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13课五四运动

2022-09-27

撰写教案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将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考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方案的关键步骤。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案第13课五四运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教案第13课五四运动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教案岳麓版选修2 第13课《国际工人运动》

国际工人运动

课标要求:

说出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参加民主运动、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和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史实,认识近代以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的进步,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

一、共产主义同盟

1、共产主义同盟建立的背景

(1)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2)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需要革命政党的领导; (3) 马克思、恩格斯的积极投入;

(4)正义者同盟领导信服马、恩的观点,决定改组。

2、共产主义同盟的建立

1947年6月,恩格斯参加伦敦会议内容: 1)改组

2)通过了新章程和新纲领草案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宣告了一个用先进理论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并由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工人运动。

3、共产主义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18

48、2 发表 马克思、恩格斯起草 主要内容:

1)全面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

第一章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同时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

第二章集中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

第三章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

第四章阐明了共产党的原则和策略,即: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反对主要敌人,同时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原则。 2)把眼前斗争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 3)坚决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标志着无产阶级的斗争找到了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

4、共产主义同盟成立后的革命实践

问题:共产主义同盟成立后,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活动? 共产主义同盟与1848年革命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创建并公布纲领的同时,恰好迎来了波澜壮阔的1848年欧洲革命。这次革命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尽管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但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参与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这场革命投入了极大热情和精力。

1)成立新的同盟中央委员会指导革命,并组织德国流亡者回国参加战斗; 2)创办民主派的机关报——《新莱茵报》; 3)恩格斯亲自参加三次战役。

- 1 1871年2月,梯也尔当选为政府首脑。3月17日梯也尔决定调动军队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梯也尔政府的行动激起了国民自卫军以及巴黎人民的反抗,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了起义。3月26日,巴黎举行了公社选举。在选出的64名委员中,有37人是第一国际的会员。公社委员包括工人、教师、新闻记者、医生等,其中工人占了30名,因而巴黎公社被公认为“工人政府”。

3、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

1)反对中央集权的国家,主张建立没有压迫的新国家 2)公社内部实行民主

①公社委员和主要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在任期间,接受选民的监督,如不称职,可随时撤换。这项措施充分反映了公社的民主性,使政府工作人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②废除国家机关的高薪制。规定凡国家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年薪都不得超过6000法郎(当时法国熟练工人的年工资水平)。这一措施的意义在于它防止了一些人把工作职位变成升官发财的阶梯,防止国家公职人员成为高薪官僚阶层。 3)公社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保护妇女的利益

这些措施都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 4)公社还高举国际主义旗帜。

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公社的国际主义精神。

4、保卫巴黎公社的武装斗争 问题:

1、巴黎公社成立后面临的处境怎样?

2、简述巴黎人民保卫巴黎公社的武装斗争情况。 探讨:

3、巴黎公社为什么会失败? 客观原因:反动力量过于强大。

主观原因: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

4、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巴黎公社的革命运动的发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到来,是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由盛转衰、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的标志。因为巴黎无产阶级利用革命的暴力手段砸碎了旧的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新的国家机器,成立了公社委员会作为政权的领导机构,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四、第二国际的活动

阅读教材,归纳第二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一)第二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1、第一国际的解散,需要新的国际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2、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各国工人政党成立,工人运动重新高涨。

(二)第二国际的活动

1、第二国际的成立 188

9、

7、14 巴黎

2、第二国际通过有关决议、方针政策,指导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 ①领导欧美工人斗争。

②采取新的斗争策略,引导各国工人及社会主义者积极开展合法的政治斗争。

- 3

第二篇: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课讲授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概括: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教师讲述: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出示材料: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 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2.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

学生回答:陈独秀等人地积极号召、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威胁。

3.教师讲述:面对民族危机,上海工人积极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4.教师提问: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的代表拒绝的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原因:五四运动实现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目标,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教师讲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爱国:从背景、口号方面去理解;反帝反封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彻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妥协。

3.教师讲述:为了纪念青年学生发起的这场爱国运动,为了让五四的火炬代代相传,我国政府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为“五四青年节”。从中你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学生回答: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以天下为己任。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以天下为己任,甘愿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关头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4.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90多年前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五四运动是本教材中重要的一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了展示大量的各种史料,进行小组探究性学习,让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提高自己分析史料、解读运用史料的重要能力,同时注重拓展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和空间,让学生灵活运动相关知识。通过问题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科学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使得学生的爱国情感进一步得打升华。

第三篇:2018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岳麓版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从容说课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和奴役,封建主义势力对农民群众的剥削与压迫,以及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和中国的社会危机。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终于汇集成了规模巨大、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等纲领性文件,进行了北伐和西征。接着,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给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

本节教学中重点是抓住时代背景,以及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和阶级局限性、时代局限性两方面,才能更好地分析太平天国的特点、迅速发展及失败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能够共存的原因、天京变乱的原因等。

作为时代背景,主要是指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同时西方的近代文化也进一步向中国渗透;作为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和局限性,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反封建的平等思想。而作为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绝对平均”的思想,其二是对外国列强的认识不够深入。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和《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教学难点

天京变乱的阶级根源;《天朝田亩制度》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教具准备

设计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内容包含金田起义的原因、概况;太平天国的全盛、天京变乱、太平天国失败;《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的基础知识

(1)掌握金田起义的原因和概况。 (2)掌握太平天国兴衰的概况。

1 (3)掌握《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内容和评价。 (4)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2.理解和运用

(1)通过太平天国运动兴衰原因的分析,认识新的时代背景对太平天国运动产生、发展与失败的影响,学会将历史事件置入历史背景,历史地分析问题的习惯与方法。

(2)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反封建革命纲领,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指导思想的积极性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从而培养阅读历史史料,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合作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2.通过学习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的概况,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通过天京变乱的原因分析,以及《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的分析,总结农民阶级革命的局限性;通过分析太平天国兴衰的全过程,以及《资政新篇》的认识,体会太平天国发生的新的时代背景及由此带来的太平天国的新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

2.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环境下爆发的一次农民革命战争。

3.《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它把两千多年来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提高到了单纯农民运动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但是,它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4.北伐、西征、东征表现了太平天国反抗清朝统治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人们常说南京是六朝古都,你们知道历史上有哪六个朝代曾在南京定都吗? 生

三国时期的吴国和东晋曾定都于南京。 生

2 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政权也先后定都于南京。 师

对。上述六个朝代先后定都于南京。正因为如此,南京与北京、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同称为中国七大古都。其实,除了刚才两位同学所列举的六个朝代外,还有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明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也先后把南京作为自己的都城。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了解太平天国定都南京的情况。

 推进新课

板 书:

一、金田起义 1.原因 师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情况下发生的,它有着以往农民战争不曾有的特点,同学们看教材,它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生 „„ 师

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宣传革命。“拜上帝会”的创立,有段故事,哪位同学知道?

