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城市设计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如何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共生理论的滨水景观设计概念,并针对现阶段滨水设计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景观城市设计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景观城市设计管理论文 篇1:

城市景观照明的管理与维护

摘要:城市景观照明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为了更好优化景观照明效果,注重切实做好管理和维护工作必不可少,要求围绕着各个关键点以及常见故障问题予以优化控制,由此保障城市景观照明系统的稳定运行。文章即重点围绕着城市景观照明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探讨了各个关键要点和策略,希望具备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城市景观照明;管理;维护

引言

在现阶段我国各个城市发展中,景观项目越来越受重视,为了促使城市景观可以在夜间发挥出理想的应用和观赏价值,注重合理构建照明系统极为必要,城市景观照明系统的运行效果直接和城市景观呈现挂钩,要求确保其具备理想稳定运行状态。城市景观照明系统的管理以及维护工作也就显得至关重要,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准确掌握各个管理关键点,围绕着整个过程进行精细化把关,同时切实做好后续长期维护工作,避免城市景观照明出现严重故障和缺陷。

一、城市景观照明管理要点

(一)规划设计管理

在城市景观照明管理中,前期规划设计环节应该作为管理要点和重点,确保城市景观照明系统的规划设计较为适宜合理,解决这一源头方面的不利影响和病害因素。因为城市景观照明系统的构建难度较大,尤其是面临着不同城市景观项目,更是需要匹配性布置照明灯具,以便促使相应照明系统可以实现对于城市景观的优化呈现,促使其具备更强视觉效果,表现出较强的艺术表现力。这也就需要城市景观照明规划设计工作人员能够全方位分析相应景观项目,明确其对于夜间照明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而也就可以通过合理布设照明灯具予以满足。在确保相应照明灯具位置得以确定后,再基于整个照明系统进行合理布线和优化安排,保障城市景观照明系统具备较为理想的运行效果。为了促使城市景观照明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得到理想管理,管理人员还需要注重引入运用一些先进技术手段,尤其是对于当前较为常用的建模软件,更是可以在该环节发挥积极作用,促使相应规划设计方案在该模型中更为立体直观呈现,便于发现其中存在的明显缺陷和隐患,进而予以及时调整和修复,为后续城市景观照明系统的优化运行创造理想前提条件。

(二)照明灯具应用管理

在城市景观照明管理中,照明灯具的选用同样也是关键环节,要求作为管理要点和重点,确保照明灯具可以在后续形成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在城市景观照明灯具的选用上来看,首先应该重点关注照明系统对于灯具选用提出的一些硬性要求,尤其是對于照明灯具的亮度以及色调,更是需要积极关注,保障其可以在后续应用中形成较为理想的视觉呈现效果,以此更好提升城市景观照明水平。在此基础上,为了促使城市景观照明灯具得以优化运用,管理人员还应该重点围绕着照明灯具的其它性能指标进行严格把关,比如照明灯具的耐久性就是关键参考指标,要求尽量确保相应照明灯具形成稳定长期运用效果,避免在后续容易出现严重损坏问题,降低维护检修难度。对于照明灯具在应用过程中的能耗损失问题同样也需要积极关注,要求尽量优选节能灯具,以此确保城市景观照明系统在后续长期运行过程中可以形成较为理想的节能效益,规避电力能源损耗。

(三)安装施工管理

在城市景观照明管理中,安装施工环节同样也不容忽视,管理人员应该直接参与整个城市景观照明项目安装施工全过程,对于各个安装施工要点予以严格把关,以此较好实现最终安装施工质量的保障,规避该环节遗留各类问题和缺陷。在城市景观照明项目安装施工中,要求优选施工人员,确保所有参与该项目的人员具备理想的胜任力,尤其是具体到各个不同岗位上,更是需要选择相匹配的技术人员,严禁出现滥竽充数问题。城市景观照明项目安装施工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规范执行,确保各个施工步骤都能够具备较高标准化水平,由此更好实现对于所有施工要素的优化运用,规避任何操作不当问题。对于城市景观照明项目安装施工管理工作的落实,管理人员除了要重点关注于所有灯具的标准化安装处理,还应该重点围绕着紧固件安装以及其它安装要素进行严格把关,保障最终形成的城市景观照明系统较为协调有序,可以有效实现对于最终整体照明效果的优化保障。对于城市景观照明系统中的电力线缆敷设,同样也应该予以严格把关,结合不同照明灯具的运行要求,合理布设电力线路,由此形成较为理想的供电效果。

