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

2022-07-03

中国电影产业的极速发展,尤其是在媒介融合、集成创制、多样化创新以及在产业集团化发展方面,均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些巨大的成就,实际上已经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区域内、产业链内、核心集团间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化基础,中国电影产业纵横捭阖式的集群化发展已经如箭在弦上,中国电影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已经是势在必行。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电影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电影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 篇1:

论中国艺术电影的缺失与电影市场的结构失调

[摘要]当前,中国电影市场在票房繁荣的背后,呈现出结构性的失调,艺术电影的缺失昭示着中国电影的深层危机。中国电影需要根据时代需求不断创新电影艺术,把艺术电影纳入商业运营模式之中。在支持、保护艺术电影的同时推进产业化进程,才是中国电影真正需要的繁荣局面。

[关键词]艺术电影 电影市场 结构失调

一、艺术电影的缺失

据国内院线汇总的最新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9月28日,张艺谋导演的艺术电影《山楂树之恋》总票房已破亿元,创下近十几年来中国文艺片票房的新高。这对于当前艺术气息稀薄的中国电影市场而言,不啻为一剂强心针,它在商业上的成功,如同当年顾长卫的电影《孔雀》一样,再次证明了精致艺术的市场号召力和产业价值。

自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上映以来,中国电影界掀起了大制作商业电影的热潮,此后,《七剑》、《功夫》、《神话》、《十面埋伏》、《夜宴》、《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孔子》等商业大片纷至沓来,使中国电影市场的商业化气息变得越发浓重。很长时间以来,在中国似乎只有贾樟柯、王小帅等少数导演仍然在坚持记录时代,他们为数不多的《任逍遥》、《三峡好人》、《十七岁单车》、《青红》等作品仍然坚守着艺术的操守,并传递出生活在中国社会底层人近乎绝望的呼声。过分的商业化取向导致了缺乏危机意识的盲目自信和轻视艺术的短浅眼光。于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和制作上的“两极分化”日渐明显:一边是投资上亿元的商业大片,一边是较低成本投入的艺术片。在2009年,华语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几近颗粒无收,唯一的奖项是获得“最佳编剧奖”的娄烨的《春风沉醉的晚上》,其资金来自法国,以香港电影的名义参赛,而内地电影更是缺席。

2004年成为中国的“电影发展年”,因为中国电影在产业化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电影产量首次突破200部,达到了创纪录的212部,比2003年的140部提高了60%,是中国电影年产量的最高记录。但是,这种只是向数量和盈利看齐的中国电影市场的飞速发育,却酝酿了疯狂的乐观情绪。随着商业电影对艺术电影的不断挤压,商业电影越发成为创意不足和文化意识贫瘠的借口和遮羞布,并诱导中国电影观众不断地向娱乐文化和媚俗文化靠拢。电影艺术的激情与真诚被抹煞,耳目视听的粗暴符号泛滥于影院内外。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产业黄金五年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票房将突破300亿元,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表面上看来,中国电影近年来似乎出现了繁荣局面。但是,就各种类型电影的市场份额来看,艺术电影微乎其微的比重却昭示着深层的危机:诸多著名导演是否在冒着毁坏自己品牌的危险去获取短暂的商业辉煌(即所谓“赢得了市场输掉了口碑”)?纯商业电影的道路能否真正实现中国电影的繁荣?这种路线能引领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走多远?结构性失调,已经成为限制国产电影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野蛮而激进的商业化,撑起了中国电影前所未有的繁荣盛景,但伴随着的是中国电影最有力量那部分的消亡。如果中国电影的繁荣是以这样的代价得来的,那么,既使中国电影很快达到它所推崇的好莱坞似的格局,但它也只会是一个完全没有自己特色的好莱坞的替身。”

