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任性的孩子读后感

2022-10-14

第一篇:不做任性的孩子读后感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读后感

清醒记

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我想画下早晨、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画下所有最年轻、没有痛苦的爱情。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孩子的幻想杀死了顾城,但执着是杀不死的。

一直在思考,倘若顾城生活在如今的这个时代,他是否还会如那般给自己以及世人构筑这么一片理想的王国。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基于当下的人情世故。在北岛的印象中,顾城就像个孩子,腼腆寡言。他刻意和现实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他的生活空间是自己搭建的诗的空间。若是置之当下,这种隐世的做法无异于自掘坟墓,但幸而那个时代是宽容的,愿意包容他的任性,使他的那些幻想得以延续,最后走向覆灭,则完全是一种命运的的必然,与他人无关。许多人无法原谅他杀妻自杀的行为,但更多的人还是投以了同情和叹息。一直很感慨他和谢烨之间的无解爱情,单从结局来看,这段感情无疑是个巨大的悲剧。但我还是想抛开这些,细数那些温暖的情节。这段好友的回忆或许会给我们一些不一样的感受:“顾城曾经深深吸引过谢烨,谢烨再也碰不到顾城这样用梦幻加现实、艺术加生活的方式和她交流的人。谢烨个性很强,是诗人,懂文学,有着强烈的使命感。王安忆回忆与顾城在德国聊天时,谢烨会取出一架小录音机,录下顾城交谈的整个过程,“他说出的每一个字都不致遗漏,而被珍惜地收藏起来”。他们之间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默契,而这也让彼此更深的依赖着对方。我一直都说,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我同情顾城甚过海子。海子是因孤独到无以自拔才选择自我毁灭,顾城则不同,他短暂拥有过自己想要的美好,最终却因理想破灭的无情冲击而心如死灰。这份强烈的落差其实比长久的压抑更为悲痛,毁灭也便如期而至。顾城用童话对待世界的方式并不为人所理解 ,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性,但他给这个世界带来的那抹温暖和爱恋却将长存 ,他的“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和广陵绝唱的嵇康一样,是我认知里对中国文人最绚烂的覆灭记忆。上述这些单薄的文字,献给顾城,一个任性的像被妈妈宠坏,一个干净的如同一张白纸的大孩子。

换个话题,其实我很喜欢代入感这个词,无论是个人的体验还是社会的情节。我喜欢把不同的历史人物和情节带入到自己所在的时代,为他们设想可能发生的故事,每每在这之后,我多会告诉自己:算了,还是不要糟践他们了。我不算愤青,但我确实热衷于说时代的坏话。这一点上,柏杨和韩寒对我的影响显而易见。柏杨先生的”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是我对文人直言的信仰基石,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诺奖演讲时这么说道: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这是他那段长长的演讲词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我之所以说若是顾城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他或许不会落的陨灭的结局,因为现实给他的幻想空间必将被压榨的极其有限,甚至于一丝全无。他没有那么多构筑自我的机会,因为他得到的生活体验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天差地别。我不能轻易下定论这是好是坏,但我相信,给顾城一个机会,他还是会选择在自己的时代再来一次。扯得有点远了,我想表达的无非是我们的时代对理想与信仰的排挤确实有些过了,美国文学史史上有“The Lost Generation”之说,意指一代人的彷徨与失望。其实当下中国的年轻一代又何尝不是如此,现实对理想的挤压已经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当一个民族的年轻人都在为了谋生而挣扎时,当大学文凭成为功利又无用的一纸空文时,当一个只不过说了几句真话的勇敢的年轻人就让当局恐慌不已让主流集体反思时,真的就像白岩松所说的:这个社会病重了。我希望这个时代能够更包容一点,更民主一点,更温情一点。我希望特权能再少一点,腐败能再少一点,年轻人的挣扎能再少一点。借用韩寒的一段话作结:“我只是希望这些人,真正的善待自己的影响力,而我们每一个舞台上的人,甚至能有当年建造这个剧场的人,争取把四面的高墙和灯泡都慢慢拆除,当阳光洒进来的时候,那种光明,将再也没有人能摁灭。”我个人觉得内心无论如何的心存不满,都不应该丢掉对理想的追求和期待,尤其是年轻人,如此,这个国家的未来方才会有希望。你在那里,中国便在哪里,确乎如此。 我一直特别讨厌两种人:一种是不负责任的写作者,好吧,我直说,就是中国的那些所谓的主流媒体人。我无法容忍他们见风使舵的态度,出自他们之手的报道总是与官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没有自己的主见和一个新闻工作者诚实独立的态度,热衷于掩盖真相,为官方唱赞歌,试图控制民众的舆论导向,他们失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与鲁迅先生笔下抨击的丑陋的国民党文人没有两样。中国当下的文化环境确实比较恶劣,一者是由于国民普遍的读书低潮,二者则是“有关部门”近乎病态的文化审查。有人说在中国被禁掉的电影的都是难得好电影,被禁掉的书都是文字中的经典。虽然说的有些偏激,但也不失客观。另外一种是那种总是试图向身边的人炫耀自己那本来就没多少的智商,总也不能安静下来的人。朋友大多说我心性有些冷漠,我承认。很多时候,当有人在我面前滔滔不绝炫耀自己的拥有,企图让我认可他的观点时,我会沉默到死寂。说真的,从小到大,我只羡慕两种人,一种是那些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从不盲从之人,一种则是热爱读书,谦逊又有才华之人。除此之外,任何人想让我把心低到尘埃里都很难很难,因为你们没有什么令我羡慕的所持,你们所拥有的若是我喜欢自当努力去追求,这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但一个人的修养与气质确是学不来的,这是真正的人生沉淀,是你唯一能够让人仰望的所在。就说这些。

