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形策论文

2022-05-1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精准扶贫形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我国的脱贫任务有着决定性影响。

第一篇:精准扶贫形策论文

“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摘要 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我国进入“后扶贫时代”。“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旅游对于治理农村地区人口贫困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面临产业融合程度低、旅游扶贫规划滞后、产品同质化、服务意识与管理水平偏低、旅游扶贫精准度不高等诸多困境。因此,“后扶贫时代”应当进一步推进旅游业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区域旅游扶贫规划布局,通过旅游与文化融合实施差异化开发,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

关键词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府扶持;“后扶贫时代”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5.05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Rural Tourism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Post-Poverty Alleviation Era

ZHANG Xiao-han

(School of Economics,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Jiangsu 211815)

Key words Rural tourism;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Government support;Post-poverty alleviation era

作者简介 张笑寒(1968—),女,江苏通州人,教授,博士,从事农业经济与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4-24

乡村旅游涉及观光、度假、娱乐、购物等多个方面,它是一种基于乡村空间环境、自然景观和文化特征的综合性旅游活动,并且担当着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认为是一种增加农村收入、阻止农业衰退的重要手段。对于贫困地区而言,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融合是“后扶贫时代”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重要变革和创新,也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脱贫致富、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比其他产业,乡村旅游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联动性更大,综合带动能力更强,因此,在“后扶贫时代”推动乡村旅游业与农业、工业、航空、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迫切性。然而,各地区的乡村旅游大多数面临规划滞后、发展失衡、主体缺位等多重现实困境和问题障碍,从而阻碍了其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地区贫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20年底,中国已经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1]。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我国进入“后扶贫时代”,但是农村的脱贫扶贫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消除贫困存量、遏制贫困增量、防止返贫现象以及边缘人口致贫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如何在“后扶贫时代”发展乡村旅游,完善旅游扶贫方式,全面构建旅游扶贫长效机制,已成为各地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各个国家和地区一直十分重视乡村旅游建设,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扶贫减贫的一种发展战略——PPT(pro-poor tourism)戰略。该项战略将旅游发展与消除贫困直接相连接,为广大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提供各种就业机会,促进个体经济发展,使他们能够获得农业以外的其他多种收入,扩大增收来源渠道,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2]。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是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发展速度很快,取得的成效也十分明显,目前它正迎来黄金发展时期。近年来,各省市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旅游扶贫带来的实践绩效,尤其是旅游扶贫地区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的受益问题。然而,现实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旅游扶贫的效果受到一定质疑,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开发的程度偏低,旅游扶贫的实际收益主要被少数社会精英分子所获得,这一结果显然有悖于PPT战略的根本初衷,也必然影响到社会各界对乡村旅游的评价与参与积极性。在“后扶贫时代”,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乡村旅游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它同时也将面临各种新的发展困境与严峻挑战,如何让旅游扶贫帮助千千万万的贫困人口彻底脱贫,避免返贫,需要重新审视“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未来去向和根本路径。

1 乡村旅游对治理贫困的重要意义

贫困是除人口、污染以外长期困扰人类社会的三大问题之一,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历史,世界各国和地区历来重视贫困减缓和缩短贫富差距的问题,探索采取了许多实现脱贫致富的路径、方式和方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则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乡村旅游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它对于带动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条件、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减贫等具有重要的意义。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将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中重点推荐的一种扶贫方式,而列为全国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鉴于此,各地区结合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传统村落及民居保护等项目建设,纷纷加大政策、资金扶持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实现了扶贫和富民的目标。

乡村旅游的初级功能就是经济功能,其发展历程也显示出旅游扶贫始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这些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缓慢,旅游扶贫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民间扶贫方式,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長和治理贫困中发挥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乡村旅游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区域内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帮助低收入群体实现减贫脱贫,在四川省、湖北省、甘肃省、重庆市等中西部偏远贫困地区或一些传统革命老区,乡村旅游扶贫的效益尤为明显[3]。此外,乡村旅游开发还往往伴随地区的道路交通、信息技术、环境卫生等公共设施投资的增加,使得区域整体的投资环境得以明显改善,提高了当地的招商引资吸引力,进一步推动了地方经济迈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

乡村旅游不仅在经济上具有脱贫功能,而且也有利于实现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众所周知,乡村旅游属于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因而有利于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尤其是为众多的贫困人口提供一定的本地就业或创业机会,减少农村中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现象,促进贫困人口、家庭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有效缓解基层社区治理困境,推动创建平安家庭和建设法制社会进程。

2 “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

反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作为减贫脱贫的重要工具之一,乡村旅游因其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然而,在“后扶贫时代”,一些地区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依然面临许多现实困境,并且还将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和压力。

2.1 产业融合程度低,文化融入不足

现代旅游业具有超强的整合力,它正在由单一的消费服务业逐渐发展为覆盖一二三产业的一项综合性产业。近年来,全国各省市迅速掀起了一股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建设热潮,它们集乡村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健康、教育等多种产业于一体,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融合新生态,使旅游消费市场焕发勃勃生机,使后脱贫攻坚时代的旅游扶贫更加大有可为。但是,在挖掘乡村旅游的特色文化和产业融合度方面,一些地区的旅游项目仅停留于低层次的休闲、农事等活动,缺乏深度开发,带动产业能力偏弱,融合程度偏低,文化融入不足,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没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吸引力。例如,以麋鹿、湿地、知青等文化资源为标志的江苏省苏北地区盐城市大丰区,近几年开发了以古代实物、实景为主的草堰古盐运集散地,但是由于它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特色景点,使其盐垦文化价值以及景观观赏性均不高,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程度低,最终导致实际的运营效果低下,后劲不足,陷入持续发展的困境。

