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本科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人格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合适的教学内容,还需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在教学中应妥善处理好课程考核问题和理论知识的本土化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应用能力。

第一篇:本科心理学论文范文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探讨

摘要:目前虽然高校培养出许多心理学专业的人才,但本科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却十分让人堪忧。很多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针对学生加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实践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等技术越来越发达,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人们在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心理的健康。目前国内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综艺电视节目上,都出现了心理咨询师的身影,许多企业也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然而和目前所出现的现象相违背的是本科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却十分让人堪忧。有关网站的调查显示,应用心理学专业在2015年度已被列为本科红牌专业,即最没用的十大专业之一。因此改变当前形势,根据社会要求培养出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心理学人才,仍是困扰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的主要问题。

一、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培养目标脱离社会需求。目前从我国的高校培养形式来看,心理学专业大多都设置在医学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他们对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比较明确,但是从这两类高校毕业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选择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心理学专业属于理科专业,从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得到的都是理学学位,他们虽然在学校学习了很多医学课程,甚至参加了临床科室的实习,但是由于授予学位的限制,毕业后却没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因此他们也没有机会到各个医院的心理科工作,这就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出路。同样师范类院校培养定位为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高,大多学校只配备1~2名心理教师,甚至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都没有配置专门的心理教师,即便那些在中小学就业了的学生,在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后,也陷入到既没有专门的心理学课可上,又无法做心理咨询与心理测评的尴尬境地。

2.教学模式不合理。目前大多数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突出“应用”二字,基本都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数课程都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很多课程依旧是采取教师“满堂灌”的讲课方式。同时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偏向基础和理论,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大多都停留在理论上,加之缺少足够课程的实践环节,这就造成了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存在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差等问题。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心理学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同时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员大多都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且这些人员大多都從事理论研究,这就造成了心理学领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同时这些机构培养出来的人员,有许多都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由于他们自身都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里手,因此他们在本科教学工作中也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应用型”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1.广泛调研、明确培养理念。培养理念处于整个培养模式的最顶层,关系到整个培养方案的成败。因此,要想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就必须确定明确的培养理念。所以,心理学专业的领导,应该走出学校,到各个用人单位了解他们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需求有的放矢的设计培养理念,从而使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的被社会所接受。

2.建立核心课程体系群,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都遵从了“大而全”的原则,特色不够突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也都比较浅显,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第二步就是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学校应用学专业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凝练特色,在特色的基础上建立核心课程体系,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心理学中比较核心的课程知识,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基本知识结构。

3.突出课程技能训练,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要想使心理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使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高校应根据心理学学科的特点,多开设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课、实践课,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技能课程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固化、吸收,使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真正的变为自己知识。这样,高校就必须围绕这些技能课程重新设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围绕着实验和实践技能课程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诊断、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测评等为主线制订培养方案,提高实验、实践课程授课比例,同时相关教师应围绕培养方案从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以及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这样学生在毕业后就能立即到相关行业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从而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应用”能力培养途径

1.改变传统观念认识,强化“应用”理念。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上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目前大多数高校心理学专业的师生对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浅显,缺乏深层次质的认识。即使在观念上已有认识,但受条件、环境、基础等因素的限制,应用教学的重要性也只停留在表面阶段。因此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首先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认识,彻底改观重理论轻实践的认识,让所有心理学专业的教师认识到“应用”的重要性,摒弃以往闭门造车的做法。同时心理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应用”为核心,将实践安排贯彻于整个培养过程中。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着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差是心理学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想真正摆脱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就必须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心理学专业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积极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培训、参加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第二,组建专职实验教师队伍进行实验教学,以保证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第三,通过引进的方式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心理实践工作者指导实践教学。

3.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完善实验教学设施。目前有不少高校所设置的应用心理学实验室都存在实验室功能单一、现有的实验设备类型和数量少且设备陈旧等问题。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加强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可以改变人们认为心理学是社会科学的误解,加快人们对心理学从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的认识过程;第二,实验室完整的设备可以扩大心理学专业开设实验课的规模,大量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授课模式,使过去书本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三,实验课的开设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吸收,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建立面向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是关系到整个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完全可行的重要问题。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必须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建设。基于此,本文提出“1+2+3+5”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基本建设思路为:圍绕“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三维课程体系的建立、学生五会能力的培养”来搭建实践体系。“一个中心”,即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心理服务能力为中心,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两个方向”,即适应社会需求,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覆盖“职业心理辅导”和“社区心理辅导”两个方向;“三维课程体系”,即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形成由心理学素质课程、技能训练课程、第二课堂构成,充分实现心理学素养与专业技能联动的“核心+实验+实践”三维一体课程体系;“五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在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五会”能力,即搭建会讲、会做、会策划、会宣传、会咨询的实践能力评价体系。

