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论文

2022-05-14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海洋资源概论是我国高校海洋、环境、生态、地学等学科的专业课程,是涉海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通识课程。该文对海洋资源概论课程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践,对课程定位、教学内容优化和更新、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高校该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第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论文

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

摘要:在当今全球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资源型与水质型缺水城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观念已不能保证城市流域水资源污染和区域自然水环境遭受破坏。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新概念,目的是要建立起现代城市的给排水规划理念,为实现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打下基础。

关键词:水资源; 规划; 给水排水; 循环利用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水量性缺水也逐渐向资源性与水质性缺水转变。本文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主要是基于对目前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在规划理念上一种转变的探讨。

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的基本要求是:如何满足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保证排水快速安全;而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是:除保证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安全外,是将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供水或污水废水都把它看成是一种资源,而对这种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使之合理的进行处理与循环利用,达到本区域或本流域的水环境平衡,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1水资源循环概念

水是循环性资源,亦是可以再生的资源。根据其客观规律和循环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1.1自然水循环

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方式存在,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范围内处于往复不停的循环运动状态中。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水从海洋蒸发变成云(水汽),又以雨、雪等方式降落到地面,部分蒸发,部分渗入地下或汇成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归大海。水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称为水的自然循环。

自然水循环的特点:①自然水循环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而又错综复杂的动态系统,不论是大循环还是小循环,都和气候、土壤、地质地貌和植被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还受到山塘、水库等人为因素影响。水资源的质与量及其分布状况是自然历史发展的产物;②在水的自然循环中,不但存在水量的平衡关系,而且还存在着水质的动态平衡关系,即水质的可再生性。

在大自然循环条件下,全球的水量循环是平衡的。据近期资料报道,全球的循环水量为496000Km3。其中,海洋蒸发水量425000 Km3,陆地(包括陆地水面以及土地)蒸发水量71000 Km3;全球水分蒸发水量496000 Km3;海面降雨量385000 Km3,陆地降雨量111000 Km3,全球水分总降雨水量496000 Km3。总降雨水量与总蒸发水量是平衡的。另外,在海域与陆地水量平衡方面,陆地降雨量比陆地蒸发量多40000 Km3,这部分水量即为入海径流量。海域水面蒸发量比海域水面降雨量多40000 Km3,所损失的水量由入海径流量补充,同样形成水量平衡。

根据海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水量及其循环水量,我们不难估算出各种水体的水量循环关系及其全部交换一次的平均循环周期时间。一般情况下,大气中的储水以及河流水是交换最为活跃的水体,平均交换周期分别为10d和11d。而冰帽和冰川的平均交换周期最为漫长,达8000年/次。

1.2社会水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中,人类不断地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活动之需。循环系统主要由给水系统、用水系统、排水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好比是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动脉和静脉,两者不可偏废任何一方。给水系统中若过度取水,河流生态需水量就不能满足,或者用后的污、废水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到位都会影响自然水循环。

1.3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关系

社会水循环是自然水循环的一个附加组成部分,对自然水循环产生强烈的相互交流作用,不同程度地改变世界上水的循环运动。开发利用水资源是人类对水资源时空分布进行干预的直接方式,在人类大兴水利带来巨大生产效益和能源效益的同时,社会水循环对自然水循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水循环的途径被改变(时空变化),人工水库、人工运河、大坝、长距离跨流域引水等水利工程都大规模地截流水量,改变水循环的途径,使下游河段过水量减少,甚至干涸,导致河流对地下水补给量锐减。跨流域的调水,会加大地表水分支流域,水流的分散性增强,有可能影响地表水的更新周期和运动节律;②水循环量发生变化。人类提取的径流量每年达到全球可更新水资源量的10%左右,显著地改变了地表河流的入海量,使得不同层次区域上水循环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③水质的变化,水体经过人类用水循环的干扰后,在水中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上都有了极大的增加。污染源包括未处理的污水、化学排放物以及农田中冲刷的和渗入地下的农用化学品。

2我国社会水循环现状与传统城市给排水规划观念的反思

目前,我国总体上来看,社会水循环仍是一种粗放式、单向流的循环机制。即从流域上游或地下水含水层取水,经过用户一次利用之后,大部分排放至下游水体中。在整个水循环过程中,水只是一次性得到利用,并没有形成负反馈机制。全国可开采水资源总量的58%已经被使用,工农业发展和生活用水的增长全部依靠增加水资源的开采量来得到满足。但是,这些用于农业,农灌尾水和农田径流挟带着大量的化肥、农药回归水体,城市用户产生的大量污水大部分直接排放,不断地加大了对自然水循环的干扰,从而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尖锐矛盾。

