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程教学概念的理解

2022-11-01

第一篇:对课程教学概念的理解

回顾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相关概念_目标与核心概念》这门课_您对课程中哪一个核心概念理解最深刻?

聆听完《“数与代数”领域相关概念,目标与核心概念》的讲座,使我深深的懂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是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对于课程的核心概念,我对“数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领悟。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数与代数”领域非常重要,涵盖了小学数学 70% 以上的内容,《标准》对数感的表述是“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我们也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数感,首先是数的理解与表示。数是数量的抽象,而抽象出的数如何表示不同的数量,这就涉及到了数制即数表示的方式;其次要恰当地运用数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感知“数”。例如三年级数学中感知1米,1分米,1厘米,长度单位究竟有多长?认识1公顷,1平方千米究竟有多大?“20个足球场大约有1公顷”等等,我们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解释着,怎样感觉面积单位的大小?我们老师真的伤透了脑筋,其实培养学生现实与数的背景关系才是重中之重。例如:加减乘除的估算,我们老师经常让学生掌握估算策略与方法,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数感,有的同学能跟着感觉做得很好,而有的同学总是找不到感觉,总是做错!要让学生建立数感,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活动中有学生的操作、表达、展示,在活动中学生体会到建立新知的认识。同时体现数学问题的本质,使学生积累丰富活动经验,建立数感,从而达到了我们学习数学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对几何直观这个概念的理解

《标准》中的10个核心概念有: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下面谈一谈对几何直观这个概念的理解。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几何直观可以看成‘数形结合’的手段与方法。‘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指利用代数里的模型来抽象地表示几何图形的本质内容,利用几何图形来形象直观地表示代数里的关系。 数学是抽象的,儿童喜欢具体形象的思维,几何直观经常能够解决抽象与形象之间的矛盾。数学教学往往会利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或数量关系,如用线段图表示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用线段图表示相遇问题的已知、未知和数量关系,用简单图形表示田地面积的变化等,这些都十分有助 于学生理解题意、找到问题的解法。 几何直观是人们理解复杂的数学问题,探索其解法的手段,是人们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策略。课程标准提出几何直观,不仅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手段教学数学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自己运用几何直观的习惯和能力。要联系实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几何直观,感受几何直观对解决问题的积极作用;要指导学生画图,初步学会几何直观;要鼓励学生经常运用几何直观,逐步成为个体的解决问题策略之一。

第三篇:几种对儿童文学概念的理解

观点一:五四以后流行的“儿童本位论”,认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织的文学,其艺术构成都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在五四时期,这种观点是有积极历史意义的。它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力。但是另一方面,“儿童本位论”的儿童文学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例如,它强调了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却忽视了成人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它重视了儿童世界的独立性,却忽视了儿童生活与整个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因此,这种对儿童文学的理解,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带着难以避免的理论缺陷和历史局限性。

观点二:儿童文学专指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这种说法从创作动机和服务对象的角度界定儿童文学,它虽然符合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情况,但是稍加推敲,就会发现其不严密性。今天,进入世界儿童文学宝库的许多作品,当初并非专为儿童读者创作的,如一些不专为儿童所做,但却适合儿童欣赏的诗作;诸如古典文学中的唐诗、宋词,以及现代诗中,均有许多适合儿童阅读的好作品,也许创作之初并非专为儿童而写,但以“适合儿童欣赏”的观点来看,这些诗作均可以涵盖在广义的“儿童诗”范围内。再比如《西游记》,也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文学作品。还有《伊索寓言》、《列那狐的故事》、《巨人传》、《鲁宾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等作品,最初也不是专为儿童创作的。另一方面,如果仅仅具有为儿童创作文学作品的动机和愿望,而对儿童特点缺乏应有的了解,对儿童文学的艺术规律缺乏驾驭能力的话,那么作者也难以创作出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来。

