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

2022-09-04

第一篇: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

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培养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赵晓斌

怀着对教师的崇拜,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我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安逸的事业单位,选择了教师这一甘做人梯的职业。教了十四年书,也当了十四年班主任。期间,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艰辛,更体会到了当班主任肩头那份沉沉的责任。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颗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是我工作的目标。今天,我结合多年来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肤浅体会:

一、先育人后教书

唐代诗人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为人师教育学生为人之道、处世之道尤为重要。先学会做人,再学做事,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同样作为一名教师,不应是人们常说的“教书育人”,而应是“育人教书”。我是这样认为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是这样坚持做的。

我从教十四年来,每接一批学生,都要给学生布置一个相同的家庭作业:“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目的是让学生亲自体会劳动的艰辛,进而感受到家长的不易——既要挣钱养家糊口,又要操持家务,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会感恩、孝敬父母的目的。这项任务雷打不动。2009年九月份接手路超同学所在班级六三班后,我同样让学生每星期回家完成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现在,即使星期五放学时我不说,学生也会主动去做,因为他们养成了习惯。

一天,焦作日报社的一名记者和两名主管、一名摄影师来采访我班路超,缘由是这样的:星期天,我们班的路超同学完成了家庭作业后,在大街上帮妈妈扫大街的一幕(他妈妈是一名清洁工)正巧被焦作日报社的一名记者看见。见一名小学生帮一位清洁工扫地,以为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孩子。于是便停下来仔细询问,得知他们原来是一对母子时,记者对路超的做法更是充满疑问。路超含着泪说:“我的妈妈工作很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了。干完活后,又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给我做饭、洗衣、干家务。我们赵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百善孝为先’,因此我要做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帮家长分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听着路超同学质朴的讲述,记者在大街上都感动地哭了,因为当今社会上像路超这样的学生实在是太少了,我们的社会正需要这样的好孩子、好学生来担当祖国的接班人阿!采访过程中,记者再次问路超:“路超同学,你之所以帮家长分忧,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受什么启发或教育呢?”路超说:“我之所以这样做,是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的结果,我有个好妈妈,更有个好老师、好校长。我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天上班会课时,赵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一首歌《母亲》:‘你上学的新书包有人为你拿,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病在那床上有人她掉眼泪,你委屈的泪水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就是娘……’听着听着,我哭了,我们全班同学也哭了,后来发现,赵老师也流眼泪了。从那以后,我便在心里暗暗发誓:用自己的所能去报答母亲。”

当报社记者问路超:“路超,你妈妈所从事的工作每天要起很早,你那么小,能起来吗?”“能,为了帮妈妈,我精神着呢!我所做的一切和妈妈为我们这个家所付出的,根本不值一提,所以不论严寒还是酷暑,我都坚持这样做。”记者又问:“路超,我们报社有个小记者组织,你愿意参加吗?可以免费。”路超摇了摇头说:“我不参加!”态度坚决丝毫没有动摇的意思,让我和在场的校长、记者吃惊不已。路超大概猜中了我们的心思,立刻又接着说:“参加‘小记者’可以提高我的写作水平,是件好事,可我没有时间,我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还要帮我的妈妈,她太不容易了!”

记者采访结束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为路超妈妈有个这样孝顺、体贴的好儿子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我为我能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二、爱生如爱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真谛在于爱.曾看过一篇有关三毛的文章,著名女作家三毛读初中时,作文极好而数学极差,为了对得起父母和老师,她硬生生地把数学题死背下来。三次小考,数学都得了满分,但数学老师认为她成绩提高百分之百是因为作弊。她是个倔强而又敏感的女孩,并不懂得适度的忍耐更能保护自己,就直言不讳地对老师说:“作弊,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是老师,也不能这样侮辱我。”结果,被冒犯了的老师气急败坏,单独给她发了一张她根本没有学过的方程式试题,让她当场吃了鸭蛋。之后,用蘸了墨水的毛笔,在她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饼,然后让她转身给全班同学看,又让她到教学楼的走廊上走一圈。这一事件对三毛打击很大,造成如下结果:

1、休学在家,自闭了八年。严重时,连与家人同坐一桌吃饭的勇气都没有了。其

二、养成了她终身悲观、敏感、孤独的性格。尽管她一生走过四十八个国家,写了二十六部作品,用她的作品帮助很多人树立豁达坚强的人生信念,但她自己始终走不出心灵的阴影,后来,自杀身亡。

成绩好而又乖巧的学生,哪位老师都喜爱,但成绩差而又调皮的学生同样有得到老师喜爱的渴望。“为了引起老师对我的关注,我有时故意捣乱。”一位成绩差的同学私下里对别的同学讲。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喜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这种爱,是不能以血缘关系和个人好恶为转移的,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如果学生切实地感到教师是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对你产生欢迎的倾向,喜欢接近你,并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反之,如果他们感觉你有偏爱之心,他们会在情感上对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触的消极态度,那样的话,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他们也不会接受。

所以,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老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三、家是撇校是捺,撇捺支撑共育人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目前,大多数家长都普遍存在老师请他们到学校或者教师家访,一定是学生有问题的心态,造成家校联系的误区。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积极探索和尝试家校联系“四个一”的新思路。

(一)是给家长一个惊喜。变过去有缺点找家长的做法为有优点找家长,给家长一个惊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曾教过这么一个学生,平时毛病很多,学习缺乏自觉性,可是他读课文声音很好听。于是,我把他推荐到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去播音,并请来了这位学生家长,现场倾听自己孩子的播音和当播音员的感受。由于这位学生表现出色,赢得了其他同学的阵阵掌声,让家长和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过了几周,家长来校感谢我,说:“孩子从那以后,在家里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还主动要求我给他买作文书。”过后,我表扬了这个学生,还给他发了一个学习进步奖。“孩子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在内心激起无休止的追求信念。”我经常对自己这样说。

