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满分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考研数学满分范文

考研数学满分经验

考研数学满分经验:重复是学习之母

【来源:搜学网】

考研已经过去三个月了,那使人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的硝烟也已经渐渐散去,但考研留下的回忆却是刻骨铭心、永远难以忘怀的。现在回头想想,感慨良多,现代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本科所学习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深造已成为每个有志青年的必然选择。除极少数幸运的人可以保研外,大多数人要想继续深造,必然要走考研之路。我大三下学期就决定报考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人生难得几回搏”,这是我和家人的梦

想,也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下面我主要讲一下发挥得比较好的数学学习心得。

(1)通读大纲。大纲发布后,首先通读大纲,了解数学(一)对各类知识点的要求。2003年,大纲对考研初试课程进行了调整,数学满分由原来的100分增加到150分,即在总分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数学的分数增加了50%,极大地加大了数学在总分中的分量。而数学由于其自身学科的特点,一直都是“拉分”的科目,即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之间的分差比较大,数学成绩往往决定着考研的成功与否。对于英语和政治,大部分理科考生的分数都集中在55分到70分之间,相对来说对总分的贡献不如数学那么明显,因而经常听到“得数学者得天下”的说法,这种说法可能并不那么正确,

但却充分说明了数学的重要性。

2)通读教材。暑假期间,我利用上辅导班的间隙通读了教材。在课堂上推荐的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和浙江大学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此外同济大学的《线性代数》也相当不错。有很多同学认为读教材是浪费时间,只是埋头做题,结果题目做了很多,但效果并不好。我认为知识点是不变的,变的只是出题的方式和角度,只有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有充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取胜之道。我将教材精读了三遍,定理的证明及课后的习题也已熟练掌握,为考高分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其后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也经常重翻课本。对于像我一样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上数学强化班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一定要看完书后再去。因为讲课的速度非常快,许多知识点都是只

讲关键部分,一带而过,不看书根本跟不上进度。

(3)适量做题。大四上学期开学后,课业负担不很重。9月至11月是考研数学复习中最重要和最累的阶段,即在该阶段内要有针对性地适量做题,这个阶段基本就决定了你的考试水平。我推荐陈文灯老师的《复习指南》本书所提到的《复习指南》、《数学复习指南》、《指南》均指陈文灯教授的《考研数学复习指南》一书。和《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以下简称为《题型集粹》。,经过多年的实践考验和不断修正,这两本书已经集考研之大成,成为每个考研学子的必备书。这两本书并不是看一遍两遍就可以的,对于大学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至少应该看三遍,尤其是一些理解得不太透彻的地方,需要反复地研读、揣摩、练习。第一遍是最吃力的,我大约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速度会快得多,尽管有很多以前不会做的题还是不会,但对题目的感觉强了很多,这样做能为下一轮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题目做得越多,往往越能一眼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有的放矢。在第一遍复习过程中我把曾经做错的和不会做的习题都抄在一个笔记本上,并且随身携带、经常复习,了解自己错误的根源所在,搞清楚问题是出在理解得不透彻,还是思维出现了误区。开始的时候一天能抄30道错题,那自然是非常郁闷的,后来随着水平的提高,

一天只有十几道了。这是一个蛹化蝶的过程,很漫长,也很痛苦,希望大家一定要坚持住。

(4)做模拟试题和真题。到了12月份的冲刺阶段,主要任务是做模拟试题和真题。我一般规定自己每天在15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套试题,每次都当成真正的考试,认真地在答题纸上做一遍,做完整套试卷以后严格按照标准答案批改,给自己打分,将所犯错误抄在一个专门的错题集上。将错题再认真地做一遍,这样一天做一套模拟试卷,周末专门拿出一整天来研究错题,查漏补缺。我做的是陈老师出的24套模拟题,全部认真做完。有些题即使做了十遍还是出错,这确实挺打击信心,但人的惯性思维是很难改变的,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永不服输的态度。真题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十几年的考试,相当多的题目模式已经定了下来,很多考研题目都是类似的。考研真题经过千锤百炼,在思

想性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需要多加揣摩。尤其是近两年的考题,反映了命题者出题的方式和思路,更需要注意。关于考试时的做题习惯问题,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在平时答题时,要注意培养好的习惯,如需根据题意注意是否需要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结果最后记住要做一个总结,不定积分的结果不要忘记加一个常数,与实际有关的题不要忘记加单位等等。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地方,都可能导致你的失分,如果是填空题,那就一分得不了了,被扣这样的分数是很冤枉的。随着“考研热”年年升温,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就像今年我报考的清华自动化系仅招收41人,报考的人将近800,录取比例是20∶1,其中的热门专业更是远高于这个比例。一分的差距可能

决定你录取与否,为了自己的理想,应该每分必争,不放弃任何成功的机会。

最后,谈谈关于考试的心态调整问题。考研与高考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考。随着考研日期的一天天逼近,看到已保研和找到工作的同学整日悠闲自在,自己却早出晚归,累得头昏脑涨,心理不平衡是难免的。但转念一想,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心情自然就会平复下来。还有一些同学复习的效果不怎么好,就怨天尤人,对自己失去信心,最终放弃了考研,放弃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其实,考研并没有像大家认为的那么难,基础题还是占多数的,如果将会做的题全都做对,及格还是不成问题的。我们的宗旨应该是“抱最大的希望,付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要有一定的压力,但不要太大,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尽自己的全力,但求无愧吾心。在临场考试中,一定要细心冷静,沉着应对,由易到难,该放弃时就放弃,不要寄希望于超水平发挥,

毕竟能超水平发挥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关于复习的时间与效率问题。我认为数学不是拿时间来“堆”的。数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开始做错,那下面完全是徒劳的。复习数学需要清醒的意识和缜密的思维,而二者都需要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每个人的兴奋时间不一样,我是在上午比较清醒,所以上午我集中精力学习3小时的数学,花费了时间一定要有所收获。其实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并不很长,只有8小时左右,否则保证不了效率。我认为考研最重要的不是每天学习了多长时间,而是学到了什么,是否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在下半年的时间里,除特殊情况外,我基本上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每天的作息

时间非常有规律,不给自己任何偷懒的机会和理由。

希望我的体会能使大家少走一些弯路。考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岔口,我们应该珍惜并把握住这个机会。结尾的时候,以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与广大考研的战友们共勉,祝愿大家在2005年的考研过程中,能实现

自己的梦想!