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了中国艺术电影的萎靡不振。

其一,认为观众文化素质低,没有能力欣赏艺术电影的观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艺术电影作了极端狭义的理解,同时也过于低估了受众的欣赏水平。曾经的《可可西里》、《孔雀》、《青红》,以及今年的《山楂树之恋》,都可以说是很纯的艺术电影,但依然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商业的运作是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这些电影本身具有普遍的欣赏价值。另外,以青年人为主体的中国观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品位也在迅速提高。当购买并收藏影碟逐渐成为青年人的一种时尚和爱好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只是美国大片,而且西方文艺电影对这一代人的影响也正在逐渐加强。艺术电影的潜在市场是巨大的。

其二,受到近年来大制作商业电影票房成功的激励,认为中国电影就应该硬碰硬地与美国电影竞争,走商业化道路的观点。这其实是一种冲动,甚至是一种不计后果的盲目自信,没有看到深层的危机。首先,中国商业电影所谓的“高投入”、“大制作”与美国大片相比,不过是“小儿科”,而一系列商业运营模式也远不够成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极其有限的。其次,能够采取这种方式制作电影的中国内地导演大概也只是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极少数的导演,旗帜一倒,局面马上崩溃。再次,就某些所谓的“大片”而言,即使不从艺术性上深究而单从商业大片的角度评价,其观赏性也难以令人满意。表面上票房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太多的东西。以张艺谋近年来的几部商业大片为例,从根本上讲,那种商业上的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靠以往的文艺片所积累的品牌效应,以及大规模的包装宣传,但如果用缺乏艺术价值的电影连续地破坏这个品牌,那么,不管在文化意义上还是商业价值上,张艺谋的电影在以后都将面临严重的危机。因为,票房成绩不等于艺术品质,赢得票房不等于赢得观众,“好看”的电影不等于好电影:赢得票房很多时候靠导演的声望和市场营销策略,赢得观众需要的则是影片本身的艺术品质。然而,并非所有的商业电影都在艺术性上苍白无力,美国很多获得奥斯卡大奖的商业片同样也有着浓厚的人文底蕴和艺术品质,比如《阿甘正传》和《辛德勒名单》。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商业电影的错,而是商业电影本身所能达到的审美价值高度。很显然,观众对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著名文艺片导演的期待值是较高的,当他们转型从事商业片制作时,必然冒着更大的风险。一旦没能达到观众的期待值,这种商业电影就会多少砸了他们的品牌。张艺谋和陈凯歌以《山楂树之恋》和《梅兰芳》重新回到艺术片的老路上,本身就说明了那种危机的存在。

其三,从深层原因上而言,当前艺术电影的严重缺席则是消费时代到来、世俗享乐主义高扬、审美走向日常化、诗意黯淡而散文泛滥的结果。中国艺术电影在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那里有着辉煌的历史,并从那里开始走向国际电影舞台。时代的变迁改变着市场、观众口味、电影制片倾向,同时,一种样式的电影艺术也有一定的“时效性”,第五代导演的影像造型表意的表现方式难有新的开拓空间,张艺谋“黑匣子”寓言式的艺术电影已经成为过去,而新的以第六代导演为代表的艺术电影样式尚没有完全成型。在大众文化成为文化主导的时代,市场更容易受

到时尚的左右,于是,市场选择的当下性和艺术追求的久远性就发生了龃龉。世俗文化和商业文化占据了几乎各种文化领域的主要阵地,电影亦复如此。

其四,此外,客观上的原因还有电影发行放映体制的不完善,这是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极大障碍。不健全的发行放映体制还导致艺术片得不到更充分的宣传,进而票房惨淡。这涉及到中国电影改革和产业化进程中政府的举措问题。

二、发展艺术电影的必要性

就艺术电影而言,早在几年前,《可可西里》、《孔雀》、《青红》就有力地说明了艺术电影也并不缺少观众,关键是艺术电影本身是否质量优良,是否具有市场价值,而《山楂树之恋》再次证明了这一问题。随着中国电影改革力度的加大,中国电影正在实现从政治向产业过渡的历史性转型,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市场观念的确立、商业和市场运作模式的摸索,都说明产业化必然要求中国要创造自己的主流商业电影类型,但是,这并非意味着艺术电影就无足轻重或者会阻碍产业化的进程。实际上,把艺术电影纳入商业运营模式之中,在支持、保护艺术电影的同时推进产业化进程,才是中国电影真正需要的繁荣局面。

