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福还是祸

2022-08-18

第一篇:科学技术是福还是祸

美貌是福还是祸

【胡渐彪vs黄执中】美貌是福还是祸

芙蓉如面柳如眉,皎如玉树临风前,人的美貌到底是福还是祸?不管你是长得精忠报国,还是长得丧权辱国,遇到“宝岛辩魂”黄少爷和“马来辩神”胡渐彪,相信都会被他们的逻辑带的团团转,更同时为他们的才思敏捷舌灿莲花所折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新年第一天这两位顶级辩手在《我是演说家》节目中临场发挥的演讲式辩论——攻方黄执中,美貌是祸;守方胡渐彪,美貌是福。

第一回合 (各三分钟)

黄执中:美貌是福还是祸,我有一个个人的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记得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买的第一辆摩托车,那是一辆崭新漂亮的摩托车,我非常珍惜它。我刚拿到这辆车,骑车上街找地方停的时候,那个停车的位置只要稍微窄一点,我就不停,因为我怕别人的车蹭坏刮伤了我的爱车。我宁可多绕几圈,找够大的位置我才停。有时候外头下雨,回到家,你拿毛巾不是先擦人,是先擦车(笑)。因为我很怕不趁机把它擦干了,到时候那个水渍会把我的车给弄脏了。我是这样的小心翼翼,可惜呢,好景不长,大概两个多月我就摔车了。人没事,车子”呲——“ 在路上磨了一大片。当年记得我啊悲痛欲绝,看到它那个被刮得惨不忍睹的表面,我心里想得是,我那漂亮的新车就这样没了。可是呢,刮完之后噢,有一个很微妙的改变,我后来骑车上街的时候,简单很多。我有位置停我就停;其实有时候没位置窄一点,挤一挤我也停。因为我已经不怕人家刮伤我的车了,那一点泥水,那一点泥浆,已经弄不脏我的车了。你买新车的时候,厂商送你把大锁防盗的,老实说我后来摔完车以后噢,我也没有那么频繁的用那个大锁。到了最后,我的大锁被人偷了,车都没被偷。(众:hhhhh)因为人家看不上你这个脏兮兮又满是刮痕的车。我骑着车四处走的时候,我感觉到,非常的,自由。因为终于终于,是这个车在服务我,不是我在伺候这个车了。其实就跟刚刚讲的美貌是一样,你要知道美貌,如此的纤细而脆弱,以至于你患得患失,如临深渊。其实那并不是,如各位所想象的一个愉快的过程;相反的,不是你得到了美貌,是美貌拥有了你。当你有一头乌黑秀丽的头发的时候,你去呵护它保护它,当你看到发尖有分叉,心里难过的睡不着觉。你问乐嘉老师他有没有因为发尖分叉难过的睡不着觉!就是这个意思,吾之大患在吾有身。渐彪轮你。

胡渐彪:刚刚听到执中说的关于乐嘉老师的这个例子,我觉得不太恰当。你要知道乐嘉老师之所以有超凡脱俗的俊朗神貌,其中一个关键就是,他有一头——没有头发。(乐嘉做飘柔状…)这就是他的特质,想想如果美貌不是福,他何苦每一次都把自己打扮的这么精心,所以因为它是福,他才会去珍惜。每一件福气本来就有代价的。你想想看,你有很多很多钱,你起码要有一个相对安全的保险匣对不对,你总得付钱去买保险匣嘛,这就是代价。如果你认为这钱真不是福,可以呀,你给我啊,我还真要。什么是美貌我告诉大家,那是当人们的审美触感开展了之后,那种愉悦的感觉,是审美上的愉悦,我们叫做美貌。什么是福,福就是人们所追求的幸福感;什么是祸,就是人们想要避免的,那有什么理由这种审美上的愉悦感不是一种福呢。如果说美貌真是祸,天生丽质的美女我们应该叫做,天灾;那后天人工整容的美女,我们应该叫做,人祸;那什么叫做电视选美比赛呢各位,电视选美比赛就是,天灾人祸共冶一炉的灾难纪录片才对。噢那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选美佳丽夺冠之后,总会在台上泪流满脸,因为惨绝人寰啊,全场没一个够她惨。所以我觉得办选美比赛夺冠的一定要给她奖金,人家这么惨你有什么理由不给人家抚恤金呢。所以我们说美貌是祸不合理嘛。但是也许你会说,说美貌是福,那我们这些长相不咋地的,会不会心里难受。各位,人的一生美貌的前三十年,是爸妈给的;后三十年,是你自己给的。因为美貌从来就不只是紧致的皮肤、明眸皓齿,还有一种美貌叫韵味。这种美貌是通过你的人生历练,你的知识你的涵养,能的话加一点点爱心,那种震撼灵魂的韵味,是另一种美。美貌从来就不是拿来征服万民,艳绝四方的武器;美貌只是给你所珍爱的人,演奏共鸣的乐器。借着这个平台,我想说,妈你真的好美,我在乎,这是我的福气,谢谢。

第二回合 (各两分钟)