第二篇:考研数学满分人的考研感受

应该说我的数学基础还是不错的,但之前并没有料到考研会拿到满分,这可能多少也会有运气的成分吧.回头看看考研复习过程发现的确复习的策略与方式都很到位,也算是付出了努力的结果。先大体说一下我数学复习的安排。

我并不赞成题海战术,尤其在数学上更是如此,数学更强调的是数学基础即对基本概念,定理的把握,这不只是能记住这些东西,而且能够知道它的来龙去脉,能够独立推导,并很清楚它的应用范围和基本的考察点。同样数学还强调灵活的数学思维,这还是建立在对基本的东西很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的,单纯多做题可能会多见识一些题型,但对于一些很灵活有新意的题目就可能无法应对,这和点石成金的故事是一样的道理。现在的考研题目越来越倾向于出得活一些,而且出题的人与办辅导班的人之间的较量也越来越尖锐和直接,这样只有靠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真的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才不至于陷入听天由命的境地。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却来自于老老实实地将基础打牢, 这一点上要摒弃那种急功近利的想法,我想不论是考研还是成就一番别的什么事情,要想成功,首先要沉得住气,有一个长远的打算,而不是做一天算一天,同时要善于控制事情发展的节奏,不论太快抑或太慢都不好,你都得去考虑为什么会这样,怎样去解决 。一个人不论处于顺风还是逆风,都要学会不断的去跟自己出难题,不断地去反省自己,自己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他才能最后成功,这也算是我的一点忠告吧。下面切入正题。

第一阶段:在我的数学复习过程中,打基础占了一半左右的时间。这可能和大多数人一上来就用陈文灯的书有比较大的差别。从3月中下旬到7月底这段时间主要是看课本,没有接触任何数学的考验资料。高数与线代用的都是南开上课时的教材,顺便看了看原来大一大二时买的北大双博士系列的两本的学习辅导书(不是用来考研的那一套),其中线代那一本作为基础部分的练习还是相当不错的。在这一过程中课本看得很细,单是高数与线代就作了5本笔记,记的大多是一些定理,概念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与推导,以及自己认为可以出题的切入点,这一过程现在看来很笨,但事实上越到考研的后一阶段它的效用就越发明显,而且不论考题如何变动,掌握了基础的东西,随机应变的主动权始终在你手中。这期间由于这种复习方式很磨人的性子,的确有坚持不下来的时候,所 以五一的时候就借钱去泰山玩了一趟(考研中如果状态不好,一定要即时调整,放松自 己)。而正是因为这次出游,回来将数学考研班给退掉了,回头想想如果暑假真的上考研班,以那种进度,我的数学肯定会出很大的问题,这次出游也算是一件很幸运而必要的行动吧。概率用的是浙大的教材,由于前面复习高数与线代时间没掌握好,到7月底我 才开始看概率课本,当时还没觉察到时间的紧迫,直到系里有一位女生告诉我金融系女生那边陈文灯的书都看了3-4遍了,我才有点警醒。接下来的一个月,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却也是我考研阶段成果最丰的时候,尤其是数学,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质的飞跃,所 以有时候我也在想若没有那次很不经意的对话,我想考研的结局会变的不可想象。那段时间我一般是晚上2点左右睡觉,早晨7:30就起了,真的没有觉得过累,那一段时间可 以说是大学过程中学得最投入的,那种感觉真的很好,但这也留下了一些问题,这在后面会提到。在我考研过程中这种体会是非常深刻的,很多不经意的偶然事件最后却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这种经历多了使我觉得有种很幸运的感觉,在关键时刻我的运气显得一直都好于一般人,当然我想这里也会有一个在关键时刻捕捉机会以及把握机会的能力问题,之所以提这一点是希望大家有这点意识,留意一些小事,同时不要过于计较小的得失,不要患得患失,记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上是数学第一阶段的复习 。

第二阶段:从7月底起,我开始加紧看概率课本,参考了陈文灯的复习指南与习题的概率部分的题目,因为当时也的确没时间细细的去看了,这样大概用了5天时间,坦白说陈文登概率的题目的确范围太小,套路过于老化,以致正对着出题人的枪眼,而且有些也过于基础,成为一种定式以后反而变成了坏事,你可能会去套一些定式,却不会留意如何 从这些题目或者题型中去加深对基本概念,定理的理解,这样你可以掌握一个很窄的模式,却丢掉了涵盖范围更广的东西。不过在那个时候,因为本身我的概率就学得很粗糙 ,对一些基本的思想都没搞清楚,基础非常薄弱,复习指南上的题还是相对适合我当时的水平的。但是仍然会很心虚,根据学微积分与线代的经验,我知道我对于概率的掌握还没到那种真正学进去的程度,思维的东西没有学到,学到的只是定式或者说是模式。要提一点就是数学含三门,可能会学玩概率忘了微积分,所以在复习的各个阶段,要逐渐缩短这种循环周期,我并不主张三门课其头并进,毕竟三门课有所区别,要学一门就先学精了再继续推进,做成夹生饭会让你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到时你反而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去收拾烂摊子。

基于以上这种想法,接下来我又回到微积分的复习。这时发现微积分忘得差不多了,应该说定理,概念还是很清楚,但是手特别生,最初复习时的那种得心应手的感觉一点都找不到,所以这段时间有点心慌,但由于这段时间复习强度大,而且的确驱动力非常大,所以很快就调整过来了。对于大家而言,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调解自己的心态,定下心来,千万不要慌张,自乱阵脚。微积分看的是陈文登复习指南的微积分部分,没有看习题集,也没有再做别的更多的题目,这一过程花了10天左右吧,事实上可能算起来看了两遍,但我先要提一下,对于考研辅导书除了政治我觉得没有必要一本书翻来覆去反反复复看好几遍,我的第二遍只是很快地将一些我认为经典的思路总结了一下进行了一 下归类,整理了一些东西,算不上看了一遍书。但这是有个前提的,就是你第一遍就要看得很好,在看之前有很多同学说第一遍很多都看不懂,所以必须看好几遍,但我看的时候很流畅地就下来了,并没有觉得题很难,只是有些题有点偏,而且这一过程中,还能发现一些更好的思路,还可以从陈的思路进行扩展,去自己总结一些思路。这些东西我只能点到为止,无法细说,这就要靠大家各自的领悟能力自己去把握了。我想这段能够顺利地推进应该是第一阶段复习的结果,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对于大部分题目你即便没有看专门的考研辅导书也能单凭自己想出来,这就是你第一阶段复习要实现的目标, 因此第二阶段只是一个适应考研题型的阶段,锻炼一下熟练程度,第一阶段是起基础作 用,甚至决定作用的,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大家都清楚,但我想如果你能真的体验到这种感觉,你的数学成绩一定会有大幅提高。

