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风险银行范文

2022-06-19

第一篇:信用卡风险银行范文

信用卡电子银行风险点

关于城北支行银行卡、电子银行业务及自助设备管理

的风险提示

一、贷记卡风险控制提示:

(一)营销环节:从源头抓起,有效控制风险。

随着贷记卡种类的进一步细分,每一种贷记卡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客户,如国际旅游贷记卡须为达到我行金卡标准的客户,大学生卡目前仅对23所高校的特定年级学生发卡等等。在营销时,应针对不同卡种的准入条件,做到有的放矢,真正从源头有效控制风险。

(二)受理环节:积极推进尽职免责,把风险控制落到实处。 初始受理人:受理申请表,负责核对身份证、本人签名的真实有效; 录入人:负责录入信息真实准确;

调查人:负责人行、银联征信系统调查,公安、通信、工商、税务等系统联动核查,个人填报信息调查;

审批人:对前端环节的责任落实审核并抽查、依据现有信息,对照有关规定条件核定授信额度和审批;

催收人:对逾期不良客户按规范流程催收,做好记录; 风险监管人:进行风险监管和分析,做好预警监测。

二、金穗贷记卡团体客户营销风险提示:

(一)客户对象定位环节风险点

1.发卡对象选择不当,易造成对高风险人群批量发卡。 2.非法中介通过团体客户发卡渠道传递非法证件。

(二)受理、调查环节风险点

团体客户的受理和调查环节的工作重点是对申请单位和申请个体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对,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申请单位信息不真实,如单位不存在、单位存在却无具体的办公场所、必要的工作人员等经营条件。

2.申请个体信息不真实,如申请人身份证号码与姓名不一致、工作单位电话无效或空缺、申请表上仅留手机号码无其他联系方式等。

3.申请单位与个体的关系不真实,如申请单位与个体之间没有所属关系,核实个体信息时申请人否认办卡等。

4.申请单位办卡目的不真实,如单位利用团体办卡进行套现或非法中介办卡。

(三)审批授信环节风险点

1.授信对象判断不准确,授信政策运用不当,加大授信风险的发生。

2.授信额度过高,超过申请人收入水平,还款能力没有充分有效的保障。

(四)邮寄领卡环节风险点

1.单位人员代为领卡、代为激活。

2.银行工作人员特别是客户经理代为领卡、代为激活。 3.不法分子冒领卡片。

(五)客服激活环节风险点

2 1.团体客户卡片在短时期内大量激活并使用;激活方式大多为采用自动语音激活方式等。

2.卡片激活时间集中在某一固定时间段。

3.卡片激活大多通过一部固定电话采用人工方式激活。

(六)交易监控、调查环节风险点

1.欺诈申请,表现为开卡后短期内有多笔大额交易,交易类型多为取现、易变现或价值较高的商品类消费。

2.信用膨胀,表现为开卡后短期内持卡人不断申请提高信用额度。

3.还款能力不足,表现为持卡人经催收后以各种理由拖欠还款。 4.疑似套现,表现为卡片交易集中在某个或几个商户,使用的额度较高、还款和消费的时间较有规律。

三、信用卡风险催收管理要点

(一)信用卡不良催收实行“条线管理、属地负责、严格操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做到催收责任明确,催收方式正确,催收记录及时,催收管理合规。

(二)市分行催收管理要求。坚持“信息统发、以户建账、按期催收、随时记录、严格分类、规范管理”的规定,催收岗位责任人具体做到:

1、每旬5日前通过邮件下发贷记卡属地催收名单(附件1)至各支行电子银行部(准贷记卡催收名单每月发送)。对总行下发的属地催收名单按户建立催收台账,每月收集支行催收情况表,贷记卡要

3 逐笔登记入辅助管理系统(外挂),完善催收资料。

2、对催收三个月后仍没有还款记录的信用卡透支户,应上报省分行贷记卡中心,由贷记卡中心统一发放律师函。

3、对催收三个月以上没有还款的信用卡透支户,应督促支行通过特快专递方式发送催收函,并将催收资料和邮寄回执联专夹保管。

4、对催收半年仍未能还清欠款的透支户,应责令支行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保证催收时效的延续。

5、对已达到损失类标准的透支信用卡,每月要上报省分行营业部信贷管理处,及时确认信贷损失认定,并将信用卡透支分类情况录入信贷管理系统。

6、对完成催收程序的透支户,将全部催收资料按顺序整理,按户归档,入库专人保管。

(三)支行催收管理要求。坚持“逐户建账、按期催收、实时记录、按时报告”的规定,催收岗位人员具体做到:

1、各支行在收到催收名单后,在规定日期内按照贷记卡风险管理流程开展属地催收,并按照《信用卡透支追索台账》(附件2)及时登记催收记录,透支首月电话催收不得少于三次。对电话催收未能及时还款的透支持卡人应及时采取锁定、止付、调减信用额度等风险控制方式。

2、电话催收一个月仍未能还款的透支欠款,填写《金穗贷记卡催收通知单》(附件3),采取上门催收方式,并与持卡人签订还款协议。

3、对上门催收仍未能还清的透支欠款,应通过特快专递方式发送催收函(特快专递封面一定要写明催收内容),同时在三日内向省分行营业部申请律师函进行催收。

4、对发送律师函仍未还款的透支欠款,应由支行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及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将立案回执传真至市行备案。对超过5000元的透支欠款涉嫌诈骗的,要同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立案侦查,并将受理回执传真至市行备案。