黄执中:首先解释一件事,大家说我们在这边,不管是乐嘉老师也好,还是在做的其他导师也好,他们上电视要打扮要化妆,这样美。可是老实讲,我现在就知道这样不舒服。我现在上电视我要化妆,所以我现在不能哭,不能出汗,我鼻子痒不能使劲揉。老实说说我这个妆,我这个头发,跟枷锁一样。什么时候最开心,你问底下几位老师,一定是你结束以后,回家痛快洗一个澡,回归本真,那最舒服。各位要了解一件事,美貌这件事情,其实是不自然的。懂我的意思吗?自然地状态,人的本质有个本真在;美貌是雕琢,是刻意。你想想看我们说一个人身材好,叫做增一分太肥,减一分太瘦,你看这个人怎么活。那什么情况叫本真,就是你已经不再担心你的美貌,你增十分不怕肥,减十分不怕瘦的时候,你就自由了。你说美貌,我们审美有愉悦啊,那是愉悦别人。就像热带鱼在鱼缸,它的美貌是愉悦我,它的美貌对它而言是祸,不然它就不会在玻璃缸里了;动物园里的孔雀,它的美貌有带给你审美的愉悦,愉悦谁,愉悦买票进场的人,不是愉悦那个孔雀,它没那么美就不会再这个监牢里了。所以各位要了解,以及最后渐彪所讲的母亲的美,那是心灵美,那不是我们今天真正讲的严格定义的美貌。否则每个选美比赛都变成好妈妈评选大会了,我们通通都不要争,那就没意思了。所以我们回归本质,美貌是祸,因为它扭曲了人的本真状态。美貌脆弱而纤细,美貌是可以被摧毁的,可是本来的不是能够被摧毁的。打扫的干净的庭院。一个垃圾就把它弄脏;可是原本就回归自然的状态,你脏不了它。吾之大患在吾有身。谢谢。

胡渐彪:其实执中所说的和我说的是同一回事,只不过我们是对美的观点有点诧异。很多人也许也会有这一种观点,就认为美,必须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美必须是三围有一个标准,美必须是皮肤紧致,但是各位,谁说美就必须是这样,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美的地方,每一个人都有他美的视角。美从来就不是一个客观标准,美是给看得人一种心灵觉受,它没既定标准,你看了你愉悦那就是美。所以不要用既定的客观标准去锁定它,那是一种福气。真正有福的人,可以从你最爱的人身上,找到他最美的视角。所以我们才会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当你真正找到,你最爱的人身上那个最美的视角的时候,你等于拥有了一份别人所无发看到的,无法掌握到的那种福气。美,从来就不是一个科学既定的标准;美,是给你所在乎的人,呈现的一种灵魂的共鸣。我们说美是一种福气,就是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去追求,去搜寻,去发现。你唯有发现美是一种福气,你才有去追求,去搜寻,去发现的理由。我提醒各位,大家本来就很美。谢谢。

第三回合 (各两分钟)

黄执中:我同意美没有一个决定性的标准,不会所有人审美观都一模一样的,可是美总有一个大致的标准。否则如果像刚才所说的,每个人眼里、每件事物都可以是美的,那我们发明丑这个字干什么。所以我坦白讲,不要骗自己,这世界上追求美就有相对的丑。而美跟丑之间,就是我刚才不断强调的,就是你的枷锁。你想要符合别人严重的美,因为你在乎他们的评价;你希望成为他们的群体,你就不得不成为进入他们牢笼的囚犯;你想维持自己的美,你就必须要牺牲,你就必须要克制。他刚刚讲美没有绝对的标准,可是总有一个,比如说美是均衡,均衡就限制了、就代表了美是多么的脆弱,因为我们知道,均衡只要一点点的不同就被打破了。可是如果你根本就没有在意这个仪态,或是人家根本就不期待你有这个美的仪态的时候,你是自由的。人不能什么都要,你要了美你就不自由,要了自由你就不能美。可是我要在这边告诉大家一件事,人生最终追求是自由。美再怎么了不起,它时间都是短暂的。你说不,我认为我可以一直美下去,不,你在别人眼中的美时间是短暂的。如果你想要延续你在别人眼中的美,如果你真的在意,噢你要看我美,我要不断的符合你的标准,那个美终究追不完,你终究会难过,终究会失落,终究会让你做出很多对自己很残忍的事情。为什么我的机车撞完之后,我自由了,因为我已经不再用那个角度去看了。当你有一个珍贵的瓷瓶,纤细而脆弱,你连指纹都能弄脏它的时候,你只能供着。你供着这个瓷瓶,看着别人用木碗在吃饭、用铁瓶在喝水轻松自在的时候,你是羡慕的。因为你永远享受不到这个瓷瓶原本要给你的好,因为你怕一用它就毁了,就破了,就损了。吾之大患在吾有身,我强调第三次,就是这个观点。所以美是祸,应为它让你进到这个局。一开始就不美,你放轻松;一开始美,你舍不弃。

胡渐彪:首先我认同,每个人也有他丑的地方,确实有的人天生不比别人美,我也认同美不应该太过去在乎。网络上最近流行一句话,叫做“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我们还发明一个词叫做“颜值”。不止今天,古代也是一个看脸的世界,你想想以前貌若潘安,你一定比别人吃得开;你貌若钟馗,你到地府吃得开。我们不怕你不够人美,我们怕的是什么,我们怕你误以为这是一个只看脸的世界,而也是只在乎脸的世界,这点我和执中是认同的。这也是一个在乎才华的世界,也是一个在乎拼搏的世界。你如果没有天生的容颜,你可以努力经营你的商业才华,改天到纽约上市对不对。这本来就是人生,你明明就有的地方不比人美,你就是比人丑,那又如何。我记得在我中学的时候,我父亲那时事业做的不太好,一把火把他的心血工场给烧了。那段时间我们家是举债度日,每一天我父亲还要载着我跟我哥到那个烧坏的工厂,把铁锯下来拿废铁去卖,换钱来过我们的三餐。在那段时间我父亲跟我说了一段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跟我说,渐彪,人生的际遇无常,这不是你能控制的;你能控制的事,需要你去拾荒度日的时候,你能不能立志告诉自己,我就是要做一个在众多拾荒者中,拾得最快快好最有效率最有眼光的一个,这才是人生。上天不给你美的福气,你不需要因此自怨自艾,也不需要酸葡萄去告诉他说,啊我为了追求自由,啊那不是美那是拘束,那明明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嘛。因为人生的必答题在于,你拼了多少。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我的命生得如何;生命的价值从来都是,你把它拼成如何。我们也认同,今天有的人也许不够美,我最大的问号最后我抛给大家:就算你不美,你拼了吗?

