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间安全保障方案

2023-03-04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十一期间安全保障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十一期间安全保障方案

“两会”期间电力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我市在全国“两会”期间电力安全保障工作,特制定市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电力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一、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保证全国“两会”期间全市电力供应和生产安全是电力行业重大政治任务。各级电力行业管理部门和电力企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自觉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电力安全保障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

二、主要工作内容

(一)确保全市电力安全生产形式总体平稳

各单位要严格落实电力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电力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有效管控和化解电力安全生产风险,彻底排查治理电力安全生产隐患。强化生产作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加强外包项目安全管理,加强设备设施检修维护,加大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力度,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有效防范各类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可靠供应等重要电力基础设施安全。

(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企业要精心组织落实全国“两会”保电各项措施,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加强重要输电通道运行维护,加强电网运行调控,做好电力电量平衡,及时消除设备设施隐患,确保各电站、变电所(开关站)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合理安全检查计划,及时消除运行缺陷,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防止发生非计划停机,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三)确保重要电力用户供电安全

电网企业要加强重要供电设备设施管理,做好状态检测、预防性实验和保护效验等工作,彻底排查治理设备设施安全隐患,特别是要细化落实重要电力用户供电方案,对市内各党政机关、部队、新闻媒体、学校、交通枢纽、医疗卫生、公共场所等重要电力用户受电设施认真检查,提高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对重要电力用户安全用电和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管理和使用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技术指导,确保全国“两会”期间重要电力用户供电安全。

(四)加强电力行业网络信息安全工作

电力企业要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切实做好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坚决防止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结合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专项检查“回头看”工作,全面开展关键信息基础建设实施网络安全防护专项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制定完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认真开展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演练工作,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和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实时检测,做好门户网站等重要信息系统综合防护工作,防范黑客,病毒及恶意代码攻击侵害,确保电力行业网络信息安全。

(五)加强重要电力设施安全保卫和电力行业反恐怖防范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明确重要电力设施的保护区域、防范和责任,加强对调度中心、重要变(配)电站和重要发电厂的安全保卫检查,加强安全保卫和反恐防范协调机制,采取警企联动,转群结合、企业自保等安全防范形式,全面排查治理涉恐隐患,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保护措施,完善安全防护和监控设施,协同市政府以及公安、武警部队共同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电力设施安全保卫和反恐怖防范工作。

(六)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全国“两会”电力安全保障组织体系,认真制定全国“两会”保电工作专项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充实抢修队伍。落实应急物资,加强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检查补充备品备件和抢修器具。及时开展专项应急演练,做好事故预想和预控工作,对已有保电预案进行评估和细化,确保预案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提高电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与政府应急机构及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完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检测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加速调配应急队伍、装备和物资,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电力突发事件。

(七)加强保电督导检测工作

督促电力企业和重要电力用户切实做好全国“两会”保电各项工作,根据保电工作需要及时开展现场检查,保证电力企业和重要电力用户各项保电措施落实到实处。

三、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

各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保电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主要任务和进度安排;重点地区、重点单位要专门成立全国“两会”保电工作机构,加强协调,统筹推进全国“两会”保电工作。

第二阶段:督查检查阶段

各电力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电力主管部门对辖区内保电工作进行督察检查,督促电力企业和重要电力用户切实做好全国“两会”保电工作。

第三阶段:限期整改阶段

各单位根据自查和督查情况,加强闭环管理,限期整改发现的问题,尽快整改到位。完善落实相关保电措施,进一步提高保电工作实效。

第四阶段:保电实施阶段

各乡镇街、各单位全面进入全国“两会”保电状态,按计划启动各项保电措施。电网企业要保持电网全接线、安全保护运行,为重要电力用户准备的移动应急电源配置到位。发电企业强化发电机组运行管理,按照电力调度机构要求确保机组出力。

在全国“两会”期间,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严肃值班工作纪律,加强工作调度,畅通信息渠道,全面了解掌握重要用户的安全供电情况,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其他异常情况,提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遇到重大电力安全情况,要及时向发改局报告,对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的,一经发现,将严肃查处。

各电力企业工作方案于5月20日前报市发改局备案,工作结束后,要进行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报告,报送市发改局,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第二篇:**市2010年高考期间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方案