5、各支行应严格按照风险管理办法要求及时将催收情况反馈市行卡部,并按时上报催收资料(催收台账、催收通知单、催收信函、报案材料、诉讼资料等)。(金穗贷记卡属地催收流程见附件4)。对总行下发的风险事件登记表(持卡人无法联系、拒绝办理、伪冒办卡等)应在2个工作日内上报市行。

四、自助设备日常管理工作要点

(一)结账工作要求

做到双人开箱、双人复核、双人装钞,现金操作须在录像监控范围内进行,步骤如下:

1、进入自助设备维护状态,进行结账打印;

2、查看主机系统对应柜员现金箱余额(柜面业务终端上0635交易);

3、清点并登记所有钞箱的存款、取款和回收、废钞数额,将实际钞箱总金额与柜员现金箱余额比较,核对账款是否相符;

4、检查机芯、保险柜及通道内是否有钞票;

5、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加钞;

6、查看有无吞卡,并进行相应的吞卡处理;

7、登记相关登记簿,如有长短款或其他异常情况,按规定登记、处理;

8、清机结束后,须进行存款、取款、转账等交易测试;

(二)密钥管理工作要求

做到密钥双人分管,平行交接,人员交叉后更新密码,备用密码和钥匙密封入库保管,具体内容:

1、保险柜门密码、钥匙,以及上柜钥匙、边门钥匙和钞箱钥匙均须指定专人负责(以下密钥特指保险柜门密码和钥匙);

2、密钥须双人分管,平行交接,人员交叉更新密码,钥匙随库保管;

3、新装自助设备首次使用必须更新出厂密码;

4、备用密码密封后交网点负责人入库保管,备用钥匙密封后交支行会计部门入库保管;

5、管理员变更办理交接手续,并将最新的备用密码密封后入库保管;

6、密码定期更新,时间间隔三个月(更新密码可通知维保公司到场协助,须在开门状态下测试3次正常方可关门);

7、保险柜门关上后必须启用柜门密码。

(三)日常维护和维修工作要求

做到日常巡检、保证运行、核实身份、注意测试,具体内容:

1、对在行式设备,设备管理员须每日早晚检查、维护设备及周围环境各一次,对离行式设备,须每天至少检查、维护一次;

2、保证设备存取款交易每日正常;

3、及时更换破损的操作指南、银联标贴,公告须按时张贴并及时清理;

4、设备巡检或软硬件升级时,须由支行告知网点后方可维护;

5、设备故障且网点不能自行解决时,须及时向相关维修公司报障(原则上不得向维修工程师个人报修);

6、设备管理员须查验维修人员身份证件、工作证,并与上级行下发的公司维修人员姓名、近期照片等进行比照核对,核实身份后方可安排维修;

7、维修人员如需使用键盘、软盘、U盘等进行输入、输出操作或者软件更新操作时,须征求设备管理员同意;

8、维修结束后,设备管理员须进行存款、取款、转账等交易测试;

9、维修人员将维修的实际情况如实、清晰地填写在维修单上(一式三份,网点保留一份),设备管理员根据维修情况如实评价维修人员响应速度、维修质量、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情况,并签字盖章;

10、如因特殊情况导致设备暂停四小时以上的,设备管理员填写自助设备暂停、恢复申请表,上报到营业部银行卡部。

五、电子银行业务风险提示

一、 网上银行:

(一)注册环节存在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为:

1、办理申请证书交易时证书下载和证书密码生成没有做到由两名操作员共同完成。

2、注册完成后没有将企业客户证书和密码封分别封存,交由两名工作人员分别入重要空白凭证库保管。

(二)企业网银的相关证书及密码封传递环节没有做到注册行和受理行的双人交接以及存在交接人在《中国农业银行企业客户网上银行证书传递登记簿》上签名登记不及时的现象。

(三)企业网上银行的受理行人员在与企业客户的交付环节中没有做到接受注册行传递证书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将制作完成的客户证书及密码封交付企业客户。

(四)受理行在受理环节上存在的风险主要是没有尽到尽职审查的义务,如在网上银行证书的补办和挂失业务受理过程中没有对申请人的身份资格进行核实。

(五)网上银行的操作风险点:

1、电子银行部没有做好对客户经理的培训工作。

2、客户经理没有做好对个人客户、企业客户操作人员的再培训工作,致使操作人员存在操作风险和资金风险。

二、金穗支付通业务风险防范:

(一)金穗支付通注册环节存在的风险主要是注册行的金穗支付通系统操作员在增加、修改、删除客户的业务过程中没有做到逐级审核、双人复核录入。

(二)金穗支付通客户交易环节存在的风险主要是各行的金穗支付通系统管理员没有按照《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

8 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及我行反洗钱方面的有关规定,交易监控机制不健全,对于具有大额、异常和可疑支付交易特征的交易,没有及时进行报告处理。