2.2 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相对滞后

规划是指各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经济基础、现状特点等对全域乡村旅游扶贫的发展方向、土地利用等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确保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一些地区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相对滞后,甚至缺乏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旅游的开发基本属于自发型,在运营和管理方面,既有归口林业局,也有旅游局,较为混乱。而且,一些地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及乡村干部在旅游开发时急功近利,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发展思路不清,导致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时有发生。据有关资料,江苏省苏北地区某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污染有80%以上来自周边工农业废水及其他废弃物排放,加上当地农民的围垦、捕猎及过度采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需要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2.3 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各地乡村旅游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哄而上竞相模仿,每个地方都有农家乐、采摘、垂钓、花海、民宿、农庄等,产品缺乏区域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由此造成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虽然近年来一些地区也提出了根据各自的区域资源特点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但是各自的特点和规划定位依然不明确。根据江苏省某县农委的统计数据,全县现已建成各种休闲农业和特色旅游村42个,包括农家乐在内的乡村旅游点达到126个,由于资源禀赋的相似性和成功景区的示范效应、模仿效应,景区重复建设现象十分突出,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发生在乡镇(街道)一级主导的项目建设中。例如,在江苏苏北某一乡镇“荷兰花海”项目取得成功以后,周边相邻几个乡镇(街道)也很快上马以花卉景观为主的“七色花田”“东方桃花洲”等类似项目,各乡镇(街道)花卉景区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2.4 服务意识与管理水平偏低

实践中,大多数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是当地居民,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员工整体素质偏低。不少地方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旅游服务标准和操作规范,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服务质量和水平难以提高,从而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者的消费体验。此外,一些经济薄弱地区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依然落后,一些乡镇(街道)卫生条件差,网络不通畅,对游客没有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相继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用于乡村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效果改善了许多,但是相较于不断增长的乡村旅游市场旺盛需求,依然存在较大的缺口。值得一提的是,地区旅游市场管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在国外,政府不仅制定乡村旅游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制建设上提供扎实保障,而且积极参与旅游规划、经营、管理与推销等各类活动,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些做法均值得借鉴。

2.5 旅游扶贫精准度不高

旅游扶贫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的彻底脱贫,然而近几年部分较早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开发商冲突频繁,旅游扶贫目标偏离,即扶贫精准度不高的问题日渐突出。实际上,旅游扶贫开发中的目标偏离即精英俘获现象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各国、各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Shah等[4]通过调查研究指出,旅游开发收益常常被相对富裕和有一定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的少数人占据,而大多数普通人群却难以分享。因此,乡村旅游不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万能药,如果开发不当也可能只是一种致富奔小康的富民而非扶贫途径,这与旅游扶贫的根本目标显然不符。

3 “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思考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新兴的产业扶贫形式,也是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更是乡村振兴和贫困人口自我提升的新希望。贫困问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因此在当前已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的“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扶贫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化解发展中的各种现实困境,探寻“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根本出路,需要加以深思。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 推进旅游业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乡村旅游是“后扶贫时代”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户持续增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它与其他产业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也不是农业产业化的“翻版”,而是以旅游为主导、文化为内核、多元产业的有机融合,具有更為丰富的内涵。只有通过旅游业的延伸以及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才是未来理想的乡村旅游扶贫路径,才能使地区旅游消费市场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例如,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区龙坞茶镇素有“万担茶乡”之称,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等优势,它把乡村旅游与文创设计、运动休闲、养生健身、民俗体验等产业集于一体,正在打造成为一个具有茶文化竞争力的特色小镇,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5]。可见,加快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6],实现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效应,将是未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

3.2 精准定位,加快区域旅游扶贫规划布局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发展旅游产业,而是通过旅游开发实现贫困地区和人口彻底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因此,它的规划定位应该是一个用乡村旅游的方式进行农村贫困治理的更高层次的规划。各地区要明确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精准定位,从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等多方位全面构建乡村旅游扶贫行动方案,探索旅游扶贫的长效机制。在具体的规划布局上,要抓住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突出问题,运用全域旅游理念布局旅游业,科学探索旅游扶贫的新发展路径。要加快制定区域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完成旅游市场细分,合理进行景点布局,增强区域乡村旅游的市场竞争力。还要注重与周围其他地区旅游资源的相互整合,共同形成旅游产业合力。例如,地处苏北的淮安金湖县,在旅游资源上与相邻的盱眙市、洪泽区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应当通过整合各自的特色资源,将资源加以互补,联合打造出一个区域性的特色旅游品牌。

此外,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建设相结合,既要重视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要加强资源的合理保护,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为游客营造丰富的人文环境,促进乡村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7-8]。

3.3 将旅游与文化融合,实施差异化开发

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是,同一地区因地理环境和文化资源等较为相近,产品同质化普遍[9]。因此,各地区在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应当按照“一村一景”的要求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使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开发能带动贫困户参与的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实施产品的差异化开发,只有这样,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品牌化建设。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是美丽的风景和浓郁的乡土文化,要将这种历史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出来,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带动当地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如地处苏北的徐州市沛县乃汉高祖刘邦之故乡,也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应当注重与汉文化紧密相连,突出特色,继承和发扬当地的文化传统,赋予旅游景区深厚的汉文化底蕴。以农业为本,以生态为根,以文化为魂,这是“后扶贫时代”构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长效机制的根本路径。

