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安全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铁路行车安全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事业中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承担着大部分的生产资料运输和人员运输。保证铁路行车安全是铁路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调度员的行车指挥工作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依据,铁路行车调度员的个人素质、调度部门的管理水平以及调度岗位的设置等都是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第一篇:铁路行车安全论文

铁路车站行车安全问题与对策

摘要:铁路安全始终是与铁路运输产业自身的发展和生存息息相关的永恒主题,其安全水平直接决定了铁路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的竞争力以及声誉和经济效益。本文从当前车站行车安全的实际出发,对当前车站行车安全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对当前车站在保证行车安全上主要采取的对策及对今后车站行车安全工作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间站;行车安全;研究

1车站行车安全现实分析

1.1車站行车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据相关资料表明,全路中间站占车站总数的90%,而且中间站各方面的作业条件同技术站比较相对落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实际发生的事故件数也远远大于技术站,在此以中间站为例进行说明。

2车站行车安全问题分析

2.1车站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2.1.1车站调车作业中的惯性“两违”。

(1)车站值班员违章指挥。违反《技规》有关规定,抢钩作业,不按《站细》规定时机停止影响接发列车的调车作业。

(2)调车长及其他调车人员不在规定位置作业。不能及时发现隐患,发出停车指令,采取紧急停车措施。

(3)车辆防溜措施落实不到位,不按规定设置防溜工具采取防溜措施,甚至违反先防溜后提钩和先挂钩后撤除防溜措施的规定,提走钩。

(4)调车作业中联控执行不到位,不主动联控,联控用语不标准。使用电台说无关作业的语言。

2.1.2车站接发列车中的惯性违章。

(1)车站值班员不按《站细》规定的时机停止影响接发列车进路的调车作业,及时准备接发列车进路和开放进出站信号机。

(2)车站值班员在办理接发列车作业时,不完整执行一指、二看、三呼的程序,简化《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3)接发列车人员不在规定位置接发列车如隔车接车,隔线发车等。

(4)不按要求执行车机联控,非正常情况下,如遇大风雨雪天气不能主动呼叫司机。

(5)班前饮酒和不充分休息,班中睡觉,不及时开放进出站信号。班中离岗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2.2职工素质低,职工教育培训不到位

在铁路运输工作的每个环节、每项作业中,都是由人来参与并处于主导地位的,人操纵、控制、监督各项设备,完成各项作业,因此人的因素在运输安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从职工的总体素质看还有待于提高,以适应铁路安全和發展的需要,从当前职工教育的制度、模式看还不完全适应铁路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2.2.1职工学历教育流于形式。全路对在职工进行中等以上职业学历教育,总的看是“光开花不结果”,职工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总的看没有根本性的提高。

2.2.2职工培训设施不健全。由于行车作业的特殊性,部分职工培训基地和站段教育室没有模拟演练设备,因此只能进行理论知识培训。

2.2.3缺少高素质的职工培训教师。即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干部,大多数都在做技术管理工作,不愿意到收入、待遇不高的培训基地做职工培训工作。而基层兼职教师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又文化素质偏低,不能胜培训教师工作。

2.2.4职工培训内容上,注重理论知识教育,忽略了实际技能培训,注重正常情况下作业方式教育,而忽视了非正常情况下应变处理能力的培训。

2.2.5铁路职工学历文化素质不同,年龄差异较大,工作环境不同,因此集中培训时不能完全满足每个职工的要求。

2.3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2.3.1安全管理观念滞后。

长期以来受传统经验管理的影响,安全管理往往是局部的、定性的和静态的,比较注重事故发生后的处理,而又主要以事故指标判断安全工作的好坏。就安全抓安全,就事故论事故,不能经常从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度去认识解决问题。

2.3.2安全管理基础不牢。

规章制度建立缺乏规范性,内容相互交叉重叠甚至相抵触,有的规章制度不能随设备、作业条件改变及时修订。现有的设备不能及时维修,新设备缺乏完善的修、管、用制度。班组建设跟不上,“自控型”班组比例小。