我崇拜韩寒在朋友圈众所周知,朋友说她最欣赏韩寒的一点是他把自己喜欢的事做成了事业,我深以为然。我要感谢生命中的那些榜样,他们给我指引又告诉我要走自己的路,这是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终极追求。有人说他们愚蠢,口无遮拦,与社会格格不入。但就像马良说的,在我看来这无情世界,因为有热情的蠢货,才有些浪漫。时间本无多,只能用来做喜欢的事。

第二篇:《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 顾城1981年3月所作)

引子

我希望,我是一个睡在梦里的孩子,我希望,我是一个自由飞翔的孩子,我希望,我是一个童话里的孩子,没有实现自己的梦,

却要将梦的蓝图焚烧得不留痕迹,前进不了,

却又折了退路。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任性的孩子,我们都有那笨拙的自由,

不流泪的眼睛。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画下想象中

我的爱人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座比一座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那么多的梦想,

那么多的希望,

无法实现,

我们都是任性的孩子,

那段日子

也许,

不像想象中那么幸福,

却也那么珍贵,

那么单纯,

那么任性的童年。

赏析: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是“童话诗人”顾城二十五岁时所作的长诗,这首诗在某种意义上是顾城作为“童话诗人”的代表性自白,它展示了诗人对于天真幻境的无限迷恋。在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方面,我们很难提出一个具体的语境,我们仅知道,在1981年,“文革”的岁月仿佛已经离得很远,但人间的痛苦依然存在,顾城已经失业,正与谢烨陷于热恋之中,爱意和被爱使诗人对生命充满了童真的信念,仿佛世界可以由他“任性”地加以描绘和构筑。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人文理想得到幻觉式膨胀的年代。在思想和文学领域,人们经常谈论的是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好像一旦获得这种解放,我们就可以企及真正的生活天堂。

全诗分为九个小节,八十三行。全诗形式自由随性,意象丰富多变,语言简单纯净,内容温暖明朗。想要的就是这样简单,也是这样的理想化,就像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样,天真纯净和优美纯洁的笔调里飘洒着诗人淡淡的忧伤。忧伤得耐人寻味,而全诗没有一个词语可以表明诗人惆怅的思绪,唯一可以产生这淡淡勾肠的效果的也只有一个“想”字。

“也许,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此句语短情长,引人入胜。作者将自己定位成一个任性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童心、至情、性灵的世界,没有弄虚作假的心机,没有油嘴滑舌的腔调,所有的行为都是天性使然,所有的语言都是脱口而出。一个童心观照下的世界呼之欲出。诗句仿佛信手拈来、自然天成,让人暗生情愫,心向往之。