第二篇:便利店纷纷跨界玩起餐饮对餐饮企业是福还是

祸?

根据北京市商务委的规划,要在2017年底前在北京市新建或改造300家固定的早餐门店,并发展150家具有早餐服务的连锁便利店,还要达到1500家以上符合早餐经营示范店、规范店的标准早餐网点。这无疑是给便利店跨界餐饮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人们已经习惯在7-11买午餐时,7-11门口也挂上了“北京市早餐规范便利店“的牌子。便利店跨界开展餐饮业务,究竟是餐饮界的一股清流,还是来势汹汹的飓风?对餐企是挑战还是机遇?

近几年由于零售业萎靡不振,便利店也开始想办法开源节流,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而其中,便利店跨界餐饮已经成为业内常态。

2014年华润V+超市开“白领饭堂”的新鲜玩法,使“超市餐饮化“形成一股热潮。随着经营便当、甜点、休闲咖啡、营养早餐的便利店遍地开花,受电商影响小、门店面积不大、发展方式多样灵活的便利店相比较大型的超市,跨界餐饮就显得更加“便利”。

根据北京市商务委的规划,要在2017年底前在北京市新建或改造300家固定的早餐门店,并发展150家具有早餐服务的连锁便利店,还要达到1500家以上符合早餐经营示范店、规范店的标准早餐网点。

这无疑是给便利店跨界餐饮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人们已经习惯在7-11买午餐时,7-11门口也挂上了“北京市早餐规范便利店“的牌子。

1 便利店跨界开展餐饮业务,究竟是餐饮界的一股清流,还是来势汹汹的飓风?对餐企是挑战还是机遇? 筷玩思维先带大家来看看便利店的优势解决了餐饮哪些痛点问题。

便利店+餐饮的优势,解决了餐饮哪些生长痛? 便利店的核心优势就在于“灵活“,它可以开在社区、学校、办公楼任何一处。

全天24小时开放的营业模式,商圈辐射半径一般不会超过500米的距离优势,可以打消消费者在时间上的顾虑,随时随地徒步到店购买所需物品,这使便利店获得了社区居民、学生、白领工作者等消费主力军的青睐。

1、快捷、低价格、高标准化,使便利店性价比更高

在7-11便利店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商品是食物,其中早点和便民食坊等商品信息最惹人注目。包子、油条、粥、豆浆等各类早点价位均在10元以内。

便民食坊里有各类便当、配菜套餐,套餐类的芽菜鸡柳组合、溜鸡肉组合、小炒肉组合等皆是按照三种菜品的搭配标准,价格都在20元以内,其中便当类的虾仁什锦炒饭只卖到了6.5元。

7-11日常的饭团、寿司、面食、配菜等,在口味上不断推陈出新,每周都会上架多种新产品,据称产品年替换率为70%,其目的是为了吸引熟客频繁光临,保持新鲜感。

营养健康的早午餐,快捷便利+低价格的优势,让7-11深受白

2 领人士的喜爱。

2、完善的共同配送体系,保证了食品的高安全性

共同配送就是指生产厂家、供应商和便利店三方通过互相合作,集中原本相对分散的配送路径,把同一地区同类厂家的产品实行共同配送,从而形成合理化物流体系。

7-11在共同配送体系的基础上,又对产品进行了细分。在各个区域设立了共同配送中心,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分成冷冻型(零下20摄氏度),如冰淇淋;微冷型(5摄氏度),如牛奶、生菜等;恒温型,如罐头、饮料等;暖温型(20摄氏度),如面包、饭食等,依据这四个温度段进行集约化管理。

“温度管理”背后折射的是7-11注重食品鲜度、崇尚产品品质的思维。完善的配送管理体系,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食品安全是任何一个企业涉足餐饮的基本职业操守。

从便利店到便利餐饮店,合作与自营哪个是良方? VanGO便利店引入“阿狗家”小吃铺,OK便利店与日式咖啡厅结合,C-Store融入文艺田园咖啡的元素等等,诸多便利店选择与餐饮商家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较之与餐企合作,便利店选择自营必将与餐企引发正面竞争。 “全家便利”走自营之路,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中心、快食加工厂和面包供应中心,省略快食产品门店现场制作环节,主推冷柜快食品类,例如便当盒饭、寿司饭团和沙拉等。

这样的餐饮自营配置,与正规餐企如出一辙。

3 “全家便利”第三代店也与其它便利店不同,热熟食陈列依托收银区延伸展开,希望借此激发顾客一进门就想消费的欲望。在100平米的全家便利店中,有20%面积用于桌椅摆放形成休闲区,方便那些购买了食物的消费者坐下来享用。

按照“全家便利”在上海的运营经验,这种基于堂食的设施,会大大增加消费者在店内的消费,尤其冷热快食,因为是自营商品,毛利率最高,最终能使店面整体增加10%至20%的营业额。

