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20战略

2022-09-21

第一篇:健康中国2020战略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解读

慢性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杀手。卫生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08年全球有5700万人死于慢性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63%,预计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5%。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也快速上升,目前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

2.6亿人,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

2012年8月17日,卫生部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构建了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卫生发展综合目标体系,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测量的10个具体目标和95个分目标。

10个具体目标是:

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3‰,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20/10万,减少地区间健康状况的差距。

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减少居民疾病经济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遏止、扭转和减少慢性病的蔓延和健康危害。

强化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降低感染性疾病危害。

加强监测与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依靠科技进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重点前移、转化整合战略。

继承创新中医药,发挥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在保障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发展健康产业,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

履行政府职责,加大健康投入,到2020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6.5%~7%,保障“健康中国2020”战略目标实现。

在2012年8月17日开幕的“2012中国卫生论坛”上,卫生部陈竺部长代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编委会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2008年,为积极应对我国主要健康问题和挑战,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科学总结建国60年来我国卫生改革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启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该研究历时3年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韩启德和桑国卫副委员长领衔,公共政策、药物政策、公共卫生、科技支撑、医学模式转换以及中医学等6个研究组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系统深入研究了对推动卫生改革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取得了一批富有理论创见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

究编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卫生改革发展理论体系,更有力推动了卫生改革发展实践。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包括总报告以及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研究、药物政策研究、公共卫生研究、科技支撑与领域前沿研究、医学模式转换与医疗体系完善研究以及中医学研究等6个分报告。总报告主要阐述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提出了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行动计划以及政策措施等。

陈竺部长指出,开展“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探索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道路的必要举措,是准确把握时代对卫生事业的新要求,科学研判和积极应对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势,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前提。“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把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体系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为实现卫生事业发展和国民健康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抓手,对科学制订我国中长期卫生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意义重大。

陈竺部长强调,要充分吸收“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的成果,以《“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的出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卫生事业发展中长期战略的研究工作。要树立全局观念,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立足中国国情,更加注重卫生发展的总体效益;要以增进健康为中心,更加重视转变服务模式;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更加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体系。

陈竺部长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把“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成果纳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积极投身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新局面。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解读

一、“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思想的具体涵义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健康中国”战略是一项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卫生改革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项需求牵引型的国民健康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思想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在国民健康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卫生系统探索中国特色卫生改革发展道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卫生战线对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健康公平,实现社会经济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公共政策为落脚点,以重大专项、重大工程为切入点的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有利于全面改善国民健康,确保医改成果为人民共享,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二、“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对卫生事业发展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有怎样的考虑?

关于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卫生事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强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以全面促进人民健康,提高健康的公平性,实现社会经济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预防为主”,实现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以公共政策、科技进步、中西医结合、重大行动为切入点,着力解决长期(或长远)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和健康问题;实施综合治理,有机协调部门职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应对卫生挑战,实现“健康中国,多方共建,全民共享”。

关于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卫生事业发展要坚持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坚持把“人人健康”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二是坚持公平效率统一,注重政府责任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增强卫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四是坚持预防为主,适应并推动医学模式转变。

三、“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到2020年,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具体包括哪些目标?

为实现卫生事业与国民健康的发展目标,“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构建了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卫生发展综合目标体系,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测量的10个具体目标和95个分目标。这些目标涵盖了保护和促进国民健康的服务体系及其支撑保障条件,是监测和评估国民健康状况、有效调控卫生事业运行的重要依据。

10个具体目标是: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3‰,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20/10万,减少地区间健康状况的差距;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减少居民疾病经济风险;控制危险因素,遏止、扭转和减少慢性病的蔓延和健康危害;强化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降低感染性疾病危害;加强监测与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依靠科技进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重点前移、转化整合战略;继承创新中医药,发挥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在保障国民健康中的作用;发展健康产业,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履行政府职责,加大健康投入,到2020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6.5%~7%,保障“健康中国2020”战略目标实现。

四、“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依据危害的严重性、影响的广泛性、明确的干预措施、公平性及前瞻性的原则,筛选出了针对重点人群、重大疾病及可控健康危险因素的三类优先领域,并进一步提出了分别针对上述三类优先领域以及实现“病有所医”可采取的21项行动计划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包括针对重点人群的母婴健康行动计划、改善贫困地区人群健康行动计划、职业健康行动计划;针对重大疾病的重点传染病控制行动计划、重点慢性病防控行动计划、伤害监测和干预行动计划;针对健康危险因素的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计划、减少烟草危害行动计划;促进卫生发展,实现“病有所医”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卫生人力资源建设行动计划、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行动计划、促进合理用药行动计划、保障医疗安全行动计划、提高医疗卫生服务

效率行动计划、公共安全和卫生应急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计划、国家健康信息系统行动计划、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行动计划、发展健康产业行动计划。

五、为保障各项指标的实现,“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在政策措施方面提出了哪些建议?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了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8项政策措施。一是建立促进国民健康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医疗保障与服务统筹一体化的“大卫生”行政管理体制;二是健全法律支撑体系,依法行政;三是适应国民健康需要,转变卫生事业发展模式,从注重疾病诊疗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实现关口前移;四是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投入政策与机制,通过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和社会统筹,将个人现金卫生支出降低到30%以内;五是统筹保障制度发展,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补偿比例,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统

一、管理统一;六是实施“人才强卫”战略,提高卫生人力素质;七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优势,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八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

卫生部:国内83%成年人从不锻炼身体

2012-08-18 09:06:56 来源: 北京晨报(北京) 有6692人参与 14(14)核心提示:8月17日,卫生部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全国83.8%成年人从不参加业余锻炼,其中城市为73.2%,仅有11.9%的居民经常锻炼,他们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至少10分钟。不锻炼身体的民众多将时间消耗在阅读、看电视、上网等静态行为。