据预测,全国可开采利用的水资源,不考虑从西南调水,扣除生态环境用水后约为8000~9500X108m3,到2050年,全国需水量可能达到7000~8000X108m3,届时将接近可开采量的极限。到21世纪中叶,预计我国城市污水仍有较大增长,见表1,其中生活污水增长量占据了总增长量的较大份额。

从表1可以看出,全国未来城市污(废)水排放量将继续增加,届时城市污水排放的污染物负荷将对城市排水设施提出严峻的挑战。如果不能达到污水处理设施的快速普及和提高处理率、深度及超深度污水处理率、再生回用水应用率,未来水循环状况将更加严峻。据此,传统的城市给水排水规划观念已不能满足社会水循环的要求,必须从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重新思考城市给排水专业的规划理念。

就传统的城市给水规划而言,给水规划是以满足城市用水量要求,保证供水水质为最终目的,常把重点放在寻找水源上。但由于区域水资源受到污染,或暂时受到污染,水源水质不能满足城市供水水源的水质标准要求,在一时难以选择到理想的水源时,许多城市不是如何想办法治理和防止区域流域污染,而仍是从源头、上游取水。总的来看,城镇发展取水用水一直沿用这样一种线性思维:从近处取水不足时从上游或周围地区调水,用后排放、废弃;水资源仍不足时,考虑从更远一些的地方去调水。这种思维方式的流行,促使很多地方建设的引水工程其规模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远,而把城市河流变成了天然下水道。这种用水策略越来越依赖城市内陆腹地河流上游地区水源的可用性。但这种可用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尤其是河流上游地区的用水增加,而下游地区可利用水资源量不断下降,同时水质也在不断恶化。

这种传统用水模式的弊端是:①大量的长距离调水工程,带来日益增长的巨额费用,造成越来越重的财政负担和水价的上涨;②可供用水量会日益衰减,水质安全问题难以保证;③河流生命将逐步丧失,景观和地貌会加速改变;④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冲突和潜在纠纷会日益增加。

在传统的排水模式方面,城市排水则是以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城市污水、保护城市公共环境和本区域流域水质为目的,普遍认为污水是有害的,应尽快排除到城市下游。这种观念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保护了局部的生活环境,危害了广大流域地区。这种传统排水模式的弊端是:①对城市排水规划理念的认识不明确,内容过于粗糙,排水规划只是简单地根据用地规划和城市道路规划划分排水区域,确定排水体制,大致勾勒出排水主干线和污水处理厂的位置,没有进行必要的区域水资源方案论证和综合协调,缺乏科学合理的方案比较;②传统城市排水规划只局限于单一的排放而不具备水资源循环利用与持续发展的观念,没有确立雨水、污水亦是一种资源以及要优先利用然后再排放的思想;③局限于本城市或本区域的排水规划,缺乏流域综合开发与利用的观念;④城市排水规划与市政污水与雨水处理设施建设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配合;⑤缺少雨水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配套措施。

总之,在我国传统的城市给排水规划理念中,比较多地受到“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等思想的影响,没有把人类作为流域内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加以研究和考察,片面地强调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愿望,以致干扰甚至破坏了流域和区域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均衡。

3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水循环理念

其实,在流域的城市群中,大多数城市都是临水而建,通过若干年的建设与发展,从城市功能上基本连成一体,一个城市的下游同时是另一个下游城市的上游。作为良好的水环境并不是局部地域而是整个流域。

在一座城市中,健康的水循环是要求城市具有完备的给水排水系统,既要有安全、可靠的供水系统,为居民提供洁净的饮用水,又要有污水收集、处理、深度净化、有效利用与排除系统。

如何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水循环理念,在与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相比,至少在理念上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根本性变化。

3.1系统性理念

系统性本来是自然界中事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以上讲的城市给排水工程,从取水、净化、到使用排放,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如果我们用一种系统的思维模式和观点去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也许会使我们更加接近掌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些客观规律,从而为解决目前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水危机提供一种更加综合、可行的策略。而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就是将城市水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从整体上来考虑城市需水、用水、再生循环、排水以及居民生活条件、食品供应等方面的问题,不再把这些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孤立和割裂开来,而是系统地考虑城市流域范围内的水资源流、营养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合理分配和持续发展。