另外一家也走自营模式的7-11便利店仅在北京国贸地区就开了32家分店,几乎在国贸的每一条道路上都可以看到。

便利店的布局密度之大,可以为社区和商圈顾客提供深入便捷的餐品,但同时会造成对餐企客流量的分流,对餐企也是一种威胁。

未来,以“全家便利”和7-11为代表的自营模式下的便捷餐饮店与传统餐企正面交锋,结果如何,筷玩思维也会持续关注。

除了自营外,走“便利店+餐企”合作模式的也不在少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餐饮商家开始转向O2O,受需求驱动的餐饮外卖也越来越流行。

由于餐饮企业因门店面积、场地选址、食材供应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无法随时随地满足消费者送餐的需求,类似于7-11的便利店,则可以利用自身高密度的门店分布,更好地为消费者解决送餐时效的需求。另一方面,便利店强大消费的主力军也可以为餐饮商家带来稳定的客源。

同样,便利店选择与餐企合作,一来实现了自身营收来源多样化;

4 二来可以保证便利店食物的美味与新鲜;三来无需因增加餐饮业务而扩大门店面积;四来餐企自身专业烹调食物的经营经验,也可以为不懂餐饮的便利店跨界捞金做保障。

“全时模式”能否成为便利店跨界餐饮的终极形式? 餐饮行业起点低,刚需性明显,成为各大行业跨界扩张的首选。明星跨界开美食店,LV、Gucci等奢侈品跨界做起了咖啡、简餐,近两年便利店也来到餐饮界凑热闹。

全时便利店如今开的风生水起,完善的餐厅设施,合理的餐厅布局,完整的餐饮管理体系,以及足以支撑现场食物烹饪和多人用餐环境的门店面积等等,其俨然变成了一个餐厅。

这样的门店设计,让我们不禁再次想到去年一则新闻报道说,全时便利位于北京丰台的总店,看起来既像餐厅又像咖啡厅,还是便利店?傻傻分不清。

全时便利店总裁张云根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全时的目标就是做中国目前惟一的超重资产模式运营的内资便利店。所谓超重资产运营,就是在便利店中增加现场烹饪设备和多人用餐区,单店的投资规模超过150万元。”

如此重资打造的“便利店“,究竟对餐饮企业有多大的杀伤力?

1、大胆模仿传统快餐店的模式,将快餐系统引入便利店 在店面设置上,全时开辟出门店一半的面积放置桌椅,可容纳50人同时用餐。另外,店内的后厨场地面积,可以满足后厨完成近20种盖饭等的加工。

5 据了解,全时北京永安里店一天营业额达15000左右,而餐饮和咖啡大约可占到整体销售额的40%。

2、创新性地将收银台改造成“迷你咖啡厅”

全时的收银台不仅能够销售现磨咖啡、果汁、奶茶等十几款饮品,而且从装修、设备到员工操作流程,都严格仿照咖啡馆的体系和模式来运作。

其核心工作人员也大都有过咖啡厅的工作经验,整个氛围像是一个开在便利店里的“迷你咖啡厅”,受到了很多年轻顾客群的喜爱。

3、另辟蹊径打通O2O经营模式

全时便利店柜台上摆放着两台平板电脑,方便消费者直接在上面自助下单。同时,全时还自主研发了电子钱包和手机终端应用,方便消费者购物、支付。

这样看来,全时便利店一旦形成规模,将对其他餐企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便利店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利“,如此对便利店进行大规模的餐饮改造,持有重资产的全时便利店,未来能否任性的深入到商区、社区,为各区域的消费者提供便捷的餐品?我们拭目以待。

结语

6

第三篇: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

(黄铁鹰)

2009年10月13日晚,由人大商学院主办、人大商学院EDP中心承办的2009成长中国大讲堂第十一场在人大逸夫会堂第二报告厅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校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访问教授、香港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前任董事总经理黄铁鹰为两百多名人大学生和校友作了题为“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的精彩演讲,结合其跨越商界和学界的传奇经历,对这一古老的话题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本次活动由人大商学院副院长李平教授致欢迎词并代表主办方向黄铁鹰赠送纪念品,由人大商学院MBA研修同学会理事、北京海若天成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海娟担任现场主持。以下为嘉宾黄铁鹰的精彩言论:

1. 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也是100%正确的。然而这个问题并不是毫无厘头的,弄清这个问题对于管理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具体的指导意义。如果我们觉得管理主要是一门科学,那我们在管理过程中遇到困难,我们就请麦肯锡那些最高级的咨询顾问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反之,如果我们认为管理主要是一门艺术,我可能更多靠自己或是向同行请教。另外,如果我们认为管理主要是一门科学,那么我们在招收管理者的时候,会更看重它的学历,而把他们的经历放在第二位;如果我们认为管理主要是一门艺术,那么我们在招收管理者的时候,可能对你的MBA学位就不会给更高的分。

2. 当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认为管理主要是一门科学,而当从生意场上退下来,又在学校教了几年书,我现在觉得管理更应该是一门艺术。什么是科学?科学是能够既证实又证伪的东西,是能够重复验证的东西,比如1+1=2,比如酸碱中和一定是生成盐。艺术则不然,赵本山的小品在长江以北每个人都能背下来,可是在广东省,春晚的收视率还不到5%,我们讲一段赵本山的段子广东人都听不懂。同一个歌手唱同一首歌,面对不同的观众其反响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艺术,有的时候灵,有的时候不灵。

3. 为什么国外一些比较高级和先进的组织形式对中国的企业、对亚洲的企业就不灵呢?因为管理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的是互动,随着管理对象的不同,方法也不一样。从事任何科学职业的人都有固定的职业训练督导,比如说医生一定要在医学院读过书,然后做实