尽管前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有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但仍有八成国人不热衷锻炼,患病人数也呈上升趋势,从而导致疾病的经济负担沉重,增速甚至超过了GDP。昨天,卫生部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报告提出,15年间,我国的患病人次数增加了20%,成年人中有八成人从不锻炼身体。

患病人次数15年增20%

报告指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医疗机构数量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但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卫生经费投入不足,优质医疗资源严重缺乏是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医疗资源缺乏的同时,患病人数却在不停增长。根据统计,我国的年患病人次数由1993年的43.6亿增加到2008年的52.5亿,15年间增加了20%。

患病人数的增加带来的结果是沉重的经济负担。根据第三次国际卫生服务调查等研究测算,2005年我国疾病总的经济负担为23968亿元,而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83218亿元,疾病经济负担相当于GDP的13.1%。与1999年相比,2005年疾病经济负担增加了6.5倍,同期GDP则只增加了4.2倍。

报告显示,2005年居民前十位死因分别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伤害、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内分泌代谢病、泌尿生殖系病、围生期疾病。这十种疾病合计占死亡构成的94.35%。其中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伤害死亡情况,死因顺序明显前提。

看电视上网损害健康

锻炼身体的意识在我国显然远远不够。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83.8%从不参加业余锻炼,其中城市为73.2%,而且这一数字低于2002年的78.4%。仅有11.9%的居民经常锻炼,他们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至少10分钟。

锻炼的时间用到哪儿了呢?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平均每日有4.6小时用于阅读、看电视、使用电脑等静态行为,18-29岁静坐行为时间最长5.4小时,并随年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

缺乏运动和锻炼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与经常运动和锻炼的健康男性相比,缺少运动和锻炼的男子死亡的危险要高出2-3倍,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要高出3-5倍。可以说,缺乏运动和锻炼对健康的危害不亚于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以及吸烟。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 责任编辑:NN08

1-----------------

戴秉国:中国算不上体育强国在许多领域存差距

7月27日电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政府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26日前往伦敦奥运村看望参加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他在讲话中指出,现在,中国算得上是一个体育大国了,但还算不上是体育强国。我们在许多领域还与一些体育强国存在差距。

如下是讲话全文:

中国政府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在看望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的讲话

(2012年7月26日,伦敦)

同志们:

非常高兴在奥运村与大家见面。首先,我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托,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表示亲切慰问和良好祝愿!希望你们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不负重托、顽强拼搏、勇创佳绩、为国争光!

同志们,

奥运会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体育赛事,它既是一次全球体育盛会,也是一个世界人民交流的平台,更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舞台。80年前,中国还积贫积弱,首次参加奥运比赛时,代表团仅有一名成员。这位"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在茫茫大海上颠簸了25天才抵达当年奥运举办地洛杉矶,比赛结束后身无分文,在当地华侨的捐赠下才凑齐回国路费。我们常说弱国无外交,也可以说,弱国无体育啊。

如今,我国派出了由621人组成的体育代表团,阵容强大、举世瞩目。抚今追昔,中华民族经过近百年不屈不挠的奋斗,国家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综合实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我想大家一定为能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而自豪,为国家的日益发展强大而骄傲。

出席此次伦敦奥运会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四年前,我们在北京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圆了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金牌总数第一,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扬了中华国威。伦敦奥运会是北京奥运会后首次举办的奥运会。作为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和上届东道主,我们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奥运会是个竞技场,也是一个大家庭,彼此要相互帮助。当年我们举办北京奥运会,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这一点我们要永远铭记在心。今天人家办奥运,我们也积极参与,鼎力支持。

现在,我们国家发展了,在国际上影响大了,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我们算得上是一个体育大国了,但还算不上是体育强国。我们在许多领域还与一些体育强国存在差距。我们要虚心向其它国家学习,不断提高我们的运动水平。体育比赛总有输赢,希望你们放松心态,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胜不骄、败不馁。

同志们,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你们既是运动员,也是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希望你们不仅在赛场内顽强拼搏,也在赛场外展示中国人民自信、开放、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增强我国的亲和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我们中国人既要让人觉得可敬,也要让人感到可亲。

今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在本届奥运会上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你们远离祖国,身处海外,祖国人民时刻挂念着你们。希望大家注意冷暖,保重身体。有什么困难和需要随时提出来,使馆就是你们的家,祖国就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最后,再次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第二篇:《“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解读

一、“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思想的具体涵义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健康中国”战略是一项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卫生改革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项需求牵引型的国民健康发展战略。 “健康中国”战略思想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在国民健康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卫生系统探索中国特色卫生改革发展道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卫生战线对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健康公平,实现社会经济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公共政策为落脚点,以重大专项、重大工程为切入点的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有利于全面改善国民健康,确保医改成果为人民共享,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二、“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对卫生事业发展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有怎样的考虑?

关于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卫生事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强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以全面促进人民健康,提高健康的公平性,实现社会经济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预防为主”,实现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以公共政策、科技进步、中西医结合、重大行动为切入点,着力解决长期(或长远)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和健康问题;实施综合治理,有机协调部门职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应对卫生挑战,实现“健康中国,多方共建,全民共享”。

关于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卫生事业发展要坚持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坚持把“人人健康”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二是坚持公平效率统一,注重政府责任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增强卫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四是坚持预防为主,适应并推动医学模式转变。

三、“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到2020年,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具体包括哪些目标?