5.加强社会联系,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高校必须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深入实地的了解社会相关机构的实际需求,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围绕专业培养方向建设一批专业服务能力强、行业分布合理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些教学基地应涵盖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社会服务三个类别,具体包括如:幼儿园、中小学、居委会、家庭教育中心、心理咨询机构、管理结构、早教机构、各种企业等。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去这三个类别的机构进行实习、见习等活动,既可以使这些机构充分了解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又可以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使学生实习结束后能够回到学校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又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层面与不同领域社会需求,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学校应与各实习基地签订专业实践指导协议,聘请有关负责人和指导专家担任校外导师,定期召开实践教学工作研讨会,共同讨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与培养规格。

参考文献:

[1]孔繁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做强地方本科院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鲍谧清,韦洪涛.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继续教育研究,2011,(5):134-136.

作者:庞楠 王成刚 张秀军

第二篇: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格心理学”本科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人格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合适的教学内容,还需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在教学中应妥善处理好课程考核问题和理论知识的本土化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应用能力。

【关键詞】应用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

“人格心理学”是高等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主要涉及人格理论和人格研究两大知识领域。人格理论是对人性及其差异进行描述与解释,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及控制。而人格研究是对人格及其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进行验证的过程。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的基础,而人格研究则是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高等院校在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阶段开设“人格心理学”课程,需要凸显其应用性,除了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人格理论知识,还应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高等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格心理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人格心理学”教学大多强调人格理论的讲解,忽视了人格研究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如何在“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中更好地将人格理论与人格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从“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对“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1.“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明确、合理、可行的课程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必要前提,对课程教学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但要注重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领域中去。目前,高等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依然以“大而全”的知识贮存为主,忽视了“人格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教学。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重点是掌握人格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领域中去,如在临床中的心理咨询、在监管场所的心理干预,对药物滥用者人格的分析及干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社会上各用人单位开展的人才测评与选拔工作等。所以,明确可行的课程教学目标是“人格心理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基础,一般在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制定过程中得以体现,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和实现。

2. “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高等院校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方面,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完整教学过程。首先,选择合适的“人格心理学”教材。目前“人格心理学”的本科教材版本很多,但是适用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材却并不多见。很多教材都倾向于对人格理论的介绍,也有部分教材专门增加了人格测评的专章,但总体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其次,选择合适的内容。很多教师都过分强调了人格理论的重要性,过分注重对人格理论的讲授,而忽略了“人格心理学”理论与生活实践层面的结合。出于对体系的完整性考虑,“人格心理学”教材编排中可以侧重于理论知识的阐述,但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教师应该有所选择,重点培养学生对“人格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例如,针对生活中问题解决、人际关系、健康、职业等几个方面的“人格心理学”知识应用,可将其作为几个独立的章节;再如,针对人格评估部分,主要向学生讲授人格评估的方法、人格评估量表的使用等;人格培养也是应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格形成与发展、人格改变和塑造的方法等。

3. “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途径,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得以展现的手段。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受教学条件和教学理念的限制,教师多采取大班讲授形式进行“人格心理学”教学,虽然有教师采用案例教学,也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实行了互动式教学,但较少使用小组学习/讨论、基于问题的学习、交流分享等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这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深入,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在“人格心理学”教学和人格教育的实践中发现,仅仅通过简单的知识讲授来进行人格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格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与讨论、小组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等有机结合,特别要注重“学以致用”,即在学习人格理论时,尝试使用理论知识对自己、家人和朋友进行人格分析和人格评估,对比各种人格观点,并进行有选择的反思和应用,以便更好地掌握“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使用以学生体验为主的多样化的教学辅助方法,把课堂教学和案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案例体验式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特点和规律,结合“人格心理学”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或案例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使用学到的人格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教师应精心选择案例,并根据案例涉及的理论知识事先设置相应的问题,以便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发散式思考和讨论,以体验、理解和领悟教学内容,并在实际操作中深化理论理解。案例教学不仅使“人格心理学”理论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又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思维,深入浅出地理解抽象的“人格心理学”理论,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案例虽说具有个体化的特点,但也可蕴含具有普遍意义的与人格理论相关的内容。