(三)金穗支付通机具流失的风险:一是投放之初客户经理没有把好准入关,部分转账电话投放地址较远,造成后期维护回收工作困难。二是没有完善的“银行-客户”交接手续。三是对市场的信息把握不灵敏,导致部分机具流失。以金盛大市场为例,如果在搬迁之前做好清理工作或者信息变更记录的话,我行流失机具的数量会大幅减少。

四、收单业务风险防范:

一、收单行在发展特约商户时,应把好特约商户风险准入关,规范商户调查和签约程序。

二、拓展商户必须遵守下列几个原则:

1、必须对商户进行实地走访,确定其经营稳定程度,有专设的收银柜台,收银员素质符合要求;

2、商户必须拥有合法营业执照,经营状况和信誉良好,内部管理完善,财务制度健全,原则上应在本行开立结算账户;

3、商户必须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三、禁止发展下列商户:

1、非法设立的经营组织;

2、特殊行业商户:包括我国法律禁止的赌博及博彩类、色情服务类、出售违禁药品、毒品、黄色出版物、军火弹药等其他与我国法

9 律、法规相抵触的商户;

3、被中国银联、国际信用卡组织列入禁止发展名单的商户;

4、可疑商户:商户或商户负责人(或法人代表)已被列入中国银联的不良信息系统;

5、注册地及经营场所不在收单机构所在地的商户;

6、无固定经营场所的商户。

四、对于下列类型的商户,应谨慎签约,并采取更为严格的调查措施和审批程序:

1、易发生伪卡风险的商户类型:机票代售点或手机专卖店、珠宝或工艺品销售商店、各类娱乐场所如夜总会、酒廊、卡拉OK、桑拿按摩服务等;

2、易发生套现的商户类型:如中介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小型的经贸公司、各类传销机构、批发类商户;

3、易发生虚假交易的商户类型:电话营销及信函营销、音像制 出租等;

4、易恶意倒闭的商户类型:在跳蚤市场、二手市场和街头的个体商铺、预付款类商户,如旅行社、短期培训班、各种俱乐部等;

5、主动上门要求装机的小型商户:欺诈嫌疑较一般商户要大。

五、各单位在特约商户的拓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现场调查,当出现下列可疑迹象时,应进一步展开深入调查,以确认是否存在商户欺诈:

1、商户实际经营名称与营业执照注册名不符,且商户无法提交

10 合理解释,表明商户可能存在蓄意隐瞒其实际经营活动的嫌疑;

2、商户拒绝透露与前收单机构终止协议的真实原因,表明商户有可能因风险原因而被前收单机构终止协议;

3、商户仅有小面积的办公场所或没有经营场所和货品,员工也非常少,说明商户申请受理银行卡的真实意图值得怀疑;

4、商户的经营地址非常偏僻,远离市(镇)中心,或是在私人住宅经营或办公,且经营或办公环境简陋,表明商户可能存在财务状况不佳或有欺诈嫌疑;

5、经与商户负责人或员工交谈,发现他们对经营状况不太了解,可能存在虚假申请或恶意倒闭商户的欺诈迹象;

6、商户尚未正式营业,但负责人或员工催促收单机构尽快布放机具,并对清算款项的到账时间格外关注,表明商户可能有利用经营设备及场所进行欺诈活动的意图;

7、商户负责人强烈要求以其个人账户作为商户结算账户,并希望清算款项能尽快达账,表明商户负责人可能存在欺诈意图,并试图尽快卷走清算款;

8、商户负责人对风险敏感问题,如对商户违规操作的界定、风险责任的划分等格外关注,表明商户对于风险问题过于紧张,可能存在蓄意欺诈的意图。

9、商户声称已经营了一段时间,但没有存货或存货很少;或商户的存货与登记的经营范围不符,表明商户可能存在财务困难或欺诈嫌疑。

五、电话银行、短信通风险提示:

1、客户注册申请环节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是经办柜员可能没有审查客户账户归属行与注册网点是否属于同一一级分行。

2、营业网点柜员对申请人资料审核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风险:一是申请表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与客户提交证件内容是否一致;二是个人申请表填写的注册账户信息(账号/卡号、户名、账户性质等)与客户提供的账户凭证是否相符;三是ABIS系统中客户的账户资料与身份证件是否一致。

3、柜员在办理电话银行、短信通暂停、恢复、注销业务时仍然需要注意注册环节所存在的风险,仍然要在系统中对申请人的资格严格审核。

第二篇:银行信用卡风险防范探讨

摘要:信用卡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支付工具,其本身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信用一卡业务风险,减少发卡行损失,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就成各信用卡发行机构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此讨论了信用卡中的风险防范。

关键词:银行;信用卡;风险;防范

1银行信用卡的风险特点

1.1透支风险

透支风险在信用卡风险中透支风险尤以恶意透支为严重,这些持卡人无视信用卡章程规定,欺银行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不能绳之以法,利用银行信用卡结算,传递时间差冒险做案,侥幸逃窜,消遥法外,盲目自乐。