1836年,洪秀全到广州应考时,在街头遇到耶稣教士梁发讲道和散发传教小册子《劝世良言》,洪秀全也得到一本。1843年春,洪秀全仔细钻研《劝世良言》,相信基督教的教义,创立了拜上帝会。接着,洪秀全基于“独一真神上帝”“不得拜一切偶像”的宗教信仰,同冯云山和洪仁玕撤去本村塾中的孔子牌位。他们因此失掉教师职业。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贵县赐谷村宣传教义。这年10月,洪秀全回花县着手创制宣传教义的文书,1846年先后写成《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他结合基督教义和儒家的思想,劝导世人拜上帝、学正人、捐妄念,惩富济贫,实现公正太平的社会理想。1847年7月,他回广西紫荆山和冯云山设立拜上帝会机关。10月,他和冯云山到象州甘王庙,宣布地主崇奉的甘王欺骗世人的十大罪状,愤举竹杖击毁神像。这一行动,震动了整个

3 紫荆山地区。从此,洪秀全威名大振,加入拜上帝教的人越来越多。

拜上帝会成立以后,对广大的贫苦农民有极大的吸引力,同学们看教材第57页中对拜上帝会的介绍,分析洪秀全宣传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平等,反对封建压迫,反对封建剥削。 师

洪秀全受梁发《劝世良言》的影响创立拜上帝会,但洪秀全的思想同《劝世良言》还是有本质区别的。阅读材料,思考有哪些本质区别?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上不违逆神天上帝之旨,下不干犯王章法度”“勿贪世上之福,克己安贫,以求死后永享天堂之真福。”

——梁发《劝世良言》

材料二:“自秦、汉至今——两千年,几多凡人灵魂被这阎罗妖缠捉磨害。”“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唯恐不速者也。”

——洪秀全《原道觉世训》

材料三:“天上有天国,地下有天国,天上地下同是神父天国。勿误认单指天上天国。„„今日天父天兄下凡创开天国是也。”

——洪秀全《钦定前遗诏圣书批解》

①《劝世良言》主张忍受苦难,放弃斗争;洪秀全号召人民反抗,进行反封建斗争。②《劝世良言》认为信教者死后入天堂;洪秀全则认为要在人间建立天国。

板 书: 2.概况 师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

4 动由此爆发。

板 书:

二、天国兴衰 1.太平天国的全盛 师

同学们阅读教材,讨论一下,太平天国是如何走向全盛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1)建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军事全盛:北伐、西征以及击溃清军江南、江北大营。 (3)政权建设: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师

北伐是太平天国的军事行动中的重要一步,为何失败了?有何意义? 生

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北伐军孤军深入,缺乏后援,即是由于太平天国指挥的失误。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政府,朝野震动,也有力地牵制了清政府,为太平天国的其他军事行动做了极好的配合。

太平天国的另外两项重大军事行动为西征和击溃清军江南、江北大营,目的和意义何在?

西征的目的是屏蔽天京,扩大长江中下游的控制区域,作用是保卫了天京革命大本营;击溃清军江南、江北大营的目的是打破清政府对天京的封锁包围,作用是解除了清军对天京的威胁。

太平天国在1853年和1859年,两次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其革命纲领,同学们结合阅读教材P58,其主要思想是什么?

平等思想。 师

5 多媒体投出《天朝田亩制度》的部分内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天朝田亩制度》土地分配的原则及方法是什么?其从根本上否定了什么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呢? 生

从积极方面说,《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对获得土地的强烈要求,解决农民阶级的土地问题,吸引他们积极投身革命事业,能够调动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从消极方面说,尽管分配方案有了,但是绝对的平均确实很难办到。如果农民阶级发现他们不能绝对平均地得到土地,是否也会影响到他们的革命积极性?

问题提得很好,同学们再看投影:“‘两’为太平天国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每25户为一两。每两生产的农副产品,‘除足其25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依然’。25户中婚丧嫁娶等事所需的费用,都由每两的国库开支。鳏寡孤独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都由国库供养。”从《天朝田亩制度》的产品分配方面看,你又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又是一个绝对平均的分配方案,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大同世界的构想,但若不能实行“按劳分配”,一定会影响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绝对平均的一种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够调动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但是又阻碍了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讲,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6 是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必然表现:一方面,农民阶级深受封建剥削,反封建的思想是极其强烈的;另一方面,作为小生产者,为了保护自己不破产,稳定自然经济,又极力主张平均主义,取消商品经济,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当时的那种战争状况下,加之《天朝田亩制度》本身具有的这些特点,《天朝田亩制度》有实施的可能吗?

生 „„

板 书: 2.天京事变 师

1856年是太平天国的鼎盛时期,而这一年的天京事变,却使太平天国盛极而衰。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严重内讧,是一场争权夺势的斗争,为什么会发生呢?

太平天国上层领导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大兴土木,生活腐化;同时封建等级森严。 师

太平天国在发动初期,依靠的是平等思想吸引民众,在“打江山”的时候,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中心内容还是平等思想,为什么革命事业发展的全盛时期,在领导集团上层却奢侈享乐了,以致断送了革命的大好前程了呢?

(提示)农民阶级建立的政权会是什么性质?会是社会主义的或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吗?

都不会,只能是封建性质的。 师 为什么? 生

农民阶级的小农经济生产特点决定的。 师

7 由此可见,天京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

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师

天京事变的影响有哪些? 生

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师

从天京事变这里,作为执政党,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生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反对贪污腐败;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板 书: 3.重建领导核心 师

太平天国后,天京城可以说是朝中无将,国中无人。为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哪些人才?结果如何?

