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计算机网络工程论文

2022-07-03

摘要:当前,在我国农民工已超过一亿人,这一庞大的群体已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中活跃的生力军,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将决定中国产业链发展的未来。但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劳动技能培训缺乏,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问题制约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因此,加强农民工继续教育,提高农民工素质也成了城市建设中一项巨大工程。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电大计算机网络工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大计算机网络工程论文 篇1:

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的特长和优势 为社会提供优质便利的继续教育服务

一、电大在实施教育服务方面的基本功能和优势特长

(一)电大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远程教育办学体系

“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由中央电大和遍布全国的44个省级电大、945个地市电大分校、1842个县级电大及3175个教学点按照“五统一”(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和统一评分标准)的办学规则组成的庞大的教学体系。为在职学员提供本、专科高等学历教育、中等专业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社会化学习支持服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有效地保证了各类办学的效率和质量。电大的这一特点和优势为与政府机构、行业部门和国内外的社会团体开展合作办学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基础。

(二)电大一直与广大基层单位和职工建立了密切联系

据统计,在电大历年培养的学员中,在职从业人员的比例均超过了90%(如果算上当时学习电大单科的学员,职工的比例就更大)。而据2007年春的最新统计,在电大现有的224万在校生中,有78%是来自地市、县及以下基层单位,有96.5%是在职从业人员。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与社会发展需要知识,广大职工需要学习和希望就近就地接受教育的要求以及广大企业要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的人才的现实分不开的;是与电大长期坚持面向基层职业人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分不开的;是与电大坚持以适应经济与社会现实发展需要为目标,以适合从业人员学习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内容,突出实际能力的培养,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方针分不开的;是与电大长期坚持的五统一以及狠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学习支持服务、教学管理和系统运作五个质量要素分不开的;是与电大与时俱进,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加强硬件条件的建设,将优秀的教学资源送到基层,做好为广大学员支持服务分不开的。电大的这一特点和优势使得电大在广大基层单位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符合当今社会对继续教育的身边化、随时化、普及化的需要。

(三)电大是我国开放教育的主体,远程教育的主力军

从1999年,教育部决定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如今,该试点项目已转入常规办学,这标志着电大已经成为国家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开放教育。这一项目的成功开展使得电大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特色、开设专业与课程、服务意识、服务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电大系统教学设施方面的固定资产已经是1999年试点项目开始时教学设施固定资产的4倍,达到了57.89亿元。电大已经不是过去人们概念中的仅依靠电视广播或录音录像带开展教育教学的学校了,而是形成了天网(卫星电视)地网(计算机互联网)人网(全国省级电大、地市级电大和电大工作站组成的电大系统)三网合一,三级平台互动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这一体系的建成有效地促进了电大的发展,使得这些年来电大开放教育的招生数量持续攀升,2007秋招生数已突破40万,而2008年春秋两季招生已分别达到43.71万和47.44万人。

(四)电大在办学理念和办学领域上更加开放,服务手段更加完善

电大已从过去单一的大专学历教育,发展到今天形成了有包含中专教育、大专教育和专升本教育不同层次,职工、部队(八一学院和总参学院)、农村(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残疾人(残疾人学院)不同领域的学历教育;有以实施职业资格和岗位培训、新知识新技能普及为主的非学历教育(每年约100万人次);有为其它远程教育机构提供服务的公共服务体系(年均15万人),有为行业系统、主管机构(证监会、保监会和央行)提供考试服务(300万人次)的考试体系。这些年来电大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参与到电大的办学中来,与国家十几个部委和几十所高校有着广泛密切联系。现在电大共开设67个专业,其中专科专业34个,本科专业18个,“一村一”专业15个。在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中有纸质教材(主教材、辅导材料、参考材料)、视听教材(VCD、DVD、MP3)、网上资源(学习指导、教学文件、网络课程、流媒体课件、BBS、答疑、作业与自测等、多媒体课件等。在现代化教学支持服务手段上有直播课堂、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交互:电子邮件、论坛、QQ、MSN等和基于电话的交互:电话、短信、答疑中心等。电大已真正成为了一个的综合性、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二、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继续教育的基本情况

