的瞳孔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呢?原来,猫眼睛瞳孔很大,负责瞳孔收缩的肌肉很发达,收缩特别强烈。猫这种一日三变的功能就是借助于瞳孔强大的张缩能力完成的。它能调整进入眼睛内的光线强弱,使其始终保持足以兴奋神经的水平,从而使猫不论在白天还是黑夜,都能清楚地看到外界的各种物体,这对猫夜间活动和觅食都具有重要意义。

瞳孔的作用就是改变进入眼睛的“光量”,换句话说就是,瞳孔大的话,进入眼睛的光比较多,小的话,就相反。 白天,光线强,对于眼睛来说,是不需要太多的光,所以,瞳孔就小一些,这时候,猫猫的眼睛就是一个竖的纺棰体,夜晚,的光线弱,瞳孔就变大,这个时候,猫猫的眼睛就是圆圆的,非常好看的。

有趣的发现

今天下午,我们在班里和朱老师玩一个小游戏。

朱老师先把一张纸拿出来,撕成一条条,老师再把小纸条撕成小纸碎。这时候我就想:老师撕纸碎干什么呢?老师要纸碎干什么呢?老师说玩一个小游戏,为什么要纸碎,难道撕纸碎就是游戏?游戏跟纸碎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往我的脑子里挤。老师把纸碎发给我们,叫我们把纸碎撕得更小。我们撕呀撕呀,撕成了一片片小小的纸碎,有的像正方形;有的像三角形;还有的像没有尾巴的小蝌蚪……

老师叫我们把笔拿起来,再举起来,用笔头按着中心,再挠。老师叫我挠150下。我们班的同学有的用力挠、有的轻轻挠、有的慢慢挠;还有的快快的挠。挠的千姿百态,我挠的时候心情特别高兴,因为我觉得这是个特别的游戏。最后全班都挠完了150下,我摸了摸笔头,哇!这么热?老师叫我们把笔头放到纸碎上,一些小点的纸居然往笔头上比较热的地方挤。

今天我觉得很开心,因为我会玩了一个小游戏,而且还通过这次游戏,让我懂得了一个原理------物体摩擦后会产生静电,遇到有一些轻微的东西会粘住它们的。同学们你们看多么有趣的游戏呀!

猫的眼睛

今天我在家里观察小猫。

当我靠近小猫仔细观察时,忽然发现小猫的眼睛是椭圆的。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我以前总是以为猫的眼睛是圆的,今天却发现猫的眼睛在白天是椭圆的。我忽然想到:猫的眼睛在夜里是什么样的呢?于是我就一直等呀等,到了晚上我把家里的灯关上再一看,我吓得“啊”地叫了起来,原来小猫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像个小皮球,还发着绿光,看上去真像一只狼。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查资料,我才知道猫适合在夜间活动,白天光线强,照得猫的眼睛睁不开;夜里没有光线,所以猫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猫的眼睛可真神奇啊!

人眼注视太阳时,瞳孔虽会缩小,但缩小到一定程度,就没办法缩小了,因此看得时间久了,眼睛会觉得不舒服;在昏暗的地方,人眼也会感到难受。而与人眼相比,猫的眼球瞳孔很大,且瞳孔括约肌的收缩能力特别强,所以猫在不同光线照射下,却能很好地适应:在白天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它的瞳孔可以缩得很小,像一根线一样;在早晚中等强度的光线照射下,瞳孔稍为收缩,如枣核状;在晚上昏暗的环境中,极微弱的光线下,瞳孔可以放大,胀得像满月那么圆.

其实猫的眼睛自身并不发光,而是它的眼球后面的视网膜上有一个类似反光板一样的物质,能把收集到的光能反射出来。所以我们晚上看到猫眼睛是亮的。

第二篇:有趣的发现

写作内容:主要写自己在大自然的植物、动物身上和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 提纲:

一、写出时间、地点,概括自己发现了什么。

二、用2到3个自然段写出具体写出自己发现的经过、结果。

三、 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有趣的发现

大自然就像一个多变的万花筒,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在阳台浇花。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是我的小咪。小咪是我在去年夏天从奶奶家抱回来的一只小猫。