看完微积分,接下来是线代,一位上研的老乡给了一本胡金德的线代辅导(恩波的那本小册子)说很好,我也不想买新书就想将就着用吧,不过现在看来这本书的确是一本很经典的教材,对于提高线代水平是很有帮助的,我当时也是先看一遍,然后将一些好东西给记下来,也就相当于两遍吧。这一过程花了5天,因为一共是五章,刚好一天一章,当然这里的一天一般也只是一个上午,下午会看专业课中的西经,晚上一般留给英语。然后就是概率论了,这也是我觉得最怕的一部分。刚好有一天中午很烦躁没睡好,下午学习没精神,于是去书店逛了逛,准备买一本概率辅导书,这也是我考研用的第一本自己买的2003版的书,其他的都是别人送的旧版的,所以如果你经济有点困难的话,买旧版教材是一样的,关键你要真正学到东西。在书店看到了一本姚孟臣的概率辅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的那本概率与数理统计习题集的提高篇),书前有基础内容的提要,然后每章有相对较多的习题,但特点在于他的解答也非常详尽,这样的体例是最适合我的 ,我想也是大家可以考虑的一种。至少纯习题式的书我一直就很不喜欢,包括英语在内 。正是这本书使得我数学最大的一个空洞被弥补上了,而且应该说此后我才真正知道我是懂概率而不是仅会做概率题,但这一结果却是在做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正是在做题的 过程中不断的去思考去琢磨不断地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比如分布函数F(x),如果不是这段时间的复习改变对其的认识,今年的倒第二道题目肯定会做错,所以并不一定要把所有题目都做过,你也无法实现这一点,重要得是你要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功底,做题不是为了做多少数目给自己一点安慰,这只是自己骗自己,而是要从做题中得到东西,包括思维的锻炼以及掌握一些比较好的题型,甚至要自己去引申一些题型。这是个 厚积而薄发的过程。这本书是我觉得考研过程中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那种豁然开朗的 感觉至今仍记得 。

第三阶段:对我而言第二阶段的结束已经数学基本上就定型了,而且这时已经是8月底9月初了,政治还没开始看,专业课也只是在第二阶段看了一点,所以这一段数学开始减少,从9月到考前只看了李永乐的400题,感觉很好,题目里知识点涵盖很多,技巧比较强,题也出得比较规范,没有偏题怪题,一般2个小时之内就能完成一套,一般能在140左右,而且做数三感觉比数四相应部分还要简单些,之间还做了历年真题,觉得比较简单,一般都能两个小时拿下90分左右(大家应该注意真题永远是最好的辅导资料,所以一定不要刚开始复习就草率地做完),但后来也发现有一点问题,就是400题的概率与线代比较强而微积分相对较弱,所以后来考前还做了几套严守权的,感觉比较难,也做了几套陈的,都不太理想,这时也快考试了,所以也比较紧张,那么这一过程中调整心态就很重要了。大家要记住平时考得好并不意味着真考试时就能出好成绩,一般都会打个折扣,所以即便你在平时模考时成绩很好,也不要掉以轻心。考前几天还是适当做几套题 ,但强度不要太大,主要是为了维持一下做题的感觉。

接下来就是上考场,一定不要过度紧张,但适度的紧张却是一件好事也不要害怕,考试的时候我才发现,平常做题与真正上考场绝对是两回事,心态的变化使得你在考场上思维会有些过于活跃无法集中,所以水平的发挥也会收到很大的影响,至少我觉得做03题时题目不是很难,但却很不顺手,比如那个应用题5分钟就出答案了,可考试的时候会觉得不可能那么简单,于是反复琢磨,白白耽搁了20多分钟,最后时间觉得很紧张。这里数学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经历。数学最后一道题我想了30多分钟没出来,离考试结束只有8分钟了,前面的题目都是很快做出来还没有检查,这时我想放弃,回去检查前面的题目,监考老师在我边上走来走去,一时烦躁却突然冒出了灵感,2分钟搞定了这道题目,考试的时候的确有些难题是需要放弃,但有时你也许只需再坚持一会儿。此外对于会做的题目一定要拿下,把握住做题的精准度,不要无谓失分,这就要求平常复习时养成 严谨的习惯以及有很扎实的基本功。

总结一下就是:

1:注重基础,这是许多人可能都听别人所过但又不知如何入手的一点,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到别人成功辉煌的同时你也应该更多的去思考他(她)成功背后付出的努力。考研本身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测定,一个系统的工程。

2:着力于思维的锻炼,它对于成绩的提高是整体性的,也是最可靠的途经。

3:选好辅导书。我做的题目肯定不算最多的,甚至相对许多人是比较少的,但有一点我看的书的种类是比较多的,数学的每一门我都分别选了一册我认为最好的辅导教材,这样才是比较合理的选书方法,也能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没有必要将赌注都压在一本书上,也没有必要一本书反反复复地看。

4:稳定心态,不论复习状态或效果是好是坏,都不要有太大的波动,这点上文中提到了比较多。

最后我要说的是,这里只是个人的一些体会,并不一定对任何人都有用,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指定复习计划和选择复习方法,复习的主动权应该始终把握在自己手中,这些东西只是给你一个参考。

第三篇:2012:考研数学满分经典经验!

走在校园里,看到学弟学妹们正为2012年考研忙碌的身影,回想过去一年的时间,真是感慨良多,彷徨,挣扎,懈怠,坚持。

我的本科专业是核工程与核技术,像我们这种专业,虽说工作好找,待遇也还不错,但是我总觉得那样的生活,缺少了些什么,好像违背了当年自己学习这个专业的初衷,所以我决定考研,选择更高层次的学习,加深自己对核类知识的了解,奠定自己向更深,更专领域奋斗的基础。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这对于习惯了考前突击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要考研,首先要考虑清楚,自己能不能耐住寂寞,忍受痛苦,我当时承受了比较大的压力,因为我们能报考的学校非常的少,选择也很少,真的是孤注一掷了,我毅然选择了报考上海交通大学。

2011年的研究生考试我总分考了391分,数学一考了满分150分,虽然说跟自己的基础和努力有关系,但是我觉得海天给予我的方法和信心使我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本科时我的英语成绩并不理想,虽说四级过了,但是分数并不高,所以老担心自己的英语不过线,在培训班初期,上了吴红云老师的英语写作班,让我对考研英语的写作,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怎么用一些简单词写出精彩的句子,让我有了一些信心,暑假在学校我坚持听完了宫东风老师的英语提高班,提高班主要是讲解历年真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宫东风老师十分强调真题的重要性,让我对考研英语的复习有了方向,通过听取宫老师对真题陷阱,答案要点的详细讲解,我感觉我有信心英语过线,甚至拿高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英语我考了59分,超过了上海交大的复试线,我很欣慰,也很感谢宫东风老师。

