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2022-07-30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

2、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大量生产来满足消费需求,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商品经济为主导,公平、公正的环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保障。

3、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的量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大多数劳动者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

4、在商品经济中,为什么以价值为尺度进行商品交换

商品的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必须以照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5、实现商品经济的条件,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

含义:以社会分工进行生产,以交换作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称为商品经济 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私有化

3)等价交换 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或者说,产品价值是否能转换成为商品价值的矛盾!

6、价值规律、供求规律

第一,价值规律使供求达到平衡性,有效缓解经济危机,并且引导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均衡转移与分配,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资源的浪费,达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

有利于大多数劳动者的经济利益。 有利于竞争机制发挥和“优胜劣汰” 格局。

第三,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好处 特征:

第一,本质上是交换经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 第二,是开拓型经济(通过社会分工使产品产出达到最大化) 第三,是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经济

(以商品价值为准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获得利润)

第四,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为了获得利润不断生产产品和创造社会财富) 好处: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需求达到最大化 有利于生产关系和谐

8、货币及其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流通规律: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9、什么是 “劣币驱逐良币” 现象,其导致的结果

现象: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信息不对称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基础

结果:违背等价交换原则,导致交换下降,市场萎缩。

“道德风险”使价格机制扭曲,产生“经济逆向性”。

10、什么是金本位制度,什么是金本位制度的弊端

含义:货币价值量必须与商品价值量相符。代用货币所执行的是金属货币的职能,虽然不足值,但能在流通中以其信用机制来代表足值的金属货币。 弊端:

1)由于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必然出现“生产过剩危机”,产品价值不能有效地转换成商品价值,使财富效应下降。造成代用货币的法定价值低于金属货币价值(商品价值),导致代用货币的自然贬值。人们将把实际价值较高的金属货币储备起来,而只用代用(纸币)流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样,使货币的交换功能下降,不利于商品经济顺利发展甚至诱发货币信用危机。

2)一旦发生经济和金融危机,诱发代用货币迅速贬值,必然发生挤兑风波。危机转嫁的最终对象:国家(中央银行),导致国家金融与财政危机,使国家经济面临崩溃。

3)金本位制度基本要求:货币发行量必须与商品的价值量相符。当生产商品的价值高于金属货币价值时,如果金属货币不能有效地供给,就会抑制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因此,不利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11、什么是货币乘数,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如何发挥调节经济平衡的作用

商业银行派生存款总额与原始存款之比;它反映了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投资)创造派生存款的扩张倍数。

12、什么是通胀与通缩,它们产生的机制

通胀指国家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货币贬值。表现为物价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上涨的现象 原因:

1、纸币超发(“纸币溢出”)

2、产业结构性利益机制失衡

通缩指流通中供应的货币量不足,引起货币升值、表现为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 原因:

1、为了压制通货膨胀,实行银根紧缩战略。

①减少基础货币发行量

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2、有效生产能力下降。

①企业融资困难开工不足,导致生产资料需求减少价格下降。

②企业防止产品积压和亏损,导致产品降价出售。

3、有效需求能力停滞。

①预期降价产生“惜购心理”,导致产品积压价格下降。

②由于企业倒闭失业增加,实际购买能力下降,导致产品积压,只有降价出售产品。

③消费停滞,生产出现绝对过剩。

13、经济滞涨的特征

经济停滞、高通胀、高失业以及经济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特征:

1)经济停滞或者经济增长缓慢 2)通货膨胀持久,物价持续性上涨

3)生产与消费长期处于低迷与脱节状态

4)企业不景气导致大量失业。

14、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的手段: 生产性投资; 增加出口; 扩大内需拉动

15、PPI与CPI的关系:

PPI是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反映生产成本价格的变动程度。 CPI是消费者价格指数,主要反映消费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

∵PPI最终传导到CPI,∴CPI全面反映物价的变动程度。

在正常情况下(产品价值完全转换为商品价值),PPI走高意味着企业生产需求旺盛,导致生产资料供给不足和价格上涨,说明企业有效生产能力正在增强。

在通胀情况下,由于货币贬值,原材料价格自然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盈利下降,对企业发展不利。

在正常情况下,CPI走高意味着就业程度良好,消费者实际购买能力的提高,有利企业生产与发展。

在通胀情况下,由于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产生“虚假消费”,导致价格扭曲,最终产生实际购买能力的透支和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梳理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总结笔记 第一节

成本价格和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

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

所费k=c+v(耗)

生产成本(c+v)——〉成本价格(k)

所用预付(不一定耗)w=c+v+m=k+m 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c—过去的(物化劳动) v+m现在的劳动(活劳动)——〉劳动支出

生产费用:C+V ——〉资本支出 意义155

2、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M-〉P(利润) w=c+v+P w=k+P

3、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m`-〉p` ①p`=m/(c+v)

m`=m/v ②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A、经济关系不同(m`表现剥削率;P`表现增值程度);B、数量不同(m`>P`);C、揭示的意义不同

③影响p`高低的因素:①剩余价值率m`(正比);②资本周转速度(正比);③资本有机构成C:V(反比);④不变资本C的节省(反比)。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一)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的形成

1、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原因

C:V的差别、周转速度的差别——〉P的差别——〉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本质

3、

平均利润形成的具体过程

①不同利润的差别;②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一资本周转为特征)

行业内部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和部门利润率 竞争

部门之间的竞争

平均利润率=m`总/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X预付资本总额

(二)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

三、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W=c+v+m w=k+p 生产价格=k+平均利润

2、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和超额利润

作用形式发生变化——〉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浮动(各部门存在差异,总的没有变化)。

不违背价值规律P161:①总额一致;②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对整个社会而言是一致的;③价格变动的规律基于价值。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

商业资本

1、

商业资本的形成及其职能

①商业资本:商人资本,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形态。 ②产生。条件:生产力提高——〉第三次社会分工——〉商人 ③职能: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产业资本家:W`—G`

商业资本家:G—W W—G` ④作用

积极作用:A、产业资本集中精力生产;B、节省流通时间;C、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D、提高周转速度;E、扩大销售市场或市场占有率。

消息作用:A、产业资本家——虚假繁荣;B、产、销脱节。

二、

商业利润

(一)

商业利润的实质和实现途径

1、G—W—G` 转让剩余价值

2、实现的途径:购销差价差额

3、商业利润量的规定性 生产价格=k+P+n

4、商业利润率=m/(产业资本+商业资本)

5、商业利润

三、

商业的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一)

商业流通费用及其分类

1、含义:生产性流通费用——使用价值——包装、运输、管理;纯粹性流通费用——价值(广告、通讯、邮资、商业工人工资、会计、制费用)——〉加价

(二)

商业流通费用的补偿

四、

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 第七章

信用、银行与虚拟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信用的产生

一、

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

借贷资本和利息

1、

借贷资本:货币资本,。

职能资本家:工商资本家(产业、商业)

2、

借贷资本的产生:①闲置的资本:a、折旧费;b、一部分流动资本P177;c、用于积累部分的剩余价值。②自有资本不足。

3、

借贷资本的本质

Pm 服务于职能资本家,产生剩余价值的资本。G—G—W A „P„W`„G`„G`

4、借贷利息和利息率:A、借贷利息的质(剩余价值的一部分);B、借贷利息的量

(二)利息和企业利润

1、资本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

2、

利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

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 ①含义;②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

③影响利息率的因素:A、平均利润;B、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P178;C、传统习惯和法律。 第二节

信用制度和银行

一、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一)

银行和银行资本:自有资本+借入资本(存款)

表现形态:现金、有价证券(国库券、公债、票据、股票、债券)

(二)

银行利润——〉相当于平均利润 银行利润=贷息-存息-经营银行业务费用

银行利润的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

银行资本获取平均利润:自有资本——〉平均利润;借入资本——〉利息 第三节

资本主义信用

一、

资本主义信用及其基本形态

1、

信用。 商业,商品买卖——延期付款——商业信用——实物

货币资本的借贷活动——银行信用——货币

2、

商业信用:发生在职能资本家之间,采取赊销方式。

局限性:①资本数量的限制(规模、期限的约束)②商品价值流动方向的限制。

3、

银行信用 ①含义:P180 ②银行信用的优点:A、扩大信用范围、规模;B、借贷期限延长;C、更灵活的借贷方式(信用)。

4、

资本主义信用的作用

①积极作用:A、促进利润率的平均化;B、促进资本积聚和集中(闲资、游资—存款—大的巨额资本,促进大资本兼并小资本,加速股份公司出现);C、节省流通费用(采用非现金的结算方式——资本周转速度加快。);D、信用工具

②消极作用:A、虚假繁荣;B、货币信用危机;C、投机行为;D、加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第四节

股份资本和股息

一、

股份资本的形式

1、股份资本

发行股份

小资本集中或大资本

2、股份公司:①建立在银行信用之上(发行股票,承销股票——证券公司);②股份公司;

