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汽车技术论文

2022-04-15

“在低谷时,谁能做好,谁才是好的企业。潍柴动力能够做到增长最多,下降最少。”面对国Ⅲ排放标准实施等不利因素所可能引发的冰封局面,潍柴董事长谭旭光沉着而自信。“五年内实现1000亿元销售目标”,就谭旭光自1998年起将负债3亿多元的潍柴带到去年年产值400亿元来看,这个梦想并非遥不可及。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重型汽车技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型汽车技术论文 篇1:

中国重汽斯太尔项目是成功范例

目前,凯雷并购徐工的争议成热点话题,焦点就是外资在对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损害民族产业发展与核心竞争优势,从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有专家指出,开展国际合作的目的不仅是外资利用,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或者经济行为,而是对于技术、管理、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引进、消化。上述跨国并购对于我国企业最大的危害就是自身的自主创新受到强烈的抑制,企业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自主创新体系和知识产权体系将惨遭破坏,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将遭重创。

然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研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落后却是不能忽视的现实,因此,如何利用对外合作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应成为我国众多企业思考的问题。对此,我国重型汽车行业龙头企业——中国重汽集团通过大力实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两大战略,形成利用国外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的成功模式。该集团引进的奥地利原斯太尔公司的重型汽车技术,成为我国国际技术合作的成功范例。

斯太尔项目见证中国重卡工业发展

2006年7月12日,在山东省与奥地利上奥州友好关系十周年合作峰会上,两国官员对中奥两国最大的合作项目——斯太尔技术合作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斯太尔技术引进项目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技术合作,也是中奥两国合作的成功范例。

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汽车工业严重“缺重”(载重8吨以上的重型汽车)的问题,我国组织了对重型载重汽车的仿制生产。1960年,重汽济南汽车厂利用外援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辆“黄河”牌JN150型8吨载重汽车,实现了我国重型汽车工业零的突破,也拉开了中国重型汽车工业发展的序幕。

1983年7月7日,斯太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批复。1983年12月17日,中国重汽与奥地利斯太尔-戴姆勒-普赫股份公司在北京签订了《重型汽车制造技术转让合同》。该项目可行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行重型汽车厂的紧密联合,改组‘小而全’、‘中而全’的生产格局,改造工艺、更新设备、组织专业化大生产,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发展系列化多品种,结束单一品种的生产历史。利用老厂改造新厂,在老阵地上发展新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产品以老养新、以新促老,实行‘双轨制’生产,交替发展前进”。

中国重汽当初引进的斯太尔技术,一定程度上为当时的中国重卡行业注入了催化剂,斯太尔技术的全套引进历经吸收、融合、国产化、自主研发、创新等各个阶段。1986年中国重汽技术发展中心成立后,先后组织了3次图纸、明细表的消化吸收和中文化工作。这些图纸的中文化保证了按计划组织生产和批量出车的要求,使斯太尔技术很快辐射到全国10多个省市的载重车生产厂和相关科研单位,并将斯太尔打造成国内先进的重型车产品平台。原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济汽、陕汽、重庆红岩)将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方向机、桥及驾驶室,通过不同的组合,合理的匹配,形成不同吨位、不同用途、不同形式、种类繁多的变型车,显示出斯太尔技术广泛的适应性。

1989年6月,我国第一辆国产斯达-斯太尔重型汽车在济汽总厂下线。此后,斯太尔几乎成为中国重型汽车的代名词。

“斯太尔技术不但书写了中国重卡产业的辉煌,也成就了中国重汽集团的发展。斯太尔的合作不但是国家间的技术合作,也是一次成功的国际经济与政治合作”。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说。

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斯太尔技术引进之时,其在奥地利的年产量不过六七千辆,而自2001年重组以来的中国重汽集团就生产了重型汽车15万辆,今年可达到6万辆;下放到地方的陕汽与川汽仍然分享着原母公司中国重汽集团的斯太尔技术成果,年产量也都实现了大幅提高。