数学是一门决定考研分数高低的科目,大学期间我数学成绩一般,对于得140分以上还是没有信心的,更别说满分。刚开始复习时,我总是有很多概念分不清楚,例如,一元数学的极值,二元函数的极值,多元函数偏导、可微、连续,第一类积分和第二类积分的联系。在平常的复习中也常常忽视他们的重要性,所以做题总是遇到瓶颈,找不到突破口,数学提高班上,武忠祥老师首先跟我们把概念理了一遍,强调了每个定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可以解决的问题,武老师善于举例,一些经典反例,打消了我心里关于某些定理,某些概念的理解上的偏差,武老师思维敏捷,方法独到,常常能把一系列的关系,定理,联系起来,让我们对数学的知识结构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做题时游刃有余。张卓奎老师的概率讲得很细,每个知识,每个定理都会做详细的说明和证明,通过一轮复习,基本知识结构掌握的差不多了,所以我的概率花的时间不多,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为更好的掌握高数提供了较多的时间。

辅导班,使我省时高效有序地开展政治复习,用比别人少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成绩。政治的复习,我主要是根据《序列1234》,认真听取任汝芬老师,阮晔老师的讲解,课后花了很少的时间回顾,值得说的是《任汝芬老师的最后四套题》在好多题目都在今年的真题中出现了,最后二十几天才出的《28题》也让我受益匪浅,在考场我能从容应对那些大题,也多亏了它。

我觉得考研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顾此失彼,必须每门都达到要求,并且有所突破。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

1,用心准备

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

2,合理的计划

良好的学习计划将使你很好地利用时间,针对各阶段的特点有所侧重地安排任务,根据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单科复习相配套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全面兼顾,有的放矢的计划。

3,不要过分依赖别人的考研经验

别人的经验只可以用来借鉴而不可以生搬硬套。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实事求是,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复习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静下心来慢慢地理解。不要太迷信前人,很重要的一点是问问自己究竟是属于哪一种学习类型的人。

4,适当的方法

复习时就要抓住考试这个根本,从分析考试大纲和真题入手,确定复习重点,将重要的知识点和题型搞透,还要注意把握记忆规律,平时不会做或做错的题要特别注意,最好隔段时间就要重做一遍。方法技巧是很重要的,但要重在理解;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做题要有一定的量,学会归纳总结,适当记忆;还有要重基础,明主次,还有就是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到考试结束。

5,合理利用网络

考研期间要多和考研的研友交流,特别是那些上辅导班的,这样可以获得一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信息;通过多种途径与考过该专业的学长请教一下考研经验,吸取一些教训,问问注意事项;再还有就是利用网络,象中国考研网、考研加油站等网站都可以提供一些相当适用的信息。

6,有坚定的信心

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没有信心,而是因为没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其实考研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相信自己有成功的绝对实力。

7,专心

考研成功的理由有成百上千个,但考研失败的原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考研最大之忌:三心二意。在考与不考之间徘徊,把考研当成一个平衡的手段,老觉得考不上还可以工作,实际上这种心理对考研的影响是很大的。

考研需要耐力,信心,忍受寂寞,学会放松。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专心考,不要朝三暮四,花其它的心思,我知道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却很重要。考研就是两个字“坚持”。 数学思维的特点之一是“发散性”。一个数学表达式可能有几个转换方式,也许从其中一个方式会得到一个新的解释,这个解释将导引我们迈出下一步。

车到山前自有路,你得把车先推到山前啊。望山跑死马。思考一步写一步,观测分析迈下步。路只能一步步走。陈景润那篇名扬世界的“1+2”论文中有28个“引理”,那就是他艰难地走向辉煌的28步。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不熟悉基本计算是他们思考问题的又一大障碍。

《高等数学》感觉不好的考生,第一原因多半是不会或不熟悉求导运算。求导运算差,讨论函数的图形特征,积分,解微分方程等,反应必然都慢。

《线性代数》中矩阵的乘法与矩阵乘积的多种分块表达形式,那是学好线性代数的诀窍。好些看似很难的问题,选择一个分块变形就明白了。

《概率统计》中,要熟练地运用二重积分来计算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各类问题。对于考数学三的同学来说,二重积分又是《高等数学》部分年年必考的内容。掌握了二重积分,就能在两类大题上得分。

要考研吗,要去听指导课吗,一定要自己先动笔,尽可能地把基本计算练一练。

我一直向考生建议,临近考试的一段时间里,不仿多自我模拟考试。在限定的考试时间内作某年研考的全巻。中途不翻书,不查阅,凭已有能力做到底。看看成绩多少。不要以为你已经看过这些试卷了。就算你知道题该怎么做,你一写出来也可能会面目全非。

多动笔啊,“写”“思”同步步履轻,笔下生花花自红。

考研数学讲座(3)极限概念要体验

极限概念是微积分的起点。说起极限概念的历史,学数学的都多少颇为伤感。

很久很久以前,西出阳关无踪影的老子就体验到,“一尺之竿,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近两千年前,祖氏父子分别用园的内接 正6n边形周长 替带园周长以计算园周率;用分割曲边梯形为 n 个窄曲边梯形,进而把窄曲边梯形看成矩形来计算其面积。他们都体验到,“割而又割,即将 n 取得越来越大,就能得到越来越精确的园周率值或面积。”

国人朴实的体验延续了一千多年,最终没有思维升华得到极限概念。而牛顿就在这一点上率先突破。

极限概念起自于对“过程”的观察。极限概念显示着过程中两个变量发展趋势的关联。

自变量的变化趋势分为两类,一类是 x →x0 ;一类是 x →∞ ,

“当自变量有一个特定的发展趋势时,相应的函数值是否无限接近于一个确定的数a ?”

如果是,则称数a为函数的极限。

“无限接近”还不是严密的数学语言。但这是理解极限定义的第一步,最直观的一步。

学习极限概念,首先要学会观察,了解过程中的变量有无一定的发展趋势。学习体验相应的发展趋势。其次才是计算或讨论极限值。

自然数列有无限增大的变化趋势。按照游戏规则,我们还是说自然数列没有极限。

自然数 n 趋于无穷时,数列 1/n 的极限是0 ;x 趋于无穷时,函数 1/x 的极限是 0 ;

回顾我们最熟悉的基本初等函数,最直观的体验判断是,

x 趋于正无穷时,正指数的幂函数都与自然数列一样,无限增大,没有极限。

x 趋于正无穷时,底数大于1的指数函数都无限增大,没有极限。

x →0+ 时,对数函数 lnx 趋于 -∞ ;x 趋于正无穷时,lnx 无限增大,没有极限。

x →∞ 时,正弦sinx 与 余弦conx 都周而复始,没有极限。在物理学中,正弦 y = sinx 的图形是典型的波动。

我国《高等数学》教科书上普遍都选用了“震荡因子”sin(1/x)。当 x 趋于0 时它没有极限的原因是震荡。具体想来,当 x 由0.01变为0.001时,只向中心点 x = 0 靠近了一点点,而 正弦sinu 却完成了140多个周期。函数的图形在 +1与-1之间上下波动140多次。在 x = 0 的邻近,函数各周期的图形紧紧地“挤”在一起,就好象是 “电子云”。