1.2诈骗风险

一般来讲客户在办理信用卡时总是很直观地与储蓄存折、存单相比较。确实信用卡与存单、存折有许多功能相似之处,但又有与其相比更多的优点和更大的风险。存单、存折万一丢失,客户只要到办理存款的银行办理挂失即可阻止风险,而信用卡不慎丢失客户挂失后发卡银行则要上报总行迅速通知到全国成千上万个受理点和物约商户止付。然而由于使用信用卡出示的身份证有效期二十年之久,其年限跨度之大,使繁忙的银行和商户工作人员往往难以辨认身份证照片真伪,且冒用者只要在签字上略施小计便可蒙混过关巧取豪夺而后溜之,致使挂失后风险仍然存在。

1.3征信风险

由于目前对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导致银行在办理信用卡授信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同一申请人可以在不同的银行间多头授信,并缺少对过度授信的有效监测手段,为个别信用不良者恶意透支开了绿灯,形成过度授信,导致授信风险。同时,由于信用卡业务竞争中,放松了对持卡人的信用调查,对于信用卡申请者的个人资信审查也越来越流于形式,致使新推出的可透支信用卡在发卡量迅速上升的同时,恶意透支的持卡者的数量也在急剧上升,增加了信用卡业务产生坏账的风险。

1.4个人风险

个人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卡持有人安全用卡意识不强,信用卡丢失后不及时挂失;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或使用生日、电话号码作为密码,丢失后很容易被破译或被熟悉的人掌握等。捡拾他人信用卡后取款的情形占到信用卡诈骗案件总数的一半以上的情况,充分说明持卡人安全用卡的意识有待加强。

2防范银行信用卡风险的措施

2.1强化立法控制

发达国家对于银行卡交易的高度依赖是建立在高度成熟和完善的信用体系和法制基础之上的,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并健全法制。一是加快信用卡运行规则的立法,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二是加快打击信用卡犯罪的立法现行刑法中只是对于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等四种情况进行处罚,但是根据近几年来信用卡犯罪的新特点,还应该把骗领信用卡非法盗取他人信用卡信息等行为纳入刑事处罚的范畴,进一步净化信用卡的用卡环境。

2.2完善内控监督

信用卡风险产生的其根本在于操作不规范,风险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因此,必须加强风险防范基础管理,有效降低信用卡经营风险。(1)完善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严格制度操作。一方面,按照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和信用卡章程及制度规定,严格业务流程,规范操作程序,注重加强对受理申请人证件审查,避免违法或者人为的违规操作。另一方面,随着跨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及各商业银行和银联系统的逐步集中,对技术标准中不能适应发展要求的与业务规范不一致,影响业务开展的制度规定进行完善,规范标准,提高可操作性。(2)建立多级控制体系,在落实岗位责任,完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行风险防范责任制,明确分解各业务环节风险责任,加大考核奖惩力度,严格内部管理,使每一个业务人员和每一个操作环节都受到有效的控制和制约,防止见错不纠或放纵。(3)建立健全信用卡签发审查和使用监督制度。要加强对申请人的收入状况的审查,加强对担保人或担保单位的信誉状况及偿还能力的审查。信用卡发行者要对申请持卡人进行人工调查或发卡行建立数据库。发卡行严格控制信用卡透支用途、最长期限、最高额度和利率档次等规定,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持卡人规定不同的透支额度,而且各个持卡人的透支额度可以因职业、教育水平和信誉状况不同而不同,规定持卡人一次消费的最高额度依持卡人的信用状况而动态确定,出现透支应及时收取本息。2.3健全风险转化机制

(1)严格信用卡担保制度。信用卡担保是信用卡业务中重要的一环。要逐步缩小信用担保、增大抵押担保的比例。资金担保一般属有价证券担保,应列表外科目核算,存单抵押应是本行开列的存单,由营业网点专夹保管,不得给予挂失和提前支取。(2)建立信用卡呆帐准备金机制。由于信用卡是集消费与信贷于一体的结算工具,有些透支发生逾期或呆帐损失是难以避免的,因而应按上末信用卡吸存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呆帐准备金,实行专户管理,以便风险发生后,可按规定数报批列支弥补。(3)建立信用卡保险机制。积极向保险公司投保,由社会来分担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是银行信用卡管理的重要方式。一方面,让持卡人参加保险,使信用卡挂失后短期内的风险由社会承担,并规定保险与信用卡有效期同步,一旦信用卡遗失、被盗或被冒领而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按比例赔偿另一方面发卡机构与保险公司协商,确定责任范围,按规定缴纳一定的保险费,当发生风险损失时,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2.4养成安全用卡的良好习惯

信用卡持有人应避免信用卡密码设置过于简单化,以生日、电话号码等易被人掌握或猜测的数字作为密码;在ATM提款时要注意周围有无异常人或物,输入密码时用手在键盘上方进行必要的遮挡,防止密码被偷窥;一旦发生ATM吞卡情况,不要轻信机器旁边张贴的信息,而要及时与开户银行联系,寻求帮助;在刷卡消费时,信用卡不要离开自己的视线等。

参考文献

[1]张德芬.论信用卡法律关系的独立性与牵连性[J].河北法学,2005,4:59.

[2]宋小桃,王宏芹.关于银行持卡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J].经济论坛,2005,10:64-65.

[3]武剑.中国银行业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前景分析与策略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3,2:40-43.

[4]谢罗奇,李小林.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其防范对策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4):483-487.

