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规划银行业务论文

2022-04-19

信息化建设着眼于未来经营战略重点,帮助银行规范业务操作、加强风险控制、提升运营能力,及时为关键业务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区域性银行,作为支撑地方经济快速前行的直接动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IT规划银行业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IT规划银行业务论文 篇1:

城商行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城商行在“十二五”期间面临新形势,要找准自身定位,借助IT技术推动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创新。从各方面规划IT建设,运用先进并经验证的科学应用架构支撑银行业务飞跃发展和全面建设。

“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各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下,各级政府、行业和个人根据自身特点,其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科技创新也使得各项业务和商业模式产生新的突破。因此城商行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和同业竞争态势,需要重新审视所面对的市场和客户,相应的产品和服务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IT支撑体系将如何满足新形势下的业务发展要求。IT的建设思路和经营模式将如何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形成新的战略策略,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

业务创新发展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商行的经营环境将面临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城商行需要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式、内涵式,以效益和质量为核心的新发展模式。这对城商行业务定位产生了新的“注解”。

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

“十二五”期间,城商行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将更加注重对政府职能部门向服务型的转型、对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金融服务。在服务市民方面,更加关注市民的“医食住行”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搭建民生金融服务平台。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将从基础做起,提供中小企业业务往来的支付结算金融服务,逐步建立科学的企业信用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科技的手段提供自动和半自动“操作”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而在新业务领域的开拓和创新方面,将更加注重与现代蓬勃发展的新经济领域(如电子商务等)、创新的商业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与现代科技创新相结合,共同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扩大金融服务的规模和范围,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达到多方共赢的良好社会生态环境。

科技推动业务创新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科技的创新不断地推动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未来的业务创新将更加与科技的创新发展形成高度的融合,借助IT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各领域的快速渗透,积极开展IT科技应用创新,推动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的创新。目前科技的发展对金融业务创新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城商行将通过IT平台化技术、3G移动互联技术、现代电子支付结算技术、超级网银和二代支付等技术的发展,打造金融服务平台化的创新业务模式。创建多个惠及地区人民的民生金融服务平台,如:便利快捷互动性强的市民移动生活服务平台、医保和社保卫生金融服务平台、教育事业和校园金融服务平台、公务员金融服务平台、驾驶员金融服务平台等。满足城镇居民的“医、食、住、行”等的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加强社会救助、加快本地特色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殷实富裕。

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当今的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挤掉”泡沫后真正爆发的直接产物,是网络技术应用的全新发展方向。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真正到来,电子商务以其内在具有的开放性、延展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特点,驱动全球网络经济的发展,它已大大超越了仅作为一种新型贸易形式所具有的价值。电子商务的渐进发展不仅将改变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也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纵观全球和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都呈持续激增的发展态势,在我国更是呈爆炸式的增长态势。未来城商行应抓住这次电子商务爆炸式发展的契机,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科技发展创新的技术手段,与电子商务领域进行充分融合。

首先,利用电子商务的营销手段和商业模式,整合现有电子银行业务功能,构建“网上金融超市”,搭建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借鉴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手段,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和营销手段。通过IT科技应用的创新,将银行门户、网上银行、网上商城、呼叫中心、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充分融合。再融合中台业务流程管理与后台业务生产和管理,形成“业务渗透”式的创新型的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营销与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达到业务模式的创新。如:手机银行的现场非接触式支付和远程支付等应用、利用全触屏和视频等新技术提高人机交互新体验、利用新的身份识别技术提升电子银行的安全级别、利用SNS和微博等网络生活新模式等等,达到营销和服务功能的创新。另外,个性化服务是发展电子银行的重要特点,银行可以借助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技术充分挖掘客户需求,加深对客户需求的认识和理解,提供客户更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一切产品的设计和服务都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创造特色产品赢得客户信赖。