技术引进重在消化吸收与创新提升

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其目的不仅是利用国外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更在于对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在长达十年的斯太尔技术合作中,中国重汽集团不仅消化了先进的产品制造技术、丰富了中国重型汽车的产品系列,更重要的是通过消化、吸收,改进和提升了我国产品的水平,推动国产重型汽车品牌向国际水平靠拢。

1984年,中国重汽黄河JN162型10吨载重汽车通过国家级鉴定,到1994年,黄河JN162汽车已经从最初的两种车型拓展为系列化、多品种的产品。短短数年内,我国重型车在性能、结构、品种、规格等方面的大变化,都与引进斯太尔技术有着很多的关联。在产品改进上,中国重汽通过斯太尔总成零部件提高了黄河车的性能、质量、技术水平;采用斯太尔总成开发拓展黄河系列产品;采用斯太尔汽车技术改造黄河车产品;采用斯太尔汽车新材料、新工艺,使黄河车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JN152汽车1988年和1989年连续被评为一等品,并获免检资格,1988年在世界银行的国际招标中中标,1990年又荣获部优产品荣誉称号。

为斯太尔项目的顺利建设,中国重汽专门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级技术发展中心与培训中心,职能是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国产化,并进行新品开发以及人才培训等。技术发展中心在引进技术资料的管理、消化吸收和国产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完成了资料的验收、复制、下发并负责对陕汽等各直属厂技术资料的归口管理工作;组织引进产品的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使整车国产化率达到92%以上。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重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技术基础。

同时,中国重汽技术发展中心更为重要的任务是在引进斯太尔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新产品的自行研发。如自行研发的重型汽车991H210/046/4-2、129IH310/S35/4-2等型号的车辆,为中国重汽集团参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提供了重要的质量保证。特别是991H210/046/4-2车型(载重10吨,最高车速113公里/小时)表现出较大的市场潜力,成为当时该企业重点发展车型之一。利用引进斯太尔先进总成,中国重汽技术中心先后开发的客车609IH260/C18/6-2绞接车底盘,609IH260/E12/4-2TA、609IH260/E12/4-2LA客车底盘,为中国重汽产品向客车领域发展开辟了新领域。中国重汽开发的一系列军车,成为我国军车理想的换代产品。另外,中国重汽还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利用斯太尔技术开发出水泥搅拌运输车、运油车、修井车、钻井车等专用车底盘,既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995年4月5日,由原机械工业部、国家计委、经贸部等部委组成的国家验收组对斯太尔项目进行了国家验收,验收鉴定书的评价是:一、产品水平与质量。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国产化,重汽已具备了原引进的单车总量16—40吨7个吨级15种基本车型的生产能力,部分车型有了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二、工艺水平。通过项目建设,国产斯太尔整车及主要总成工艺水平已达到国际80年代同类产品水平;三、产品消化吸收和研究开发。已初步形成以技术发展中心为主体的产品开发体系;四、土建、公用工程、档案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五、经济效益。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好,社会效益和国防效益显著。验收组认为:中国重汽斯太尔项目为改变我国重型汽车产品落后的状况,解决汽车行业“缺重”的矛盾,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系列化重型汽车产品的需求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中国重汽斯太尔项目已经引进20多年,该技术依然是我国重卡的主要技术。虽然原中国重汽经历了改革重组,但原企业分离的两家企业——川汽、陕汽仍然享用着斯太尔技术,且各自皆在技术上进行了消化提升。中国重汽集团的斯太尔王系列车占到企业产品的三分之二,陕汽、川汽也以斯太尔为主打车型。

打好对外合作与自主创新两张牌

针对一些跨国公司与基金对中国制造行业龙头企业的恶意并购,经济学家指出:制造业是国家的核心产业,装备制造业又是制造业的龙头。失去装备制造业排头兵企业,将从根本上动摇我国的产业根基,丧失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从而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危害到国家经济安全。这应该引起国家与企业的高度重视。然而,中国企业又不能不正视技术水平低下、创新能力弱的现实,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技术竞争优势同样是一个急需面对的问题。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核心动力,虽然这几年我们大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但涉及到国防安全与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是买不到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而创新不是那种原始的创新,应该是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自主创新不是否定对国外技术的引进,而是要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坚持创新。我们不仅要正确把握原始创新、继承创新与引进消化再创新之间的关系,更要做好国外技术合作与自主创新两篇文章。”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如是说。