3、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4、股票和股息

①股票(书面凭证)P189 ②特点:不可偿还性;风险性;流通性(可以抵押、转让)。

③股息:含义P190;本质:工人创造的一部分m;特征:无价值,有价格,买卖的是资本的收益权。

股票价格:A、股息收入的资本化;B、影响因素(股息、利息率、经济周期)

二、有价证券和虚拟资本

1、

有价证券:

2、

资本的双重性:现实资本、虚拟资本

3、

现实资本和虚拟资本

性质:现实资本——职能资本(创造和实现剩余价值);虚拟资本——财产资本 所有权资本 量:a、虚拟资本>现实资本

第八章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与地租 第一节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1、

地租

2、

资本主义地租:土地所有者——地租;农业资本家——平均利润;农业雇佣工人——创造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地租)。体现的阶级关系不同。

3、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剩余价值分割部分,相当于平均利润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

(一)级差地租

1、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和原因

①定义:根据土地的不同缴纳的地租P205-205。租种较好土地所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与土地等级相联系。 ②形成的条件。土地的自然条件的差别:A、土地肥沃程度;B、地理位置;C、追加资本。 ③产生的原因:A、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土地是有限的,等级确定了+个别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

2、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级差地租Ⅰ,级差地租Ⅱ——〉争夺。

(二)绝对地租

1、绝对地租

2、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条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

原因: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3、源泉: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4、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绝对地租的来源问题 ①消失论(工资、利润扣除论);②市场价格高于价值;③垄断价格;④国家补贴。

三、土地的价格(资本化的地租) 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节 生产社会化和国内垄断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一)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的形成

1、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

自由竞争——〉生产和资本的集中:①自由竞争必然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集中;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集中;③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④经济危机的爆发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垄断形成的经济条件和必然性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垄断:(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垄断的必然性:A、生产的高度集中会阻碍竞争;B、避免供求矛盾引起的利润缩减;C、避免竞争中的两败俱伤。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一)

银行作用:充当信用中介——自由竞争;垄断——由于服务于工商企业——>控制和监督

(二)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 金融资本:垄断银行资本+工业资本

形成途径:A、资本相互渗透(贷款、股票、投资、银行、投资创办);B、人事结合。

三、

垄断组织的形式

四、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含义:P268

2、垄断价格:垄断高价——销售时规定价格;垄断低价——购买时规定价格

3、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未违背价值规律:①以价值为基础;②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不变;③来源:剩余价值(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其他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五、垄断和竞争

1、垄断并未消灭竞争P239:①商品经济;②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③不可能出现“纯粹性”垄断。

2、垄断条件下的竞争:A、垄断组织(企业)之间的竞争;B、垄断组织(企业)内部的竞争;C、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的竞争;D、中小企业的自由竞争——小部分、局布

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P239-240:

自由竞争

垄断竞争 主体

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

少数垄断企业

目的

获取超额利润、平均利润

垄断利润、垄断高额利润 手段

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政治手段+暴力

竞争形式

价格竞争

非价格竞争(品牌、服务广告) 范围

国内

扩到国际

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

有限

激烈持久、破坏力大

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的过程

②经历了三个阶段:A、一战前后为形成期(应付战争);B、二战后为稳定的发展期(对付经济危机);C、50年代到现在广大地、高效发展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基本形式:①一体化;②内部结合(合资);③外部结合(进行干预、调节)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局限性(双重性) 第二节 资本国家化和经济全球化

一、资本的国际化和世界市场

(一)资本国家化和资本输出

①资本国际化:资本运动由国内到国外(动因——追求剩余价值) 条件:交通、通讯的发展

②三种形式:商业、产业、借贷的国际化

2、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必然性:国内无利可图、国际竞争;可能性:科技进步、生产进一步社会化,涉外银行的发展。)

3、资本输出的后果:A、截取高额利润;B、经济剥削的工具. 输入国:冲击了自然经济,代入科技技术和经验,解决就业,不利于经济独立; 输出国:获得巨额利润,缓和国内矛盾有利于进一步扩张。

总之,引起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造成经济、技术停滞不前。 二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①资本输出规模扩大;②私人对外投资比重增大;③对外投资部门发生变化;④流向发生变化。

(二)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1、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国际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

2、二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跨国公司出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三)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1、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

2、国际市场和世界市场价格

(四)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原因

2、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趋势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社会主义部分 导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①社会主义名词的来源及含义

强调生产资料共有,分配领域要按劳分配,生产力要巨大发展,最终实行按需分配。 ②空想社会主义的含义及代表人物的思想:1516年 莫尔 《乌托邦》

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及主要内容:1948年,马、恩《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3、基本的制度特征:P3-4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对私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曲折性、多样性

1、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

社会主义苏联兴亡的历史教训:①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②社会主义苏联解体的原因是缘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还是具体模式的失败(苏联模式:a、所有制;b、计划经济体制;c、经济增长模式;政治原因)。③多样性(私有化——证券——激进式(休克疗法));中国——渐进式改革——价格改革,双轨制。

四、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过程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产品的归属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马恩的基本设想;

2、列宁、斯大林的认识和总结;

3、我国的认识过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理论发展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遵循基本原理; 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一系列的过渡阶段。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理论创新

三、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一、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意义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其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质的规定及其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①提出:经典作家 列宁 ②定义:P27;

③质的规定性:A、社会性质;B、发展程度。P27-28

2、客观依据:①生产力是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较稳定,生产力较活跃,具有阶级性。);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特征P28;③决定初级阶段长期性的因素:A、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B、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所决定。C、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不平衡性,差异性,多层次性。D、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决定。

3、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大力发展生产力。理由:①要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②要满足人们不断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加快生产力发展的思路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关系(基本经济制度)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范畴

1、归属论;

2、基础论:斯大林;

3、总和轮:于光远(所有——决定作用、占有、使用、支配);

4、回权论:产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

二、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所有制结构

2、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的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化的经济制度)。

3、这种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国情决定P35:生产力多层次,不平衡;有利于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

4、如何认识现阶段的经济制度: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A、公有资产占绝对地位,(数量:内涵扩大——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成份;从全国全行业分析。);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掌握国民经济主要命脉(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支柱产业、公共产品)。

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A、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B、由历史发展的原因和现实需求决定。„„

③二者的关系:统一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中,共同促进生产力发展。

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及其实现形式。P36

1、公有制的内涵: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所有制)

2、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①认识:量的伏势、质的提高,控制各种经济命脉。

②理由:公有制是经济基础,生产力客观发展要求,是其它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服务(坚持按劳分配)

3、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

①国家(全民)所有制。含义:实质上是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全民是一个整体概念。

②集体所有制。含义:生产社会化程度极低的生产力水平。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A、城镇集体经济;B、农村集体经济;C、村级经济。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①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含义:企业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②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 ③共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原因:A、生产力参差不齐;B、资本的组织形式;C、利益驱动;D、随着Pm直接占有范围的不同而不同。 ④公有制实现形式

经营方式:A、国有国营(集体经营);B、承包经营;C、租赁经营。

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1、

个体经济:A、所有者和劳动者联为一体;B、小规模的生产经营;C、小本、灵活、适用性强。

2、

私营经济

3、

外资经济——国家资本主义

4、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A、国民经济中新增经济增长点;B、劳动产品劳务;C、社会资本、国家财政收入;D、就业;E、公有制经济。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

客观必然性:A、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B、由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性决定;C、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决定。

2、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原则 ①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按劳分配——〉按劳动者提供给社会的劳动和劳动质量来分配——〉正确认识历史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劳动作为唯一尺度)——出现原因:A、生产力发展水平;B、公有制;C、劳动者的特点。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A、主体——企业和社会——〉所以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B、按劳分配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作为尺度;C、他们不是采用劳动券,而必须按照„„;D、按劳分配是分配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

劳动——劳动券——个人消费品

劳动——货币(工资)——个人消费品

二、确立按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1、按生产要素分配。

原因:多元化的经济制度。

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 ①按经营效益分配:经营性劳动收入、创新收入、风险收入、机会收入。

②按资分配:A、个人存款收入;B、股息、债息、红利;C、租金;D、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资产收入。 ③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④按技术、信息、知识产权、土地等生产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结合点:劳动属于生产要素中的一种) ①共同标准:不同生产要素贡献的不同

②劳动是特殊的生产要素,地位较重要,应以按劳分配为主。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分配制度

1、

认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元分配制度。

2、

个人收入的主要形式:劳动收入、劳动力的价值收入、经营风险收入——即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剥削收入、非剥削收入)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资源配置和经济体制

一、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内涵

1、市场范畴

狭义:有形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

从经济活动的空间上来讲的

广义:有形+无形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劳务市场+职业经理评价的市场)

从市场主体角度来看:商品生产者之间全部交换关系的总和。 从经济运行角度来看: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来调节手段。

2、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商品经济 ①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

②资源配制。定义:P52;最优合理——宏观:全社会、每一种;微观:每一个行业、企业。 ③经济机制: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动力机制——〉“DIM”分析法 ④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共同:基础+价值规律