其次,城商行还将进一步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电子商圈,深化客户服务。将客户线上的业务与线下消费以及实体商户三者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已有的核心资源及潜在资源,如:现代电子支付结算、信用评级、电子对账、贸易融资、卡业务、消费信贷、额度管理等,建立互利多赢的、优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电子商圈营销和服务平台体系。并充分利用地区经济特色等区域优势,深入分析商圈业态,将本行的产品创新、电子银行业务与实体商圈结合,建设商圈平台系统和网络软环境,拓宽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手段并通过多种营销策略,如“零门槛”网上开户签约、积分联盟、微博、SNS社区、创新支付的手段、体验式营销手段等,使商户入驻电子商圈、客户融入商圈、银行全盘承接商圈的金融服务需求,最终受益于电子商圈,达到多赢的良性循环局面。

小微企业方面。通过互联网、影像和数据处理等技术的不断完善,创新地推出小微企业“网上信贷超市”和“专卖解决方案”两个层次的金融服务模式。为不同特点类型的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与电子商务平台充分融合,共享客户,共享电子商务平台商务交易信息、诚信信息和支付等全方位信息。从而实现以客户需求出发,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提供令其满意的服务。

在信息管理方面。随着IT技术在海量数据的存储、加工、处理和安全等方面的技术不断进步,为城商行建立生产数据和管理数据的治理机制,推进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质量建设等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新的数据处理技术提升了银行各信息数据的服务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前台源系统的基础数据,持续加大了业务信息数据积累与整合的广度和深度。有效地支持了多种业务信息模型的建立和运算。满足了营销、统计分析、决策支持、风险管理和新资本协议实施等多种需求,持续提升了对数据的分析、挖掘能力与深度运用能力。这些都为今后城商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业务创新、经营效益持续健康增长和业务发展模式的转变,打下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IT建设思路

未来城商行要想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必定通过与当地经济和科技的创新发展充分的融合,来实现其发展目标,因此城商行的IT建设之道将如何“行走”,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城商行的IT建设思路。城商行的IT建设主要包含IT建设规划、IT建设实施二方面的内容。如何紧密结合城商行自身的业务发展规划,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开展IT建设工作将是所有城商行需要重点考虑的工作之一。

IT规划思路

针对IT规划,首先需要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充分依据银行发展(三年到五年)的战略规划、近期业务目标和IT愿景、信息化建设策略和其他制约因素(如:监管要求,市场环境等)。其次,全面分析银行的业务和IT现状,包括业务支持现状分析、IT治理现状分析、应用系统现状分析、IT服务管理现状分析、基础设施现状分析等。另外,还要参考国内外同业相关经验和先进理念,并在上述基础上通过正确的方法论和策略选择,做出符合业务战略发展的IT治理规划、IT应用架构规划、IT数据架构规划、IT技术架构规划和IT基础设施规划。 在制订IT规划的过程中,必须理顺业务和IT建设之间复杂的关系。首先银行的业务战略是信息系统规划的基础,由业务战略定义出业务架构。在业务架构中要进行业务组织架构设计、业务流程设计和信息架构设计。再根据设计出的业务架构制定银行的IT规划,由业务架构中的组织架构导出IT规划中的IT组织和治理结构;由业务架构中的业务流程导出IT规划中的应用功能框架,进一步推导出应用架构;由业务架构中的信息架构导出IT规划中的数据架构。IT规划中的应用架构支持业务架构,数据架构支持信息架构;同时,IT规划中的应用架构与数据架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业务架构。再根据IT规划中的应用和数据架构以及先进的技术发展趋势,确定其技术架构,用以支撑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