为实现卫生事业与国民健康的发展目标,“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构建了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卫生发展综合目标体系,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测量的10个具体目标和95个分目标。这些目标涵盖了保护和促进国民健康的服务体系及其支撑保障条件,是监测和评估国民健康状况、有效调控卫生事业运行的重要依据。

10个具体目标是: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3‰,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20/10万,减少地区间健康状况的差距;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减少居民疾病经济风险;控制危险因素,遏止、扭转和减少慢性病的蔓延和健康危害;强化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降低感染性疾病危害;加强监测与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依靠科技进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重点前移、转化整合战略;继承创新中医药,发挥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在保障国民健康中的作用;发展健康产业,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履行政府职责,加大健康投入,到2020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6.5%~7%,保障“健康中国2020” 战略目标实现。

四、“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依据危害的严重性、影响的广泛性、明确的干预措施、公平性及前瞻性的原则,筛选出了针对重点人群、重大疾病及可控健康危险因素的三类优先领域,并进一步提出了分别针对上述三类优先领域以及实现“病有所医”可采取的21项行动计划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包括针对重点人群的母婴健康行动计划、改善贫困地区人群健康行动计划、职业健康行动计划;针对重大疾病的重点传染病控制行动计划、重点慢性病防控行动计划、伤害

监测和干预行动计划;针对健康危险因素的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计划、减少烟草危害行动计划;促进卫生发展,实现“病有所医”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卫生人力资源建设行动计划、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行动计划、促进合理用药行动计划、保障医疗安全行动计划、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行动计划、公共安全和卫生应急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计划、国家健康信息系统行动计划、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行动计划、发展健康产业行动计划。

五、为保障各项指标的实现,“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在政策措施方面提出了哪些建议?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了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8项政策措施。一是建立促进国民健康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医疗保障与服务统筹一体化的“大卫生”行政管理体制;二是健全法律支撑体系,依法行政;三是适应国民健康需要,转变卫生事业发展模式,从注重疾病诊疗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实现关口前移;四是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投入政策与机制,通过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和社会统筹,将个人现金卫生支出降低到30%以内;五是统筹保障制度发展,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补偿比例,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统

一、管理统一;六是实施“人才强卫”战略,提高卫生人力素质;七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优势,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八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三篇:陈竺部长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研讨会上作专题报告

陈竺部长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研讨会上作专题报告

时间:2010-06-08 10:03:10

陈竺: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思考与实践

2009-4-20

卫生部部长、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组委会主席 陈竺

4月18日下午,“全民健康2020战略”研讨会在上海西郊宾馆举行。卫生部部长、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组委会主席陈竺,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兼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徐建光,中国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彦峰,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陈春明分别在研讨会上发言。

作为2009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的主要活动之一,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目前已在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个计划单列市启动。陈竺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研讨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据悉,根据活动计划,今年年底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00%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陈竺说,行动计划的目标明确: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能力;创造长期可持续的支持性环境;控制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流行;降低与不合理膳食、身体活动不足有关的慢性病的发病。例如,到2015年,人均每日使用钠盐摄入量从目前的12克降至10克,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比例达到35%,35岁以上成人每年血压测量率和每年血糖检测率达到60%。到2020年,人均每日食用钠盐摄入量降至8克,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比例达到40%,35岁以上成人每年血压测量率和每年血糖检测率达到80%。

陈竺表示,实现上述目标要进行许多工作:在学校、社区、工作场所等开展一系列行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体机能和素质,促进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控制烟草使用;创造政策支持性环境,如推广工间操制度;倡导多部门参与与合作,支持和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饮业生产和加工有利于促进健康食品,规划部门、体育部门和学校创造有利于大众进行锻炼的安全便利条件和设施;普及健康膳食、身体活动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支持、鼓励和培养人们自主监测体重、腰围、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意识、行为和能力,提高人群相关指标知晓率;解决和媒体合作的问题,共同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解决有待研究的技能和发展相关工具。

据了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最大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不健康的饮食、身体活动不足和吸烟是导致慢性病的重要行为危险因素。

健康中国2020相关资料:

“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背景

总体来说,它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个是战略研究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依靠我们专家的聪明才智,由专家来组织深度的调研。

第二个阶段是规划的制定,是在战略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政府部门为主,由专家来咨询和评估建立一个可操作性工作方案,为了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卫生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为卫生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需要着手制定一项中长期的国民健康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历史机遇,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国民健康行动计划,大幅度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为此,卫生部从去年8月开始酝酿制定和实施健康中国2020的战略规划。现在,还是处在专家的战略研究的阶段,今天向大家汇报的是基于专家辛勤工作的我自己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定义

韩启德委员长作为我们专家组的总负责人对健康中国2020有这样一个定义:(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国家层面的卫生发展中长期规划,是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战略。这个目标虽然是就2020年提出的,但是我们认为必须有一个分步走的战略步骤。所以,现在提出分三步走,最终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这个目标一个关键问题,是从政策层面缩小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健康不平等现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卫生服务利用和均等化,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我为什么提到不平等呢?因为我们专家显示的资料来看,贵州省人均死亡寿命值,与我们东部的一些省份相比差了十年,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缩小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健康水平的差距。

“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意义

第一,这个规划的制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把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提高全面健康水平作为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目标,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应制定和实施健康中国2020的战略规划,也就是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入研究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主要危险因素,确定切实可行的重大公共医疗卫生行动计划,以健康促小康,以小康保健康,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同时,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有利于推动医学科技进步,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我们在讲这句话的时候,还不知道我有这个机会能够在健康产业这个论坛上讲话,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因此,制定和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是贯彻落实全民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重要举措。

