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专家讲座的简报

2022-07-17

第一篇:听专家讲座的简报

听专家讲座后的感想

上周南京金陵中学专家王鼎红老师来我校开讲座,聆听后让同学科的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他幽默风趣的演讲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其鲜明的教学效果是课堂出色表现的生命线。这样的课堂,教师首先要做到: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

自2000年起,围绕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地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活动,着力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和新方法。探索和实践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

教学创新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构建民主开放、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教学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在主体性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本着“坚定信念、勇于创新、注重实效、逐步深化”的思路,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抓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究精神、创造思维品质三个培养重点,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构程序三项基本改革,改进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教学业绩、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标准,初步构建起自主学习、成功学习、创新学习三种教学模式。在改革中初步形成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改革局面,在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均走向成熟,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教学创新活动带来新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变了。新的学生观、发展观、课程观,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师学会了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主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学会了驾驭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真正呈现出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生动局面,教师开始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一大批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教学模式的探索者将脱颖而出。

第二篇:听苏敏专家讲座的心得体会

教师:郑斌

2013年1月26日下午,我在人民会堂聆听了苏敏专家的讲话,我被苏敏专家幽默风趣的语言感染的同时陷入了思考: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每天为了学生成绩而忙忙碌碌、生气上火,这一切到底有没有意义呢?我们是在培养考试机器,还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是培养成绩优秀的人还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我想:我们要关注生命。 人只有一次生命,生命的重要性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人有了生命并不意味着一定有生命的质量。譬如,白痴与植物人。人的生命意义在于提升其生命的质量。人类发展史已经表明,生命质量的提升与优质教育成正比。优质教育是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充满终极关爱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

教育,不仅要使我们的教育对象认识生活的意义,而且要教会他们如何设计生活,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不仅要使我们的教育对象理解生命的价值,而且要教会他们如何珍惜生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病,一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身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去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惟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作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的奴隶,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人类尊严的丧失。”

我们要关注生活。教育的现实关怀在于回归生活世界,培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存的人。

德国杰出的思想家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和历史的,因而也是丰富的,它给人以感性的生存基础。人们在“生活世界 ”中进行着生动的、充满“人格主义态度”的交往,因而也是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在生活世界中,人通过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感知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这种直接的知识逐步典型化,就形成了生活世界的概念,这些观念经概念化和体系化,产生科学理论。 强调回归生活,是因为在现代人(尤其是学生)的生长家园中,“生活世界”被严重地剥离了,“科学世界”成了人唯一的生长家园。学校教育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新的教育生态观,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关系到对世纪教育的成败与人类自身的命运。科学世界是我们进修理性的“营地”,我们建在异乡的家园;生活世界是我们故乡的家园,我们最根本意义上的“家”,我们生命的根。既然生活世界对于人的生长、人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作为培养人的教育、作为教育核心的课程,回归生活世界也就成为必然。

“不通过各样生活形式,或者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的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形成呆板而死气沉沉的局面。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是状态。现实是如此复杂,以致儿童不可能同它接触而不致陷入迷乱;他不是被正在进行的那些活动的多样性所淹没,以致失去自己有条不紊的反应能力,便是被各种不同的活动所刺激,以致他的能力过早地被发动,致使他的教育不适当地偏于一面或者陷于解体。” 远离自然、远离社会、远离生活的教育,自然也就远离教育的本来轨道。

教育,应该让生活更美好。

第三篇:听名师讲座的体会

心灵的震憾

学校领导为了打造我们学校的地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缩短我们成长周期,提升我们的教学高度。特地请了全国特级教师,北京市朝阳区的地理教研员韩磊老师。我曾经听过韩老师的课,每一次都收获很多,感受很多。韩磊老师水平很高,但是她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是那样的平易近人,我们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一天近距离的接触,我深深地体会到“天壤之别”。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有一则关于教学非常经典的表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听了韩老师以及我们两位教师的课,自己当学生才能深刻体会到此经典的内涵。

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听课评课做课,我真希望时间停止,我不希望韩老师的讲座结束。评课时我的心就一直不能平静,韩老师评得是多么到位,多么真诚。她把我们地理老师的上课在在的问题,用大家能接受的语言,告诉了我们,特别让我们震憾的是她谈了这样的课应该如何上。以前评课,只谈了存在的问题,并没有人说这样的课应该如何上会更好一些。而韩老师把两节课的上课方法全教给我们,我们在座的地理教师可以说口服心服。她在谈到郝老师讲的,《大气运动》时,她提出了三个假设条件,一个一个推理,条理是何等清楚,结论是推导出来的,不是让学生记住结论。这才是地理课的核心。这样上课学生都能做到举一返三,以不变应万变,高考才能考出好成绩。