电大从1986年起就按照当时国家的要求开始面向社会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综观电大开展继续教育的历史过程,随着国家大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大致有四个不同时期的特点。

(一)完全依靠政府,指令性地开展继续教育

中央电大是从1986年开始面向社会开展继续教育的。这一时期,国家的改革开放正进入高潮,急需快速普及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新知识、新技能,大量培养相关人才。当时,政府对各地管理计划指令的色彩还比较浓厚,政府部门自身的教育培训部门还没有建立健全。所以这一阶段,电大开展继续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和政府机构合作开展继续教育,大约有几十个国家部委。政府印发指令性的红头文件,电大负责组织实施。

(二)以市场导向为主开展继续教育

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在继续教育方面的计划与指令大大减弱了,许多行业和企业都在开展继续教育,由于对外开放渠道迅速增加,教育培训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了。随着教育培训市场的经济效益明显增长,大量的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成立起来。电大这一时期开展继续教育的形式从完全依靠政府逐步转向关注市场,从国外引进一些品牌的继续教育项目。相比较而言,这一阶段电大继续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一方面是因为电大对市场环境下开展继续教育的理念和规律还不够熟悉,来自社会的各种竞争也比较激烈。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电大学历教育发展较快,对非学历教育方面的投入、体制和政策都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三)制度机制基本到位,继续教育的概念和领域得到扩大、掌握市场规律更加娴熟,理论研究进一步加强,服务手段更加完善

2003年以来,电大继续教育进入了一个新发展时期。继续教育在各级电大得到进一步的重视,相应的机构和制度得以建立,适应市场的政策和机制也相继出台,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加强,掌握教育培训市场的规律更加娴熟,开放教育和总结,性评估促进了电大软硬件条件的建设和完善,使电大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功能大大加强。这一期间,电大继续教育培训总量达到了582万人次,年均培

训量近200万。在非学历教育年均培训规模上,全国电大已接近全国其它高校的总和。培训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涉及到教育、财会、司法、金融、医药、英语、电子、保险、证券、营销、档案、文秘、服务业、物业、物流、消防、交通安全等社会的热点领域。合作的领域有政府机构、行业系统和企事业单位、普通高校和国外机构。各类继续教育的项目总数达到511个。这其中既有各种短期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考试类项目和专业证书教育,也有为其它高校举办学历教育提供的支持服务,尤其以证书教育发展较快。参加学习的有公务员、教师、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在职职工、在校学生、乡镇干部、农民和一般市民,学习者的年龄从少儿一直到老年。充分体现了电大为各行各业的人员提供学习服务,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增强在教育培训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的融合和相互拉动,提升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服务的能力

在前几个阶段的继续教育中,电大主要是与其它单位合作利用别人的项目和资源与自身的系统和远程教育手段来实施培训,而在继续教育项目的设计、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建设等属于电大自身核心创造力的方面比较欠缺。电大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也在各自独立作战,形不成合力。这一段时间电大在这方面加大力度,锻炼自己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核心能力,比较典型的是与北京市总工会等单位合作开展“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电大在其中主要是承担工程架构的设计、工程课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建设、工程教学的实施和效果的测评等。

另外,电大利用其学历教育的优势来拉动继续教育的发展。一是设计了课程的免修免考制度,使获得社会某些品牌证书的学生直接进入电大免修免考某些课程;二是对电大继续教育的某些课程运用当量替换的方式直接在学历教育顶替部分学分,如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三是专业课程设置中与政府机构、行业部委合作直接设置双证课程,使学生学完该课程后既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又可以获得某种职业资格证书。如与国家统计局、中国软件协会、文化部、民政部等;四是吸收某些专业的学习者先从非学历培训起步或与学历教育同时起步,根据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可以续接学历,也可以只获得某种岗位资格或职业技能的证书。如与中国人民银行、青鸟软件技术公司等;五是从某种社会考试起步,根据条件逐步向培训延伸。

三、电大发展继续教育的构想

应当承认,在电大二十多年开展继续教育的历程看,为国家和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为丰富我国继续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历史发展时期,党和国家对电大的定位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面对这一目标,电大在继续教育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