根据上述科学方法制定的IT规划,同样需要视业务的发展状况和IT现状来决定IT建设实施的总体思路和实施路径。

IT应用架构设计思路

以IT应用架构规划为例,通常现代化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主要是从产品创新、客户服务与营销、流程、渠道、风险、财务与绩效、监管合规、办公与管理八个业务维度实施数字化经营管理的。当前城商行在业务发展和能力的建设目标,将紧密围绕产品创新、客户服务与营销、流程优化、渠道、财务与绩效领域展开,这五个业务领域主要与银行的市场竞争力紧密相关,可保障城商行快速的获取新客户,提高区域内市场的占有率。同时还将在业务建设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IT基础设施与IT安全运行体系,以保障城商行业务的连续运行,为下一步实现扩大规模和精细化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之后的未来三年到五年城商行将从自身风险控制、合规、办公与管理等方面强化自身能力建设,这三个领域与银行是否具备现代化公司治理架构、现代化风险控管体系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城商行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支撑这八大业务领域的IT应用系统必须按照一个业界先进的、可灵活扩展应用的架构来部署和相互连接,满足它们之间通过信息的交互与共享,共同完成银行的全面经营与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未来城商行IT应用架构应紧密切合业务发展,与城商行业务主题相对应,充分满足八大业务领域的业务需求,并具备灵活的扩展性和稳定的总体架构。

作为银行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先进的应用架构是一个分层式的基于SOA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面向服务架构)理念的多层次开放架构,从层次上划分主要分为:渠道层、营销操作层、流程管理层、产品服务层、管理决策层五个业务层和一个基础应用层六个层面,其中五个业务层上的各个系统统一连接到基础应用层的企业服务总线和数据平台上,并通过该层完成相互之间的交易处理和数据共享。八个主要业务领域的应用系统分别部署在总体应用架构中的各个层面上,可以灵活的升级、扩展、相互交易和信息共享,支撑着银行业务的稳健开展和创新发展。

在未来的IT建设实施期间,伴随着IT应用系统的逐步实现和完善,这种先进的IT应用系统架构的整体优势,将逐步对城商行的各项业务产生明显地推动作用,并将在上述八大业务领域产生飞跃式的发展和进步:使城商行形成支持金融产品创新的有效工具和全方位的立体客户营销服务体系,推进面向流程银行的改进,提供丰富的服务渠道,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有效支持财务与绩效的不断改进,随时满足监管合规的要求,推动办公与管理的高效运作。

IT建设实施思路

城商行新的IT架构的落地实施,必须根据战略规划、业务需求的紧迫性,以及架构与系统改造的实际要求进行。将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分别实施,即“全面能力建设”和“专业能力建设”。

所谓“全面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目标,是针对现代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经营管理所应具备的上述八大业务领域能力的完善和建设,从而全面支撑银行综合实力的提升。这个层面的建设是需要IT部门结合业务需求紧迫程度和IT实施条件,主动进行规划实施的,以保证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全面能力建设的业务目标在于巩固市场地位,提升重点行业和领域专业化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拓展新兴市场,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同时满足监管合规要求,主要包括下列八大业务领域的全面能力完善和建设:

——完善电子渠道,注重用户体验,构建基于电子渠道的金融超市。

——规范业务的操作流程,建立流程银行的标准体系。

——建立完善的产品创新体系,健全包括体验式的服务能力。

——创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方位立体营销机制。

——符合监管合规要求,完善对外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建立科学的客户贡献度分析模型,完善全行的会计考核和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先进的人力资源机制、高效的办公环境和严格安全的档案管理。

——引入风险管理计量模型,逐步完善和改进全面的风险管理能力。

“专业能力建设”主要任务目标是“随需而动”。即在“全面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在客户和市场细分的情况下,快速满足各业务条线逐步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即各项业务“精耕细作”、“深度挖掘”,主要是在其中的产品服务和营销两大领域中进行完善和建设,之后随着专业化能力的逐步提升,对配套的财务绩效和风险管理领域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升级。