首先,就电影的社会功能而言,由艺术电影承载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题中应有之义。在当今中国的文化产业中,电影产业具有某种充当火车头的意味,具备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世俗文化和市场逻辑支配的文化产业中,秉持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始终应该是中国电影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老一辈电影艺术家夏衍曾经这样说道:“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包括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的人物性格,将典型的中国环境中的典型的中国人物呈现于银幕之上,反映出不同于外国人的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行为准则、表情语调、风俗习惯,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而适应中国观众的审美需要,得到社会容纳与群众认同。对于中国电影创作生产者来说,实现电影本体与中国本土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这番话至今对于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因为不论电影是否产业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其内在的价值乃是审美的,而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的审美文化也必然是“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的,而非仅仅“悦耳悦目”(李泽厚语)。

其次,从国内电影市场来看,艺术电影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电影界目前有一种重电影商业性而忽视艺术性的倾向,这其实是一种“唯票房是举”的绝对的功利主义思想。这种观点的论据往往是:艺术电影在西方国家比在中国更受观众欢迎,就是因为中国观众文化素质低,所以在中国拍艺术电影无利可图。实际上,目前这种状况并非只是和观众的文化素质有关,也和艺术电影本身有关。这涉及到艺术电影的制片策略的问题,孤芳自赏、远离观众生活的实验电影是艺术电影,而面向百姓、贴近生活的电影也可以成为优秀的艺术片,如《孔雀》。所以,问题的真正关键在于,拍摄艺术电影需要担负比商业片更大的经济风险,而市场逻辑总是要“趋利避害”的。然而,正是因为优秀的艺术电影在中国是极少的,只是“偶露锋芒”,所以才预示着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所需要的是发现观众内心呼声和精神深处需求的眼光,和敢于尝试并担负一定风险的勇气。当然,对于这样有益但却有更多风险的尝试,国家政府应该给予一定扶持,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保障,以达到保护民族电影的目的。

再次,从国产电影走向国际而言,艺术电影是中国电影的开路先锋。中国电影真正走上发展之路并取得一定的国际影响不过是从张艺谋、陈凯歌早期的代表作开始,至今时间也不长。张艺谋的商业大片《英雄》和《十面埋伏》在海外获得骄人的票房业绩,和他早期的艺术电影在国际上所获得的声誉息息相关。由于资金、技术、规模、操作等各个方面的局限,中国的商业电影不可能像好莱坞电影那样在海外形成稳定而庞大的市场,而如果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的领奖台上频频缺席,则不能产生持续的国际影响力,不能形成稳定的品牌形象,所以,偶尔的大片输出,虽然得到目前的经济实惠,但如果电影本身乏善可陈,则有可能丧失掉品牌这个无形资产。可见,面向国际,拍摄艺术电影,争取国外电影界的奖项,并非是某些简单的观点所理解的“崇洋”,而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虽然,“走向国际”本身就带有某种“后殖民”的味道,但这是历史和时代所造就的现实。类似于《英雄》、《十面埋伏》那样的大片是让中国电影打入外国票房榜,并让普通外国人接纳并喜爱中国电影的一种方式,也是为推进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大局做出的切实努力,然而在目前的状况下,这步棋只是一次有价值的尝试,不应该将这种电影视为拯救中国电影的救星,更不应该因此忽略艺术电影的制作。

中国电影正处于一种内外交困的境地:内部面临由“事业”向“产业”转变,外部要抵制好莱坞电影的冲击。某种程度上而言,目前中国电影在大众文化泛滥的当下呈现出的艺术和市场的对立局面是必然的,而沿着产业化的路往前走,学会跟资本结盟,也是必然的,然而,却不能因此而片面强调市场和票房。在产业化的大旗下,在开拓电影市场的路上,必须由艺术电影开路,商业电影大军才可随后而行。中国电影需要根据时代需求不断创新电影艺术,而且从观念到体制、从管理到经营,都紧跟时代的步伐和观众的需求,优化电影市场的结构,只有这样,国产电影才能实现良性的持续发展,才可能实现最终的繁荣。