3.4 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乡村旅游扶贫的效果取决于贫困地区和人口的自生发展能力,但是现实中人口自生能力不足现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旅游扶贫的目标偏离或精准度低等问题[10]。因此,加快对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激发贫困地区和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已成为当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区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旅游培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广大干部和村民的旅游服务意识,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从事乡村旅游事业。还要加强对旅游规划、管理、营销、市场开发、服务等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旅游服务专业品质,刺激旅游消费需求,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

3.5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制度建设

“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密切合作,形成一体化旅游扶贫体系。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产品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投资回收期长,收益见效慢,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投资和融资渠道,促进投融资体系的多元化,努力吸收各种财政扶贫资金,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全方面的经费支持。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引领和带头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扩大公共设施投资,改善地区基础环境条件。此外,贫困人口往往是社会弱势群体,应当通过制度性约束来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赋权于民,让其充分享有旅游开发的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通过参与式扶贫增加获利机会,共享改革与发展之成果。在配套制度建设方面,还需尽快改革创新农村土地制度、财政税收制度、金融保险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等等,力求从土地供给、公共服务、金融服务、行业管理等各个方面为乡村旅游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全面提升“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的扶贫效果,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 顾仲阳.脱贫高质量 大步奔小康[J].人民周刊,2021(2):58-59.

[2] ASHLEY C,BOYD C,GOODWIN H.Pro-poor tourism:Putting poverty at the heart of the tourism agenda[R].London: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ODI),2000.

[3] 张莉,邵俭福.精准扶贫视角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困境及路径探究[J].农业经济,2019(3):30-32.

[4] SHAH K,GUPTA V.Tourism,the poor and other stakeholders:Experience in Asia[R].London: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ODI),2000.

[5] 张佩珊,陈颖,黄洪洲,等.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国内文旅小镇发展现状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4):150-151.

[6] 李文庆.宁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J].新西部,2021(Z1):58-63.

[7] 董正秀,周晓平,刘庆友.苏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117-15118,15152.

[8] 付岩岩.农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农业经济,2013(7):42-43.

[9] 汪鑫鑫.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7):266-268.

[10] 李燕琴.反思旅游扶贫:本质、可能陷阱与关键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2):99-104.

作者:张笑寒

第二篇:金融扶贫带动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摘要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我国的脱贫任务有着决定性影响。金融扶贫中目前应用最多的模式便是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通过信贷、保险等金融手段为贫困地区的龙头企业、贫困人口提供所需金融产品和服务,促使我国的扶贫工作形成金融扶贫“输血”带动产业扶贫“造血”的模式。食用菌特征与扶贫目标的统一性、食用菌栽培环境与贫困地区的空间匹配性、國家政策的助推性共同显示食用菌产业扶贫合理可行。从食用菌产业扶贫的精准化、政府政策的权威导向作用、市场扶贫的“源头活水”作用、智力扶贫的保障作用和监督审查的透明化5个维度探讨了食用菌产业扶贫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金融扶贫;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运行机制

Development Model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Industry Poverty Alleviation—Take the Edible Fungi Industry for Instance

WANG Wenzhe1,DONG Shixue2,GE Yanxiang3 et al

(1.College of Financ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5;2.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Shandong 271018;3.Linyi Vegetable Office,Linyi,Shandong 276000)

Key words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Edible fungus industry;Accurate poverty relief;Operation mechanism

中共十八大召开以后,扶贫工作被列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在5年内依靠“五个一批”的针对性策略帮助七千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表示,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党中央之所以紧锣密鼓地安排部署,组合拳频出,是因为我国的脱贫工作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决定性时刻,现余的贫困人口,在贫困程度和脱贫难度上都是“硬骨头”[1]。

扶贫作为关乎民生的社会焦点问题,向来是学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学者围绕产业扶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桂拉旦等[2]针对具有先天性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提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科学的扶贫模式,通过融合地域文化和旅游资源来提升当地的经济和文化效应,以此作为扶贫路径。黄文宇[3]研究发现,茶产业是一个很好的产业扶贫项目,但现实中存在参与主体权责利混乱,绩效与目标存在差距。邢成举[4]对阳县的苹果产业扶贫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一扶贫方式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效应和正向价值,但也导致了一定水平的资源配置不均和贫困固化。王相华等[5]基于柳州市的资源禀赋条件,分析指出精准扶贫给食用菌产业扶贫带来了新契机,食用菌产业扶贫可有效帮助农户脱贫。白丽等[6]以易县的食用菌产业为例,探究了食用菌产业扶贫的运行模式及效果,并对产业扶贫模式的选择和相关主体的利益联合机制进行了细致解析。笔者通过对食用菌产业特征的阐释,剖析了食用菌产生与金融精准扶贫的契合性,详细探讨了金融扶贫带动食用菌产业的精准扶贫的运行机制。

1食用菌的产业特征阐释

食用菌产业是否适合作为金融扶贫带动产业精准扶贫的产业,食用菌是否能够完成精准扶贫这一任务,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理清食用菌产业的属性特征。

1.1经济效应

食用菌生产成本低、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食用菌的原材料涵盖范围广,主要包括棉籽壳、玉米芯、秸秆、稻草和木屑枝条等。这些生产原料大都属于农副产品下脚料和废弃物,价格低廉,因而食用菌的生产成本较低。生产周期短是食用菌的一大特性,相对于果树3~4年的生长期,食用菌的生长周期一般在3~4个月,草菇的生长周期甚至仅1个月。因此,见效快是食用菌的标签之一。与玉米、小麦等一般农作物相比,食用菌因自身营养保健价值显著,市场售价较高,部分高档品种价格甚至远超肉类。所以,食用菌的利润可观。例如,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栽培双孢菇,收益可达22.5万元/hm2。凭借生产成本低、见效快和利润高的特性,食用菌在产业扶贫中一直是重要选项。

