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与现代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网络环境以其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化,教学信息储存的大容量化,教学过程具有的自主性、交互性、协作性和开放性,以及对学习资源的共享功能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全新的学习方式,让我们看到了多媒体网络作文有着传统作文无可比拟的优势。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作文教学与现代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作文教学与现代教育论文 篇1:

作文教学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的途径

纵观语文课程改革之前的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这都是老话题了。原因何在?人们往往对教材、教法议论得较多,而很少从思想观念上去找原因。然而,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纯粹是一种陈旧的封闭型的。方法单一化,操作机械化,训练程式化,目标简单化,思想被束缚,课堂被禁锢。作文教学完全遵循“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单轨道运行规律。这种封闭僵化的作文课堂教学使课堂泯灭了生命的活力,完全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师的指令式作文,局限于学生的任务式作文,局限于作文的技能教学,局限于作文的评定结果,全然忽视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作文教学观念应该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的作文观念转化,树立“大作文”教学观。

一.作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

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述了新课标下的作文具有开放的性质,在这里我们认为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也需要开放型课堂。语文课程倡导一种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课程,作文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要开放并富有活力。作文教学,不应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活的教科书,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去开源引流,把作文教学向课堂外延伸。

一方面,加强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作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也是相等的。初写作文往往遇到想写却写不出的矛盾,原因就在于封闭性。许多学生整日在家庭、学校之间穿梭,生活的封闭性导致思维的封闭性。作文教学应始终向学生的生活、思想、认识、情感、志趣以及知识实际开放,向社会、学校、家庭开放,把学生的视野引入万花筒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生活,力求使作文练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使作文教学的内涵与生活的内涵保持一致,通过开放,搞活作文教学,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除此之外,加强作文教学与社会综合实践的联系。作文来源于生活,实践是作文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去观察社会,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社会生活为初中生写作提供条件和广阔空间,学生的社会实践锻炼了学生的作文能力,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学会了作文。

二.作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是每次作文训练的“将军”,站在三尺讲台上,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发号施令”,作文的思想内容如有“越轨”,则“格杀勿论”。学生成了教师作文教学的奴隶,学生的一篇篇书面文章则成了教师“口头谕旨”的一纸笔录。教师沉迷在“惟我独尊”的作文专制教学之中,从不思辨;学生束缚在“唯命是从”的作文命令性表达之中,“唯唯诺诺”。

我们常说,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一个墨守陈规的教师可能在一次次对学生答案的规范中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创新的意识。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从作文教学的“专制”角色转变为学生作文训练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作文教学的中心地位转变为一个参与者、合作者,成为与学生合作的好伙伴。完全体现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没有过去那种“师道尊严”。

一方面,要把教师的作文指导渗透到整个作文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是由于作文教学虽然重点在课内,却涉及到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所以完全可以深入学生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共同活动尤其是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潜移默化地分层进行指导,其效果远远超过在课堂上的长时间集中指导。

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发扬创新精神,在作文教学中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师要树立“教育者必须是创造者”这一现代教育观念,勇于在实践中探索,从封闭、单向、趋同的传统作文教学思维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自己探索创新的才能,设计出富于创意的作文教法,点燃学生作文思维的火花。同时,教师要营造有利于发展学生作文创新思想的环境,让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传统的作文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在学生面前往往“惟我独尊”,这严重阻碍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亦步亦趋、唯唯诺诺,缺乏作文个性。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作文的个性,给其作文的创造力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有了宽松的作文课堂气氛,学生的作文思维冲突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作文教学要打破学生的被动局面,向挖掘学生作文潜能方面转化。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动地位,学生处于教学的从属地位,即教师是作文的施教者,学生是被教师施于作文教学的对象,是为了教师作文教学的需要而配合作文的对象,学生则完全成为了作文课堂的附庸。由教师布置完作文题目讲解一番之后,学生或精心模写埋头苦干、或咬着笔头苦思冥想,或拿出作文书籍准备参考“克隆”一番,如此这般,学生根本不是在随心所欲,畅所欲言,而是处于十分被动的状况下“做文章”,学生的作文兴趣没有调动起来,作文潜能也没有挖掘出来。这是一种单调的、被动的作文训练方式,不利于活跃思维、发展能力。因而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自主学习,自主作文。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作文时间,让学生自己操作、思考、想象、观察、实践,增加课堂上学生参与作文讨论、交流、充分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从“指令性”的写作困境中挣脱出来,从被动的作文状态中解放出来。把作文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作文潜能。