如果说当初斯太尔项目的引进成就了中国重型汽车产业,那么对技术的吸收消化与自主创新则是中国重汽集团实现高速发展的核心动力。2000年,因原中国重汽严重亏损面临改革重组,当时原企业拖欠部分斯太尔项目技术转让费。新上任的董事长马纯济对奥地利外交人员与斯太尔公司人员明确表示,新重汽不但继续负担转让费用,而且还要加大对外技术合作的力度。在当时企业财务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中国重汽集团不但分批兑付了斯太尔公司的技术转让费用2.7亿元,还继续与兼并斯太尔公司的另一重卡知名企业——欧洲曼公司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引进了L2000重型汽车车型。这不仅保持了我国及中国重汽集团对外合作的良好形象,也显示出中国重汽对技术引进的高度重视。2003年,中国重汽集团又与世界上最大的重卡生产企业——沃尔沃公司成功合作,组建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为企业引进世界一流重卡技术、带动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技术引进是基础,而自主创新、发展才是目的。引进斯太尔项目后至新中国重汽成立,对重型汽车整车的自主研发相对滞后。重组以后,中国重汽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在连工资都发不出的情况下,排除重重困难自主研发出第一辆自己的车型。 通过几年的自主研发,中国重汽集团已经从重组时的78个车型,扩展到1700多个;由一个斯太尔平台演变成4个平台,再从4个平台变成现在的8个系列。目前中国重汽集团已拥有自主创新专利700项,成为全国汽车同行业中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并进入全国企业20强。尤其是中国重汽集团去年推出的自主研发、拥有自主品牌的HOWO重型车,实现当年投产当年销售突破10000辆,出口3000辆。该车被业界一致认为代表中国重型汽车的最高水平,可以与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汽车媲美。该车一次中东签定出口定单就达10000辆,且一签十年。

坚持打对外技术合作与自主创新两张牌,带动了中国重汽的快速发展。2001年至2004年,中国重汽以年平均65%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进入世界重汽行业前八强;2005年,在全国重型汽车市场下滑33%的严峻形势下,中国重汽仍实现产销4.5万辆的佳绩,与高速发展的2004年度持平。短短五年间,中国重汽的市场占有率已由低谷时的4%上升到22%;仅仅五年的时间,中国重汽实现了从负债138.49%、累计亏损达83亿元到年实现利润10亿元。

作为中国重型汽车的龙头企业,中国重汽集团通过对外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研发,不但提高了产品与企业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于斯太尔项目及与中国重汽的合作,斯太尔公司总裁曾这样评价:斯太尔在世界上,尤其在亚洲的品牌影响力远远高于奥地利。这正是与中国重汽集团技术合作的结果。而据中国重汽集团党委组宣部副部长倪桂祥介绍:今年中国重汽集团出口原独联体国家重型车可达900辆,说明我国在引进欧洲先进重型汽车生产技术的同时,通过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实现了返销欧洲,开始打破世界重型车欧洲独霸市场的局面。中国重汽正努力打造国内不可替代、国际知名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实现向世界一流重卡行业目标迈进。

作者:李继凯

重型汽车技术论文 篇2:

潍柴:在链合竞争中打造国际化

“在低谷时,谁能做好,谁才是好的企业。潍柴动力能够做到增长最多,下降最少。”面对国Ⅲ排放标准实施等不利因素所可能引发的冰封局面,潍柴董事长谭旭光沉着而自信。

“五年内实现1000亿元销售目标”,就谭旭光自1998年起将负债3亿多元的潍柴带到去年年产值400亿元来看,这个梦想并非遥不可及。而他一手打造的国内最为完整的重卡产业链无疑是潍柴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

掌握核心资源产业链

销售出身的谭旭光带领潍柴动力一直甘心于做一个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而遵从常理,被整车集团领导。但是,在近年带领潍柴走上发展快车道时,他开始自下而上,跨省出击,整合了“潍柴发动机+汉德车桥+法士特变速器+陕重汽”这一国内最为完整的重卡产业链,在控制了整个产业链中盈利能力最强的环节后,潍柴的市场竞争力已从单一的企业竞争提升到了产业链间的链合竞争。