2.3.3安全管理关键环节失控。

客车安全是重中之重,行车作业中冒进、错办和车辆溜逸也是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为了控制防范这些关键环节,制定了各种公关措施,设置了安全控制点,但涉及关键点的事故还是时有发生。

2.3.4工作作风不实。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重影响了车站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成为运输安全的大敌。干部作风漂浮、责任心不强、工作抓得不实;少部分职工“两纪”松弛,作业有章不循,违章蛮干、简化作业。

3.1提高职工队伍的全员素质

职工队伍安全素质的提高,应该是以个人的安全素质提高为基础。应严格剔除生理、心理上不适合从事行车作业的人员,以保证个人安全素质的高起点。不断加强技术培训,以提高个人技术素质;不断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职业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以提高个人的思想素质;在个人安全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安全素质,关键要靠好的领导来组织、引导、带头和管理,以领导为首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重视安全的意识氛围。

3.2健全车站行车安全管理机制

3.2.1优化机制,不断完善安全逐级负责制。

立标明则,优化安全管理机制。为使安全工作有章可循,可制定和完善如《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百日安全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通过不断完善考核办法,加大安全机制的落实力度,加强对安全管理绩效的激励和约束。

3.2.2联控联防,强化现场安全控制。

制定关键作业联控办法,对专运列车、超长超限列车、重载长大货物列车的办理以及中间站穿越正线调车作业、施工期间的行车作业、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等实行干部现场监控,对作业过程进行检查指导。

3.2_3以人为本,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以人为本,改善职工工作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帮助职工解决生活困难,如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等困难,这样即照顾了职工的眼前利益,又解决了后顾之忧。激发职工对集体的热爱和工作热情,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工作中,尽而有利地推进深化“自控型班组”的建设活动,完善基础安全保障体系。

3.3加強施工安全管理

规范对施工、维修计划的提报,施工计划的审批,施工方案的下达与执行,施工、维修作业的申请和登记,施工命令的下达,车站对施工的签认,施工结束后的消记,施工后的限制条件等做详细规定。为了保证施工中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的安全,必须按要求制定系统安全监控措施指定监控干部。

3.4非正常情况行车作业的安全控制

非正常情况是指因施工停电设备故障等原因,车站的信联闭塞备不能使用的情况。在这种做作业条件下,设备没有安全保护作用,作业安全完全依靠人的行为,因此不安全因素被放大,尤其严重影响接发列车作业的安全。

3.5对关键作业进行重点控制

实行对重点岗位和关键干部重点控制制度:如对占用或穿越正线调车作业遇有接发列车作业时、接发超限货物列车及本站停车的超长列车时、行车设备施工或临时发生故障时等情况的控制。

4车站行车安全工作方向

结合当前安全理论的发展和国内外铁路部门为保障车站行车安全而采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车站安全行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4.1健全车站行车安全保障系统

运输安全保障系统本质上是一个管理系统,通常被看作是防止事故三大支柱的安全对策,即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属于规律的范围。因此,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系统必须结合管理进行组织;可将管理划分为具体管理对象如人员,设备和环境的管理,以及不针对具体管理对象的综合性的基础管理组织如法制、技术、信息和资金的管理两大组成部分。

4.2当前建立車站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的主要工作。

4.2.1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应用可靠性理论,提高工作质量,控制事故源头,应用先进的技术装备。进行动态监控,对各种信息进行及时地分析,对事故进行预测、预报。

4.2.2安全技术装备向系统化、集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目前已有一大批安全技术装备在保障行车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它们仍处于局部产品的单独应用,运、机、工、电、辆之间联系不紧密,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应全面分析即有安全技术装备,使之系统化、集成化、网络化,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运输设备检修制度。

4.2.3加快研制安全监测,报警设备。

从国外的应用实践证明,安全监测验在安全运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现代铁路运输安全的必要条件.