(二)是给家长一个面子。在一次作文批改中,我得知一个学生的爸爸妈妈喜欢打麻将,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于是,我决定去家访。家长见到我后,赶忙放下手中的麻将,把我请到另一间屋里,我顺便叫进了孩子。我说:“我们这代人都很艰辛,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常常不顺心,生活中也有许多苦恼。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啥?”学生的妈妈说:“我们这辈子是算了,我们就希望孩子有出息。”这时我让孩子去做功课,顺势把作文交给家长说:“这篇作文很多老师读了都很感动,我准备给孩子推荐发表,现在请你们两位帮忙改一改。”两位家长一起读着孩子的作文,母亲哭出了声,父亲说:“老师,你虽然没批评我们,但我们知道错了,我们做父母的太不称职。”我说:“我的意思是希望你们少玩一会儿,多关心关心孩子,多了解了解孩子。”很多时候给家长一个面子、一个台阶,让家长自已去改正,比直接批评和责备更有效。

(三)是给家长一点帮助。去年,我带毕业班时,有一个学生在家里很没有礼貌,对爷爷、奶奶,父母都不尊重,常常出言不逊,有一次还骂了爷爷。当我知道此事后,当天放学便做了家访,要孩子给爷爷赔礼,并定了几条尊重老人的规矩。后来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慢慢变了,变得对老人有礼貌了。通过给家长一点点帮助,取得了家长更多的支持和配合。

(四)是给家长一份信心。班上一位后进生的家长,每次见到我总是唉声叹气,对孩子失去了教育的信心。一天放学时,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找这个学生身上的优点,不管是哪方面的。第二天收集起来,嘿,还

真不少。于是,我把家长请到学校,在班上花了十分钟,让同学们读这位同学的优点。学生感动的眼泪直打转,家长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已的孩子还有这么多优点。”家长由此了解到孩子的另一方面,增强了对孩子教育的信心。这个学生后来反省了自已,在周记中写到:“我没想到同学们还这样看得起我,我决心一点一点地改,不辜负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后来这位的确同学进步很大。

四、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每次学校布置办手抄报,他不是不办,就是胡乱一画了事。为此,我没少批评他。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我想:对这个学生采用这种说教的方式恐怕不行了。我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一般的说教无济于事时,那只好用最锋利的匕首去做他心灵的手术了。”当晚,学生都睡了,外面又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我毫无睡意,翻身起床,拿出纸笔、借着微弱的台灯灯光,摊开纸来,打算给这个学生写一封信,看能否打动他,让他有所醒悟。我在信中这样写道:

亲爱的刘志铭同学:

你好!知道吗?2003年5月6日的晚上是个特殊的夜晚,因为今天你破天荒的办了一份“最高档次”的手抄报。

我闭目遐思,难道是我用唯物主义辨证观点对待你,对你抱着期待的心情及永不改的爱心起作用了吗?

志铭,说实在的,你的手抄报与班里个别同学所办手抄报相比还稍微有点距离,但这次却是截止目前你办得最认真最出色的一份手抄报。

今晚,尽管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但我的内心世界却是一片艳阳天,因为有你带给我的惊喜——太阳。志铭,我想对你说,你是个很有灵性的男孩子,相信通过这次“手抄报一事”,会改变你在同学老师们心目中的形象,或许对你这一生都将是一个转变。

志铭,愿你在人生的短暂旅途上,一路走好!

永远关心、支持、爱你!

师:赵晓斌

2003年5月6日晚

第二天下午放学时,我让班长把信交给他看,我在一旁偷偷看他读信的表情。起初,他表情惊喜,没想到在这电话日益普及的今天,老师还用这种最原始的沟通方式。读着读着,我发现他的表情变了。先是脸颊微微泛红,继而满脸通红,大概我所说的话说到他心里的缘故吧。事后,这名同学交给我一封长信,里面深刻分析了自己不愿主动学习的原因所在,并表示今后绝对不会再这样了,请老师相信他!从此,这个学生真就像脱胎换骨一样,变得老师同学都不敢认识了。

自我教育能力是指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接受外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基础上,在自我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自我选择、内化、反思、评价、调节、规范的主观能力。由于自我教育能力是建立在自觉意识的基础上的,不是外力强加的,因而是一种现实的、高层次的能力。具有这种自觉的高层次的理性能力,教育对象才能够自觉地教育自己、改造自己、规范自己、实现自己、超越自己。批评教育固然重要,但让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更为重要!

每周三作文课,我都要用近一节课时间来评讲上次的作文。我知道:“作文课没有评讲,学生的习作水平很难上升一个台阶。”课堂上学生们不但要认真听老师讲上次习作所存在的问题及优点,还要自己来评评同学的习作,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哪些地方有待改正提高。

“我觉得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很成功,是作者把自己融入其中,写出了真情实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这点值得我学习。但是我发现这篇文章有个别词语用得不合适,望作者本人写完文章后多读几遍,仔细推敲用词的准确性。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作者就是经反复推敲后才用的。我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听了田文帝同学的习作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我就像文中的东东,一点都不知体谅父母的难处,只知道一味地问爸妈要钱挥霍,从来不想爸妈挣钱的艰难。我今天在这里向大家保证,以后坚决改掉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望老师、同学监督。”

“王思雨的习作,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文章里名言警句、歇后语、古今名著引用的特别到位。读着文中的优美语句,更是让人陶醉不已。”

“我平常打打闹闹,没读过几本有益的课外书,所以我的知识面窄,一到写作文时,就跟挤牙膏似的——凑字数,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 ……