区别:A、对应概念不同——商品经济包含在经济形态中,对应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B、生产力;C、层次不同;D、范围。

二、资源配置、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

1、

资源配置的含义:自然资源(土地、森林、矿场)和社会资源(劳动力、制度、科技、信息、资本)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来分配资源。

2、

配置资源的方式(指社会组织形式)

自然配置

市场配置

计划配置

基本经济条件

①以生产者家庭(或部落)为基本生产单位;②交换很少。

①资源归产权明显的自然人和法人;②经济主体独立自主受法律保护。

①资源归国家所有;②企业、个人归属国家。

决策机制

①决策权掌握在家长、酋长、庄园主手里;②依赖传统习惯、强制力

①决策权掌握在经济主体手里;②自主决策、分散决策。

①决策权集中在政府手里;②依靠强制力,所有制、所掌握的信息。

信息机制

封闭、缺乏

①价格信号透明、公开;②横向传递、无限传递、收集成本低。

①计划指标;②纵向、组织成本大。

动力机制

生存需要

物质、货币

精神激励、行政动员、道义劝说

三、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体制)的比较

(一)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

1、优点P56-58:①以市场价格为调节器,使经济自动协调发展;②自动调节资源配置的流向和流量,使产需衔接;③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④优胜劣汰,刺激经济效率的提高。

2、缺点:

①事后调节造成资源浪费 竞争

②市场竞争,导致分配不公

③过度竞争,最终导致垄断

市场失灵:①短期行为出现,生产盲目,产品滞销;②无法解决公共物品的分配;③对“外部不经济”现象无能为力;④引起竞争,竞争又引起垄断从而阻碍竞争,效率损失;⑤收入不公平,引起社会矛盾。

外部不经济:①对宏观经济平衡的无力;②不能抑制经济泡沫的形成及阻止“泡沫”的破灭。

(二)计划配置的优缺点

1、计划:指令性计划(直接);指导性计划(间接)。

2、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的优点:①能够保证生产按比例发展,避免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经济危机;②能够迅速动员全社会的人、财、物力;③能够保证社会分配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3、确保计划配置资源有效性的隐含前提:①完全信息,假定;②单一利益主体假定。

4、缺点:①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对有效性:信息不足、信息失真;②政府决策过程中的管理成本高:“集体行为”、信息复杂性;③计划价格导致资源浪费——不反映价值、不反映分供求;④社会分配的严重平均主义。

三、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耦合:混合经济

1、

基本特征(3个结合):①资源:民间所有+国家所有;②市场+计划;③自由竞争+国家干预。

2、

结合的原则:市场——微观;计划(国家政府)——宏观

3、“DIM”分析 D——有管理的分散决策;I——价格,辅:政策信息;M——物质和货币:指导性计划;

四、认识一些基本关系

(一)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机制的关系:①决策机制;②信息机制;③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1、经济制度。含义:体现一个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具有根本的质的规定性。

2、经济体制:含义:P66 资源配置的手段、经济运行机制;国民经济组织管理体制——集权型:前苏联为代表——激进式;分权型:中国——双轨制:计划市场。

3、二者的关系。区别:经济制度——本质;经济体制——表现形式。 联系:①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前提和基础;②一定社会经济制度都是按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所决定的经济体制实现经济运行和发展的。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及其基本框架

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

(一)深层原因:中国社会历史的特殊道路和特殊矛盾

1、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①理论——〉现象;②国际环境;③发展战略;④文化传统,路径依赖。

2、中国计划经济实践过程中的特殊矛盾:

①政府权力的高度集中VS政企关系危机(企业成了政府附属物):A、政府同企业搞好关系;B、企业办社会;C、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的扭曲行为。

②社会资源的行政化配置VS宏观经济失衡。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政府职能混乱——经济混乱。

③组织结构的条块分割VS社会化大生产 ④平均主义的分配倾向VS经济效率的损失 ⑤“一大二公”所有制VS生产力状况

(二)间接原因:实现的社会主义经济首先是一种商品经济。 ①商品经济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依然存在。(基本条件:社会分工——社会化大生产;产权——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 ②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国有经济内部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活动是独立的。

(三)直接原因:计划与市场结合共同促进生产力发展体制。

(四)外部原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接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1、内涵:①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的社会主义体制P76;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兼容。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红管为辅。

2、市场经济的共性: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市场运行的开放性和有序性,市场体系的完备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制度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制度,在宏观上更好发挥计划和市场二者的长处。

4、主要特征:①所有制结构;②分配制度;③混合经济。

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突出贡献(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

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现代经济的一般框架 “四个基本要素”,市场体系,法人主体——〉规范市场主体。 市场体系:国内、国外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内容和特征。

三个体系、两种制度:①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微观基础;②市场体系;③分配制度;④宏观调控;⑤社会保障体系。

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国际比较

美国(垄断)

德国(市场) 法国(计划)

日本(政府)

1、

美国的垄断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与市场”柔性结合的市场经济(宏观较弱)

2、

德国的社会经济模式:“自由加秩序”。

3、

法国的计划主导型模式。

4、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概述

一、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与构成

(一)、含义及其构成

1、含义。狭义:微观经济主体(即企业、农民、居民个人);广义:微观经济主体+这些主体的基本特征。

2、构成:

企业——生产商品,提供服务,购买生产要素;

农民(家庭)——小生产者,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剩余劳动的提供者。 居民个人——生产力的拥有者,劳动力的提供者,商品服务的购买者。 政府——公共产品、公共劳务的提供者,政府采购。

(二)基本特征:判断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依据

1、平等性;

2、自主性;

3、逐利性;

4、自发性

二、市场微观经济基础形成的前提条件:明确的产权界定

1、

产权:法律规定的一组权利。

2、

财产所有权:所有权和产权

财物:所有物质的东西,代表一种财富。财产:当财物被某人所有,则成为某人的财产。 A、

狭义的财产所有权和产权的关系

联系:a、狭义的所有权是产权的一部分;b、所有权是产权的基础和核心;c、产权是所有权的派生。

区别:a、所有权属于所有制的范畴;b、产权属于财产运营的范畴。

3、产权的基本特征:①排他性——主体只有一个;②有界性——界限;③可分界性——分给不同的主体,利益随之分配;④可交易性。

4、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微观经济基础形成的条件

产权界定:P100——产权主体的界定,产权范围的界定。

原因:①产权主体的界定是市场交换的前提;②产权范围的界定为经济主体产生了激励、约束作用;③产权的界定是微观经济基础自主性和平等性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一、国有企业以及社会主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和企业格局多样化

(一)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1、集合生产要素,利润动机,风险,商品服务,经济单位

2、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形式

自然人企业:个人业主制企业(个体企业、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①企业投资行为:怎么购买生产要素,怎么选择融资市场;

②企业生产行为:最优化的生产规模,既定总成本、总投资的最优化产量。 ③创新行为问题:成本优势,市场优势。

(二)国有企业以及中国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1、国有企业的性质——不是自由契约的产物

2、国有企业的特点:①被赋予社会政策目标——缺点:市场竞争力差;②特殊的融资渠道——财政拨款、贷款、向国外发放公债;③较高的信誉——缺点:破产倒闭困难。

3、中国国有企业的市场取向的改革

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A、企业制度——一种财产制度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微观经济体制(一种经济体制应该有一个与之适应的企业制度);B、现代企业制度: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制度;C、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四个方面16个字):a、产权明晰——明确的出资人、企业法人的财产权明晰;b、债权明确——出资人、经营者、劳动者。 D、政企分开。出资者——〉股东——用手投票、用脚投票。

E、管理科学:分权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经营决策机构;经理人——经营决策执行机构;监事会——监督机构。 ②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和分类改组

A、

保留国有和国家控股的企业——安全、自然垄断(煤炭、矿山、石油)、公共产品; B、

竞争性领域的国企区别对待:a、实力、竞争——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股、控股;b、竞争力弱,经营困难——联合、兼并、出售;c、长期亏损,扭转无望和资源耗竭。 C、

“抓大放小”方针:(a) “抓大”建立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b)“放小”:a开放搞活——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产结构;b、形式——出售、兼并联合、股份制和租赁;c、“扶小”——发展潜力。

③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国资委:全职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经济行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个人经济行为

1、个人消费行为;

2、个人储蓄行为;

3、就业的行为。——受自身资源的限制。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农户

家庭作为基本生产单位几经变迁(我国)

事实上和理论上的依据:

1、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理论依据);

2、可以减少交易费用; 第四章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市场体系 第一节 市场运行机制

一、市场经济运行流程

投入要素

提供商品、服务

个人(家庭)

企业

个人(家庭)

购买要素

购买商品、服务

支出生产成本

消费支出

企业

个人(家庭)

企业

获取要素收益

获取销售收入

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弥补市场失灵,宏观调控 政府

个人、企业

代表组成政府

财政支出、财政转移、政府采购

政府

个人、企业

二、市场运行机制(市场机制)