“我们不跳独舞,我们要跳有声势的群舞。”平日喜欢指挥乐队演奏的谭旭光说,“现阶段的竞争就是产业链的竞争。我们必须要抓住机遇,各个企业大家协同作战,联合创新。”

陕汽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王建业说:“只要在节能、降噪方面不断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潍柴,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会不断增强。”

业界有专业人士认为,面对国内激烈竞争中充满变数的格局,潍柴发展不必局限于事权和财权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引领行业致力于下一代重型汽车技术共赢发展,完成技术标准的统一,方能谋求令人信服的愿景。那时的潍柴动力所辖企业才是一条真正的黄金产业链。

寻求高端技术合作

“与许多企业走下游低端技术路线不同,潍柴是向产业链的上游走高端技术发展路线。”王建业分析说。

据记者了解,早在2006年潍柴动力和福田汽车、德国BOSCH公司、奥地利AVL公司正式建立了三国四方企业战略联盟。

之后,潍柴动力在奥地利建立的欧洲研发中心,得到了AVL公司的强大技术支持。蓝擎WP10、WP12系列欧Ⅲ柴油机,就是其研发中心的成功力作。而潍柴和BOSCH公司之间也有着深入的合作,BOSCH公司是潍柴动力的供应商之一。

不仅如此,福田汽车与维柴动力还在北京共同设立一家基于整车需要的动力系统技术研发中心,并整合了各自在欧洲、日本等地的全球研发机构。

据专业人士分析,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推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从而使潍柴真正走向国际市场,铸造国际品牌,实现国际化目标。

不仅如此,针对中国造船产业大型船舶的大功率发动机生产一直严重滞后、多数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潍柴与德国曼柴油机公司签署大功率中速船用柴油机技术合作协议,由此潍柴又成为国内惟一拥有船舶动力全系列化产品的企业,建立起完整的柴油机动力产品体系。

布局国际市场

在国内市场赢得强大竞争力的同时,潍柴在国际市场的布局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前不久,潍柴完成了出口俄罗斯1万台柴油发动机的运送。这使潍柴成为国内惟一一家实现大功率柴油机出口的企业,实现了中国内燃机行业在国外重型汽车厂配套的重大突破。

据了解,在越南、孟加拉、土耳其、印尼等耕耘十余年的传统市场上,潍柴已树立起强大的品牌形象。同时,在南非、苏丹、泰国、秘鲁等新市场,潍柴今年经过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取得了200%以上的增长率。

除了发动机产品,今年陕汽重卡出口量已达到总产销量的16%;重型汽车车桥出口印度,填补了我国汽车总成技术出口的空白;火花塞业务的出口量达到了总产销量的40%以上;齿轮箱业务的出口范围由美国和东南亚市场扩大到欧洲市场,出口产品由传统的汽车齿轮零部件扩展到重型汽车变速器总成,开拓了国内齿轮行业重型汽车变速器产品出口的先河。

“企业自身要有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技术力量、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并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这是中国民族工业进军国际市场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基础。”谭旭光说,经过十年改革创新,潍柴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条件。

“潍柴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打造全球先进的以动力总成系统为核心的运输和工程设备的供应商。”谭旭光带领潍柴在国际市场将大有作为。

作者:李燕荣

重型汽车技术论文 篇3:

国际中文教育转型背景下孔子学院的发展思路

[摘    要] 孔子学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规模初见成效,现已取得显著成就。但在规模趋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信任、结构、管理、质量等方面的挑战与困境,办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国际中文教育转型的新形势,孔子学院应实现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从附属状态向融入外方事业主体的转变,从体验式文化语言教育向专业学科化教育发展的转变,以解决办学思路、办学地位、办学内容等问题;同时,孔子学院办学要创新发展,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职业发展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需求结合,中方师资合理派出与外方师资本土培养结合,从而为中外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搭建起更好的平台。