听着同学们一句句发自内心肺腑的话语,我明白:自我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远远胜于苦口婆心的说教。

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平常的工作中,我经常留意报刊杂志中的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以此来洗涤孩子们的心灵。

2006年三月——雷锋月,我在上课前组织学生坐好,拿出事先找好的文章《雷锋的童年》读给同学听。我声情并茂地读着,同学们如痴如醉地听着。读着读着,我听见下面有小声的哭泣声,接着哭泣的声音此起彼伏,而且越来越大。我停下观看,发现有几个同学伏在桌上、有的咬牙切齿,紧握拳头;有的怒目圆睁,满腔的怒火像是将要喷发的火山;还有的拿着笔在写着什么。一下课,左华同学交给我一篇文章《我与雷锋比童年》,我当即修改,在第二天的校红领巾广播站让她来读。

由于我校班级较多,一天由一个班来读稿子,一轮下来将近一个月。一学期,每个班难得有几次读文章的机会。于是,我在我们班也成立了红领巾广播站分站。这样,同学们读作文的机会多了,我也通过此举发现了许多朗读较好的同学。周至宣,代书剑曾两次代表我们班参加校朗诵大赛,均获一等奖。成立广播站,主持人由站长和几名班干部公开向全班同学招聘。真没想到,招聘程序还真像模像样。这下可好,触一发而动全身,朗读小天才、优秀主持人、优秀站长、十佳小记者、最有创意撰稿人等一系列的评选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

随之,我班学生的作文水平也突飞猛进地提高。戴伟《我骄傲,我是河南人》发表在《小学生学习报》上;王思雨的《她很美》发表在《校园风》上;刘锋同学的《被出卖了》刊登在中国少年网上,并转载在《中国少年报》;韩璐同学的优秀习作《绿叶与根》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喜获一等奖……我也把这几年来我班学生发表的习作整理成册,出了一本学生作文集《蝶纷飞》(又名 :谁叫 他们是我的学生?!)

一些经久不衰的革命歌曲,同样被我青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让我班的组织纪律更加严明,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让同学们学有榜样,不再盲目崇拜时下火暴荧屏的港台明星;《红梅赞》让同学们像红岩上的红梅一样,千里冰封脚

学生作文集《蝶纷飞》 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东方红,太阳升》让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是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才换来的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孩子们明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每周一的班会课,一周一个主题:“地球日”、“我的生日,父忧母难”、“我骄傲,我是河南人”、“残疾儿童,我们关注”、“印尼海啸捐款”、“优秀作文展”、“鲜花献给你—祖国”、“劳动之歌”、“半边天”、“祖国的花朵”、“党啊,亲爱的党”、“甘当红烛照他人”、“新春巧对对”、“就恋这一把把黄土”……开一次班会,使同学们的心灵净化一次,思想境界提高一次。

六、学分评价学生

为了更好地调动起每个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激情,我在班级管理中采用学分考核的办法,通过实践证明:此举被每一个学生所认可,所有学生都可以自豪地说:“我是最棒的!”具体做法如下:

1.把班里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参照班规细则对组员进行考核,或加分或减分。

2.每周班会课上,由各组长宣布小组成员的学分。班主任汇总后,授予学分最高的学生为“周冠军”。所有小组成员当堂对组长的工作做出评价,合格的组长可享受组长特权加分。

3.每个月底,这个月得周冠军的4名同学参加“月冠军”的竞选。月冠军的考核办法采用答辩、书写、才艺展示、朗诵、背诵等形式,尽可能的把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楷模。

4.学期末,本学期得月冠军的同学参加“学期总冠军”的竞选。

考核办法除了依照第3条的做法外,另外加上校领导、校大队部组织的参评。

5.一个学年结束,本学期获奖的两个“学期总冠军”参加“年度总冠军”的竞选。考核办法除了依照第

3、4条的做法外,另外加上所在社区、街道管委会及相关部门的反应来最终决定“年度总冠军”。

6.所有“周冠军”、 “月冠军”、 “学期总冠军”、 “年度总冠军”的评选过程全部公开,不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参考依据,注重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考核,特别是孝敬父母、尊敬所有教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品德高尚方面。

七、课堂中运用形成性评价

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评价一个学生,我经常在课堂上采用此种评价方式,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评价(老师眼中的我)

教师对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做出及时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会化为他不断进取的动力。为此,教师可以注意收集不同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方式,如学生发言,回答问题,合作学习等,使教学质量更优化。如,及时的语言鼓励,适当的物质鼓励,恰当的亲昵动作等等,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爱,从而轻松愉快的学习。

2、学生互评(同学眼中的我)

互相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以独立的学习小组为单位,依据评价标准,同伴之间对学习条件、过程及效果所做的评价。我们可以让四五个学生评一个学生,每一个评价者为某一个学生的学习行为写出评语,重点在优点以及改进建议。反过来,被评的学生根据同学和老师的评语写一个总结,确定自己的改进方案。学生互评的成功和自评成功一样,需要教师提供榜样,展示优秀的互评范例。通过评议,学生可以充分理解评价的标准,树立“我也能做!”的信心。同时,让他们学会信任他人、诚实、公正地对待他人。同伴评价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对方的学习,包括学习经验,让学生意识到同伴合作的力量及友好气氛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互评鼓励学生合作和与他人学习。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可以消除他们的忧虑和困扰,吸取他人的优点,从而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

3、自我评价(我最棒)

这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评价和认识。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是形成性学习责任感,形成个人独特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上课是否认真听讲;参与课堂活动是否积极;是否 “学以致用”。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能否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

附件:

学分考核细则

1. 受到老师表扬一次加1分,批评一次扣1分。

2. 校领导表扬一次加2分,批评一次扣2分。

3. 公开场合表扬班级一次每人加2分,批评一次扣2分。

4. 举报同学犯错,经查属实奖1分,犯错同学扣2分。

5. 周一务必穿校服、戴红领巾,少一项扣1分。

6. 家庭作业没按时交或没完成扣2分,特别好的加2分。

7. 宿舍纪律表现好或差的,由宿舍长提名加1分或扣1分。

8. 餐厅进餐必须安静,有说话的一次扣2分,倒饭菜的一次扣2分。

9. 集合、队列前进不整齐、说话的,点名一次扣1分。

10. 教室学习用品、宿舍生活用品摆放不整齐的,点名一次扣1分。

第二篇: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定兴第二实验小学

张倩

每个孩子来到世上,命运早就注定了他必归属于一个特定的家庭,这里便是他最早的生存环境。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走向幼儿园、学校乃至更为广阔的社会以后,家庭仍然是最贴近、最密切,因而影响最深、最重要的环境。

孩子的心灵是洁白无瑕、天真纯朴的。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就变得没有同情心;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最好手段。”事实也证明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呢?我想:为了孩子,也为了全家人的幸福,家庭成员应当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温馨与和谐的家庭氛围。

1、做父母的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经常保持心情开朗、愉快,可以感染子女及周围的人,使他们也觉得人生充满了和谐与光明。要知道,快乐与痛苦都是会传播的。我的具体做法:平时只要有空,我就喜欢邀请朋友或是同事全家人一起到家中做客,让孩子做接待员,让她练习如何待人接物,做一个合格的小主人。

2、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父母的责任。

在一个自由度比较大、比较民主的家庭里,父母不仅鼓励孩子敢于说话,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鼓励孩子提问题,敢于争论,甚至向家长提出质疑和挑战,这会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与社交能力。

我的具体做法:平时家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谁对谁说了算!不论是谁,只要是错的,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发掘错误的根源,找到正确的处理办法。就算有时父母哪做错了,孩子一样可以提出来,父母也要主动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在充满亲情与爱的家庭里,每个成员之间会相互依恋,相互交流与沟通,相互学习与帮助。对待家庭中的问题,任何成员面临的压力和危机,都要以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态度,共同设法解决。做到:同心协力、同舟共济。

我的具体做法:经常在自然融洽的气氛中,组织由孩子的爷爷奶奶和我们一家三口共同参加的活动,郊游、打球、玩游戏等,也可以由父女、母女合作去完成某些家务,如一起做一顿可口的晚餐:我掌勺,他爸负责洗菜切菜,孩子负责准备碗筷;或是全家人周日休息时合力把家里打扫一番等等。从而把家务从讨厌的负担变为调节生活的内容,变为协调家庭气氛的调合剂。

我个人觉得: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优良性格形成的良好环境,便是为他开辟了一条走向成功、幸福的康庄大道。这远胜于留下万贯家财。

第三篇: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成长

很少写文字,一是这三年(5岁---8岁)来一直致力于学习研究育儿并付诸于实践,没时间写;二是教育理念是不断“浪淘沙”过来的,摸着石头过河,摸索着前进的,不成理论不成体系;12月15日那天(女儿8岁的生日),仔细地回顾了8年来走过的路(分为两段,第一段是0-5岁,不管不闻不问,即使生病住院了,我也是“工作第一”的态度,从来都没请过假陪孩子;第二段是5-8岁,生活的重心完全倾向于孩子的教育,当然是工作之外的时间完全和孩子在一起,目睹着孩子成长的每一天),感慨多收获多惊喜多,一个很立体的体系经过不断的调整赫然浮现于大脑中: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立体(我把它比作是三维坐标,X,Y,Z坐标)的,如果学校教育是XY,那家庭教育就是Z;如果课内知识是XY,那课外知识就是Z;如果知识和能力是XY,那人际交往就是Z;

如果你跟在孩子的身后,给她前进的自由和动力,她就会带你跑得更远;如果你飞在孩子的前方,给她一个大致的方向,她会顺着你的指引走向更加辉煌的道路;如果你陪着孩子慢慢地欣赏,她便学会了感恩和选择。

知识和见识需要广度,思维和理论的深度,个性和见解需要高度。

如果在这个立体的图形中再装入乐观、独立、合作、坚强等因素,那么这样的孩子会出现心理问题吗,会走歧途吗?我想不会的。

专家说孩子需要陪伴,需要给予爱,需要严格,需要。。。,我认为都对。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每个孩子身上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存在,“对症下药”才是一个家长真正的智慧。“家长要有一桶水,孩子也许只需要一滴水”,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做家长的必须要去学那一桶水。接下来说说女儿的成长:

5.9岁时上一年级,一直坚持走路上下学,从一年级开始参加学校的舞蹈班,在外学钢琴。每年一次大旅游(10-30天不等),每周周日(孩子自己计划,自己做主当家)属于自由活动,公园、科技馆、做蛋糕,陶瓷,黏土,购物等。学期内一切按计划实施,暑假寒假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更多的是走向社会,让孩子体验。成绩基本属于中上游,从不布置额外的作业。

读过的书:爷爷一定有办法,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两本读了无数遍,认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365夜故事,伊索寓言(这4本是我的一个最好的朋友大学老师送给孩子的生日礼物,她特别珍惜),史记故事,资治通鉴故事(这2本是我挑的书籍,有3个原因:1是给孩子大脑建立一个历史观,2是为孩子将来学文言文打好基础,3是从中学到很多的做人智慧),爱迪生,歌德,我是郎朗(这3本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感受到伟人的力量,督促自己不断努力),不要随便亲我7本(7本绘本是有关性的早期教育,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儿童哲学书3本(3本哲学书,让孩子看到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错),这些都是家里的藏书,还有去新华书店读过的,属于自由阅读。----这就是我在群里提出的给孩子建立起的历史观、文学观、哲学观。