专业能力建设的主要业务目标在于专业化“精耕细作”,各业务条线和管理能力逐步专业化发展,并逐步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通过建立专业化的事业部制,逐步实现能够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与服务,对内构建起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最终实现提高经济资本回报率的目标。从客户和业务等不同维度细分的角度来讲,可划分为诸如重点客户或重点项目领域、高端客户领域、政府公务员服务领域、小微企业领域、社区银行领域、资金业务领域、新资本协议领域、国际业务领域、电子银行领域、汽车金融领域、能源产业领域等逐步细化的专业服务领域。未来对这些领域的金融服务都需要更加专业化的IT专用系统和平台作为业务开展的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北京智控美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作者:马小兵

IT规划银行业务论文 篇2:

银行信息化建设规划先行

信息化建设着眼于未来经营战略重点,帮助银行规范业务操作、加强风险控制、提升运营能力,及时为关键业务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区域性银行,作为支撑地方经济快速前行的直接动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区域银行快速发展的业务形势相比,其信息化发展有先天的缺陷,问题体现在:信息化对业务领域的支持覆盖程度亟待提升;已有信息系统缺乏统筹规划,亟待整合与集成;缺乏原始数据积累,数据可用性亟待改善;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协调;IT队伍力量薄弱,人力资源不足。

要解决区域银行业务快速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一方面可以建立“规划—实施—运维”的信息化管理总体思路。另一方面建立规划先行的信息化建设理念。

IT规划架构及原则

可以看出,IT规划的意义和目的,是从银行的整体视角出发,遵循以客户为中心、以金融服务和产品为基础,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参数化等先进设计思想,规划面向未来的银行IT总体架构及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体系,并通过这一过程促进系统全面整合和共享,以提高银行的IT管理水平,使IT建设能更好的支撑银行业务战略发展目标。IT规划架构包含七个层次的内容:

业务战略与模式。信息化需要从公司的战略出发,并需要以业务架构/流程为载体,通过业务的开展来体现。因此,规划的首要任务是了解、明晰公司的战略,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与银行业务模式相匹配。

应用体系架构。应用体系架构主要体现在对业务架构/流程的支持上,与业务架构/流程紧密结合。应用体系架构将明确未来信息系统的蓝图,回答该建设哪些应用系统、每个应用系统应该实现怎样的功能、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集成体系架构。集成体系架构主要体现在为应用体系架构提供合适的基础服务平台,通过先进、稳定的集成、流程、监控等技术基础平台实现应用系统的平稳运行与系统间的有效衔接。

数据体系架构。信息是银行的重要资源,良好的信息管理可以帮助银行开拓市场、控制风险、辅助决策、整合资源等。数据体系架构将从数据管控和数据架构出发,建立整个银行的数据资产体系以及数据服务实现平台。

基础设施体系架构。为了支持应用体系架构及集成、数据体系架构,必须建立相应的基础设施,包含数据中心、网络、服务器和物理设施等。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贯穿在银行的IT管理体系、应用体系、数据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之中,包含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两大部分,保障银行IT系统安全运维。

IT管理体系。IT管理体系为信息化的实施及运营提供组织及人员保证,包含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如管理规范、流程、制度等,也包含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如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职责与考核、培训等等。IT战略规划的内容涵盖了银行战略目标以及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因此应该与银行战略规划一样,在战略层次的高度去思考和设计,从整体性、长远性考虑出发,以战略性的思路去规划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应严格遵循三项基本原则:

以银行战略为导向。首先,根据核心竞争力来确定战略目标,并通过战略目标的实现来加强核心竞争力。其次,依据战略目标确定关键流程,并通过关键流程的优化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针对每一关键流程制定主要绩效指标,并通过绩效指标推动关键流程目标的实现。最后,分解关键绩效指标得出所需要的关键支撑信息,并通过对关键信息的管理来实现关键绩效指标的落实。

以价值为起止。始于价值,止于价值。IT规划应从银行价值驱动力分析开始,经过基于价值的现状诊断、价值/风险排序、基于价值的设计及实施、价值的培训/沟通等环节,最后评估价值的实现。