1.2社会效应

食用菌不仅具有保健功能,还能丰富旅游和拉动就业。食用菌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重要营养物质,不仅抗癌、强心,还能护脏和养颜。这就使得食用菌在完善国民饮食需求、改善民众饮食结构和强建国民身体素质方面功不可没。随着消费模式的不断创新,食用菌采摘、食用菌观赏品尝和食用菌主题旅游成为新兴的食用菌消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众的休闲时光,也填充了娱乐文化和旅游产业。另外,食用菌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一部分人口失业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这对于提高我国的就业水平、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和增强社会稳定有积极影响。

1.3生态效应

食用菌尤其擅长变废为宝。农业废弃物,尤其是农业秸秆,是食用菌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农业废弃物如若不能进行合理的处理,必然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恶势力,投入食用菌生产便可有效改善这一状况。例如,食用菌通过农业秸秆进行生产,不仅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还能缓解因秸秆焚烧导致的生态污染。此外,食用菌菌渣还可以作为饲料和肥料进行再利用,在养殖效果和改良土壤品质方面,成效显著。因此,食用菌产业对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居民的健康消费意识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上涨的。近年来,在食用菌宣传和居民健康饮食意识的双重作用下,食用菌的消费需求直线上升。另外,随着食用菌产业链延伸观念的逐渐增强,食用菌的深加工进一步拓展了食用菌市场。综合考量食用菌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食用菌可以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食用菌产业与金融精准扶贫的契合性剖析

2.1食用菌特征与扶贫目的的统一性

扶贫的目的在于让贫困户脱贫,食用菌的经济效应能够很好地诠释其扶贫功能。我国现阶段的扶贫力求帮助贫困户从根本上脱贫,而不是救助性的暂时脱贫。将食用菌产业列入精准扶贫机制,食用菌的社会效应便有了用武之地。食用菌扶贫不仅能够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还能够进行技术支持培训和指导。食用菌产业扶贫能够帮助贫困户掌握生产技术,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使贫困户拥有真正脱贫的技术法宝,而不是暂时性脱贫现象。此外,精准扶贫要求我们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生态扶贫,食用菌的生态效应在这一层面上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因此,食用菌的特性与扶贫目的能够达成高度统一。

2.2空间位置的匹配性

生存环境致贫在我国的致贫原因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而生存环境致贫主要源于当地环境恶劣。贫困地区大都是山区,地形崎岖不平,耕地面积少,但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这对于食用菌栽培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深山老林,存在野生菌种资源的概率更大,这对于仿野生食用菌栽培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后6位的省分别为甘肃、贵州、青海、云南、西藏和陕西,这6个省(自治区)的共同特点是辖区内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优质农用土地资源的稀缺和贫困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具体的扶贫实践中,以甘肃、云南、陕西、大别山区、太行山区、秦巴山区为代表的贫困山区基于当地的地形环境考虑,70%选择通过食用菌进行精准扶贫。这说明贫困地區和适宜食用菌种植区域在空间位置上匹配性较高。

2.3金融扶贫工程中国家政策的助推性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凭借“五个一批”方案实现农户脱贫,达成我国的百年目标,实现小康社会。精准扶贫的“五个一批”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社保兜底脱贫一批。所谓发展生产脱贫即指产业扶贫,而发展产业扶贫便需要政府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扶贫对该产业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十三五”规划着重强调,要发展特色产业进行扶贫,将产业扶贫工作放在脱贫攻坚八大重点任务的首位,把产业扶贫看作是重中之重。

2016年5月,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出台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把发展特色产业视为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由于产业扶贫涉及对象最多,辐射范围最广,异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和教育脱贫都要依托产业发展获取长期稳定的就业增收。为确保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国务院办公厅在2016年印发的《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中指出,赋予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自主权,可建立产业扶贫专项基金,通过金融精准扶贫,将金融政策的优惠带给特定企业。

金融扶贫的社会背景以及政策要求为食用菌产业扶贫创造了条件。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食用菌产业,完全能够胜任产业扶贫任务。贵州省为助推脱贫攻坚,发布《黔西南州食用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目前,在全国的592个贫困县中,有420个选择食用菌产业进行扶贫。食用菌产业扶贫可以作为时代要求和国家政策下的一个良性选择。

3金融扶贫带动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运行机制

3.1食用菌产业扶贫的精准化

食用菌产业扶贫的精准化必须涵盖扶贫地点精准化、扶贫对象精准化、扶贫过程精准化和脱贫成效精准化4个方面。为了确保脱贫成效精准化,在扶贫地点、扶贫对象和扶贫过程的具体选择实施中,应定向瞄准,科学执行。

食用菌产业扶贫必须将产业项目投放到贫困地区。贫困地区可以根据国家的相关贫困指标进行界定,但并不是所有的贫困地区都适合进行食用菌扶贫。这就要求在实际的选择中综合考量贫困地区的各方面具体情况,摸清贫困地区种植食用菌的优劣势,确定适宜的贫困地区进行食用菌扶贫。耕地面积的大小、资源丰富度、气候条件、有无食用菌种植历史、脱贫的迫切性、劳动力资源等都是判断是否适合食用菌扶贫的因素。