作者:李朝阳

电影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 篇2:

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的极速发展,尤其是在媒介融合、集成创制、多样化创新以及在产业集团化发展方面,均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些巨大的成就,实际上已经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区域内、产业链内、核心集团间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化基础,中国电影产业纵横捭阖式的集群化发展已经如箭在弦上,中国电影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已经是势在必行。

一、 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方略

(一)发展意义

党的“十七大”为世界华语电影的振兴带来了一缕期盼已久的春风,正是这股春风使得中国电影由“小”而“大”,展开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宏大格局。而中国的电影产业,亦由引进片甫一进入国门的视觉震惊,到猛然意识到文化差距的文化理性推动下的渴求发展。随着近年来电影产业集团化的飞速发展,产业链的优化等也已变得水到渠成,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早已由单向式的“引进来”,快速嬗变为双向式的“走出去”。国外大片对中国电影产业的最大启示,就是任何一部大片都需要数个电影企业的分工合作,分工越细致的大片专业化程度就越高,这种专业细分化使得凝聚在一部大片中的电影产业智慧也变得越来越形而上化。好莱坞、宝莱坞、瑙莱坞等世界文化产业成功的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提供了先验性的指南与发展路径规训,中国电影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将为中国电影产业带来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

(二)发展方法论

通过观察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可见,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对于电影产业整体核心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对于电影产业的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更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电影产业的生产要素与消费需求,则对于电影集群化发展,有着关乎成败的建构交互影响。从中国当前大环境而言,无论是政府支持、引导、鼓励、推动,还是中国文化大环境的机遇等,都为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最佳的铺垫。从方法论而言,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既体现在中国式改革开放方面,又体现在中国的文化根性方面。因此,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方法论中隐藏着四条产业链,即文化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电影全流程产业链、关联产业链、衍生产业链。从这四条产业链可见,电影全流程产业链是垂直的深度挖掘电影产业本体的产业链,而其他产业链则是横向发展的产业链,中国电影产业的集群化,只有在这种纵横捭阖之中才能获得最大化的发展。

(三)发展方略

事关上,客观而言,中国电影的垂直产业链,随着近年来集团化的发展,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产业化与格局化的急速发展。然而,中国电影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则尚未建构出最基本的雏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虽然中国电影产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合作,但是,从本质上看,中国电影产业仍然处于最为原始形态意义上的各自为战,即便是区域内部亦未能形成集群化发展的架构。这种纵向已经渐趋成熟,而横向仍然自成一体的局面,才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最大难题。当然,破解这一最大难题的关键,显然在于如何实现中国电影产业的横向联合发展,而电影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恰恰是实现横向联合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关键。鉴于中国电影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存在着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具体的发展方略亦可能因区域特质、产业诉求、横向联系等的差异化而在微观方面有所不同。

二、 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策略

(一)发展应对

党的“十八大”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繁荣与蓬勃发展,推动了由“大”到“强”的转型升级,中国电影產业从此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强强联合与强势发展的时代。中国电影产业集团之间亦应在横向联系方面,形成一种基于共性互动、共同发展、共赢拓展的集群化发展。具体的发展应对则可以因区域制宜、因企业集团特质制宜、因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制宜,从而实现单核心式产业集群、多核心式产业集群,以及区域幅射式产业集群、混合式产业集群、工序衔接式产业集群、共生网络式产业集群等。这些电影产业集群的方式虽然各有特色,但是,促成这些产业集群的最终完形,却必须透过政府行为进行文化干预方能快速达成,而完全依赖市场自发则需假以时日。事实上,中国电影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将成为中国电影产业,面对好莱坞等世界发达国家电影产业愈趋激烈竞争的唯一自我救赎应对。[1]