四.作文教学要由单纯的技能训练,向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转化。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中狠抓技能技巧的训练,把综合性极强的作文分割成若干条若干块。写作的技能技巧不是不要指导不要训练,问题是应放在怎样的位置上,怎样指导,怎样发挥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的作文应该是鲜活的,有灵性的,有真情实感的,有青春气息的。纯技能技巧的训练,抽掉了内容的真实、情感的真挚,搞文字上的排列组合,像窗花、纸花一样,感人的生命力没有了。虚话,假话,空话,不是发自肺腑的,从根本上违背了作文教学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本意。学生学写作,是学语言,学观察,学思考,是学认识生活,学审视美丑,学体验人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着力于学生作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作文教学要由纯粹的重视评定结果向重视作文过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作文教学中,只讲结果,不重过程。教师往往只关注本次作文结束之后,哪些学生的作文符合本次训练“要求”,哪些学生的作文合符教师的作文“规范”,哪些学生的作文写得离谱等等,然后,教师用红笔打个分数作出评定,下次作文训练之前再来个“宣判”,一次作文训练就此结束。

学生在拿到教师评定好的作文时,往往也只是瞧一眼作文分数后就把作文本扔在了一边,一次作文训练的过程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在不该结束之时就草草收场,作文基础好的依然能写出令老师满意的作文而傲然对待作文训练;基础差的依然在老师和同学的鄙视中写不出好的文章来而漠然对待作文训练。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但要关注作文训练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生作文的过程,包括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学生的写作情感,以及在作文教学中所培养和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具有全面关注学生作文全程的教学观念。即作文前搜集、积累作文材料的态度和办法,作文中对材料的驾驭方法和作文的真实情感、真切体验的表达,以及作文完成后“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保证作文质量的环节。

新课标下的初中作文教学改革作为一种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思想、理念,它将突破传统语文作文教学的“瓶颈”,开拓语文作文教学的视野,展现语文作文的“人文性”。将作文教学引向课改洪流之中,奔向语文教育改革的美好未来。在实施新课标下作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初中学生在作文时,不但学会了说真话、心里话,抒写真情、表达实感,作文时有话可写,而且还喜欢写,特别喜欢写日记给我看,与我用笔交流,不再恐惧“作文”;也喜欢相互批改,完全改变了过去的作文状况。有些学生搜集了几本厚厚的资料,有些学生写了几本厚厚的日记,有些学生发表了好几篇文章,有些学生好几次获得了作文竞赛的大奖。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分享到了无穷的乐趣。

俗话说,教学的改革是一项创新的艺术。我想,只要我们每个教师敢于去创新,善于去创新,大胆去实践,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语文教育的春天将更加明媚,我们初中作文教学改革的艺术之花,将会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刘秋林,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责任编校:老 猛

作者:刘秋林

作文教学与现代教育论文 篇2:

论网络环境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摘 要: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网络环境以其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化,教学信息储存的大容量化,教学过程具有的自主性、交互性、协作性和开放性,以及对学习资源的共享功能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全新的学习方式,让我们看到了多媒体网络作文有着传统作文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从丰富学生的作文思路、拓宽作文交流渠道、不断优化作文评改方式等方面,在网络环境下对作文教学方式加以改进。