从第二小节开始,直到第七小节,作者化身为一个蜡笔画家,幻想出一个年轻、生动、自由、幸福的新世界。他的笔下,满是真挚的祈愿、唯美的纯爱和善良的对待。“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此句集中表达了作者的希望,感情朴实动人。“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这些句子一气呵成、不事雕琢,包含了八个意象、六个希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像画家一样以手绘心,大胆地创作,自由地抒情,让所有的人们都不再压抑,让所有的眼睛都不再流泪,让所有的天空都不再孤寂,让所有的夜晚都不再黑暗。诗句中由心而发的愿景、似有若无的感伤让人心有戚戚,悄然动容。

“我想画下早晨,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画下想象中,我的爱人,她没有见过阴云,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她永远看着我,永远,看着,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这些句子如同向日葵一样,在空气中喜悦地盛开。“回光还亮着 照着彩色的万物 散落在草间的断翅 还想轻轻飞舞 这螳螂的爱情 将永远从一而终 不像我们人间 总有许多变故”(《螳螂的婚事》),现实中的爱情多半是千疮百孔、不如人意。在深刻洞察这些之后,他开始憧憬一种像早晨一样年轻,像微笑一样幸福的爱情。他希望自己的爱人拥有远离阴云的心境、色如晴空的眸子和始终如一的感情。诗句中敏感灵动的思考、春暖花开的想象让人强烈共鸣,感慨万千。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画下丘陵——长满淡淡的茸毛,我让它们挨得很近,让它们相爱,让每一个默许,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都成为 一朵小花的生日”,这些句子童趣盎然、情深意浓,充满对弱者的关注和怜惜,对生命的热爱和歌颂。他将目光投向了

遥远的风景、奔流的小河、淡淡的茸毛、纤柔的小花,真实诚恳地感知它们的存在,体悟它们的悲喜。“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仿佛一个开启心灵、抵达幸福的密码,让人觉得世界是那样健康而光明。诗句中清新活泼的气质、细如花蕊的情思让人反复品咂,不忍忘却。

“我还想画下未来,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但知道她很美,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画下许多因为爱她,而熄灭的,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这些句子文情并茂、楚楚动人。他对未来抱有举首戴目、尽善尽美的期许,希望那是一个烛火燃烧、枫叶缤纷的世界。许多诗人都因为对现实爱之太深,怨之太切,于是寄希望于一个炽烈新鲜、难以实现的梦境,在那里寻求持久安心的归宿和日后幸福的出路。他是一个天生的幻想家,但也更懂得经营生存本身,始终保持一份节日的心情,以“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的插图”装点反复庸常、循规蹈矩的生活。诗句中天朗气清的希望、细腻温情的祝福让人感同身受,隐然含泣。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想画下风,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画下大海——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这些句子慷慨激昂、荡气回肠,仿佛一束温暖的光线,在大地上起伏跳跃,轻盈而又沉重。他希望人类免于灾祸,获得福祉,希望中华民族巍峨挺立、欣欣向荣。诗句中普世博爱的情怀、独立自由的品格让人触目兴叹,感动落泪。

“最后,在纸角上,我还想画下自己,画下一只树熊,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发愣,他没有家,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他只有,很多很多,浆果一样的梦,和很大很大的眼睛”,这些句子平心静气、哀而不伤,仿佛夜半阑珊时的低吟浅唱。在为人类“涂去一切不幸”之后,他终于想起了自己,将自己形单影只地画在纸角上,就像那只无家可归的树熊一样,在荒无人烟处做着枝繁叶茂的梦。诗句中欲言又止的孤独、自成体系的精神让人心生怜爱。

“我在希望,在想,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让它们去寻找蝴蝶,让它们从今天消失”,这些句子怅然若失、缠绵悱恻。一个春花秋月、载歌载舞的梦,却终于难敌现实的残酷。一切都因为“没有领到蜡笔”而瞬间倾毁,他以这种惊世骇俗的方式宣告了一个无奈的结局。只剩下手指和创痛的诗人,终暂时放下了一念执着,“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让它们去寻找蝴蝶,让它们从今天消失”。可是,不久之后,他又开始一如既往地为真善美举旗呐喊,直至声嘶力竭。诗句中不言而喻的遗憾、独坐愁城的悲壮让人百感交集,泪水潸然。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和篇首“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遥相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幻想世界。实际上,他的一生都在证明自己是个任性的孩子,没有成人世界的世故麻木。