(一)市场机制及其构成要素

机制:机器构造和运动原理。

经济机制:一定的经济机体内部各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功能。

市场机制:在市场运行中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制约的作用和方式(价值规律的具体实现形式)。

价格机制:价格作为杠杆调节资源的配置。

供求机制:供求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引起生产要素重新组合。

竞争机制:市场运行的动力机制,引起生产的流向变化,优胜劣汰来调节市场的运行。

风险机制:企业所面临的不同后果,通过具体的决策,改进生产进经营。

1、市场的基本要素:价格、供求、竞争、风险互相作用。

2、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机制,价格变动——生产规模变动——供求变化——价格变化。

3、中国价格体制的改革。

行政统一定价(早期计划经济时期,价格体系不合理)——〉“双轨制”(指令价格、指导价格、市场价格)——〉市场自发形成(商品、劳动力价格,金融市场还未完全做到)

(二)市场机制作用的具体形式

1、供求体制:A、商品、资金、技术;B、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必需通过交换解决;C、需求,有购买能力的需求;供给:信息、能力受价格、生产要素价格、相关产品价格、预期的影响;D、内容,供求决定价格机制,价格影响供求机制。

2、竞争机制P136:

(1)

竞争与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的联系、作用(概念);

(2)

内容:A、竞争作用于市场价值的形式(个别价值向市场价值的转化,市场价值的确定。) 市场类型:供过于求——生产者之间竞争——买方市场;供不应求——消费者之间的竞争(抢购)——卖方市场;供求均衡——生产者、消费者。

B、竞争作用于市场价格的运行。

3、风险机制。W—G—惊险的跳跃;风险来源——不确定性、竞争。

(三)市场机制的特征

1、作用的自发性;

2、作用的连续性;

3、作用的回归性。

(四)供求理论

1、需求定律(有支配能力的需求):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运动的关系。

2、供给定理:价格与供给之间是呈正向变动关系。

三、市场运行的两种组织形式:市场和企业

1、交易费用理论

(1)交易:人们的经济活动分为两类:生产、交易,除生产以外的一切经济活动。 (2)交易费用:概念P131 类型:①偶然因素,发生损失的费用;②鉴定、履行、监督合同产生的费用。

2、决定交易费用的因素:

(1)取决于交易的因素(市场,信息量)市场不确定性,信息成本; (2)人的因素:人的有限理性、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知识。

3、均衡价格问题。成交量影响成交价格。 纳什均衡:针对对方策略的最佳选择。

四、怎样降低交易成本(手段、途径)

①制度的功能(合同制度(收银条等交易的契约)) 核心:产权制度(界定产权)建立(法人产权,法律所有权) 第二节 市场体系

一、市场体系及其构成

1、市场体系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由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构成:①从客体结构分:商品市场(Pm市场、Km市场,服务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服务市场、资金市场、A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技术市场、知识产权市场) ②从主体结构:生产者、消费者、(交换)中介者、市场调节者。 ③从空间结构:地区市场(区域)、全国市场、国际市场。 ④按时间划分:现金市场、期货市场、信用市场。

市场体系的特征:①完备性,市场体系——宏观体系、微观体系;②统一性:结构完整、多层合理、全国统一大市场、国内外市场统一;③开放性:对内对外开放,有效、合理配置资源;④竞争性:要求公平、公正的竞争、基本前提;⑤规范性(有序性):遵守法律、法规。 市场规则P150:

市场进出规则:主体、商品“三无”质量; 市场交易规则:欺诈、走私、债务; 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仲裁规则。

2、市场体系的分类

(1)按市场客体结构划分 客体(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一般的商品市场(有形市场);生产要素——无形的市场。 (2)市场主体结构划分

主体:居民、农民、国家:生产者、消费者、交易中介者、调节者。 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营、国外(所有者) (3)

按空间结构划分:地区、全国、边界。

(4)

按时间结构划分:现货、期货(商品标准性合同:套期保值、投机获利)、贷款(兼现货与期货特征)。

二、我国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的健全

缺陷:

1、完整性、滞后性、封闭性、垄断性

2、商业信用欠缺。

(1)

商业信用问题

不讲商业道德,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造成交易链条中断,影响经济运行(赊销)(逃债、假冒伪劣商品) 解决:查办、教育。 (2)行政垄断问题

指令性计划造成——〉地方保护主义(长期的历史渊源); 改革——〉深化政府部门职能——〉强调外部,开放经济; 建立健全法规,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 第三节 市场结构和市场规则

一、市场结构

(一)市场结构的类型

1、完全竞争市场——充分参与者、参与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无差别;

2、垄断市场(边际收益至少等于边际成本,即利润为零)

3、垄断、竞争市场

4、寡头市场

(二)我国目前的市场体系

1、市场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效率低,成本高

2、行政性垄断企业

第五章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第一节 国民收入分配

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

1、国民收入的两种含义

物质产品核算体系(东方核算体系):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的社会总产品的净产品的价值。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西方核算体系) 广义:国内生产总值(GNP,GDP);狭义:扣除资本折旧、间接税。

2、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总值(GNP) ①含义:

②两种“总值”的关系

区别:统计原则,核算角度;联系:A、GNP=GDP-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GDP+国外净要素收入;B、封闭经济体系GDP=GNP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两种体系区别:①二者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②指标的内容不同。

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两种核算体系的理解

初次

MPS

物质生产部门

非物质生产部门

初次

政府调节

SNA

物质与非物质

再分配

第一阶段:初次分配,以企业为中心,效率原则,微观层次,也称功能分配,要素收入分配; 第二阶段:再分配,以政府为中心,公平原则,宏观层次,也称规模分配。

2、政府进行再分配的原因

①控制收入差距拉大的需要;②社会管理者的需要;③宏观经济调控者的需要;④经济产品协调着的需要;⑤社会保证基金、后备基金。

3、政府进行再分配的手段

①税收;②财政转移支付——通会社会保障的措施;③其他政治经济政策:A、价格鉴别;B、希望工程:贫困儿童受教育机会;C、再就业工程。④最终收入:政府财政收入,企业基金、个人收入。

第三次分配: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收入以道德捐赠给社会。

四、按西方体系怎么认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初次分配——〉要素收入(五大要素:劳动收入、资本收入、土地资源的租金收入、技术专利收入、管理者报酬、人力资本报酬)。

再分配:①理由;②手段:A、财政征税;B、财政转移支付;C、价格杠杆;D、银行信贷 形成三种原始收入:国家(政府)、企业、个人(收入)

四、功能收入分配与规模收入分配

要素收入分配

个人收入(个人、家庭之间收入差距、程度) 第二节 收入差距

一、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1、

经济学中的效率:经济效率,对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经济增长

2、

公平:社会公平——收入平等、机会平等。

3、公平的效率关系:①公平和效率 替代关系 福利国家(瑞典、英国、德国)②一致性:效率促公平、公平促效率。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原则 不同分配领域:微观——效率;宏观——公平 分配环节:初次——效率;再分配——公平

分配机制:市场机制分配——效率;政府分配机制——公平

三、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变量标准

1、

生产要素数量、种类的不同;

2、分配规则不公平、机会的不均等。 标准: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四、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倒U假说”

五、改革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 “两个内部”——城市之间、农村内部;“两个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 第三节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一、关于效率与公平 投入——〉产出

公平:利益与权力的合理化分配。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西方经济学对效率与公平的三种观点。

三、我国在经济转型期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分配制度变革——〉生产积极性、差距、资源配置。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深化改革、创新规则 目标:共同富裕。 第四节 社会保障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1、什么是制度保障制度:制度、法律、规章、措施的总称叫做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特点:强制性、普通性、互济性。

②社会福利:财政补贴、集体福利、环境保护、医疗福利 ③社会救济:自然灾害救济、孤寡病残救济、 ④社会优抚;⑤优抚措施的发展。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和意义

(一)功能:

1、保障功能,稳定功能;

2、调节经济功能;

3、劳动再生产;

4、收入分配功能

(二)意义:

1、社会稳定;

2、增进社会公平;

3、促进经济发展;

4、协调发展。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

1、保障对象社会化;

2、保障水平合理化;

3、保障规模多样化;

4、资金来源多元化(政府拨、企业基金、个人缴纳、社保基金的运营收入、商业保险业);

5、管理法制化

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衍变

我国目前当前面临的问题:①覆盖面狭窄;②保障主体错位;③待遇——平均主义和差别对待并存;④筹资单调、管理不科学。

四、改革的思路 适度水平(低保障,覆盖广)

发展的序列:生活救济、医疗保障——〉生育

层次:国有企业者——〉自由职业者——〉乡镇企业者——〉法律依托。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消费 第一节 消费需要和消费需求

一、欲望、需要、需求与消费(层层推进的关系)

欲望多样性:也是一种社会产物(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关系来联系),也是一种原动力。