此外,教师在人格理论的教学中还可以尝试采用基于小组的教学(team-based learning,TBL)模式改革。先将全体学生分成4~6人的若干小组,设置小组讨论主题,如社交焦虑、抑郁、亲社会行为、幸福感等,供小组选择。根据课堂讲授的各种理论观点,收集相关资料,结合国内外该主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最后,教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与总结,引导并把握小组学习的方向。在小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应用为目的,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充分体现了理论学习的应用性,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形式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对“人格心理学”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

1. 教学效果的考核问题

“人格心理学”课程学习的考核形式一般都比较单一,主要采取笔试形式考核学生对主要人格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这种考核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主观上认为“人格心理学”学习的目的和考核只有“掌握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这一唯一标准,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考前背诵课本理论知识,就可以达到考核要求。这种传统的考核方法是“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进行考核的要求,会导致学生缺乏对“人格心理学”知识的深刻理解,难以提升应用“人格心理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应修订教学大纲的考核要求及考核形式,改变单一评价形式,增加对实践环节的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对人格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具体可以包括对案例体验讨论、小组学习等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还可以考核学生应用各派“人格心理学”知识分析人格的能力,以评估报告的形式进行评价。

2. 教学内容的本土化问题

本土化就是使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和我们固有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有很高的契合度。“人格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西方心理学的人格理论及应用为主,缺少对中国人的人格理论体系及应用的探讨。由于中西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这对应用心理学在中国实践领域中的应用造成潜在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选择并讲解中国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与“西方人格心理学”理论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以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视野和思维去思考、分析问题,并鼓励学生树立承担心理学本土化大任的理想。

总之,“人格心理学”教学不仅是传授人格知识理论及技能,更是师生人格的互动与积极品质的教学相长。在“人格心理学”的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改革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更应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出更多充满希望和幸福感、具有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适应社会环境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魏昌武.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2,(1):317+228.

[2] 王玥,张伯华.案例体验式教学在中医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4,(5):799-800.

[3] 衡书鹏.人格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培养的效果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2,(2):31-33.

[4] 朱婧.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的本土化改革初探[J].大學教育,2015,(5):120-121.

[5] 王承清,崔立中.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31-34.

(编辑:秦俊嫄)

作者:朱千

第三篇: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环境心理学”课程的引入

摘要:为确保风景园林学学科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大学本科专业教育作为培养风景园林学科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高级人才的基础阶段,当务之急是构建完善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针对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现状以及当前专业教育在课程体系完善方面存在的问题,尝试将“环境心理学”这门新的专业课程引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从而满足快速扩展的风景园林事业对应用性、复合型、专业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风景园林 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环境心理学 课程引入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人居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而这些挑战为园林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现代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也在日益提高。但是,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大学本科专业教育是培养风景园林学科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高级人才的基础阶段。因此建立完善的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着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从业能力以及理论研究水平,关系到该学科的未来发展,从而解决社会需求量增长和专业人才培养输出欠缺的不平衡矛盾。

1 风景园林专业发展的需要

自1900年,哈佛大学设立了美国第一个风景园林专业(Landscape architecture),标志着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建立。在我国,正式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在取得显著教育成就的同时,由于风景园林学科自1997年一直被作为建筑学一级学科中城市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的一部分,学术地位大大降低,从而使该学科的教学、科研等活动大多是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的名义下进行,内容与名称严重不符,导致无法与国际同学科接轨,造成学术思想混乱,而风景园林分属不同学科门类,学科门户之见和分化严重,人为分割导致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完整,直接影响构建专业培养课程体系时存在盲目和局限等问题。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城市生态化发展要求为中国风景园林事业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面对诸如上述日益凸显的学科发展问题及社会关注问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对此做出了重要调整,在已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显示,将“风景园林学”正式列入一级学科,这一调整标志着风景园林行业从国家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和认可,预示着风景园林教育春天的到来。目前我国已有184所高校设立了风景园林专业,并且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递增。业界人士纷纷呼吁,为确保风景园林学学科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本科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在协调学科建设与行业发展的同时,满足快速扩展的风景园林事业对应用性、复合型、专业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1]。