扶贫对象的精准化体现在扶贫群体的瞄准上,扶贫必须保证贫困农户是最终和最大的综合收益人。食用菌产业扶贫必须基于贫困地区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在该贫困地区识别需要进行扶贫的人口、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应作为重点扶贫对象。产业扶贫不同于低保扶贫,除去贫困户以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以作为扶贫的对象。通过加强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扶植,可以发挥他们的积极带头作用,有效带动当地居民生产致富。

扶贫过程的精准化强调食用菌产业扶贫的实施。食用菌产业扶贫必须贯彻因地制宜思想,分析不同贫困地区的差异性,选择合适的食用菌品种进行栽培。由于食用菌的富集属性,食用菌的场地选择必须无污染且远离污染源。此外,食用菌作为一种被食用的真菌,在其栽培过程中用药一定要精准,谨防病变和微生物污染。扶贫过程的精准化内涵在于使扶贫过程中的各项事宜都能够理清顺序、区分轻重、顾全大局、科学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食用菌产业扶贫的成效,才能有效完成贫困户脱贫任务。

3.2金融扶贫惠农政策的权威导向作用

在食用菌的产业扶贫过程中,相关参与者必须重视政策的引导和帮助作用,以国家政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将政策的权威性和带动性转化为生产力。食用菌产业扶贫项目的负责人员,要掌握国家在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和规定,以便在后续的实施中不仅可以做到有章可循,还可以做到章为我用。在食用菌的产业扶贫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国家在扶贫理念、扶贫资金、扶贫补贴和扶贫机构设置等细节方面的相关政策规定。

食用菌產业扶贫最适合采取金融精准扶贫产业链扶贫中“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龙头企业肩负大额资金投资、技术培训、信息收集、产品收购营销和产品加工等责任;合作社负责吸纳农户入社和日常生产管理;农户主要进行食用菌的栽培。而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是这种模式得以长远发展的基础。在此,要贯彻共享理念,以关键利益联结点为纽带,合理分配产业链条上各节点的利益,杜绝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科学进行政府扶植来激发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带头作用,同时确保贫困户受益。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进行土地入股,通过股份分红增加收入。根据国家政策,食用菌扶贫可以还结合光伏项目,发展光伏食用菌生产。

在食用菌扶贫中,应高度重视扶贫资金和扶贫补贴的处理,根据涉农资金的倾斜政策,通过项目申报及时获取。关于扶贫资金,应根据国家规定设立专项资金账户,对资金的来往支出进行详细的核算记录,做到专款专用。对于食用菌扶贫的补贴,一定要根据措施精准到户要求,落实到户,严防以集体名义代领冒领造成的私吞侵吞补贴款。对于经济收入无法承担食用菌生产投资的贫困户,可以依据国家政策进行贷款,也可以申请扶贫资金。

扶贫机构的设置可以确保食用菌扶贫能够行之有效。在具体的食用菌扶贫管理中,应该设置县级扶贫负责部门,部门人员应包括了解食用菌产业的专业人员,并在县的基础上设立镇级和村级负责人。通过基层负责人迅速向上级反映扶贫执行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便于上层机构及时商讨解决对策,这对于食用菌产业扶贫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3市场扶贫的“源头活水”作用

市场扶贫是在扶贫中注入活水,形成扶贫的源泉作用。产业发展是一项经济活动,产业扶贫须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进行食用菌产业扶贫,首先应该对整体和当地的食用菌市场进行了解。摸清食用菌市场的细分状况、分析占有率,判断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资源禀赋确定食用菌的栽培品种和重点发展方向。

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龙头作用,对于还不存在龙头企业或者企业实力较薄弱的贫困地区,应加强食用菌龙头企业的培育。除此之外,食用菌产业扶贫还应将产业链延伸纳入重点工作内容,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食用菌产业链中深加工环节比较薄弱,表现为深加工的企业较少、深加工的方式保守、深加工的力度欠缺。因此,在食用菌扶贫中需重视食用菌深加工,拓展食用菌的加工渠道,创新食用菌的加工方式,提高食用菌的市场需求。

食用菌产业扶贫不仅要把眼光放在既有市场上,还要创造新的市场,制造新的商机。国家鼓励金融精准扶贫鼓励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食用菌产业的具体情况,食用菌扶贫可以创造食用菌观赏品、食用菌采摘、食用菌主题餐厅、食用菌养生会馆和食用菌旅游等市场机会。而且食用菌扶贫还可以依托“互联网+”拓展电商业务,进行线上销售。“互联网+”不仅能够拓宽食用菌的销售渠道,还有助于食用菌企业和食用菌栽培区打造市场强势品牌,品牌效应又正向作用于食用菌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只有从食用菌市场视角进行扶贫,才能真正为扶贫带来活力和动力,更好地带动农民脱贫。

3.4智力扶贫的保障作用

我国的贫困问题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贫困地区的人口质量。人口质量是指人们所具备的道德和文化水平、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贫困地区由于长期处于窘迫的生活状态,以致于部分贫困人口思想保守落后、不思进取,而这种麻木思想与贫困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食用菌扶贫必须先扶智。

扶智主要表现为“扶志”和“扶技”,这也是食用菌“造血式”扶贫的两个方面。所谓“扶志”是指,通过对贫困户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使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处境和能力,从而丢弃原有的“等靠要”思想。通过教育使贫困户增强脱贫信心,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他们在脱贫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扶智教育中尤其要重视贫困户子女上学问题,对贫困户和贫困户子女进行双向教育,促使他们了解教育的重要性,切断由于教育问题导致的贫穷代际传递。所谓的“扶技”就是授人以“渔”,在食用菌扶贫中要对贫困户进行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培训和指导,使贫困户掌握能够获取长期稳定收入的技术。只有这种内外兼修的“造血式”扶贫,才能够打破单纯金融扶贫“输血式”扶贫的时效性太短难题,真正杜绝“越扶越贫”现象和返贫现象。