需要更具有社会性,以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制度相联系所提出的要求。 需求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具有现实性,有效的需求通过市场来满足。

消费:人们为了生存发展一种合乎目的经济行为(满足生存发展) 生产消费:生产过程中消耗生产资料,或劳动。 个人消费(主要考察对象)

二、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辩证关系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

2、生产结构的变化决定消费结构的变化。

3、分配状况、水平、方式影响消费。消费体现了分配状况——〉改革分配制度

4、交换制约消费。交换流通就是以货币作为媒介进行消费。

三、居民消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第二节 消费需要和消费需求的关系

一、消费需要和消费需求的异同 都是要求,具有社会性。

需要只是欲望,需求更具有现实性,把想要的东西转化为现实。

2、

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下降。

3、

消费需求关系到经济健康有序的增长 ①供需协调的意义。

②消费需求直接成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问题。

二、我国在经济运行中的消费需求状况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之前:短缺经济变化——〉两大部类比例不平衡;之后:五个阶段 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第三节 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

一、消费水平:按人均计算的消费资料和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二、合理的消费水平

三、消费结构:各类消费资料的比例问题。

消费方式:

1、社会公共方式;

2、个人方式——家庭方式、社会化方式。 第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1、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

(1)

发展对外关系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当前历史背景)

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国家化、产品使用国际化、商品劳务贸易国际化、资本流动国际化。

为什么会有这种趋势?:A、一国资源的有限性;B、各国科技、管理水平差距已经显现;C、国际分工出现(追求国际分工比较利益的需要) (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和平崛起的需要) ①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两大部类之间,两大部类内部要协调发展)。 ②提高经济效益(从粗放性到有效性)。 ③加速现代化建设

④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需要

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1)对外贸易,增加出口;(2)引进先进技术、遵循原则;(3)利用外资的问题;(4)劳务合作。

3、怎样来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

全方位的开放

加入WTO——有利于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

机遇与挑战共存

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问题

1、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异同

2、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①经济发展的速度——解决就业问题;②经济发展的结构问题。

3、经济质量:①经济效益;②社会效益;③环境效益。

4、经济发展的波动和周期问题(持续稳定的增长,避免大起大落的问题)

5、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人口、科学技术;(2)非经济因素:制度因素、法制、劳动力、经济体制。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较长的时间看与社会、自然、经济、协调发展(绿色GDP) 意义:缓解人口问题、合理理解资源、社会全面进步

1、

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第八章 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一、

宏观和宏观经济学

宏观指总量关系,专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政府怎么来调节总量关系的经济学叫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企业内部、资源优化组合、提供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社会总供给及其形成

1、定义:一国一定时期内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

2、社会总供给来源于总产出

3、影响因素:A、社会总需求;B、物价水平;C、一定时期的资源供给量;D、资源利用效率;E、政府及其政策。

三、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1、定义:一国一定时期 最终产品和劳务需求、购买能力。

2、构成: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国外需求 政府拉动整个经济的“三驾马车”。

四、社会总供给的关系

1、总供求平衡 总量平衡——〉价值

结构平衡——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

2、总供求不平衡 总供给>总需求:过剩经济、有效需求不足。

98-2002年特点:①失业;②通货紧缩;③经济停滞。

总需求>总供给:短缺经济(供给不足)。特点:①就业;②投资、消费需求;③通货膨胀。

四、就业水平、物价水平

1、就业与失业

劳动年龄人口:生理年龄。 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

充分就业:保持失业率在4%-5% 失业:有劳动能力的,原就业的,找不到工作的。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

2、失业原因,失业类型

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劳动力的需求(根本原因)。 摩擦性失业:职位的空缺,失业人口并存的现象。 结构性失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不适应该工作。 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性波动。

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社会总供求失衡是其根本原因) 通货膨胀——〉物价水平普遍上涨(货币贬值)——〉需求变化成本上升,结构性膨胀——〉货币作用扭曲。

通货紧缩——〉物价的下跌(总需求不足,货币供应量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 第三节 政府与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不等于政府行为干预。

微观管制:内部、外部、局部、中央政府。

二、宏观调控目标、基本目标:总供求平衡。 具体目标:

1、物价稳定;

2、充分就业——〉增加就业 ①内涵

②表准:失业率≠0 ③充分就业和宏观经济总供求平衡相一致。

三、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政府有管制经济的职能;

2、管理国有资产(确立产权主体);

3、调节收入分配;

4、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5、市场失灵需要宏观调控。

四、宏观调控方式、手段和政策

手段——指导性计划手段、经济手段(价格、汇率、利率、税收)、法律手段(完善司法制度)、行政手段

政策——财政政策(预算、税收、投资)、货币(利率、公开市场业)、产业政策(调整结构)、收入分配、转移支付。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原理各章节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原理》卫兴华、顾学荣主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

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或体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其统一面在于,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其差异面在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具体表现为,研究怎样处理好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以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怎样改革和完善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经济运行机制,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以达到共同富裕。

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1、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而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离开了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也就不存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更不会产生反映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要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了解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2、社会生产力是如何构成的? 答:生产力的构成,概括地说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最根本的作用,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在生产资料中,作为劳动资料重要构成部分的生产工具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的状况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3、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社会生产关系内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表现在:(1)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3)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具体方式;(4)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其次,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具体表现在:(1)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起阻碍作用。(2)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3)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两者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时起阻碍作用。(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表明:第一,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必然适应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

5、经济规律的特点是什么?答:经济规律与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都具有客观性,但是经济规律又有其自身的特点:(1)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2)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经济规律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

第三章

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1、怎样理解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及其实质?答: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实质上是把社会总劳动(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的反映。在一个社会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如果能够自觉地保持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则社会总劳动就可得到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反之,如果比例关系失调,则会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经济效益低下,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何联系与区别?答: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或产值)和劳务总量的产出增长,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量的变化。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等等。此外,经济发展还包括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质量的提高、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状况的改善、以及贫困落后状态的减少和消除等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质的变化。所以,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3、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一般来说,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并不必然排斥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较低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一般是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内涵扩大再生产在扩大再生产中所占比重会随之不断提高,并会逐步过渡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

第四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答: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

2、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答: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不同种类商品的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

4、为什么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答: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第一,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第二,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第三,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形式是什么?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起哪些作用?答:(1)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来进行。

(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作用:第一,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分配。通过竞争、价格、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实现。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作用是在追求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第三,引起和促进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优胜劣汰,两极分化。

第五章

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怎样的?答: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则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表现在:(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2)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3)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2、市场机制包括哪些内容?它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答:市场机制,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或者说就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因素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各自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这种联系和作用。各种市场要素的联系和作用,构成统一的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1)价格机制。价格机制对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1)价格机制调节生产。(2)价格机制调节消费。(3)价格机制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2)供求机制。供求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价格、竞争、利率等市场机制的作用都离不开供求机制。其次,供求机制调节生产与消费。(3)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有重要作用:(1)它是价格机制、信贷利率机制等市场机制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功能的保证。(2)它促进企业开展技术革新、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3)它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促进商品流通和生产要素交流。(4)它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

3、为什么必须建立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答: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和保证。而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公平竞争。围绕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主要有三个方面:(1)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2)市场竞争秩序。(3)交易行为秩序。市场制度和规则,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各种制度和规则的总和,是国家对市场和市场主体行为所制定的强制性的制度和规定,目的在于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市场的良好经济秩序。市场制度和规则的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市场运行的制度和规则;第二类为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则;第三类为国家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则。建立消除不平等竞争、实现公平竞争的制度和规则,是市场运行制度规则体系的核心。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1、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答: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首先要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将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工人的抽象劳动凝结到产品中去,形成新价值。两者的统一就是价值的形成过程。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使工人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这个一定点以上,从而生产出剩余价值,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时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答: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资本家之所以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因为工作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首先,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其次,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于剩余价值生产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因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提高生产为不同的行业或部门。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以及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当上述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活资料价值便会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剩余价值的结果。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工作日的延长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1)从资本对雇用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4、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怎样看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扩大基础上的再生产?答: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通过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扩大的基础上再生产出来,具体表现在:(1)不仅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一开始就是全部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2)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不仅是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而且是扩大对剩余价值占有的手段。(3)劳动力买卖的真实内容是,资本家用不等价物占有工人劳动的一部分,以换取工人更大量的活劳动。

第七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职能形式?答: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产业资本要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不是独立的三种资本形式,而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并分别执行着三种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则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这里的实现是指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为什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原因有:第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得到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第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得到更新,是保证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

3、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的差别是什么?答:(1)概念的内涵不同:剩余价值率是一次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年剩余价值率则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2)两者的企业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体现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则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两者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3)两者在量上的差别:在一般的情况下,年剩余价值率大干剩余价值率。