[关键词] 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汉学热;国际文化交流

引言

隨着全球化及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语言的地位和价值空前提高和显现。孔子学院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平台,正处于内涵发展、深度融合、品牌提升的关键时期,其对推动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日益增强。孔子学院在助推中国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的同时,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持续性的问题还未能有效解决。孔子学院要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必须找准问题,聚焦关键矛盾,才能思考发展策略,明确发展定位,完善合作机制,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合理投入资源,循序渐进实现发展目标[1]。孔子学院如何应对国际中文教育新形势下的发展与变革?如何创新办学模式与管理机制,实现内涵式发展?这些都是值得学界同仁共同探讨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孔子学院的未来发展对我国软实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和潜在价值。作为深化学术交流的国际平台、传播中国文化和推介当代中国的海外阵地,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应当是高校提升国际化程度的依托和契机。我们应该充分正视孔子学院发展的现有问题,共同探讨发展思路,共谋国际化发展的大格局。

一、孔子学院发展当下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一)孔子学院的发展历程

2004年开始,中国在借鉴英、法、德、西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62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2]。

孔子学院建设经历了初创期(2004-2007)、发展期(2008-2014)、转型期(2015-如今)。初创期通过广泛建立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文化推广为中心,旨在推动中文走向世界,树立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孔子学院建设的发展期初步实现了全球布局,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运营机制日益成熟,办学规模持续增长。在基本完成前期规模化建设的基础上,孔子学院建设迎来了转型期,由重视数量增长转为关注内涵质量提升,这一时期孔子学院建设更加注重特色办学、品牌创新,逐步实现本土化、融入型发展。

纵观孔子学院17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变强,孔子学院建设取得了规模化效益,已完成基础布局,有效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孔子学院作为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已进入体系调整转型阶段,步入了转型发展的新时期。

(二)国际中文教育转型背景下孔子学院面临的发展困境

2019年,全球孔子学院大会更名为“国际中文教育大会”,其主题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再到“国际中文教育”,内涵与外延更为宽广,名称的更迭既是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在新形势下的理念革新,更是孔子学院办学内容亟待丰富、完善的展现。

孔子学院历经多年快速扩张之后,规模趋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困境。有学者从宏观治理角度分析了新时代环境下,孔子学院面临的信任、结构、管理、质量四大困境[3]。信任困境主要指孔子学院的机构属性被过度解读,带有政治性色彩偏见,导致其存在的合法性受到质疑,面临认同危机。结构困境主要指孔子学院的区域分布结构不合理,即孔子学院多分布在经济社会水平发展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以非洲和欧洲为例,非洲46国有孔子学院61所,欧洲43国(地区)有孔子学院187所[4],从平均值来看,欧洲远高于非洲,这种分布的不均衡,会导致资源分布不均衡。此外,结构困境还反映在供需结构不对称上,其根本核心就是孔子学院能提供给当地民众的教学内容、文化呈现与本土实际所需存在差异,供需偏离。管理困境是指孔子学院的管理机制不够规范、评估反馈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孔子学院办学效果整体不高;质量困境指孔子学院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学生的参与性和获得感较低。

其他学者,如詹春燕(2019)、毛向樱(2019)、高迎泽(2019)、李侠等(2019)、张毅博(2018)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孔子学院面临的困境。除上文提到的困境外,孔子学院发展面临的瓶颈还表现在:没有真正实现本土化,孔子学院真正作为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融入当地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办学内容较为单一,以体验式语言文化教育模式为主,缺乏专业学科依托,没有形成学科化体系;未能与当地国民教育体系真正接轨,部分外方合作院校还将孔子学院仅仅作为“项目”看待,汉语教学和课程得不到“官方”认可等等。

总体而言,孔子学院办学质量与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办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还存在不足,这是未来体制转型和整改的重要方向。

二、孔子学院办学思路、办学主体与办学内容的转变

(一)办学思路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新的发展时期,孔子学院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办学格局、管理结构,由初期的外延式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式质量建设[5]。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孔子学院需要加强统筹谋划,加大改革创新,不断推动自身建设的内涵发展,转型升级。内涵式的转型升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发展。“质量”是办学的根本,要进一步深化教材、教师、教法改革创新,拓展办学功能。办学质量提升的核心是“教师”,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加快师资队伍的专职化和本土化的进程;还要加大语言能力、课程、教师考试等系列标准建设和完善的力度,加大学术研究的力度,开展孔子学院建设和国际中文教育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