3.2资源的循环利用理念

自然界中没有废物,各种物质应该都能得到循环利用。在城市水系统工程中建立资源循环型是城市给排水系统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努力。它不是传统城市给排水概念上的一次性利用后排放的单向流,而是变成一种循环利用的闭环系统。即将首次利用之后的污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从而获取满足一定使用功能的再生水。这些再生水又通过专门的需配水系统,供给城市工业、市政等用水部门得到重复、循环地利用。

3.3内在的可持续性理念

20世纪,我们不断地修筑水坝,建设引水渠道,实施远距离输水工程,以寻求更多的新水源来满足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的需要。使水环境越来越退化,水资源越来越短缺,致使城市发展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压力越来越大,社会水循环已经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沉重负担。可持续的水资源系统,它不仅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而且要满足未来人的生存需求。它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不是一个确切的存在状态。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可持续性是现代城市用水系统的内在特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社会用水健康循环所必需。

根据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水资源的利用将由过去的“取水—输水—用户—排放”的单向开放型流动,转变为“节制性取水—输水—节约地用水—再生水循环”的反馈式循环流程。

4现代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理念

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主要是基于对目前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在规划理念上一种转变的探讨,是实现现代城市给排水规划概念的关键,城市给排水规划由传统观念向现代理念转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人对自然的索取向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可再生特性的观念转变;②从以需定供,向以供定需转变;③从以管理出厂水质为主,向管理用户水质转变;④从各自为政、各取所需,向资源共享、流域统筹管理转变;⑤从重常规处理工艺,向深度强化处理工艺转变;⑥从开源与节流并重,向以节流为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转变;⑦从重污水达标排放,向污水资源化利用转变;⑧从只注重终端处理,向既注重终端处理更注重始端管理转变;⑨从单纯的雨水防洪排涝,向水资源利用角度强化雨水的管理和利用转变;⑩从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法制化监控,多元化投资转变。

在现代城市供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中,新的供水规划理念是:首先考虑的是任何保护本区域的流域水源,科学分析流域水源的水量与水环境容量,全面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在缺水城市和地区,要向当地政府和规划部门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及控制用地规模,限制大耗水工业的发展,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对与城市供水存在一定矛盾的上游农业区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包括调整种植结构、产业结构使之与资源条件相匹配并推行节水灌溉,为下游城市提供丰裕的水资源环境;在城市用水规模预测中把工业节水指标考虑进去,并使工业复用水率这一主要节水控制指标落到实处;城市取水规划应立足于依靠本地区河流的水资源来解决,最大限度地控制远距离调水,在保证生态用水量的情况下控制取水规模。一般认为取水量不超过径流量的40%是较为合适的;在缺水严重的地区,在取水量不得已超过径流量40%时,必须根据河流生态需水的质和量要求,利用再生水补给,增加相应份额的生态用水量;上游城市的用水和排水不影响下游城市的用水,实现水资源共享,每个城市既需要限制取水的数量,也要控制排水的数量和质量,不至于污染下游河段,从而保证整条河流的水资源利用是可持续的。

这种新的供水规划理念的特点:①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筹利用模式。以流域为单位进行管理符合水资源本身的自然属性和系统特性,这种新的取水模式强调在每个流域内的用水立足于本流域解决,流域范畴内的用水,做到统筹兼顾上下游城市、人类和河流生态系统的用水,更大程度地体现了流域水资源的公平性和共享性。②水资源的共享与循环利用。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要在本地区河流流域内解决,就要求改变一次性用水的直流模式,在城市流域范畴上实现水的利用、再生与循环;③经济、安全的供水系统。本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减轻对外流域水资源的依赖性,相应地也就提高了本地用水的可靠程度。同时,新的流域用水模式增强了城市用水的安全性,如果城市实现污水再生循环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所带来的危害。

在现代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中,其功能应从以前的防涝减灾、防污减灾逐步转向污水和营养物质的再循环,从而恢复良好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收集、处理、再生和再循环利用中,既要强调循环利用物质的数量,也要重视这些再循环资源的质量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我国水污染控制经历了由单一污染源的治理、污水达标排放到区域综合防治、总量控制的两个阶段。但其中废水处理设备运行率、利用率、污染物去除率大部分不高,很多设备没有发挥作用。同时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重视也不够,尤其缺乏污水再生、再循环的理念。