观点三: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但这种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儿童文学的确常常是以儿童和儿童生活为主要描述对象,但是儿童文学也常常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反过来,专门写儿童的作品也不一定就是儿童文学作品。例如,198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长篇小说《蝇王》,描写的是一群流落荒岛的儿童冒险的故事,这部作品的故事层次也是儿童可以理解的,但是其内涵却是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对人类前途的忧虑,因此从整体上看,它并不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所以,是不是写给儿童,并不是区别儿童文学与非儿童文学的标志。至于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从广义上说,并不错。但是,从儿童文学研究的角度看,停留在“教育”的角度来谈儿童文学显然是不够的。如果不抓住“审美”的角度,如果不深入“艺术”的深度,那么儿童文学与一般思想教育、知识教育也没有什么区别。儿童文学作品也可以被知识读物、教育读物取代。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与体会

本人从初出茅庐,经验尚浅,因此只能从以下两方面说说有关新课程理念下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这两个方面分别是:理论学习中的理解与教学活动应用中的体会。

一、有关新课程理念下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论理解。

什么是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课堂教学?

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换句话说,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预期效益最优化,使学习者与传授者双方获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这就是有效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强调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构建民主和谐的英语课堂,提高课堂效益。因此,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体现“教”的有效性,更体现“学”的有效性,处理课堂教学的策略对课堂的有效性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有效学习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在教学活动应用中的体会。

理论虽好,实践到现实当中碰到了许多困难,有时有解,有的半解或无解。

1、理论要求,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要求教师积极幵展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角色当前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尽管心中想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学生主体发展”,但在课堂上却很难做到。学生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学效果并没心得到有效提高。究其原主要是在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没有完全转换。

为什么没法完全转换?

从大的方面讲,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以及激励方式并不能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简单地说,就是不能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因为(教学方面)做多做少,(教师)教好教坏,(教师)收获也不增不减;绩效工资也只是一种在平均主义基础上的额外关照。从小的方面讲,学校的英语科组不是一个team,都是各干各的,这对教师的“智力”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特别是在搜集教学所需素材,设计符合本校学生的教学安排,整编针对性的课堂及课后练习,以及对练习的有效性进行反馈方面。再从细处讲,就到学生手头上的练习册了。因为教师不能选择练习册,学校发什么我们就用什么,不适用也就那一本了!这也是一个无法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2、理论要求,有效的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是单向的。因为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还是种社会性的行为;个人报据自已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

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通过意义的共亨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所以,在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就应该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学习是学习者、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面对大班教学,我们实际执行的管理是:纪律第一,教学次之。其实这与有效性教学是相背的——我们也很无奈,因为教师不仅要管住学生,还得赶进度呢。

3、理论要求,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因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索。学生在学习某门学科时,总是带有定的情感的。这种情感的投入与学生学习该学科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密切相关。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愔,并从学习中获得兴趣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歩之上。

实践证明,学生上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时,往往产生愉悦、和谐的情感体验,公在平静、亲切而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学生对自己亲近的老师,不但听其言,而且还效其行,把老师严紧的治学精神自觉地运用到学习中去,化作无穷无尽的力量。教师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把亲切、信任、尊重、友好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要想让学生乐学,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指责,学生从教师的激励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收获胜利果实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理论要求,英语课堂教学中应促成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的策略。

当我们把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以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当然了,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实施科学的教学过程,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基础上,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

这是策略的层面,需要对教材及教学有整体的把握,也需要对学生有充分地理解认识,我目前是很难企及的了。为了要求向这一要求更加靠近,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好以下儿点:

第一,认真备课,精心处理教材,设计好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参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向并非唯一依据,我们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介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其次,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出发,促使他们有效地掌握知识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在“巳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新句型, 怎样用同学们熟悉的生活规象去解释个概念,怎样创造情景,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等,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引起他们的爱好。

第三,激发学生兴趣,关注学生点滴进歩。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 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差生,尤其要尊重,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