二是加强多方合作,实现协同发展。加强区域孔子学院的合作,支持国别间、区域间、类型之间孔子学院建设合作机制,促进经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孔子学院与海外本土文化中心等机构的交流,为文化旅游、校际合作、学术交流牵线搭桥,实现良性文化互动发展;加强孔子学院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实现产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孔子学院建设,让孔子学院的发展基金更加多元化、多渠道,实现合作共赢[6]。

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實现创新发展。包括推进孔子学院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推进办学模式的创新、实施“汉语+”战略以及推进管理体制综合改革。

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需要我们在理念上深刻认识,做好顶层设计,才能在办学思路上厘清方向。

(二)办学主体从附属机构向融入外方事业主体转变

不可否认的是,孔子学院在大部分国家取得成功,得到国际友人好评如潮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杂音和偏见。在一些合作院校中,孔子学院大都附属于某一院系,管理机制、中外合作都有一定限制。与歌德学院、法语联盟、英国文化委员会等国外主要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相比,孔子学院受所在国当地民众、官方的认可度还有待提升。孔子学院的办学要实现从附属状态向融入外方事业主体转变,要提升孔子学院办学地位,如何提升?

一是提高外方对孔子学院的认知。孔子学院是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不同合作方的办学动机不尽相同,部分合作方在资金投入方面过分依赖中国,使得孔子学院办学力度降低,有的孔子学院合作方盈利性目的较强,并利用孔子学院海外办学的特殊性作为其商业发展的机遇。中外方在合作过程中,还由于文化、国情等不同对孔子学院的定位存在认识偏差,进而影响彼此沟通。

二是要积极促成将汉语课程纳入合作院校的学分课程体系,进而逐渐进入所在国的国民教育体系,接受所在国教育评估体系的监督,才能引起双方的足够重视,才能得到正规化规划和管理,才能得到持久的培育和可持续的发展。孔子学院的课程进入国民教育体系,意味着将孔子学院的教学放在了所在国教育主渠道之内,汉语教学通过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审定和监督,对保证中外合作教育机构的良好教育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质量的保证将使受教育者最终受益。

(三)办学内容从体验式文化语言教育向专业学科化教育转变

孔子学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努力与所在国家合作院校配合、适应所在地的教学需求、配合合作院校、所在社区的汉语言类教学需要。虽然也有部分孔子学院经过努力,将汉语课程纳入了孔院合作大学学分体系,也有辐射到周边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的孔院课程,或独立成立的孔子课堂课程。然而要使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就要积极转变办学思路与模式,孔子学院办学要从体验式文化语言教育向专业学科化教育发展的转变,要将孔子学院的教学活动纳入所在国正规教育体制。有汉语专业或学科的依托,各类人才培养才会具有生命力。而培养符合当地需求的本土化汉语人才,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本土人才队伍,特别是专门用途职业汉语人才,是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选择。

上文的几个转变启示我们,要从理念上厘清办学思路,提高外方对于孔子学院的认可度,使得孔子学院的地位得到相应承认与体现。基于此,才能继续围绕孔子学院自身办学内容上深入建设,具体操作。孔子学院的办学内容以语言教学、文化推广为核心,在初创阶段主要通过体验式的文化、语言教育模式,使得当地民众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种体验式文化语言教育的办学模式应该向专业学科化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转变,这一转变应该做到:

一是以满足当地学习者的根本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围绕专业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目标。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汉语人才实际状况的改变呈动态变化。因此,准确地把握需求的动态变化情况,指导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十分必要。比如随着中非贸易的发展和各方面合作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 , 带来中非全方位的交往与合作。在非洲,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汉语,学习汉语的人群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最初的服务行业迅速扩展到交通、工程、贸易等行业,从简单的服务功能会话发展到比较全面的交流。随着汉语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和层次的提高,对于孔子学院汉语人才的培养就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汉语职业化人才。