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

贫困地区容易存在人口结构不合理、科学素质欠缺和治理能力低下等问题。要真正解决贫困问题,不仅需要依靠贫困户的智力,还要借助外部智力。因此,在食用菌扶贫过程中,政府企业要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制定政策优惠吸引外部人才。这里的外部人才不仅指技术人才,还包括管理人才。大学生村官也可以作为人才引进的一部分,借助他们的高素质、高水平和高热情为食用菌扶贫进行规划、引导和管理。

3.5监督审查机制的透明化

为确保食用菌产业扶贫项目的高效进行,必须设置透明的监督审查机制,确保金融精准

扶贫将优惠的金融政策切实带给贫困地区所需企业。监督审查机制需要明确监督审查的对象、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扶贫资金专项账户应作为食用菌扶贫的重点监督审查对象。食用菌产业扶贫的监督审查对象还应当包括项目的审查部门、实施部门和管理部门,要对食用菌扶贫项目的参与主体进行从上到下的监督审查。

鉴于食用菌扶贫的涉及层次和参与部门比较多、监审周期比较长,所以在监审指标和监审方法上的设计上都要合理化、透明化。监审指标的设计要融合扶贫的硬性指标和食用菌行业的特殊性,通过专家商讨来具体制定。监审指标出炉后要发送给相关部门和主体,使其了解食用菌扶贫的量化要求。在监审方法上要采取内外监审双行线,既要进行内部监审,还要通过毫无利益联系的第三方进行审查,对扶贫状况进行动态跟踪,定期公示。只有在这样透明的监督审查下,食用菌扶贫才能高产高效。

4结论与讨论

通過全面分析食用菌的产业特征和精准扶贫的内涵要求,发现食用菌产业和金融扶贫带动的产业精准扶贫存在较高的契合性,食用菌扶贫是产业扶贫的优质实现路径。为了食用菌扶贫能够更快更高效地帮助贫困户脱贫,仅仅依靠运行机制是不充分的,应综合借助多方面的力量。

4.1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定

“十三五”规划赋予精准扶贫5年的时效期,在小康社会和百年目标的追求中,现阶段的扶贫工作至关重要,刻不容缓。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为扶贫工作中的关键行为和更多细节提供实施依据。相关法律可以考虑从扶贫部门的职能定位、扶贫资金的具体开支、扶贫人才的引进等方面进行补充。

4.2健全扶贫服务体系

健全的服务体系可以推动金融精准扶贫的顺利实施。在食用菌扶贫工作中应做好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使贫困地区实现交通顺畅、网络通畅、公共服务便利。健全的服务体系能够解决贫困户的就业和教育问题,使贫困户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脱贫战斗中。健全的服务体系还能保障食用菌扶贫的物流和信息流顺畅,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资金投入,取得更显著的扶贫成效。

4.3融合社会资源,加强食用菌扶贫的广度和深度

进行食用菌扶贫不仅要衡量扶贫的经济成效,还要考评食用菌扶贫的可持续性,因此要加强食用菌扶贫的深度。食用菌扶贫的深度可以表现为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市场的横向延伸,使食用菌产业能够在本地立足,使当地居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加强食用菌扶贫的广度是指以扶贫引招商。过去的扶贫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的专项拨款和政府的配套资金,资金来源太单一。在食用菌扶贫中,应该以扶贫为契机进行招商引资,广泛吸引社会各界的力量,融合社会资源进行扶贫。

参考文献

[1] 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57-163.

[2] 桂拉旦,唐唯.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以广东林寨古村落为例[J].西北人口,2016,37(2):64-68.

[3] 黄文宇.产业扶贫项目主体行为及其运行机制的优化:基于 P 县“万亩有机茶园”项目的考察[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1):56-61,92.

[4] 邢成举.科技扶贫、非均衡资源配置与贫困固化:基于对阳县苹果产业科技扶贫的调查[J].中国科技论坛,2017(1):116-121.

[5] 王相华,黄日保,陈华,等.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的可行性探讨:以广西柳州市为例[J].广西农学报,2016,31(4):74-75,78.

[6] 白丽,赵邦宏.产业化扶贫模式选择与利益联结机制研究:以河北省易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J].河北学刊,2015,35(4):158-162.

作者:王文哲董士雪葛颜祥王献杰曹荣利

第三篇: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车间实施路径探究

摘要:2017年以来,扶贫车间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扶贫车间的发展展现出三大特点:公益性;员工的工作时间灵活性高;就业人员主要从事较低层次工作。引发了经济效益低、难以标准化管理、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等问题。文章通过对N市推动扶贫车间的过程进行研究发现,N市在提高扶贫车间的经济效益、处理标准化管理方式矛盾和长期规划扶贫车间方面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措施,使得扶贫车间在N市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关键词:脱贫攻坚;扶贫车间;探究

一、我国扶贫车间实施的现状、成因与特征分析

(一)扶贫车间的现状

1. 从规模上来看

在2017年被纳入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的精准扶贫案例之后,扶贫车间的数量得到了极快发展,分布的范围也快速涵盖了全国各地。截至2019年4月,全国扶贫车间达到3万多个,从业人员达到200多万人。