1.1 现行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设立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大体上都按照已故的汪菊渊先生对于我国的“风景园林”学科所划分的层次进行构建。其主要分为三个主要的层面: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大地景观规划[2]。其中以“传统园林学”为重点,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树木学、园林工程、园林艺术、园林史等,而这些课程占了本科专业教育的绝大多数课时;以“城市绿化”为专业教育的并行侧重点,主要开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规划原理等课程;以“大地景观规划”为本科专业教育提升,主要开设风景名胜区规划等一系类的拓展课程,但是这个层面的教育由于受到教学课时以及课程体系的限制,没有构建出完整的体系和教育目标,从而导致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宏观研究内容及方向把握不准确。而“大地景观规划”是学科应对当代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挑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策略,是学科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研究的课题,其任务是合理利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的生活境域,从而用理性的分析以及可行的发展策略来解决当下人地关系失衡、环境恶化、自然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等尖锐的社会问题。在现行风景园林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也正是由于认识到风景园林业务范围已从原来单纯的规划设计转换为保护利用、恢复更新等发展研究趋势,最经几年在一些风景园林专业院系中出现了与景观生态学相关的课程,更有完善者甚至建立了“场地认识和分析”相关的介绍、体验类课程,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框架更趋于完善,从而使得设计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1.2 课程体系中引入“环境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在完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時,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也为风景园林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其实就风景园林目前的发展趋势,溯其根本,就是解决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而园林本身就是为人服务的。因此作为专业从业人员,经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设计?”回答有若干种,但是有一种最具代表性—— 是“为了寻求某种变化”,那么“为什么要变化?”肯定是要满足某种需求,那么“是谁的需求?”这个答案唯一,即为“人的需求”。因此经过这样一个设计反思的过程,即可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园林设计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做到人性化设计。而这个过程是要建立在对场地合理的分析和研究之上,借助景观生态学等知识的宏观把控,运用园林规划设计的微观方法,才能促成一个完整的设计。因此从课程体系完善的角度考虑,将“环境心理学”引入,是对专业设计过程培养最好的补充和铺垫。而环境心理学作为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应用型学科,着重从心理学和大众行为角度,探索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发展。在人与环境之间坚持“以人为本”,从大众行为和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对现代景观设计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如图1所示)。

1.3 “环境心理学”在风景园林中的发展应用

环境心理学应用到园林设计中,激发了景观设计新的研究方向,促进了设计对人的需求的关怀,实现设计环境的最优化,为很多细节提供了设计理论和依据。将环境心理学研究成果运用到园林设计中,解决了许多除设计因素之外的现实问题,取得了行之有效的景观影响。

就目前环境心理学在风景园林中的研究现状,国外在此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学及其对园林设计的一些影响,如由Almo Farina和Andrea Belgrano提出的“中立基础园林、个人基础园林、观察基础园林”三种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原生态假设理论;再如Jader Tolja和Clara Cardia通过实验证明一个人的心理因素能够影响空间认知,空间体验和空间说明。二是研究大众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截取相关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园林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的公园设计以及扬.盖尔对于如何使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支持或引导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且景观中的环境心理学理论在考虑特殊人群的设计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的关注理论研究,将重点投射在运用国外的研究理论,在具体设计中加以改进和完善。综合国内外的综合研究成果,现在的景观设计重点是关注景观与人的相互影响和关系,而非景观本身,这是环境心理学带给景观专业新的反思和研究方向[3]。其中,环境认知理论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人际距离—— 亲近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对景观场所设计的影响;个人气泡、领域性、私密性特征在园林景观体验中的把握,甚至色彩感知对园林景观的影响都将成为每一个专业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4]。正如彼德 .沃克所说:“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如同一个编剧,如果他的景观设计得好,那么每个是使用者就如同在剧目中的演员,尽职尽责地演着编剧为他导的剧”,由此可见,如果掌握了大众行为中所蕴含的心理需求,那么景观设计作品的使用频率和社会评价将会大大提高,从而使对景观使用者的控制从无序走向可控化。

2 “环境心理学”课程缺失对专业培养的影响

在现行的风景园林本科课程体系中,作为设计根本和前提的“环境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内容并没有相应课程的讲授,只是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涉及到具体设计内容时,浅显地分析下此类型园林项目对适用人群该如何进行考虑,但是理论深度和广度远远不能解决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当然也有一些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中虽然设计到心理相关的课程内容,但是由于心理学范畴较宽泛,讲授没有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以及针对园林专业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使学生感觉所学无多大用处,因此造成学生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的现状。由于“环境心理学”自20世纪70年代形成,在30余年的发展中已形成一套基本完善的理论系统,并且其在园林中的应用探索已步入了深层研究,因此只把这方面的知识仅作为一门园林专业基础课上分散讲授的内容,一方面难以保证学生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使这类知识在相关设计中得实用度大大下降。