(四)防护管理

在城市景观照明管理中,因为绝大部分照明灯具以及相关部件都是裸露在户外,如此也就容易受到损伤影响,难以形成较为理想的持久稳定运行效果,要求切实做好防护工作,这也应该作为管理重点和要点。对于城市景观照明系统中防护工作的开展,管理人员应该首先明确所有有待于防护的各个照明设施以及其它设施,进而针对不同要素设置相匹配的防护工具,避免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防护不到位问题。比如对于城市景观照明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灯具,在防护中就需要考虑到各个常见干扰和侵害因素,力求为照明灯具的运行创造理想条件。为了确保照明灯具的稳定运行,技术人员往往需要从散热处理、遮雨防水处理以及防碰撞处理等方面着手,确保照明灯具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切实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类不利危害因素。

二、城市景观照明维护要点

在城市景观照明系统长期运行中,确保前期构建无误后,往往还需要重点做好维护工作,以便及时解决照明系统运行中常见的各类故障问题,促使其可以持续发挥理想应用价值。为了达到较为理想的城市景观照明系统维护效果,往往需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城市景观照明维护工作的开展应该密切协同施工安装人员,尤其是对于一些全包项目,更是应该明确相应施工安装单位在后续维护中承担的责任,要求确保其能够根据前期合同规定,有序执行城市景观照明维护任务,为城市景观照明系统的运行保驾护航,避免在该方面出现较为明显的缺失和不重视问题。

其次,城市景观照明系统的定期检修应该落实到位,要求根据不同灯具以及其它构成部分的运用条件,制定适宜合理的检修周期,进而予以全面实时把关,分析相关要素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问题,进而予以及时调整和处理,确保城市景观照明系统得到优化稳定运行,避免任何异常问题出现恶化风险。当然,对于城市景观照明系统运行中出现的突发故障,同样也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处理,引入动态检修模式极为必要。

另外,城市景观照明系统的维护还需要借助于一些先进技术手段,比如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该环节,促使城市景观照明系统中出现的各类故障问题能够得到智能化分析和及时处理,进而也就可以有效实现故障影响的弱化,确保城市景观照明系统得以稳定可靠运行,同时还能够明显降低检修维护工作人员的压力。

三、结束语

城市景观照明系统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为了更好优化该系统的运行效果,要求重点把握好各个关键管理要点,确保城市景观照明系统具备较为理想的运行条件,进而再围绕着后续长期运行过程进行实时把关和动态控制,尽可能规避各类异常问题,维系其应有功能呈现。

参考文献

[1]吕丹娜.城市广场景观照明与亮化的艺术化设计[J].建筑结构,2021,51(18):160.

[2]林凯.浅析智能照明系统在城市景观亮化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1(17):209-211.

[3]于彦飞,陈也.城市景观灯光消防安全管理简析[J].今日消防,2021,6(08):1-4.

[4]周炳权.城市景观照明亮化设施的运营维护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1(04):12-13.

[5]赵浩之,陈俊喜,刘菊,徐华伟.城市景观照明质量评价和风险管控[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20,38(01):62-67.