(一)提高认识,明确方向

根据国家对电大的定位,要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在电大中的战略地位。特别要在措施、政策和机制保障上下功夫。比如,机构调整,将非学历教育管理部门与学历教育管理部门合署办公,统筹规划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发展;制定一些政策导向性规定,鼓励开发继续教育项目和参与继续教育的意识;加大继续教育的投入,加强继续教育的队伍建设。

(二)转变观念、扩大开放

进一步转变电大在对外合作、教育教学等方面不适应社会继续教育需求的观念,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广泛吸收各方面的先进理念、手段方法和信息资源,提升电大在教育培训市场中的适应力。

(三)设定具体目标和内容

在教育部批准的中央电大“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下一步要做的6项工程和6项计划,从系统建设、课程平台搭建、质量保证和支持服务、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工程到证书教育推进、特定人群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社区教育和校园文化等计划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了继续教育。使得电大重视继续教育下一步的发展不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四)依据社会需要,加强重点和基础建设

本文一开始提出的当前继续教育的变化动向反映了社会继续教育需求的发展趋势,电大要围绕这些变化和趋势,加强重点和基础建设。

1,建设具有不同的内容、不同层次、模块化、立体化搭配、有清晰通俗的说明和方便选取功能的、适合职工学习习惯和适应终身学习与继续教育的课程平台,完善网上课程平台。

2,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学籍管理制度和教务信息系统,建立更开放、更方便灵活的学习服务体系,吸引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和多次地进入电大学习系统学习。

3,与政府机构、行业企业合作构建开放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和证书体系,实行多种证书制度,共同开发针对性强,能提高职工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

4,加强学习支持服务。提升电大为社会组织的事业发展和职工的个人生涯发展设计开发标准规范的教育培训项目、课程和资源的能力,建立更开放的社会资源吸引机制,扩大教育教学资源的界限与范围,突破原有教学资源的概念(如各种有利于学习的资源,如老师教案、学习经验、作业示范等)。建立线上和线下的有效反馈系统,及时把握学习者的要求,制定和实施更有利于学习者的教学方案。

5,加强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实用性研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学习者的工学矛盾和学习时间少的问题。传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学习的方法,提升社会大众终身学习的本领。

6,加强继续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升电大继续教育队伍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能力,提高电大教师适应继续教育教学培训的能力。

7,转变观念研究零散时间的使用率,电大系统在推动职工学习上做贡献,在全国电大系统推广素质教育工程的成功经验。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责任编辑:王红军]

作者:李林曙 郭青春 袁 灵

电大计算机网络工程论文 篇2:

基层电大在农民工教育中的营销策略

摘要:当前,在我国农民工已超过一亿人,这一庞大的群体已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中活跃的生力军,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将决定中国产业链发展的未来。但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劳动技能培训缺乏,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问题制约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因此,加强农民工继续教育,提高农民工素质也成了城市建设中一项巨大工程。文章根据农民工学习需求状况,分析了电大在农民工教育中的四大优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基层电大在农民工教育中的营销策略,为基层电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基层电大;农民工教育;营销策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1号文件)指出,农民工培训工作应该坚持“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大政府培训投入,增强培训能力,加强规范引导。发挥市场机制在资金筹措、培训机构建设、生源组织、过程监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行业、企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加强农民工培训”。面临农民工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基层电大应深刻剖析自身在农民工教育中具有的独特优势,调查了解农民工学习需求,树立市场营销理念,在农民工教育中实施营销策略,实现基层电大的顺利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农民工学习需求状况

据《浙江省人口发展报告》中的数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嘉兴市的农民工为58.99万人;2009年底,这一数字为180万人,占市户籍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民工的大量涌入给嘉兴市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据笔者对嘉兴市南湖区、秀洲区、经济开发区56名新生代农民工学习需求进行的调查,其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3年,低于我国城镇平均受教育年限12年,与发达国家相差更远。美国1985年就有86.6%的农民受教育12年以上,日本1975年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7%。但是,农民工都有继续学习的愿望。调查发现,既愿意提升学历又愿意参加培训的占44.64%,71.43%的农民工对技能培训欲望强烈。农民工学习需求内容趋向多样化,调查中有15位分别选择了计算机、外语、焊工、数控车床、电子维修等市场需求的新的技术类型,占26.78%,同时,法律常识、时事政策、医疗保健、经营管理、创业致富经验以及人际关系等有利于城市生活和职业升迁的发展性知识进人他们的选择范围。

