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学生心理健康

2022-10-14

第一篇:班主任与学生心理健康

班主任与学生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心得

班主任与学生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有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因此,“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班主任能,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班主任要掌握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普遍问题

(一)现代中学生心理特征。中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成行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学习紧张和环境陌生,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心理矛盾。这些矛盾归纳起来,大体有下面几种:

(1)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中学生大多都有美好的愿望,他们幻想自己将来做一个科学家、企业家、领导干部,但有些学生学习不努力,得过且过,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很少,做得不够。

(2)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宠爱,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他们吃零食,穿高档衣服,过生日请客送礼。但这些学生轻视劳动,坐享其成,不懂得什么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不懂得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

(2) 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发现同龄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于是,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或“日记本”说心里话,不愿意同长辈交流感情、透露内心世界,实行自我封闭,因而常常产生孤独感。他们普遍认为老师、家长对其不理解,热切盼望得到别人的理解。

(3) 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渴望独立,对婆妈式的说教及过分关心会产生反感,个别人会顶撞家长及老师,甚至对学校、社会产生反抗情绪。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在经济上、生活上和心理上又要依赖父母、老师和学。

(4) 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中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冲动,或因小的成功而狂喜,或因小小的失败而心灰意冷,或因鸡毛蒜皮争得面红耳赤。他们的情绪、情感经常处于大起大落的状态,难以及时地用理智加以控制。

(6)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能力不足的矛盾。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视听工具被广泛应用。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广泛涉猎,积极探究。但由于他们鉴别能力还不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显得偏狭,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认识的混乱。因此,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就很容易进入他们的心灵,影响他们的成长。

(二)现代学生心理问题。

据有关资料报道,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

综合各方面资料,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脾气大、焦虑、抑郁;自尊心过强,性格孤僻古怪,不合群;爱猜疑,易嫉妒、易愤怒。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4)恐惧、悲伤、冷漠、自卑、自信心较差;固执、易受挫折;撒谎、偷窃、欺骗、斗殴骂人。

4、异常心理表现突出:自卑,退缩,无安全感;攻击性强,敌对,冲动,性情易变,抑郁;非友好的不服从,对现实缺乏挑战的勇气,精神非常脆弱。

5、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二、分析心理问题,综合心理特征,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生理的发展变化,带来心理的发展变化,使中学生具有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做事不考虑后果的特点;另一方面多种特殊家庭类型的产生,离婚家庭,单亲家庭。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由于这些孩子过早地失去了正常的父母之爱,过早地承受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其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受到压制或扭曲,并造成学生学业成绩下降,思想道德品质下滑,而且也导致行为异常和心理偏常。(班主任工作心得 )这是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别突出的社会背景。

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依据,注意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三、对症下药

(1)教育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中学生有复杂的心理矛盾,但他们都是无意识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更不必说去纠正自己不健康的心理。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上心理健康辅导课,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使学生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指出他们平时不健康心理的具体表现,告诉他们健康的心理应该是能正视现实、了解自己、善与人处、情绪乐观、自尊自制、乐于工作的,让他们对照健康心理的条件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知道应该做怎样的努力,才能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2)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班主任可以开展“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通过合作训练,培养学生抗压、抗挫折的心理品质,克服脆弱心理。如开展评比“先进宿舍”、“先进学习小组”、“亲密无间的同桌”等活动,由班委会发起,向全班同学征集评比方案,选出评审小组,最后将结果列上光荣榜。这项活动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达到行动自律的目的。

通过情感训练,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心理品质,防止闭锁心理。笔谈交心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如开展与单亲家庭学生“手拉手”活动。让一名单亲家庭的学生与多名学有所长,富有爱心的学生组成“手拉手”互助小组,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谈心,遇到困难,大家援助解决。对于特殊家庭的孩子,班主任应做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爱着孩子们的爱,梦着孩子们的梦,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痛苦着孩子们的痛苦"。“蹲下来做孩子们的朋友,站起来做孩子们健康成长路上的明灯”。亲近孩子,可以打开通向孩子世界的道路,为教育创设一个必要而科学的心理软环境。

(3)发挥同龄共振效应,教会学生自我心理保健。

南北朝著名教育家颜之推说:"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淘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征,自然似之。"这说明了学生容易受所处环境影响的心理特点。