(二)发展举措

纵观世界发展较好的电影产业集群,都有一些普遍的共性,这些普遍的共性,从其区域集群化而言,首先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协调一致的大力扶持,这一点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亦不例外,而其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尤甚。此外,形成电影产业集群之后的产权结构、管理协调、结构转型等亦至关重要;从其产业链条集群化而言,则完全无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中介、干预、协调,因为,产业链条集群化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凸显其鲜明优势,方能与其他环节紧密契合,这种契合显然是电影产业、电影市场、电影竞争等过程优胜劣汰的一种自然与必然结果。由此可见,产业链集群化是最具产业效率、产业优势、产业前景的集群化形式;从其核心网络集群化而言,则需要由一家或几家知名的电影集团,以其产品系列、产品品牌、产品创制优势等作为核心,由此而凝聚着一众其他配套服务性企业,从而构成一种集群化效应。

(三)发展策略

从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举措可见,在中国的特殊大环境下,决定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政府主导与市场驱策是两只看不见的操纵之手,此外,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最为根本性的原点,则在于观众的好口碑与认知度,一旦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真正地实现了好口碑与认知度的突破,那么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即将迎来一个爆发式发展的新阶段。从2017年《战狼2》的成功,其实就已经昭示了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过程中的好口碑与认知度的重要性。而《战狼2》所涉及的多达21家企业的投入,亦昭示着中国电影产业已经在强烈地呼唤着这种集群化发展。这种中国电影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还将对束缚中国电影进入国外市场的魔咒加以破除,使得中国电影产业在集群化的驱策之下,能够更加快速地建构起由区域高内聚的集群化、或产业链高内聚的集群化的体系化发展,进而建构起围绕体系化的更大的核心爆发优势。[2]

三、 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

(一)发展体系

党的“十九大”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道路,中国电影产业亦将从此完成一个由“强”而“盛”的跨越式的转型升级与发展的过程。目前,中国的电影大银幕总数已经超过美国,雄居全球第一。借中国电影崛起东风,以艺术类院校与团体及歌舞类院校与演出机构为依托,以电影学院与教育研发机构为支撑,以明星代理与中介以及国际电影节等作为重要的交流平台,立足区域辐射全国,快速建构出区域高内聚的的产业集群化体系,使得这一体系能够将依产业链的全流程性、关联性、衍生性而整个牵系起来,将单核心式、多核心式、区域辐射式、混合式、工序衔接式、共生网络式等产业集群联结起来,共同构成一个中国电影产业所特有的集群化发展体系,由此培育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的可持续发展,并使之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一股新生代的核心力量。[3]

(二)发展战略核心关键

纵观世界各国电影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均为其各自的区域经济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中国电影产业而言,集群化发展的核心关键,就在于能否最终由集群化发展创造出爆发式的效应。从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视角而言,集群化将为中国电影带来诸多发展契机,诸如,向区域链外、产业链外、全流程链外、衍生链外延伸式发展,以及由境内向境外延伸式发展等。以好莱坞为例,其整个创制过程即为,在好莱坞摄制,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完成全部后期制作。纵观中国电影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我们看到,客观而言,这一切其实均是中国电影产业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同时,跨界式发展亦是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核心關键之一。所谓跨界,就是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由电影创制这一单一核心,向与影视创制关联的其他领域不断延伸,同时,亦由电影创制这一单一层面向更多层面全方位地加以渗透延伸。

(三)发展路径

从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而言,首先,中国具有着地大物博与上下五千年的深厚积淀,因此,中国产业集群化发展可谓是机遇无限。从地大物博来看,针对区域地方生态拓展出地标式的电影产业集群即是发展的路径之一,区域地方生态的文明价值、文化底蕴、风土人情等均能够为集群化发展带来无穷的生机与活力。其次,产业集团之间的战略联盟化集群亦是集群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集团之间的战略联盟能够实现强强联合、强强整合、强强融合,由此而爆发出来的产业化发展效应该是十分惊人的,同时,这种战略联盟还可以打破传统的区域限制、打破传统的势力范围限制、打破传统的行业与产业链限制,使得电影产业能够迸发出更加巨大的能量。[4]最后,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更应由集群化,向国际化进行快速渗透,使得中国电影产业能够透过集群化,密切与境外的合作、强化对境外的输出、加快向境外的延伸拓展的步伐。