二、电大在农民工教育中的优势

电大三十多年的办学实践证明,由于其开放办学的理念,“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远程教育平台,分布式的教学模式,电大成为全民终身教育的有效载体。电大在实施农民工教育、构建终身学习平台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办学定位优势

电大教育一直努力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实施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种形式办学,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级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高等学校以及国内外其他教育机构开展远程教育学习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支持,为各类从业人员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供了适时、有效的培训教育服务。随着开放大学的建设,电大办学路子、办学层次、办学形式更宽更丰富,能充分满足广大求学者的需求。

(二)教学资源优势

电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手段,在全国电大系统内实现教学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在保留系统办学、管理完善、资源共享共建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还发掘出了“五统一”(即统一课程、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和统一评分标准)的崭新亮点,并使之成为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基层电大相应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学生通过电大在线平台能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享受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

(三)教学模式优势

电大实施“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数十年,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自学-导学-助学-促学”的“四学”教学模式。目前,中央电大、上海电大等已组建成开放大学,为学习者提供和建立学习账户,为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融通创造条件。这一教学模式还具有“分布式”的特点,即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网上互动,学校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教师送教上门提供必要的辅导,突破了教育的时间、空间限制,受教育的对象不受年龄、职业、地区的限制,为广大求学者提供了终身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实现了教育平等,更适合社区教育“全员、全程、全面”的特点,在非学历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模式也体现了电大教育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及缩小教育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是真正的“教育超市”。

(四)系统网络优势

电大教育的发展有赖于远程教育系统的不断完善,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实践中,广播电视大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已建成并拥有卫星、电视系统(天网)、计算机宽带等专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地网)和遍布地、县、乡镇等各地分校或教学点(人网),“三网合一”的数字化远程教育平台,为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提供公共服务平台,把全国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便捷地送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偏远农村。这一优势是其他高等学校无法做到的,也是电大最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部分。有了这个网络保障,基层电大办学就可以延伸到乡镇甚至村落,为这些地方就地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专门人才,不仅办学质量不受影响,而且还大大拓展了电大的办学“市场”。

三、基层电大在农民工教育中的营销策略

对企业来讲,市场营销的真正意义在于提升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度。对基层电大来讲,就是提升学员价值和学员满意度。基层电大应充分发挥在农民工教育中的强大优势,实施市场营销策略,做好营销调研、界定目标顾客(农民工学员)、合作者和竞争对象,对市场细分、对产品与服务进行定位,以一种清晰、有说服力的方式传达信息,吸引农民工,提升办学效率。

(一)产品营销

在市场营销理论中,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包括组织提供的其他各种各样的内容,如活动、人员、地点、组织自身、资讯和概念等。对基层电大而言,相对应的产品应该指所开专业、培训项目、毕业证书、导学课、教学大楼、电大在线等。其核心产品为电大所提供的相关证书。包括学历毕业证书和项目培训证书。因为这些证书能给他们带来荣誉、知识、更多的职业机会和升职希望,以及心理上的满足感等。

调查显示,农民工群体分布在各行各业,教育需求呈现多元化,不但需要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来提高就业竞争力,还需要素养类、休闲类培训充实业余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与品位。基层电大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把自己的产品营销出去,如在电视台、电台、报纸、公共汽车、农民工积聚的企事业单位或社区租住地发布电大各类招生、培训信息,发送电大招生、培训明信片。同时根据农民工需求提供各类方便快捷的服务以区别竞争者。比如,在农民工培训方面,基层电大应结合市场定位取得的竞争优势,举办包就业技能培训、打造新市民培训、女性职业培训、新生代高品位休闲培训等。同时在农民工选校址、网上报名与交费、随时咨询服务、就业推荐服务等方面提供帮助。当个别农民工将小孩带来上课时,值班教师负责照看孩子。总之,要让农民工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和被体贴,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安心参加学习。