为确保2010年高考的顺利进行,保障参加高考考生和工作人员的餐饮、饮用水卫生安全,杜绝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根据高考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制定高考期间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高考期间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成立各驻点卫生监督组(见**市2010年高考期间驻点工作人员联系表)和流动巡回检查组,并做好人员培训及相关准备工作,卫生监督所负责各高考食宿点的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做到手段有力、措施有效、工作到位。

二、工作目标

对各高考食宿点的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场所、饮用水和公共场所等开展综合性卫生安全执法检查。采取专项执法检查,定点跟踪,全程监控相结合,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种卫生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效阻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卫生知识。

三、工作程序

(一)高考前的监督 (6月4日—6月6日)

高考前,市卫生监督所对各高考食宿点的加工经营场所,根据《食品安全法》、《江苏省食品卫生条例》、《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全面的卫生监督检查。工作要求:

1、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和责任制度、明确接待单位一把手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签约保证食品安全承诺书,各岗位班组要有明确的卫生管理人和责任人。

2、制定食谱时,应避免使用易引发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料。

3、对食品原料供应商的许可进行审查,证照齐全有效并严格按照许可的项目进行食品原料供应,必须与供应企业签订供货协议,食品原料供应商送货人员必须持有健康合格证明;所购食品及食品原材料应新鲜卫生,无毒、无害,不得采购、使用散装、死因不明的禽畜肉制品,采购时索取相应产品的同批次检测报告、卫生检疫证明,原料入库和初加工前后由专人负责验收,做好台帐记录。

4、凡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食品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按规定对双手进行清洗消毒;

5、对食品加工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清扫,保持地面清洁卫生,垃圾容器不得散放并使垃圾不得外溢;完善防蝇、防尘、防鼠设施。

6、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加工设备、工具做到使用前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做到定位存放。

7、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应坚持生品、半成品、熟制品分开,做到生熟食品制售人员、制售场所、存放场所(包括冰箱、冷库)、盛装容器、使用的工具用具“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8、加工场所将蔬菜、荤菜、水产品水池分开使用,蔬菜拣摘后应流水浸泡30分钟以上,经反复清洗后使用,切配、烹调前必须检查是否洗净、有无杂质、泥沙及虫等。

9、烹调要求烧熟煮透,特别是大块食品油炸应无外熟内生现象,酱油等调料必须新鲜卫生。

11、严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12、所有食品应日进、日产、日销,剩余食品不得隔日使用。

13、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存放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餐具摆台时间距开餐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

14、设置每日每餐菜谱,坚持48小时留样制度。

15、饮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必须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所用纯净水必须有同批次的检验合格证。

(二)高考期间的监督(6月7日—6月9日)

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实行专人定点负责。由驻点卫生监督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对各高考食宿点的食品加工过程、饮用水消毒等实施全程卫生监督。重点监督内容:

1、供应的食品品种、数量应与加工制作场所、加工条件相适应;不得供应《食品安全法》、《江苏省食品卫生条例》规定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2、食品采购索证、验收、登记台帐规范,证票齐全有效,加工用的原辅材料新鲜并在保质期内。

3、各高考食宿点的温控系统、卫生设施、消毒设施运行良好。

4、食品加工过程应生熟分开;所有食品必须自行加工,烧熟煮透;

食品用餐具(工具)清洗、消毒、保洁操作规范。

5、所有食品成品(200克)应用专用冰箱冷藏48小时留样。

6、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保持个人卫生,有呼吸道、肠道疾患等有碍食品卫生工作的人员一律不得上岗工作。

7、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无病媒昆虫孳生;场所内临时垃圾存放点要加盖密闭,及时清运,厕所要定人定时进行清扫、消毒。

8、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检查内容。

9、必要时,对重点食品、高危食品以及原料进行抽检。

四、工作要求:

全体卫生监督员端正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对所承担范围内的接待单位要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及标准认真检查,严格要求,扎扎实实搞好博览会期间的卫生保障工作。具体工作要求如下:

(一)、监督检查与服务指导相结合。按照本方案的要求,严格进行现场卫生监督检查,同时树立服务意识,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指导改进,监督检查落实情况。对严重违法问题要依法处理。

(二)、驻点监督员在现场监督检查时要做好检查记录,对存在的卫生问题要及时提出卫生监督意见,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落实到位。

(三)、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做到及时沟通、相互协作。

(四)、做好应急值班工作,保证通讯畅通,对疑似食物中毒、传染病疫情等公共卫生事故,应及时向上级组织报告,并同时按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市卫生局

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2013年保障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的工作方案.