以业务流程为驱动。信息化必须与业务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不仅要支持业务的开展,还应该对业务起到促进作用。在银行IT规划过程中,必须以业务流程贯通的理念,打通部门间信息化建设的界限。

IT规划主要问题

IT规划的主要内容,是通過对银行各个应用系统进行梳理,对IT在银行经营管理体系中的定位、优化IT组织架构、IT管理流程、IT系统建设蓝图、IT总体架构等各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规划建议方案。

当前,我国区域银行IT规划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业务需求不充分

尽管众多的商业银行制定了业务发展战略目标,但是,如何将业务发展战略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业务管理部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全局性的、可持续发展的IT应用能力,从而形成银行独特的、核心的竞争力,是现阶段区域性银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长期以来混淆了“业务需求”与“业务功能”的内涵。所谓“业务需求”,实际上,涵盖了业务功能、风险控制、操作是否简便、服务是否快捷、信息是否完备、是否合规、是否满足银行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否符合经营管理要求等综合的、全面的考量;而“业务功能”则相对简单得多,仅仅需要满足相关业务部门的处理流程、记账规则,以及报表内容即可。

缺乏整体架构标准与规范

主要表现在整体技术架构和系统内部架构两个方面。

整体技术架构主要问题在于系统之间,无论是业务关联性,还是技术关联性,均存在较高的耦合度。系统之间缺乏清晰的业务边界,功能、信息重合较多,这种现状导致面临新需求(系统或功能)的建设(或改造)过程中,为了满足新的要求,许多老的系统均需要同步改造,才能适应新的需求。如此一来,不仅带来大量的系统修改工作量,同时,也是影响系统整体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新需求开发、投产周期过长的主要原因。

系统内部架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模块化设计的清晰定位,缺乏业务功能参数化设计方法,缺乏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定义。这些问题,在商业银行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银行建设转型过程中,因为系统不能灵活适应新的流程、功能变化,导致系统开发工作量大,新业务、新产品上线周期长,系统提供的数据信息难以满足经营管理、业务分析,以及监管的全面需要。

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区域性银行IT建设面临的各种矛盾,其核心问题在于人才建设。根据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的定义,IT治理是一个由各种关系和活动过程组成的治理结构,用以指导和控制企业的IT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在平衡IT和IT活动所产生的风险与回报的过程中,通过增加商业价值来实现企业的目标。美国管理协会研究显示,在相同战略目标下,拥有较好IT治理体系的企业比缺乏良好IT治理体系的企业要多25%以上利润回报,拥有较高级水平IT治理体系的企业,在资产回报率(ROI)上比拥有较低级IT治理体系的企业要获得高出2倍的回报。

IT规划执行

规划的执行过程中会存在诸多的变数,主要包括项目实施与规划偏离——IT规划的价值目标未能有效分解至各个项目,规划不能有效管理,规划成果不能落实。业务与信息化脱节——IT部门仅靠自身的能力无法全面、准确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导致系统的建设无法有效满足业务要求。人员转变困难——信息化建设意味着工作方式的改变,IT部门往往缺乏足够的力量来影响各方面资源,造成最终应用效果欠佳。IT自身存在不足——IT仍然面临人员少、职责划分不明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推动IT规划无疑是难上加难。

银行IT规划不仅要有用,更重要的是可用,否则规划将成为一纸空文。要想实现规划的持续可用性,银行必须要建立一整套体系化的规划持续改进机制,将银行的发展变化同规划的内容和具体建设有效衔接。要自始至终确保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遵从IT规划的指导思想,保障项目实施与规划目标一致。建立IT规划实施的全局视野,基于明确的组织和流程,建立统一的实施管理机制,增强跨项目信息沟通和管理。确保关键项目资源充足,从银行整体层面协调全面实施过程、合理排序,提高整体交付效率和质量。提升项目执行和管理技能,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和共享,培养组织内项目执行和管理所需的关键技能。