(二)价格营销

农民工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不但从事低技术的工作,而且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也非常低。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民工打工月收入为2000元左右,这微薄的收入除了自己生活,还要补贴家里,对参加学习或培训的费用非常关注。电大是公立学校,收费标准虽然低于私立学校,但对部分农民工来说还偏高。根据市场营销理论定价决策中四项定价工具(即金钱诱因、金钱性惩罚、非金钱性诱因和非金钱性惩罚)对公众参与和公众行为产生的影响,电大还可以考虑建立一些适用于自身服务的诱导机制。比如,在学历教育中对在电大连读或介绍同伴读电大的农民工实行学费减免(金钱诱因);对有突出贡献,如创造发明、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典型的农民工进行表彰奖励(金钱诱因);对取得国家级培训证书的农民工进行物质奖励(金钱诱因);允许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农民工学费分期交付(非金钱诱因);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农民工发放奖学金(金钱诱因)和送喜报到学生单位或社区(非金钱诱因);在农民工集聚地开展免费的远程教育、职业规划、法律援助等咨询服务(非金钱诱因)。事实证明,金钱性与非金钱性的定价战略与策略是相当有帮助的工具。基层电大可以通过这些战略和策略吸引公众,以达到扩大影响、巩固生源的目的。

(三)渠道营销

营销学学者把组织用于交付产品或服务的各种途径,以及顾客用来获得产品和服务的通道称之为渠道。通过扩大渠道、增加服务的可获得性,为顾客提供方便,这是当今最具有进取性的营销手段。

可见,电大对于渠道的选择对农民工的回应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开放教育方面,目前教育服务的渠道已渐渐转变为实体地点与互联网并用的混合性的渠道组合;在社区教育方面,电大有着特有的天、地、人“三网合一”的远程教育优势,但从学员满意度的角度来看,网络缺乏亲切感。因此,除了使用互联网,电大还可考虑采用信件、送教下乡(企业)、校外实践基地、公共场所等渠道开展各类教育服务。

1.信件。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电子邮件已经作为一种常用的交流沟通工具深入人们的生活。考虑到农民工群体中,有不少学员由于经济等原因,缺乏频繁使用互联网的硬件条件。学校可以通过调研,把这部分人组织起来,安排他们到学校的机房进行操作,还可为他们提供纸质文档或资料,以方便农民工更好地参与开放教育的学习过程。

2.送教下乡(企业)。电大教育已遍及各个乡镇及村落。比如,浙江嘉兴目前所有乡镇都设有电大教学点,同时,该市的桐乡、海盐、平湖分别和部分大型公司、企业联手,把教室搬到学员所居住的社区或工作区域,主动送教上门,并根据他们的上班空闲时间安排上课或培训,让他们在工作、生活的间歇时间有机会参与学习或培训,真正使他们学习工作两不误,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

3.公共场所。调查了解,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信息来源渠道不够顺畅,因此在一些公众场所提供教育、培训信息服务,应该是很受农民工欢迎的。比如,在图书馆、科技馆、公园,以及农民工聚居的企事业单位的食堂、职工活动中心等,放置相关电大教育、培训服务内容的资料,或上门举办小型讲座、现场咨询等,让电大成为农民工读书、培训的首选地,扩大电大的影响力、知名度。

4.校外实践基地。近年来,电大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项目,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农民大学生,有的农民大学生办有自己的公司或企业,经营得红红火火,学校可以把这些公司或企业设为校外实践基地,带农民工学员去基地参观,了解他们成功的经历,激发农民工内在的信心,促使他们朝着成功成才的方向努力。比如,浙江电大已在全省建立了32个农民大学生实践基地。2011年1月,浙江电大领导亲自为嘉兴电大2008届农民大学生娄海金办的“土味多”生态养猪合作社实践基地挂牌,同时送上8万元设备资金,帮助建立生猪养殖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农民大学生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

(四)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是企业维持和促进与顾客和其他伙伴之间的关系,实现参与各方的目标,形成一种兼顾各方利益的长期关系。笔者认为,在对农民工教育的关系营销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与农民工之间的良好关系——顾客关系营销。对电大毕业或在读的农民工,电大尤其应多方关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鼓励他们动员同伴、亲戚朋友来电大学习或培训,并给予学分奖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得到了电大的特别关注和奖励,建立起对电大高度的信任和忠诚,甘心情愿做电大的促销员、活广告。