这时,小咪敏捷的一跃,跳到了大理石板上玩耍。我刚想把它抱下来,可是已经晚了。小咪已经摔下去了,我闭上眼睛,不敢看这惨不忍睹的现象。忽然,耳边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喵。我欣喜若狂,小咪没受伤!我睁开紧闭的眼睛,看了一下,小咪活蹦乱跳的。可是我的疑问也来了:大理石板离地面有好几米,小咪摔下去怎么没受伤呢?我带着疑问去问具有‘博士’之称的爸爸。可爸爸却笑而不答,过了好一会儿,爸爸才说:“小静,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去上网查资料或者从书里找答案。”听了爸爸这一番话,我若有所思,立马打开电脑查资料。

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果然被我找到了!原来猫从高处落下时,即使一开始是四脚朝天,它也能在空中翻身,变成四脚朝下;因为猫灵活的腰腿和猫爪上厚厚的肉垫都有很强的弹性,使它总能安全着地。 我终于知道猫在高处落下摔不死的原因了!我真高兴!

有趣的发现

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发现,但是,最神奇而有趣的是我发现了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 在我六岁那年,一次,我到伙伴家去玩。刚走进客厅,就被他家的大鱼缸吸引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鱼缸前,目不转睛地看着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鱼。看了好半天,我发现鱼儿的眼睛都是睁着的,眨也没眨一下。我想:“难道鱼不能闭眼吗?睡觉也睁着眼吗?”我问小伙伴,她说也不知道。可是鱼的确是睁着眼睛的呀!我回去问爸爸:“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吗?”爸爸说:“对。”我又问:“那鱼儿为什么睡觉睁着眼呢?死后是睁着眼的吗?”爸爸说:“孩子,你自己动动脑筋就会找到答案。”

我带着疑问朝新华书店跑去,我投入书海寻找终于找到了。我全神贯注地查找有关鱼的资料,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查到了,原来鱼是没有眼睑的,没有办法闭上眼睛。我们看见鱼在静止的时候,就表示它在休息。但是,它的眼睛仍然是睁开的。我这才恍然大悟,明白鱼睡觉时眼是睁开的,即使在死了之后,仍是睁着眼的。

我合上书,喜出望外地走出书店,连忙跑回家去告诉爸爸,爸爸听了我的解释,也很满意,连连夸我是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听了爸爸的夸奖,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那天,我发现了鱼在任何时候都是睁着眼睛的。这也让我明白: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有趣的发现

8岁时,有一次我正在楼下玩耍。忽然,天空中乌云密布,凛冽的寒风呼呼的刮,我的小手冻的冰凉冰凉的。眼看着,倾盆大雨将要来临,而我却傻乎乎地蹲在地上,猜猜我在干什么?哈哈,我正仔细地观察蚂蚁。

我用手挠挠小脑袋。“咦!怎么这么多蚂蚁?真奇怪,它们身上背着白乎乎的东西是什么呀?我怀着好奇心,用小手摸了摸其中一只蚂蚁,刚挨到,那只蚂蚁就惊慌地逃掉了,我乐得拍手叫好。真胆小”!我的心被这群蚂蚁深深吸引住了。

轰隆... ...轰隆”,雷声十分震耳,天色变得越来越暗,那群蚂蚁跑得越来越急,这一阵阵雷声让我毛骨悚然,可是我还是坚持下来,想看个究竟。我蹲在那全神贯注地看,冻锝直打喷嚏,脑子里不断出现蚂蚁搬家的画面。突然我想到了快下雨时,人们匆忙回家的情景,这不是一个道理吗?我挺高兴,因为这毕竟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但一想,它身上背的又是什么呢?这还得我进一步观察。

这时,妈妈跑到我身边,抱着我,一边往楼上跑一边说:“哎呀,你可把我吓坏了呀!你在那干嘛呀?我可担心死了。”

回到温暖的家,我坐在沙发上气喘呼呼地问妈妈:“蚂蚁在下雨前背的东西... ...是什么呀?”妈妈拿来较厚的衣服,让我换上,然后说:孩子,它们运粮食呢!因为下雨,吃的不好找,那个小洞就是巢,它们正在往里搬粮食... ...下次千万不要干这种傻事了! 我恍然大悟:“奥!原来如此!”

这件事使我受益菲浅,蚂蚁的奥秘,我将终身难忘.

有趣的发现

我发现猫自己会治病大家看了这个题目可能会感到奇怪:猫自己怎么会治病呢?治的又是什么病?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怎么,你们还是想不明白?好吧,那就让我老实告诉你们吧!