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等。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连挫清军,占领江南大部分地区,重新稳固了天京局势;洪仁玕主持朝政,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

板 书: 4.《资政新篇》 师

同学们看教材上的《资政新篇》内容,如何评价? 生

《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但是《资政新篇》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加上缺少必要的条件,所以并没有真正实行。

8 农民阶级的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 生

无偿得到土地。 师

《资政新篇》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利益与要求,为什么作为农民阶级的领袖却能提出这么一个先进的、相对农民阶级来讲是“超前”的一个纲领?

与洪仁玕的个人经历有关,因为洪仁玕在香港生活过,而香港被英国割占,资本主义制度得以推行,洪仁玕能够有机会看到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先进性。

回答得很好,《天朝田亩制度》是种空想,无法实施,《资政新篇》不能反映农民的要求,农民阶级不愿实施,看来,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农民阶级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一个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纲领,失败也是必然的了。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当亦嘉汝忠义也。兹特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

——1853年杨秀清等《谕英使文翰》

材料二: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1859年洪仁玕《资政新篇》

请完成:

(1)据材料一,归纳杨秀清对外态度的要点。(不得摘抄原文) (2)据材料二,归纳洪仁玕对外态度的要点。(不得摘抄原文) (3)概括指出这两种态度的共同处和不同处。

9 参考答案:

(1)以天朝上国地位自居,表示欢迎外人来访;准许外人自由活动,希望他们帮助太平军反清。

(2)承认西方国家长处,主张有限度的开放;外人活动应有益于天国,不准毁谤天国的政策法制。

(3)共同处:都体现了太平天国的自主精神,表明了愿与外邦交往的态度。不同处:前者自尊自大又抱有幻想,后者较为切实且对外国有所警惕。

本题还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又一个局限性——时代的局限性,因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杨秀清)认识不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也还是以天朝上国自居。当然,随着历史发展,对外国的了解不断增多,也逐步务实起来(洪仁玕)。而当西方列强看到不能从太平天国那里得到侵略权益时,也加入到镇压太平天国的行列中。

板 书: 5.太平天国的失败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陷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太平天国失败了。同学们总结一下,原因有哪些?

原因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原因,其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失败的主观原因之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上讲,太平天国所面临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除满族贵族、汉族地主的乡勇团练外,还有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遇到的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

板 书: 6.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是它是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如何看待它的历史意义? 生

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

10 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并破天荒地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这一体制变革的勇敢尝试,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 

知识拓展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这决定了农民阶级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在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作指导,仍是利用宗教来组织和发动群众;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洪秀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虽有强烈的革命性,但由于绝对平均主义只能是一个空想,根本无法实施,提不出一个切实可行能动员广大群众的纲领,这就不能长期保持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把战争引向胜利。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贪图享乐,讲究排场,划定了严格的等级秩序,背离了自己提出的平等原则,陷入了“打倒皇帝做皇帝”的循环中。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长久的团结。伴随着享乐思想的滋生和等级秩序划定而来的,必然是争权夺利,团结统一的局面被破坏,导致了天京变乱的发生,加速了革命的失败。

2.关于洪秀全建都天京的得失

关于这一问题,大致有三派论点:①正确说。茅家琦等认为,从金田起义到攻战天京,一路都是游击战,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定都天京后,改变了过去流动作战的方针,建立了以天京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使太平军处于出可以战、退可以守的有利战略地位,因而是必要的和正确的。②错误说。牟安世等认为,太平天国在攻克南京以后,应以全部军事力量北伐,沿途发展农民起义队伍,进攻北京;从当时的阶级关系和历史特点来说,进攻并占领北京是很有把握的,而定都天京,是丧失了消灭敌人的好机会,使保守的战略代替了革命的战略,故建都天京是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一个沉重的包袱,它的保卫问题和粮食问题经常成为革命军事和经济的头等重大问题,从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因而,定都天京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③两重性说。王庆成等认为,从积极方面看,军事上结束了流动作战,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从消极方面看,则助长了封建帝国思想和安逸享乐观点,军事上导致了保卫天京为主的保守战略的形成。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掀起了规模巨大的太平天

11 国运动,定都天京,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是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新的时代赋予了太平天国以新的特点,太平天国后期,其领袖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第一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板书设计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金田起义 1.原因 2.概况

二、天国兴衰 1.太平天国的全盛 2.天京事变 3.重建领导核心 4.《资政新篇》 5.太平天国的失败 6.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活动与探究

主题讨论:农民阶级由于本身是小生产者,具有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他们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应是怎样的?(领导革命能成功吗?革命离开农民阶级的参与能成功吗?)

要求:广泛查阅资料,自由发表见解,教师有效指导。

习题详解

解析与探究

分别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人人平等,反对封建剥削与压迫的思想以及绝对平均,建立人间天国的理想。不能实现。《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无法实施;且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实施分配方案。

自我测评

1.主观原因之一是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是种空想。参加太平军的将士大都是农民,迫于生计才参加革命,因此革命的目标不明确;天京变乱也是农民阶级主观因素所致。

12 失败的主观原因之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后,北上途中打了许多胜仗,但却弃地不守,得而复失。打到天京后,太平天国手里就只有一个天京了。各地反动统治重新恢复,严重威胁着革命政权;再如前面分析的北伐失败原因也属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上讲,太平天国所面临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除满族贵族、汉族地主的乡勇团练外,还有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遇到的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这些反动势力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他们对农民战争的敌视却是一致的。这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

2.见“教学过程”。 活动建议

略

备课资料

1.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加紧搜刮人民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七千万元的战费和两千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1849年的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三百三十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