茶堰小学2013年“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工

作的实施方案

2013年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为切实做好“两节”期间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防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学校师生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我校切实加强学校食堂食品的安全监管,成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并制定实施方案。

组长: 王克洪副组长:赵承远成员:学校全体教师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赵承远同志担任,负责专项整治日常工作

一、整治目标

通过对学校食堂食材购进环节的监督和保障食品安全的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和食品加工规范性操作的检查,切实加强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督,保障学校师生饮食安全。

二、整治时间

2013年12月29日—2014年1月7日

三、整治重点

严格防范两节期间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是对学校食堂食材的采购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食堂从业人员健康上岗制度、索证索票制度、添加剂管理制度、食品留样制度和食用油来源、废弃油脂等餐厨废弃物的流向。二是对学校食堂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食堂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严把食品采购关,禁止采购腐烂变质、酸败、污秽不洁、或者被有毒、有害物

质污染的的、过期的、“三无”食品,严格落实食品留样制度。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校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负责此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二)、强化以学校食堂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要求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规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严把食品及食品原料购进验收关和餐饮具消毒、保洁关,落实好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三)实施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严格执行节假日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要在第一时间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组织核查处理,最大限度、最快速度降低危害,防止事态蔓延升级。

(四)认真做好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提醒学校师生在节日期间一定选择正规的就餐场所用餐,消费过程中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要索取消费票据和有关凭证,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要及时就诊,保存好消费证据和治疗过程中的有关凭证。及时发布食品安全警示信息,引导公众理性消费,增强食品安全信心,努力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

马蹄镇茶堰小学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为了实现“住有所居”的庄严承诺——“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综述

为了实现“住有所居”的庄严承诺——“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综述

新华网北京1月6日电(记者 杜宇) 这是制度建设的突破。

2006年全国尚有70个地级城市未建立廉租房住房制度,如今,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

这是财政投入的跨越。

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用于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资金为47.4亿元;“十一五”期间,中央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补助资金为1336亿元。

这是惠及民生的体现。

截至2005年底,全国仅有32.9万户最低收入家庭被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如今,通过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国1500万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解决。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建设工程呈现“加速跑”的趋势,越来越多住房困难群众的安居愿望得以实现。

描绘政策蓝图:住房保障框架日趋清晰

有这样一份标志性文件,注定要镌刻在中国住房保障历史上。

2007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强调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同时,进一步明确住房保障范围、保障标准。

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份文件的最大特点在于,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列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这无疑为解决‘住有所居’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文件背后是令人忧心的数据,到2006年底,全国城市低收入家庭中,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还有1000万户,约占城市居民家庭总数的5.5%。

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强化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主导与核心作用。

自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出台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开始进入建立、完善和有序发展的阶段。

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出台,涉及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以及廉租住房保障规划等多个方面,为城市低收入家庭编织了一张住房保障网。

随着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的逐步加大,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夹心层”住房问题日渐凸显。

由于有的地区住房保障政策覆盖范围比较小,部分大中城市商品住房价格较高、上涨过快、可供出租的小户型住房供应不足等原因,一些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无力通过市场租赁或购买住房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新职工的阶段性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矛盾日益显现,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也亟须改善。

2010年6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弥补了长期以来“夹心层”住房政策缺位。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2011年将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解决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

目前,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为主要形式,“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的住房保障政策框架日趋清晰。

在这张政策蓝图的指引下,“十一五”期间,全国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解决。

履行公共职责:财政投入不断加大 扶持政策频频出台

“尽管今年我省洪涝灾害严重,财政压力陡然增加,但省政府还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落实保障性住房补助资金超过23亿元。”吉林省副省长王祖继说。

吉林省加大住房保障资金投入力度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的一个缩影。

2007年全国安排廉租住房资金77亿元,超过历年累计安排资金的总和。

2008年,廉租住房保障资金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年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81.9亿元。