习医生,之后才能够去行医。而管理者则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很多人高中都没毕业,可是他们在管理这个岗位做的有声有色。世界500强的CEO中大多数都不是MBA的毕业生,而是EMBA的学生,亦即他们是先成功成为了管理者,然后再回学校去学习。

4.科学是能够在课堂中教会的,有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从来没有出过校门,而管理是在课堂上教不会的,学不来的。6月份刚刚倒闭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曾经集中过美利坚最优秀的一群脑袋,可是在70年代开始受到日本汽车的进攻,它们发现打不过既省油,成本又低,质量又好的日本汽车,因此派了大批的专家、学者、工程师去日本学习丰田汽车管理方法,然而并没有学会。8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和美国通用组成了美国第一的中美汽车合资企业归日本人管理,这意味着一群专家在干活,另外一群专家拿着放大镜去看,去学什么是丰田汽车生产管理,然而依然没有学会。到了21世纪,因为石油价格太高而造成美国汽车大批积压,然而2000年日本的电油两用汽车已经开上了美国的高速公路。熟悉汽车制造行业的人都会知道,其实美国汽车生产制造设备的装备水平是高过丰田汽车的,因为他们人工太高用了更多机械设备。美国人为什么学不会丰田汽车管理方法?我的答案是,日本人的精神信仰更多是建立在集体主义文化精神之上的。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人能够发明那么精确的人体导弹,他们20几岁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开着临时轰炸机往美国军舰上撞,这种精确性绝不亚于今天的导弹。日本的民族在战争中出现了很多董存瑞、黄继光,多到已经不值得去宣传了,那么这样的集体主义精神在企业管理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应用?丰田汽车公司第二代家族管理者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而引咎辞职,拱手让出了丰田汽车的管理权,以此向丰田员工和整个社会谢罪。企业经营不好的时候,董事长和总经理可以把自己工资减半,然后再让员工减10%,如果不行我再减一半,员工再减10%,如果还不行,高技术的工人绝不遣散,因为日本人知道,当经济复兴的时候,高技术的技术工人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回来的。相反,美国是一个个人主义至上的国家,以人为本,所以美国的战俘从朝鲜战场、越南战场回国的时候,可以受到英雄般的待遇。那么这种个人主义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是什么?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到国会山向美国纳税人求救的时候,他们还都坐着公司的专机降落在华盛顿。不管他们的公司亏损多大,但是他们的年薪至少要在7位数到8位数。工人当然也是个人主义至上,所以美国的汽车行业是工业化最强的行业,美国汽车工人平均工薪是每小时70美元,这是日本汽车工人工资的两倍。所以美国汽车厂走到今天的境况,原因不在于他们不懂得丰田汽车的生产管理方法,而是他们这种人不能用那样的方法。所以说管理主要不是一门科学,因为这种方法是学不会的,是因人而异的。

5. 管理是什么?辛弃疾这首词能很准确地表达管理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我觉得这就是初入管理时的状态。刚刚开

始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和在校学习管理专业的学生,都会觉得管理更多是一门科学,因此我们试图在学习和在管理的过程中找出那种规律性的东西,找出它的流程、方法、工具、制度,认为把这些东西做好,再找到合适的人应变,这个企业就长治久安了。可是真正在管理职位摸爬滚打了几年,再回到课堂上谈管理,就会变得“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管理可能就像谈恋爱,无论你看了多少言情小说,看过多少爱情大片,目睹你身边多少密友那种痛不欲生的经历,如果你自己不真的谈一次,你绝对不知道谈恋爱是什么滋味。我觉得这就是管理。

6. 管理是实践的艺术,是具体而非抽象的。北京城内有一个海底捞的火锅店,2004年刚到北京开,现在在北京已经有20几个分店。这个火锅店近似于一个奇迹,起码在近几年,三伏天北京人排着队等一个多小时去它的火锅店吃。那么海底捞是怎么管的?员工服务为什么那么好?海底捞有6千员工,4千个一线的服务员。对于这4千个一线的服务员,他们的老板说,如果你们发现我们的服务不好,以至于引起客人不满意,你们有权力给客人免单,也可以给客人送一盘菜。这种授权使得海底捞的员工总是笑呵呵的,那种笑容是从心里往外面发自于内心的笑容,不像五星级酒店的服务员那么职业型的笑容,而是毫不卑微的、很灿烂的那种笑容。

7.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首先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其次要信任别人,尽量把权力交给下属,最后要有果断的决策能力。

8.管理者要让有着各种利益诉求的人在一起能够和谐、高效的工作,首先必须有超强的沟通能力。8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曾经让很多研究人员拿着秒表跟着400多个美国的CEO,从他们上班开始,就坐在办公室看他干什么,然后把他们的工作时间做出分析。结果发现他们每天工作时间的40%是用来开会。开会是干什么?是沟通。另外20%的时间是在旅行,旅行是什么?是飞着去开会。所以优秀管理者60%的时间都是在跟别人沟通,由此可见沟通能力是管理者最重要、最核心的素质。

9.管理者沟通的的第一语言不是言语,而是行动。如果我们让一个同我们没有预约的远道而来的分公司总经理坐在门外等半个小时,其实我们一句话还没有讲,这个沟通已经完了,我们已经准确无误地传达了一个信息:我不重视你这个分公司总经理。人事任免往墙上一贴,其实沟通就已经完毕了,这个组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林彪就是这方面的沟通大师。他那么年轻,为什么在开国十大元帅中排在第三位?因为他带领的四野过山海关之后,兵力已经是一二三野之和,然后解放了半个新中国。熟悉林彪的人都会知道,这个人语言极