2.洪秀全

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他7岁入塾读书,16岁的时候,因家贫失学,帮助父兄耕田,18岁受聘为本村塾师。他先后四次赴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取秀才。1836年,他到广州应考时,在街头遇到耶稣教士梁发讲道和散发传教小册子《劝世良言》,洪秀全也得到一本。1843年春,洪秀全仔细钻研《劝世良言》,相信基督教的教义,创立了拜上帝会。接着,洪秀全基于“独一真神上帝”“不得拜一切偶像”的宗教信仰,同冯云山和洪仁玕撤去本村塾中的孔子牌位。他们因此失掉教师职业。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贵县赐谷村宣传教义。这年10月,洪秀全回花县着手创制宣传教义的文书,1846年先后写成《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他糅合基督教义和儒家的思想,劝导世人拜上帝、学正人、捐妄念,惩富济贫,实现公正太平的社会理想。1847年7月,他回广西紫荆山和冯云山设立拜上帝会机关。10月,他和冯云山到象州甘王庙,宣布地主崇奉的甘王欺骗世人的十大罪状,愤举竹杖击毁神像。这一行动,震动了整个紫荆山地区。从此,洪秀全威名大振,加人拜上帝教的人越来越多。这期间,洪秀全和冯云山等开始秘密商讨发动起义。1848年,洪秀全写成《原道觉世训》等,表达了要推翻清朝的志愿。1850年7月,洪秀全发布总动员令,号召天地会众人于11月4日到金

13 田村“团营”。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会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县东乡称天王。12月,他在永安州发布封王诏令,增订官制。第二年春,他颁布《太平条规》,作为太平军的军律。1853年3月,洪秀全进入南京城,改南京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定都天京以后,在他和杨秀清领导下,太平军进行北伐、西征、东征。在天京,诸王大兴土木,建筑王宫。洪秀全深居宫中,从不出门。1856年,他被逼封杨秀清为“万岁”,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斗争。他开始重用亲信,封长兄和二兄为王。后来,形势日趋恶化,洪秀全仍沉溺于宗教迷信,无力挽救革命。1864年6月3日,病逝于天京。

3.起义酝酿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将大笔军费和巨额赔款,全部转嫁给劳动人民。由于五口通商,外国的工业产品涌进中国,质高价廉的工业产品,排斥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副业和手工业,使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失去生计。同时,地主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土地兼并更为严重。清政府的捐税,年年增加,使农民不堪重负。1840~1850年,广东、广西和全国许多地区,水灾、旱灾、蝗灾连年不断,广大农民家破人亡,陷入绝境。农民反抗斗争多达110次。特别是两广地区,由于受到鸦片战争的直接冲击,社会动荡更为激烈。

在此期间,洪秀全被《劝世良言》中的单一神权思想和基督教的平等观所吸引,把基督教的平等观和中国农民的“天下太平”“人人平等”的平均思想结合起来,从农民阶级的要求和利益出发,先后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同时期,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广大贫苦农民和烧炭工人中,宣传反清思想,开展拜上帝会的组织工作。1849年,拜上帝会众已达万余人。1850年前后,拜上帝会与地主团练的冲突日趋尖锐,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酝酿和发动的。

4.《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癸丑三年(1853年)二月,建都天京。这年11月,即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阶级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太平天国革命从反清政府的民族革命步入了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正文如下:凡一军:典分田二,典刑法二,典钱谷二,典入二,典出二,俱一正一副,即以师帅,旅帅兼摄。当其任者掌其事,不当其事者亦赞其事。凡一军一切生死黜陟等事,军帅详监军,监军详钦命总制,钦命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军师遵行。功熏等臣世食天禄,其后来归从者,每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凡田分九等:其田一亩,早晚二季可出1200斤者为尚尚田,可出

14 1100斤者为尚中田,可出1000斤者为尚下田,可出900斤者为中尚田,可出800斤者为中中田,可出700斤者为中下田,可出600斤者为下尚田,可出500斤者为下中田,可出400斤者为下下田。尚尚田一亩当尚中田一亩一分,当尚下田一亩二分,当中尚田一亩三分五厘,当中中田一亩五分,当中下田一亩七分五厘,当下尚田二亩,当下中田二亩四分,当下下田三亩。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尚受田,多逾十五岁以下一半。如十六岁以尚分尚尚田一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尚尚田五分;又如十六岁以尚分下下田三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下下田一亩五分。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馀则归国库,凡麦、豆、宁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此乃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也。但两司马存其钱谷数於簿,上其数於典钱谷及典出入。凡二十五家中,设国库一,礼拜堂一,两司马居之。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总要用之有节,以备兵荒。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凡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农隙治事。凡两司马办其二十五家婚娶吉喜等事,总是祭告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切旧时歪例尽除。其二十五家中童子俱日至礼拜堂,两司马教读备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及真命诏旨书焉。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天父上主皇上帝焉。凡二十五家中力农者有赏,惰农者有詈罚。或各家有争讼,两造赴两司马,两司马听其曲直。不息,则两司马挈两造赴卒长,卒长听其曲直。不息,则卒长尚其事於旅帅、师帅、典执法及军帅。军帽会同典执法判断之。既成狱辞,军帅又必尚其事於监军,监军次详总制、将军、侍卫、指挥、检点及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命军师、丞相、检点及典执法等详核其事。无出入,然后军师、丞相、检点及典执法等,直启天王主断。天王乃降旨主断,或生、或死、或予、或夺,军师遵旨处决。凡天下官民,总遵守十款天条,及遵命令尽忠报国者则为忠,由卑升至高,世其官。官或违犯十款天条及逆命令受贿弄弊者则为奸,由高贬至卑,黜为农。民能遵条命及力农者则为贤为良,或举或赏。民或违条命及惰农者则为恶为顽,或诛或罚。凡天下每岁