4、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以及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区别是什么?答: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本不同的。(1)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的划分则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3)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1、什么是利润?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答: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在现象上表现为利润。(1)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所耗费资本即生产成本的增加额。(2)剩余价值还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取得利润的形态,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答:不同的生产部门具有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不同的资本周转速度,因而等量资本投资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会得到高低不同的利润率。由于资本在本质上要求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所以各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必然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是把资本从有机构成高而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有机构成低而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资本的流动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动,并由此进一步引起资本新的流动。资本的这种在部门间的流动直到不同部门的价格变动自发调整利润率趋于均衡、形成各部门相等的平均利润率时才会停止。所以,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在平均利润率绝不是各部门利润率简单和绝对的平均,而是一种利润平均化的总的发展趋势。

3、什么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什么变化?答: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十平均利润。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了。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如下变化: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成为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心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生产价格不过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形成和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价值决定的。

4、为什么说生产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答:生产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并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相反,它是以价值为前提,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这表现在:第一,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变动归根结底要取决于价值的变动。第二,从整个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第三,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

5、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的客观可能性和条件是什么?答:可能性:第一,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本来就不同于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在产业资本的循环中,经常有一部分资本作为商品资本的形式而存在,商品资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条件:第一,商品资本最终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已经不再由产业资本家去完成,而是专门由商人来担任。第二,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

6、商业流通费用是如何补偿的?答:商业流通费用是在流通领域内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各项费用。它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用于商品的保管、包装和运输方面的流通费用。它可以增加商品的价值,并随着商品的销售和价值的实现得到补偿。纯粹流通费用是指同商品买卖有关的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是通过从剩余价值总额中扣除来得到补偿的。

7、借贷资本是怎样形成的?它的本质是什么?答: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的来源主要是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的大量的闲置货币资本。包括:(1)固定资本的折旧费;(2)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部分;(3)用于积累而没有马上投资的剩余价值。借贷资本的本质在于:它是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需要而产生、并且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形成和服务于职能资本的。归根到底,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还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8、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答:(1)条件: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的差别和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不同。(2)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原因是:第一,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第二,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获得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3)源泉:超额利润。

9、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答:(1)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2)原因: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原因是:第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第二,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3)源泉: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是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发展

1、垄断价格为什么并不违背价值规律?答:垄断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原因是:(1)垄断利润是通过垄断价格而获取的。垄断价格的确定,不可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价值仍然是价格的基础。(2)垄断价格并没有也不可能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垄断价格出现以后,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3)垄断利润仍然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可见,垄断利润的获得不过是把其它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转移到资本家手里,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破坏。所以,垄断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如何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答: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其形成的途径有:首先,垄断的大银行通过贷款或购买股票来控制和支配大工业企业,或通过直接投资创办工业企业;其次,垄断的大工业企业把资本渗透到银行业;再次,在大工业企业和大银行资本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人事结合,双方的垄断资本家或其代理人互兼对方的要职。金融寡头主要通过“参与制”实现其经济上的统治,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

3、垄断为什么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答;垄断是帝国主义本质的、有决定意义的经济关系,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原因是:(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标志。(2)垄断是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和共同基础。(3)垄断是帝国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4)垄断的统治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其它矛盾。(5)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主宰了一切,必然把垄断统治渗透到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控制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科学、文化、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垄断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答:(1)对国家垄断资本的管理和调节。国家直接对国家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进行管理和调节,并通过国家垄断资本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来调节整个社会资本的再生产。(2)对部分国有垄断资本的管理和调节。有两种情况:一是国家掌握控股权的企业,其经济活动是由国家通过计划和政策进行管理和调节;二是私人垄断资本掌握控股权的企业,国家利用各种优惠条件对这类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宏观调节。(3)对私人垄断资本的宏观管理和调节。国家通过财政、信贷和其他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实现对私人垄断资本的调节和管理。(4)实行经济“计划化”调节社会经济。这种调节手段对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第十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

1、垄断资本国际化怎样形成的?其实质是什么?答:资本国际化是垄断资本为追逐高额利润而对外扩张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经济现象。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是通过国与国、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形成国际市场和国际分工体现出来,主要是商业资本的国际化。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国际化是通过资本输出并带动商品输出,形成国际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最后形成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殖民体系等体现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垄断资本的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就是产业资本的国际化。垄断资本国际化和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及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其实质仍然是为了谋求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这些国际垄断组织和国际垄断同盟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其根本原因是:(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2)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3)国际资本流动增强。

3、经济全球化的作用有哪些?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

(一)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3)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国际经济调控的加强,使国际经济组织和规则不断完善,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4)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缓和国际上的一些矛盾。

(二)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1)经济全球化增大了各国经济连带波动的风险。(2)经济全球化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会使各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3)经济全球化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使发展中国家付出的代价巨大,发达国家分享更多利益。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表明,它既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又带来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趋利避害,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

4、什么是跨国公司?怎样评价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跨国公司?答:(1)跨国公司是指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生产、销售、金融等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大垄断企业。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已成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目前,跨国公司在世界生产和国际贸易中居支配地位。(2)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生产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它的发展又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全球化。(3)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对外扩张和掠夺的工具。它通过遍布国外的子公司,在经济上控制所在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在政治上干预所在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在政治上干预所在国的内政,扶植为跨国公司服务的政治代理人,建立国中之国。

第十一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为什么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会出现两种趋势?答: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两种趋势,即迅速发展的趋势和停滞的趋势。第一,经济迅速发展趋势:(1)生产力总是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2)竞争促使垄断组织关心和改进技术,采用先进设备。(3)军备竞赛,客观上也刺激了技术的发展。(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这种调整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却在一定程度上给生产力的

2、怎样正确认识垄断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的自我调节?答:当权的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本阶级的整体利益,在不触动其统治地位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可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这些调整具体表现在:(1)股份资本的产生和发展,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私人资本变成为股份公司的联合资本,这种联合资本已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已经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它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2)垄断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又一次“微调”,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日益占有重要地位,标志着有相当大的资本已在形式上取得了社会性质,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又一次较大的局部调整。(4)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国际垄断资本和国际垄断联盟得到很大的发展,这种新的经济现象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继续进行部分调整。

3、怎样认识西方国家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和“资本民主化”?答:(1)“社会福利政策”不会减轻劳动人民所收的剥削。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是把从劳动人民身上搜刮来的财富的一小部分重新还给他们,羊毛出在羊身上(2)“资本民主化”不会改变雇用工人的雇用劳动地位。工人手中掌握的少量小额股票,并不会使他们成为企业的主人,企业仍然由掌握控股权的大资本家所支配,而且工人所获得的少量股息,在其全部收入中只占很小比重,他们仍是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1、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答:(1)必然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殊历史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脱胎于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很低、自然经济占相当大比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条件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经历一个长时期的初级阶段,以完成社会主义经济的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2)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完成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是要实现经济的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我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力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含义:(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特征:(1)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和共同发展。(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较低,必须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4)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3、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答: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第二,它是提高和改善劳动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条件;第三,它是从经济上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巩固国防的物质基础;第四,它是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物质条件;第五,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答: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正处在社发展提供了可能。第二,经济发展停滞的趋势:(1)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因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2)垄断还会人为地阻碍技术的进步。

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原因是:(1)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2)缓解各种矛盾的需要。资金短缺,就业压力大。(3)市场经济的需要。竞争。交换。主体多元化。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体地位的原因是:第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人经济制度真正建立起来;第二,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第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第二,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第三,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四,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3、怎样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答: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当前,需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具体采用股份制经营、股份合作制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等等。

4、怎样理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和市场主体,其投资、生产、经营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它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市场。所以,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与消费

1、为什么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答: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它体现着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关系,它既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同时也不同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将实行的按需分配。按劳分配体现了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要求,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上的实现。同时,按劳分配也体现了消灭剥削,实现分配平等的要求,体现了劳动者在分配领域中的平等关系。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关系,它与将来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实行的按需分配有重大差别。

2、按劳分配是通过哪些形式实现的?答: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里,按劳分配借助于货币工资形式来实现。工资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基本形式。奖金是按劳分配的一种劳动报酬补充形式。津贴是另外一种劳动报酬的补充形式,它是对在特定条件下从事劳动的职工的额外劳动付给的报酬。农村集体经济中的分配形式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答: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在提高效率与分配公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按要素分配,一方面,它促进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它也造成收入差距悬殊,并不断扩大这种差距,有悖公平。因此,需要正确、全面地认识和适当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谓效率原则,是指社会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企业和国民经济效率为目标。所谓公平原则,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一方面,从微观上应以人们的投入与其收入达到适度平衡为尺度衡量收入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从宏观上应以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保持适当差距为尺度衡量收入的合理性。人们的收入既应拉开合理的差距,不能搞平均主义分配;又应防止收入差距过大,甚至收入差距高低悬殊。这样才能实现公平分配。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是一致的,二者必须并重。要以效率促进公平,以公平实现效率。