当年我研究美国各大学的《高等数学》教材时,曾看到有的教材竟然把函数 y = sin(1/x)的值整整印了一大页,他们就是要让学生更具体地体验它的数值变化。

x 趋于0 时(1/x)sin(1/x)不是无穷大,直观地说就是函数值震荡而没有确定的发展趋势。1/x 为虎作伥,让震荡要多疯狂有多疯狂。

更深入一步,你就得体验,在同一个过程中,如果有多个变量趋于0,(或无限增大。)就可能有的函数趋于0 时(或无限增大时)“跑得更快”。这就是高阶,低阶概念。

考研数学还要要求学生对极限有更深刻的体验。

多少代人的千锤百炼,给微积分铸就了自己的倚天剑。这就是一套精密的极限语言,(即ε–δ语言)。没有这套语言,我们没有办法给出极限定义,也无法严密证明任何一个极限问题。但是,这套语言是高等微积分的内容,非数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很难搞懂。数十年来,考研试卷上都没有出现过要运用 ε–δ 语言 的题目。 研究生入学考题中,考试中心往往用更深刻的体验来考查极限概念。这就是

“若 x 趋于 ∞ 时,相应函数值 f(x)有正的极限 ,则当∣x∣充分大时,(你不仿设定一点x0,当∣x∣>x0时,) 总有 f(x)>0 ”

*“若 x 趋于 x0 时,相应函数值 f(x)有正的极限 ,则在 x0 的一个适当小的去心邻域内,f(x)恒正”

这是已知函数的极限而回头观察。逆向思维总是更加困难。不过,这不正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道理吗。

除了上述苻号体验外,能掌握下边简单的数值体验则更好。

若 x 趋于无穷时,函数的极限为 0 ,则 x 的绝对值充分大时,( 你不仿设定一点 x0 ,当∣x∣>x0 时,) 函数的绝对值恒小于1

若 x 趋于无穷时,函数为无穷大,则 x 的绝对值充分大时,( 你不仿设定一点 x0 , 当∣x∣>x0时,) 函数的绝对值全大于1

*若 x 趋于 0 时,函数的极限为 0 ,则在 0 点 的某个适当小的去心邻域内,或 x 的绝对值充分小时,函数的绝对值全小于1

(你不仿设定有充分小的数 δ>0,当 00 ,并利用它们。

考研数学讲座(37)欲说《线代》先方程

大自然中最简单的图形是直线。社会生活中最简单的关系是“成比例”。

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

——考研(论坛) 最大的问题不是时间问题,任何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备考,而是诚心的问题。

诚心比之于耐心,毅力更为重要。一起备战的两个人花费了相同的时间、耐心,却有着不同的结果。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那是因为这些人缺少学习的诚心,一种一定要把事情

做好的决心。很多人考研是为了前程,更为具体的讲是为了减轻自己找工作的难度。所以在复习时只想到了应付考试,却没有意识到考研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求知的过程。

以我为例,2009年是我的第二次考研备战,一开始我就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数学方面的不足。这种不足在于对高数缺少更为深刻的理解,于是我选择了报个辅导班来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当时正值盛夏,而上课的地方离我的学校有着相当远的距离。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坐一个小时的车到去上课。中午没有休息的地方,就随便找个阴凉地儿坐一会儿等待下午课程的到来,傍晚回到学校往往已经是7点多了。吃完饭后继续自习,一般要十一点多才睡。这种滋味只有真正经历过考研的人才能体会。在这些天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以前比较模糊的内容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特别是一些常识的错误。令人欣慰的是通过这段时间学习,我对高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给了我前所未有的自信。

回顾那段经历是想告诉各位考生,不要因考研而考研,只有抱着对知识的热忱与追求才能乐在苦中。任何成就都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功名本无限,书从勤中来”。望君细细体会。

现在来说说我个人复习数学的一些方略。

第一阶段细读教材。细读教材很重要。教材应采用你最为熟悉的版本。因为知识的结构在不同版本的书籍中不尽相同,一旦使用陌生版本会容易遗漏一些要点。细读教材是将以前所学尽可能巩固。加深对细节的理解。数学是非常注重细节的学科。不同定理所需要的条件可能只有一字之差。唯有严谨的作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有时间的话最好把课后的习题做做。这个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因人而异。如果基础不好的同学用上3周的时间不为过,基础好的同学两周即可。

第二阶段即强化基础。要想在数学上拿高分其实并不难,关健在于基本功是否扎实,许多考生浸淫于解题之道,忽视基础,这是不可取的。数学只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只有理解了这种工具的原理,深刻体会到了它的本质,才能更好地运用它。考试虽说要求考生解题,

目的却是考核广大考生对数学的领悟能力,即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反倒是其次。无论是细读教材的第一阶段,还是这一阶段都要以基础为核心。建议大家买一本严格根据数学各科内容编写的复习书。将其中的所有题型弄清楚,坚特做完每一道题。这一阶段大概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这个阶段的复习相当重要。通过这次复习要掌握重点、难点、并对基础知识中的一些常用方法,典型题着重掌握。只有深刻理解才能运用,只有运用了才能进一步理解。理解和运用都是对知识的一种感悟。两者密不可分。数学能不能得高分,就看这一阶段的复习了。

第三阶段是强化训练。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培养自己的解题能力,注意自己的解题速度。即要快,又要精确。会做的题要快速正确解答出来。如果遇到不会的题就看看自己有什么知识盲点。若只是某种技巧不会,不必担心,将它理解记忆即可。这一阶段决定了你能否发挥你自己应有的水平。

第四阶段是模拟训练。准备一本真题和一些模拟题。真题是值得一做的。做每一套真题都应把它当成一次真正的考试。严格控制好时间。其次是做模拟题,由于市场上模拟题的质量实在不尽人意。建议有条件的同学报个班。辅导班的冲刺讲义和模拟题出的很有水平,值得去做做。通过一阶段的复习,相信同学们便有足够的信心进考场了。

第四篇:华南理工大学考研数学满分经验谈

文思华工考研网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数学满分经验谈

在刚得知我的数学考研成绩是满分时,我让同学帮我查了好多遍,因为这份快乐远远超过了惊喜,我必须要确定,我得到了它。从我这一年的考研经历来说,我认为考研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

痛苦在于考研是件有风险并且难度很大的事情,在准备考研的这十月中,我们时时刻刻在经受着精神上和心理上的考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有过放弃的念头,有时候我们会有挫败感,觉得未来很灰暗,有时候我们甚至觉得孤单。而考研的快乐在于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相信大家都铭记自己高三那一年为梦想奋斗的日子,而考研被誉为“改变人生的第二次选择”,而准备考研的日子是我们实现梦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为做对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或者是背下来一篇英语作文而暗暗开心,这样的成就感使我们得到满足,使我们在考研过程中更加的轻松。