结语

电影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分,又是国民精神抚慰不可或缺的要素,纵观世界各国的电影产业发展,我们看到了好莱坞、宝莱坞、瑙莱坞、FiV等电影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的成功模式,这些成功模式均将成为攻玉的他山之石。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亦即将进入到集群化这一必然的发展阶段,同时,更应当看到的是,中国电影产业相对于这些区域而言,更有其进一步建构围绕集群化发展的巨大核心发展优势,挟这种巨大的核心发展优势,中国电影将以其惊人的表现走出国门惊艳世界。

参考文献:

[1]冯梅,于可慧.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5,6(1):12-16.

[2]蔡馥谣.“观”影六年——简析2009-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1):99-103.

[3]孙宜君,吴竞韡.“票房过亿”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新空间[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6):97-100.

[4]苏丽.基于“钻石模型”的电影产业集群模式构建及评价[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6):721-724,743.

作者:凌巧

电影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 篇3:

安徽省武术产业市场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徽省武术产业市场进行了现状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武术产业市场已初具规模,武术本体产业发展较好,外围产业相对滞后。提出优化武术产业组织结构,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及法律体系;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建立品牌效应的发展模式;加大宣传力度等才是实现武术产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武术产业市场调查安徽省

武术产业是在体育产业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西方竞技体育的不断渗透,体育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极大程度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向前迈进的步伐。在体育产业的不断影响和冲击下,武术界不乏有许多学者提出“武术产业”的概念,一时成为了武术界争相追捧的热词。20世纪70年代末,李小龙功夫片、“少林寺”等电影的全球热播,更是将武术产业推向了新的高潮,各类武术培训、武术影视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铺天盖地而来,安徽省市场也如愿分得一碗甜浆。现如今,武术产业在安徽省随处可见,已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弊端,成为了阻碍武术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本文试图从安徽省武术产业市场发展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旨在能为安徽省武术产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一、安徽省武术产业市场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式,从安徽省各地级市、县抽取10个城市,分别是合肥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安庆市、肥西县、太和县、利辛县、怀远县以及望江县,对其进行实地及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843份,剔除无效问卷107份,有效回收率86.8%,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

(一)武术教育培训

武术教育培训主要包括大中小学、武术馆校及各类中短期武术培训班等。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安徽省31所本科院校中95%已开设武术公选课程,42%已开设武术专业课程,75所专科院校中开设武术公选课程仅占27%,开设武术专业课程的几乎没有,106所高校武术专业出身的教师仅仅73人,大部分教师都是中途入行,对武术理论及技术的掌握尚浅,严重制约着高校武术的发展。全省中小学校开设武术课程的占9%,其中部分中学开设武术课程是为考取体育专业性院校,偶尔上过武术课但不系统的学校占21%,武术课在大部分中小学名存实亡。

就武术馆校和培训班而言,目前安徽省各市、县、区共有110余所,武术馆校比率占31%,培训班占69%,平均分布于各地级市、县,合肥、阜阳、亳州地区相对而言数量较多。据调查,大多数武术馆校具有十年以上的办学经历,如安徽神行太保文武学校、合肥东方武术学校等,管理制度完善,设备齐全,主要采用全日制教学模式,以文为主导、以武为特色的办学理念,实现“文武兼修”的目的,训练内容以竞技武术套路、散打为主。相对而言,大部分培训班都是近几年所成立的,它具有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能够较快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其训练内容主要以跆拳道、散打、少儿武术等技能培训为主。作为后起之秀的武术培训市场,其发展规模逐步扩大,呈现出超越前者之势。

(二)武术竞赛与表演

近年来,安徽省武术发展异常活跃,各种武术竞赛和表演层出不穷,办赛规格及规模也逐年攀升,这些都得益于安徽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如2012年举办的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是安徽省首次举办的世界性体育赛事,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广,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体育局的精心筹备下,吸引了53个国家和地区的245支代表队共2865名运动员参赛,为安徽省武术产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此外,安徽省体育局还积极筹办不同类型的省级武术比赛及表演,其参赛规模之盛大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当地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唯独美中不足的是,各种类型的高水平武术竞赛开展得红红火火,却不见低水平、面向大众的非专业类武术竞赛的踪迹,如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比赛、安徽省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等,亟待进一步完善。