15 一举,以补诸官之缺。举得其人,保举者受赏;举非其人,保举者受罚。其伍卒民,有能遵守条命及力农者,两司马则列其行迹,注其姓名,并自己保举姓名於卒长。卒长细核其人于本百家中,果实,则详其人,并保举姓名於旅帅,旅帅细核其人于本五百家中。果实,由尚其人,并保举姓名於师帅。师帅实核其人于本二千五百家中。果实,则尚其人,并保举姓名於军帅。军帅总核其人于本军中,果实,则尚其人,并保举姓名於监军。监军详总制,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启天王。天王降旨调选天下各军所举为某旗,或师帅,或旅帅,或卒长、两司马、伍长。凡滥保举人者,黜为农。凡天下诸官三岁一升贬,以示天朝之公。凡滥保举人及滥奏贬人者,黜为农。当升贬年,各首领各保升奏贬其统属。卒长细核其所统两司马及伍长,某人时有贤迹则列其贤迹,某人果有恶迹则列其恶迹,注其人,并自己保升奏贬姓名於军帅:至若其人无可保升并无可奏贬者,则姑置其人不保不奏也。旅帅细核其所统属卒长及各两司马、伍长,某人果有贤迹则列其贤迹,某人果有恶迹则列其恶迹,详其人,并自己保升奏贬姓名於师帅。师帅细核其所统属旅帅以下官,某人果有迹则列贤迹,某人果有恶迹则列其恶迹,注其人,并自己保升奏贬姓名於军帅。军帅将师帅以下官所保奏升贬姓名,并自己所保升奏贬某官姓名详於监军。监军并细核其所统军帅,某人果有贤迹则列其贤迹,某人果有恶迹则列其恶迹,注其人,并自己保升奏贬姓名钦命总制。钦命总制并细核其所统监军,某人果有贤迹则列其贤迹,某人果有恶迹则列其恶迹,注其人,并自己保升奏贬姓名一同举於将军、侍卫、指挥、检点及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将各钦命总制及各监军及各军帅以下官所保升奏贬各姓名直启天王主断。天乃降旨主断,超升各钦命总制所保升各监军,其或升为钦命总制,或升为侍卫;谴谪各钦命总制所奏贬各监军,或贬为军帅,或贬为师帅。超升各监军所保升各军帅,或升为监军,或升为侍卫;谴谪各监军所奏贬各军帅,或贬为师帅,或贬为旅帅、卒长。超升各军帅所保升各官,或升尚一等,或升尚二等,或升军帅;谴谪各军帅所奏贬各官,或贬下一等,或贬下二等,或贬为农。天王降旨,军师宣丞相,丞相宣检点、指挥、将军、侍卫、总制,总制次宣监军,监军宣各官一体遵行。监军以下官,俱是在尚保升奏贬在下,唯钦命总制一官,天王准其所统各监军保升奏贬钦命总制。天朝内丞相、检点、指挥、将军、侍卫诸官,天王亦准其尚下互相保升奏贬,以剔尚下相蒙之弊。至内外诸官,若有大功大熏及大奸不法等事,天王准其尚下不时保升奏贬,不必拘升贬之年。但凡在尚保升奏贬在下,诬,则黜为农。至凡在下保升奏贬在尚,诬,则加罪。凡保升奏贬年列贤迹恶迹,总要有凭据方为实也。凡设军,每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先设一军帅。次设军帅所统五师帅。次设师帅所统五旅帅,共二十五旅帅。次设二十五旅帅各所统五卒长,共一百二十五卒长。次设一百二十五卒长各所统四两司马,

16 共五百两司马,次设五百两司马各所统五伍长,共二千五百伍长。次设二千五百伍长各所统四伍卒,共一万伍卒。通一军人数共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人。凡设军以后,人家添多,添多五家,另设一伍长。添多二十六家,另设一两司马。添多一百零五家,另设一卒长。添多五百二十六家,另设一旅帅。添多二千六百三十一家,另设一师帅。共添多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另设一军帅。未设军帅前,其师帅以下官仍归旧军帅统属;既设军帅,则割归本军帅统属。凡内外诸官及民,每礼拜日听讲圣书虔诚祭奠,礼拜颂赞天父上主皇上帝焉。每七七四十九礼拜日,师帅、旅帅、卒长更番至其所统属两司马礼拜堂讲圣书,教化民,兼察其遵条命与违条命及勤惰。如第一七七四十九礼拜日,师帅至某两司马礼拜堂,第二七七四十九礼拜日,师帅又别至某两司马礼拜堂,以次第轮,周而复始。旅帅、卒长亦然。凡天每一夫有妻子女约三四口,或

五、

六、

七、

八、九口,则出一人为兵。其余鳏寡孤独废疾免役,皆颁国库以养。凡天下诸官,每礼拜日依职分虔诚设牲馔,奠祭礼拜,颂赞天父上主皇上帝,讲圣书,有敢怠慢者黜为农。钦此。

5.天京事变

1856年8月,天京城内发生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杖责洪秀全,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的事件。洪秀全感到事态发展下去对自己不利,表面上答应了杨秀清的要求,暗地里却密召在前线的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回京救驾。韦昌辉立即率3000精兵赶回天京。9月2日凌晨,在秦日纲的配合下,包围了东王府,杀了杨秀清和他的全家及部下2万多人。天京城内一片恐怖。石达开从湖北赶回,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想杀死石达开,石达开只好半夜坠城逃出天京,石达开的全家老小都被韦昌辉杀了。韦昌辉的行为,引起太平军全体官兵和百姓的愤慨。石达开在安庆起兵后,要求洪秀全顺从民意杀死韦昌辉。11月2日,洪秀全诛杀了韦昌辉及其心腹200余人,平息了这场自相残杀的内乱。韦昌辉被处死后,石达开应召回京“提理政务”。洪秀全经过“天京事变”,对石达开也不信任,于是封洪仁发和洪仁达为王,钳制石达开。石达开既无实权,又心存疑虑,1857年6月,率领10万精兵远走西南。石达开的队伍孤军奋战,1863年6月,被清军围困在四川大渡河畔,全军覆没。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6.《资政新篇》

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权归于一”,反对“结党联盟”;广开言路,“上下情通”。效法西方,兴办工矿交通和金融事业;准许私人投资,雇佣劳动;奖励民间制造器皿技艺,准其专利自售,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17 7.天京失陷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同清政府互相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坚决地同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先后重创“常胜军”“常安军”“常捷军”,并将华尔打死,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安庆失陷之后,太平军在江苏、浙江的根据地也相继失守,只剩下天京及其周围小块地区,这时,天京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形势日益危急。李秀成提出“让城别走”,另辟根据地的主张,被洪秀全拒绝。1864年6月3日,洪秀全病逝。7月19日,湘军挖掘地道,用火药轰塌城墙,经过激烈巷战,天京陷落。大部分太平军将士壮烈牺牲,少数人突围。幼天王和洪仁玕在江西被俘,英勇就义。李秀成在天京突围时被俘,被曾国藩杀死。太平军余部转战大江南北,一直奋战到1868年。