二是以切合当地特点和所在地汉语人才实际需求,设计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系列。课程应该针对性强、应用性强 , 适合于汉语亟需人才和有鲜明特色。这一点对提高孔子学院的人才培养起到关键作用。课程设计只有具备了“本土性”,才能真正培养出高水平的汉语人才,才能真正地帮助所在国家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同时,要注意的是,这一课程系列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专业学科发展而设计,要具有科学性、规范性,逐渐走出培训课程、语言强化课程的固有模式。

三是专业建设要与当地国民教育体系接轨,为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汉语专业只有进入了当地教育的学科体系, 走上正规的专业学科教育平台,才能使合作学校进一步重视孔子学院,特别是引起他们在教学资源建设和稳定师资队伍建设上的持续关注。专业建设带来承办学校双方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更加深入的合作,学科领域的管理和教学设计带动广泛的校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两校之间的全面联合。

汉语国际教育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播,其根本目的是“中外社会互动”,汉语国际教育不应该只被看作“在国际上开展”的“汉语教育”——核心是向国外传播“汉语”以及附着于其中的中国文化,更应该看作是“运用汉语进行”的“国际教育”[7]。

三、未来孔子学院的转型发展思路

上文提出的“三个转变”是孔子学院办学面临新的发展时期在办学思路、办学地位、办学内容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提档升级、内涵发展,使孔子学院办学创新发展,笔者认为应该推进三个方面的结合:

(一)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与学生职业发展结合

孔子学院的办学根本是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应该摆在首位。随着“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建设等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建设高质量的本土汉语师资和“懂汉语、会技术、通文化”的职业技术大军,通过多方合作共同承担服务“一带一路”人才新需求的思路应该达成广泛共识。也就是说培养的人才应该与学生个人的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切实提高孔子学院的办学实效,增强吸引力[8]。特别是非洲、亚洲部分孔子学院的办学,应鼓励以“汉语+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办学模式,培养既懂汉语,又懂技术的职业人才。如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根据卢旺达国情和孔子学院发展的特点,制定了“特色化、职业化、全面化”的办学目标,探索把汉语培训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与援非竹编组、各中资企业合作,培养了大批懂得竹编技术、纺织技术的职业化人才,解决了众多当地民众的就业问题,对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贡献巨大[9]。汉语职业培训虽然受到欢迎,但是没有一支既懂汉语、又懂技术的职业师资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因而孔子学院也应与当地院校合作,努力开设相关专业的职业汉语专业,培养体系化后备人才。

合作院校可整合兄弟职业技术院校资源, 优化外派教师专业结构,突出“职业化”特色,助力当地的汉语职业师资人才培养,让孔子学院专业学科化发展落到实处。“语言文化+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化办学模式是孔子学院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的有效模式。

(二)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与行业需求结合

孔子学院培养的人才应该服务于当地企业,为支柱产业、特需行业培养专门汉语人才。比如旅游业是很多国家支撑经济的重要行业之一,也是很多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旅游输出国,各国纷纷将中国视为其旅游经济增长的目标国和核心市场。旅游汉语、酒店汉语、航空汉语等与旅游业相关的特色课程成为各孔子学院热门课程。部分孔子学院已经为当地机场、酒店、银行、旅行社等机构定制职业汉语培训课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懂汉语的技术人才。如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与当地旅游职业院校合作,为旅游饭店行业输送了很多懂汉语的人才。其他,如泰国孔敬孔院设立了高铁汉语培训班,为泰国社会培养了100余名铁路技术人才[10];埃塞俄比亚职业教育孔子学院先后开设了机电一体化、车身材料与技术和重型汽车技术等多样化的职业培训,为当地的工程建设、机械制造行业助力。此外,乌克兰基辅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为空乘人员培训汉语,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为当地的农业领域培养了大批会说汉语、懂农业技术的人才,等等。