4.2建立并应用车站行车安全系统工程

行车安全系统工程在安全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对行车安全从计划、实施、监控的全过程进行组织管理和过程控制的综合性技术。当前安全系统工程在行车部门已被普遍运用,但在应用水平上还不够完善,作用得不大最大的发挥。

4.2.1作好安全系统分析工作。

通过安全系统分析,从事故的预防和预测角度出发,通过对行车事故发生原因、概率及各种隐患表现的定性或定量分析,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和危险性。其目的在于找出引发事故的因素及其不同的组合形式,把握运输系统的安全薄弱环节所在,寻求预防事故发生的最佳途径,并为运输安全系统评价和管理提供依据。当前车站安全系统分析工作存在不系统、不全面等弊病。

4.2.2作好安全系统评价工作。

安全系统是在安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行车事故指标和隐患指标两个方面,对运输安全保障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运输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及系统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可选择确定保证运输系统安全的技术路线和投资方向,拟定安全工作对策。

4.2.3作好安全系统管理。

安全系统管理是经过安全系统分析和评价,在了解掌握运输安全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对行车所实施的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系统管理。与主要凭经验的传统安全管理相比,安全系统管理在全面、动态和定量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构成安全规范的管理体系迈出了一大步,更具有预见性和科学性,其防范措施的效果更为显著。当前车站安全管理还主要停留在传统安全管理的摸式上。

4.3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在提高危机管理意识的同时,要建立突发事件时的联系、应对机制,并不断进行完善,同时对提高事故、灾害发生后恢复正常运营的能力,应确保具有相应的技术力量。举办非正常列车安全处理的训练班,针对在信号机故障而采用闭塞方式时,为提高应对能力进行专门的培训,参加人员以缺少这方面经验的车站值班员为主,开现场会,使职工熟练掌握应急处理程序,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作者:李锦庭

第二篇: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事业中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承担着大部分的生产资料运输和人员运输。保证铁路行车安全是铁路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调度员的行车指挥工作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依据,铁路行车调度员的个人素质、调度部门的管理水平以及调度岗位的设置等都是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对调度员的管理、提高调度管理所内部的管理水平、优化调度岗位的设置都是控制行车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行车指挥;铁路行车调度;风险控制;安全

0 引言

铁路运输是国家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资料运输的主要承担对象。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运行是提升运输管理水平、保障国家各项经济建设顺利开展的基础。铁路行车的安全性是铁路行车管理中的重要工作,铁路调度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行车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经济建设事业中各项生产资料的有效运输,以及在旅客运输中保障铁路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要高度重视铁路调度岗位上调度员的思想管理工作。提高调度员的安全意识和个人素质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依据。

1 行车调度的重要性分析

铁路是我国运输系统中最重要的运输部门,承担着货物资料和人员运输的主要任务,铁路运输具有安全、快捷、经济等运输优势,是经济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组成部分。行车调度工作关系着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高效运输,是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铁路部门的行车调度工作是在特定的铁路行车范围内进行的行车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我国铁路行车与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各项经济建设事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的重要基础。调度员在具体的行车指挥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调度管理规范,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保障铁路行车的有效调度和铁路行车安全。同时,铁路行车人员在行使中要严格遵守调度员的管理工作,配合行车,提高整个铁路系统的行车效率和速度,确保行车安全[1]。因此,铁路行车调度工作是铁路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度工作的有效进行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

2 透视行车调度的安全风险

2.1 安全意识层面

行车调度员自身认识不到安全指挥行车的重要性,因此常常出现班中离岗、工作工程中精神不振、违章操作等行为。对已经出现疲劳驾驶的列车未能及时采取有效调整,为铁路行车指挥安全埋下隐患。

部分调度员,尤其是大多数新职员,认为只要列车行驶脱离自身管辖范围内,出现事故或没有进行调车工作均不是自己的责任。并未深刻认识到行车指挥员的真正意义,只局限于自身责任范围之内,没有从全局考虑安全行驶、安全指挥的意义。一旦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人员伤亡、车辆损毁、阻碍铁路运输事业发展等。我国曾在2008年发生过一次重大列车行驶事故,足以引起铁路工作人员以及列车调度指挥员的重视,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列车行驶指挥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原则[1]。