作者:孙德胜

景观城市设计管理论文 篇2: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滨水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如何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共生理论的滨水景观设计概念,并针对现阶段滨水设计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共生理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对策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4.106

Key words: Symbiosis theory;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Countermeasures

1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概述

1.1 共生理论概述

共生是指不同种的动物通过相同的联系生活在一起,一般意义上来说,共生理论是指相应的共生单元指同一种环境下生存,形成的某种关系。共生的具体组成主要有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共生的环境是外部的要求,共生单元是共生单位,共生模式是共生的基本方式。

共生理论应用到规划设计中,主要有:共生体之间的共生需求。共生体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共生单位之间共同的生存目标,共生体之间产生的共生效应等。

1.2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中耀人的一部分,城市滨水景观主要为游人提供游憩与休闲的空间,在共生理论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最重要的是生态设计,城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圈,人类与各种动植物在此和谐共生,但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染较为严重,工业化发展较快,对动植物的栖息地造成了较大的侵占,使得城市中的动物数量逐年降低,生态环境的质量也逐年降低,为了建设生态型城市,资源指向性城市,我们将城市中原始的生态环境在滨水景观中得以还原,“靠水而居”这一生态观念被有效放大,人与动植物在滨水设计中和谐共生,另外,通过一些景观处理手法使滨水景观更加丰富多彩,最终完成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1]。

2 当今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村菜的问题

2.1 滨水设计缺乏理论指导

较好的景观设计,首先需有一套设计体系,中心立意,例如,在设计居住区景观使可考虑将各个空间根据交通串联起来,结合节点设计,最终定出总方案,在滨水设计中显然水是重点,在设计时也应充分挖掘水的特殊意义,通过水的连接,盘活整个设计。这是设计的具体思路,在当今滨水景观设计中,设计者没有对基地进行详细的调研,未对当地文化有深层次的挖掘,在设计中缺乏主题,缺少线索的指引,导致设计缺乏亮点。共生理论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理论,以生态设计为理论核心,但是现阶段的景观设计在具体的设计中会体现生态理论的内容,在整体设计上,并未使用一套完整的理论,共生的整体设计无法实现。景观设计较为零散,如,设计一处自然生态式的场地之后,又会有一段人工的广场,如此缺乏线索的指引,即缺乏整体的设计理念,导致设计的质量下降,设计缺乏理论引导。

2.2 相关设计人员缺乏创新意识

当今社会中,设计工作大多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具体设计时,往往思想较为保守,不想尝试新的设计内容,设计是双向的,高質量必然高投资,高投资必然高风险,部分设计单位为了得到稳定的利益,拒绝尝试较新颖的设计方式,仍然使用自身的设计方案,在设计时缺乏创新意识,另外,相关设计人员来自各个专业,但没有进行有效合理的工作分配,例如,有些景观设计人员来自于农学类专业,但并没有在植物种植方面对其重用,设计人员对相关的共生理论认识较差,在生态化设计的大背景下,国家极其重视对景观进行生态化设计,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与生态完美融合是现阶段景观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接连出台海绵城市的相关建设目标,景观共生理论的实践也是海绵城市建设实施的基础。但是相关设计人员对共生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融合共生理论进行相关的设计,更缺乏在共生理论基础上的创新设计,相关人员缺乏相关的创新意识是制约滨水景观发展的重要因素。

2.3 滨水设计缺乏有序的组织

滨水设计的进行需有序的组织,但在实际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流程,首先在前期的基地调研阶段,相关的设计者未进行全面的调研工作,对相关的水文,地形等方面调查较为粗糙,在具体的设计中,相关人员对景观东拼西凑,没有形成整体的主题,景观共生理念没有在设计中得以体现,设计的整体感较弱,滨水景观设计工作无法更好的进行。

2.4 滨水设计中模块化涉及严重

滨水景观设计中的模块化是时代的产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地提高,为了提高设计的速度,减少设计成本,提高设计收益,部分设计单位使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在具体设计时,通过对自己单位曾经设计过的相关内容与网络上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最终确定一套设计方案,这种设计方式可明显提高设计速度和设计收益。但是设计的过程明显的缺乏,理念更是无从谈起,景观设计中模块化严重,导致景观设计的质量明显降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无法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景观的功能性荡然无存,严重影响了滨水景观设计的成果。