今天早上,我一下楼,就发现我家的小猫有些怪怪的,跟往常不大一样,过了一会儿,它朝外边走去。 我觉得有些奇怪,就决定悄悄地跟着小猫,看看它到底要做些什么?固然有了重大发现:小猫竟然津津有味地吃起草来!草有什么好吃的?难道老鼠吃腻了,想换换可味? 吃了一会儿草,小猫又独自走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开始呕吐起来,吐好了。还挖一个坑,把呕吐出来的东西埋好,小猫还很讲卫生嘛,我喜欢。

那小猫到底是为什么要吃草?又为什么要呕吐呢?难道和蚂蚁搬家一样是预报天气?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算了,别乱瞎猜了,还是去请教我的老师——书吧!我终于从书上——《十万个为什么》找到了答案:原来小猫肠胃不舒服。吃了草能把肠胃洗干净,然后再把这些脏东西呕吐出来。 就像我们人类一样,把不舒服的东西呕吐出来。

原来,小猫自己也会治病,动物世界真奇妙!

有趣的发现

星期五的下午,天气特别晴朗,我放学后去了妈妈的单位。到了妈妈的办公室,看见里面有一块白色的板子,还有几块圆圆的小东西。我拿着其中的一个去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 这个是磁铁。” 我又问:“这几块磁铁可以拿下来看看吗?”妈妈说 :“可以”。

我把磁铁拿下来,仔细地看,里面有一个黑色的小圆片,像一块小饼干似的,我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突然磁铁“啪”的一声吸在了一起,我把它们使劲地分开,我换了一个面儿,和上次刚好相反,好像有一股力量,要把它们推开似的,怎么也吸不在一起。

我想: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带着这些问题去问妈妈,妈妈笑着说:“这是因为磁铁有两个极,一个是南极(S极),一个是北极(N极),同一个极在一块儿会相互排斥,不同的极在一块儿就会相互吸引。还有,磁铁只能吸铁制成的物品,不能吸别的东西,你可以好好地验证一下。”我听了妈妈的话,立刻去实验了。我先是正反面试了好几次,又用磁铁吸我的铁文具盒,果然吸了起来,用磁铁吸纸片,纸片一动也不动,没有任何反应。结果和妈妈说的一样,真是有意思极了。

我发现了,原来磁铁的秘密是这样啊!今天,我又增长了新的知识,真是太高兴了。

有趣的发现

星期天下午,我从院子里走出来,看见我家的母鸡在旁边的沙堆里做窝,有时拍拍翅膀,抖抖身上的羽毛,又左右摇晃,有时用嘴巴把周围的沙子向自己的身子靠。我想:母鸡在这儿干什么呢?为什么它喜欢在这儿玩呢?难道它要在这里下蛋?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连串问号。我决定自己弄个明白。

我先观察母鸡下蛋时的样子,它挑的地方是偏僻的,隐蔽的,而不是在露天的沙堆里,下蛋时我故意走近它,它就会呜呜叫,好像在对我说:“你走开,不然我就对你不客气了。”而现在在沙堆里应该不是下蛋。我还发现母鸡没隔一段时间,就会在阳光明媚的时候在沙堆里做窝。后来我查阅了有关书籍,得知鸡是用沙子洗澡的,我这才恍然大悟,鸡是怕水的,它也怕脏,所以它就用沙子洗澡,它们太聪明了。

这个发现真有趣,以后,我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使自己知道的更多。

有趣的发现

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吃菱角,我也喜欢吃。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菱角是树上结的,今年暑假的一次旅行,让我知道菱角不是树上结的。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乡下外婆家,外婆家后门有一个水塘,水塘里漂着一种绿色植物,它层层叠叠的叶瓣,像盛开的花朵,一朵挨着一朵。水塘上面像铺了一层绿色的被子。外婆坐在小船里,用手捞起一朵翻开,上面长了两个带刺的圆鼓鼓的果子,我一看,这不就是菱角嘛!外婆挨个地翻开,每一朵上面几乎都会有。不一会儿,就摘了满满一盆。

外婆掰开一个嫩绿色的菱角,里面露出了白白的果肉,放在嘴里,清香中带着甜味的菱角,让我吃了还想吃,原来菱角不仅可以生吃,而且还特别好吃。

这个暑假让我认识了菱角原来是水中生长的,也让我知道了,原来走进大自然会让我学会很多东西。

有趣的发现

一天,我在院子里摘了一朵白色的花,回到书房里,因为妈妈有急事找我,我离开书房的时候,顺手把它插在墨水瓶里。 第二天早上起来,想到那朵花,我进书房看它,它已经变得黑不溜秋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花朵吸收了墨水瓶里的墨水。我决定做一次试验,仔细观察。我到院子里摘了两朵白色的花,一朵插在蓝墨水里,一朵插在红墨水里。