2.2 安全管理层面

部分行车调度员在工作岗位中,作风漂浮、缺乏严格的自我管理。出现此种现象最多的是经验丰富、从事此行业多年的老调度员,以及新上任的部分年轻调度员,前者通常认为,自身从事此行业多年,有丰富的经验,有信心可以处理任何突发状况;年轻调度员则大都因为刚刚接触此行业,没有认识到行车调度员安全指挥的重要性。因此,常常对现场状况不加以了解,经常因为换岗时间到,而放弃目前做了一半的工作,且交接工作做的不到位,对列车及乘客安全不够重视。在自身管辖的区域及时间内,没有制定一个完成的计划,导致出现货车行驶顺序错乱的现象。列车运行计划的不严密,为现场造成了很多困扰,同时也为铁路安全行驶埋下隐患。

2.3 岗位设置层面

自从我国全面开展铁路局直管站以来,一直处于行车调度员少,列车行驶速度长、调度管理范围过大等问题,对行车调度指挥员来说,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压力。行车调度工作虽不繁琐,却责任重大,一旦出现工作上的失误,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造成人财伤亡等严重后果。尤其当出现天气恶化、修建施工、非正常行车等情况时,行车调度员长时间处于繁忙、紧张的调度工作中,偶尔会因为烦躁或其他原因,导致指挥不当,甚至手忙脚乱,此种情形不只会影响运输效率,同时对行车指挥安全造成一定干扰。因此铁路管理层应对行车调度员进行责任划分,明确规定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及权限,以免出现命令重复,或者遗漏某辆车的行车指挥,如此一来,可以大大提升行车安全率[2]。

3 控制行车调度安全风险的思考

3.1 强化安全意识

通过现实中的各种事故或其他的形式对调度人员进行深入的责任、安全意识的教育。使调度人员心中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的安全责任意识,保证铁路输送安全的责任与使命不断得到提升。工作过程中把始终遵循安全理念,调和好安全与效率间的关系,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完全的遵循,行车调度员的岗位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将“安全第一”的理念在调度员工作的全过程严格的执行。同时,调度所的所有科室不但要适时组织调度员进行规章制度的学习、运用,还要对调度指挥的方法进行良好的传授,宣传推广相关方面的有用的经验。此外,行车调度员的本身要进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精神的发扬与光大[3]。

3.2 加强安全管理

对施工、客运、罐车、军运等不同岗位的作业标准进行完善与修订,中心是“安全”二字。各工种在调度过程中要为调度员的指挥安全提供安全保障。有关科室人员要进行不断的配合、探索和创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来提高调度员的素质与水平,从而培养出一支业务业务一流、吃苦耐劳,能保障铁路运输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值班主任、副主任对与安全有关的文件、指示等进行全面的指导与提醒,特别在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主任或副主任要对调度进行检查与指导。各科室对行车调度台要进行明确的分工,保证调度台除当班调度员还要有一位包保干部,在遇到特殊情况下,有关部门要立即派出调度员进行指挥,协助作业。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来提高调度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评选出各类标兵称号等,对于优秀人员进行物质及精神的奖励,来刺激调度员的积极性[4]。

3.3 优化行车调度台

目前,行车调度台距离过远,行车调度台的作用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影响了铁路运输服务的效率,同时也给社会群众的出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了切实解决行车调度台工作跨度大的问题,必须要尽快优化行车调度台,要科学的增设行车调度工作岗位,协调行车调度台和其他部门工作上的配合,提高行车调度工作的工作效率,保证行车调度工作的工作质量,在行车调度工作相对繁忙的时间段,也能充分发挥出行车调度台的作用,同时避免行车指挥员忙中出错,有效降低指挥安全风险,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提高铁路运输的服务质量,促进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5]。

3.4 工作方法科学化发展

铁路调度部门应该重视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加强与信息管理部门与运输部门的各项联系,通过提升科技水平来提高调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优化调度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电子信息技术在铁路行车安全工作中的作用,提高行车安全水平。

4 结语

强化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提高铁路行车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应该从调度员个人素质的提升、铁路调度部门管理工作的加强以及调度岗位优化设置等各方面来进行铁路行车安全风险控制工作。要不断优化管理方式,调动行车指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思想认识上提升调度员对本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优化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和调度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服务于铁路行车安全调度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宋蔚晨.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J].科技风,2014,03(03):214.