同时,基层电大要放下架子,走到农民工中间,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倾听他们的心声,平等相待,营造关注和理解的氛围。

(五)帮助营销

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从解决农民工打工生涯中经常碰到的困惑人手,笔者提出新的策略——帮助营销。基层电大可以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真诚地给农民工多种帮助,如教育定位、职业规划指导、理财规划指导、心理或健康咨询等,从学业计划、职业发展、学费支付、心理辅导等方面为农民工答疑解惑。可设立综合服务中心,搭建就业信息平台,提供电话、网络在线服务,随时接受学员咨询;还可开设各类公益知识讲座、法律援助等,切实帮助农民工解决实际问题。采用帮助营销能拉近电大与农民工之间的距离,获得较高的信任感与忠诚度,同时也有利于基层电大教育项目的推广。

总之,在开发农民工教育市场中,基层电大有特别的优势。在面临转型的新时期,巨大的农民工教育商机给基层电大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方向。基层电大应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确立培育和发展农民工教育市场,并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加强管理队伍与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农民工教育需求合理、科学地设计教育项目,积极调整市场定位,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民工教育营销策略,最终实现农民工教育的有序、高效、和谐。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校科研计划项目“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提升策略研究”(编号:Y201119860)]

[陈甫英: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研究。沈建龙: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作者:陈甫英 沈建龙

电大计算机网络工程论文 篇3: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提高电大教育质量

【摘 要】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历经了三十多年,在新知识经济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电大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优势,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加速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给电大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 电大教育 提高质量

一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导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它是一种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以及分配利用的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让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走在时代前沿善于利用知识优势的企业和个人都会占据很大的优势,成为这个时代的优胜者。知识经济是以信息产业化为基础,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依托,由知识决策作为发展方向,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作为动力的社会化经济。知识经济的来临,让人类社会实现了从农工业经济时代向近现代工业时代的转化,进而又跨入了以人才資源和信息产业为方向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产生促进了社会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转变成为现代集约化的经济模式,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人类思想观念的变革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教育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处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对知识普及、创新以及学习社会化有了更多的重视,人们对于“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观念越来越成熟,对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仅促进了教育产业化和“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而且为电大教育提供了深远的发展前景。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教育的知识传播、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电大教育的办学模式改革、教学质量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

二 知识经济时代给电大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开放教育作为新兴教育手段,成为它们振兴教育、培养人才、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日本文部省从1994年起就制订了一项5年的教育计划,在5年之内,文部省公立小学的学生每两个人就要配备一台计算机,而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则要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在21世纪初期,所有的中学和小学都要连接互联网。当时在发展速度更快的美国,他们已经开始使用第二代Internet工程了,时任总统的克林顿要求在2000年以前就让每所学校、每个教师和图书馆都能使用新型信息手段。在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中,专门针对所有学生的上网能力提出了要求:美国12岁的公民要拥有基本的上网能力,18岁以上的公民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成年以后的公民要接受继续教育。在经济同样发达的英国,其在校学生已超过了20万,而且其增加速度是1万人/年。在20世纪初期,在英国101所普通大学中,其开放学校的学科质量排名已经到达第10位,开放学校的科研水平名列所有大学中的第27位,现在英国的开放大学已经延伸到欧洲部分国家。

1.知识经济时代给电大教育带来的机遇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始于19世纪50年代,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函授教育阶段,这种教育模式的媒介是文字印刷教材,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第二阶段是指广播电视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媒介主要是广播电视音像教材,是一种层次和渠道较丰富的远程教育系统。这种教学方式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实用性较强的人才,让我国远程开放式教育的发展有了一个跳跃式的提升。第三阶段是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促进了现代多媒体教育网络体系的建立,为我国远程教育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在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后,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并且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在国务院的批准下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我国教育的首要发展任务。我国教育部电教办早在1998年就提出了《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这份文件中对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指导方针和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其指导方针是“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而且在1994年,在《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实施意见》中就将电大明确定位于“现代远距离教育的开放大学”。1998年教育部的领导在相关报告会上也明确指出“电大系统是远程教育的主力军”,这些意见和方针都为电大教育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明确的定位,并为电大教育提供了许多机遇。