课内的补充:

语文:每天在家朗读学过的课文5分钟; 从二年级开始每天早上读5则论语(老师要求的,但是做到的家长只有几个);

数学:每天午休起床后,完成20道口算题;

英语:二年级开始每天剪英语卡片2个并涂色,三年级开始每天早读5分钟,每天晚上读一篇60词左右的小短文(班里大部分孩子都报班,英语水平高得呀,这是我想的一个办法;现在单词量大概300,得到的好处就是现在每天的英语短文有80%的单词的都知道)。

每周能保证看2天新闻联播。

学校的作业完成的情况下,上面这些任务都能保质量完成。

每天9点准时睡觉,早上6.40准时起床,午休30分钟。

写到这里,我想借用我的同事给我的一个教育不等式:1+1>100,家长用心并坚持,孩子每天积累,比什么都重要。

下面具体说下宝儿的成长经历:

自从宝儿上三年级以来,自我感觉轻松了很多,所以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挖空心思给她做好吃的。当然空余的时间在思考三年级这个分水岭之后的教育。。。我的上班时间和宝儿的上学时间一致,中午放学我路过学校接上孩子一起回家,下午放学时她自己来单位写作业,然后我们一起回家。

追溯到幼儿园,宝儿上了中班和大班,大班的第二学期,有缘结识了许多网络上的朋友,在群里她们教给我很多很多的育儿知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开始钻研,比起专家说的育儿年龄,我是晚了好几年,因为大班第一学期之前的所有时间,孩子就是散养,我看电视、打毛衣,她自己玩。

大班的第二学期,首先我制定了一个时间表,为了提醒自己坚持,打印出来贴到床头,计划表的大概内容是:晚上从7点开始,半小时的钢琴,半小时的跳舞,8点左右听MP3故事,8.20亲子阅读,都是一些绘本,孩子只是看图,除了特别简单的字外,好多字都不认识,怎么办?听着朋友们的孩子认识1000字,会口算什么的,我很着急,于是拿这个问题在群里寻求答案,群里的朋友说,“不要着急,慢慢来”,似乎是一个定心丸,天天坚持着计划,坚持到5月份,周末带孩子转街,孩子竟然认识了好多字,晚上就给庆贺了,让她做个手工感谢我,孩子很认真的,当时就给我做了个桃心。当时那个感动啊!其实真正的走进孩子,是从那个桃心开始的。等到这个计划成了习惯后,晚上的时间还是有些宽裕,于是去图书馆买了一些左脑右脑的书籍,天天花费10分钟,到现在为止,数学一直

很不错,不是成绩的优异,而是孩子做题时的思考。悟出的道理:家长付出一分,孩子会回报你十分。

家人都反对宝儿早上学,说了种种的不利,刚开始我也是坚持让晚些上学。但是幼儿园班里的几个孩子年龄够了要上一年级,宝儿是要坚持上学。暑假的一件事也改变了我的看法,让我感觉到孩子的无限潜力。那年暑假,我们去南方游玩,不论是坐火车还是游玩,孩子表现出来的礼仪和分享意识让大人都刮目相看(公立幼儿园教给孩子的东西是深远的),有次,在转街时,她专注于一个工艺品,我们走散了,我们大人腿都吓软了,她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没有乱跑,而是非常镇定地求助于保安叔叔(她的有篇作文中写到了这件事),南京有个好朋友---大学老师,在她家住了2天,孩子的表现让她很震惊,她说:“宝儿很机灵,完全能上一年级。”在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后,和周围上一年级的朋友交流过后,他们的孩子也不过如此的想法占据了我的大脑,于是在旅游回来后,找人拖关系费了好大劲才上了一年级,我以为我的心满意足换来的是孩子的一切顺利。。。可是,新学校的新鲜还没过,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我发现那些孩子跑她也跟着跑,别人干嘛她就干嘛,回家来和孩子聊起这个,她说:“我看他们在跑啊”,我问:“别人跑是干什么呢?”她说不知道,到这个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孩子年龄的差距很明显地体现出来了。曾经朋友们告诫过我的话又浮上耳际,能力不足,孩子处处就表现得没主见,不自信。但一件事也让我们三人开心了好一阵子,就是10月份的少先队员,一个班选了15个,宝儿被选,这次印证的是“不上学前班和上学前班孩子上课的不同”,上过学前班的孩子,一般会有一种自豪感,什么都会,养成的习惯就是“我懂,我可以不听”,而没上过学前班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她必须全力以赴地听课,这次的少先队员几乎都是没上过学前班的孩子,老师第一次在家长会表扬了这些孩子,预言“如果家校合力,这些孩子将在三年级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习惯,而且这些孩子后劲十足。” 考试的成绩双百,英语91,孩子的自信心很强,而我从众多的书中看到了孩子的成绩只代表短期内的一个成果,而长期的表现就是习惯,于是重新做了一份计划表:早晨10分钟的语文、英语阅读,中午的口算和亲子阅读(15分钟),晚上的亲子阅读和听话说中国(30分钟)。