我想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考研经验,是第二个板块是数学的复习方法;第三个板块是一点小建议。

1、考验经验:关键词:研友、坚持、生活

首先是研友的问题。当时我们寝室四个人同时选择考研,尽管考的学校都不一样,但是大家每天都统一时间起床,一起到教室,晚上自习完一起回寝室。这样可以防止任何一个人掉队。我们中有人心情不好或者抑郁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就会好很多。关于研友,其实你们应该从很多学长学姐那里听到它的重要性了。研友的关键在于你可以告诉自己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你有这和你同样拥有梦想的朋友一起奋斗,这样考研这个过程就显得没那么孤单。尤其是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我会经常和同几个很好的朋友饭后聊天,一般都是一些很轻松的话题,这样也有助于放松压抑的心情。

其次是要坚持。梁伟伟老师在最开始的公开课里讲到如果从现在开始你每天上三小时自习,那你肯定就可以考上。这句话关键不在于几个小时,而在于每天。我们都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当然有一个好的研友对你的坚持会很有帮助。前段时间有个学妹问我,学姐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觉得考研很苦。我当时没怎么想,告诉她,因为我有个考研梦,我选择的学校、我选择的地区都是我最想去的地方,这样它给我了力量,让我一直坚持下去。也就是说,其实大家在择校的时候,自己的喜好还是很关键的,找到一个梦想中的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学校能让我们在这条路上坚持到底。

最后是生活方面的,也是我想着重谈一下的,休息和心态的问题。其实考研不仅考知识和智力,也是个体力活,只要有一天休息不好,可能会影响好几天的学习状态。其实我想做种谈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我自己,我的数学成绩虽然很高,但是英语成绩却很低,怎么说呢。14号的下午我和同学一起去看考场,顺便看我们之前订的宾馆,但是由于宾馆出了些问题导致我们情绪都波动很大,当然那天晚上,紧张的心情还有种种原因吧,让我几乎一夜没睡着,这样直接导致了我在第二天的英语考试中大脑很不清醒,做阅读时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最后成绩出来果然很烂。所以这件事也是让我从16号考完到三月份一直都处在很抑郁的心情中,我怎么都没法原谅自己,而且心里也很不甘心,如果不是英语,我肯定可以很稳的进入华南理工大学的复试。但是后来也是和很多同学聊天吧,最后还是想通了,毕竟这些是不能改变的了,我选择了这个学校,遇到了这些事,都是我自己的经历,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把这一年的经历看做我人生最美的回忆,我会记得我为了自己的梦奋斗的日子,这些已经让我感觉很幸福了。

2、数学复习方法:关键词:四个阶段,笔记,时间,练习

数学的复习我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阶段(3-5月),第二个阶段是强化阶段(6-9月),第三个阶段是提高阶段(10-12月),第四个阶段是冲刺阶段(1月初到考

试前)。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3-5月)。

在我的数学复习中,打基础占了一半左右的时间。这可能和大多数人一上来就用复习全书有很大的差别。从3月中下旬到5月中下旬这段时间主要是看课本,做课本上的习题,每天基本保持三到四个小时的学数学时间。高数与线代用的都是同济大学的教材,概率用的是浙大的教材,顺便看了看原来大一大二时上课用的教材上面曾经做的笔记和上课时候的联系册里勾画的难题。在这一过程中课本看得很细,同时做了详细的笔记,记的大多是一些定理,概念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这一过程现在看来很笨,但事实上越到考研的后一阶段它的效用就越发明显,而且不论考题如何变动,掌握了基础的东西,随机应变的主动权始终在你手中。关于线代,我看完课本后,还买了李永乐的现代辅导讲义,仔细的研究了一遍,因为看课本的时候感觉没个章节很混乱,而所有考过的学姐学长都说线代是最容易拿分的,在考试中坚决不能丢分,所以我在线代上还是花了不少的时间。再看课本的同时我还买了李永乐的《基础660题》,每看完一个部分就做相应的习题;由于660上面的题对刚开始的人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当时我的正确率也很低,有时候有种很挫败的感觉,尤其是那些题目只有看了答案才能找到技巧,自己独立做的话几乎找不到思路,而且计算量很大,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事实也证明,坚持是最好的方法。应该说我的复习进度还是比较快的,原因大概也是因为我每天用在数学上的时间一直都保持在三小时之上。

第二阶段:强化阶段(6-9月)。

从六月份开始我开始做复习全书,整理题型和例题,以及上强化班,每天学习时间大概是四个小时以上,有的时候我会学习六个小时的数学。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将基础阶段的概念定理等基础知识转变成做题的思路和工具。我觉得我之所以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一个原因是我善于总结笔记,这点是我从高中开始就引以为傲的。一般我都是先看一遍书,然后把重点和问题圈出来,再整理,对于不会做的题在整理前再自己做一遍理清思路和技巧,然后记到笔记本上。我的笔记是按章节分的,每章都有知识框架、内容要点、题型分类三个方面内容,这里面的知识框架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很难概括出来的,如果放在这一阶段后期做会更好,内容要点主要用自己的语言把定理概念写出来;由于这一阶段已经做了不少的习题,因此更注重一些题型分类,把一类题归结在一起找出难点,举一反三,才能有所有提高。我总结笔记的时候在每页纸的靠边一侧留下了一条空白,这样便于之后再有的新的理解可以补充在旁边。

第三阶段:提高阶段(10-12月)。

十月份就要开始做真题,每天一套,并且是给自己定时做。前面按套题做完后,可以把后面按章节的再做一遍。当然我不建议大家做这么多模拟题,尤其是时间不够的同学,这个阶段可能更多的时间要放在政治和专业课上。数学模拟其实用叶盛标老师的就很好,400题太偏太难,我认为那不代表考研数学的主流,是非主流的。模拟和解读大纲我都仔细的做了,虽然做的时候感觉不难,但我们从历年真题中也发现了,数学难度每年都保持在0.5左右,一般不会有太难或者太简单的情况。

第四阶段:冲刺阶段(1月)。

这一阶段主要是回顾以前的笔记,也可以把课本拿出来翻翻,其实你会发现课本上的例题是很经典的,弄懂了例题就可以解决一类问题。所以哪个问题不清楚明确的时候可以翻开课本看看,基本的知识弄懂了,根基牢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除了回顾知识,还学要做的就是背诵常用公式,以免自己在考场上临时遗忘,那样会很亏的,因为你想你的知识结构和做题思路都很好了,可是就是因为几个小公式,导致最后数学差了,这样多不值得。

3、心得体会小建议:关键词:重复,考研日历,辅导班

第一,我想说的是重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7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如果