其木讷,很不善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很不善于做战前鼓动,做思想工作。那他靠什么去指挥他的四野军团?靠的是行动,靠的是命令。

10. 管理者沟通的第二语言应该是耳朵而不是嘴,应该是听而不是说。为什么呢?因为别人脑子里的问题比管理者脑子里的问题更重要。这个“别人”就是两类人,一类是老板,另一类是下属。老板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工作目标,你必须把老板脑袋里的意思和他脑袋里的问题听懂。第二类是你的下属,他们在第一线上,他们脑子的问题如果你解决不了,他们的手就开始迟疑了。管理者这个职业,与其他任何职业有一个唯一的不同点,就是管理者的命运是靠别人所决定的。如果你是一个医生,你可以独立做一个手术,当然有些护士配合,但主要是靠你的脑袋和手完成,这个时候你的工作好坏100%由你的技术、经历、责任心来决定。如果你被提升为院长,你就变成了管理者,那么这个时候决定你工作好坏的就绝不仅仅是你的技术是否精湛,而是你下面那10个手术医生的责任、工作态度和医疗技术。所以作为管理者,我们的命运是在别人手中掌握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先能听懂别人脑袋里的问题。

11. 管理者的耳朵是可以训练的。如果我们去国外,要找一个翻译,一个听力好的和一个口语好的,我们应该找谁?肯定是听力好的。在澳大利亚我们曾经发生一个笑话,一个旅行团的翻译听不太懂澳大利亚那种带口音的英文,结果就没有找到厕所,所以一团的人都出了问题。哪怕假设这个翻译是一个哑巴,可是他听力非常好,只要用手写出厕所,他一下就会把这个旅行团带到厕所去。所以这就是耳朵的重要性。后来我们在选择管理者时,每到最后我都会问一两个含糊不清的问题,我故意把这个问题组织的含糊不清。大多数人会以他们所理解的那个意思开始回答,可是一定会有少数的人,很怯生生地说对不起,黄总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还有的干脆就更直截了当说,对不起我没听懂。如果其他条件差不多的话,这个工作机会就应该是他的,因为他有一个善于聆听的耳朵。他面对他的老板都敢说对不起我没听懂,那当他面对他的下属,那个耳朵会竖起来的。要警惕能讲的人,重视会听的人。

12. 管理者沟通的第三个要素就是有效的管理语言。管理语言就是被管理者的语言,是具体的小词。从沟通效果来说,具体的小词一定优于抽象的大词,“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不需要培训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传达效率高。然而我觉得很多管理者,特别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者、MBA的学生,特别愿意使用管理学的语言。管理学的语言绝不是有效的管理语言,比如“愿景”,如果我们要跟工地上的民工和工厂里的工人讲什么是愿景,一定要经过培训才能明白。还有“执行力”,这是翻译最差的一个管理词汇,让人感觉把员工、下属只当成工具了,应该叫操作能

力。文化也是个非常差的翻译,需要不断对被管理者进行培训,让大家才知道,此文化非彼文化。企业文化相当于我们每个家的家风,我们一出生,一懂事就开始学着爸爸妈妈去为人处世,所以当我们长成了,突然有些人要请咨询公司帮我们整理文化,对我们说我来提炼提炼你们的家风,这是很怪异的事情。“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是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估计十几万的移动员工可能都不太懂,而另外一个企业文化“用双手改变命运”,全中国人几乎都懂了,这就是管理者应该使用的语言。

13. 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需要具备的第二个素质就是信任别人。在支付不高于市场水平的工资的情况下,如何让员工心里很痛快,很愿意给你干活,首先就要信任别人。

14.人骨子里面没有人愿意做一个螺丝钉,这同人的人性有关。人为什么活着?《百年孤独》里描写了一个职业革命家,打了一辈子仗,60多岁的时候不打仗了坐在海滩上跟一个武将喝酒聊天,然后他问这个朋友说,人为什么活着?那个武将说,我们革命者当然为了把拉美人民从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统治下解放出来而活着。这个主人公说:“你真幸福,你知道你为什么活着,我60多了才刚刚想起我为什么活着,我就是为了我的骄傲而活着。从我砍下第一颗人头,到领导20多次起义,血流成河,其实支持我的背后的东西总是我想向世人,向我在意的人,向这个社会证明我能干,我比你们能干,我没白活。”在组织中怎么能体现出你的能干和骄傲呢?那就是老板信任你。

15.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很多试验来证实人有多自恋,有多骄傲。每个人对自己能力都高看一眼,所以在管理学中有内归因和外归因。其实人类不仅对自己的能力高估,对自己的道德也高看一眼。同样是美国行为学家做的试验,将五万个中层管理者分成两半,一半人给了一种问卷,说请你在下面这些原因中进行排序,看哪些原因是主要激励你努力工作的,结果70%的受访者的前两位是责任和挑战,第三位才是为了钱。另一半人又发了另外一种问卷,让在下面这些原因中进行排序,看哪些是激励下属工作的主要原因,结果70%的人认为激励下属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钱。这是赤裸裸地在道德上对自己高估。一个管理者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尽量把权利交给下属,他们也需要骄傲,我的位置已经代表了我的骄傲,那么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不要再继续展示我的骄傲了,不要向下属展示我比你们还能干,因为你的职位更多的代表了是责任而不是权利。我曾经见过一个董事长,管着300多亿的公司,他在签字财权上从来一个字都不签,把做事的权利都交给下属。权利就像一个奖牌,别在谁身上,谁的胸脯就挺起来了,谁就骄傲了,谁就不仅仅是为了金钱而工作了。菜根谭有一句很好的话,叫“信人者己诚,疑人者己诈”,在用人这个问题上也是如此。