第二,制定这个中长远规划是解决我国当前和长远健康问题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居民健康仍面临严峻形势,卫生发展社会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流行病仍比较严重。传染病我只举一个例子,结核病患者人数超过450万,占全世界患病人数的四分之一,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有200万。而且,特别令人担忧的是,最近,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认为在中国耐药的结核病可能是世界上最多的,我想在座的很多肺科医生、传染科医生一定是非常关心这件事情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疾患患病人数持续上升。最近统计,清晰的表明慢性病致死的人数已经占到全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以上,所以,有一段时间我们的宣传有一点偏颇,特别是上市以后,讲到公共卫生,讲到疾病,讲到防控,就是讲传染病,实际上慢性病更加重要。所以,这是疾病的威胁。第二是经济社会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人口总量持续增长,老龄化进行加快,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9%,这样就对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发达国家出现过的很多问题,在我们国家也会出现,工业化、城镇化和流动人口、环境污染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对疾病防治提出了新要求。第三是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与群众健康需求之间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还不健全,难以有效控制重大疾病的影响,包括我们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体系,包括诚信体系这个词。形势严峻,卫生资源不均衡,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社区卫生资源不足,人才短缺,服务能力不强,医疗保障体系存在覆盖面有限,保障水平低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制定这个中长远计划还是我们国家长远健康的必然要求。

第三,国内外经验证明制定和实施国家卫生战略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行之有效的办法。实际上,在我们国家建国以后,在政府组织的全社会参与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就取得过巨大成果,在不到20年时间里,使人均的寿命从原来的35岁达到60岁以上。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如今天的,但是,有一个好的国家卫生战略。国际上,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均对国民健康的长期发展战略的做了系统的研究,制定和实施了各自的国民健康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使这些国家国民健康不断得到改善,美国的最近几次评估的结果就是很好的证明。

我们认为制定和实施健康中国2020规划十分必要,应该行动起来,早日实现这个战略规划。目前,在我国实施健康中国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刚才我讲到十七大提到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这个基本的论断,所以,强烈的政治意愿已经在那里,经济发展的水平,社会各界的呼声,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这些都是制定这个规划的重要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医学教育和科技蓬勃发展,医学人才队伍迅速扩大,加之多年来的工作积累和经验积累,这是重要的技术基础和工作基础。

“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主要内容

它是一个全面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国家卫生发展战略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卫生行动纲领,是政府管理和社会参与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总路线图,也是国民健康水平的检测器,战略规划的基本方向应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优先领域,促进健康的行动计划和重大专项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支撑体系和实施与评价。

这里重点介绍战略目标,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10年,建立起基本的医疗卫生框架,这是我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首先要达到的目标。在卫生事业方面,要实现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各项任务,有了这两方面的保障,中国进入了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行列,否则,我作为一个卫生部长,有时候到国际上也觉得很难堪,评卫生公正性,把我们这样一个国家评到倒数第几位,这个事情是不能接受的。

第二步,到2015年,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居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我们现在人均寿命值已经达到73岁,已经很不错啦,相比于印度67岁,应该说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发展中国家有比我们做的更好的,就举一个国家,古巴,已经达到了78岁,所以,我们要努力工作。

第三步,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卫生服务利用的均等化,大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在此基础上,战略将以十年为周期,持续制定,长期发展。指导思想就不多说啦。这里就基本原则再谈一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合作,协调配合。卫生,特别是大卫生,绝对不是卫生部一家的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加强基层,这些话在今年防控手足口病,特别是近期处理三鹿牌奶粉事件中越来越体会到它的重要性,如果重心不能下沉,很多工作不仅完成不好,还有可能酿成大错,依靠科技,注重人才,依法管理,科学决策,统筹兼顾,科学实施。

“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优先领域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以上方面,确定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优先领域。

一是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是什么?传染病、非传染性慢性疾病,这些大家都很明白,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国家处在特定的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很多健康和疾病问题,它甚至是与诚信联系在一起的。

二是危害居民的主要危险因素。

三是主要危害因素和健康问题的可干预性。

四是干预性的成本效果。

五是相关国际承诺。

从专家初步的研究看来,优先领域应该包括艾滋病、结核、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控制,妇幼卫生,刚才谈到的西部一些省与东部一些省寿命值的差距,加强妇幼卫生,减少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就是缩小这种差距的最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精神疾患和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产业发展、灾害医学等这是优先领域。

“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行动计划

在确定优先领域的基础上,针对各个优先领域选择主要项目,有针对性的制定重大公共医疗卫生行动计划,从当前形式看,应该围绕群体健康促进的要求,制定一些综合性的行动计划,这些行动计划,既要能真正体现当前和今后十几年的一些重点问题,又能组织各方面的参与,比如,这不是最后确定的,这是专家提出来的:

一、食品、药品安全行动;

二、全民计划免疫行动;特别是像乙肝这一类的疫苗可预防疾病,不仅新生儿需要接种,而且适宜的人群也要扩展接种;

三、重大疾病防治性;

四、某一保健行动,今年年初,温总理的报告工作已经提出从今年年初要实施中西(部地区)农村孕妇住院分娩政策;

五、全民控烟行动;

六、农村和基层实用性人才建设行动;

七、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包括智力开发、全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和改善饮食等;

八、振兴中医药行动。这些是初步提出的行动,但是不是纸上的,举一个例子,食品与药品安全行动。

“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卫生体系与支撑体系

刚才讲过的医改就是要把体系建立起来,四大体系。

支撑体系,我们已将体制支撑、投入支撑、科技支撑、人才支撑、文化支撑、国际合作支撑、幸福支撑和法律支撑等列入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的八项支撑措施。需要说明的是卫生体系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一定要协调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系。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我们工作的重心,是我们最主要的问题,我们认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为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提供政策依据和体制支撑;同时,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又将有效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两者是相辅相承的,目标是一致的。

“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实施和评价

一个好的战略的实施,必须按照现代科学管理的基本管理和规范实施的基本要求建立政权规划实施机制和管理办法,以及规划实施的评价制度,建立起协调机制,定期开采、监督监测,确保战略规划的科学实施,保证战略的实现。

陈竺部长《健康中国2020战略》主题报告内容

发布日期:2009-12-01 浏览量:23419 【字体:大 中 小】

在近日召开的第5届健康产业论坛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做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主题报告。