几个小时以后,我进书房观察,发现花茎比较短那朵花,颜色了明显的变化。再过三个小时,两朵花的颜色都变了,插在蓝墨水里的花是蓝色的,插在红墨水里的花是红色的。那么,墨水是怎样使花变了颜色的呢?

我请教了科学老师。老师告诉我,这是植物的毛细现象,植物就是靠这种方法把根部的水运输到叶子和花朵上的。老师给我做了个范例,把一根细管子插在水里,让我观察管内的水是不是比管外略高,再把一根更细的管子插入水中,我终于发现管子越细,管子里的水就越高。

哦,我明白了,植物的毛细现象就是植物“喝水”的现象,白色的花“喝”了带什么颜色的水,花就变成什么颜色的。我真高兴!

有趣的发现

星期天晚上,我拿着手电筒,来到楼下散步。

路上黑黑的,我打开手电筒来照明,没想到,不一会儿,便有好多不知名的小飞虫围着我的手电筒飞来飞去,有的都停在了我的手电筒上,这下子我来了精神,我将手电筒关上了,那群小飞虫便四散飞去,我一开手电筒,小飞虫又蜂拥而至,其中有一只个儿比别的昆虫大一点儿的飞蛾不停地冲撞着我的手电筒,小飞虫们在一旁呆呆地看着,这只飞蛾继续撞击着,不一会儿,有几只飞虫过来也和飞蛾一起拍打,很快,又有几只来帮忙了,到最后,几乎整群的飞虫都来撞击我的手电筒,有几只个儿小的在旁边飞舞,好像在给那些飞虫加油,我再次关上了手电筒,刚才还热热闹闹的飞虫群,又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下我心里纳闷了:为什么我一开手电筒,飞虫就来,我一关,他们怎么又飞走了呢?

回到家,我立刻从书柜中抽出一本《昆虫》,原来大部分昆虫是有趋光性的,它们把明亮的物体当成指南针来识别方向的,只要哪里有明亮的物体,它就向那儿飞,比如说:月亮很明亮,飞蛾往月亮的方向飞,然而手电筒的光线比月亮还亮,飞蛾就朝着手电筒飞,火比手电筒和月亮都要亮,所以飞蛾就往火里扑„„我跑到窗子旁向外面打开手电筒,果然好多飞虫来到窗子旁,好像在说:快快让我们进去参加“灯光晚会”呀!原来,妈妈总要说“别开窗子,飞虫和蚊子要进来叮咬你的!”就是因为家里的灯光会招来飞虫和蚊子。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新的昆虫知识,还知道了你只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就能发现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奥妙!

第三篇:有趣的发现

《有趣的发现》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本课10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9个的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前面的学习中啊,我们一起逮过蚂蚱,捉过蝴蝶,捉过蝈蝈,我们捉的这些都是什么啊? (昆虫)有位叔叔啊,和我们一样喜欢小昆虫,他是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 (板书课题“7.有趣的发现”)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呢?

(为什么有趣?发现了什么?在哪发现的?谁发现的?)

师:好,现在,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一读课文,同时要注意读准字音!

二、初读课文

(一)识读生词 师:刚刚你们自己读过课文了,我来检查检查你们读的效果。一起来看一看黑板上这些生词, 先自己在下面读一读:

一百

有趣

达尔文 而且

反复

研究

因为

许多

生存

著名

考察 开火车读,打乱读。

师:我去掉拼音你们还会读吗?

师:读好了生词啊,就要把它们用起来,把这些生词带到课文中,再去读一读!

生自读课文。

(二)朗读指导

师:还记得刚刚我们提出的那些问题吗?