如果说一年级期中考试前是我的迷茫期(料想到的事不发生,发生的事料想不到),那其中考试后就成了困惑期(许多的事不知道怎么处理),期中考试后,我的目标发生了变化,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主、独立(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她的周末她做主);这个阶段我是一边学习一边学以致用,读了好几本家庭教育的书,有孙云晓、卢勤、刘成莲等专家的作品,还有郑委老师的家庭教育讲座,这些书和讲座有个共同的关键词就是---爱。要想孩子自主地学习,必须让孩子自己内心深处热爱学习,达到乐学。于是在每天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陪着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做手工,一起想象。走路时看见个东西总是比较谁说的“像什么”多。这个阶段选择的书籍是绘本和浅显的寓言故事,短小精悍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孩子,每次意犹未尽地时候,我们开始休息了,所以这也保持了对读书的兴趣。由于北方的冬天很冷,穿得多孩子就不愿意走路,几次都要爸爸用车接送,几次都被我坚定地否定了。我养育的一个身心健康,快乐自信的孩子。身体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同时也告诉孩子锻炼身体的好处和环保方面的知识。我以“因材施教”的方式教育着孩子,没想到随着孩子们在不断地熟悉,有了朋友的说法,这又是

个瓶颈,宝儿属于单薄娇小的,深得老师喜欢,但是面对那些独生子女们,她交不到朋友,也是因为年龄小,缺乏一些经历,每天放学孩子的笑容少了,偶尔有朋友打招呼,就跟过年似的高兴,我困惑了,该怎么办?和老师交流这个问题,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改变就得从自己改变,但是孩子这时候需要大人的帮扶。借过生日之时,叫了2个同学来家里,叫了些外卖,专门让他们做水果拼盘,让他们创意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然后吃完,后来又设计了好几个游戏,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后来这两个孩子的妈妈都说,他们的孩子愿意给我家当娃。经过这次的生日会,孩子多了2个朋友,笑容又挂到了小脸上。

成长就是让人这么地费解,一年级的暑假,利用爸爸出差我们全家去了大连。旅游,就要有目的的旅游,出发前,我心中有个大致的框架。地理,历史是必须贯穿进去的,礼仪和主见是要渗透的。下了飞机,第一件事是买了一张地图,我们借故说很累,眼睛很困,要休息一会儿,交给她一个重大的任务:做计划,包括每天的行程和坐车的路线。那个计划说出来后,明显很多重复,但是我没说,等我们后来几次到同一个地点时,她自己意识到了,这样的经历难道能用言语教育出来吗?给孩子机会,放手孩子就会有主意。

升入二年级,基本有了教育的思路,除了感觉到时间飞逝,还感觉到教育的紧迫性,培养习惯,各方面的习惯,生活,思考,学习,在这些过程中,还包括孩子的说话能力,交流能力,思辨能力,想想头有些大,但是孩子的成长没有彩排,必须得拿出勇气和智慧,坚持。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学习上完全放手了。如果说一年级的时候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你学到知识是多么快乐”,那么二年级说的最多的就是“什么事你自己做主,我相信你能最到最好,我不要求你的完美,我只要看到你的进步”,也许是基于此,学习放松了下来,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考了89分,低于平均分的,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那天我上班忙,是她同学的家长送到我单位的,她蹦蹦跳跳地进到我办公室说了分数,起初我以为这次考试都很低,一问才知道平均分93分,我什么话都没说,开完家长会,和她聊起了家长会内容,顺便说了下她在班里的大概排名,她说:“你不是说要看到我的进步嘛,下次我考好了,进步很大呀”,现在想来,那是因为我在学习上放手有些早,孩子还不具备自控能力),我有些哭笑不得,就说了句“我相信你”。当他的同学当着我的面问起宝儿的分数时,我不在乎的表情让他们很吃惊,小伙伴们说”要是我考那么低,我爸妈非打我一小时不可".其实我那都是装出来的,孩子成绩低,说明这个阶段没学好,肯定是有原因的。

接下来的日子,上学放学的时候,会不经意低问下“上课听懂了吗?如果不懂,一定要去问老师哦”的话,无言的批评比有声的批评效果好,正是因为我对成绩的淡然,她在内心深处引起了重视,毕竟才是6岁多的孩子呀!期末考试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两次考试成绩的比较,让宝儿在学习上养成了独立思考并自己努力的好习惯,这个学期,跳绳,钢琴,学校兴趣班一个都没落下,而且每天的作业保证7点完成。

奔波于单位和家之间,在忙也坚持着早上10分钟,中午的口算和阅读,晚上的阅读和听MP3。

看着渐渐长大的孩子,我再次地惊叹时间的飞快,哪怕时间多一天,让我能多思考一会,但是时间还是有条不紊地走着,到了二年级第二学期,春暖花开的日子真好,每个周末,都约孩子的朋友出去玩,这个学期多了两项内容:一是给孩子大脑里积累素材(准备了一个小本,只写题目),一是在计划里多了一项,辩论,就身边或是学校的事进行辩论,常常我们都是辩得不可开交,最后两人中和一下观点,最后都是以“凡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大多数人的看法分辨那个观点更有说服力”结束,

正当大家都讨论在奥数上花费时间时候,女儿在阅读,当大家拼命报班学习英语时,女儿还是在阅读,我始终相信厚积薄发的力量,我始终在等待着老师曾经家长会上的话。

三年级了,我知道她的脑子里已经有了很多的素材,需要写到纸上的时候,我佯装什么都不知道,每次作文都是一节课完成,大作文本的一页半,有时超过2页,写的都是经历过的事情,至于一些词语,虽然不曾听他说起过,我知道那都是来自于平时的阅读。会阅读的孩子会思考,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过: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语文是数学的基础。大语文的观点我很赞同,生活处处皆语文。现在我轻松了,作业从不管,遇到需要查资料的,自己上网查阅。群里大家在讨论年龄和能力的问题时,我果断地说了一句:年龄和能力有关,但不是关键因素。我想说:年龄和能力关键因素在于家长的理念。现在宝儿和同班的同学看不出差距,班里有活动积极参加,和同学交往得心应手,还会分辨同学的品质,择友而交。

听着班主任老师说:”这孩子现在学习精力特别集中,一节课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习的劲头十足,歌唱大赛被选,手抄报被选。。。”,那天,我给老师很真诚地说了声“谢谢”。家校合力,孩子才能表现的更好。

第四篇:为什么中国人是一个团队带一个孩子,外国人是一个人带一个团的孩子

“为什么中国人是一个团队带一个孩子,外国人是一个人带一个团的孩子?