“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背景

现在,我想向大家报告一下关于致力和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的有关工作:这项工作还在进行当中,总体来说,它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个是战略研究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依靠我们专家的聪明才智,由专家来组织深度的调研。

第二个阶段是规划的制定,是在战略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政府部门为主,由专家来咨询和评估建立一个可操作性工作方案,为了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卫生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为卫生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需要着手制定一项中长期的国民健康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历史机遇,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国民健康行动计划,大幅度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为此,卫生部从去年8月开始酝酿制定和实施健康中国2020的战略规划。现在,还是处在专家的战略研究的阶段,今天向大家汇报的是基于专家辛勤工作的我自己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定义

韩启德委员长作为我们专家组的总负责人对健康中国2020有这样一个定义:(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国家层面的卫生发展中长期规划,是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战略。这个目标虽然是就2020年提出的,但是我们认为必须有一个分步走的战略步骤。所以,现在提出分三步走,最终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这个目标一个关键问题,是从政策层面缩小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健康不平等现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卫生服务利用和均等化,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我为什么提到不平等呢?因为我们专家显示的资料来看,贵州省人均死亡寿命值,与我们东部的一些省份相比差了十年,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缩小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健康水平的差距。

“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意义

第一,这个规划的制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把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提高全面健康水平作为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目标,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应制定和实施健康中国2020的战略规划,也就是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入研究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主要危险因素,确定切实可行的重大公共医疗卫生行动计划,以健康促小康,以小康保健康,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同时,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有利于推动医学科技进步,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我们在讲这句话的时候,还不知道我有这个机会能够在健康产业这个论坛上讲话,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因此,制定和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是贯彻落实全民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重要举措。

第二,制定这个中长远规划是解决我国当前和长远健康问题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居民健康仍面临严峻形势,卫生发展社会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流行病仍比较严重。传染病我只举一个例子,结核病患者人数超过450万,占全世界患病人数的四分之一,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有200万。而且,特别令人担忧的是,最近,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认为在中国耐药的结核病可能是世界上最多的,我想在座的很多肺科医生、传染科医生一定是非常关心这件事情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疾患患病人数持续上升。最近统计,清晰的表明慢性病致死的人数已经占到全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以上,所以,有一段时间我们的宣传有一点偏颇,特别是上市以后,讲到公共卫生,讲到疾病,讲到防控,就是讲传染病,实际上慢性病更加重要。所以,这是疾病的威胁。第二是经济社会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人口总量持续增长,老龄化进行加快,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9%,这样就对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发达国家出现过的很多问题,在我们国家也会出现,工业化、城镇化和流动人口、环境污染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对疾病防治提出了新要求。第三是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与群众健康需求之间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还不健全,难以有效控制重大疾病的影响,包括我们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体系,包括诚信体系这个词。形势严峻,卫生资源不均衡,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社区卫生资源不足,人才短缺,服务能力不强,医疗保障体系存在覆盖面有限,保障水平低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制定这个中长远计划还是我们国家长远健康的必然要求。

第三,国内外经验证明制定和实施国家卫生战略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行之有效的办法。实际上,在我们国家建国以后,在政府组织的全社会参与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就取得过巨大成果,在不到20年时间里,使人均的寿命从原来的35岁达到60岁以上。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如今天的,但是,有一个好的国家卫生战略。国际上,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均对国民健康的长期发展战略的做了系统的研究,制定和实施了各自的国民健康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使这些国家国民健康不断得到改善,美国的最近几次评估的结果就是很好的证明。

我们认为制定和实施健康中国2020规划十分必要,应该行动起来,早日实现这个战略规划。目前,在我国实施健康中国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刚才我讲到十七大提到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这个基本的论断,所以,强烈的政治意愿已经在那里,经济发展的水平,社会各界的呼声,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这些都是制定这个规划的重要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医学教育和科技蓬勃发展,医学人才队伍迅速扩大,加之多年来的工作积累和经验积累,这是重要的技术基础和工作基础。 “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主要内容

它是一个全面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国家卫生发展战略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卫生行动纲领,是政府管理和社会参与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总路线图,也是国民健康水平的检测器,战略规划的基本方向应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优先领域,促进健康的行动计划和重大专项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支撑体系和实施与评价。

这里重点介绍战略目标,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10年,建立起基本的医疗卫生框架,这是我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首先要达到的目标。在卫生事业方面,要实现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各项任务,有了这两方面的保障,中国进入了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行列,否则,我作为一个卫生部长,有时候到国际上也觉得很难堪,评卫生公正性,把我们这样一个国家评到倒数第几位,这个事情是不能接受的。

第二步,到2015年,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居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我们现在人均寿命值已经达到73岁,已经很不错啦,相比于印度67岁,应该说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发展中国家有比我们做的更好的,就举一个国家,古巴,已经达到了78岁,所以,我们要努力工作。

第三步,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卫生服务利用的均等化,大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在此基础上,战略将以十年为周期,持续制定,长期发展。指导思想就不多说啦。这里就基本原则再谈一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合作,协调配合。卫生,特别是大卫生,绝对不是卫生部一家的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加强基层,这些话在今年防控手足口病,特别是近期处理三鹿牌奶粉事件中越来越体会到它的重要性,如果重心不能下沉,很多工作不仅完成不好,还有可能酿成大错,依靠科技,注重人才,依法管理,科学决策,统筹兼顾,科学实施。 “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优先领域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以上方面,确定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优先领域。

一是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是什么?传染病、非传染性慢性疾病,这些大家都很明白,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国家处在特定的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很多健康和疾病问题,它甚至是与诚信联系在一起的。