2.知识经济时代给电大教育带来的挑战

知识经济为电大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会,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教育手段和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也给电大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观念的落后。至今,电大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这过程中,它不断对办学模式、管理手段和教育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持续的改进,为突出远程教育的特色付出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电大在发展初期受到长期计划体制条件中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电大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表现在对“注册视听生”和“专升本”这两项改革点的不适应,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专业的设置、教材的选择以及教学任务的组织方面,片面追求应试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导致电大教育独特的教学方式逐渐淡化,从而出现“电大不大、远教不远”的现象,对电大远程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所以,电大教育要想充分利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从而发挥自己在远程教育中的主力作用,就要对本身固有的传统教育观念进行彻底的改革,强化学校的竞争意识,深化学校中的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观念。

第二,不适当的管理机制。自从创立以来,电大一直都是实施五级管理,这些管理机构对电大教育的质量进行各层次严格把关,并落实各项计划和规划,这种管理模式虽然能够很好地保证教学的质量,发挥了各级管理机构的作用,但这种模式受到传统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响,由各层管理机构下达计划和任务,并进行逐层落实,这样就会造成办学任务实施不流畅,为远程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很多障碍。所以,要想摒弃传统管理体制中工作低效的缺点,电大就要逐渐建立以中央电大为主,围绕学生进行层层服务和落实的教学服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为电大实施远程开放教育创造一定的教育教学条件,才能应对现代远程教育面临的挑战。

三 电大教育的创新发展

知識经济的发展,对电大教育的办学模式、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的直接发展动力就是技术和制度的双重创新,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在《西方世界经济增长的经济理论》中指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而不是技术性的因素。所以,为了全面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纵向改革,就要对电大的教育体制进行创新,对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思路进行明确的规划,对电大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地位进行确立,从而全面促进电大远程教育的发展。

1.转变电大的教育观念

电大教育是我国第二代远程教育发展中的核心,但随着远程教育的逐渐发展,电大的“主力军”意识逐渐强化,并淡化了自身的竞争观念,同时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电大教育出现了对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方式以及教学组织的模仿趋势,导致电大教育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因此,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电大要在激烈的学习市场中,加强对机遇的把握,顺应市场的发展,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大学。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电大就要采取主动的心态面向知识经济并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实现角色和观念的转变。另外,电大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强自身的开放意识,充分发挥电教的特殊性,联合其他院校对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实力。

2.完善远程教育网络

现代教育的先进之处在于教育技术的先进,传统教育主要是面授的形式,这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之前能够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但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传播手段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社会要求教育方法和手段能与时代相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最主要的要求就是计算机和网络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在电大教育中,先进的教育技术和设备是现代远程教育开展工作的基础,教育的手段才能多元化,并摆脱原有的单一的电视、录像教学阶段,制作各种媒体节目和课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远程教育。

3.增强与社会的信息交互

电大教育的生存立足于社会,其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交流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和社会中的信息交流和知识传递也非常重要。对于电大来说,首先,社会中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许多新兴的产业和技术诞生,所以需要及时了解市场中的人才需求;其次,电大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所以,加强与社会的信息交流,才能进一步改善电大的教学质量。

4.推进电大的素质教育

在电大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其教育培养目标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且办学思想不稳定,导致其教学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实施等环节出现与实际情况的偏差,对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产生影响。所以,电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市场中的专业领域保持敏锐的眼光,结合教育的超前性确定人才在社会中的层次,确定专业教育的目标。电大对人才的教育目标包括明确的专业方向和具体的能力培养要求。只有指定了明确的专业水平目标之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制订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学任务时,目的性和实用性会更强,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要培养“全才式”的人才,电大就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考虑学生的年龄、文化基础和社会背景等众多差异,从学习先进教育技术和理念、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以及对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优化这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实施“全才”教育。

四 结束语

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电大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大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就要从教学理念、教育技术和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提高电大的整体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牛思诚.知识经济给电大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1)

[2]刘井辉.中国电大教育出现困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3]郭志强.广东番禺电大教育质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陈静珊

上一篇:初中教学中化学实验论文下一篇:课程教学计算机工程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