3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优化对策

3.1 基于共生理论进行滨水景观设计

共生理论的设计基础在于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关键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对于滨水景观设计来说,生态设计主要包含水体的生态修复,当今阶段,水污染严重,城市的水系统严重受损,城市水不能使相关动物生存繁衍。进行水体的修复,首先完善城市地下水的循环系统,减少污水的排放,对于具体的治理方式,可以采用分段治理的方法,进行相关的设计。另外必须维持滨水景观生态系统的平衡,滨水景观不至是人的景观,也是自然动植物的景观,在设计时,可考虑引进野生动植物,鱼苗,鸟类等,对一些水生植物,如枫杨等进行引进,完善地下水系统,在保证水清澈的基础上加强水道的蓄水作用,与地下管道联系起来,体现海绵城市的设计要求。各种动植物在水边和谐相处,也是共生理念的体现。

完善海绵城市的设计体系,对国家的海绵城市建设标准仔细研读,理清地下的水处理系统,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利用,完善水资源设计责任体系,加强设计管理,将共生理念与海绵城市相关内容完美结合起来。

3.2 培养创新意识,进行创造性设计

设计的根本在于创新,设计是不能千篇一律的,每个设计都有自己的特点,就景观的地域性来说,北方的建设多为皇家园林风格,南方的设计则多为私家园林风格,各类设计风格迥异,景观的地域性差异较大,各类景观更加有各自的特点,滨水景观千千万,但不同的水体有着不同的景观处理方式,在具体的设计中,不能拘泥于一种设计方式或设计理念,必须敢于创新,找到新的设计方式.

基于共生的相关理念,我们也可进行创造性的景观设计,共生设计的根本在于人类与自然地和谐发展。基于相关的理论,我们可设计自然体驗区,喧嚣的城市导致人们缺乏对自然的体验。人类是动物进化演变后的结果,时间的沉淀铸就了人类,在设计时可考虑以时间为线索,从最原始的景观开始设计,逐步营造先进的城市景观,其中穿插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在理念的层次上完成相关的景观设计。

3.3 完善共生理论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流程

首先,对基地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生态设计是一项长久性的设计,其中需对现有的生态元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例如,对设计区的古树名木进行全面分析,对设计区的历史文化遗址进行记录,最终决定相关的拆除与保留,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还需进行生态文化的分析,研究基地的原始形态,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查找国内外生态设计的优秀案例,对其中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借鉴与模仿,吸取其中的精华部分加以利用[2]。

其次,必须有设计的主题,在进行设计时,相关工作必须围绕主题进行,如,具体设计时,水体或是一条设计的线索,整个设计沿水体进行,水就是设计的主题,是串联整个设计的线索,另外由于滨水设计多为带状设计,因此主要的通路或为现状的通路,在设计时,也可将道路最为串联全部景观的线索,对道路进行丰富的设计,保证两岸的景观具有较好的韵律感,道路可将景观的节点串联起来,在具体的设计中表现出开合变化,富有节奏感。

对于景观的节点处必须认真设计,例如,设计具有共生理念特点的生态体验区,在体验区内,人们可以感受到景观生态独特的魅力,具体设计首先加强流线引导,通过空间的微差变化吸引游人进入相关的体验区,在体验区内部利用原有的古树名木,通过其他植物或构筑物的指引,形成对景的景观效果,加强园内景观的渗透,巧妙利用临近景观进行借景设计,两景观的处理手法运用到实处,真正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效果,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充分挖掘与提取园内的原有历史文化元素,在具体设计时,融入相关的文化内容,例如,园区内有历史文化名人,历史文化故事等,在具体设计时,可通过设计雕塑,宣传栏等,对游园者进行历史文化科普,增加滨水设计中人文元素的注入,更好的体现共生的景观设计理念。