二是危害居民的主要危险因素。

三是主要危害因素和健康问题的可干预性。

四是干预性的成本效果。

五是相关国际承诺。

从专家初步的研究看来,优先领域应该包括艾滋病、结核、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控制,妇幼卫生,刚才谈到的西部一些省与东部一些省寿命值的差距,加强妇幼卫生,减少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就是缩小这种差距的最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精神疾患和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产业发展、灾害医学等这是优先领域。 “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行动计划

在确定优先领域的基础上,针对各个优先领域选择主要项目,有针对性的制定重大公共医疗卫生行动计划,从当前形式看,应该围绕群体健康促进的要求,制定一些综合性的行动计划,这些行动计划,既要能真正体现当前和今后十几年的一些重点问题,又能组织各方面的参与,比如,这不是最后确定的,这是专家提出来的:

一、食品、药品安全行动;

二、全民计划免疫行动;特别是像乙肝这一类的疫苗可预防疾病,不仅新生儿需要接种,而且适宜的人群也要扩展接种;

三、重大疾病防治性;

四、某一保健行动,今年年初,温总理的报告工作已经提出从今年年初要实施中西(部地区)农村孕妇住院分娩政策;

五、全民控烟行动;

六、农村和基层实用性人才建设行动;

七、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包括智力开发、全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和改善饮食等;

八、振兴中医药行动。这些是初步提出的行动,但是不是纸上的,举一个例子,食品与药品安全行动。

“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卫生体系与支撑体系

刚才讲过的医改就是要把体系建立起来,四大体系。

支撑体系,我们已将体制支撑、投入支撑、科技支撑、人才支撑、文化支撑、国际合作支撑、幸福支撑和法律支撑等列入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的八项支撑措施。需要说明的是卫生体系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一定要协调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系。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我们工作的重心,是我们最主要的问题,我们认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为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提供政策依据和体制支撑;同时,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又将有效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两者是相辅相承的,目标是一致的。

“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实施和评价

一个好的战略的实施,必须按照现代科学管理的基本管理和规范实施的基本要求建立政权规划实施机制和管理办法,以及规划实施的评价制度,建立起协调机制,定期开采、监督监测,确保战略规划的科学实施,保证战略的实现。

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朋友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关于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是科学发展观在国民健康领域的创新实践,是造福亿万人民的宏伟事业,任重道远,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来,同心协力,共同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竺:“健康中国2020”卫生发展战略目标

什么是“健康中国2020”?

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国家行列;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到2020年,保持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地位,东部地区的城乡和中西部的部分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健康中国2020”的起源

2007年09月08日中国科协年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公布了“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三步走战略,并透露了相关的行动计划。

陈竺说,一个全民健康,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中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卫生部“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实施途径分三步走:

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国家行列; 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到2020年,保持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地位,东部地区的城乡和中西部的部分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他说,实施这个战略,要使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有预期的努力指标;重大传染病和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控制指标;卫生服务可及性与水平指标达到要求;生物药械产业发展水平、规模等有具体的发展目标。

卫生部将根据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主要危害因素以及相关国际承诺,确定卫生科技中长期规划的重点领域,进一步研究确定各个领域的关键目标和发展方向。重点领域主要包括:重大传染性疾病领域、主要慢性病领域、妇幼卫生领域、心理健康领域、环境健康领域、行为健康领域等。

“健康中国2020”的战略目标

一是根据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可干预性和干预的成本效果以及相关国际承诺,确定优先领域和重点;

二是根据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国和地方行动计划; 三是建立健全健康评价体系。

在2009年10月31日召开的“中国在行动-糖尿病国际论坛 2009北京”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发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思路与框架”的主题发言。

陈竺部长

他在发言中表示:进入新世纪以来,尽管我国经济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国政府已经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不仅表现在经济的增长、GDP的翻两番,更重要的是扩大社会民改善人民生活,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小康社会的重要目主、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标之一。”

他谈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健康的重大转型,中国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增长,另外一方面生活方式巨大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疾病的模式发生了变化,由以前主要的公共卫生威胁是传染病转向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这样一种转型对医学模式也提出了重大挑战,也就是我们必须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转向以预防为中心的医学或者说以健康促进为核心的医学。

因此,在健康领域亟需确立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发展战略与目标,以全面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为目的国家中长期卫生发展规划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必须考虑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这项工程应该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工作的行动纲领,成为政府管理和社会参与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成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路线图,成为国民健康水平的检测器。“健康中国2020”战略由此产生。

2009年初中国政府制订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实施“健康中国2020”卫生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据介绍,“健康中国2020”战略设想于2007年夏季卫生部卫生工作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经过半年多的研究讨论,2008年年初卫生部决定正式启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的研究和制订工作。目前,各专家组负责制订的战略总体报告和分领域报告均已完成。在战略研究阶段,专家们对几个专题进行研讨: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研究;药物政策研究(以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为核心的药物政策研究);公共卫生研究,包括传染病特别是慢性病的防控和健康促进研究;科技支撑和医学领域前沿的研究;医学模式的转换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学的研究。在这六个专题研究报告的基础之上,卫生部还成立了综合研究组,提出“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总体研究报告。

现在有关的研究即将进入第二阶段,即由专家领衔的战略报告阶段转向以部门为主、专家参与的规划阶段。

陈部长在详细介绍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重要方针后表示,希望通过努力到2020年,使中国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岁;努力争取在2015年使孕产妇死亡率较2008年的水平进一步降低1/3,从而实现我国对千年发展目标的庄重承诺;同时继续努力进一步降低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等,全面提升中国人健康水平。

“中国在行动-糖尿病国际论坛 2009北京”将于2009年10月31日下午召开分论坛对糖尿病相关领域话题进行探讨。

第四篇:中国智库首次发布2020年中国亚非战略

以往以中国为主题的研究报告,多由中国以外的“智库”公开发表,“而近年来,随着中国本土‘智库’从幕后走向台前,中国政策研究者也有了一定的国际话语权”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戴闻名、特约撰稿邱丹 | 上海报道