基于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和教育现状,有人得出这样一个不等式: 教师影响+家长影响<同龄共振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人而异,但这种趋向似乎在日益显现出来。现在的学生愈加重视朋友关系,因为这种关系可以敞开心扉、诉说烦恼,这恐怕是一般家长和教师所企望莫及的。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说明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可以影响他周围的许多同龄人。我们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在学生中树立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让他们发挥同龄共振的作用。当然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也会有传染性,我们要教会学生自我心理保健:了解自我,包括自己的长处、兴趣、能力、性格,以及不足和缺陷;接受自我,既不过高估计也不自欺欺人;认识现实,正视逆境,具有遇事不乱、应付自如的心理品质;自信待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健康的情绪,借助释放、升华、转移、自慰等方式克服不良心境;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丰富学习生活。学习掌握了一些自我心理保健的知识,可以预防那些不健康心理的影响。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但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变革和发展对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多方面的积极配合,通过多处渠道的综合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篇:学生心理咨询与班主任工作

《学生心理咨询与班主任工作》整理稿

[主持田老师]:老师们下面我们有请李安民老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

河南心理苏慧:李老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积累了很多经验啊!我们大家期待李老师! 李安民:大家好!

当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青少年犯罪、自残自杀、离家出走者越来越多。可是中小学心理咨询在全国又难于开展。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它与学校的中心工作,尤其是班级工作容易发生冲突。通过近三十年的实践,我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二者不但不冲突,而且是相互联系、互相支持的。这也是我关于学生心理咨询本土化的重要观点之一。

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是一个生物教师,1991年为什么会想起挂牌搞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为什么提出“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将心理咨询和学法辅导相结合进行双重引导”的辅导模式?这都源于我多年班主任工作经历和设立“学习方法辅导小组”的深切体会。1978年2月入陕西师大上学以前,我曾做过九年民办教师,当过多年初中和小学的班主任。1982年毕业,回到本县。在高陵二中工作不到三个月时,学校里就发生了学生打架动刀子和戳死人命的事件。这让我心里非常震惊。

李安民:同年九月份,开始做班主任工作时,我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学习方法辅导时,无意中觉察到很多学生都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开始尝试进行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和辅导。却意外收到了良好效果。

1984年,我发起和耿万乾、祝同山、王杨等老师成立了“学习方法辅导小组”,正式开始了“学生心理辅导和学习方法辅导相结合进行双重引导”的研究。我校1985年毕业四个班,考上了五个大学生,其中三个是我们班的,而且我班学生荣某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接着1986年,我校又有一学生孟某考上了“清华大学”。这对于教学质量一直极差的高中来说震动不小。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全陕西省每年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也只有几个人啊。 河南心理苏慧:心理辅导和学习方法辅导相结合进行双重引导能真正改变学生的思想!激发学习的动力!

[主持田老师]:是呀,现在的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需要专业的心理知识的支持

李安民: 1987年,我又半路从别人手中接了一个差班。如何做差生的心理引导,当差班班主任难的问题又提到了我的面前,我又学会了与差生心理沟通,做差生的贴心朋友。 河南心理苏慧:学会了与差生心理沟通,做差生的贴心朋友。作为教师转变一个差生要比转变一个中等生对班级的震撼力要大的多啊! 李安民:《用心育人点滴》一书的前七个案例,都谈到了如何做优秀生和差生心理工作的体会。这段经历和体会,也更坚定了我从事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激发了我努力探索的激情。

案例

一、1983年,我是高二四班(毕业班)的班主任,一姓唐的女生学习成绩不错,又擅长体育,考体育类院校绝对不成问题。但是这年4月24日的一场车祸,让她的腿折了。这对于报考体育类院校的考生来来说是最大的不幸。我了解到她的情绪一下子跌落到极点,便向校长请假乘车去了西安骨科大医院,帮助她解决心理困惑,让她看到光明。效果很好的原因,不是我懂心理学,而是我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的诚心感动了她。这件事说明心理辅导人员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助人之心在心理咨询工作中非常重要。