16. 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的第三个要素就是要有决策能力。所有的商业决策都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总要对未来不确定的东西拍脑袋,即使你不做决策者,其本身就相当于你做了一个决策。比如啤酒市场你的市场份额是70%,这个时候突然百威杀进来了,百威是美国最大的啤酒商,它一进来就给城中每个超过20张餐桌的饭店送一个巨大的厨房冰柜,条件就是你不要卖别人的啤酒。一个星期你的销售队伍就顶不住了,说我们现在每天市场份额减少1%,都让百威拿去了,老板你必须批准我们也用这种方式跟百威竞争。可是今年两千万营销费用早就花下去了,怎么办呢?你把销售总监、财务总监都找来,商量完之后也没有结果,你说对不起我再想想,可是你这样做本身就已经做了一个决策,那就是按照原来的营销方式继续和百威打,可是你躺在床上睡不着觉了,因为你知道随着时间滴答滴答的过去,你的市场份额在每天1%往下跌。这样悬而未决的东西在你脑袋里面积攒越来越多,你的神经就不正常了。这是为什么那么多管理者拿了七八位数字的年薪,坐着头等舱,开着奔驰车,可每天都皱着眉头的原因。决策的痛苦在于选择,因为决策往往是在不同的方案中进行选择,选择了A方案,就放弃了B、C、D方案,放弃就意味着损失。所以管理者必须是能够承担损失的人。

17. 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时你会发现这个老板用这种方法跟他交流,跟他沟通比较好,有时发现另外一个老板完全不吃这一套,就是管理者跟老板沟通的时候,事先要在心中提醒自己,我们要如何管理老板。我们一旦说管理,往往都说是管理下属,实际上不对,老板更需要管理。因为老板一般比我们站得高,望得远,野心有点太大,野心太大意味着我们在第一线的就难做。所以管理老板才是管理的重点,把老板管理好了,他的期望值降下来了,你的目标就切合实际了,你就好管理了。

18. 对于一个业务的判断最主要的不是数量指标,而是定性指标,数量反映出来的都是尘埃落定的。如果一个管理者仅从数量指标去管理你的企业,你离关门就不远了,应该看数字背后那些定性的东西,那些让你睡不着觉,让你琢磨不透,让你欲哭无泪,让你走投无路的东西才能帮助你做出一个成功的管理决策。

第四篇:马克思论文 科学技术是天使还是魔鬼

科学技术是“天使”还是“魔鬼”

前言:

在当今21世纪,科学技术在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提高。我们一方面在感慨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如此的便利,充分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另一方面,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呢?

正文:

(1)科技革命的浪潮

纵观人类历史,群星璀璨、绚烂多姿,各种文明竞相绽放,无论是华夏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还是已消失的玛雅文明,无不向人们展示着人类的辉煌。历史在向前按发展,而科学技术则是这一发展巨大的助推器。这是一部部文明史,但同时也是一部部科学发展史

第一次科技革命确立了蒸汽机的地位,从此人们进入了以机器代替手工的时代。原始资本开始大量积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世界整体经济发展开始加快脚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随即迎来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次革命的标志是电灯的发明,人们步入了电气化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格局发生改变,列强加紧对其殖民地资源的掠夺,在科学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经典科学理论体系完善。到了20世纪后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迎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经济进入了全盛的发展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微电子集成技术等应运而生。各学科高度综合,进而产生多种边缘化学科。传统的经典理论迎来了巨大突破,相对论、量子论的发现将科学技术推至一个新的高度。

科技革命给社会生产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近200年全球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从这上面看来,科学技术应该是天使。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物质的巨大消耗上的,人们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环境污染、物种灭绝、交通拥挤、传统文化没落等等随之而来。在这方面,科学技术又被认为是魔鬼。

科学技术的出现既是实践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极大的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即有共性也有各自特点,是共性和个性的统

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不仅促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有一句话: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有一个名词:转基因。的确,在21世纪,物理化学等领域以高度发达,惟有生物学是一个新兴学科。而转基因则日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工业,医学等领域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转基因技术改变一些农作物性状,如增加农作物抗逆性,包括抗虫、抗病、抗旱、抗盐等,如此便可因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对健康的损害。(2)转基因技术可改善食品的品质、增加食品的营养。例如,联合国与世界银行正在运作的“金色大米”计划,就准备将胡萝卜素转基因大米运往非洲维生素A缺乏地区,以改变当前每年因维生素A缺乏而导致300万名儿童失明问题。(3)转基因技术可以增加食品中的功能因子和食品的免疫功能。例如,正在进行的胰岛素转基因番茄研究,为提高糖尿病人生活状况带来了新的曙光。

转基因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大的便利,于是有些人会坚定地说,科学技术是天使,而不是魔鬼。但是当我们看到转基因技术造成的负面影响时,情况便不容乐观了。

如今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愈来愈多,人们越来越多的意识到转基因食品带来的不确定因素。(1)未进行权威的的安全性试验,由于现如今人们对于转基因产生的诸多后果不是很清楚,因此,不可能有权威性的安全保证。(2)转基因食品可产生毒素,转基因食品能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会在食品中产生较高水平和新的毒素。(3)转基因技术可能产生过敏或变态反应技术会在食品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和未知的变态反应原。据报告,对巴西坚果产生过敏的主体也会对用该坚果基因工程化而得到的大豆产生过敏。(4)转基因技术会减少食品的营养价值或降解食品中重要的成份,美国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具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中,异黄酮类激素等防癌的成份减少了。(5)产生抗菌素耐药性细菌,转基因作物中突变基因可能进入生物体内,从而产生耐药性。