为了更好的实现IT规划的执行落地,可以建立规划实施办公室(PIO)等组织,承担规划建设管理的总调度角色,着眼于规划与架构、总体实施和项目实施三个自上而下分解的层次,覆盖所有的IT项目和IT项目群活动。规划与架构层面,依据规划和实施情况,支持年度计划和预算的制定,更新规划内容和年度计划,负责实施过程中整体IT架构的管理。总体实施管理层面,从全局角度掌握规划和计划的执行情况,协调不同项目之间的资源、交流和沟通。项目实施管理层面,直接参与战略型关键项目的管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专家服务。

银行在转变经营思路、大力推进转型的同时,从整体业务战略出发,规划与之相协同的信息化架构与管控体系,统一建设思路,协调建设策略,改变各自为政的多头管理机制为规划先行理念下的统一建设和管理,建立业务与信息化相互促进、互为共生的协同发展环境,打造独特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德勤管理咨询公司)

作者:卢卫东

IT规划银行业务论文 篇3:

将IT技术转化为银行竞争力

目前,中国的银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客户关系方面,客户需求在不断变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使银行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日趋多样的产品和渠道,要求银行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IT技术不断发展、更新,为银行业务创新提供技术支撑。面对这些变化,如何把先进的IT技术转变为真正的竞争力,是银行需要迎接的挑战。

从银行的宏观结构看,处于最高层的就是银行的业务战略,即银行如何定位,要做什么事情,目标是什么。在这个业务战略的驱动下,通过业务组织、业务流程完成战略的落地和执行。在业务运转的过程中,要处理很多信息,并由此形成战略决策。银行IT主要有几个部分,分别是IT组织、所有应用系统、IT基础设施和所有数据。应用系统用来支撑银行的业务流程,数据经过整合变成信息。

对银行IT系统来讲,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银行竞争力的过程当中,有几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银行的IT系统是否能够快速响应业务的变化。

IT系统的数据能不能为银行提供完整的信息,以满足业务流程和战略决策的需要。

IT基础设施能否安全运行,IT组织能否有效管理整个银行的信息系统,能否与业务保持一致,使IT系统真正支撑业务运转。

SOA使银行业务架构变得更灵活

目前很多银行,特别是国内银行的IT架构已经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求。一个银行拥有很多信息系统,大型银行可能有几百个、上千个,中小型银行也有十几个、几十个,这些系统都是在不同时期、按照不同的业务需求、以不同的技术构建的,每一个系统处理一部分数据,互不相连。当市场和业务发生变化,银行需要整合业务流程,以改善客户体验,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提高运营效率的时候,由于这些需要整合的流程是跨系统的,而大多银行目前的运营系统达不到整合的要求,这是令银行感到困扰的难题,不仅是小型银行,也包括大中型银行。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能够帮助银行解决IT架构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问题。通过SOA架构,在应用系统和业务流程之间增加了一个服務的层次。服务层实际上是把银行所有的应用系统以服务的形式重新整合、组合以后呈现出来。在服务层,银行所有的应用系统可以互联互通,整个银行的业务架构就变得更为灵活,银行的业务流程可以随时随地按照市场的变化、业务的需求进行重组,使得银行具有更好的快速响应能力。同时,在新的SOA架构下,IT能够真正成为银行业务的赋能者,其对业务的五个关键支撑点(客户、产品、流程、绩效、风险)可以很好地联系在一起,使银行能够非常和谐地运转,同时能够快速地响应各个市场的变化。(见图1)

IT有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

国内很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建立的一个很关键的部分就是金融产品体系。以前银行的IT系统是不支撑产品这个概念的。银行原来的核心业务系统基本上是以账目为主的交易性系统。随着市场的发展,银行业务不断创新,产品不断增加,产品管理(包括产品创新)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目前银行的很多基础产品,比如存款、贷款等等,基本上趋于同质化,没有竞争优势,而未来银行的竞争力将体现在通过各种产品和服务的组合进行创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银行把产品和服务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组合的产品,提供很多增值服务,比较典型像整合型账户产品。银行的竞争力将随着组合产品能力的加强而逐渐提升。但是,目前大多数银行碰到的问题是业务系统、IT系统,特别是核心业务系统对于这些产品的支持,在基础产品层上比较强,而在组合产品层就比较弱。这也是大多数银行考虑更换现有核心业务系统的主要因素之一。