第三篇:如何纠正孩子的任性行为

一是与孩子事先定好规则。现在许多孩子在路上看见什么就非要让家长买,一旦不买就哭着不走,大部分家长碍于面子就妥协了。因此,家长事先要与孩子约定好,让孩子有规则可依,这样孩子就不会和家长讨价还价。例如,从家到幼儿园的路上卖小吃和玩具的特别多,许多商家很会抓住孩子的心理,就选在离园时堵在幼儿园门口卖各种饮料小吃,再加上一路上要经过好几个玩具店,孩子一般没有那么大的忍耐力来阻挡这些诱惑。一些家长在家中就和自己的孩子事先约好:“以后我们每周去一次超市,你可以选几样你一周需要的东西,但在回家的路上不再买路边的东西。”其实,这样的规则定好后,孩子知道家中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就不会在路上缠着大人要买了。

二是对不合理的要求不予回应。在家庭教育中,遇到孩子任性时,有的家长会大声训斥、恐吓甚至打骂,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家长抗争。家长可以用“负强化”的方法,即以不予理睬的方法来对待孩子的任性。例如,孩子吵着要买玩具,甚至在地上打滚,父母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打骂的方法,让孩子感到父母并不在意他的这些行为。当孩子闹够了,从地上爬起来时,父母可以说:“我们知道你不开心,但你现在不闹了,真是一个好孩子。”然后再跟孩子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是否合适。

三是要想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一般来说,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父母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改变孩子的任性行为。如一个跟着母亲购物的儿童,在商场里玩得正上瘾,母亲急着赶回家,可他就是不愿意走。如果母亲说“我们回家吧”,他可能坚持要在商场玩;如果母亲说“走,妈妈带你去坐汽车”,他可能就会答应。

四是要事中态度坚决事后多与孩子沟通。当孩子任性劲上来时,家长在行为上一定要坚持对他的约束。如吃饭的时候,孩子忽然想起爱吃的菜今天没有,就生气地拒绝吃饭。即使冰箱里有原料,母亲也不应该迁就孩子给他做,应明确表示饭菜准备好了,就不应该随便更换。如果孩子继续闹,可以让他饿一顿,等他感到饥饿时自然会找食物吃。当孩子静下来后,家长可先让孩子独自冷静地想想,再跟他讲道理,告诉他怎样做才是对的,并适当举些例子。家长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好形象,自己做不到的不要乱许诺,也不要用欺骗的语言哄孩子,以免使孩子误以为大人心虚、没理,从而更放纵自己任性的行为。同时,家长不要宠惯、溺爱孩子,以免助长孩子任性的行为。

第四篇:管教孩子任性的六种方法

(一)任性的表现

孩子太随心所欲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道理根本行不通。比如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买想要,否则就大哭大闹。相信很多妈妈为此都伤透了脑筋。

(二)任性的心理分析

这种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和娇纵的结果。比如,父母总是在孩子哭声的折磨下顺从宝宝的心愿;加上孩子的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经常以执拗发泄不满,更助长了任性行为。有的孩子不听话,父母感到无奈,于是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三)管教的6种方法

转移注意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物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转移后,会很快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提示在先 已掌握孩子的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只要带孩子去商场,提前就跟他约好:“今天上街买衣服不是买玩具,答应就带你去。”

有意冷落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耍赖时,家长要不予理睬,给他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更不要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没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再对孩子做简单而认真的说明,说清不能做的原因,并用“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榜样示范 利用孩子喜欢童话故事人物的心理,激发他克服任性的信心。如孩子不肯吃菠菜,家长可以说:“你不是喜欢铁甲小宝吗?他就喜欢吃菠菜。”

适当惩罚 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宝宝故意把东西扔到地上,家长可以对他的行为做出批评后,要求他将东西拣起来。如果孩子不服从,则可采取取消购买食物或玩具的承诺,或是“单独隔离”的惩罚方式。这种惩罚性的措施,会使他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十分坚决。这样,宝宝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注重表扬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规限孩子的不良习性,一方面更要关注孩子听话、不任性的行为,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夸奖。这样孩子就会懂得什么是大人赞成和允许的,什么是大人反对和制止的;就会知道专由自己的性子来就会受到惩罚,听话乖巧、不乱发脾气就会得到表扬和奖励。