关键词:网络环境; 作文教学; 改进策略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尤其是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必然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重大的变革。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也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多媒体网络作文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以多媒体网络为写作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作文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与创造能力。

一、网络环境下必然推进小学作文教学的新一轮改革

1.认识网络环境及其特点

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或者只是由计算机网络所组成的简单的物理空间,更包括了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随着对网络教学环境研究的深入,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师生之间,教学者与教学材料、支持系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而,在教学工作中,网络环境更多的是指网络资源、网络工具以及网络使用者的有机结合。

网络环境以其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教学信息储存的大容量化,教学过程具有的自主性、交互性、协作性和开放性,以及对学习资源的共享功能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全新的学习方式。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尽快更新观念,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所营造的优化的教学环境,促进学习活动更加高效地开展。

2.正视传统作文教学的种种弊端

多年来,作文一直是令广大师生深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用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花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很多学生还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怕考作文。尽管书店里各类作文指导书籍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但我们拿来细细研究一下,很多文章的风格几乎同出一辙,内容大同小异。等到学生毕业走出校门,踏进社会,甚至连一般的求职信、工作计划、总结也写不好。我们不禁要问:作文教学,社会需要的你给了多少?这足以反映出传统作文教学社会效益的失败。

另一方面,传统作文教学因压抑个性已造成了学生无形的内伤。学生每写一篇作文,常常是按照书本的范围,考试的要求,教师的指导完成的。为了考试,教师千方百计地传授“作文秘籍”。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完全是被牵着鼻子走,没有自由的空间。作文内容的单调,写作格式的刻板,作文要求的成人化、过于文学化,使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作文中自然看不到学生个性的发挥,也就谈不上“敢为天下先”的创新了。

3.多媒体网络作文有着传统作文无可比拟的优势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一个以多媒体网络教育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它必将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注入新的内涵。需要说明的是,这绝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乃至整个教学体系的根本变革。多媒体网络作文就是现代教育思想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

多媒体网络作文并不是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只是把多媒体网络当作辅助写作的工具,具体一点来讲,它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多媒体网络为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作文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改进策略

1.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拓宽学生的作文思路

1.1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进行网络创作提供快捷与方便。在网络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查阅到各种各样与写作有关的信息。比如在学习《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时,学生通过上网了解了大量关于火星的信息资料。课后,同学们又通过各类专题网站,在网络中进入了神秘的太阳系。漫游之后,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资料,并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编辑成文,并配上形象生动的画面。可见,正是网络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余,通过个性的表达与创作,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情感,同时也更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1.2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引导学生更加充分、自主地创作。在网络作文的课堂上,不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生活和感受为题材。学生在作文时有可选择性,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单独或小组讨论交流的机会。每次作文,老师都可以提前在网上征集文题,同学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或所熟悉的内容去出文题,然后进行讨论。老师再适当作一些补充或提示,每个学生就可以到网上创作了。这种做法使得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可以自由地去创作。同时,每个学生在有竞争性的讨论中,积极思考文题,不但可以从自己的思考中获得创作的信息,还可以从同学们的观点中激发创作的灵感,进一步突出网络作文贴近生活,关注社会,注重实用,形式灵活的特点。

例如,学完了课文《烟台的海》,同学们被那四季特色鲜明而又神秘莫测的大海所深深地吸引。于是我们布置了关于海的主题作文,学生从网络中找到各种各样海的资料,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后展开写作。有的写看海,有的写海的童话,有的写海底世界,有的写关于海洋环保的文章,内容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

当然,网络作文并不一定要给学生定主题,学生可以自由从网络中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创作,老师不作任何限制,作一种休闲式的写作。这对于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展现学生创作的个性有着很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2.网络环境下,进一步拓宽作文交流的渠道