3.4 进行富有变化的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关键在于变化,滨水景观设计中虽然水型的变化有限,但可通过人为的设计,使水面具有曲折收放开合的特点,富有变化的水面设计得以实现,另外植物的设计也应富有变化性,如,在设计的具体过程中,将不同色彩的植物进行搭配组合,可体现空间的色彩美,将不同高度的植物组合,也可体现植物的错落感,同时对地形的设计也极为重要,可以设计主地形统领整个景观,周围通过微地形的变化实现有效的造景,结合植物,水系设计,基于共生理念,营造出完美的景观空间。

4 总结

共生理念的根本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共生理念背景下的景观设计必须是生态自然化的设计,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滨水景观设计出现了种种问题,共生理念下的优秀滨水景观设计更是少之又少,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基地的历史文化特点,对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有效的规划相应的流线,确定生态化的设计主题,融合景观的设计手法丰富景观空间,基于共生的理念,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滨水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罗茜.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路毅.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7.

[3]程晓陶. 城市型水灾害及其综合治水方略[J].灾害学. 2010,(S1):10-15.

[4]吕娟.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初探[J].中国水利. 2009,(05):54-55.

作者简介:孟建军(1974-),男,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及滨水景观研究设计。

作者:孟建军

景观城市设计管理论文 篇3:

浅谈城市中轴线的功能与意义

[摘 要]城市中轴线既是城市精神的象征,也是城市靓丽的景观带和重要的休闲空间,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生活品质。通过城市中轴线的规划和建设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意义重大。

[关键词]城市中轴线 城市规划 生活品质 休闲空间

一、城市中轴线是城市靓丽的景观带

中国的城镇化是人类城市建设史上空前绝后的人口和城市化运动。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高速的发展,现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基本上停止了,而中国还需要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经济全球化对城市的生存、竞争和未来的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想在世界城市网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进行城市的经营、地域化的营销,通过城市的硬件和软件的改造,提升城市质量。

城市中轴线的规划建设有一个目标就是健康休闲,以休闲文化为代表的休闲城区作为提升城市发展的目标。中轴线的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城市的文化。一个城市有自己的个性和文化,但要通过物质空间载体将它体现出来。对于现代城市,人们谈得最多的是宜居、生态和市民的幸福指数。通过中轴线的建设,不仅仅是让人看到城市宏大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要展现适于生存和幸福的城市。城市中轴线是城市客厅,重要的建筑一般会放在中轴线上,城市的公园、绿地等都会集中在这些地方,经过历史和时间的沉淀后,将会成为城市最有文化价值、最有历史价值的地方。

说一个城市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文化竞争的最高标准就是城市的艺术品位。我们在评价城市中轴线标准的时候有两个标准,一个是量化标准,通过各种各样的指标,确定绿地率、密度等;更重要的是非量化标准,看它建好了以后是不是充满活力的、舒适的空间。城市中轴线的规划设计管理往往是特殊控制区,也就是说不能用城市一般的管理思路、标准和方法进行管理所有的指标和间距都要特殊的设计和处理。

每一个城市的中轴线区域往往既是一个城市最宜居片区,又是极具竞争力的中央商务区。中轴线不但可以提升城市品质,体现城市的个性与文化,也反映在沿线物业的升值预期上。

二、城市中轴线是城市重要的休闲空间

当今社會五彩缤纷,一个城市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要有巨大的创新力量和文化实力。现代城市在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聚集自己的文化能量,特别是休闲文化应为我们所关注,它能为城市的发展增添越来越多的魅力。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休闲已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也是城市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城市良性发展的必需。

休闲空间在20世纪初已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在它成为了衡量一个地区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准。休闲空间是人们进行休闲的主要场所,在其中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休闲项目。城市休闲空间是城市记忆的场所,应反映城市的文化特征和休闲作为大众文化类型的特征。它一般包括城市街道、广场、公园、绿地、滨水区以及各种特色建筑物等,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一个场所,它对大众开放,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的休闲需求。城市中轴线是城市中集商业、娱乐、休闲、饮食、住宿等各种设施于一体的空间区域,既能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商务、购物等各种服务,同时也是人们进行休闲的好场所。