2. 从扶贫车间的类型来看

对于扶贫车间的分类,目前我国扶贫车间的分类处于名称众多、分类负责的情况,从总体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分类:第一,从经营的产品来看,可分为种养式扶贫车间、贸易流通式扶贫车间、乡村旅游式扶贫车间。种养式扶贫车间是指经营主体以种植基地、养殖基地为依托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贸易流通式扶贫车间是指经营主体借助新型流通业态,通过建立线上线下服务点,推进扶贫产品线上线下共同销售的模式;乡村旅游式扶贫车间是指经营主体利用地方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扶贫产业,通过餐饮、民宿、景区管理等途径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扶贫车间。第二,从就业的场所来看,可分为居家式扶贫车间和工厂式扶贫车间。工厂式扶贫车间是指经营主体建设、购买或租用标准厂房或其他构筑物,从事传统手工业、农产品粗加工和来料加工等形式的生产活动;居家式扶贫车间是指经营主体与贫困人口建立承揽关系,吸纳贫困人口进行分散加工的就业方式。第三,从资金来源来看,一是政府放发的形式,主要方式有政府就业补贴、政府投资分股到户、政府贴息鼓励和直接奖励等形式。二是企业+村集体自筹,主要方式是企业投入资金、设备和技术要素,村集体投入土地、劳动力要素,共同建设扶贫车间。

(二)扶贫车间的成因

扶贫车间这一模式最早产生于菏泽市鄄城县董口镇代堂村,当地干部群众利用闲置房屋或搭建简易帐篷,进行人发制品加工,安置贫困群众就业,使他们有了稳定收入来源。2017年2月21日,“扶贫车间”被纳入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的精准扶贫案例之一。扶贫车间的推广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受到政绩观念的影响,扶贫车间的建设标准较低,提供的加工技术要求低,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对贫困劳动力吸纳能力强,便于短期之内形成较好的就业扶贫效果。第二,扶贫车间具有较好的落地执行效果,扶贫车间的申报既可以依靠原有的生产基地进行包装,也可以通过培育农村主体创业或者引入外部企业进行投资。扶贫车间的推广主要受到政府嵌入式治理机制的影响,政府为了将脱贫攻坚这一逆市场化的政治任务嵌入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之中,通过财政补贴、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带头人发展、对接销售平台等形式将扶贫车间这一产业发展模式成功嵌入到贫困地区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

(三)就业扶贫车间的特点

在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扶贫车间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和脱贫载体,与市场经济背景下自发形成的传统车间共同发挥着拉动当地就业的重要作用,但从车间的形成机理来看,二者从建设目的、运营模式、车间选址、用工标准、薪酬福利、退出机制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1. 公益性

扶贫车间的称呼来源于车间成立以加快推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使命,这种车间相对于传统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们自发成立的车间,具有很强的公益导向。扶贫车间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难以盈利和聘用贫困劳动力就业两个方面。第一,在难以盈利方面,从交易成本角度来看,扶贫车间本质上只是一个负责聚焦该地贫困劳动力的一个生产加工点,产品的变现极度依赖对口企业提供的销售渠道,大部分的贫困地区处于交通基础设施还在不断完善的发展起步阶段,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对口企业存在难以盈利的状况,这也是大部分扶贫车间即使开花,也难以结果的重要因素。第二,从聘用贫困劳动力就业来看,过高的贫困户就业比例对于扶贫车间来说也难以实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地政府从最初的对于贫困劳动力用工应占到用工总数50%的比例要求,目前已经下调到30%。

2. 员工的工作时间灵活性高

从控制管理成本的角度来看,就业扶贫车间从本质上是一个生产车间,生产车间的运行需要运用标准化的管理方式,员工应按时、按量提供劳务服务,生产出符合规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才能获得相应的酬金。对于拥有土地为基本生存保障的村民,扶贫车间对于他们的意义仅在于能够增收,而单纯的增收效果对于村民来说,其重要性并不能超越乡村人际关系的处理、农耕工作的完成等传统乡土事务。最终导致了扶贫车间员工的工作时间较为灵活,难以形成一种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增加了管理成本,进一步压缩了扶贫车间的利润空间。

3. 就业人员主要从事较低层次工作

受到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劳动力规模、脱贫攻坚绩效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对于扶貧车间的定位大部分处于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一方面有利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在较短时期内达到就业要求,方便扶贫车间的实施落地,另一方面也能在短期内实现农民增收,形成较高的脱贫绩效。从发展的空间轴来看,低层次的扶贫产品并不具备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其车间加工点的建设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在地方政府的府际竞争视角下,出于运输和运营成本的考虑,入驻企业对于车间加工点的交通设施和政府的财政扶持具有较大的可选择性。

二、N市扶贫车间实施模式

近年来,N市坚持“政府引导扶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市场机制运作”的原则,积极打造扶贫车间,通过资金激励、政策保障等措施,鼓励企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截至2019年7月,N市已认定就业扶贫车间113个,吸纳劳动力就业10000余人,其中吸纳建档立卡劳动力就业人数1200余人。

(一)依托属地管理,发展多级车间

在属地管理制度下,地方政府利用手中掌握的“人、财、物、权”影响地方职能部门。N市依托属地管理体制,鼓励各县区结合实际,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差异,整合多种资金来源,设立县(区)—乡(镇)—村(屯)三级扶贫车间。以N市L县为例,该县在县级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10个40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形成园区扶贫工厂群体效益;同时,鼓励每个乡镇都有建设扶贫生产线;此外,要求60余个贫困村必须建设1个以上的扶贫车间。形成了三级地域对接三级扶贫车间的扶贫发展模式。