(三)武术健身娱乐

1995年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习武热潮,武术健身得到大力推广和普及,广受人们的青睐。现如今,武术健身活动在安徽省各地级市、县均已广泛开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据显示,目前安徽省各地级市、县武术健身人口共达近百万,居民参与武术健身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傍晚以及节假日,分别占调查人数的65.7%、45.3%、38.1%。参与项目主要集中在太极拳类、木兰拳类、养生气功类、对抗类以及长拳类(见表1),太极拳类、木兰拳类及养生气功类项目以中老年人练习为主,对抗类和长拳类项目以青少年为主。健身娱乐场所主要集中在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社区、路边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安徽省武术健身娱乐人口已形成规模,人们的武术传承及健身意识明显加强,对武术的认识也大幅提高,但与武术大省相比,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表1居民参与武术健身娱乐项目

项目 n % 排序

类别 名称

太极拳类

木兰拳类

养生气功类

对抗类

长拳类

其他 太极拳、太极剑

木兰拳、木兰扇

易经筋、五禽戏、八段锦

散打、女子防身术

各种拳术

武术功法(如盘坐) 1385

892

721

306

197

131 79.8

51.4

41.5

17.6

11.3

7.5 1

2

3

4

5

6

(四)武术用品生产与消费

所谓武术用品,主要是指武术服装、武术器械、武术纪念品、武术影视制品以及武术书籍等方面,促使着整个武术产业市场的正常运行。通过调查,目前安徽省正式注册的武术产品公司约十余家,如“海帆”武术用品公司、安徽省“一招百势”训练器材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等,产品以满足安徽省内需求为主,其公司规模及数量与被誉为“武术之乡”的河南省相比相差甚远,销售途径也主要以体育用品经营部代售为主,没有专业性武术用品经销店。产品消费方面也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消费水平低下。通过对10个城市1736人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大部分习武人群对太极服的欲购买价格定位在60—90元之间,对太极剑的欲购买价格定位在90元以上,在选择欲购买价格上市人群与县人群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详情见表2),与南方城市相比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二是购买人群匮乏。高校大学生是武术用品的主要购买力之一,体育专业院校的大学生更是重中之重。目前,安徽省共有31所本科院校和1所体育类专科院校开设了武术选修课程,其中开设武术专业课程的院校共有14所,其购买力规模远逊于湖北省,值得我们深思。

表2习武人群对太极服、太极剑欲购买价格定位

城市 调查人数 太极服(人数) 太极剑(人数)

60元以下 60-90元 90元以上 60元以下 60-90元 90元以上

合肥市

阜阳市

亳州市

蚌埠市

安庆市

肥西县

太和县

利辛县

怀远县

望江县

合计 191

186

190

186

183

173

153

148

167

159

1736人 25

28

30

30

32

74

68

68

75

70

500人 89

103

116

101

98

77

64

69

68

63

848人 77

55

44

55

53

22

21

11

24

26

388人 25

33

30

28

25

19

21

20

16

17

234人 42

37

32

34

36

42

70

73

82

75

523人 124

116

128

124

122

112

62

55

69

67

979人

(五)武术传媒

媒介是传承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媒介,武术才得以传播与交流。具体来说,媒介就是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或提高传播速度的一项科技发展[2]。媒介主要包括图书、影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形式。纵观安徽省武术传媒市场,武术书籍、影碟以及杂志等各大图书馆及书店均可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安徽武术产业的发展。但作为最具有权威性的报纸,影响力大、覆盖面广,对武术的报道却少之甚少,只是偶逢重大赛事才对其进行简要报道,与篮球、足球相比略显不足。关于影视和互联网,如2000年安徽卫视荣获全国散打王争霸赛转播权,收视率一路上升至全国体育节目第三名,仅次于篮球、足球;又如2012年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在安徽黄山盛大举行,吸引了全国上百家电视台及媒体单位前来争相报道,各大网站更是纷纷转载,在最短时间内将第一手资料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这两件事情足以证明,作为传媒力量中速度最快、影响力最大的影视和互联网,给人们所带来的便利是不言而喻的。