在新的排水规划理念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保护本区域的流域水源,科学分析流域水源的水环境容量,根据地形与地貌,以流域来划分排水分区,确定排水体制,制定排放标准以及处理工艺路线,提出节能减排目标,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要及时编制区域水资源规划。排水规划应改变以往总是服从于总体规划,被动地与城市总体布局相配套的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应主动探索,为总体规划提出与区域水资源规划和排水规划密切相关的合理化建议,例如,为满足区域水资源规划要求,在作总体规划时,明确提出需要保留的天然水系和满足排水要求的道路设计与高程设计等;要积极与水利、城市防洪等专业规划配合,合理利用水资源。要树立流域观念,打破行政区划,站在全流域的高度来考虑城市及区域排水规划;

为了适应现代排水系统功能的变革,现今的城市排水系统将由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再生系统、再生水供水系统和优质处理水排放系统所组成。与传统的排水系统相比,它增加了污水再生与回用的内容,提高了污水处理程度,由污水二级处理提高到污水深度处理甚至超深度处理,达到再生水的要求。应对整个城市的功能分区、工业分布、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现状等做周密调查,调查现有的和预测潜在的再生水用户的地理位置及水量与水质要求,并将这种结果反应到专项规划中。将污水处理厂视为再生水厂,改变将污水处理厂摆放在城市最下游进行高度集中处理的传统做法。

在规划污水处理厂时应注意:①要近远期综合考虑污水再生回用的需要,选择污水深度处理系统,预留污水深度处理发展用地,使污水处理、深度处理系统和回用系统的总投资之和为最小;②污水厂的选址和数目。按照传统规划方法,污水处理厂厂址要根据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目标、城市布局、受纳水体功能及流量等因素来选择,一般尽可能地安放在河系下游、城市郊区。但是这种系统布局使污水处理厂远离再生水用户,需铺设的回用水管网费用相应增加,不利于污水的资源化。因此,在确定污水处理厂厂址时,还应对再生水用户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再生水量的需求,在城市中适当位置设置若干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收集上游和附近区域的城市污水,根据回用水质要求加以处理之后就近回用,使得整个城市形成大、中、小,近、远期相结合的污水再生厂布局规划。这样,既有利于污水回用,又减轻了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负担,易于实现分期建设,符合我国国情。③在处理工艺选择方面,应根据污水水质和再生水用户水质的要求,对水处理单元进行多种组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选择出经济可行、技术先进的污水处理流程。在满足出水水质要求各项指标前提下进行经济分析,除要考虑费用与技术等因素外,还应考虑该方案是否有利于实现污水再循环,即在原有技术和经济分析因子的基础上,增加“污水与物质再循环适应性”的比较因子。

传统的城市市政管理为了保证城市安全,都习惯于将雨水当作“洪水猛兽”,以“将地面降雨尽快排入城市雨水管道,快速排入河海”为首要原则,忽略了雨水亦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这种理念。其实,蓄存、调节是涵养地下水、补充地表枯水流量的水文循环规律。在现代城市中,除了散布在市区的公园绿地及天然水体外,整个市区几乎被一张不透水的大网所笼罩,阻隔了雨水向市区下部土壤的渗透,截断了地下水径流,严重影响了城区雨水的水文循环,造成雨季市区成灾,枯水期小河干枯的局面。目前,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在我国的缺水地区已开始考虑利用雨水,但还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合理地收集、蓄存、调节和利用,对改善市区的气候环境,削减城市流域洪峰,降低城市面污染对城市流域的影响都是十分有利的。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主要应考虑以下内容:①要科学合理地推导适合城市发展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采取合理的截留渗透措施,加大地下渗入量,减少地表排放量;②选择适当的排水标准,在保证城市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防洪措施。③提高河道的除涝标准,确保雨水排入河道时不受顶托;④合理规划建造城市雨水蓄水和修复处理设施,将雨水收集与回用有机结合;⑤尽量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降低城市流域水体的污染。

5结束语

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研究,目的是在传统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的基础之上,提出一些新的城市给水排水规划理念。在当今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水危机情况下,采取更多的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措施,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打下良好基础,让人类和社会得以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西琴.河流生态需水理论、方法与应用.