如何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您常常为管教孩子而感到束手无策吗?不管您是喋喋不休地说教还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其实,孩子完全可以变得既听话又懂事——

如何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如何管教不听话的孩子?下面所讲的6个秘诀非常有效。

虽然,它不能防止淘气的孩子偶尔犯错,但可以帮助您运用爱心和耐心,将那个调皮捣蛋、惹事生非的孩子从麻烦角色中转换过来。

说到做到

育儿专家指出:如果从1到10代表正确管教孩子的重要程度,(数字越高表明越重要)那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0来表示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

说到做不到、言行不一会把孩子变成投机主义者。因为他知道怎样能逃避惩罚。 但当他知道您一定会在他做错事后怎样做时,他就可以预测那种行为的后果,自己控制自己。

如何做到这一点?

其中关键的部分是家长不要心软,不要在“只此一次”面前让步。总结出您认为重要的规矩,定好无论何时他们破坏这些规矩都会出现的后果,然后,将这些统统告诉孩子。例如,您要带他逛超市,告诉他不要乱动商品,并告诉他违反的后果是什么,如果他犯错,就按说的来惩罚他。

不要小看孩子

大声喊出孩子的名字或下一个定论(像“你真是粗心大意”)是最无效的方法,只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为什么要这样做?

孩子并不会因为您惩罚了他,就从自己做错事的感觉中解脱出来。这样的感觉也许会过去,但反复的批评(“为什么您总对别人这样不友好”)会产生消极的感觉令其挥之不去。

如何做到这一点?

您要相信孩子,暗示他有能力做得更好。最终,也就促进孩子做出了更好的行为。孩子的潜意识里会这样想:“如果做了正确的事,我会感觉很好。如果通过做这种事我能得到很好的感觉的话,下次我还想再这样做。”

带着赞赏去教育孩子

管教的正确含义是“教”。如果您只是通过惩罚来管教孩子的话,您就会失去给予孩子正确引导的机会。例如当孩子收拾好玩具,您通过奖励他点心这种具体方式提醒他,希望他怎样去做,效果反而会更好。

为什么要这样做?

您一定要认定一点:孩子自己也想做“好”孩子。可是同时他也渴望受到别人的注意。如果只有当他把玩具扔向小朋友时才能引起您的注意……那真是件糟糕的事情。当孩子把一件事做得很棒时,要多关注他,多给些鼓励和赞许,这会激励他下次做得更好。

如何做到这一点?

您不必因为孩子说个“请”字就大加赞许,但表扬他的时候应更具体些,不要只是泛泛地说:“做得好。”而应该说:“今天的衣服很整洁、干净,非常好。”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您会表扬他,以及原因是什么。表扬就是表扬,避免在表扬中添加任何附加的话,说出类似:“你把房间收拾得很整洁,为什么你不能每天都做到呢?”这种貌似表扬实为批评的话对教育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控制自己

大喊大叫、摔门、态度粗暴……很少有家长可以夸口说在管教孩子时从没失控过?只是,我们多数都会在事后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

失控的怒火会影响您管教孩子努力的成果。一旦他习惯了您的这种教育方式之后,会将您的话当作耳边风,慢慢就会变成您的批评或表扬他都听不进去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

用冷静的头脑对孩子进行管教,会让他感觉到您的教导是客观公正的,并且,他也愿意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做到您对他的要求。

如何做到这一点?

即将发怒前从1数到10,或是深呼吸几次,如果这些方法仍无济于事,最终您还是

对孩子发了脾气,记住事后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告诉他,您也会犯错,但您能承认并改正错误。

说明后果

“后果”这个词已经被理解为如果你不停止做这事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告诉孩子,后果,就是任何一种行为的结果—惩罚或是奖励。

为什么要这样做?

给孩子加深这种“原因和结果”的观念:做什么事情是由自己决定的,这样会教给孩子一种责任感。

如何做到这一点?

养成一种习惯,在对孩子提出要求后向他解释一下原因,并偶尔对他的行为给予奖励。譬如,在去冰激凌店的路上,您可以说:“今天你表现很不错,我请你吃点东西。”当必须要采取惩罚措施的时候,也要将其与导致这种惩罚结果的行为联结在一起。

讲明您的价值观

家长管教孩子,目的都是为了将一个好孩子抚养长大成为一个好人。尽管我们都同意一个好人应具备的品质:诚实、尊重他人、宽容、慷慨,但实际上每个家庭侧重的都不尽相同。最重要的您要考虑到,您希望孩子学到怎样的价值观,这也是教育孩子的一部分。

为什么要这样做?