你把一件事重复七遍,它就会深深因在你的生命里。虽然我在考研过程中没有把一本书看过七遍,但是没本至少有三遍,这样的重复记忆才能让你在紧张的考场上也不会大脑空白。另外重复还可以加深理解,有些东西虽然你第一遍就很仔细的琢磨了,但是看第二遍你就会发现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思路什么的一下子清晰了。不管是数学还是政治专业课,重复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第二,还有一点我想给大家推荐的我的一个做法,我在考研论坛上下载了一个考研日历,是一张表格式的,最上方可以填自己这个月的目标,下面每个框里填自己当天的计划,什么时候看那门课,看多少。完成后就划掉或者划个勾,超额完成时可以奖励一下自己。这样把自己的安排都写下来,不会让计划在遇到临时意外时被打乱,可以让我们的时间有一个很好的规划。

最后就是辅导班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上辅导班其实是有必要的。如果没有报辅导班的话到后期你就会发现,天天都上自习会有点乏味,偶尔去上上课可以调节一下。而且老师毕竟是有经验的,对自己的复习会有一个指导作用。我报的是政治和数学全程班,具体可以到文思华工考研网上面看一下这个班型,这个真的帮助很大。我的成绩出来之后看到我的数学满分,我真的是欣喜若狂啊。

最后我想祝大家2014年都可以取得最满意的成绩,为自己的今后的生活添最浓妆异彩的一笔。

资料来源:文思华工考研网。

第五篇:一个考数学满分的过来人的考研感受

应该说我的数学基础还是不错的,但之前并没有料到考研会拿到满分,这可能多少也会有运气的成分吧.回头看看考研复习过程发现的确复习的策略与方式都很到位,也算是付出了努力的结果。先大体说一下我数学复习的安排。我并不赞成题海战术,尤其在数学上更是如此,数学更强调的是 数学基础即对基本概念,定理的把握,这不只是能记住这些东西,而且能够知道它的来龙 去脉,能够独立推导,并很清楚它的应用范围和基本的考察点。同样数学还强调灵活的 数学思维,这还是建立在对基本的东西很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的,单纯多做题可能会多 见识一些题型,但对于一些很灵活有新意的题目就可能无法应对,这和点石成金的故事是一样的道理。现在的考研题目 越来越倾向于出得活一些,而且出题的人与办辅导班的人之间的较量也越来越尖锐和直接,这样只有靠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真的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才不至于陷入听天由命的境地。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却来自于老老实实地将基础打牢,这一点上要摒弃那种急功近利的想法, 我想不论是考研还是成就一番别的什么事情,要想成功,首先要沉得住气,有一个长远的打算,而不是做一天算一天,同时要善于控制 事情发展的节奏,不论太快抑或太慢都不好,你都得去考虑为什么会这样,怎样去解决 。一个人不论处于顺风还是逆风,都要学会不断的去跟自己出难题,不断地去反省自己,自己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他才能最后成功,这也算是我的一点忠告吧。下面切入正题。

第一阶段:在我的数学复习过程中,打基础占了一半左右的时间。

1 这可能和大多数人一上来就用陈文灯的书有比较大的差别。从3月中下旬到7月底这段时间主要是看课本,没 有接触任何数学的考验资料。高数与线代用的都是南开上课时的教材,顺便看了看原来 大一大二时买的北大双博士系列的两本的学习辅导书(不是用来考研的那一套),其中线代那一本作为基础部分的练习还是相当不错的。在这一过程中课本看得很细,单是高数与线代就作了5本笔记,记的大多是一些定理,概念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与推导,以及自己认为可以出题的切入点,这一过程现在看来很笨,但事实上越到考研的后一阶段它的效用就越发明显,而且不论考题如何变动,掌握了基础的东西,随机应变的主动权始终在你手中。这期间由于这种复习方式很磨人的性子,的确有坚持不下来的时候,所以五一的时候就借钱去泰山玩了一趟(考研中如果状态不好,一定要即时调整,放松自己)。而正是因为这次出游,回来将数学考研班给退掉了,回头想想如果暑假真的上考研班,以那种进度,我的数学肯定会出很大的问题,这次出游也算是一件很幸运而必要的行动吧。概率用的是浙大的教材,由于前面复习高数与线代时间没掌握好,到7月底我才开始看概率课本,当时还没觉察到时间的紧迫,直到系里有一位女生告诉我金融系女生那边陈文灯的书都看了3-4遍了,我才有点警醒。接下来的一个月,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却也是我考研阶段成果最丰的时候,尤其是数学,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质的飞跃,所 以有时候我也在想若没有那次很不经意的对话,我想考研的结局会变的不可想象。那段 时间我一般是晚上2点左右睡觉,早晨7:30就起了,真的没有觉得过累,那一段

2 时间可 以说是大学过程中学得最投入的,那种感觉真的很好,但这也留下了一些问题,这在后 面会提到。在我考研过程中这种体会是非常深刻的,很多不经意的偶然事件最后却起了 关键性的作用,这种经历多了使我觉得有种很幸运的感觉,在关键时刻我的运气显得一直都好于一般人,当然我想这里也会有一个在关键时刻捕捉机会以及把握机会的能力问题,之所以提这一点是希望大家有这点意识,留意一些小事,同时不要过于计较小的得失,不要患得患失,记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上是数学第一阶段的复习。

第二阶段:从7月底起,我开始加紧看概率课本,参考了陈文灯的复习指南与习题的概率部分的题目,因为当时也的确没时间细细的去看了,这样大概用了5天时间,坦白说陈文 登概率的题目的确范围太小,套路过于老化,以致正对着出题人的枪眼,而且有些也过于基础,成为一种定式以后反而变成了坏事,你可能会去套一些定式,却不会留意如何 从这些题目或者题型中去加深对基本概念,定理的理解,这样你可以掌握一个很窄的模式,却丢掉了涵盖范围更广的东西。不过在那个时候,因为本身我的概率就学得很粗糙 ,对一些基本的思想都没搞清楚,基础非常薄弱,复习指南上的题还是相对适合我当时的水平的。但是仍然会很心虚,根据学微积分与线代的经验,我知道我对于概率的掌握还没到那种真正学进去的程度,思维的东西没有学到,学到的只是定式或者说是模式。要提一点就是数学含三门,可能会学玩概率忘了微积分,所以在复习的各个阶段,要逐缩短这种循环周期,我并不主张三门课其头并进,毕竟三门课有所区别,要学一