中国十大智库之

一、被美国费城外交政策研究所评为“美国以外环球十大公共政策智库之一”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在年底出台了两份战略报告---《建设合作共进的新亚洲---面向2020年的中国亚洲战略》(以下简称《亚洲战略报告》)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评估与展望》(以下简称《中非战略报告》)。

这两份国内首次以中国智库名义发表的亚洲和非洲战略报告引起了外国媒体的多方关注。“星岛环球网”评论说,以往以中国为主题的研究报告,多由中国以外的“智库”公开发表,“而近年来,随着中国本土‘智库’从幕后走向台前,中国政策研究者也有了一定的国际话语权”。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杨洁勉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发布相关战略报告是外国智库一种很普遍的做法,作为中国十大智库之一,出台这两份报告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在“与国际智库接轨”方面迈出的一步,“有利于外国了解中国学者的战略思想和外交理念,促进国际沟通和交流”。

并非“政府报告山寨版”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前身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隶属于上海市政府。该院副院长、《亚洲战略报告》项目主任陈东晓告诉本刊记者,一直以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有两大战略任务:“服务于中国大外交、服务于上海大外事”。陈介绍说,每年他们都会按计划把对于国际形势的研究和分析以内部报告的形式反馈送到北京相关政府部门的案头,甚至可以“直达中南海”。

2007年底,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开始酝酿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自主发布为战略报告。

杨洁勉院长说,产生这个想法是源自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2006年中央外事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强调了智库在外交政策方面的作用,是对智库发展的一大鼓舞; 其次随着中国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在输出物质产品的同时,中国也应该开始向国际社会提供“思想性公共产品”; 第三就是与国际智库接轨的尝试。

杨和陈两位院长都对本刊记者强调说,两份报告只是本院学者的研究成果,并非如外界猜测的那样来自“政府授意”。“绝非‘政府报告山寨版’、民间版”,陈东晓说,“不过我们对政府政策了解比较多,知道领导人在考虑什么问题,因此是为外交政策出谋划策。应该说,政府部门是在事后才知道的,不过他们表示了支持。”

陈介绍说,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在2009年计划继续推出更加切合当下热点的新一轮战略报告,如未来中国的国际战略、新兴大国与国际体系演变等报告。他说,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目标,是成为“面向未来、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际问题智库”。

为何选择2020年为时间标点

精装成册的《亚洲战略报告》和《中非战略报告》封面分别采用了代表太平洋的深蓝色和象征非洲阳光的金黄色。《亚洲战略报告》指出了“亚洲非西方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等趋势,并具体提出了中国在东北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中亚各次区域的战略,有中、英、日三种版本。《中非战略报告》则从成就和不足两方面评价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并提出了未来5-10年中非关系中的可能变数与应对策略,有中英文两个版本。

两个报告的字数均为一万字以下,远远短于国际智库动辄几十页的篇幅和国内社科院发布的学术类报告。陈东晓强调说,这是为了突出“专题性”---“与国内社科院的绿皮书、白皮书不同的是,我们的报告专题性更强,篇幅也相对精悍得多。”

而之所以选择亚洲和非洲作为首次发布的外交战略关注地,也是有着深意的。

首先是外交政策研究的区域化趋势。“过去我们的外交政策强调国别和双边,现在的重点则转向了区域。比如中日关系不仅是中日关系,更是亚洲地区一体化中的中日关系”,陈东晓说。

选择亚洲和非洲是因为两个地区在中国外交中的特殊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亚洲的地区外交可以说是中国外交最成功、最活跃的一块,成就很大,但中国政府目前有对非洲政策和拉美政策白皮书,对于中国周边的亚洲,还没有一个整体的亚洲政策。我们看到了这个空当,希望能够抛砖引玉,”陈说。

“而2006年11月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之后,国际社会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与非洲的关系,这是个将在以后影响全球外交格局的变化,2008年又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而我们对于下一步如何推进中非关系做的不多,因此希望这个报告为筹备2009年的埃及会议提供参考”。

两份报告的“时间标点”均是落在2020年前后,这与国际智库通常选择的2030年、2050年也有差异。陈东晓对本刊记者解释说,这体现了中国智库的“中国特色”。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都将2020年作为中国初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时间标点。可以预计,到2020年,中国外交政策将趋于成熟,战略取向更加定型。而未来的十一二年将是中国领导集体从第四代向第五代过渡的关键时期,也将是中国在外交上完成一系列战略部署、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我们选择了2020年。”

首次提出“非西方发展模式”和“建设性说服”

在两份报告、特别是《亚洲战略报告》中还首次提出了一些外交新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

《亚洲战略报告》在总结亚洲发展趋势时指出,“亚洲的‘非西方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但其可持续性仍是最大挑战”,并随后进一步解释说,“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印度、阿联酋和俄罗斯等经济发展或转型主要采取了‘非西方发展模式’并获得初步成功,即发展中或转型国家可以在维持符合其国情的政治体制下发展经济并逐步赶超发达国家”。

陈东晓坦言,“非西方发展模式”提出后引起了“一些争议和批评”。“有人认为,这个模式还不够成熟,但我们课题组专家中的绝大多数认为,亚洲新兴大国已经培养出了一种与西方不同的道路,这个非西方的途径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还是提出了这个概念”。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室主任、《亚洲战略报告》课题组成员赵干城对本刊记者进一步解释说,“非西方发展模式”是受到“北京共识”的启发提出来的,主要是为了表达一种不同于“华盛顿共识”所认同的西方发展模式,“我们暂且称之为‘非西方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目前在亚洲主要体现在中国和印度。中国提供了一条在政治权力集中的条件下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这是过去国际政治经济史中没有的案例,具有创新意义。而与传统的原始积累---工业化---后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不同,印度则提供了一条跳过工业化时期,直接进入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为主的后工业化时代的道路,这也很有特色。”