[主持田老师]:谢谢李老师把宝贵的经验传授给我们, 李安民:案例

二、1984年,女生荣某学习成绩不错,可是下午上课经常打瞌睡,甚至趴到桌子上睡觉。为此她和一些任课教师发生矛盾,既影响了师生关系,自己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我和她谈心她说下午乏困时,趴在桌子生比坐端听课效果好得多。我在课堂上就有意让她睡,不叫醒她,然后突然提问。她回答得很完美,说明她真的没有睡着,而且听得很认真。我帮助她正确处理了师生关系,学习成绩从此取得了很大进步。1995年,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这件事提醒我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做调查研究,以理服人,才能搞好学生的说服教育工作。

[主持田老师]:很感谢李老师的案例,我曾经也粗暴的纠正学生的坐姿,最后的效果不是很好,我正为此犯愁呢

[主持田老师]: 明白了“多做调查研究,以理服人,才能搞好学生的说服教育工作。"这是个非常可行的方法 [心理主持苏慧]:真心爱学生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安徽于永军:我们要向李老师学习,潜心工作,搞好个案研 李安民:案例

三、无论是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在农村中学每天吃过中午饭以后,都有很多学生急急忙忙进教室学习、看书。这时有些同学觉得很累不想去看书,可见到别人加班复习,就很是着急。这种矛盾心理不解决,久而久之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可有些同学却能保持良好心态,自己该干吗全由自己决定。八五级的郭某某、八六级的孟某某同学就是这样,他们也分别向我谈了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这两个同学不像别的同学那样吃过饭后忙于加班加点学习,而是坚持午饭后休息睡一会儿,养精蓄锐,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我很支持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后来这两个学生都考上了好的大学,其中孟某某还考上了“清华大学。”

这件事足以说明经常向学生了解心理需求,交流心得体会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作为每个学生在任何情况下坚持为自己负责,不人云亦云,始终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案例

四、1987年,刚从大学毕业的聂老师接手了一个差班,八个星期下来闹得他焦头烂额,实在带不下去了。校领导就让我接替他做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后,我从几件事中了解到,这班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差,但本质不坏,都有把学习搞好的愿望。他们喜欢老师像朋友一样对待他们,帮助他们,不歧视他们。我就顺应了大多是学生的要求,既对他们严格要求,又经常进行学习方法辅导,找一些同学谈心。我极力鼓励同学们参与班级管理,向我提建议,有问题和我多交流,对学生激励很大,收到很好效果。

河南心理苏慧:是啊!李老师是我们教育者的先锋,我们以他为前进的航灯来照耀我们不断前行!

主持初班田]:这是应该的,学生的自由度很多时候是班主任给的,特别是心理上的自由

河南心理苏慧:他们喜欢老师像朋友一样对待他们,帮助他们,不歧视他们这就是学生们的心声,更是李老师赢得学生们信服的关键啊!

李安民:这些经历也让我觉得,作为中学班主任,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多与学生谈心,善于运用鼓励和赞扬激发学生内在潜力。

在工作实践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班主任都不可避免的会与某个学生发生些小磨檫,自己不好解决。这时如果有人出面,站在公正的立场,做学生的心理开导,却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河南心理苏慧:说得好!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更好的走近学生

[主持田老师]:李老师用的是真诚,有一颗真心对待孩子们的心,这是最难得的,

李安民: 1991年恰逢高陵三中教务主任黄建民组织“学习方法辅导小组”,邀请我参加,我就顺理成章地挂出了全国第一个中学“学生心理咨询室”的牌子。

河南心理苏慧:不错,真诚是基石!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主持田老师]:李老师这样做就是为了真正的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我当时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困惑,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增强自信、乐观向上。是您的精神感染了我们,还有丰富的知识激励了我们不断向前!

李安民:我想:普通高中生源困难,教师素质偏低。学生心理咨询老师还可以协助班主任解决学生难管、难教育的问题。我经常深入到一些班级,参加班干部会和学习经验交流会,征集学生的学习心得体会,并及时与班主任联系。这项工作得到一些年轻班主任的积极配合,一些班主任常常也把下列情况的学生介绍到我这儿来:经常违纪者;学习退步大者;早恋可能者;与班主任有矛盾者以及学生中的偶发事件牵连者等。我和学生谈心的同时,常常顺便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学习方法辅导,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了进步,心态随之得到改变。学习好了,谁还愿意违犯纪律,班级面貌当然得到了改善。