我家的宝宝1岁半以前,外公、外婆、保姆、妈妈四个人全职在家带,我下班回家也要帮忙带。全家一天到晚都很忙。而且周围的亲戚朋友,家里都是这个模式。

但是在国外,请保姆费用很昂贵,父母也不会来帮忙,且丈夫一般要上班,因此就是麻麻一个人带孩子,国外也没有计划生育,所以常常是一个女人在家带一堆孩子。为什么我们国内带孩子效率会这么低?”

据笔者观察,有几个方面导致我们带小孩效率低下:

1.家里的长辈很少给小孩使用尿不湿,导致消耗大量时间在小孩排泄问题上,国外尿不湿基本普及。

2.长辈从来不买现成的婴儿食品,认为不健康,小孩的饭从买菜到做饭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3.整个社会支持度不够,一旦带小孩出门,各种不便,基本上要两人陪同才行。在日本,据笔者观察,很多公共设施都考虑到了婴儿的需要,比如厕所,比如有自动贩卖的尿不湿应急,比如有各种无障碍设施,方便婴儿车。

4.国内独生子女一代,从小到现在都娇惯,导致做家务的能力非常差。

笔者很奇怪国外的女人是怎么做到一个人带一个团队的小孩的,恰好有位妈妈在美国,她回答了这位爸爸提出的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两种带娃方式的经历。 大学刚毕业还未租到合适的房子时曾借宿在美国老板家的大别墅一段时间,美国老板娘当时独自带5个月大的宝宝,近距离见识了美式带娃法。

这段宝贵的经历对现如今独自带娃的我帮助极大,我现在带孩子的方式和用的产品大都是从我老板娘那里学来的。后来我在巴黎工作生活两年,也不同程度地接触了数位美国资深或新手妈妈,一般是自己带两个到三个孩子。

我本人生了宝宝以后,月子里家里人最多时有妈妈,婆婆,保姆一起照顾,现在想想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人多意见多,内耗严重。东西这个人放在一个地方,另一个人要用时就找不见,同理,另一个人用完了别人又要新一轮的问啊找啊。当时月子里的我躺在床上看家里乱成一团,大家又都累得不行,真恨不得马上身体好转我自己带!)。生了宝宝以后我前前后后接触到同期生产的若干妈妈,都是公婆或保姆在帮忙照顾,没有自己带孩子的。

我结合我的所见和自己的经验总结如下:

美国(在我的回答中,我只提美国,不总体说国外,因为我只了解美国的情况)妈妈带孩子会用各种细致高效的产品解放自己,比如:

1. 纸尿裤 + 红臀霜

我家有老人在的时候宝宝就光着屁股,每天孩子要换10次左右衣服,这其中就要处理屎尿、洗衣服换衣服,花费非常多时间,而且换衣服过程宝宝容易着凉感冒。老人不在我们就用纸尿裤,轻松省时省力。

2. 各种菜泥,鱼泥,肉泥 在孩子辅食添加初期我自己做过几次南瓜泥胡萝卜泥,特别费时间,家里老人喜欢给孩子做蛋羹,结果正好我宝宝对蛋黄过敏,我力排众议(就像题主说的,家里人坚持认为工业产品有添加剂)开始给宝宝吃辅食,这是我当初看到我美国老板娘给大儿子吃的,大儿子现在8岁了,健康活泼聪颖,如果有不良反应早就该看出来了。

3. 婴儿专用餐椅

买餐椅之前,我家老人是一个人抱着孩子另一个人喂,赶上孩子不乐意吃,还得再搭上一个人逗,中间孩子抢碗还会撒的一身都是,又要换衣服洗衣服!

用了餐椅以后,很快养成习惯,宝宝一上餐椅就知道要吃饭,而且餐椅安全地限制宝宝的活动空间,让她乖乖吃饭。

4. 围兜

宝宝围兜能够有效地兜住所有饭渣奶水,无形中减少了孩子换衣服洗衣服的次数。

5. 安全围栏 + 地垫 + 孩子真正感兴趣且安全的玩具

自己带孩子时不免要收拾房间等等,需要离开时就把宝宝放在安全围栏里,宝宝如果不是一直被一大群人围着带着成长过来的,一般不会超级黏人,能自己能玩半小时左右甚至以上。

6. 缓解宝宝长牙疼痛膏 + 牙胶 + 磨牙棒

长牙期的宝宝白天晚上都特别难带,格外缠人容易哭闹,一个人带随时要崩溃,用这个产品,让长牙期的宝宝晚上能睡得安稳些。 7. 婴儿背带 + 婴儿车

自己带孩子出行就靠这两个好产品。国内大而不当的城市规划还有公共设施确实不太照顾独自带孩子出行的妈妈,我家附近步行半小时范围内有医院超市商业中心和幼儿园,所以我独自带孩子出去还没太受限制。

以上产品都是我之前看到美国老板娘用,我现在也用着,觉得对宝宝和独自带宝宝的妈妈都非常有帮助。

另外,正如题主总结的,除了带孩子以外还有做家务特别费时间,在美国洗衣机+洗碗机+吸尘器+超市里卖的各种物美价廉的半成品食物(各种意面和酱、半成品沙拉、半成品披萨)还有各种外卖,以上都在家务还有给自己做饭方面全面解放妈妈。像国内一个团队带孩子,光给这个团队买菜做饭洗碗也要占用一个劳动力。老人还特别喜欢坚持手洗孩子的尿布什么的,加上上述吃喝拉撒时频繁换下的衣服,这绝对够一个人一天连轴转地去洗了。

美国妈妈会早早地给宝宝形成每天规律,科学有原则地带娃

我老板娘每天给宝宝喂奶喂饭都非常有规律,尤其是睡前有一套非常固定的模式,每天晚上7点给宝宝冲个澡换睡衣睡袋,7点半喂奶,喂完奶大家跟宝宝说晚安,妈妈抱宝宝去他的房间,在他床边轻声哼几句歌谣,宝宝在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小床上自行入睡(当时才5个月)一觉到天亮!