2009年保障性住房支出达到550.56亿元,这一年,中央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廉租住房保障补助力度:西部地区400元/平方米,中部地区300元/平方米,辽宁、山东、福建省的财政困难地区200元/平方米。

2010年中央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补助资金达802亿元。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最新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补助资金高达1336亿元。

与此同时,一系列涉及金融、土地方面的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中央政府的投入无疑起到风向标作用,各级政府也纷纷加大资金投入、土地供应。

重庆:截至2010年10月底,全市开工建设13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超额完成了全年1000万平方米的开工计划。

北京:截至2010年11月底,政策性住房用地供应1332公顷,完成计划的107%。

黑龙江:2010年安排省级补助资金19.1亿元,比去年增加2.09亿元。

思想高度决定工作力度。广州市常务副市长苏泽群说:“再富裕的地方钱也不够用,关键是城市政府的责任心问题,认识问题。如果认识到位,再难的问题也会想办法解决的。”

据姜伟新介绍,201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创历年之最,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超额完成年初国务院部署的任务。

实现庄严承诺:让越来越多的住房困难家庭“住有所居”

这是廉租房住户的满足。

江西九江市东部的螺狮山小区,属于九江集中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小区。60多岁的陈三里就居住在这里,她告诉记者:“每月只用付27元租金,就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啦。”

这是棚户区居民的喜悦。

吉林市“筑石·居易”小区居民张永昶说:“我在棚户区30多平方米的平房中住了40多年,现在按照政府的政策,没花一分钱就住进了这套45平方米的楼房,我已经拿到房产证了。”

这是“夹心层”的心声。

在苏州工业园区,30岁的徐科和妻子刚刚从家乡张家港市来到苏州,吸引他的不仅是事业上的发展,还有眼前这套拎包就可以入住的公租房。他说:“不需要我费精力到外面去找房子,而且比较有保障。房租还可以直接从公积金里扣除。”

随着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建设,住房保障范围从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到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再到中等偏下收入群体,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享受住房保障政策的阳光。

不仅要有房住,还要住得好。5年来,各级政府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为群众营造一个舒心的家。

在江西九江,一些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因为远离现在居住地,导致一些保障对象不愿意搬到新居居住。

针对低收入家庭对住房的选择性需求,九江市在全省率先创建廉租住房网上换房平台,为廉租住房家庭提供互换服务。同时对一些有“老、病、残”成员的家庭,专门设立一楼摇号组,确保这些家庭在自愿申请的前提下分到一楼房屋。

为了探索创建文明、卫生、安全、和谐的保障性住房小区居住环境,广州市借鉴香港经验,推出了《保障性住房小区管理扣分办法》,采取包括发放奖金、颁发荣誉证书、奖状和张榜公告表扬等形式,对实施扣分办法取得良好成效的小区、集体以及家庭(个人)分别给予奖励。

为了提高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吉林市对回迁房建设标准有如下规定,进户门为防盗门,室内房门为实木门;楼梯扶手为白钢扶手,窗户为单框双玻塑钢窗,卫生间设置水龙头、洗手盆、坐便器;厨房设置洗菜盆、水龙头等。

为了让更多保障房小区居民住得稳、住得好,部分省市注重配套设施建设,兴建劳动密集型企业、创业市场、农贸市场等,安排低收入居民就业再就业。

在辽宁本溪市明山区穆家街53A号楼对面,一家“工会惠民超市”显得格外醒目。收银员刘中秋告诉记者:“我原来住在溪湖区那边的棚户区,搬到这个新小区已经2年多了。这个工作就是社区给联系的,一个月500元,上半天班,离家也近。虽然挣得不算多,但我觉得比以前舒心了。”

“安得广厦千万家,大庇天下寒士惧欢颜。”古往今来,住房始终倾注着人们许多的希冀与梦想,“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权威部门也表示2011年将大幅度增加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人们有理由期待,“住有所居”的目标将一步步变为现实。

第五篇:十一期间安全保证书

杜绝酒后开车、疲劳驾驶、强行超车和超速行驶等严重严重违法现象发生。做到不开故障车,不开霸道车,服从交通指挥,确保安全,确保十一期间不发生任何交通违法行为。

责任人:

日期:20年月日

上一篇:石油公司投资工作总结下一篇:沈阳建筑大学房产专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