(3)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要想长久的生活下去就必须学会与大自然和平相处。然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环境却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荒漠化、水土流失、白色污染、温室效应、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等肆虐着人们,“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中国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据调查,我国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费量为100亿只,每天丢弃的塑料袋为30亿只。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难以降解 ,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为蚊子、苍蝇、细菌提供生长繁殖的机会;若埋在地下,则会污染地下水,破坏土壤质量;若用焚烧处理则会产生多种有毒气体,严重污染环境。另外,随着环境的破坏,导致了物种的大量灭绝,生物多样性亦受到了严重威胁。从这些方面来说,科学技术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也许这就是科学技术表现出的魔鬼的一面吧。

(4)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然而,科学技术给我们的文化带来的却是日益的衰落。近代中国受着各种思潮的冲击,科学技术促发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面对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文化改革,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巨大的历史意义,它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现代的建设。然而,它也导致了中国国学的衰落。文言文的彻底废弃,“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国学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当然,对于中国独一无二的与国学犹如皮毛关系的书法艺术更是一次摧残,也许有人会说,书法是一门艺术,跟国学有什么关系。然而,对于书法,它真正的含义是在国学的基础之上。“只有站在国学的角度审视书法,它才显得博大精深”(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南开大学书法研究生导师田蕴章先生语)。现在,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出现带来了键盘打字,各种书写用具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当代青年的书写水平日益下降,这对于我们一个拥有博大书法艺术的国家来说是多么的令人惋惜!在日本,有四种最受欢迎的职业,分别是教师、医生、律师和书法家。他们对中国书法及文化的崇拜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然而我们自己却对之不以为然。科学技术导致我们自身文化的没落,显得多么的惋惜。

(5)科学技术的辩护 以上一直在谈论科学技术的利利与弊问题,难道就真的是科学技术既是魔鬼又是天使吗?这样说未免有点冤枉了科学技术了。

马克思曾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千百年来科学技术一直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交通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出行的便利,医疗设施的完善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的平均寿命,网络的发展是很多事情成为可能。科学技术本身并不存在善恶,只有真伪之分,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人们使用的工具。科学是天使还是魔鬼,关键要看使用科学的人,如果运用科学的人是天使,那科学就是天使,繁殖,则是魔鬼。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马克思也认为,科技异化的根源并不在科学本身,而在于科技的资本主义应用。

科学是诠释真理与自然规律的,而科学产生的负效应也是由于人们对于科学不恰当的利用造成的。人们在没有认识到科学与自然的全面关系的情况下盲目的运用科学结果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到最后人们却把这一切责任推到了科学身上,自己则反过来说是科学既是天使又是魔鬼,这是没有说服力的。从历史角度看科学是利大于弊的,人们对科学的利用必然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阶段,所以对于科学的负面效应亦不可完全避免。人们不可能完全等到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去利用它,殊不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真理,没有实践人们不可能正确的运用科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可能使人们过于兴奋,从而丧失了对真理及科学的判断能力,而盲目的滥用科学导致科学带来了更大的负面效应,所以人们要理智面对科学。

(6)最后的结论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学技术也不例外,我们承认科学技术带来的正面效应,但同时我们也接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弊端。科学技术就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社会,也能带来危害,人们在运用科学技术的时候要认清事实,合理正确的去运用科学技术,力求为人类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产生尽可能小的负面效应。所以说,不能单纯的来说科学技术是天使还是魔鬼。关键要看运用它的人,以及怎样去运用。

第五篇: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

说教学是一门技术或是一门艺术,都太过于片面了。我认为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首先,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教学需要有很深的专业知识功底,因此,教学自然是一门技术。 教学技术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它即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术。教学技术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教学技术对外表现为成功地、创造性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卓有成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和获得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内表现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技巧、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的功能体系、是教师的个性、创造性与教学要求的内在统一。

从表面上看,教学技术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从深层剖析,它是教师职业个性品格和专业修养外化的表征,是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每一位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艺术化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其次,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需要智慧,整节课就是一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的演出,所以说,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不仅是经验的总结,而且是对教学的高层次概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教学的主体来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故教学的主体题包括教师和学生,他们都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都在进行艺术创造,表现自己的艺术天赋。学生对教师的语言表达具有审美观,而教师对科学的表达要有艺术性,也就是要幽默、诙谐、生动、有趣。教师和学生在作为完整的人在进行“教”和“学”时,参与其中的不仅有真的因素、善的因素,使教学具有科学性和教育性,还有美的因素,使教学具有艺术性。

第二、从教学活动来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作为人类最高级的实践活动,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特殊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无一不体现着教师和学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天赋。而一切审美和艺术都表现在教学过程之中,如教学语言、板书、问答、课外辅导等等。在这过程中,教师追求艺术的创造效果,学生渴望从听课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和表现。按照美的规律教学已成为教学主体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所以,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有审美和艺术的创造。这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的又一根源。

第三、从教学内容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内容,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真、善、美的统一,包含审美因素,具有艺术性。比如我所讲的音乐课,它就包含了丰富的审美因素。因为音乐能给人以美感、音乐能唤起人心灵上的共鸣,而且一首优美的歌曲和乐曲,能使人在欣赏乐曲中陶醉而不知其他。所以,教学内容包含审美的因素,具有艺术性。

所以说,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丰富、扎实的学科知识,也可使学生在学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得到艺术的享受。每一位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艺术化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上一篇:课外小组活动记录表下一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