韩老师说地理课关键是板书的设计,板书上一节课的脉络,不管现代化的手段多么先进,都不能代替板书。它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脉络是什么,知识间是怎样的关系。她这么一说,我感触很多,教了20多年学了,从来没有好好想想板书的问题。我的板书也是教材重点知识的罗列,我并没有把知识体系建构好。

不愧是北京的特级教师,她把我们多年来困惑的地方,一语道破。我的心在震憾,觉得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地理课要求老师要有很深的地理功底。要想教好地理,老师光有认真精神还不成,必须聪明,也就是有悟性。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杂乱无章的知识条理化。同时老师要与日俱进,不断地学习。教学是永无止境的。

还有我们平时的虽然是自组习题,但是我们选择习题不够精细。例题讲解不够典型,教材挖掘得有不到位的地方,高考脉络把握得不够清晰。感觉自己的教学有点粗放,不够精致。

听了韩老师的课,我自己有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感觉,多年来我在地理教学的十字路口徘徊,突然间找到了方向,明确了前进的路线。我相信,我们地理教师不会让学校的领导的心血白费,我们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更上一层楼的

第四篇:常常听名师的讲座

学 习 体 会

常常听名师的讲座,当听到张老师的主题《今日如何做明师》时,脑中出现的也是“名师”,但听张老师娓娓道来,原来此“明”非彼“名”,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却又差之毫厘,而今天,我也终于了解了何所谓“明师”,即明白之师,明辨之师,明日之师。我相信“名师”不一定是“明师”,但“明师”在不久的将来,终究会成为“名师”。

张老师更多的是通过一个个典型生动的案例,向我们揭示如何做“明师”,她期待着通过讲课,带来我们听课的每一位教师的自主行为,她传递着一种思想,“立足今天,追逐明天”,她指引着一种方向,怎样促进今天的孩子明天的发展;张老师引导着我们思考:当课堂“跑偏”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做些什么?我们教师怎么能知道孩子们在想些什么?谁更应该在课堂中获得成就感?我们应该怎样做“明师”?

结合学习所得,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忽然发现,一直自认为有明确目标,知道怎么去做好老师的自己,其实是糊涂的,既没做到明白之师,也没做到明辨之师,更别提明日之师了。当我们不断的丰富我们教的智慧的时候,学生也在不断丰富着做学生的智慧,孩子们在看着老师的表情,老师的神态,和老师做着响应,而不是关注实际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学缺乏对学生的深刻的了解,就必然后出现教学设计与现场实施不一致的问题。 当听到张老师讲到我们怎么去成就一个人,谁应该在课堂中获得成就感,如果说我们的课堂是教与学共同成就的过程,课堂在成就谁,以及后面的案例时,我想到了自己,这几年,我一直在钻研教材,努力上好课,也参加了许多的教学比赛,获得了很好地成绩,我在每一堂成功的课例中,获得了成就感,获得了满足,而我的学生呢?他们是否也在课堂中获得了成就感呢?我的课堂到底是在成就我,还是在成就孩子们呢?今后的课堂中,我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了解我的学生,获得师生共同的成长呢?

听了张老师的讲座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明天的教育是什么样?我们应该怎样做明师呢?

第五篇:听阶梯教学讲座的感悟

上周五的时候很有幸听了程教授关于阶梯教学的讲座,这确实是一场很不错的讲座,整个过程中我认真的进行记录生怕一不留神丢掉其中的重点,我很欣赏其中 他说的反思分课前、课中还有课后。课中反思(即时反思)--要有教学的智慧;课后反思--要学会总结收获、欠缺、疑惑。听到这里的时候我不自觉地想到了自己,自己在整个的上课过程中总范文网是缺少反思,不能很好的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有的时候总是停滞不前。有好才会更好,反思首先要找到好,完善好,发扬好反思是教师的实践钻研,是教师短时间的微格教育科研,学会拓展自己的视野,自觉地多方位的换位思考,学会反思我们才能更好的进步。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意识品质,点亮智慧人生。

程教授的报告还强调要坚持规律,形成习惯。好习惯是自身优势的凝聚,我们应养成良好的品格,习惯主宰人生。确实一个好的习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成绩才会很快的提高;对于我们来说也应该有个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良好保障。程教授的报告中还强调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个从相识--尊重--融洽--关爱--和谐的这么一个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教学成功的有力保障,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在平时我们还应注意目标的确立没有近期目标不勤快,没有中期目标不精神,没有长远目标人无气势,阶梯式的学习方法对教师来说是教师保持积极觉醒的主要方法,现代教师应有主动精神、敬业精神、超越精神,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地提高自己!

上一篇:听障儿童性格特征下一篇:体育文化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