[2] 杨德昭.浅谈安全风险管理在行车工作中的重要性[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2,03(03):162-163.

[3] 周妍,周磊山.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指挥一体化仿真实验平台设计与研究[J].铁道学报,2012,06(06):1-7.

[4] 刘志钢,胡华,黄远春,陈颖雪.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2:+27.

[5] 崔艳萍,庄河.国内外铁路调度集中系统的差异性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04:16-21.

作者:冯向南

第三篇:铁路车站行车关键作业安全管控研究

[摘 要] 深度改善车站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运输生产安全和行车组织畅通的根本方法和手段。针对此问题,应该结合本地铁路实际状况,并以准确的科学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对目前车站安全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研究与分析,力求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分析,对铁路车站关键作业做到全过程管控。

[关键词] 非正常 车站 行车安全 管控分析

车站的行车组织始终在全国铁路运输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是全国铁路网中作用最大,数量最多,基础最牢的基层单位[1]。基于我国铁路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并因其自身具有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对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加快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铁路的高速发展,对基层站段的安全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确保安全的任务越来越大,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为此,铁路各单位对车站安全管理建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行车过程中的安全与畅通,维护车站现场工作的正常秩序,防止因为行车时发生意外或陷于非正常情况而发生事故。目前,车站安全管理内容的深度还远远不能够满足铁路的发展需求,因此,深度改善车站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已是大势所趋[2]。针对此问题,应该结合本地铁路实际状况,并以准确的科学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对目前车站安全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研究与分析,力求做到事前控制,以防不测。本文主要以铁路运行能力、车务管理、营业线施工管理、以及铁路行车设备管理等方面作为侧重点加以研究,并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

一、车站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车站管理制度现状

每个车站段设有车站、车间以及班组等管理单位,主要负责行车安全的检查。为了提升有关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需定期召车站安全分析例会。会议主要是对各单位领导及各个工种进行岗位责任分配,以便安全检查工作的开展。例如,对事故发生相关因素的研究,安全设备的检查以及对相关单位进行视察考核工作。

(二)车站安全管理所在问题

总结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行车安全设备的损坏以及设备不完善,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较差、思想陈旧,行车安全的条件基础不完善。

1.安全检查力度不够,设备陈旧落后、损坏严重。由于车站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制度教育的力度不够,导致技术人员在安全設备的检查方面容易出现问题,这就造成了技术人员能力低下、设备出现漏洞的危险现象。不仅如此,对科学知识、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够充分,不能够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辅助铁路设备的改造,以及安全管理培训的质量达不到标准。铁路单位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技术设备本身就陈旧落后,再加上长时间的磨损和人为恶意损坏,导致技术设备失用,极易出现技术空档等问题。

2.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较差、思想陈旧。

①标准要求不高、管理不严谨:对技术人员培训力度降低,技术水平能力要求降低,过度放任职员。

②检查力度不严、检查过程过于简单:职员安全检查制度观念差,技术能力不够,工作态度不认真。

③工作任务不能落实,工作风气败坏:上级领导不负责任,不能够积极对下级进行视察考核,工作精神得不到支撑,领导之间互相推诿,下级职员对任务命令模模糊糊,甚至得过且过。在车间里仍存在操作不认真、态度不积极、行动滞后等不良现象。

3.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①安全管理责任分配不明确:由于责任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对部分领导干部的责任赏罚不公,从而影响了车间与班组之间的工作配合默契力度。没有明确的责任赏罚制度,难以对管理层、作业层进行有效的规范与激励,体现不出公平公正的原则。

②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不严谨:施工管理措施不严谨,有可能导致站段之间的联系减少。在施工时,有关人员的的请求、登记、开通等过程难以与站段保持一致,从而增大施工安全的管理难度。

③规章制度内容不完整:未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会出现对各单位要求不严格,工作落实不到位,对人员规范不严谨等问题。管理制度缺乏实施力度和一定的严格性,没有相关实施管理的部门,难以对职员下发工作命令,并进行工作指导。