[2] 任伯帜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3] 张杰等.水健康循环原理与应用.

[4] 吴群河等.区域合作与水环境综合整治.

作者:杨青山

第二篇:海洋资源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海洋资源概论是我国高校海洋、环境、生态、地学等学科的专业课程,是涉海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通识课程。该文对海洋资源概论课程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践,对课程定位、教学内容优化和更新、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高校该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洋资源;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A

Study on Teaching Reform of Introduction to Marine Resource

ZHANG Yan1, ZHANG Ruijin1, CAI Hengjiang1 et al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3)

Key words Marine resource; Teaching reform; Content of courses; Teaching method

隨着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矛盾日益突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步伐明显加快,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因此认识海洋资源、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目前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面向海洋新世纪,我国高校海洋、环境、生态、地学等相关学科和专业把海洋资源列入课程体系[1]。

海洋资源概论课程是全面系统介绍海洋资源的各种概念、属性、形成、分布与变化规律,数量与质量评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等知识和理论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为全面认识海洋资源打开了一扇窗口,是学生认识专业知识的启蒙课程。同时,海洋资源概论也是很多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通识课程。因此,海洋资源概论的课程建设和改革探索对促进海洋资源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人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旨在推动我国未来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事业发展。该文基于海洋资源概论课程现状分析,结合教学实践,对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1 海洋资源概论课程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学科体系不成熟,相关概念有待进一步规范 海洋资源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海洋学与资源学交叉学科,但是目前甚至还未将其作为单独的科系或专业。我国高校往往依托本校的学科优势围绕某一类海洋资源设置专业和制定相应培养计划。如中国海洋大学设有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该专业侧重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国地质大学海洋科学专业,侧重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再如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专业侧重海洋生物及海洋化学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侧重海洋生物化学、海洋天然产物利用。另外,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管理专业、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等涉及到海洋资源相关内容。海洋资源学科尚不成熟,人们对海洋资源学是不是一门学科、是哪一个层次的学科等基本问题都存有争议,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仍不统一;另一方面,海洋资源学中的基本概念如海洋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系统分类等基本知识有待进一步规范。

1.2 教材更新慢,专业前沿和热点问题涉及少

教材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工具。截至目前,公开出版的海洋资源及相关著作或教材并不多,较早的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金维克编译及崔清晨编著的《海洋资源》,这部著作对海洋及海洋资源做了通俗的阐述,并将当时海洋资源新的研究成果收录,属于海洋资源科普性书籍。近几十年,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认识,国内外在海洋资源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上的长足发展,为海洋资源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完善提供了丰富素材。2005年由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朱晓东教授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海洋资源概论》,内容涉及海洋资源基本概念、分类分布、开发管理、资源评价、海洋资源经济、海洋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1],该书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海洋资源研究的知识体系框架,但在不同章节内容上有重复,且海洋资源开发介绍过于笼统。2008年由中国地质大学辛仁臣等编写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的《海洋资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概念,然后分章节详细介绍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及水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的概念、形成、分布、开发利用,2013年仍然是由辛仁臣等编写海洋资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但两版教材均未涉及资源评价、管理、保护等重要内容[2-3]。另外,海洋资源赋存的自然环境对于海洋资源形成、分布均有直接影响,而现有的教材均论述甚少。除专门海洋资源教材外,资源类、海洋学类教材也有涉及海洋资源章节,但篇幅均较少。在中国知网上以海洋资源为主题进行期刊论文检索时,2008年以来的论文多达2 389篇,教材更新慢,前沿和热点问题涉及少,教材的不完善直接导致教学内容的滞后。

1.3 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

概论性课程既基础又综合,内容庞杂,关系复杂,使授课教师难于把握。教学中经常采用易于课程掌控的以教师中心的教学方法,具体主要包括讲授、提问等方法,是典型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被动地听课,学习兴趣差,课堂没有生机。这种信息单向传递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也不利于教师获取学生反馈的教学效果信息,最终无法充分实现教学目标。然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如海洋生物资源技术、海洋能资源开发等,为教学中进行讨论、探究、参观、实验提供了很多素材,课程的教学可以以更多的方式来进行,海洋资源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亟待开展。