整合性账户产品是银行发展的未来。中国的银行在慢慢进入零售市场以后,整合性账户产品将是一个发展方向。而银行要发展整合性账户产品,一定要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创新。整合性账户产品首先要实行统一签约,客户一次性签约可以接受所有的产品、所有的服务。要实行统一签约,银行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客户视图。同时,整合性账户产品和银行的积分管理、统一对账单、银行卡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银行的创新不是在一个点上,而是一个体系。这些整合性账户、整合性产品对提高银行竞争力的最终价值,体现在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上,即获取更多的态度忠诚的客户。

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将是今后银行的关键竞争手段。在这方面,IT系统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要提高客户忠诚度,银行首先要建立单一的客户视图,所有客户信息都必须在一点集中,否则就没有办法对客户进行完整系统的分析。银行开展业务,通过统一签约、整合的对账单等组合产品服务,与客户建立全面的业务关系,而不仅仅是在一项产品或者一个账户上。在这个基础上,银行以客户为中心,通过积分系统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把这个客户所有的银行账户、金融产品以及一些服务全部组合成一个整体关系,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户关系管理,这个客户应该有多少积分,积分应该怎么用,可以用来抵扣什么服务费,或者降低一些利息的支出等等。还可以计算每一个客户给银行带来的收益,对一个客户或者一个客户群体实行关系定价。同时还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网银上设置个性化的服务等。

IT有利于区域性银行进行地域扩张

对区域性银行来说,提高竞争力的实现方式之一是跨区域经营,今后三五年内很多区域性银行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地域扩张。在进行地域扩张的时候,其IT支撑手段必须要跟上。因为在扩张过程中,特别是区域性银行,网点拓展出去了,如果每一个网点有一套完整的人员体系,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很高,这种方式对于中小银行的拓展是不可能很快形成规模的。这时候,银行业务流程的改造,集中的作业处理就变成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目前很多银行的业务处理分散在各个网点上,而如果进行IT系统支撑的网点转型,网点更多的是做营销,为客户服务,而不是做业务处理,业务处理可以集中起来在不同的作业中心进行。这种扩展模式对区域性银行大有好处,因为在集中处理模式下,任何一个地域拓展就不需要整套人员,只需要客户经理就可以了。IT系统是这种扩展模式的关键,从渠道开始,到渠道的整合,到所有的作业中心,整个业务流程的管理都是通过IT管理平台实现的。

全面信息管理有助银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全面的信息管理在银行决策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一个银行必须有一个数据整合的平台,它能够把银行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整合在一起,把它们变成信息,为业务流程和决策提供依据。这个数据平台从IT角度讲就是ODS数据仓库、数据集市,所有数据整合的基础是数据模型。怎么采集数据,数据和数据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这个数据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金融数据模型有助于改善银行所面临的数据管理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银行在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在整合的数据基础之上,银行还必须统一规划和设计信息架构和模型。信息架构的最底层是银行所有应用系统里面整合起来的数据,有三大类信息,风险管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资产负债、财务信息,高层是战略决策,包括银行的资产分配。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银行今后的立足之本是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下的风险管理,这个风险管理实际上是构建在数据整合,包括信息整合的基础上。银行在每个业务的条线、数据经过整合以后,变成风险管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有IT系统的统一支持,以提升管理信息的质量。

面对各种需求,银行在业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需要从全局考虑数据的采集、集中处理、分析如何进行,进而对现有系统做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整合信息数据,用有限的IT预算和资源来满足业务持续发展的需求。

(作者系神州数码融信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者:董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