现在的孩子被外界大量不好的信息所影响,像什么“成年人很虚伪”,“及时享乐”……所以,我们要时常将我们认为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以免他们在良莠不齐的社会中迷失了方向。

如何做到这一点?

按您的价值观排列您的教育方式,假如您试图向孩子传递一种“家庭成员间应有一种互相照顾的责任感”,请在为孩子做了些琐碎小事就予以奖励前深思一下,这种奖励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方面的,并在措辞中表现出来。最后,当孩子将家长的价值观逐渐演变成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这就完成了我们管教孩子的终极目标——将对孩子的教育变成孩子的自我约束。

第五篇: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关于顾城

我窒息在顾城的诗里,有那么几天我感到一种抽离,一种荒凉而寂寞。明亮的色彩,淡淡的忧愁,深藏着一个诗人无以名状的人性。它像远方天幕上一抹浅淡的云,然而因为月色的缘故,它有了轮廓,并且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它像一方水草,在碧波中游荡,滚滚红尘倒影在它的心上,它终于无法隔绝着尘世自由的游来游去。于是,我感到痛,这痛像是童年时候做过的梦,一个日本士兵拿着武器瞄准我,在就要开枪的一刻,惊醒;于是,我感到春天和秋天一起来了,我没有想到,在秋天里,春天是这样的淡黄,我没有想到在春天里,秋天是这样的浅绿;于是,我做了一场梦,在阳光强烈得像尸体进入火海中的一个闷热下午,我离了我的尸首,在荒凉上奔跑,拼命的,拼命的,抵抗,或许是死亡。

顾城,这个名字在心底有了印迹,不是十三岁时,第一次遇见“黑眼睛”时幻想的黑暗与现实,光明与重生,也不是在此后偶尔会拾掇到的一些“弧线”,圆润温厚。这个名字淌着血,而又在微风吹拂的下午凝结成无数大大小小的血珠,滚落到岩石铺成的路面上,发出铿锵的声响。

如果,我不相信黑暗,我便不再沉睡;

如果我不再沉睡,我还有什么理由活着。

大概,你总是懂,懂得黑暗是一个不可逃避的现实,因此,你踏上征程,你的征程上总是浸透着鲜血,幸而是在黑暗中,所以总是美好的。可是,这样的美好却时常,哦,不,总是在幻想之中。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山中,芍药,一尾轻便的鱼。 良辰,荼糜,几许妖娆的绿。

读顾城会读出这样的画面。

也许是红了很久的心,在他起初遇见自然时便以身相许,也许是绿了很久的翼,在他

走了很长的人世后还一心描着。他说“我希望/每一个时刻/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每一个时刻,诗人抽出这支蜡笔,他尽情的描着,描过多少色彩明丽的天和灰暗的夜!

“在粗糙的石壁上

画上一丛丛火焰

让未来能够想起 曾有那样一个冬天。”

时间轻易

地撒了一个谎言,以为,什么也不会改变,

以为它会为我们留下最真,最美的自己,可是,经过时间齿轮的背面,你会清楚的看到它粗

糙的硬壳上长着毛的青苔色调,它曾以为自己不老,但它还是老了。它曾以为刻在它背上的一切是真,是不会改变,但青苔长满原野,你到底还看得清什么。于是,诗人说“我用笔的木浆/去追赶时间/尽管是那样用力/还是被远远的抛在后头。”

可是不行,即使是赫利俄斯的那四匹火马拉的太阳车,每天沿着一样的方向,驾着一样的颜色划过天

空,也不能什么都没有,它必须留下些什么,比如天幕的云会为之变色,比如地下的花会为之红焰,比如,女孩脸上的汗珠会喷洒香淋淋。所以,顾城,借助了一只彩色的笔,他开始了描画,是固执的描画。

一 一个彩色的孩子

他调各种各样的颜色,“火炬,燃烧的旗,” “锈蚀的园门倾斜着,露出一片草青”“ 戴孝的帆船,/缓缓走过,/展开了暗黄的尸布。”