第四篇: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滚动播放音乐背景下的校园风光。 【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 【情境导入】

教师:刚才大家看到的画面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因为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虽然我们来到这里不过两个月,但我想你一定已经爱上了这里的美丽。而我们的家乡济南同样是一座秀美的城市。

播放图片,教师同时进行解说:这里有见证济南解放的解放阁;南部山区的漫山红叶在诉说着秋的美好;这便是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千佛山大佛的笑容代表了济南人的好客;奥体中心的建成为济南增添了更多的现代气息。我们对济南或许情有独钟,但我国幅员辽阔,江山多娇,美景无处不在。请看这幅图片(出示南京总统府的图片)你判断一下这是哪里? 学生:苏州园林 学生:江南 „„

教师:大家的判断方向大体是对的,这的确是一座江南风格的院落。它就是位于古城南京长江路292号的总统府。这座充满东方园林优雅之美的院落它完整地经历了从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到终端的百年荣辱沧桑。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洪秀全在此兴建了天王府。这座院落因而感受了太平天国“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的悲壮。今天我们学习一段和太平天国运动有关的历史。 【讲授新课】

一、紫荆潮——世间不太平

教师:本节课我们将从三个环节去体味、感受那曾经的激荡岁月。首先让我们通过一组材料去看看当时的中国究竟有哪些不平事? 利用PPT出示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加紧搜刮人民…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设问: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有哪些不太平的现象?体现了哪些社会矛盾? 学生:材料一,洋布排挤了土布,家庭手工业开始破产。体现了民族矛盾

学生:材料二,政府加紧搜刮,百姓负担沉重,群众暴动频繁,反映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学生:两广地区灾害不断,民不聊生。激化了各种矛盾。

出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的示意图,教师同时总结:由此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再加上天灾人祸使得人民陷入饥饿死亡的困境。

过渡:面对如此状况,苟且偷生不过是累死于沟壑,起来造反也只是掉脑袋而已,所以此时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当然是群起一搏。而乱世从不缺少英雄。横空出世的洪秀全便是时代的产物——时势造英雄。 利用PPT出示图片、材料一:

出身农家,四次科考失败。社会的急剧变化,个人发展道路的坎坷,增强了他对清朝黑暗统治的憎恨,开始探索救世之道。

1 基督教小册子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洪秀全受其启发,创立拜上帝教,假说自己是上帝次子,特下凡除妖魔,号召群众推翻清政府,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 ,这也是农民阶级几千年的梦想。 教师边展示边叙述:洪秀全多年应试不第,一次次击碎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梦想,于是走上了斗争之路。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洪秀全为起义的发生做了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 学生:创立了拜上帝教,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教师:拜上帝教主张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是农民几千年的梦想,为太平天国已经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洪秀全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利用PPT出示材料二

材料二 冯云山预先为拜上帝教的转型埋下伏笔,他在“披着宗教外衣的里面慢慢地灌输着一些简单的概念和政治意识,使他们对现存的制度发生憎恨”。冯云山定教规,严格管理教徒,使拜上帝教成为一个有组织有效率的高动员力的准军事团体。

教师: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传教对后来太平天国的建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就这样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爆发的时机日渐成熟了。

教师过渡:也许当一个国家不能满足其黎民百姓基本的生存和发展要求时,太平是梦,天国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太平军的勇士们就走在追求天国梦的路上。

二、金陵梦——创太平世界

(一)为太平而战

展示图片:利用PPT出示太平天国运动重大事件的图片。学生结合预习学案,自主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然后将排列混乱的图片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学生:正确排序是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孤军北伐——天京事变——东南战役——天京陷落。 教师总结:非常准确,接下来我们一起利用PPT图示重走太平天国的兴衰历程。 学生:按发展历程齐声说出太平天国的主要历史节点和事件。

教师:就在太平军浴血奋战的同时,他们也在编织着天国的蓝图,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二)太平的构想 1.《天朝田亩制度》 利用PPT出示材料: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材料二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设问:结合材料,体会《天朝田亩制度》构想了一个怎样的人间“天国”? 学生: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平分土地;人人不受私,圣库制度。

过渡: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设问: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探究二)

2 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进行方法指导。

学生回答:不能实现,原因是在小农经济下实现绝对平均主义带有空想性,也就是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学生补充:除此以外当时军事斗争形势很严峻,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也不能保障其真正实行。 „„

教师总结:《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从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另外,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

过渡:天京变乱后,由于国势日衰,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整顿朝纲的方案《资政新篇》。洪秀全认为甚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资政新篇》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利用PPT出示材料:

《资政新篇》认为立政的关键“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所谓设法,就是制定法律制度;主张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发展金融事业;主张设学馆;(外国)谨守天规之人皆可来访。 设问:读材料,回答《资政新篇》涉及到几方面内容。说明其特点。 学生:涉及到了法治;发展工商业;设立新学馆;平等外交等。

学生:内容体现了近代化的要求,所以具有资本主义色彩,体现了它的进步性。

教师:进步性(最大特点):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资政新篇》在当时来说是很现代很进步了,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的先声,但却没有实施,为什么? 利用PPT出示材料:

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人们对《资政新篇》中由“百万家财者”设立银行,“准富人请人雇工”等,不用说是极为刺眼的。

材料二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尚未诞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依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设问:根据材料,完成学案探究三。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进行方法指导,注意从时代背景考查。

学生回答:太平天国政权是农民政权,而《资政新篇》中提到的法治、工商业等内容,农民不感兴趣,所以不会真正实行。当然也有社会环境不稳定的因素。

教师:《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却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它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农民没有实施它的热情,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

过渡:至此,太平的构想因其自身的空想和落后而无法实施,似乎预示着太平天国的失败。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却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三)天国殇——太平之反思 1.反思一—偶然与必然

3 过渡:天京变乱后的所有努力都没有挽留太平天国,1864年天京陷落就宣告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太平天国“亡其也忽焉”呢?还是让历史告诉我们吧。 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学生对此有一定了解。