二、铁路车站安全管理的对策与方法

(一)铁路运输方面的改善

1.运行图铺画:运行图的铺画不仅要为铁路行车提供准确到位、方便可行的服务,还要创造出有力的管理条件和良好的行车运行秩序。由于铁路上运行的列车非常多,甚至多个速度不同、类型不同的列车会同时在同一铁路上运行,为了能够确保行车过程的安全,保持铁路运行的畅通,制作出合理的铁路运行图非常重要。

2.运行图的制作方法:运行图的制作过程要对列车的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列车类型(货车、客车)、列车速度、列车长度、经过的铁路路段。进行运行图编制前要尽可能的搜集更多的编图资料,以便于进行有关问题的检查、研究与试验,更有利于对列车运行各方面的计算,从而为编图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避免不必要的资源的浪费。编图前,铁路公司应该制定出能够管理相应的列车跨线、本线的有效方案,并制定出统一的列车开行方案,避免铁路运行秩序发生混乱。随后,制定出铁路运行图草图和技术作业图表,还要对相关运行指标进行严密的计算与测量,最后公开统一的运行时间表,绘制出铁路运行图。

3.运行图的制作标准及意义:运行图不仅要能够有效的缓解铁路发达城市地区繁忙的通勤,同时还要保证车站站段能够根据运行图对铁路运行秩序进行维护以及保证现场工作的正常进行。要保证列车能够正常运行,按时到站,尽可能地为铁路运输提供方便。运行图本身具有的优势和特点符合我国铁路运行方式,为列车运行提供了方便,发生意外情况时易于编制、便于调整。我国铁路已经初步具备了采用运行图的条件,因此,对运行图的编制变得很有意义。

(二)提高铁路运行能力

1.努力进行自主研发、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了提高国内铁路运行能力,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补缺我国在铁路上的技术短板,尽可能的缩小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另一方面还要坚持自主研发的技术创新道路,具备运行技术上的自主知识产权,防止国外对铁路运行的技术垄断[3]。我国对铁路运行的需求量较大,只靠引进国外技术难以满足当前需求,因此,只有高度重视自主研发,才能在最短时间内,以最经济的方法提高我国铁路技术的水平,才能有效提高铁路的运行能力。

2.注重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行业的协调配合。资源和市场的竞争始终存在于我国五大运输业之中,并且不同运输行业存在的优缺点不同,因此,这就为各个运输行业进行协调配合工作提供了可能性。各大运输行业要充分在质量和方式上下功夫,对共享资源进行合理的协调分配,靠服务和技术创新赢得市场资源,这样,不仅对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利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铁路运行的能力。

(三)改善车务管理制度

1.优化车站人员管理、部门整治制度。

①对技术人员进行更严格的工作要求,必须定期对其进行技术能力的考察审核,确保职员的工作态度和整体素质。优化车站机构设置,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技术科人员的力量对车站人员进行辅助管理,为车站提供更全面,更实用的设备,尽可能地实现车间自治管理。

②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利用,切实关心到相关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在工作上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生活上给予适当的补助,能够有效提升人员的努力工作思想的水平。积极开展生产设备、工作方式、管理方法的创新活动,培养人员的积极工作态度。

2.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①管理运作制度:基层站段在制定安全管理目标时,要明确工作责任,细化管理措施,因此,为确保铁路行车的安全,就必须建立完整有效的安全管理运作制度。

②动态管理制度:车站需制定一个工作周期,对上一周期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细化,发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动态中排查问题,反思问题,要对安全隐患进行确立、反馈、研究分析、解决整治,要将管理任务落实到位,循环往复,进而达到安全管理的质量标准。

③综合评价制度:车站管理人员要对技术设备、工作环境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的检查,把发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整改的地方进行整理、分类,然后进行安全情况的综合评价,根据统一的评价标准,公布评价结果,最后对有关职员进行奖惩,对存在问题的车站进行大力整改。