城市中轴线是一个城市旅游、休闲、商务、购物的中心。它可以供人们进行自发性或社会性的游憩活动,也可以为旅游者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提供服务。作为一个城市的休闲空间,城市中轴线应包括标志性建筑、广场、公园、雕塑、文化艺术场所、商业游憩区、历史街区和遗迹、体育健身场所、绿地、滨水区等。城市中轴线应有中央商务区(CBD)和中央游憩商业区(RBD)。城市中央游憩商业区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在城市内部逐渐演化出来的一种新的功能区,其功能主要集中在首先满足旅游者饮食、住宿、交通及获取相关的信息,还应为旅游者提供购物、娱乐、休闲、观赏、体验和保健等多方面的功能。它一般包括特色购物步行街、大型购物中心、城市历史古迹、新城文化旅游等。

城市中轴线的休闲设施和服务主要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性休闲产品和服务,政府提供的公共性休闲产品主要有公园、广场、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艺术馆、活动中心、购物美食、城市标志建筑等。这些公共性休闲产品除了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非价格性和生产的规模性之外,还具有拥挤性特点,也就是说,在人们休闲时存在一个拥挤点,在未超过拥挤点之前,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为零,并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的效用;而超过拥挤点以后新增加的消费者的边际成本开始上升,当达到休闲容量的绝对界限以后就会趋于无穷。

城市中轴线休闲景观是天、地、人的融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观功能不仅是视觉审美,更是一种休闲的物质载体。景观不仅好看,而且好玩。景观的休闲娱乐及其物质载体功能在城市中轴线上体现得很突出。城市中轴线的休闲性往往通过景观表现出来。城市中轴线景观不仅要有直观性强的静态景观,而且必须注入动态元素,如游乐广场、灯光、喷泉、动漫等。城市中轴线景观设计要以人为本,休闲产品既要满足人们生理层次的需要,更要满足人们心理层次的需要,使人的精神能够充分舒展,也就是要通过休闲设施和活动达到人们生理和精神的双重再生和发展。对于城市中轴线的景观设计,除了注重自然生态系统之外,更需要重视的是人文生态概念,要使城市中轴线景域内各种人文资源的生态关系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状态,既不超负荷也不供应不足。城市中轴线可以提供休闲观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都市购物、休闲餐饮、媒体传播等城市休闲场所和设施,因而城市中轴线是城市市民和外来旅游者重要的一个休闲空间。

三、城市中轴线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生活品质

生活品质是指人们日常生活的品位和质量,主要包括经济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等。舒适是最重要的品质内容,舒适生活是人们最关心的生活品质内容。舒适的含义很丰富,除了拥有居住的权利、抱拥山水之外,更要契合人们的生活状态。我们不仅提供物质的外壳,更提供无限的生活方式。房屋是人类生活的背景场所,是人生悲喜剧的舞台,这个看似空洞的物件里蕴涵着丰富的人性和人情。居住是中国人最关心的生活话题之一。我们现在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安居,我们更关心的是自己是否住得舒适,住得自在,住得惬意。从安居到舒适居住,完成了生活品质的最初升华。居住的舒适度是生活品质中最重要的品质标签。舒适居住是城市生活的最佳品质。建筑的品质体现的只是外在的城市形象,而真正居住其中,人们才会对生活品质有切肤的了解。从安居到舒适居住,人们的生活需求会随之升华到第二阶段:从对于基本生活的渴求到对于精神生活的追逐。有屋居,未必有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对于备受各种压力困扰的都市人,休闲成为了追求生活品质的自然需求和解决之途。事实上,休闲生活从来就是城市历史和文化赋予人们的最好礼物。休闲是城市生活品质的标本。从自然与人文资源来看,具有休闲气质的城市能够将休闲景观与城市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丰富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城市需要发展与休闲相关的房产、餐饮、服饰、健身、动漫、艺术品收藏、新闻传媒、出版、网络等产业,也需要推广和普及现代休闲理念,让“休闲改变人类生活”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还应该将城市休闲与城市生活品质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市民更聪明更健康地休闲。能否打造“生活品质之城”,主要是看市民是否真正享受城市的生活品质,是否拥有相应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当然,城市人应该从容随性,不张不弛,注重品质,善于休闲,找到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并将休闲与工作、兴趣结合在一起。当意识到舒适生活和休闲生活的重要性之后,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的衍变。只有从生活理念上真正意识到生活品质对于人生的意义,才会感觉到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生活品质没有模式,但它一定会让你学会如何享受人生。