[主持田老师]:学校有了您真的是幸运,也是学生的幸运 李安民:这一切说明了我当初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反过来也让我认识到,心理咨询工作也离不开班主任的密切合作。因为只有班主任有便利条件向咨询老师提供各个学生的具体表现,你才能有对学生进行学法辅导和心理辅导的机会;也只有班主任才能把学习退步较大者,纪律特别缓散者,性格孤僻者等一个个推荐过来让咨询老师开导;也只有班主任才有可能利用班会提供给学生进行心理讲座的场所。 吉林初英李英丽:我校也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每周三中午都有心理调试方面的广播讲座,反响不错。我校曾经组织过老师们学习报考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好多老师有二级证,部分老师有一级证书。

吉林初英李英丽:学生的成长有生理的,心理的,但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成绩的取得,而在没能扫清心理障碍的前提下,往往是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其实,不仅仅班主任可以介入心理咨询工作,完全可以通过《校园心理报》《校园广播站》等多种途径进行心理讲座。 [主持田老师]:所以一个班主任也应该是学生们心灵的守护者

吉林初英李英丽:班会和班主任的约谈只是其中两种形式,这样班主任的担子就越来越重了 李安民:对,各种途径都可以。

吉林初英李英丽:更多的人介入,效果才会更好,更持久尤其是非主课老师,更有精力专研更有时间分配给学生,主课教师们教学任务重。

李安民:有心理老师协助,更多人介入,班主任工作就会轻松一点。

[主持田老师]:一个心灵的守护者,不只是有心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像李老师这样富有责任心的心理老师,有爱心,否则心理知识只能助长心理老师的心机 鄂闵党生:其实主课不主课那倒是次要的

吉林初英李英丽:尤其班主任们,不但要教课,要管班,要成绩,要成长

鄂闵党生:班主任艺术的成才

吉林初英李英丽:我只是说希望更多人,非仅仅班主任这一角色重视心理教育工作

李安民:发扬协作精神很重要。 [主持田老师]班主任工作是艺术 吉林初英李英丽:独木不成林

鄂闵党生:我总觉得关键是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做到先知先觉,防范于未然。

李安民:年轻班主任,缺少工作经验,很需要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很需要大家的帮助,才能把班级工作做好。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只有得到这些班主任的支持配合,才能顺利实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于是我写了一条“教育工作者像严父,心理咨询老师像慈母,二者有机结合,学生才能健康成长”的标语贴在墙上。

鄂闵党生:心理咨询的成熟市场是前提

吉林初英李英丽:我们学校设有“学法”课及“心理”课。隔周一节。从不强调班主任郁心理咨询工作的关系 吉林初英李英丽:心理咨询师也是老师更是教育工作者,要身兼慈母与严父二职。

[主持田老师]:重要的是怎样好好的结合 吉林初英李英丽:因时因事而异之

李安民:合作很重要。要很好地研究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 [主持田老师]:这些还要李老师给我们具体指导

吉林初英李英丽:研究学生心理,研究不同心理环境下最适合的学习方法,或许--- 是关键吧。

李安民:我承认自己没有经过任何心理咨询培训,甚至没看过任何这方面的书和文章,至今也没有任何证书,全凭自己不断揣摩,不断实践总结。用邓小平的话说这叫“摸着石头过河!”从事这件工作,除了以上原因外还与我敢于挑战难题、甚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性格有关。 [主持田老师]:李老师太让人敬佩了

吉林初英李英丽: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否能走得更顺畅,更久远呢?我的浅见:我们由着本心与良知做事,这是为师之根本。

但是,若是上升到“做教育”这一高度,好像就不够了吧 [主持田老师]:我们由着本心与良知做事,这是为师之根本这句话太好了

李安民:那就要看当前从国外引进的心理咨询方面的理论是不是正确,经验是不是适用于中国? 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师范大学书记盛连喜教授在对《用心育人点滴》一书点评时指出:

我欣喜地发现,李安民老师无私地奉献了“来之不易的实践经验”。应该说,当前国内心理咨询事业迅猛发展,为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至今仍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心理咨询的本土化。我们过多地在使用和重复着国内外的心理咨询理论和实践,十分缺少结合实际的本土经验。而李安民老师自1984年起就开始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咨询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十分不易。我很清楚,在八九十年代,还很少有介绍国内外心理咨询理论实践的书籍,很难找到成熟的心理咨询理论和经验去模仿。这必然意味着李安民老师在那个年代只能依靠自己的研究、实践,去发现,去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安民老师的“心理咨询与学法辅导相结合”的辅导模式不仅是纯正的原创理论,更为当前的心理咨询本土化提供了十分生动的路径和经验。