2.1 导致设计目标不明确

“环境心理学”课程的缺失,直接导致学生在完成设计任务时盲目拼凑、目标不明确,缺少对景观与人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只注重方案形式的漂亮,忽略场地功能的考虑,最终使方案的认同度和操作性降低。比如无论是设计那一种类型的园林绿地,都存在诸多环境心理因素方面的考虑,不仅要满足各类人群使用的功能需求,更要通过一系列环境与人的关系的分析来充分展示景观对人的吸引力,从而控制人对景观的感知。只有这样,设计的内容才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标的实现某种使用需求。

2.2 对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在教学方式上,任课老师在布置“园林规划设计”或者“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不同设计作业时,虽然一再强调学生要对整个地块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并提倡人性化设计,但是学生仍然感觉对此要求无从下手。因此,作为讲授者,应该改变枯燥的纯理论教学,试着引导学生以一个景观使用者的身份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从景观认知过程及景观行为的空间格局等多重角度,培养学生在景观设计中的“多身份”扮演的假象能力,推导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和要求的方案,再借助环境心理学中关于大众行为与景观的关系,不断地提高方案的可操作、实用、舒适性。

2.3 引发对传统设计程序的反思

我们现在做设计,一般采用直线型设计程序(如图2所示),从解读任务书完成设计纲要,确定设计方法和内容,再到最终的设计实施,全程建立在设计师在独立思想之上,没有使用者的参与。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合理的设计程序应该是环形设计程序(如图3所示):通过对设计纲要的理解从而预测出设计目的,或者说是设计构想、意图或假设,然后通过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法对这种设计意图进行恰当的表達,至此是没有使用者的参与的,与传统设计程序所不同的是,在设计实施之后,新加入一个设计环节,就是对所设计的内容进行使用后评价,得出结论,从而验证当初的设计预测是否准确,如果条件容许甚至对方案进行合理修改,可以说这个过程为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第一手参考信息。这种环形模式使我们的设计更趋于完善,提高了景观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公众对景观的认同程度,这种程序才是良性的可持续性设计发展之路。

3 “环境心理学”课程的引入

针对当前的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及专业的核心教育目标,“环境心理学”课程应作为当前专业核心课程“园林规划设计”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课程的先行课程,起到普及环境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内容和具体方法的作用。同时,为了避免纯理论讲授的单调枯燥,本门课程可以引入“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不同的心理反应对景观认知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总结各种设计信息和参照依据,从而为核心课程的开展铺垫合理化设计的理念。本门课程的主要知识体系由认识人的基本行为开始、在认识交往的基础上规划设计面向交往的景观场所、了解景观行为的空间构成、从景观感知到如何提升景观认同度、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调查作业五个主要部分组成,课程答题的建设构想(如表1所示)。

4 结语

约翰.波特曼说:“如果我能把感官上得因素融汇到设计中去,我讲具备那种左右人们如何对环境产生反应的天赋感应力,这样,我就能创造出一种为人们所能直接感受到的和谐环境。”这个和谐环境就是人们所期盼的完美空间,也是园林设计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园林景观设计溯其根本,就是“以人为本”,创造出人与环境高度和谐的生产环境,而人类对环境的感知往往比环境本身更为重要,因此,评判园林设计成果的好坏,不能仅仅以美观、实用为唯一标准,而是要换位思考,以使用者的身份去感受景观的作用[7]。由于每个人的身份、地位、年龄、经历等都存在差异,因此对同一个景观的认知也存在差异,这也就是说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最人性化的设计,这也就回归到了现在风景园林专业培养人才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以人性化的设计,实现人们对美好生存环境的渴望,这是对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要求,更是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雄.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8(1):3-5.

[2] 张善峰,许大为.风景园林本科课程体系中“场地认识与分析”课程的引入[J].高等农业教育,2010,7(7):49-52.

[3] 孙雪芳,金晓玲.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8(4):162-165.

[4] 张溪明.环境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5):349-351.

[5] 李允菲.环境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陕西林业科技,2009(2):133-137.

[6] 徐岩岩,牛海珍.环境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及对其研究的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09(4):115-116.

[7] 冯茜茜.园林景观设计中心理学思维的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06(2):36-37.

[8] (美)阿尔伯特·拉特利奇著.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王求是,高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9] (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作者:杜娟 李东徽 李甦 朱燕蕾

上一篇:体育生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生科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