提问:结合微视频和前面所学内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性。(学生讨论,合作完成探究四) 学生:我们小组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它的失败是必然的。主要是从阶级和时代两个方面的局限性来考查。阶级局限性指农民作为小生产者,他和小农经济相联系,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落后性等,所以农民阶级的斗争不会提出科学的进步的思想理论,同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领导集团,革命小有成就后就滋生了腐败,脱离群众。时代局限是指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样的时代注定农民抗争要遭受来自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学生: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在很多方面,究其根源是农民和落后的生产力相联系。 „„

教师总结:可见,太平大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这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决定了他们在思想上提不出科学的理论,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过渡:农民阶级也因此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任。但它为中国的近代历史涂上了浓重的一笔。后人对太平天国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2.反思二——推进与阻滞 利用PPT出示材料,有配音:

1.每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毛泽东

2.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3.太平天国成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灵感来源。12岁时就立志做洪秀全第二……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4.这次变革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说不定就会看到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马克思《国际评述》

5.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付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马克思《中国纪事》

过渡:总上述观点,大体有两种类型,学生齐答:一为肯定,二为否定。你认为呢?让我们用科学、公正的态度去审视、评说太平天国运动。考查某一重大历史事件,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中。洪秀全不是什么天王,真实的洪秀全只是个普通凡人。人有的一切弱点,他都有。后人只有以凡人之心去考量洪秀全,才不会过分颂扬和拔高,也不至于感到受到了欺骗而愤懑地辱骂和指责了。

设问:完成学案中的探究五——你说我说太平天国的功与过。学生结合所学和材料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各抒己见。

学生:结合所给材料,写写你对太平天国的认识。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略。注意提示学生要全面地辩证的看待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4 教师总结过渡:太平天国运动建立小农经济的天国与当时世界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悖,又由于自身的和时代的局限不能成功,但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反封建反侵略要求及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提出反映了时代的韵律。不仅如此,它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利用PPT出示材料:

洪仁玕被俘后严词拒绝了清廷的诱降,他在自己的遗言里说,“今予亦只法文丞相(文天祥)已”,“我鞠躬尽瘁,唯求速死”。他实现了自己“宁捐躯以殉国,不隐忍以偷生”的誓言。 设问:材料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学生: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结语:这样的悲壮场景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并不是个案,北伐将领林凤祥“刀锋所及之处,目光直视之,至死未发一声”;石达开“临刑之际,神气怡然”„„。这无畏的斗争精神,或许就是太平天国给后世留下的永不褪色的印记。

四、课堂练习

完成学案上的相关题目

教师:请大家在5分钟之内完成8个选择题。 学生:独立完成

师生共同订正答案,重点讲解第

4、5两题。

第4题答案是B,其中①错在太平天国运动并不是要反封建专制,实现民主,农民阶级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不会提出民主的主张。

第5题答案是B,《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的圣库制度,天下的绝对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教师:请大家在课下完成材料题,明天上交学案。

教师:今天的课上到这里,注意课后复习巩固本节所学内容,下节课提问。

第五篇:第13课风雨 教案

风 雨

【教材分析】

《风雨》是贾平凹初期的作品,却显示了作家敏锐,精细入微,且充满想象的艺术感受能力和丰富、独到的艺术表现能力。表现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

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景物描写来表现风雨之大之猛烈,在猛烈的暴风雨中树木乱成一团,藤蔓脱落,动物们惊恐不安、脆弱无助,老人因风湿病而痛苦不已,然而在这时,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在其他景物和人的衬托下孩子们的童真和快乐成了这个世界最美好、最感人的东西。

《风雨》在描摹意象上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写“树林子像一块发面团”,“鼓”了“陷”,“陷”了“鼓”,实写风的时强时弱;而这样写风又给了读者想象的余地,即风与树林嬉戏的情趣与美感。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

2.揣摩、品味文章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3.感受贾平凹的语言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揣摩、品味文章的细节描写 难点: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案两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有关风雨的图片和视频。 2.教师激情导入:

汉乐府《古歌》云:“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今天我们来欣赏贾平凹先生于1982年秋写的《风雨》,欣赏秋风秋雨瑟瑟而来的精彩写照。

二、预习检测 1. 读一读、写一写:

1 倏忽 (shū) 锥形(zhuī) 偌大(ruò) 蜷曲(quán) 攀附(pān) 屋檐(yán) 2.解释下列词语

倏忽:忽然,很快

锥形:上面尖锐,下面粗圆的形状。 偌大:这么大,或那么大

蜷曲:弯曲(多用于人或动物的肢体)

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三、整体感知

教师通过范读,在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方面做出示范,引导学生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学生听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表现这狂风骤雨的?

树林子、垂柳、杨叶、芦苇、羊、葡萄蔓、苍蝇、鸟巢、鸟儿、废纸、湿猫 瓦、浮萍、水池、鱼儿、老头、孩子们„„ 2.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景物描写来表现风雨之大之猛烈,表现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

四、妙点揣摩

学生精读课文,圈点勾画出相关语句,并作批注点评。小组讨论研讨,展讲交流。小组思考、质疑、做笔记。

文章描写“风雨”,全文却无“风雨”二字。仔细体味,又觉得无处不在描写风雨,无处不在体现风姿雨态。这种高明手法,令人拍案叫绝。找出文中你喜欢的精彩的描写语句,并分析一下为什么喜欢。 学生研讨交流。

1.“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

(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冷风骤雨中的树林子比作一块面团,并且用了一长串的动词,运用生动的“鼓”“陷”“倒”“腾”“扑”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在风雨中飘摇的场景,写风的时强时弱,表现风雨的猛烈,以及风与树林嬉戏的情趣和美感,给读 2 者想象的余地。写的惊心动魄,直奔主题,仿佛直接把我们送到了一场疾风面前,一起天旋地转。)

2.“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本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被风吹倒时的情态)

3.“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垂柳比作乱麻,并运用“”抛举“僵直”“扑撒” 等动词,从外形描写垂柳在风雨中摇摆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风雨的猛烈。)