(二)创新经营模式,吸纳企业投资

N市在探索扶贫车间的运营模式时,采取了“企业+车间+农户”的新经营模式,企业负责业务运营,车间加工点负责带动组织贫困户,贫困户负责加工的生产活动。其中,车间加工点以村委干部或当地经济能人牵头建设,以带头人的形式发展车间,既符合熟人社会的发展方式,又带动了贫困户的长效脱贫。以N市Q村为例,该村通过引进某家居用品公司进驻,建立了扶贫衣架加工点,Q村通过向公司出租厂棚,每年可获得2.4万收入,与此同时,公司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留守妇女,带动就业20多人,月工资可达2000元以上,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提供了内生动力。

(三)整合政府资源,保障项目落实

N市在发展扶贫车间的过程中,积极发挥政府的力量,通過就业补贴、项目补助、车间选址、协助申报等方式为扶贫车间的建立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措施。第一,资金保障。N市出台系列扶贫车间扶持方案,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企业按照150元/人/月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此外园区单个项目补助最高达500万,对乡镇、村屯的扶贫车间也给予了10万~50万的资金扶持。第二,优化营商环境。首先每个车间的设立,由当地政府协助企业排查择优车间位置,优化建设布局;其次,主动对接企业,为企业创建扶贫车间提供便捷服务,对符合就业扶持政策的,积极协助企业收集申报材料,为企业提供扶贫车间创建咨询指导服务。第三,人员保障。针对扶贫车间用工需求,由县区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技能培训和招聘会,帮助企业提高用工素质,组织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到扶贫车间就业。

三、N市扶贫车间的实施路径与建议

(一)立足群众需求,灵活调整企业用工模式

N市在扶贫车间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贫困群众就近务工、无固定上下班和异地搬迁缺失增收途径的情况,提出厂房式、居家式、安置式发展模式,以计件工资制为主要报酬方式,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厂房式是指在人口较为集中的贫困村,设立车间加工点;居家式是指将生产订单送上门,贫困户自由支配时间,进行居家加工;“安置式”扶贫车间建在易地搬迁安置区,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保障安置群众的收入。

(二)加强政策扶持,以企业进驻提供发展平台

在基础设施方面,N市通过政府出资或鼓励企业筹资的形式对村集体闲置活动场所进行改造,同步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在招商主体方面,N市通过建立企业评审机制,壮大原有工厂,引进外来工厂和新建一批工厂的办法,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加工类企业入驻,支持农村主体创办扶贫车间。在招商政策方面,出台扶贫车间发展实施意见,为扶贫车间的发展提供场地租赁、税收减免、政府贴息贷款、配套技能培训等优惠政策,并安排专项扶持资金进行奖补。

(三)坚持扶贫导向,以产业发展带动长效脱贫

N市结合该地区域的扶贫实际情况,结合贫困村、贫困户的区域分布情况,在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人口聚集地区建立就业扶贫车间,将带动贫困人口就业作为扶贫车间认定的硬性指标,要求在扶贫车间就业贫困人口不能少于用工总数的50%。在发展类型方面,该地政府重点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操作技术水平低的企业,一方面,易于村民掌握加工技能,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方便企业对贫困村民进行管理。

四、N市扶贫车间实施评析

(一)紧抓企业评审制度,严把准入门槛

2018年12月,N市所属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扶贫车间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其中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评审制度要求,仅指出了规范的认证程序,而依据其认证程序,申请扶贫车间的企业也只需提供相应的文件材料即可,并不涉及项目可行性分析或者专家审批等程序,对于扶贫车间的成立缺乏科学的评审。

N市扶贫车间急需建立一个多部门联合形成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企业评审制度,在扶贫车间审核过程中,不应一味追求车间数量,应注重组织专家或者相关负责人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在车间的运行监管过程之中,可以通过建立居民定点联系人制度和定期的部门联合排查制度相结合;在车间的退出机制方面,一方面要从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划好红线,另一方面也要确保贫困人口的优先就业,要确保农民应发工资的正常发放。

(二)多种用工模式并行,注重社会资本积累

N市结合扶贫车间订单式加工的实际情况,针对农村村民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居家式就业扶贫车间和工厂式就业扶贫车间两种类型,既满足了部分农民传统的小农经济在家劳作的生活习惯,也满足了一些能接受工厂式劳动方式的农民的实际需要。在扶贫车间的管理过程中,应以扶贫创收为核心,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降低企业的盈利倾向,尽可能的启用当地的经济能人、政治能人、返乡大学生等本土化居民,积累企业的社会资本。

(三)打造地区品牌形象,鼓励本土创新

一味地为企业提供订单式的加工并不能促进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扶贫车间的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培育出符合本地的产品品牌,从而依托产品的品牌效应,开发上下游产业链。扶贫车间在实施的过程中应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特色工艺加工、文化旅游产品加工等产品,营造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气象。

参考文献:

[1]元林君.我国就业扶贫的实践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8(09).

[2]尹振东,聂辉华,桂林.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的选择: 政企关系的视角[J].世界经济文汇,2011(06).

[3]吴学安.扶贫车间成为摆设是形式主义在作祟[N].中国社会报,2019-09-02.

[4]何阳,汤志伟.扶贫车间可持续发展:企业性质转换与行为激励[J].地方治理研究,2019(04).

[5]本刊综合.《自治区扶贫办关于做好2019年扶贫培训和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解读[J].当代广西,2019(14).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文超 梁健德

上一篇:对法律的认识论文下一篇:化工环保材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