第三篇:邮储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2009年12月开办信用卡业务,主要推出个人人民币信用卡普卡,为银联标准卡(有效期三年,可设四张附属卡)。邮储银行信用卡使用方便,可在全国各家上和进行消费,以及任何一台有银联标志的自动提款机上取现。邮储信用卡产品的亮点为资费实惠、量身定分期(交易分期、账单分期两种分期方式随心选择,分期申请起点金额低、费用少)、还款方便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信用卡、信用卡风险及特点和种类。

1 信用卡及信用卡风险简介

1.1 信用卡

信用卡是发卡行发行的,给予持卡人一定信用额度,允许持卡人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支付工具。其形式是一张正面印有发卡银行名称、有效期、号码、持卡人姓名等内容,背面有磁条、签名条的卡片。信用卡分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我们现在所说的信用卡一般单指贷记卡。

1.2 信用卡风险

信用卡风险在广义上是指在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因各种不利因素而导致的发卡机构、持卡人、特约商户三方损失的可能性。狭义上,信用卡风险是指因信用卡无担保循环信贷的产品特性和贷款实际发生的非计划性、无固定场所、授贷个体多、单笔金额小等特点,导致发卡机构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就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的问题而言信用卡风险包括:银行内部操作的风险、欺诈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等等。

2 信用卡风险的特点

2.1 风险的不确定性

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从总体上看,有些风险是必然要发生的,但何时发生确是不确定性的。例如,生命风险中,死亡是必然发生的,这是人生的必然现象,但是具体到某一个人何时死亡,在其健康时却是不可能确定的。同时在信用卡申请审核中持卡人的欺诈变相骗信用卡给银行及持卡人造成不可抗力的风险。 2.2 风险的客观性

风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因为无论是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还是社会发展的规律,都由事物的内部因素所决定,由超过人们主观意识所存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

2.3 风险的滞后性

信用卡具有“先消费、后还款”的特点,决定了信用卡持卡人无须预先存款即可刷卡交易。同时根据信用卡业务惯例,持卡人有一定期限的还款免息期。在免息期内,发卡银行无法完全监控持卡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只有在贷款逾期进入催收阶段后,银行才能真正确定风险损失的程度。

2.4 风险的分散性

由于信用卡持卡人分散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持卡人从事的职业特点比较分散,消费行为各异,而且持卡人用卡也会随其身处不同地域而呈现明显的使用地域的分散性。这使得信用卡风险也因此而表现为分散性特征。

2.5 风险的多发性及复杂性

信用卡持卡人总量大、消费频率高、自然因素变化较多,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很多无法预料的潜在风险。同时,信用卡风险产生的因素较为复杂,仅因欺诈因素引致的风险就包括伪卡诈骗、伪冒申请、卡片遗失、盗用账户、未达卡、网上黑客等。

3 信用卡风险的种类

信用卡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支付工具,其本身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同时信用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且风险涉及面广、种类繁多。下面主要介绍信用卡的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及操作风险。

3.1 信用风险

银行传统业务的信用风险是由于借款单位或个人在借款到期后,不能履行合同、契约,无力偿还或不愿偿还贷款,致使银行贷款本息不能按期收回而遭受损失的一种风险。而信用卡的信用风险是特指持卡单位或个人在用卡透支后,由于发生经济问题或者主观故意,不能按信用卡章程规定的期限,或发卡机构与持卡人事前协定的透支期限,归还透支本息所产生的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恶意透支。恶意透支是最常见的、最隐蔽和最难防范的信用卡犯罪手段。 2)谎称未收到货物而拒绝还款。即在收到货物后提出异议,谎称从未进行交易或者有交易但没有收到货物而拒绝还款。

3)虚假挂失。假装信用卡丢失,利用办理挂失手续到商业银行止付这一很短的时间差,大量透支使用。

4)利用信用卡透支金额发放高利贷,从而长期无成本占用银行资金谋取暴利的目的。

3.2 欺诈风险

信用卡的欺诈风险是指由于信用卡遭人冒名申请、伪造、盗领、失窃等原因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欺诈类型主要有:

1)冒名申请。以虚假的身份证明及资信材料申请信用卡,获批后,即刻进行欺诈消费或套取现金。

2)伪造卡。先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真实的信用卡客户资料,然后再根据非法获取的信息伪造信用卡进行诈骗。

3)遗失卡或被盗卡。信用卡在邮寄或使用过程中不慎丢失或被他人盗取,从而被他人盗刷。

4)特约商户欺诈。主要是特约商户的不法雇员通过伪造交易资料骗取收单机构交易款。

3.3 操作风险

信用卡的操作风险是指发卡机构因管理和作业流程上的操作不当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卡机构内部员工疏忽大意,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对流程执行的力度不够,也会造成不应有的风险。

2)审批政策及后续流程漏洞造成的损失。

3)相关配套的软硬件设备安全性低也有可能造成损失。

目前,我国还处于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初期,由于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系统出错、人员出错的情况经常发生,给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障碍。然而操作风险是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内部的风险,只要管理到位、措施得当,操作风险比较容易控制并降到最低程度。而对于欺诈风险及持卡单位或个人的信用风险,银行可以健全风险转化机制,建立信用卡呆帐准备金机制,同时加强信用卡安全宣传工作使持卡人养成安全用卡的良好习惯。这样对风险的防控及减少损失起到有效的作用。