他的颜色充满了鬼魅,是的,你难以说是明净或者黯淡,也无法分辨绿的明亮和绿的黯淡之间的距离,因为在诗人的心中,有一个连自己都分辨不清的色彩世界,不是红就一定红得热情像火,有时,你也可以在红中感受到一种僵硬“使血液结冰——那是伪币。”

调色的时候,诗人像一个正在搭建一座房子的工程师,带着一颗童稚的心,一种信念,相信着他的房子会是最美的。他有时候把房子描在树上,树枝为了带来灯火,伸张开来去撕裂天空,为他带来了星星和月亮。他有时候把房子描在土地上,像一个烟囱,思索着谁也不知道的事情。最后,他把房子描在了空中,离开了楼群,在空中独自行动。

“房子是木头做的

用光托住黑暗

在一束光中生活多久

是什么落在地上

你很美,像我一样

你很美,像我一样。”

是的,你很美,像我一样,诗人调着调着就跳进了他的颜色里,他跟他的颜色一样多彩的美丽起来了。

你是一个孩子,着墨不多却都是七彩的,你是一个孩子,你一头栽进颜色里,那时你像遇见了伊甸园,你想到了你,你也是美的,很美。

二 一个绝望的孩子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 像许多刚开始读《一代人》的孩子一样,十三岁的时候,我读到了这两句。那时候,才知道什么是诗,那时候,才是豆蔻年华,有了少女怀春的情怀,有了诗里杨秋,几番明眸皓齿的钟情拳拳。那时候我们也开始做诗,捏一个泥人,悄悄地把他们放进屋角,每天定时给他们送来问候。那时候读到《一代人》,对这样的文字感到新奇,怎么可以,怎么可以把文字这样翻来覆去,黑的,黑的,在黑中寻觅它的相反。我反复读者,反复地捏这个泥人,翻来覆去的捏,好似一个小人,在它奇诡的幻想中抽出一只手来到达光明,那只手断了,我还曾经骂那不知名的泥土,你怎么不把希望握牢一些。又似一个土坟,高高隆起在某个山麓当中,在每个清晨,它唱着寻觅的歌,唱啊唱啊,喑喑有韵,宛如秋水淙淙。可是,我看见妈妈的乳房干瘪了,像那个唱歌的土坟在一场暴风雨之后倾颓。我还在捏着那个泥人,捏着捏着,

把少年时光度过了,却还是不曾明白黑的色与光明。

许多人大概也和我一样,认识顾城,是从这两行诗开始的。那时候,你们是否也都在怀着虔敬的心情等待下一句再下一句呢,那时候,总觉得它只是从哪首诗里面抽出来的两句经典。可是,后来,有人告诉我,没有了。我说,什么没有了。他们说,不管是黑暗还是光明。我的心一沉,仿佛等了很久的支票,结果发现是一张白纸。于是,我丢开那诗,咬着牙说,什么破诗,我早背熟了。

我当然背熟了,熟到可以成为我生命的一部

分。然而,我问自己,我是否懂得它。

像许多人主张的,这是一首写希望的诗,诗人在黑暗的年代(这个年代带上政治色彩便是文革)有不死的信念,它把黑暗化作一双犀利的眼睛,去到处寻找着光明,寻找着希望。

这是一首多么易读的诗啊,无论你加不加入政

治色彩,它都总离不开希望。

可真的是这样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每一次读,都会发现一种沉痛,有时候读着

读着便觉得有一种英雄末路之感,觉得那是楚霸王临死前那首悲天动地的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怎么就会悲伤起来?

或许,我容易感到绝望,或许在现实中,我总

是遇到失望的多,可是顾城呢?是否,他也是悲观的呢?一个坐着伊甸园一样的梦的孩子,它的心灵无比纯净,他的想法又是无比的单纯,“你问我/在干什么/我说,我在编一个寓言小说。”他的心灵是一个不曾被污染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着童话和寓言的世界,因此,他崇拜安徒生,他称安徒生为尊师。

他的理想多么单纯,只是希望回到大自然中,静静的活着,养几只鸡,布置一所房子,在威克岛旖旎的风光上。

可是,他生活的世界毕竟不是童话的世界,他

生活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他你要工作,不然你就会被饿死。“姑娘说话:姑娘本是一枝花,什么花,没钱花。”这样的句子,有点调侃的意味,却真实地透露了生活的无奈。