2.1合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促进作文的交流,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及水平。传统的作文只有教师一位读者,这种封闭性难免让学生形成惰性而应付差事。所以,网络作文首先要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发表到网上,包括上传至QQ、微信、微博等现代网络交流平台。读者不但有教师、同学,还有亲人、朋友,甚至毫不相识的人。因此每位学生都想把自己最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别人,同时跟贴式的交流及作品点击率等也是学生作文的兴奋剂,激发了学生展示自己、努力向上的欲望,自然会认真努力地去写好每一篇作文。

2.2网络的娱乐性,使作文交流寓教于乐。借助网络优势,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交流的热情。在网络中可以创设聊天讨论的模式,置身其中,学生会减轻原本具有的学业心理负担,在“玩”中做与学,在主动与从动中,学生真正主宰了自己的行为。可以指点他人,也可以评价自己,可以批判,也可以申辩,没有课堂里的拘谨与约束。一人一机的独立,虚拟世界的网络环境也给了学生最大的心理自由空间与自我满足感。如果有所忌讳,甚至可以用匿名的方式发表言论与看法。在平台中,老师也是一个参与者,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亲和力。网络课堂让师生均能获得较大的愉悦感。

3.网络环境下,不断优化作文评改的方式

3.1利用网络的快捷性,提高作文评改的效率。传统的作文评改,大都以教师先改后评的方式进行。从写作到反馈最快也要一两个星期,学生的热情在期待中冷却,作文中的问题在期待中淡化,因此占去教师大部分时间的作文批改往往收效甚微。网上评改缩短了师生交流沟通的时间,在师生互动中即时反馈信息,从而将改与评一气呵成。再者,对教师来说,像“发帖式”作文评改形式,可以统揽全局,对学生的网络活动一目了然。哪位同学的文章好,受欢迎度(人气指数)高,一看后面的跟帖数量就一清二楚了;哪位同学的点评到位,哪位同学的理解有偏差,在浏览跟帖的同时,教师可以直接指出,也可以参与者的身份发帖委婉提醒,从而使作文的评价更为高效、科学、公平、合理。

3.2发挥网络的互动性,创造多元对话式作文评改的模式。传统的作文评改主要是单一性的教师评改方式,极少能有学生与教师对话。但网络环境下的作文评改,不但实现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而且学生的家长也可以通过跟贴的形式点评自己孩子的作品,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组织本班学生与其他班的孩子互议互评,在学习中互为人师,互动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选择交流对象,共同提高,从而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不平等格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进行平等交流、真诚沟通、互相借鉴,各自生成和建构自己的认知。与传统教学相比,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创造色彩,并使学生多方面地获得反馈信息,这将大大拓宽作文评改的渠道。

三、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网络环境为我们作文教学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带来了作文教学模式的变革。但在教学探索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思考。

1.加强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进程和效果的监控

网络是一个浩瀚无边的信息海洋,学生一旦进入网络环境,课堂教学往往较难控制。所以,不仅要关注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问题,也必须采取一定的监控手段,只允许学生在相关专题网上活动。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写作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监控。学生上网前,教师要给学生交待清楚目标任务和要求,以及完成任务必要的时间限制。

2.实施网络作文教学,师生信息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网络作文教学过程中,建设作文专题学习网站,需要教师搜集、处理、整合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并要和信息技术教师一道设计、制作专题网站;学生在线选材、在线构思、在线表达和在线评改时,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浏览网页,用计算机录入,通过网络发表和交流意见等,都必须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操作的技术。因此,师生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3.实施网络作文教学更需要控制班级人数

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更适合于小班化教学,因为学生在线选材、构思、表达和在线评改都需要教师的个别指导。人太多,教师深感力不从心,必定会影响教学效果。加上众多的人在专题学习网站上浏览信息,也会影响网络运行速度。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作文教学,符合教学改革的需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开辟了作文教学的新途径,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评价模式,使学生作文内容更丰富,交流更充分,评改更科学、更合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与评鉴能力的提高,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展示了作文教学创造性的魅力。

作者:牛雨

作文教学与现代教育论文 篇3:

“学生办报”式作文教学的尝试

摘 要:作文教学要有效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学生办报”式作文教学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作文教学模式的一种实践,有利于激发写作兴趣,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模式;教育技术;学生办报

“写作不应成为折腾学生的事情,而应成为他们欢欣向往、跃跃欲试、以求一逞的事情。”[1]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仍不尽如人意,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面的盲目性、低效性和功利性;二是学生写作方面,表现出学生“动力性困难”(即写作兴趣、写作热情、写作自发性和写作积极性方面的畏难情绪)、“能力性困难”(指学生写作技法和技巧等操作性方面的困难)[2]以及为了“应试”、“应师”[3]而作的“伪作文”现象的普遍存在。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正在由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变。作文教学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语文教育工作者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如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式作文教学、创设虚拟社区学生批改作文[4]以及网络环境下基于blog、QQ平台的作文教学[5]等等。本文试从学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角度,通过学生办报,打造学生作文发表的天地,创新作文教学的模式方面做一些尝试与探索。

一、“学生办报”式作文教学

“学生办报”式作文教学,就是在作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办报的形式,给学生的作文提供一个发表的天地,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掌握写作方法并养成写作习惯,最终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1.“学生办报”的实施。

(1)成立“书友会”。“书友会”是“学生办报”的组织机构,“书友会”以爱好相同、志趣相投为原则,以定期“出资入股”的方式添置图书,资源共享为目的。一个班成立多个“书友会”,每个“书友会”人数可多可少,但每位同学必须参加其中一个“书友会”。并给“书友会”命名,如本学期七(1)班的“轩语坊”、“流星雨”、“月下听雪”、“燕雨轩”等等。

(2)引导写作。写作是“学生办报”的基础,也是归宿。引导学生创作不同体裁不同样式的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童话、寓言、故事,甚至幽默笑话也可以,只要是写作,“创作”。完稿后要求学生自行认真修改。

(3)创办小报。以“书友会”为单位,创办同名小报。学生首先收集本会成员稿件并反复修改定稿,然后将作品录入电脑,请擅长电脑操作的同学进行排版编辑和美编,制作样报,最后交付印刷。小报分为普通版和精品版,普通版仅在本班内交流,精品版留有广告空间,可以获得运动服饰、眼镜、图书、早餐奶等等商家的广告赞助,并向校内外发行。

(4)收集反馈意见。小报既是学生的劳动成果,又成为作文教学的新型资源,教师利用这一资源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讲评。学生收集不同读者的不同反馈意见,为进一步创作提供了动力基础,并从反馈者那里得到启发,不断地发现并纠正错误,提高写作水平。小报的读者群如图:

2.“学生办报”与传统作文教学的区别在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改后讲评——再作文。而“学生办报”式作文教学是学生作文——进行修改——办报发表——接受评价——再作文。传统作文教学重视写作前指导,而“学生办报”式作文教学重于写作过程的指导、交流,及以后写作阶段的修改、发表、讲评、反馈。

3.“学生办报”既是一项学生活动,又是一种教学行为,是以“学”为主的学生创作和表现的过程,所办的报纸又是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资源给予呈现和利用[6]。

二、“学生办报”作文教学的优势

1.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了作文教学的模式。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作文教学面临着如何与这些技术的整合问题。“学生办报”式作文教学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注重从学生“学”的角度而非从教师“教”的角度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了作文教学模式。

2.提升作文教学的目的,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作文只是为考而练,为考而写。教师也在为考而教,为了应付考试,押题猜题,甚至于让学生背范文。“学生办报”式作文教学强调的是“为表现而写作”,学生写作是为了发表,为了表现自己,为了实现自我,不再仅仅是为了分数、为了应试、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写作,倡导自由创作,希望自己的才华得到展示,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为生命的美丽而作”,“让心灵欢歌”。[7]