人类聚居在城市中是为了生活,而留在城市不走则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休闲生活是吸引人们留在城市生活的重要因素。休闲生活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一个城市生活品位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发展史上,城市生活品位与休闲文化活动、休闲生活密切相关。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城市的活形象在于它的休闲文化、休闲生活方式。城市名片是城市多元文化融合中的个性,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城市财富和竞争力的制高点。

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的特色要求越来越高,特色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一种崭新追求。特色城市建设是站在全球的角度,以世界的眼光谋划城市发展的重大举措。一个城市越有特色、越有品位,就越有吸引力和知名度,从而也就越有可能在城市与城市竞争中打造城市品牌和率先赢得发展先机。城市个性是城市外部面貌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是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有机统一。树立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在融合多元文化中凸显自己的个性,提高城市品位。城市的个性、品位和文化内涵体现着一个城市独特的风格与魅力。一个城市良好的市政建设、先进的文化设施、优越的人居环境是其必备的硬件与形象,而独特的文化个性、文化风格、文化品位则是其不可或缺的软件与灵魂。随着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居住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特色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品位的城市有着巨大的张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对于优化城市的经济环境、投资环境、商业环境、人才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被称为“凝固的交响乐”的城市建筑见证了城市文化的变迁。城市中轴线被称为“城市的客厅”,它是营造浓厚城市文化气氛的舞台。它在满足人们公共活动需求的同时,体现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追求。

满足休闲需求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是城市功能的、品质的提升、品牌的创造、以人为本的体现。在城市生活中,根本的是创造好的生活环境,形成浓郁的休闲氛围。城市休闲功能的强化是城市生活品质提高的客观要求。城市休闲化体现着城市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高质量的城市休闲能有效地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休闲让城市更加美好,让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不断地提升。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休闲。城市是休闲主体的活动地、休闲经济的发展地、休闲文化的培育地。城市与休闲结合得越好,越有利于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现在,休闲已经浸润到了社会和文化的各个领域,它是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力量,对每个人的幸福、福利和生活满意度都有巨大的影响。我们已经把生活中的休闲当成提高和拓展生活品质的一种途径。休闲体验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休闲领域的专业人士志在促进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帮助人们营造幸福,通过休闲最大限度地提升生活满意度的水平和人们的生活品质。生活满意度是个体针对自身舒适、幸福程度或生活品质的一种感觉。幸福感、精神状态、心理舒适度、生活变化等都是我们体验生活品质的指标。休闲行为是决定生活品质和心理舒适程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参与休闲与生活满意度、生活品质的提升是正相关的关系。压力的释放、情绪上的舒缓、令人愉悦的社会交往、成就感以及生活满意度与社会幸福密切相关。休闲对个人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并能使人更乐观地生活。休闲给人们带来的益处包括个人完善与发展、建立社会联系纽带、生理或心理治疗作用、保持精神或身体健康、满足刺激、自由独立以及思乡怀旧等需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休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和生活品质。

通过城市中轴线的规划和建设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意义重大。在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指引下,一个城市将会逐渐走向有着独特文化神韵、现代生活品质的休闲城市,矗立于世界城市之林,并焕发自己特有的魅力。

作者简介:许昕(1991—),男,浙江人,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物理学专业2010级本科生。

作者:许昕

上一篇:测绘工程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