(为什么有趣?发现了什么?在哪发现的?谁发现

的?)现在,请每个人拿出一枝铅笔,一边听别人读,一边在课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指名读

一、

二、

三、四自然段。每节请3人读,读一人指导一人,纠正后再读。其中,第三自然段重点指导读第二至第四句。 第四自然段重点指导读

“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初步感知 师:课文读完了,谁能说说刚刚几个问题的答案呢?谁发现的?(达尔文)在哪发现的?(海 洋中的一个小岛)发现了什么?(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

师:你们真棒!这么快就解决了这些问题!刚刚我们提到了,是达尔文发现的这个有趣的发 现,那达尔文是谁呢?课文第一节告诉了我们,谁再来读一读?(请一名学生读) 师:从第一自然段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这个发现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是达尔文发现的;达尔文是英国人;达尔文是著名的科学家) 师:“著名”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他是著名科学家?从哪里看出来他很著名?(一百多年前)

师:你们都和孙悟空一样,有火眼金睛,从第一自然段短短一句话知道了这么多东西! 老师希望啊,今天回家后,你们能自己找点资料,了解一下,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明天告诉老师好不好?

师: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捧起书! (生齐读)

三、生字教学

教学“较”“研”“易”“存”“达”。 较:车子旁,那一笔是提不是横。 研:“开”那一笔是竖撇。

易:上面的“日”不能写扁了,是瘦瘦的,上小下大,最后两撇要平行,后一撇比前面一撇 长。

存:半包围结构。笔顺。

达:“大”的最后一笔是点。半包围结构,先写里面后写外面,再次强调走之底的书写。

第四篇:有趣的发现

有趣的发现 第二课时

执教者:陆家中心校

王莹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入题

1、揭题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跟昆虫有关的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

有趣的发现。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小昆虫。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生字宝宝,再来跟他们打打招呼,看你还认识它们么?

2、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谁获得了有趣的发现吗?指名说。达尔文

二、指导学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瞧,这就是达尔文。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自由地读读第一段,找一找达尔文是一位怎样的人。现在哪位小朋友能来介绍介绍达尔文? 达尔文是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人;一百多年前,肯定有许多有趣的事 达尔文是英国人,来自英国

达尔文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达尔文生活在一百多年前,到今天全世界的人都还记得他的名字,所以达尔文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你能给著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么?闻名,有名,出名 小朋友们,其实,达尔文不光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位博物学家,他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收集贝壳和动植物标准,1831年,他还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达尔文还用20余年的时间完成了巨著《物种起源》,完成了生物学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喜欢到各地去考察,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 一次,达尔文到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 你们见过小岛么?小岛指的就是海洋中的一块陆地。

在这个小岛上,达尔文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呢?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剩下的句子。

2、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①谁再读?达尔文看到了几种昆虫?两种

这句话中有一个关联词说明了只有两种昆虫,你能找出来么? 要么要么,说明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那你能用要么要么说一句话么?

达尔文发现岛上有哪两种昆虫呢?一种是翅膀特别大的,一种是没有翅膀的

②达尔文看到这个现象心里是怎么想的?感到很奇怪 是啊,真奇怪,谁来读好这个短语?

真好奇

真是爱思考问题的好孩子

真喜欢动脑筋

我们一起来读

小朋友们真爱思考,我们一起来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记住这个大大的谜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A、小朋友们,达尔文可是个爱思考爱研究的人呢,面对这样一个大大的谜团,他并没有退缩和放弃,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达尔文是怎样去研究的。

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

1、达尔文第一步是怎么做的?捉来许多昆虫,那达尔文是怎么捉昆虫的? 用手捉,用网子网住。要捉这么多只不同种类的昆虫,达尔文可真辛苦啊! 捉来了这些昆虫,达尔文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反复观察比较,

反复是什么意思?一次又一次。达尔文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去研究,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达尔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达尔文研究的过程可真不容易啊,但是达尔文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这些困难,终于找到了答案,此时,达尔文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觉?自豪、开心、高兴

4、指导朗读:谁再来读一读这一句,感受这种高兴的心情?

5、我们一起把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读一读。

6、师:从这里你能看出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 老师也找了几个赞美达尔文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

刻苦钻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那么达尔文经过认真的观察和思考,找到了什么答案呢?

1、请一位小朋友读读第三自然段剩下的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找一找答案。

2、达尔文找到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呢?哪位小朋友最先找到了。指名读。 ①

引读:(出示课件)原来 „„指名读。

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岛上的昆虫各种各样,有(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可因为岛上的天气怎么样?岛上经常刮大风。

听风声,小朋友们你们听。

大风来了,海面上会怎么样?大树会怎么样?大风可真可怕啊,岛上常常会刮起这样可怕的大风,那么岛上的昆虫们害怕么?