顾城理想的世界是跟他所面对的真实的世界

格格不入的世界。

“尽管拥有叛逆黑夜的意向,但由于所用的手

段——黑眼睛是黑夜的派生物,它与目的——寻找光明之间存在着根本的背离,由此注定了一种困境,带着力量企图改变处境却又不得不受制于这一意欲的处境的悲剧意味。”直到多年后读到这么一个句子,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样的慷慨激昂的叫喊深深隐藏着这个诗人的悲伤。

诗人其实是失望的诗人,他是一个孩子,永远这么相信着自己孩子的身份,然而,他终于还是渐渐长大,啊,他拒绝长大,他拒绝长大,也拒绝承担生活的重担。可是他又必须承担起生活,因为没有人为他承担,因为这毕竟不是桃花源。所以,他失望,他是一个失望的孩子。

三 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

“我知道有些事情降临并不悲伤。”也许,像一只在城市里面行走的鬼,害怕踩到石头跌了一跤,变成人。但是,他还是一不小心踩到了石头变成了人,在他初初撞开母亲怀抱的一刻,也许已经注定了这样的悲剧收场。

他那么任性。

文革的夜门撬开鬼影的手,那手是诗人的手,那时他的爸爸也是诗人,因而带上了高帽子,那顶高高的帽子是在告示,嘿,小家伙,别做你诗人的梦,趁早吧,面对现实。可是,他选择性地遗忘这样的警告,像个老练的巨人,他站成了烟囱,想谁也不知道的事情。于是,他桀骜的拿起了笔。他那么任性。

他那么任性。 他做小孩的时候,色彩那么明丽,他那么快乐和自由地徜徉于他的诗国童话中,于是,他便不愿意长大,他不愿意长大,就算长大,他不愿意承认他男子的身份,他讨厌这男子的身份,像红楼故事里的贾宝玉,讨厌这须眉浊物。他希望自己是一个女儿。于是他爱,爱那最美的“女巫”。他的爱情从来不需要隐藏,即使这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不公平之爱,即使,或许他的所爱会悲伤,但是,他觉得他的爱是真,不管是谁,他离不开她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他坦诚“你们是我的妻子”。“ 我要对小女巫说,你走不出这片国土”。他是那么任性。

他是那么任性。

他自私的占领着他的“女巫”,不要谁来把她们抢走,他要把他的“女巫”关进伊甸园里面,每天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那生活里面不容许有毒蛇,不容许有罪恶和包袱。可是,包袱,一个活生生的人,谁能够离得那现实的斫刀。他的占领能力比不过现实强,他或许憎恨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抢走了一半他来自妻子的母爱,但是,这

个男孩却是他的孩子。他大喊,走开,我才是一个孩子,被妈妈宠坏,不想被别人破环这一份唯吾独尊。他赶跑他的孩子。他谩骂那个抢走英儿的男人,然后就骂英儿这个小女巫,骂她的贪欲,骂她的水性杨花。他从来不替别人着想,他那么任性。

他那么任性。

纯净的心灵的近旁是一个分裂的人格,分裂的两边,一边写着美好,一边画着残忍。他不是坏人,他只是,只是始终都不能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不是不想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这个世界太多残忍。“我被出卖,卖了多少钱,谁能知道。”他不信任这个世界。邻居说他养的鸡太吵,他痛恨那样的指责,他像发了疯一样的把鸡们杀了,为了腾出证据,他把鸡头染着血,洒向了人间。英儿走了,背叛了他,这个女人,这个女人有没有一把斧头已经不重要。可是,他的爱人,为什么又要走,他把所有的信任和活着的力量都交给她保管,如果他走了,不是带走了他的一切,那就,那就,一起走吧。这么一个任性的孩子。

“杀人是一朵荷花 杀了,就拿在手上

手是不能换的”

其实,在顾城的心里,深深藏着一种暴力美学。

他只是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即使是任性,也是诗人的任性,是万人皆可以理解的任性,“任性美学”,在顾城这里一方面表演着天堂湛蓝的颜色,一方面欣赏而热恋着人间血色的红。

我在希望 在想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