3 门就 先学精了再继续推进,做成夹生饭会让你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到时你反而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去收拾烂摊子。基于以上这种想法,接下来我又回到微积分的复习。这时发现微积分忘得差不多了, 应该说定理,概念还是很清楚,但是手特别生,最初复习时的那种得心应手的感觉一点都 找不到,所以这段时间有点心慌,但由于这段时间复习强度大,而且的确驱动力非常大,所以很快就调整过来了。对于大家而言,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调解自己的心态,定下心来,千万不要慌张,自乱阵脚。微积分看的是陈文登复习指南的微积分部分,没有看习题集,也没有再做别的更多的题目,这一过程花了10天左右吧,事实上可能算起来看了两遍,但我先要提一下,对于考研辅导书除了政治我觉得没有必要一本书翻来覆去反 反复复看好几遍,我的第二遍只是很快地将一些我认为经典的思路总结了一下进行了一下归类,整理了一些东西,算不上看了一遍书。但这是有个前提的,就是你第一遍就要看得很好,在看之前有很多同学说第一遍很多都看不懂,所以必须看好几遍,但我看的时候很流畅地就下来了

,并没有觉得题很难,只是有些题有点偏,而且这一过程中,还能发现一些更好的思路,还可以从陈的思路进行扩展,去自己总结一些思路。这些东西我只能点到为止,无法细说,这就要靠大家各自的领悟能力自己去把握了。我想这段能够顺利地推进应该是第一阶段 复习的结果,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对于大部分题目你即便 没有看专门的考研辅导书也能单凭自己想出来,这就是你第一阶段复习要实现的目标, 因此第二阶段只是一个适应考研题型的阶段,锻炼一下熟

4 练程度,第一阶段是起基础作用,甚至决定作用的,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大家都清楚,但我想如果你能真的体验到 这种感觉,你的数学成绩一定会有大幅提高。看完微积分,接下来是线代,一位上研的老乡给了一本胡金德的线代辅导(恩波的那本小册子)说很好,我也不想买新书就想将就着用吧,不过现在看来这本书的确是一本很经典 的教材,对于提高线代水平是很有帮助的,我当时也是先看一遍,然后将一些好东西给记下来,也就相当于两遍吧。这一过程花了5天,因为一共是五章,刚好一天一章, 当然这里的一天一般也只是一个上午,下午会看专业课中的西经,晚上一般留给英语。然后就是概率论了,这也是我觉得最怕的一部分。刚好有一天中午很烦躁没睡好,下午学习没精神,于是去书店逛了逛,准备买一本概率辅导书,这也是我考研用的第一本自己买的2003版的书,其他的都是别人送的旧版的,所以如果你经济有点困难的话,买旧版教材是一样的,关键你要真正学到东西。在书店看到了一本姚孟臣的概率辅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的那本概率与数理统计习题集的提高篇),书前有基础内容的提要,然后每章有相对较多的习题,但特点在于他的解答也非常详尽,这样的体例是最适合我的,我想也是大家可以考虑的一种。至少纯习题式的书我一直就很不喜欢,包括英语在内 。正是这本书使得我数学最大的一个空洞被弥补上了,而且应该说此后我才真正知道我 是懂概率而不是仅会做概率题,但这一结果却是在做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正是在做题的 过程中不断的去思考去琢磨不断地加

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比如分布函数F(x),如果不是这段时间的复

5 习改变了对其的认识,今年的倒第二道题目肯定会做错,所以并不一定要把所有题目都做过,你也无法实现这一点,重要得是你要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功底, 做题不是为了做多少数目给自己一点安慰,这只是自己骗自己,而是要从做题中得到东西,包括思维的锻炼以及掌握一些比较好的题型,甚至要自己去引申一些题型。这是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这本书是我觉得考研过程中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至今仍记得。

第三阶段:对我而言第二阶段的结束已经数学基本上就定型了,而且这时已经是8月底9月初了,政治还没开始看,专业课也只是在第二阶段看了一点,所以这一段数学开始减少,从9月到考前只看了李永乐的400题,感觉很好,题目里知识点涵盖很多,技巧比较强,题也出得比较规范,没有偏题怪题,一般2个小时之内就能完成一套,一般能在140左右,而且做数三感觉比数四相应部分还要简单些,之间还做了历年真题,觉得比较简单 ,一般都能两个小时拿下90分左右(大家应该注意真题永远是最好的辅导资料,所以一 定不要刚开始复习就草率地做完),但后来也发现有一点问题,就是400题的概率与线代比较强而微积分相对较弱,所以后来考前还做了几套严守权的,感觉比较难,也做了几套陈的,都不太理想,这时也快考试了,所以也比较紧张,那么这一过程中调整心态就很重要了。大家要记住平时考得好并不意味着真考试时就能出好成绩,一般都会打个折扣,所以即便你在平时模考时成绩很好,也不要掉以轻心。考前几天还是适当做几套题,但强度不要太大,主要是为了维持一下做题的感觉。

6 接下来就是上考场,一定不要过度紧张,但适度的紧张却是一件好事也不要害怕,考 试的时候我才发现,平常做题与真正上考场绝对是两回事,心态的变化使得你在考场上思 维会有些过于活跃无法集中,所以水平的发挥也会收到很大的影响,至少我觉得做03题时题目不是很难,但却很不顺手,比如那个应用题5分钟就出答案了,可考试的时候会觉 得不可能那么简单,于是反复琢磨,白白耽搁了20多分钟,最后时间觉得很紧张。这里数学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经历。数学最后一道题我想了30多分钟没出来,离考试结束 只有8分钟了,前面的题目都是很快做出来还没有检查,这时我想放弃,回去检查前面的题目,监考老师在我边上走来走去,一时烦躁却突然冒出了灵感,2分钟搞定了这道题目 ,考试的时候的确有些难题是需要放弃,但有时你也许只需再坚持一会儿。此外对于会做的题目一定要拿下,把握住做题的精准度,不要无谓失分,这就要求平常复习时养成严谨的习惯以及有很扎实的基本功。

总结一下就是:

1:注重基础,这是许多人可能都听别人所过但又不知如何入手的一点,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到别人成功辉煌的同时你也应该更多的去思考他(她)成功背后付出的努力。考研本身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测定,一个系统的工程。

2:着力于思维的锻炼,它对于成绩的提高是整体性的,也是最可靠的途经。

3:选好辅导书。我做的题目肯定不算最多的,甚至相对许多人是比

7 较少的,但有一点 我看的书的种类是比较多的,数学的每一门我都分别选了一册我认为最好的辅导教材,这 样才是比较合理的选书方法,也能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没有必要将赌注都压在一本书上,也没有必要一本书反反复复地看。

4:稳定心态,不论复习状态或效果是好是坏,都不要有太大的波动,这点上文中提到了比较多。

最后我要说的是,这里只是个人的一些体会,并不一定对任何人都有用,大家一定要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指定复习计划和选择复习方法,复习的主动权应该始终把握在自己手中,这些东西只是给你一个参考。我才感觉现在要的是简单。

上一篇:快速面试技巧范文下一篇:课堂减负增效范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