2 海洋资源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海洋资源概论课程现状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课程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2.1 课程定位

学科体系不成熟,海洋资源学中基本概念的不够规范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海洋资源概论课程的建设。目前在海洋类、海洋资源等相关专业制定的培养计划中,海洋资源概论课程很少被列为专业核心课程,往往设为专业任选课程,或者设为涉海高等学校通识课程,具有综合性、基础性特点的海洋资源概论课程作用被弱化。海洋资源概论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海洋资源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等,在培养计划中可以设在公共基础课之后,专业课之前,在海洋类(专业方向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相关专业知识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海洋资源概况课程应作为海洋类(专业方向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作为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教学内容优化与更新

2.2.1 优化教学内容系统布局。海洋资源概论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庞杂,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时可以借鉴模块化教学,做系统布局[4]。该课程可首先划分为三部分,第一是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部分,内容应包括海洋资源相关概念、海洋资源赋存环境、属性、分类、分布,海洋资源评价方法等;第二部分是不同类别海洋资源赋存量、开发、利用等;第三部分是海洋资源管理、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理论、方法、实践等。第一部分可細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绪论、海洋资源赋存环境、海洋资源分类与分布、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根据海洋资源分类第二部分可细分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水及水化学资源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洋能资源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第三部分可细分为:海洋资源管理、海洋资源保护、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2.2.2 以教材为纲,以文献资源为辅,更新教学内容。目前可作为海洋资源概论课程的教材有两部,分别是2005年由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朱晓东教授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海洋资源概论》以及2013年由辛仁臣等编写《海洋资源》。然而,近几十年来,海洋油气、渔业和交通运输等传统领域海洋资源开发保持平稳发展,海洋生物资源的医药利用、海水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利用正在逐步推进。与此同时,海洋资源学研究内容从海洋资源分类等基本理论知识到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及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资源等各类海洋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再到海洋资源调查评价、海洋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管理、保护技术方法制度建设等领域全面开花。因此,教学内容设计必须反映海洋资源领域的新进展,体现先进性。如海洋资源分类教学就可以结合孙悦民等进行的海洋资源分类体系研究成果,海洋能资源的介绍可以结合2010年国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管理中心成立而展开。再譬如,海洋资源评价可以结合中国近海油气资源、现代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的资源潜力评价、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评价、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模式及其适宜性评价等研究论文介绍。在教学内容上根据优化的教学内容系统,以教材为纲,同时以电子期刊文献中有关海洋资源领域研究新进展为补充,将研究热点引入课堂,定期更新教学内容,从而既保持教学内容系统性,又能体现教学内容先进性。

2.3 教学方法探索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研究表明,当前高校教学方法几乎只有讲授法,然而,以师生研讨形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更被学生喜欢,以独白式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则不被喜欢[5]。结合海洋资源概论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教学管理要求,在传统的讲授方法基础上,摘取两部分教学内容分别采用讨论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3.1 讨论式教学方法。海洋能资源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蕴藏量大,沿海各国都非常重视海洋能的开发。海洋能资源又可细分为温度差能、波浪能、潮汐与潮流能、海流能、盐度差能。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对应五个小类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首先由老师拟定好讨论内容即每种能资源开发现状、开发利用技术以及能源储量分析评估三个小标题;然后,授课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文献资料检索查阅、内容组织、PPT制作,小组内学生分工合作一周内课后完成;最后由学生分组进行汇报,全班进行讨论,教师总结,以期使学生能够实现思考、组织内容学习、汇报讨论、分享获得新知识[6-7]。

2.3.2 探究式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如在海洋空间资源章节,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如今,海岸带建设活动活跃,如围填海、养殖、临海海岸工程等,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进行海岸空间资源管理?然后,基于该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独立探究,了解国外以及我国在海岸带管理、海域使用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和制度,并形成学习报告。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学生再思考[8-9]。通过讨论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

法,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而且通过汇报或学习总结可以

作者:张燕 张瑞瑾 蔡恒江 李琴涛 陈禹娜 张明亮 袁道伟

第三篇:《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

摘 要: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是现代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职教质量的重要任务,也是职教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遵循专业性、实践性、标准性原则,开发《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独具专业特色的教学仿真软件和资源,创建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并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分层教学应用,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这可填补该课程在中职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空白,并对同类课程教学起创新示范作用。