可见,孔子学院“汉语+行业需求”的培养模式灵活多样,可以一院一策。但需要不断创新,也需要融入当地,对接市场需求,服务社會发展,使孔子学院的学员们成为汉语水平过硬,又精通相关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孔子学院还需与当地的中外企业开展合作。为中外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交流平台,有助于中外企业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各方联手打造一个国际实用汉语人才全产业链共享平台,从快速用中文顺畅沟通入手,打通实用汉语人才孵化链条,为当地快速培养一批“懂汉语、有专长、会创新、能创业”的优秀职业人才,为当地社会、行业提供汉语职业人才支撑。反过来,各行业企业也为孔子学院提供多种类支持,比如资金、资源等,实现合作共赢。

(三)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坚持合理派出与本土培养结合

海外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连年猛增,而仅依靠孔子学院的汉语师资是远远解决不了供需矛盾的。本土汉语师资队伍远远不够,如何让海外的汉语教育事业长久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孔子学院作为汉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应特别注重汉语师资的“输血”与“造血”功能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使孔子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

“输血”指中国派出的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学志愿者,他们有力地支援了各国的汉语教学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这些“输血”举措除了要保障一定数量外,还要特别注重派出教师的专业结构,具有专项技能的职业技术型教师也应占有一定比例。各地孔子学院作为一个区域内汉语师资派遣的综合调度平台,辐射学院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改变原有的一个公派教师定点在一个学校的做法,让师资流动起来,让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专业所长在区域内多个学校任教,提高师资投入的合理性和效率。所谓 “造血”就是培养本土汉语教师。本土教师更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在语言、文化上也没有隔阂,更有助于造就符合当地社会需求的汉语人才,各国汉语教学的发展主体只能依靠本土汉语师资。孔子学院可以按照 “学历培养”与 “在职培训”两种途径对区域内汉语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规划与考量。“学历培养”一是推动所在大学开设汉语相关专业,将此作为孔子学院教学进入 “母体”大学学分体系后的目标加以努力; 二是加强与区域内有开设汉语专业高校的合作,积极联络国内合作院校与之开展“2+2”或“3+1”联合办学; 三是充分利用孔子学院奖学金项目,推荐有潜力、愿意从事汉语教学的优秀学生到国内攻读学位,培养高层次的汉语师资人才。“在职培训”主要是由孔子学院在当地开展,要善于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组织合作举办培训。

四、结语

孔子学院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升以及中国对外形象传播的重要平台,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创办第一所孔院以来的17年里,孔子学院迅速发展,规模空前,但是作为国际社会语言文化传播机构的新秀,其与传统语言文化传播机构还甚有差距。孔子学院要积极探索“三个转变”,切实推进“三个结合”,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孔子学院办学需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其语言文化桥梁的作用,才能可持续创新发展,为中外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搭建起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孙宜学.打造中外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J].国际传播,2018,(6).

[2]  8个国家首次设立孔子学院 全球孔院数目达550所[EB/OL].中国侨网,2019-12-11.https://baijiahao.baidu.co

m/s?id=1652580064427730759&wfr=spider&for=pc.

[3]  范敏,李国青. 新时代背景下孔子学院面临的困境与转型路径[J].改革与开放, 2019,(17).

[4]  孔子学院(课堂)分布[EB/OL].孔子学院总部官网,2020-

02-10.http://www.hanban.org/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

61.htm.

[5]  李宝贵.新时代孔子学院转型发展路径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6]  许红娥,熊辉.探索孔子学院“合作共赢”之路,助力“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以奥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为例[J].湖北師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

[7]  张虹倩,胡范铸.全球治理视域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及孔子学院建设:问题、因由与对策[J].社会科学,2017,(10).

[8]  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EB/OL].教育部官网,2013-02-28.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

s5987/201302/t20130228_148061.html.

[9]  卢旺达孔子学院汉语教学“职业化”实践获卢方赞赏[EB/OL].新华网,2016-06-29.http://www.xinhuanet.com/wo

rld/2016-06/29/c_129099445.htm.

[10]  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泰高铁汉语培训班”[EB/OL].人民网,2019-03-14.http://world.people.com.cn

/n1/2019/0314/c1002-30976242.html.

[责任编辑:李利林]

作者:余波

上一篇:农村会计管理论文下一篇:农村品牌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