请小朋友们在第三自然段剩下的句子中找一找,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在大风天气下会怎么样呢?

③谁找到了?请你来读一读。

这些没有翅膀的昆虫,它们害怕大风么?不怕

为什么?因为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 大风来了,它们会躲到哪里?(草丛、泥土、石缝)

这些没有翅膀的昆虫真幸运啊,它们悄悄地躲了起来,所以谁再来读读这一句

④翅膀大的昆虫又是怎样的呢?哪位同学找到描写大翅膀的昆虫的句子了。 大风来的时候,它们怕不怕,不怕。

因为他们翅膀特别的大,能顶住大风,所以也生存了下来。 大风来了,这些翅膀特别大的昆虫会在做什么呢?

这些翅膀大的昆虫真勇敢,他们的翅膀真有力,谁来当一只有着大大翅膀的昆虫,大胆地在风中飞行?

我们一起来挥动我们的大翅膀,把这句话读读好。

⑤大翅膀的昆虫飞的真开心,可是,当大风来临时,有一类昆虫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是„„ 引读:我们一起来读,

可怜的是,那些翅膀小的昆虫,能飞起来却顶不住大风,很容易被风刮到海里去,便逐渐消失了。

小朋友们,小翅膀的昆虫为什么很容易被风刮到海里淹死?

因为他们翅膀小,力量不够,能飞起来却顶不住大风,所以,慢慢地,过了很久很久,越来越多的小翅膀的昆虫都被刮到海里去了,它们便逐渐消失了。 大风来时,这些可怜的小翅膀的昆虫会说什么呢? 多么可怜的小昆虫啊,善良的小朋友们,谁来通过朗读表达你的同情。 小朋友们,你们看,没有翅膀的昆虫因为不会飞,所以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生存了下来。 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翅膀比较有力,所以也适应了大风天气,生存下来。只有翅膀小的,顶不住大风,所以被刮到海里淹死,逐渐消失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这就是适者生存的道理。我们一起来将第三自然段读一读,记住达尔文这个有趣的发现。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引读:达尔文这个有趣的发现,对

达尔文通过刻苦钻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明白了“适者生存”的道理。 这就是达尔文最有趣最有意义的发现。

在达尔文五年的环球考察中,有过许多像这样的发现,这促使他反复研究思考,发现了生物进化的奥秘。

我们再一起将课文读一读,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对达尔文的尊敬。

三、总结延伸:

小朋友们,老师希望大家像达尔文一样,在平时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好习惯。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大家,看看大家能不能开动脑筋,想想怎样把生字宝宝写漂亮。

四、教学生字

第五篇:有趣的发现案例

一背景: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7课第二自然段。

文本解读:

课文的第二段只用了两句话讲述达尔文在岛上的考察发现,看起来太平淡无奇,很难找到学习语言的切入点。但其中的个别词语却是潜伏其中的很好的语言因素,如“考察”、“发现”、“要么„„要么„„”“奇怪”等。以这些词为空破口,进入文章进行语言学习,对于低年级来说是切实可行的。

文本与社会生活:

文中所提及的“发现”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却给我们一种启示:留心处处皆发现,寻找学习语言的因素,带领学生学习语言也是如此。

文本与学生经验:

文章写了生物学家达尔文发现在太平洋中一个小岛上只存在两种昆虫:一种翅膀特别大的,另一种是没有翅膀的。科学家为了解开其中的迷,经过艰苦的科学研究,最后终于解开了其中的迷。

尽管表面看来,文章所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但仔细品味,却能发现,不论是一开始文章所预设的“谜面”,以及到后来揭示的“谜底”,都是十分有趣的。所以我们在带领学生进行课文语言学习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感知、感受、感悟到其中的“趣”,也就是要充分借文章之“趣”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和兴趣”。

学习目标:

1、紧扣“发现”,让学生去发现自己学习上的疑难问题。

2、让学生通过自读,用各种形式将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并加以运用。

教学设计:

文章有着非常严密的逻辑结构,是按“考察发现——观察比较——得出结论”的顺序叙写文章,这也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所以在执教本课第二自然段时,本人力求学生学习语言都紧紧围绕文章内在的逻辑顺序展开,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再把这些字词带进课文,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去读懂,加以吸收和利用。

实施: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学习语言片断一:“两进两出”悟“考察”。

师:我们常说,学贵有疑,就是说学习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能提出问题,现在请把你善于观察的眼光转向第二段,能不能从第二段发现问题呢?边看边用铅笔画出来。

(师行间巡视,发现大多数学生划了“考察”、“奇怪”两个词语,板书于黑板上)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什么意思呢?就是书读得遍数多了,就能读懂,请小朋友们把第二段多读几遍,相信你们一定能读懂这两个词语。

(生练读第二段)

师:谁读懂了第“考察”?哪个来读一读第一话,老师从他的声音里就知道他读懂得了没有?