关键词:环境保护;教学资源;信息化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项目被列为广东省第三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项目,本课程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项目力求立足本校环保专业优势,融合多媒体仿真教学技术,开发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概论》教学资源仿真软件和课件,通过中职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为职教院校环保类专业的师生共享。

一、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技术路线

“信息化教学资源”是经过信息化加工、适应课程教学需要并能以数字信号形式在互联网上传输的资源。根据现代教育学中有关“建构主义”[1]、“人本主义”[2]等教学设计理论,《环境保护概论》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中体现“情景创设”、“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知识建构” 等教学过程的呈现。在教学过程设计上,通过建设和应用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打造多种媒体教学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和师生教学互动、教学相长。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专业教学资源,通过自主研发和校企合作,遵循专业性、实践性、共享性、标准性等原则,进行本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本课题研究在不同阶段分别应用专家判断法、头脑风暴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分析演绎法、总结归纳法、自主研发法等研究方法[3],围绕本课程信息化教学重点,根据持续改进的研究技术路线对本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与建设(见图1)。

本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具体开发过程如下:

(1)根据课程大纲,确定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内容。课题组通过专家判断法、头脑风暴法确定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即“概述”、“生态系统”、“水污染及防治”、“大气污染及防治”、“土壤污染及修复”、“噪声污染及防治”等主要教学内容。

(2)课程信息化教学总体设计。课题组利用图书馆文献、互联网等途径广泛调研国内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选取国内信息化教学先进案例作比较研究。通过以上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制定本课程信息化教学总体设计方案,设置“教学文件”、“课程教学”、“数字教材”、“虚拟仿真”、“微课视频”、“在线测试”、“学习指导”、“交流互动”等模块。

(3)教学素材收集与整理。课题组整理本课程以往教学中教案、教学PPT、试题库,查阅环保文献、环保相关网站等方法搜集有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通过总结归纳法、文献资料法为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丰富素材。

(4)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通过课题组教师及指导学生自主开发、校企合作研发等方式,开展脚本编写或数字编程,制作仿真动画、微课、数字教材、互动测试等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

(5)信息化教学资源模块集成与测试。课题组分别对各个信息化教学资源模块进行测试,自主研发搭建数字平台,对已实现的各功能模块予以有效合理的集成。

(6)信息化教学应用与评价反馈。课题组将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建设成果应用于课程教学中,通过调查访谈法收集教学中师生的评价反馈意见。

(7)课题研究成果及持续改进。课题组根据课程信息化教学应用中的评价反馈意见,分析与修改不足之处,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及最终成果,并持续改进。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内容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教学文件”、“课程教学”、“数字教材”、“虚拟仿真”、“微课视频”、“在线测试”、“学习指导”、“交流互动”等模块。根据《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信息化教学的需要,课题组还建设了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和手机微信课程订阅号,将课程所涉及的多元媒体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1.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主要模块

(1)教学文件:主要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性质、课程教学大纲以及相关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让教师与学生明确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和意义。

(2)课程教学:通过优化展示课程主要教学章节PPT,让学生了解全章的教学内容;通过章节在线测试题,让学生测试各章主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链接微课视频、模拟仿真等模块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重难点。

(3)数字教材:采用流行的FlashPaper电子文档类工具软件对教材进行数字化,将本课程Word文档转换为SWF格式Flash文件,并将其嵌入客户端网页。由于Flash文件在各浏览器中的普及性和可调节性,则不论选用何种平台和语言版本,都可自由观看所制作的电子文档动画,有利于文档的网络传播与学习。

(4)虚拟仿真:针对本課程的抽象性难点知识,课题组选取本课程土壤修复、生态系统(氮循环、碳循环)、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难点内容,通过师生自主开发、校企合作等方式创作教学虚拟仿真软件。应用Flash仿真软件具有丰富表现力、良好交互性,并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先进性与典型性融于一体,真实再现环保知识与相关流程,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并填补了该类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空白。

(5)微课视频:根据本课程各章重点内容,利用屏幕录制专家等录屏软件制作教学视频,然后利用绘声绘影等视频编辑软件,各章选取1-2个专业知识点制作微课视频,发布文件格式为FLV流媒体格式。其形成的文件极小、加载速度极快,利于通过网络观看视频文件开展教学。