第四,展示教师的魅力。

新课程的实施,向教师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由于新课程突山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识的权威,这样的课堂变得灵活多变。课堂上,教师除了应组织和谐有序的秩序、表述精彩悦耳的语言、展现漂亮美观的板书、呈现敏捷准确的思维外,还必须增加课堂情况的灵活应变、网络媒休的合理使用、知识背景的广泛引用等。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在理论学习之初,就使我不断地关注和思考,我要踏踏实实地研究“效性课堂教学”, 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尽一切努力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第五篇: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我所理解的课程整合应该是针对学科本位本义提出的,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和融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科本位主义思想严重阻碍了现代新型人才的培养。学科整合,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相互整合的学科之间互助互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简单将现代教育手段(信息技术、网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网络、信息技术等只是作为一个教学平台,或者说是教学工具,它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观。

抛开信息技术在传统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注意,我用的不是整合),传统各学科之间也能做到相互整合。这里所说的抛开信息技术在传统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指我们要摒弃信息技术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平台。相反,我们要大力提倡在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这种新型的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相信,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而且必将引起真正的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提供的这个平台上,我们的传统学科自身应抛开学科本位主义,自觉地走到一起,相互融合,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课程整合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 相互整合的双方或多方应相互支持

课程整合应以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目的,其实质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整合的双方或多方应互相支持,而绝不能单方面的一方以另一方为工具或手段。在目前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所欠缺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应积极与传统学科配合,既要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探究到学科知识,又要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积极地学习信息技术,主动地掌握信息技术这种先进的学习手段。

2. 整合不必过分强调信息技术

整合不必言必提信息技术和网络。真正的整合应是该用时就用,不该用时就不要乱用,要用得恰到好处。在课程整合炒得火爆的今天,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平静地对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程整合的实质、课程整合的精髓,而不要被它在现代教育技术装饰下的华美外表所蒙蔽。而现在的优质课评审,却将是否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了能否成为优质课的必要条件之一。

3. 整合内容应是多方面的

如今的整合所指代的多是知识整合,而能力、素质也是可以整合的内容,而且也是教师应该研究的重点。敏锐的思维、鲜明的个性、坚定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渊博的知识一样成为现代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所以在课程整合中,还应渗透素质能力的教育。

4. “课程整合”并非“学科整合”

有相当多的教师把“课程整合”与“学科整合”混淆了,其实连笔者刚听说课程整合这个术语时,也是不由自主地把这两个术语混淆了,后来经过深入地研究才发现,原来这两个术语存在非常大的区别。 “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简称,主要是指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语文、物理、化学或综合课等其他学科教学的过程,属于教育信息化范畴。而“学科整合”指的是学科之间,如数学、语文、物理、化学之间的相互贯通,属于课程改革范畴。 由此可见,“课程整合”与“学科整合”是并不相同的两个概念。虽然它们在外延上存在交叉关系,但是各自分属于不同的教育科学研究体系,二者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表现为课程如何有效应用技术的理想追求,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各要素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从而达到聚积效应,获得更好的教育效益和效率。它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它应时而生,也会随技术应用成熟度而发生变化。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既作为基础学科,又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也就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体现整合,而不是孤立于其他学科之外,单纯地讲解技术,目前有效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不失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突破点;要开好信息技术课程就必须在课程中体现整合,这是由它的基础性、工具性、高速发展性决定的。如果信息技术课程脱离了其他学科,那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将显得苍白无力,“英雄无用武之地”,缺乏其发挥的空间,有效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可以改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外部因素即教师、环境、学生。其一,可以改变学校的软硬件环境为教师开展课程整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二,影响到全体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其三,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整合的目标得以实现。

第二层面:其他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有机地运用到其他课程,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学生学习的好伙伴,从而提高学科的教学效率;这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第三层面: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科间的整合,有两层含义:

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间的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各学科整合的联系纽带和工具,使课程实施更趋合理;

二、通过信息技术的影响改变课程结构促进课程间的整合,使课程结构更趋合理。

我经常听到老师们问:用什么技术来进行整合,怎么样进行整合。我认为课程整合可从局部做起,全方面开花,最终将其系统化。如信息技术课堂中采用语文、数学、生物等学科的内容;各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结合现行的课改踏踏实实地从新课标实施入手,从研究性学习入手„„最后涓涓细流汇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