第四篇: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论文

摘要:伴随着近年来中国信用卡发卡量的“井喷式”增长,信用卡风险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导致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认真地研究风险的成因及控制对策是各商业银行在追求多发卡的同时应该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信用卡业务风险 成因 控制

一、引言

从2003年我国信用卡业务起步至今,每年的发卡量均增长80%以上,截至2008年5月底,全国累计发卡量更是飙升到1.1亿余张。然而,庞大的发卡数字背后是“泡沫”,像一主多卡、睡眠卡的现象屡见不鲜,恶意取现、欠贷不还的客户普遍存在,办卡黑中介、信用卡套现公司层出不穷。近年来,国际信用卡犯罪集团的触角也延伸到了中国。当这些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爆发时,受影响的将不止一两家发卡机构,可能是整个国家的金融体制,甚至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稳定。

二、信用卡业务的特点

1.功能丰富,涉及业务领域多。具有存取现金、消费结算、透支等功能,跨越了资产、负债和中间银行三大支柱业务。

2.参与者多。包括卡组织,发卡机构,持卡人,特约商户,收单机构。

3.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因素多。信用卡功能的实现、特点的发挥依赖于ATM、pOS、电话银行、互联网等设备和技术。

4.服务前台外延化。打破了传统银行的柜面服务模式,触角延伸到银行以外,并涉及到各个消费领域。

5.申请手续简便,风险较大。申请信用卡是一种“免担保”的方式,其安全性几乎完全依赖于申请人本人的信用。

三、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类别

目前,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三种。

1.信用风险(Credit Risk)是指持卡人由于发生经济问题或主观故意而没有及时、足额偿还欠款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恶意透支。恶意透支是最常见的、最隐蔽和最难防范的信用卡犯罪手段。

(2)谎称未收到货物而拒绝还款。即在收到货物后提出异议,慌称从未进行交易或者有交易但没有收到货物为由拒绝还款。

(3)虚假挂失。假装信用卡丢失,利用办理挂失手续到商业银行止付这一很短时间差,大量透支使用。

(4)利用信用卡透支金额发放高利贷,从而长期无成本占用银行资金谋取暴利的目的。

2.欺诈风险(Fraud Risk)是指由于遭人冒申请、伪造、盗领、失窃等原因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欺诈类型主要有:

(1)冒名申请。以虚假的身份证明及资信材料申请信用卡,获批后,即刻进行欺诈消费或套取现金。

(2)伪造卡。先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真实的信用卡客户资料,然后再根据非法获取的信息伪造信用卡进行诈骗。

(3)遗失卡或被盗卡。信用卡在邮寄或使用过程中不慎丢失或被他人盗取,从而被他人盗刷。

(4)特约商户欺诈。主要是特约商户的不法雇员通过伪造交易资料骗取收单机构交易款。

3.操作风险(Operation Risk)是指发卡机构因管理和作业流程上的操作不当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1)发卡机构内部员工疏忽大意,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对流程执行的力度不够,也会造成不应有的风险。

(2)审批政策及后续流程漏洞造成的损失。

(3)相关配套的软硬件设备安全性低也有可能造成损失。

四、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控制

对于风险的控制,我们认为从一张信用卡的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发卡前

(1)营销人员把好第一道关。营销人员应注意防范是否有不合规的情况,比如申请表是否是本人填写和签名的,申请人的资信证明是否有伪造涂改的痕迹。对于营销对象的把握,应尽量以大公司,大企业的员工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为目标,争夺优质客户。

(2)建立严格的办卡程序。对于零散客户,要求申请人提供房产证明、购房(贷款)合同、身份证件、大额存单等,在核实原件后一定保留其复印件。对单位办卡,手续可以适当简化,但一定要与单位签订明确双方的责任的协议书。必要时,可以通过电话调查和实地调查等手段进一步核实。

2.发卡中

制好的卡片寄出后通过短信提醒客户卡片已经获批,请注意查收或通过电话询问客户是否收到,最大限度地避免卡片因在邮寄过程中丢失或被盗,而被他人冒用。

3.发卡后

(1)加强对特约商户的管理。对特约商户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服务水平。对违反协议的行为给予纠正,必要时可中止或取消特约商户受理信用卡的资格。

(2)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对授权及收单操作进行监督,发现异常时必要时应及时止付。

(3)正确指导对持卡人的用卡。应正确宣传善意透支,不能过分强调信用卡的透支功能。要大力宣传信用卡方便购物、消费及存取现金的特点,普及信用卡基本知识,逐步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对持卡人还应宣传和讲解信用卡的使用方法,以改变部分持卡人的不良习惯。

(4)建立有效的催收制度。对免息期即将到期的客户进行善意的提醒。对到期未还款的客户进行电话催收,或寄发催款单,并指导其正确还款。对于多次电催无效的客户,要进行上门催收,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对其以后的任何申请都予以拒绝。

参考文献:

[1]袁笑冬:信用卡风险的主要特性与成因分析[J].中国信用卡 2006,(06):43~46

[2]叶莹:论我国信用卡的风险管理[J].金融经济, 2006,(04):39~40

[3]李伟:信用卡业务井喷式发展下的风险防范[J].辽宁经济, 2008,(01):51

第五篇:公司银行信用风险论文

1宏观因子压力测试模型设计

1.1宏观因子压力测试设计机制

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合理的压力测试流程,主要步骤包括:选择压力测试方法;构建压力测试情景;确定冲击;选择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界定被冲击的资产;进行数值分析;风险加总。压力测试的重点应放在单个流程中不同的方法选择上。在实践中并不需要按照严格的先后顺序执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或补充。按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特征,测试范围为整体信贷资产,划分为公司银行信贷资产、零售银行信贷资产。

1.2公司银行信贷资产

将压力情景给定的GDP、M2和CPI值代入设计模型,测算出压力情景下各行业的营业收入情况。将上市公司各行业营业收入的实际值与压力情景下上市公司各行业营业收入的预测值进行对比,得出营业收入的变化情况。假设商业银行各行业客户收入的变化程度同该行业上市公司收入的变化程度相同,最终得出压力情景测试下,商业银行各行业客户的营业收入变动情况。以商业银行客户各行业年报数据作为压力测试基期数据。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测算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客户各行业的营业收入水平。根据压力情景下的收入水平,编制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客户各行业平均的财务报表。其中,涉及的假设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和销售收入同比例下降;企业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保持不变,企业长期负债的减少等于企业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营业成本、税金、销售费用随销售收入同比例下降;财务费用随短期借款同比例下降;用短期借款和货币资金调平报表。计算压力情景下行业PD值。

我们将压力情景下的财务报表数据代入公司信用评级的打分卡模型,即可计算出压力情景下该行业客户评级结果。获取各行业客户实际的评级迁徙矩阵;假设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各行业客户的评级迁徙矩阵依据其评级等级变动程度进行平移,且在平移过程中迁徙矩阵的形状不发生变化,据此测算出压力情景下各行业客户的评级迁徙矩阵。根据压力情境下各行业客户的等级分布,测算出压力情景下各行业的违约概率值(PD值)。计算压力情景下行业LGD值。选择客户PD变动、客户负债率变动、抵押物价值变化和抵押物变现能力变动4个指标作为参数计算出在压力情景下各行业的LGD值,客户PD变动取自于前一步计算结果;客户负债率变动取自压力测试前后客户财务报表负债率数据,用房屋成交量变化反映抵押物变现能力变化;假设压力情景下房屋成交量变化同本压力测试中房地产压力测试部分;用房价变化反映抵押物价值变化,假设压力情景下房价变化同本压力测试中房地产压力测试部分。计算压力情景下行业EL变化情况。将压力情景下测算出来的行业PD值和行业LGD值相乘,得到压力情景下行业的EL值,将其和基期行业的EL值进行比较,得出变化情况。计算压力情景下行业的5级分类结果。获取商业银行对公信贷资产5级分类迁徙矩阵的实际数据。假设在无压力情境下,5级分类的迁徙情况保持不变。假设压力情景下,5级分类的迁徙矩阵会依据其EL的变化发生平移,且平移过程中形状不发生变化。根据压力测试下5级分类的迁徙情况以及基期信贷资产的5级分类分布,测算出压力情景下各行业5级分类的结果。

1.3零售信贷资产

利用实施新资本协议过程中PD压力测试成果,宏观经济因素与PD之间的传导关系。通过历史迁徙数据将PD的变化对应到不良贷款各级别的变化上。假设PD增幅即为不良率增幅且业务规模不变,得出各压力情景下的不良率及新增不良额。根据商业银行各分类级别贷款间的历史迁徙率,将新增不良结果分配至各不良贷款级别中,得到最终的测试结果。信贷资产压力测试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PD进行模拟预测。

2公司贷款信用风险的宏观因子测定

宏观因子测定模型的核心思想是把有关经济周期的宏观因子识别出来,测定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有显著影响的宏观经济因子。

2.1基本假设及基础框架设定

在现有理论的信用风险因素模型当中,Gordy(2003)的单因素模型以及麦肯锡公司提出的CreditPortfolioView(CPV)模型是基于宏观经济因子度量信用风险的代表模型。其中,单因素模型是设定单一的宏观经济因子,不能区分有关经济周期的宏观因子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不同影响,所以,不适合本文的分析。而CPV模型是基于一个开放的因子框架,可以用来测定多元的宏观经济因子。然而上述模型在国内商业银行实践中使用的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基于巴塞尔协议的有关内容以及国内商业银行的压力测试实践,设计了MEF模型来测定宏观因子对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首先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集中度和宏观经济因子提出假设如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足够分散,单项资产在总资产中的份额很小,因此,债务人的特异风险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分散掉,而债务人的违约概率主要受宏观经济因子影响。贷款企业整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受宏观经济因子的影响,并能有效传导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宏观因子对营业收入以及信用风险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对第t期营业收入及信用风险,用t-1期宏观因子进行测定。在测定宏观因子影响时,将商业银行的贷款企业划分为若干行业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MEF模型采用ln函数来描述行业收入和宏观经济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宏观因子A在t-1期的数据;φ—待估计参数;e—误差项。选择行业营业收入的自然对数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营业收入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测定之前将收入数据进行了取自然对数处理。而来自其他系统性因子的“干扰”或者“噪声”被包含在误差项e中。