④生产责任制度:一是要把任务责任落实到位,建立健全的生产责任体系,对各组织、各部门进行明确的工作任务分配,尽可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化岗位责任制度,能够促进各部门协调工作,从而提高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二是通过明确责任,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一旦出现问题,便于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责任追究,从而促进各部门努力重视工作质量,认真对事故进行整理与分析,能够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加强营业线施工管理

1.加强施工管理的前提是不能违背国家有关施工法律条例规定,同时还要将行车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并进行综合处理解决问题。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施工,都必须予以阻止。要对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的每个过程进行综合考虑,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同时确保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

2.不能因为营业线施工而停止运输,必须在正常施工的情况下保证行车运输的安全,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并加强对施工组织的管理和行车运输的管理,才能提高施工作业的效率,保证施工作业能够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同时还能确保行车运输的安全。

3.进行营业线施工时必须限速、慢性施工,要根据路局规定的路段、时间、时速进行施工。施工时,要按照规定布置相应的设备和器材,对现场工作实施监控处理,防止施工过程发生交通意外时不能够及时处理。此外,还要设置专门力量对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如遇到路况不良,不能确保列车安全通过,应对其进行拦停,并报告给临近管理部门,不能盲目和冒险对列车进行放行,最后要做好事后处理工作,确保两方人员意见一致。

(五)铁路行车设备管理改进措施及建议

1.加强对行车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各级管理部门应着重对行车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4]。重视管理行车装备的使用履历,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为损坏严重的设备部件进行修理或更换。另外,各车站的技术部门与财政部门应协调配合工作,技术部门通过对设备的正确试用、严格检查,确定部分设备的损坏程度、以及报废情况,再通过财政部门进行调拨固定资产账进行维护与更换,应做到设备底数清楚,账目清晰,确保行车设备安全管理规范。

2.改善行车设备管理制度。

①日常检查标准化。车站每天都应组织技术人员对行车设备进行现场试用检查,依据设备检查标准,对设备进行检查探伤、试用、测验等关键设备的实际工作性能,若出现工作异常现象,要及时联系设备维修部门进行设备隐患排除,并将结果逐一记录,以便日后复检。必须将这一检查制度固定周期化,才能更好落实设备维修的工作。

②夯实设备基础管理:为了能够将人与设备进行充分结合,基础设施的质量必须达到更高的要求,要对设备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把关,要避免次品设备流入各个车站,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威胁[5]。通过研究,人们发现先前的设备生产流程有很多的不足。为防止设备生产质量出现问题,相关人员实施了相关措施和建议,一是接收设备前必须与生产公司明确维修责任,避免设备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给予技术上的支撑。二是设备接收前要与生产方进行技术交流,掌握设备维修新技术,避免设备维修人员的缺乏。

三、注重车站人员的素质培养

(一)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要将“安全第一”的观念贯彻到底,始终把安全管理作为永恒的工作主題,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要遵循安全生产的理念[6]。

(二)规范综合素质教育

为进一步适应新设备、新技术、新管理方法,必须注重提高职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职员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的水平,还要加强对职员素质教育的培训力度,进行严格的审查与考核。

(三)强化干部教育

注重对干部的能力进行检验与审核,合理提拔有能力的干部人员,促进提升干部的工作能力水平,以便更好的开展行车安全管理工作。

四、结语

非正常情况下铁路车站列车行车出现的问题原因有很多,但只要注重加强车站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引入性能齐全的安全行车设备,提高非正常情况下列车行车的适应能力,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非正常情况所引起的铁路行车安全问题的出现,从而使铁路行车获得更多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文江.如何加强非正常情况下铁路车站接发列车的安全管理[J].科技展望,2016(20).

[2]鲁秉基.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实作教学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1).

[3]王真.朱峰.孟凯.浅论接发列车作业中非正常情况处理及注意事项[J].科技视界,2014(32).

[4]蔡明岐,桑建涛.铁路行车组织安全双向闭环系统可靠性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21(2):261.

[5]廖依.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模式及安全管理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1(2):108.

[6]匡哲逊.铁路行车组织的应用及管理探析[J].江西建材,2016,18(14):181- 182.

作者:韩爱国

上一篇:畜牧兽医专业论文下一篇:函授畜牧兽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