4、按劳分配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第一,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以参加劳动作为获取消费品的前提条件,劳动者必须参加劳动,才有资格从劳动的总成果中获取应得的份额,不劳动者不得食。第二,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不包括全部社会产品,只是其中的个人消费品。第三,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劳分配所依据的劳动,在质上是符合社会需要的、被社会所承认的劳动。在量的方面,是以社会平均劳动量为尺度。社会和集体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质量和数量分配给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是什么?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的运行和发展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它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以外,还具有其特殊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市场中主体的结构。(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3)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能够实行更有效、更自觉的宏观控制。

2、我国为什么采取渐进式改革?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有哪些特点?答:所谓“渐进式”转轨,是指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局部开始,分阶段、分层次、分领域地逐步展开,循序渐进地实现改革目标。我国采取的是渐进式转轨方式。这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做出的改革代价小而成效好的选择。因为:第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没有现成的方案,只能在改革的实践中摸索,逐步前进。第二,经济体制改革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社会改革,旧体制不是简单的废弃就可以消除它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新体制的建立和运行需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增长;第四,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

要有一定的发育、成长过程。第三,经济体制改革涉及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经济利益的调整,突然全面改变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会超过社会的承受限度,增加改革的阻力,甚至引起社会动荡。第四,人们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需要逐步深入,尤其是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我国渐进式改革有如下特点:1.先易后难的有序改革。2.由点到面的改革进程。3.新旧体制兼容的过渡性制度安排。4.由增量到存量的梯度改革。5.改革同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协调。

3、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实现过程是什么?答: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实现过程是:(1)市场通过价格信号,直接调节生产和需求,在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间分配资源,促进资源向社会需要的部门和行业流动。(2)市场通过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把资源分配到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3)市场通过价格和竞争,选择各种资源的合理组合。同时还应看到,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并不排斥计划配置资源的作用。

4、现代化大生产为什么单纯依靠市场调节不能完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答:市场机制有自身的局限性,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单纯依靠市场调节不能完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一,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财政收支总额、信贷收支总额、外汇收支总额的平衡,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是难以实现的。第二,经济结构的调整,如产业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构等,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既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难以实现优化和合理化。第三,公正与效率的关系也不能只靠市场来处理。总之,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需要社会计划和宏观调控“看得见的手”来引导。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

1、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什么地位?答:(1)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力量。(2)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层生产经营单位,是具有自身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3)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及市场竞争主体。(4)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

2、增强企业活力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什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答:增强全民所有制企业活力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其重要性在于:(1)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4)有利于提高企业素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可以在完善企业的动力机制、约束机制、运转机制的基础上,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提高企业素质。

3、为什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答:(1)现代企业制度具有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等优点;(2)过去的改革只解决了浅层次的问题,没有达到搞活国有企业的目的;(3)现代企业制度有效地实现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民主管理。(4)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探索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进行制度创新。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内容是什么?答: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等特征。(1)产权清晰是指产权关系清晰,即企业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均有明确的界定。(2)权责明确是指所有者同企业经营者有各自明确的权利和责任。(3)政企分开是指政企职责分开。(4)管理科学是指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市场

1、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社会主义市场,既具有市场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的特征。第一,它是统一的市场。第二,它是开放的市场。第三,它是竞争的市场。第四,它是有序的市场。第五,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

2、社会主义价格是怎样形成的?答:价格形成的基础是价值。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这并不意味价格一定与价值完全一致,因

3、如何规范和整顿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答:规范和整顿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是一项涉及面广又十分复杂的工作,必须突出重点,专项整治,带动全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第一,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第二,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法制。第三,加强组织保障。

4、怎样建立我国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答:社会主义价格体系,是指整个市场经济中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各种商品价格的有机整体。合理的价格体系的内容就是,要在价格反映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各种商品之间合理的比价体系和差价体系。合理的价格体系,不仅意味着商品的价格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多数商品的比价、差价合理,而且意味着价格体系促进社会再生产发展和人民需要满足的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合理的价格管理体制,要实行多层次的价格管理形式,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极少数商品和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国家要支持和促进公平、公开、合法的市场竞争,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对价格活动进行管理。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1、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为什么要进行再分配?答: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继初次分配之后,国民收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原因有:(1)满足非生产部门的需要。(2)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3)设立社会保证基金。(4)建立社会后备基金。我国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和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为价格的形成还受下列因素的影响:第一,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第二,受纸币发行量的影响。第三,受经济政策的影响。

2、如何提高国民收入中的积累效益?答:提高国民收入中的积累效益,就是要是国民收入中的一定数量积累基金,取得尽可能多的游泳劳动成果。提高积累效益的主要途径有:(1)积累基金应主要用于内涵扩大再生产和促进经济的集约型增长,以利于改变技术落后状况,实现经济的集约型持续增长。(2)积累基金应着重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形成合理的技术结构。(3)积累基金应主要用于企业设备的更新和工具的改革,用于开发和扩大原料、材料和燃料的范围和种类;用于对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4)积累基金的使用方向,要以在扩大再生产中取得最佳积累效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

3、建立和健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答:基本目标和要求:要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就是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健全,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健全失业保险制度。(3)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

1、为什么要保持和如何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答: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其意义在于: (1)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必要条件。(2)有利于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3)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和防止通货膨胀,从而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保持和实现供需总量平衡的主要途径有:(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3)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民主的经济决策体制。(4)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疏通商品流通渠道。

2、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是什么?答: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法律、计划、行政等调控手段,这些手段各具特点,各有所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组成宏观调控手段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综合发挥各种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以便有效地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

3、如何认识宏观调控中经济杠杆的作用和特点?答:(1)运用经济杠杆的必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间接调控的特点,就是国家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调节经济运行,建立起有效的调控传递机制,从经济利益上影响和引导宏观间接调控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2)经济杠杆体系及其职能。经济杠杆主要有价格、税收、信贷、利率、工资、奖金等,形成经济杠杆体系。这个经济杠杆体系总的说来具有调节、核算、分配、监督等多方面的职能。(3)经济杠杆作用的特点。经济杠杆之所以能够从宏观上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关键在于各种经济杠杆都具有利益调节者的功能,由经济利益的制约上促使和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大体上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

1、为什么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答: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必须力争较快速度,但较快增长速度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要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相互关系。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第一,速度与效益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第二,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两者又存在一定矛盾。

2、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意义和格局是什么?答:产业结构的优化,就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建立起最佳的或最优的比例关系。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对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2)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3)有利于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4)有利于从物质上保证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我国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变动的总趋势是,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

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第一,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历史起点与先决条件。第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第三,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1)农业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粮食和农副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2)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3)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劳动力。(4)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最广阔和最可靠的市场。(5)农业是经济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6)农业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

4、我国怎样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答: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了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对工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第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第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第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第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5、为什么比例协调和结构优化是快速增长的基础?答: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和优化的经济结构,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因为,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和经济结构,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影响着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从宏观方面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又从微观方面影响经济增长速度。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1、我国为什么要实现和如何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答:发展中国家的传统部门比重较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所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发展中的严重约束,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的现代 经济转变,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

2、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依据是什么?答: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特征。重要性:首先,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有了更强的预见性,更好的全局观念、长远观念,更加自觉地和目标明确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次,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协调发展和实现良性运行,从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完善。再次,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意味对经济发展中的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进行了正确的决策,这就能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使劳动者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更好满足。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第一,要依据物质牛产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第二,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必须从本国的实际时情出发,依据本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发展阶段,考虑到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国土资源、人口状况。第三,确定经济发展战略,要充分考虑到需要与可能,具有可行性。

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答: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现代经济部门和传统经济部门同时并存的状态。二元经济结构对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双重的影响: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从其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是在原有传统落后的经济基础上,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机器大工业的产生,逐渐出现了城市的现代经济部门,从而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将来再由二元经济结构过渡到一元的现代经济。所以,二元经济结构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随着现代经济的产生而现代经济又相对不发达的条件下形成的。然而,既然有一定程度和规模的现代经济,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其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它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技术和物质条件,为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二是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一定资金,支援传统部门的发展与开发,促进传统部门的现代化改造;三是它具有经济发展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吸引和推动传统部门的创新,引导传统部门走向现代化。另一方面,二元经济结构如果长期存在和延续,特别是城乡二元经济差别长期不断扩大,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这种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造成传统部门的长期落后,特别是传统农业落后,使农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资金积累和农业收入低下,阻滞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劳动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会过度流向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造成农业的萎缩。二是制约现代部门,特别是城市现代工业的发展、落后的传统农业,会限制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粮食、原料、副产品、市场等作用的发挥,从而不利于现代经济的发展。而且农村劳动力过度流向城市,会导致城市因难以承受而产生各种城市弊端,如公用设施不足、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不安定等。三是导致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拉大,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1、为什么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答: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项政策的必要性在于:(1)有利于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2)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3)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社会生产力发展。(4)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5)有助于增强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互相了解,为维

2、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性制、作用及其特点是什么?答:对外贸易的性质: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是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它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开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增强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对外贸易的作用:(1)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2)有利于调节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不平衡,促进社会主义再生产的顺利进行。(3)有利于调剂国内市场的供应,更好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4)有利于把企业推向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观念和外部压力,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5)大力组织商品和劳务出口,可以获得一部分外汇收入,增加现代化建设资金的来源。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1)它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独立自主地进行的。(2)它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的。(3)它实行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联合对外的原则。

3、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答:经济特区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在这些区域范围的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实行各种优惠的办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和吸收外商、外资兴办企业和其他事业,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特区是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特殊形式。特区经济已显示出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引进了外资,增加了建设资金;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增强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扩大了出口贸易;获得了更多的国际经济信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经验,等等。 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第四篇: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第三章)

件 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的学习重点分享。

、何为再生产?它的内容是什么?