2.2宏观因子的选择

在建立了MEF模型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选择宏观经济因子,选择宏观经济因子必须既有理论依据的支持,同时又能反映实际情况。对于经济周期因子,在借鉴CPV模型、单因素模型和GVAR模型以及其他相关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选择了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M2三个指标。

2.2.1GDP增长率(GDPGrowthRate)GDP增长率是反映一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状况的最核心指标,在相关实证研究中也被普遍用作重要的宏观经济因子。从微观企业的角度来看,GDP可以看作一国总体企业产出的增长率,而企业的产出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收益,也就影响着企业的偿债能力。

2.2.2通货膨胀率(Inflation,INF)

通货膨胀率代表着物价上涨水平。由于经济繁荣往往伴随着通货膨胀,而经济衰退常常也伴随着通货紧缩,所以通货膨胀率也是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收益水平,进而影响企业的信用风险。反映通货膨胀率的指数主要有CPI和PPI,因为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主要反映的是生产成本变化而没能充分体现通货膨胀对收益的影响,并且不能全面覆盖农业和服务业。因此,本文选择CPI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率指标。2.2.3广义货币(M2)广义货币是反映货币供应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有助于改善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企业的资金成本会呈现下降趋势,经济活跃度也会不断增加,这样能够带来企业营业收入的增加,降低信用风险。国外的相关研究还发现,汇率等因素同样对企业信用风险有重要影响,但是我国人民币汇率波动并不具有周期性波动特征,所以本文暂不作考虑。2.3宏观因子显著性测定要测定的是宏观经济和行业的传导机制,主要通过MEF模型计量出宏观经济因子变动对不同行业营业收入的影响。选择的控制变量为GDP增长率、M2增长率和CPI,因变量采用各行业年营业收入的对数值。将GDP、M2、CPI和各行业营业收入分别作了单因素、双因素和三因素回归,并选取解释能力最强的回归结果。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用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作为宏观因子对风险的传导介质,并将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划分为九大类型,具体包括资产密集行业、轻工制造行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房地产行业、基础设施行业、投资行业以及服务业等。检验结果详见表1,结果显示,三变量模型具有相对较好的解释效果,9大行业的R方平均值为74%,且在每个行业检验结果相对稳定,最高的为建筑业(A5)78.61%,最低的资本密集行业(A1)67.93%。

3零售贷款信用风险的宏观因子测定

3.1宏观因子的选择

M2同比增长率与PD成正相关关系,在实际情况中,M2同比增长率变大的时候,无论是流通中的现金,还是个人以及企业存款都在变多,债务人整体的偿债能力变强,违约率也相对下降,所以,该指标与PD的正相关关系与经济意义相反,故不引入PD时间序列预测的数量模型中,但考虑到在经济环境下M2极端情况对PD仍有相对影响,在PD预测模型后通过该指标对PD预测值进行修正。

3.2宏观因子对违约率影响的测算过程

建模数据:2009Q1—2013Q4的季度数据,共计20个样本。因变量:季度PD=季度新增违约人数/总人数,数据来源于国内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内部数据库。自变量:收集了GDP类、价格指数类、收入报酬类、金融类等宏观变量;数据主要来源于Wind数据库和人民银行网站。研究了国内宏观经济变量,涵盖了代表经济增长、金融指标的主要变量,最终发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GDP同比增长率对PD较为敏感。CPI与PD的相关系数为-0.81,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GDP与PD的相关系数为-0.88,也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从二者趋势图上也可以明显看到。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变量与PD的相关系数和经济含义的解释度,初步选出GDP同比增长率、CPI同比增长率共2个宏观经济变量为参考风险变量。从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看出,GDP同比增长率与CPI同比增长率有明显的相关性,不适合共同构建模型,由于GDP对因变量影响更为显著,且滞后阶大于CPI,可以认为GDP增速可以覆盖CPI增速对因变量的影响,所以模型仅接受GDP同比增长率作为自变量。用时间序列方法建立违约率与宏观因素的模型,同时,对GDP同比增长率做数据变换以平衡数量级。3.3测算结果的运用根据压力情景的设计,代入PD和宏观变量的计量模型,计算出通过数量模型得到的PD。据此对PD数量预测结果进行修正。最终得出不同情景下的PD预测值及PD上升幅度,基于宏观因子的不良贷款的压力测试。

4结论

基于宏观因子的情景压力测试是考察宏观经济下行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不利影响。根据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不同特质,将其划分为公司银行信贷资产和零售银行信贷资产,分别考察信用风险压力测试中宏观因子的影响传导机制。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GDP)、货币供应量(M2)增速对信用风险的影响较为显著。为应对可能的冲击,商业银行要坚持稳健的风险理念,一是平衡业务结构,分散风险,降低经济周期波动对银行的影响;二是优化盈利结构,把业务发展重点调整到资本消耗低的业务上来,把资源配置到经济资本占用少、风险敞口小的业务上来;三是保持合理的信贷杠杆率和存贷比率,不能因追求业务规模而过度扩张资产杠杆。在达标过渡期内,商业银行要积极启动次级债与资本长期工具的发行以补充资本金。

上一篇:雄鹰的蜕变感想范文下一篇:项羽与刘邦比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