3.延伸作文教学的课堂,打造学生作文发表的天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学生办报”有效地延伸了作文教学的课堂,美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罗伯特·希尔里奇博士在《儿童作文教学法》一书中提出了“课堂作品出版法”[8]。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将作文制作成“学生的书”,在班级、学校或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传阅,使他们拥有更多的读者群(特别是同龄读者),可以满足他们的好胜心和认同感,激发写作的欲望。按照马斯洛的观念,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和需要。学生将作文发表的欲望在作文完成之后强烈表现出来,一旦习作成为指向发表的写作、成为学生自我表现和才华展示的主要形式与方式,文章一旦通过“办报”得以发表,学生将源源不断地获得写作的动力和能源,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成就意识。调查显示,采用“学生办报”式作文教学的班级,喜欢写作的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班级,害怕写作和不喜欢写作的人数明显减少。

4.创新作文教学的评改模式。

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的读者只有一个(即语文老师),写作只是为了迎合老师,希望获得唯一的评判者的好评。学生的作文在老师的眼里永远是不好的,难得满分。学生只有写的资格而没有评价和修改的资格,整个评改过程对学生而言处于“暗箱操作状态”,即学生完全不知道教师从哪些方面按什么标准怎么给自己打分,他们只见到评价的结果,而作文讲评也由教师包办,学生只能听凭教师评头论足。“学生办报”式作文教学,首先解放了老师,从两个班的100多本作文本“精批细改”的苦力活中解放出来,做一个不改作文的老师!语文老师只要乐于肯定、善于赞美,“即使是批评,也是为了更好地赞美。”把修改的权力和责任还给了学生,因为学生面对如此众多读者,完稿后就会进行精心修改,不愿出现任何的诸如错别字、标点符号的纰漏,更会锤炼语言,精心剪裁。所有的写作技法不再是老师的要求,而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为什么‘文似看山不喜平’?因为没有读者喜欢平淡无奇、一览无余、平铺直叙的行文,而曲折生动、摇曳多姿的描写则能引起读者更大的阅读快感。为什么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因为结构混乱、没有头绪、毫无章法的文章只能让读者生厌……学生站在读者的立场上,给自己提出严格要求,自觉地加强写作技能的训练,遵循写作的基本规律,精心锤炼语言。”[9]学生的作品让读者去评说,增强了学生自觉修改的意识。

三、“学生办报”式作文教学的机遇和挑战

1.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新课改的实施,为“学生办报”式作文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家用电脑的普及、学生普遍掌握了一定的电脑操作技术、印刷变得更为便捷和低廉,新课标的理念特别是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10]等等,都为“学生办报”式作文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营造了氛围。

2.“学生办报”式作文教学对语文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命题者、指挥官、裁判员。“学生办报”式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敬重之心的读者”,是整个写作过程的帮助者、促进者,是学生作品闪光点的发现者。要求语文教师提高文学修养做“一个有鉴赏力的热心读者”,可以引领学生思想的“一个有深度、有文采的思想者”,还是“一个能给学生写出示范文章的写作爱好者”。[11]其次要求语文教师掌握一定的电脑应用技术,如文字的编辑、排版,图形的设计、处理,与学生网络交流等。

参考文献:

[1]潘新和.把言说欲、言说权归还给学生[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1~2).

[2]马正平编著.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7.

[3]陈香瑶. “发表本位”动力学写作教学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

[4]周雪峰.浅谈网络信息技术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语文教学,2003,(1).

[5]赖玉能.一种基于QQ软件平台的网络作文教学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4).

[6]郑裕忠.“伙伴编辑”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5).

[7]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8]李冰霖.当前作文教学效益低下的原因与对策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jxyj/yuedu/200212/t20021203_13681.htm

[9]周国平.读者意识与写作意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9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1]转引陈香瑶. “发表本位”动力学写作教学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 薛春科】

作者:刘荣添

上一篇: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论文下一篇:语文课堂个性化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