①1991年,我的学生耿烈,刚从西安联大毕业。他一走进高陵三中学校,就当上了一个扩招生班的班主任。这让他非常头痛。他和我在一个教研组(生物化学教研组),我是教研组长。发现这一情况后,我就想试试帮我教研组的耿烈老师和李秋霞老师,一块研究教育办法,从中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

吉林初英李英丽:谢谢。当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所谓的好方法--- 李老师您为我们趟了一条路---关注学生内心的成长

李安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吉林初英李英丽:问题是,真理在哪里?

李安民:我首先在他们班多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吉林初英李英丽:请问李老师,您心理辅导的大体内容是什么呢

李安民:在讲“从心理角度分析学习成败因素”前,我和耿烈老师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然后征集了其他老师一些意见。

吉林初英李英丽:我往往会理解为说教--- 看来您的辅导是深入人心了

李安民: “假会现象”就是我俩在这个班级里首先发现的。 吉林初英李英丽:我很赞同这个“假会现象”的提法 李安民:所谓假会,就是学生认为自己会了。甚至在作业本上纠正的了的问题,很多其实并没有会。

吉林初英李英丽:我看过李老师的有关文章,您解决“假会现象”的办法是找出典型题,然后反复做是么? [主持田老师]:对呀,怎么样把假会变成真会呢

李安民:我们为此提出了进行“二次纠错”的学习方法,曾经让很多学生受益。把这道题画上特殊符号,过一两天,重新独立完成。或者做另做一道同一类试题。 吉林初英李英丽:题不二错得解决办法是 二次纠错 李安民:耿烈等老师也把许多孩子介绍到我那里,有我进行心理和学习方法的双重引导,受到了良好效果。 河北语文路老师:李老师对厌学的学生怎么引导的? 李安民:去年,一个学生高考刚上二本线。我对他进行了学习方法指导两次。今年高考成绩高出一本93分,已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录取。明天中午12点家长给孩子请客。 吉林初英李英丽:我们对李老师给予学生的两次学习方法指导非常感兴趣呢

李安民;厌学学生多数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大有问题,只要给他一个好方法,他能在短期内进步,厌学问题就迎刃而解。 河北语文路老师:尝到胜利的滋味

李安民:不保密,我博客中有一篇文章“辅导学生学习的十点体会" [主持田老师]:对了厌学,像我们英语这科,厌学的学生太多了,因为挫折太多,在没有尝到胜利的滋味,就已经被五花八门不着边际的题挫败了,

吉林初英李英丽:这次期末家长会上我和家长们谈到了题不二错的问题

李安民:②1992年,我的学生杨新颖从西安联大毕业后,也来到了高陵三中任教。她一进校门接了高一四的班主任。她来向我寻求帮助和指导,我就答应做她们班的心理顾问。班里第一次开场白是我们俩合作完成的。由于心理辅导激发了同学的合作向上的热情,在第一天的除草劳动中,没有一个同学偷懒,齐心协力在全年级第一个首先完成了任务。从此以后,他们班班风正,信心足,纪律好。在一次月考中她们班也取得了极好的成绩,全年级前五十名中她们班就占了二十一名。

③这时候,其他班主任都坐不住了。这个叫我去他班讲座,那个要我做他们班的顾问。我是个热心肠的人,只要人家有求,我就去。

吉林初英李英丽:其实,李老师,我更希望知道您具体的教育内容---教育案例

李安民:在92-95这三年中,我先后为九五级学生做辅导报告二十多场,心理辅导学生数百人次。大报告能大面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自律性,维护学校的纪律,指导学生科学学习,使校风、班风得到改善。所以说,大报告是学校心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吉林初英李英丽:比如这次经您两次点拨考试重点大学的学生,您是怎样从心理和学习方法上加以指点的呢?您是先找来学生的各科试卷,进行卷面分析,发现其做题中的问题?当然,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试图因材施,您是怎样研究他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的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步骤,有什么环节呢?