二、安徽省武术产业市场发展策略

武术产业的发展必须得有与之匹配的组织机构、法律体系以及合理的职责分配制度才能保证武术产业市场的快速运行,进一步扩大规模。

(一)优化武术产业组织结构,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组织结构的合理布局是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的前提条件,是实现机构内部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优化武术产业组织结构,必须做到:一是对原有体育局负责武术产业的工作人员进行重新整合,成立各地级市、县、地区武术产业分管机构,合理分配人员,做到责任到人。二是成立全省武术产业规划领导小组,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将任务下放到各分管机构,适时进行监管和指导,帮助解决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改变以前的“全能型”职能形象,实行管办分离,将事务性工作权力下放到个人、社会团体组织等,实现从微观向宏观管理转变,重点放在管规划、管布局、管原则、管导向等宏观性管理上。四是通过适当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根据岗位需要招聘一些既懂武术又懂市场的高水平管理人才,改变以前只懂武术不懂市场经营管理的瓶颈,实现安徽省武术产业市场的快速发展。

(二)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建立品牌效应的发展模式

安徽省地方特色传统武术种类繁杂,门派众多。如九华山的九华山拳,又称九华岔拳、亳州市的晰扬掌、淮南市的永京拳以及今枞阳县的东乡武术等。历经变革,如今大部分拳种已逐步消亡,仅有少量拳种得以保留。对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抓住仅有的武术资源,建立具有安徽特色的武术文化品牌,向全国乃至世界推广。首先,在获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申遗扩大武术知名度;其次,整合地方资源,利用地方优势建立以武术为品牌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以亳州的五禽戏为例,地方政府可以利用五禽戏这一品牌开展武术旅游业,建立五禽戏文化馆、举办五禽戏文化艺术节、开展五禽戏培训与指导等,逐步形成一条适合市场发展需求的文化产业链,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武术产业市场规模

近十年,安徽省武术产业市场已初显规模,武术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等武术本体产业发展较快,武术用品、武术旅游、武术博彩等外围产业以及武术广告、武术保险等中介产业发展较滞后,部分甚至没有。如何实现安徽省武术外围产业及中介产业较快发展,媒体起着决定性作用。将媒介引入武术产业中,利用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介力量对武术进行大力宣传,以电视节目形式开展《武术名家访谈录》等档期节目,定期进行循环播放,以报刊形式对安徽省各大武术赛事及表演进行大篇幅追踪报道,以书籍形式记载各种武术拳械技术和理论,以互联网形式对各种武术新闻、信息等内容进行全方位报道,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有关武术信息,受到武术名人名事的鼓舞,即满足了人们的习武需求,又推动了武术产业市场的快速发展。

(四)完善武术产业法律、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武术产业市场发展环境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在于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平等性、法制性等一般特征,可以有效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为人们提供一个公平的自由贸易环境。市场经济的法制化是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目前,安徽省武术产业发展基本上都在法律、法规体系范围内运行的,由于体系不健全,对武术产业保护力度缺乏,导致了市场运行混乱。对此,我们应不断完善武术产业法律、法规体系,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安徽省武术产业市场进行科学化管理和调控,规范市场运行机制,保证武术资源被合理、有效地利用,营造一个良好的武术产业市场发展环境。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2013B147),安徽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RC2013332)。

参考文献:

[1] 王国志.社会学视野中的大众武术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79-80.

[2] 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61.

[3] 牛飚.对吉林省武术产业市场发展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03):157-158.

[4] 鲁长春,等.峨嵋武术产业化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08):84-87.

[5] 朱俊英,宋冠勇.关于武术产业化发展的探讨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06):30-31.

作者:沈承勋 徐正旭

上一篇:护理风险中外科护理论文下一篇:检测与控制市政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