在对2020年亚洲政策建议时,《亚洲战略报告》说:“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寻求‘建设性说服’的途径,即在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并在获得联合国或其他权威机构授权的情况下进行斡旋、调解、调停与维和。”

陈东晓认为,“建设性说服”是对传统的“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中间状态”,是以更积极的态度推动地区事务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室执行主任、《亚洲战略报告》课题组成员叶青介绍说,“建设性说服”是根据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新特点,在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下,提出的一种积极介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建议运用经贸、文化、外交等‘非胁迫’杠杆,向相关政府进行‘建设性说服’和影响,一方面转达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同时加强当地政府治理和控制局势的制度和能力建设,为此,中国已经向非洲等地派出特使,可以预期,未来中国外交在处理地区热点问题和维护地区稳定等问题上姿态会更积极,手段会更多,步骤会更大”,陈东晓说。■

《建设合作共进的新亚洲——面向2020年的中国亚洲战略》节录

* 亚洲仍处于“泛亚”合作的起步阶段。

*当前亚洲地区化的进程主要还是在次地区层面展开。亚洲现有的初步认同感尚不足以形成推动地区一体化的内生动力。

*对于综合国力正在迅速上升的中国来说,有效应对传统热点问题是重要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在应对潜在热点问题上要确立未雨绸缪和预防为主的原则,塑造地区性“和平降温”。

*展望今后12年的亚洲发展趋势,我们向有关方面提出如下建议:坚持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地区主义;建立大国协商的多边机制;提供战略思维型公共产品;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寻求“建设性说服”的途径。积极应对恐怖主义、贩毒走私、防疫减灾、有组织犯罪和海盗等威胁;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成立“亚洲大学”以推进亚洲的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重视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建立地区公民社会网络,实现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的建设性对接。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评估与展望》节录

未来5-10年内,国际社会对中非关系的反应模式将进一步发展变化,具体可能有以下四个发展趋势:

(1)非洲对中非合作的期望值将持续上升,甚至可能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如一些国家期望中国成为应对西方“民主”、“人权”及“良政”等压力的抗衡力量。

(2)中非合作将面临来自两个方向的压力。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将继续强化其对非洲政策,挤压中国在非洲的利益;另一方面,其他新兴国家也在加强与非洲的合作,中国面临的竞争更趋激烈,也对中非双边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3)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与中国在非洲展开合作的意愿上升,但同时也试图通过合作“引导”中非关系的发展,将中非合作纳入其预设轨道。

(4)西方国家还可能继续利用非洲热点问题妨碍中非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2008年中国亚洲外交大事记

4月12日,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在三亚举行。胡锦涛主席出席博鳌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5月6日-10日,胡锦涛访问日本,展开为期5天的“暖春之旅”。

5月30日-6月2日,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6月18-26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亚洲五国进行友好访问:朝鲜、蒙古、沙特、卡塔尔、也门。

7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日本札幌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

8月25日至3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对韩国、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杜尚别峰会。

10月14日,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访华,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

10月24-25日,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45个国家的领导人参加了会议。

12月13日,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会议在日本福冈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和韩国总统李明博出席会议。三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并发表了《国际金融和经济问题的联合声明》、《三国灾害管理联合声明》和《中日韩合作行动计划》。

2008年中国非洲外交大事记

2月27日至3月1日,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总统奥马鲁·亚拉杜瓦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当选后首次访华。

4月11日,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访华,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

4月23日,中国南非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

6月12日,南非非国大主席雅各布·祖马访华。

6月10日,苏丹共和国副总统阿里·奥斯曼·穆罕默德·塔哈访华。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访问并出席北京残奥会闭幕式的尼日尔总理奥马鲁。

10月16日,南非海军“斯皮恩卡普”号护卫舰抵达海军上海扬子江码头,成为第一艘访问我国的非洲国家海军舰艇。这是我国与南非建交1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11月6日,埃及外长盖特来华访问。

11月6-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访问非洲五国,阿尔及利亚、加蓬、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和塞舌尔。

12月16日,塞拉利昂议长斯特朗访华。

12月17日,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访华。

第五篇: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问题:健康中国战略

yn.offcn.com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问题:健康中国战略

2018国家公务员笔试已经落幕,考生们即将进入下一个重要环节:面试,要想在面试中一举成“公”,必须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云南中公教育专家在此特推出2018国考天天练栏目,本栏目将给大家呈现时下的热点事件和问题,希望考生们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备考之旅日日“高升”! 【理论背景】

健康中国,是指2016年8月,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内容,提出“健康中国”的概念,也谈到人们常把健康比作1,事业、家庭、名誉、财富等就是1后面的0,人生圆满全系于1的稳固。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考题预测】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已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建设健康中国至此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健康梦”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根基。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健康本身就是生产力。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表明决策层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保障国民健康不仅是增加群众改革获得感的重要途径,更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紧密互动。对健康的投入有着实实在在的回报,其中最重要的产出就是国民健康生命年的延长,以及疾病负担的降低。同时,促进健康还会使与大健康相关的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成为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实施国民健康战略不仅会带动药品与医疗器械的生产研发企业、医疗服务业、健康保险业、养老产业及互联网医疗等行业的兴起,也在涉及环保、食品安全等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孕育了新的市场机会。

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社会关注不够、政府监管不到位,以及缺乏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等,都会成为健康促进策略和措施难以落实到位的原因。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后,政府卫生投入和医疗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这要求我们首先,健康优先。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国情,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其次,改革创新。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发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再次,科学发展。把握健康领域发展规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转变服务模式,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健康服务从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转变到质量效益提升的绿色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集约式发展,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最后,公平公正。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信息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上一篇:活着观后感1000字下一篇:战狼2观后感6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