4.“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本句描写杨叶、芦苇,在风雨中飘摇的情景,描写杨叶在风中翻转的情景和页面的颜色,描写芦苇在风雨中的声音,充分调动读者的感觉去细细的体会风雨来袭的场面。) 5.“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本句运用生动的动词,先是“跑”,接着“撑”,“撞”,“跌”,直至“失去”了颜色。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在受到风雨惊吓的羊的惊慌失措,从而表现了风雨的猛烈。然后写了“冲”出门寻羊的红杉女孩,像是一个鲜活的惊叹号突的“冲”到了读者面前,比之前句“白的颜色”,冲击力甚强, “两步远”与“长时间”两组词汇的对比,也令人寻味,让人如同身临其境,浮想翩翩。)

6.“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屈蜷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本句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葡萄和苍蝇在风雨中脱落和聚集的情景,和生动形象地表现风雨的猛烈。)

3 7.“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乎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

(本句运用“滚”“散”“尖叫”“飘”“斜”“颤”“”翻“”旋“掉”等生动的动词,描写鸟巢在分雨中飘摇坠落,鸟在风雨中飞舞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风雨的猛烈。) 8.“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

(本句描写废纸随风翻飞飘荡的情景和猫在风雨中逃窜的情景,以及瓦片在风中坠落的情景,生动形象的描写风雨的猛烈。)

9.“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的凝固成一个锥形;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岸上的草窝里蹦跳。”

(本句细致地描写池塘里的浮萍在风雨中被风吹得聚集在一起的情景,鱼被风雨冲上岸边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风雨的猛烈。)

10.“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本句视线由室外回到家庭,写到了老头和孩子们,与风雨中无法自主的植物,惊恐万状的鸟畜不同,孩子们天性活泼,看一切都是有趣,即便是暴风骤雨也阻挡不了快乐的游戏,他们全都趴着门缝,惊喜的放出一只只纸船。)

五、问题探究

探究写法

细读文章,本文题目是“风雨”,可通篇写得的景物,仔细揣摩一下,文本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作者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表现风雨。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展现风狂雨猛,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画面。所以,文章描写“风雨”,尽管文中无“风雨”二字,但是处处表现出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从被吹乱的树林,垂柳,人,鸟巢等均可看出来但作者无处不在描写着风雨,风雨的形、声、神、韵,无不惟妙惟肖。品味此文,仿佛令读者置身于狂风暴雨的环境中。高明的手法,生动的描写,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以淋漓的美感享受。

4 结尾一段写了“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放船出去,说明雨来了,可以让船起航.文章题目为“风雨”,前面只说风,只有这句,却是道出了雨。大妙。)

六、拓展延伸

(一)本文描写风雨,写得非常细致生动,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风雨的诗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二)诵读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回答下面的问题:

1、《观沧海》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2、发挥你的想象,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情景。

3、《钱塘湖春行》描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

4、《天净沙·秋思》中,富有特征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富有情味的画面。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七、成果采撷

小练笔:

我们青岛是个多雨的地区,风雨来临时,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画面,当时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所见所感用笔写出来。(要求: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和各种修辞手法,并且尝试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达标测试】

一、给加线字注音。

倏忽 (shū) 锥形(zhuī) 偌大(ruò) 蜷曲(quán) 攀附(pān) 屋檐(yán) 2.解释下列词语

倏忽:忽然,很快

锥形:上面尖锐,下面粗圆的形状。 偌大:这么大,或那么大

蜷曲:弯曲(多用于人或动物的肢体)

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二、阅读简答

1.最后一段的“惊喜”一词能否换成“欢喜”,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 2.作者写“风雨”主要运用了正描写还是侧面描写?试说明。

- 3.如何理解作者在结尾一段写了“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1."惊喜"是说明风雨来得突然,用"欢喜"无法表现出来。

2.侧面描写,文里没有提到"风雨"二字,但是处处表现出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从被吹乱的树林、垂柳、人、鸟巢等均可看出来。

3.放船出去,说明雨来了,可以让船起航。文章题目为"风雨",前面只说风,只有这句,却是道出了雨.。) 【布置作业】

掌握字词,完成相关练习。

6 【自我反思】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贾平凹(wā),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2年出生,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人,现居住陕西省西安市。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市作协名誉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等。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我不是个好儿子》、《月迹》、《落叶》入选中学教材、《一只贝》 《我的小桃树》入选小学教材。2010年11月15日,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贾平凹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5位,引发广泛关注。有《满月》,《腊月·正月》,《丑石》等著作。

近日,经过紧张投票,首届“惠生·施耐庵文学奖”获奖作品揭晓。贾平凹的《古炉》、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董启章的《天工开物·栩栩如真》(海外作品)、宁肯的《天·藏》等4部作品获奖。顾坚的《青果》和谷怀的《南瓜花》获特别奖。

施耐庵文学奖组委会负责人刘春龙介绍说,施耐庵文学奖作为针对长篇叙事文学的奖项,评奖范围并不局限于小说,还包括长篇散文、传记、报告文学、诗歌等一切长篇叙事文体,因此奖项面向的作品范围更广,得以让更多更好的作品能脱颖而出。“施耐庵文学奖有自身独具的特色和评奖标准,而不是其他文学奖项的后补本。” 2.个人成就

7 贾平凹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越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传播。国际上获得的大奖主要有,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浮躁》1987)、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废都》1997)、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2003)等;国内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满月儿》1978)、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腊月正月》1984)、第一届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爱的踪迹》1989)、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2005)以及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5)、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首奖(《秦腔》2006)、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秦腔》2008)等。 3.作品特点

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他的《秦腔》,以精微的叙事,紧密的细节,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记述和解读。他笔下的喧嚣,藏着哀伤,热闹的背后,是一片寂寥,或许,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之后,我们所面对的只能是巨大的沉默。《秦腔》这声喂叹,是当代小说写作的一记重音,也是这个大时代的生动写照。

贾平凹的作品主要以独特的视角准确而深刻地表现了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在三十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痛苦而悲壮的社会转型,不仅完整地复原和再现了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生存本相,而且在一种原生态叙事中,深入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突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全球语境中所遭遇的空前尴尬。他以中国传统美的表现方式,真实地表达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情绪,为中国文学的民族化和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极富想象力,通俗中有真情,平淡中见悲悯,寄托深远,笔力丰富,不仅在我国拥有广大的读者群,而且还超越了国界,得到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同。特别是在文学语言的民族化方面,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创了新的传统,在新汉语写作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上一篇:简报第五期总第70期下一篇:观生死96小时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