(1)再生产就是生产的不断重复和更新,再生产过程就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2)任何社会再生产都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3)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社会再生产按照它规模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2)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进行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只能而且必须由简单再生产来提供。

2.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了的再生产总体中,主要的部分是相当于原有生产规模的部分。扩大再生产,则是简单再生产的发展。

3.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

(2)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并不必然排斥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的提高。

(3)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较低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一般是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内涵扩大再生产在扩大再生产中所占比重会随之不断提高,并会逐步过渡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

4、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有哪些主要比例关系?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类:

(1)综合性比例。即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具有综合性和重大影响的比例关系,如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生产部类和消费资料生产部类)的比例。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比例、积累和消费的比例、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再生产的比例,等等。

(2)部门之间的比例。包括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与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如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工农业与交通运输业的比例;工农业与商业的比例;经济建设部门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间的比例,等等。

(3)部门内部的比例。

(4)地区之间的比例。

(5)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比例。如生产与分配、生产与交换。生产与消费的比例,等等。

5、怎样理解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及其实质?

(1)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在数量上的表现。

(2)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实质上是把社会总劳动(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的反映。

(3)在一个社会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如果能够自觉地保持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则社会总劳动就可得到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反之,如果比例关系失调,则会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经济效益低下,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6、产业结构的类型是怎样的?

(1)产业结构首先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及其分部门之间的组合构成状况,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广义的产业结构,包括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构成在内。

(2)从狭义的产业结构来看,产业结构可分为四种类型:两大部类产业结构、轻重产业结构、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结构。

(3)广义的产业结构,是将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综合起来加以考察,通常划分为三次产业,形成

一、

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第

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

7、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是怎样的?

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总的来说,呈现出逐步优化升级、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演进的趋

(1)两大部类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制造消费资料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制造生产资料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2)农轻重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农业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工业中的轻工业的比重逐渐下降,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

(3)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传统产业逐步被新兴产业所代替,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

(4)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日趋发展;

(5)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

8、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何联系与区别?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或产值)和劳务总量的产出增长,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量的变化。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等等。

(2)所以,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9、为什么要保持和如何表示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1)任何国家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基础。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为零或负增长,社会很难取得进步。

(2)经济增长速度就是一定时期内物质资料生产和劳务发展变化的速率。

(3)它通常以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总量指标的增长率,以及按人平均的增长率来表示。

10、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有何重要意义?

(1)民收入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后,所剩余的那部分社会总产品,它是由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

(2)国民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实力的一项重要综合指标。国同收入总量的增长率,标志着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好坏。特别是一个国家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的多少,基本上反映着这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

 

11、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有以下一些:

(1)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

(2)学技术及其应用。

(3)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

(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5)自然条件。

(6)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

(7)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上述主要经济因素外,还有其他许多具体的经济因素,乃至一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政策方针、政治局势、文化教育、对外关系、国际环境等等,这些因素都对经济增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在特定情况下会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12、怎样考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速度就是一定时期内物质资料生产和劳务发展变化的速率。它通常以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总量指标的增长率,以及按人平均的增长率来表示。国民生产总值是国际上通常使用的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水平和经济活动总成果的重要综合性经济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它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中间消耗的价值。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国外净要素收入后的社会最终产品价值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就构成国内生产总值。

 

13、经济增长方式划分的依据和类型是什么?

(1)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相应地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二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2)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和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原有技术水平的机器设备、增多劳动力投入等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实质就是单纯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即单纯数量扩张型的增长方式。

(3)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实质就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即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方式。

14、为什么说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因为任何一次生产过程,都

要消耗掉一定的物质资料,这些物质资料既包括生产资料,也包括生活资料。与此同时,任

何一次生产过程又会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它既为下一次生产过程提供物质条件,并且也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从而使再生产能够顺利地进行。

(2)社会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这是因为,任何一次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离开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任何生产和再生产过程都无法进行。随着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不断更新,这种生产关系也会不断地得到维持和发展

(3)由此可见,任何社会再生产都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5、怎样理解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涵义及其实质?

(1)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部门之间、各个环节之间、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的数量表现和对比,就是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2)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实质上是把社会总劳动(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的反映。

16、简述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一个社会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如果能够自觉地保持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则社会总劳动就可得到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反之,如果比例关系失调,则会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经济效益低下,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17、简述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同之处?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两个指标有不同之处:国民生产总值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内和国外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但不包括支付给外国居民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而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即不论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凡是在本国国土范围内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都计算在内,但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

18、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趋势?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主要是依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十分缓慢,至今有些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增长仍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微弱。而目前有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已进入主要采取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70%.人类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国当前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成长新阶段,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历史任务。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按照其生产的产品性质不同和生产方法的不同,可划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部门。

传统产业是指农业、手工业、以及钢铁、建筑、汽车制造等生产部门。新兴产业是指近几十年来随新技术革命发展起来的产业部门,如电子、航天、合成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信息等生产部门。

按照主要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密集程度,可将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演进的趋势。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范围: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

国民生产总值的价值计算包括物质生产部门新增加价值固定资产折旧的价值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纯收入加固定资产折旧的价值。

经济增长划分为两种不同和类型: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二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分部门和行业的所有企业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年为单位)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是由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方面从实物形态考察,社会总产品就是一年当中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考察,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就是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的价值总和,即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在一年中的增长率,体现经济的增长速度。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是当前国际上通常使用的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课

第五篇: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政治常识}.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 {政治常识 }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 {第一节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2.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3. 我国的国家职能: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2.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4.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第二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 {第一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1. 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2. 我国的国家机构: 3.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第二节 }我国公民与国家关系: 1. 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 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3.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课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 政党执掌国家权力: 2.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2. 多党合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第四课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第一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 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 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 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节 }我国的宗教政策: 1. 我国的宗教概况: 2. 我国的宗教政策: 3. 树立科学世界观 反对各种迷信活动:

第五课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第一节 }当代国际社会: 1. 当代国际社会概况: 2. 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 3. 联合国: {第二节 }当今时代的主题: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建立国际新秩序: 3. 当代的国际竞争: ★ (1 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国家职能, 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并反映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的国家职能有对内职能 (依法打击 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 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宏观调控、 社会管理、 公共 服务;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维护社会的稳定; 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科文 卫事业; 搞好社会公共服务 ---维护安定团结和社会治安、 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保障制度、 兴办公共设施和保护生态环境 和对外职能 (防御外敌入侵和颠覆, 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

整; 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经济发展, 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 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决定全国和地方一切 重大事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人民 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受人民监督, 为人民服务,向人民 负责,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宪法赋予他们

特有的权利(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质 询权等并且必须自觉履行义务(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密切联系群众、接 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等 。

★(3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对人民负责、依 法治国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 律, 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其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 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实行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当家作主的地位。

(4 我国的公民与国家: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坚持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认真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

(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由 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也是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决定的,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保 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调动各方面的各级因素 ;中国共产 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方式 。

(6 我国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 的变化,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 (政治、 经济、 文化权利 、 民族团结 (是 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各民族共同繁荣(政治、经济、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都得到发展和不断进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 化的发展, 逐步消除东西部差距,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发 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首先民族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 同时需要国家、 发 达地区的帮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7我国的宗教政策:在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宗教活动必 须在宪法、 法律和政策

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积极引导宗教 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8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是变化发展的,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是国家利益和国家 力量,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度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 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9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 的障碍;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经济是基础, 科技 是龙头, 各国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 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最终决定 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10 我国的对外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 政策的基本点(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首要目标,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关系的基本准 则、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支持对外开放, 加强 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政治常识 } 1. 我国的国家制度: (1我国的国体: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国家职能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的法律 地位、权利和义务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3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 活动原则 依法治国 (4我国公民与国家: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应履行 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 利益的关系

2.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1政党与政权:政党的特征 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 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 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对国 家的领导方式

(3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贯彻“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

3.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基本特征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

(2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我国的宗教政策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 建迷信

4.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1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主权国家及其权利 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 国际 法的概念和作用

(2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当代国际竞 争的实质

(3我国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相关文章: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归纳05-31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汇总05-31

政治经济学知识范文06-20

政治生活知识点04-17

初三政治重点知识点04-18

上一篇:增值税及答案解析下一篇:中职学校宣传标语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