生1:有一次,达尔文乘船到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

师:老师从你的声音里已经听出,你有一点读懂得了。如果能把“考察”用动作做出来,那就说明你是真正读懂了。这可不容易呀,可要好好练习啊!

(学生边读边练习加动作)

师:谁来加上动作试试看?

生2:有一次,达尔文乘船到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读后,往左右各看了两眼)

师(模仿该生动作)述:有点像考察了,请小朋友们都看看图(实物投影展示图)上的达尔文是怎么“考察”的?可以边读边学着做一做,还可以加上你自己考察的动作。

(学生练读中做“考察”的样子)

师:这次,谁愿意到前面来考察?

生3(来至讲台上):有一次,达尔文乘船到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读完,该生做出象是在专心致志看一件什么东西似的样子)

师:达尔文,你在考察什么呢?

生3:我是在考察昆虫。

师:发现什么了?

生3:我发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

师:刚才考察的那位达尔文也来考察一下吧!

生2上讲台表演读,这次较之第一遍,有很大提高。(师带头为他鼓掌)

师:让我们跟着这两位达尔文也来考察一下。(用手示意)有一次,——

(全体学生练习这句话)

学习语言片断二:纵向拓展用“奇怪”

师:我们用熟读课文,看课文的插图,用动作做一做的方法,读懂了“考察”,现在大家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或者其他的方法读懂“奇怪”呢?

(学生各自练习)

生4:他发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读时,满脸疑惑,并侧过脑袋,用一根手指指着脑袋。)

师:请你上来为大家读一读。大家一边听一边看,看他有没有读懂奇怪?

生4上讲台来再读,读时,两条眉毛几乎拧到了一起,表情较之刚才还要出色。

师:他读懂了吗?

生5:他读懂了,他脸上做出了“奇怪”的表情。

生6:他读出了“奇怪”的语气。

师:他用“语气”和“表情”告诉我们,他已经读懂了“奇怪”。你们能做到吗?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读懂“奇怪”呢?还不快练!

(学生练习得十分起劲,各自都做出了“奇怪”的表情,部分学生还兴致勃勃的表演了起来。)

师指名读。

生7边读边呈现出满脸疑惑的神色。

生8边读边比划着昆虫翅膀的大小,读后做出一副愁眉不展的神色。

生9读后,还喃喃自语:奇怪?怎么这儿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呢?

师:是呀,只要我们像达尔文一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奇怪的事情。比如:小红发现母鸡总是围着鸡窝转,感到很奇怪。还有:奇怪!太阳怎么不从西边出来呢?

教师出示投影:

____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很奇怪。

奇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学生从中选择一个句式说一句话。

生11:我发现妈妈的头上有白头发了,感到很奇怪。

生12:奇怪!我掉了的牙怎么还不长呢?

生13:我发现我的声音从录音机里传了出来,感到很奇怪。

生14:奇怪!今天我们上课怎么用话筒呢?

„„

总结:

正如在“文本解读”中提到的,课文的第二段虽短小却是文章的一个重点段落,以抓关键词为突破口去学习课文的语言,是我所采用的引导方法。但如何更好地让学生“读得进,悟得出”呢?我想越俎代庖是绝对不是上上之策,告诉他去做做这个词的表情,那个词的动作,学生不但处于被动状态,最主要是学习兴趣大打折扣。于是我就想何不放手来个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发现其中的不懂的字词,然后再通过自己阅读,将课文语言吸收进去,再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驾驭课文语言。最后,再将内化了语言加以运用。这种学习语言的方式与课文的叙述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所遵循的模式是:“发现语言因素——感悟语言因素——悟出语言因素——积累运用语言”。

最后的学习效果正是应验了那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学得既主动,又轻松,创造性地吸收了课文语言,创造性地将他们演绎出来,更创造性地进行了运用。

上一篇:县组织工作汇报范文下一篇:宴会邀请函模板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