(6)在线测试:根据教学需要,课题组开发了《环保概论》课程的测试题库,并利用Jquery脚步技术制作信息化教学平台“在线测试”专栏。通过“在线测试”可以随机抽选试题库的题目,学生完成全书测试并提交,系統可马上对学习者的答案进行判定,具有反馈指导阅读学习的功能。

2.课程信息化教学应用平台建设

(1)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本课程建设的网络教学平台网址为http://www.gdhbxx.cn/HBGLWebSiteV2/home.htm,涵括课程各章的全部数字化教学资源,课程功能模块包括“课程教学”、“数字教材”、“虚拟仿真”、“微课视频”、“在线测试”、“学习指导”、“交流互动”等,有力保障学生在课程信息平台上全面学习的性能要求。教学平台首页见图2。

本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利用当前先进成熟的网络软件技术即Apache+PHP+MYSQL,组建了流行的B/S三层软件体系结构:

用户界面层——主要提供用户的操作界面和响应用户的各种操作,用户通过客户端电脑的IE浏览器与系统在用户界面层进行交互。客户端网页采用HTML+CSS+JavaScript技术进行开发;

业务逻辑层——主要完成客户端的业务逻辑和服务器端的业务逻辑管理功能。在服务器端响应用户界面层的用户请求,执行任务并从数据层抓取数据,并将必要的数据传送给用户界面层。部署Apache Web服务器软件,采用开源且流行的PHP程序语言来进行业务处理,能够满足至少200学生同时在线学习的响应要求。

数据层——主要负责数据存储、数据检索、数据维护功能,它响应业务逻辑层的请求,访问数据。该层存储了本课程教学所涉及的各种数字资源。部署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来管理系统的课程相关数据。

(2)创设手机微信订阅号教学平台

为方便学生学习,本课题组还开发了《环保概论》课程手机版微信订阅号,其主要功能包括:“各章节概览”、“群发预告”、“投票”、“在线测试”、“交流互动”、“环保术语自动回复”等,涵括本课程各章主要数字化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利用手机终端进行便捷学习的需要。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与持续改进

课题组教师开发《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并应用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与测试等各个教学环节,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开展“以学生为中心”[4]的分层教学,提升本课程的教学效率。

1.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1)课前预习:教师发布本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教学平台网址、手机订阅号二维码,学生可通过登陆本课程教学平台网址、读取手机二维码进入订阅服务号,获取各章节相关教学资源进行预习。根据各章节教师布置的课前任务,学生可点击“课程教学”栏目了解各章节主要教学内容,还可点击“微课视频”等栏目学习重难点知识。由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2)课堂学习:教师导入新课并讲授课程知识,重点利用本课程“虚拟仿真”信息化教学资源,对教学难点问题进一步详细讲解;或者利用本课程制作的现场实训视频,加强学生的感性理解;或者利用本课程制作的小游戏,开展课堂教学互动。由于开展了有效的课前预习,部分班级还可尝试开展“翻转课堂”[5]的教学尝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课后复习与测试:学生可在课后再次进入本课程教学平台,巩固课程学习内容,在线测试并提交答卷;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点击友情链接的常用环保网址,了解学习更多环保资讯,提升学生的环保素养;对于疑难问题,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留言,老师将尽快答疑。

实践教学证明,通过本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以生为本,实现分层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度提升约35%,课堂活跃度提升约30%,章节测试学习成绩提升约12%(表1)。

2.教学反馈及持续改进

为实现本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持续改进与建设,课题组设计开放式调查问卷,在教学实践过程收集师生的评价反馈意见,教学反馈调查问卷反映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要点:①课程资源的信息化程度交互性(网络版、手机版);②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代表性;③课程仿真教学资源是否易懂易学;④课程信息化资源用户界面优化性能;⑤课程信息化建设持续改进建议。

在每轮开展课程教学结束后,课题组都将对相关教学的师生开展问卷调查。在分析反馈意见的基础上,课题组将系统总结存在问题,不断完善本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使其更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以实现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持续改进。

四、结语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突出本校环保专业及“双师型”师资优势,通过自主研发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发独具特色的专业教学资源仿真软件和课件,充分发挥教学信息资源化的优势,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大大提升了专业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1).

[2]毛丽娟.人本主义——构建网络教育的哲学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4(1).

[3]张其志.教育科学研究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张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分析及案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5]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编辑:王晓明)

作者:林帼秀 易兴东 莫纬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