[主持田老师]:学习方法

吉林初英李英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您是通过什么办法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提高成绩的呀? 河北语文路老师:是呀 我们需要具体方法

李安民:我为学生做的报告有“和高一同学谈心”、“学习成败因素分析”、“ 素质教育从心育开始”、“高三同学也必须了解心理咨询”等专题报告,都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受到良好效果。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可为学生提供敞开心扉的场所,及时消除心理障碍,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校生活中,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班主任常常把一些学生介绍到我那里,通过谈心交流,起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高陵三中九五级学生在省级九科会考中有八科成绩超过了县重点中学,应该说与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有很大关系。

实践证明:如果我们能够根据中国实际和中小学生实际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有如下好处:

(1)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工作能力有强有弱。由于一些班主任,特别是年轻同志缺少工作经验,势必影响到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培养效果。如果我们最大限度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老带新,就绝不会耽误一个班级学生的健康发展。 (2)几乎每个班都有个别学生和班主任之间发有矛盾。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影响到这个学生,而且也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工作。

作为班主任,很多人都很难处理好这件事。如果心理咨询老师出面,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来和老师和同学谈心,就一定能及时化干戈为玉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主持田老师]:假如我们遇到的心理老师不给力,班主任要借助什么人呢,只好发挥个人的能力了吧,

李安民:你说的很对,问题就是要加强研究,认真总结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经验,汇集起来,发放到各地学习提高。 [主持田老师]:还是要自立,

李安民:(3)在心理问题频发的今天,绝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都是亚健康状态。如果我们不能经常性的给学生进行心理讲座,不能及时发现并主动对这些孩子进行心理开导,随着问题的累积,在某个时刻就会爆发可怕的事情。所以,我根据中小学生实际,经常给孩子们心理辅导讲座和主动找同学谈心,并把一些学生确定为咨询对象。这不但对学生个人,而且对班级工作都是很重要的。

[主持田老师]:对李老师说得很有道理. 李安民:(4)因为人们对心理咨询仍然有某种戒备心理,很多同学也不知道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去咨询。心理咨询老师与班主任的配合,有利于消除同学们的误解和心理压力,遇事即使心理辅导。班主任可帮助确定咨询对象并通过暗示点播请一些同学全去咨询室进行咨询。这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是极其有利的。

[主持田老师]:班主任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工作者 李安民: 1995年底,我对自己多年来进行心理咨询工作进行了总结,写了《中学设立心理咨询室的探索》一文,提出了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方法和注意事项。这篇论文后经修改为“中学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三个问题”刊登在了1997年6月2日的《德育报》上。可自从1995年送到高陵县教育局和教研室后一直沉睡了十五年。直至2010年末,我去县教育局再次督促,才送到西安市教育学会评了奖。

从如上所述,您可能猜测到我做这项研究工作很艰难,可为什么要坚持呢?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这样做效果特别好,能解决学生难教育,成绩难提高等问题。我身后有很多老师支持我,有家长和学生支持我。高三女生林丽,因为学校一件事的牵连,几乎处于绝望。我对她心理咨询后,她回家对母亲说:“ 李老师和我谈过话了,你不要为我操心了。”她给我送来了1998年年历,还写到“您就是那种走自己的路,不怕别人说的人。我非常佩服和尊敬您!”一个男生心理辅导后,家长胡某非常感谢我,她说:“我认为儿子似乎念不成书了,没想到心理辅导后他进步很大。”老教师安天舆非常支持这项工作,1991年和1997年两次帮我制作“学生心理咨询室”的牌子。1998年,已退休四年的安老师还给我送了一幅字。他经常鼓励我一定要把这件工作坚持下去。 [主持田老师]:感谢李老师今天这么精彩的讲座,我想大家都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以此为契机,大家认真的对待心理咨询与班主任工作的关系,希望大家的班主任工作做得越来越顺利班主任更应该是个出色的心理学工作者,为了这个目标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配合,更感谢李老师给我们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2012.07.28 s

第三篇: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论文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而笔者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4、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二、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教学论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一,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班主任 )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九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

笔者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笔者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要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量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

再有一个男生曾经为自己迷恋某个女生而陷入矛盾和痛苦中,我也给他回了一段话:“欣赏别人人的同时,不是要你忘了自我。与其匆匆涉入爱河,不如静静等待成长,干任何事都要有一个高的起点,爱情也一样。我始终相信,当你事业成功的时侯,幸福就会来临。”事后我又反复与该生进行了交流,最后该生终于平稳地渡过那个悸动的阶段。

此外,这里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无论是个别面谈,还是笔谈都必须注意几个原则:

1、平等性与民主性原则: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才可能产生依赖与信任的力量;

2、共情原则,注意倾听,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的各种内心感受,并将其表达出来,与学生产生共鸣;

3、保密性原则,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有可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若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严格意义上,必须配合一定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措施,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又是必要和有效的。当然以上仅是笔者的一些粗浅探讨,那么如何在二者间寻找更加有效和完美的切入点,需要我们德育工作全体同仁继续探讨和实践。

第四篇: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对中学生而言,心理健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社会不但要求学生有较高文化、技能水平,而且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中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其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将来的成才与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担任重要角色,如何提高班主任对中学生心理教育的效果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班主任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分析

1、鲜明的针对性

班主任接触学生时间长,次数多,对学生了解较全面,较深入。在心理健康的内容选择上具有针对性。专职心理学教师一般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各年级各班进行心理学知识讲授和心理健康训练,具有广泛性、普及性的特点,而班主任则可根据本班的整体情况和突出问题、个体特点进行有选择性的讲授、训练和矫治。在个体施教上,班主任更具有针对性,这是专职心理学教师力所不及的。专职心理学教师所教班级多,人数多,侧重于“面”上的教育,即使有“点”上的教育,那也是极个别的,很特殊的学生。而班主任由于工作重点和角度不同,更多的是“个体”的教育与辅导,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上更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灵活的选择性。

2、时空的灵活性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既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既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外;既可利用较长的时间,如入学教育和班会时间,也可利用较短的时间,如课间休息和放学之后。在空间与时间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专职的心理学教师局限性较大,时间和空间基本上限制在上课的节次和上课班级,在个别辅导上即使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但这种灵活性是远不及班主任的。

3、防治的系统性

班主任带班一般为三年,初一到初三,高一到高三。这就为班主任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条件。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各阶段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程式的系统的研究与教育。而专职心理学教师由于学校人力和物力、课程与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大多只在起始年级开设心理学课程或在关键的时段(如毕业前夕)作心理辅导,对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关注不够。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厌学心理

在中学生中存在较多的厌学现象,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对学校、对老师态度冷漠。一提起学习就心烦意乱、苦闷、焦躁,一进教室就情绪低落,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抄袭,考试舞弊,严重者逃学、辍学。

厌学原因十分复杂。有的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学习目标极低而且单一,学业基础差;有的遭受到批评、指责和冷落,超过了他自身的心理承受力,以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有的智力偏低,接受能力较差,造成学生基础差,有时虽有上进之心,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有的是因教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水平低下,教学态度粗暴所致。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几乎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上的区别。这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心理障碍,自卑的学生感到自己无能,并且自感无力克服。表现为胆小,不敢与人交往,不相信有能力,不敢与人竞争,不敢抬头挺胸出现在同学面前,总是怨恨自己。自卑对人的影响是:使可能变成不可能,使可能不大变得毫无希望,使自己不断走向退缩。

3、考试过度焦虑心理

学生参加考试应当有适度的焦虑。不同程度的焦虑,对考试有不同的影响。焦虑程度适当,有利于促进复习,有利于考出好水平。焦虑程度太低,会使学生对考试满不在乎,骄傲自满,粗心大意,考不出好水平。焦虑过度则使学生坐立不安,头痛脑昏,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比较紊乱,看不清题意,解题容易出错,不能发挥正常水平。

四、班主任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分析

在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和原则,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班主任完全能够,也应该开展创造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上文分析的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

1、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

对中学生有针对性地讲授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知”是“行”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来武装学生的头脑,学生对自己的心理世界永远是混沌的,行为往往是盲目的,一遇到心理困扰便显得无所适从。学生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心理学知识对指导学生的学习大有好处,他们按照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去学习,学习成效就会有所提高。了解了记忆的规律,学生就有可能上课更专心,更好记住应记的知识。学习了有意注意的规律,学生的思维就可能更开阔、更敏锐和更富有创造性。

掌握一定心理学知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解答他们在思想和日常生活上的疑难问题,从而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目的。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有助于学生对自己性格的了解,从而矫正自己的不良性格,完善自己的性格。了解了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从而主动把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改变学生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学生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了解了同学及其周围人的心理,这样便可以对不同气质、不同性格类型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增进与他人的友谊。