有良好生活规律的娃特别好带,仅仅是不需要哄睡而且一觉到天亮这一条就减轻太多妈妈的负担。反观我家娃,从月子里老人带孩子比较多,每次孩子一哭老人就塞给我喂母乳,其实现在我想想好多次她不是想要吃奶,有时是要睡有时是热了不舒服有时只是害怕,结果我们统统喂母乳,一方面没有形成喂食规律,另一方面没有好好理解孩子需求而且养成奶睡习惯,导致后来我家娃夜醒频繁,几个月下来累到我崩溃,白天根本没有精力带孩子,一度必须依靠老人帮忙,结果就恶性循环。现在我就在纠正娃的睡眠习惯,同时注意形成每天的生活规律,娃已经露出天使宝宝迹象,我一个人带她so easy!

讲到有原则,举两个例子:我认识的所有美国父母晚上到了睡觉的点,宝宝还不肯睡,依然会把宝宝放到他们自己的小床和房间里关灯,即使宝宝哭闹也不行,这么一两次下来,宝宝就乖乖到点就睡觉了。到了饭点,宝宝不好好吃饭,妈妈不会追在屁股后面喂饭,要么这顿饭隔过去,要么想起吃饭来只有凉掉的饭,让宝宝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国内老人宠孩子宠到没边际,新手爸妈有时候很难拗过老人去坚持育儿原则。再加上家里人多,轮流宠宠,孩子就被宝贝一整天,格外容易被骄纵难伺候,无形之中增加带孩子的工作量。

美国的妈妈独立+爸爸主动帮忙+社会大气候

我们这一代新手父母大多是独生子女,受父母保护干涉较多,加上整个社会的共识就是应该老人或保姆带孩子,所以年轻父母半推半就地就把带孩子的责任推给了自己的父母。

美国人结婚后父母绝对不会搬来和子女常住,更别说长期帮着带孩子,年轻父母主动加被动地就会承担起独自带孩子的责任。美国女人本来就比较能独当一面,我要特别提及的是,在美国年轻爸爸会主动帮助妈妈做很多照顾孩子的工作,比如给孩子喂奶瓶,出门都是爸爸背孩子。在国内多数是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新爸爸在自己父母面前尤其不能意识到自己当父亲的责任,相应的如果是外公外婆在,新妈妈也会格外依赖自己的父母。 美国孩子照顾孩子

这点和中国我们上一代有点像,我曾经有一次在戛纳火车站站台上看到一个妈妈拖着一个大行李箱推着一个小婴儿还带着一个大约五岁的男孩和一个约三岁的女孩,男孩和女孩还各自拖着自己的小行李箱(这点很有趣,我在美国每次坐火车都会看到小朋友自己拖着自己的小行李箱),火车临时有变化,妈妈需要站内售票处处理一下,她就交代五岁的男孩照顾妹妹,自己推着最小的婴儿走了。等的过程中女孩等妈妈急得大哭,都是那个男孩抱抱她,亲她的额头安慰她,当时还未婚的我啊看得心都化了,心想将来我要是生个女儿一定嫁给一个美国家庭里的老大男孩儿!

话说回来,我认识的美国妈妈们也不是24x7的时时刻刻照顾着孩子,她们一般每周或隔天有若干个小时把孩子送去Nounou(专门照顾孩子的阿姨)家里或者请Nounou来家里照顾孩子,享受一下夫妻二人世界,这点我特别欣赏。我为了回国生子从美国的公司离职时,我当时的美国女上司就特别跟我说:你将成为妈妈,你会特别爱你的宝宝,爱得忘了你还是你自己,还是你丈夫的妻子。为了你自己和你丈夫的幸福,一定不要忘了每周抽出至少一个晚上或者半天留给你们自己,享受属于你们俩的时光。现在想想特别有道理。

第五篇:我是一个自信的孩子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大家在自己的长处方面都会表现得很自信,然而,这种自信往往是来自于坚苦的努力。

我的英语成绩很好,我对英语学习非常有信心。但是,我刚刚学英语时却不是这样的。那时,老师上课刚教的东西,下课就忘了,单词也不会读;老师电测时就乱读一气,发音也不标准;随堂小考,考一些最简单的句型、单词,我都不会,而同学们都考得很好,他们就常常笑话我。渐渐地,我觉得英语太难了,我这么笨的人是根本学不会的,也一下子对英语失去了兴趣。上课无精打采,老师讲什么,我一个字也没听见。

爸爸妈妈发现后,鼓励我说:“萱萱,其实英语并不难,只要你多听多读,多下点功夫,就会觉得学英语很容易。”这以后,妈妈每天和我一起听英语磁带,跟我用英语对话,矫正我的发音,还在网上下载英文电影给我看。慢慢地,我的发音变标准了,学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试卷上的100也越来越多了。现在,我的英语成绩很好,老师提问题,我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见了外国人,还会主动跟他们说“Hello”!我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华东交通大学四年级:欧阳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