2、营造班级文化,优化群体心理

班级文化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只不过它的内涵有所不同而已。班级精神文化包括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和心理文化。如果班主任从优化班级群体心理来构建班级文化的话,则应抓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四个方面的文化建设。相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来说,这四个方面具体化为:营造整洁、舒适的教室空间环境,营造民主、严明的法治环境,营造团结、和谐的班级人际环境,营造健康、美观的艺术环境。

班主任应充分认识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班级文化的内容体现了班主任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的主旋律,体现了全班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班级文化的形式,浸透了班主任的审美价值和学生的美学追求,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体现了班主任心血和学生智慧,班级文化建设的结果是班主任综合能力的体现和学生自我教育成果的展示。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是隐性的教育,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虽不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但只要学生关注它、思考它,那么它就对学生进行着教育,从这个角度看,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教师。如果忽视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外表形式上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秩序混乱、行为粗俗、物品狼藉,而团队内在精神上则呈现出缺少凝聚力和文化氛围。

3、加强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心态

要使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认识、意志、情感等心理品质,除了课本上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耐心细致的辅导等之外,还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出封闭的单元住宅楼房,走向社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社会适应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扩大社会接触面,拓宽社会知识面,可以打破从校门到家门的封闭式生活而给学生造成的胆怯恐惧等心理状态,从而能较好地适应各种外部环境。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许多中学生不善人际交往,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必然要与社会各阶层人士接触、交往、了解,在这些交往中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公关能力,帮助学生克服面对新环境或初次结识的人表现出来的紧张、自卑、孤独、抑郁、畏惧、烦闷等不健康心理。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意志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参加诸如社会调查、学工学农等主题活动,经受艰苦的劳动磨练,严格纪律的训练和各种挫折的打击,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克服独立生活能力差、挫折耐受性差、害怕困难等心理,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勇气以及乐观开朗、团结协作的品质。

第五篇:小学班主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

能有机会参加小学班主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感到非常荣幸。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却使我受益良多。我认真聆听了专家教师们的精彩讲座,每一场都是那么实实在在,很有指导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帮助我们一线的班主任老师解决了很多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老师们的精彩讲座从班主任工作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入手,从一些具体的实例展开阐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变化,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整个报告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听了这场报告,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且应该透过现象看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正如柏拉图所说:“教育非他,乃是心灵转向。”

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这次学习的感受和想法。 感受之一:这次培训帮助我认识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重要。有很多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我们从事这一学科教育的同志也往往轻视自己的作用,从而使心理健康课程没有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但通过老师的讲授使我清楚的认识到:真正的心育确实是进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这次培训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育。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是爱学生的,正是有了这份爱,我们才对学生付出了很多,可结果却是我们常常感慨:学生怎么会是这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现在真正体味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句话的内在含义,那就是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的爱再多却都偏离了我们的预期,简言之我们的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怎能谈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也无法体味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沉重的负担压得教师没有也不可能体味到应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也许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会运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结果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去观察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这也许才是教育的真谛!

感受之三: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作为一名正规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每一个人都接触、学习过心理学,但一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却没有感到心理学的用途,因此早已将它抛之脑后了,虽然有时也会装模作样的应用一两个心理学的术语,那也不过是装装自己的门面罢了。可以说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学,更没有想到如何正确在教育教学上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所以在工作上产生了许多的困惑。正是这次学习它帮我才开始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更帮我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来我们在不经意之中虽运用着心理学,我们的困惑也正是源于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心理学啊!只有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我们才会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学生,从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过培训我学到了更多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将心理健康课看的过于神秘,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的懂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过培训我明白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那就是:源于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

感受之五:这次培训帮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学习,不及时充电,不及时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就将被时代所淘汰。

在感受之余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这次培训时间太短了,我感觉还有太多的知识技能需要学,我真的希望学校还能够为我们创造更多机会!

二、这次培训我们注重了实效和教师的互动,但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困惑,还缺乏一个和专家深入交流和探讨的机会!

三、学校是否可以利用人才资源优势,建立专家和我们一线教师的长期联系,能得到专家的及时指点,我们教育教学水平会提高的更快,我们的教育事业也会发展得更快! 有太多的感受,溢于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作为班主任,我们始终应该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来促进智育的发展,使得学校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这就是我的一些感受。

上一篇:班主任八年级工作计划下一篇:陈安之十大销售成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