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论文

2022-04-19

摘要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西部大开发前后十年(1990-2009年)西部地区十二省、区、市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及地域差异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进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期,各省市表现有所不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论文 篇1:

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度问题研究

[摘 要]本文就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度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产业结构偏离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为西部产业发展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产业结构 偏离度 对策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有利条件。但如何抓住国家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的契机,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存在的问题

1.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大,城镇化相对滞后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度大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过大,说明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特别是农业的生产效益比较低。西部地区有几个省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直接影响西部现代化的进程,但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以粗放式经营为主,产品单一、流通不畅仍然是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2.第二产业经济总量不大,企业竞争力较弱

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比第一产业低,说明西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第二产业已初具规模,经济整体素质明显增强。表现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自主增长机制逐步形成;各省工业经济全面发展,重点城市支撑作用明显;主要行业经济全面增长,一批优势产品迅速崛起;工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重要骨干企业快速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工業企业规模仍以小型化和分散化为特点,行业集中度低,工业企业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降低单位成本,产生规模效益,但西部地区企业点少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仍需支持

从产业结构偏离度来看,第三产业的偏离度是最小的,说明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效益是最好的。随着改革后市场开放度的加大,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吸纳了很多剩余劳动力,为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在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居于主导地位,而一些新型的产业如金融保险业、物流业、仓储业、教育科研业等发展缓慢。要素禀赋差别新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不仅传统的土地、劳动力要素关系到经济的增长,资本、知识、技术、企业家才能等都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而且后者的贡献更为突出。西部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但是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重要资源严重不足。

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动力,紧紧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发展特色农业。一是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结构。各地应因地制宜,立足现有的主导产业、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加大骨干品种的开发力度,向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廉的方向发展,筛选出特色产品着力培育,真正形成地方特色;二是提高特色品位,改善品质结构。不要只在产量上做文章,要重质量重效益,加速推进由特色到绿色、由食品向保健品的升级,开发真正无污染、纯天然、高品位、高质量的AA级食品,使特色食品优质化;三是树立品牌意识,调整市场结构。打出一批国内外市场叫得响、喊得亮的优质名牌,让名牌特色把西部农业带进市场,带向现代化。

2.调整工业结构,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现阶段工业的发展应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从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如原材料矿藏部分以贵州的铝磷、云南的锌铅铜磷矿、西藏的铜矿及盐湖、甘肃的镍铅锌铝铁、青海的铝矿及盐湖、新疆的铜、金等最具代表,这些省区应该据此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加工业。中药材为中国独树一格的经济作物,生产加工罕有独特的药材,也是特色经济之一。我们在调整工业结构时,必须牢牢把握其优势所在,从保持和维护地区经济特色的基点出发,强化优势产品、优势产业的发展,保证工业发展的连续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新的工业结构的基本框架。

3.重视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快信息网络规划与建设的速度

提高信息化意识,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是西部经济发展地重要一步。信息的交流和利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打破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的行业垄断,调整行业政策,提高网络利用率和投资效益;加强农村与贫困地区的信息基础建设,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发展有线广播、有线电视和卫星广播电视系统;吸引多元化的资金入股,以提高建设的速度及效率。信息化建设既是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是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4.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综合性交通运输网络体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现有交通设施的效率,着重于交通干线的建设,提高运输系统通车率,建立西部地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其中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运输管道建设,贯通西部与中部、东部的运输管道,形成全国性的综合运输体系。推动商业化经营,提高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经营绩效,依照具体建设项目的不同属性分别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属于全国性或地区性公共财产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应该由国家投资或国家参与的法人投资。

5.发展新兴产业,实行跨越式发展策略

在重点地区投入发展高科技产业,并建设大型高科技研究发展中心。在重点地区培育竞争优势产业,例如在甘肃和四川建立新的航空器研究制造中心,以配合酒泉、西昌两个卫星发射中心的需要;在云南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和基因工程产业等。此外,为配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更具弹性的金融政策来支持,引导资金投入西部高新技术产业,扩大西部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加快制定西部地区鼓励技术企业并购、置换上市亏损企业的产权交易政策和制度。如何使西部地区发挥出良好的经济效应,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和人民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总之,调整西部区域产业结构,必须重视总体效益,要使区域经济总量处在长期持续的较快发展之中,让西部人民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和实惠。

参考文献:

[1] 朱玉福:西部大开发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大规模开发刍议[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 曾昭宁 石鑫岩:关于西部产业结构优化中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9.10

[3] 刘兴海:加快西部产业结构升级 促进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J].理论导刊.2007.2

作者:庞立伟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论文 篇2: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

摘要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西部大开发前后十年(1990-2009年)西部地区十二省、区、市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及地域差异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进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期,各省市表现有所不同。总体而言,西部地区产业份额和产业竞争力呈分离态势,增长型产业比重不大,产业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此,结合西部地区实情,提出简要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产业竞争力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西部地区从经济区划划分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广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约686.7万平方千米,国土面积广阔,占全国总面积的71.5%,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能源基地;2009年西部地区总人口3.6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7.9%,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从时间序列纵向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15651.2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6973.48亿元,增长了约3.28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11.9%,高于全国同期增速;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23.8:41.0:35.2调整为13.7:47.5:38.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然而,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十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总值占全国比重由1999年的17.8%上升到2009年的18.3%,仅增加了0.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就,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随着2010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又迎来了一次发展的历史新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分工合理,配置有效,竞争有力的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竞争力,加速发展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模型简介和文献简要回顾

偏离-份额分析(Shift-share Analysis亦简称SSA)是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是揭示区域与城市部门结构变化原因,确定未来发展方向的有效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1942)提出,后经E·S·邓恩和埃德加·胡佛等人进一步发展,该方法在区域经济竞争力及产业结构研究中应用广泛。该模型将一定时期内区域的经济增长(区域经济活动水平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就业等指标表示)与标准区域(通常指国家)经济增长问的差距分解为两个因素或分量:其一,产业结构分量,也称比例偏离,它反映区域经济与标准区域经济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其二,竞争分量(区位因素),也称差别偏离,它反映区域内各部门以不同于标准区域相应各部门的增长而引起的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从而其也就体现了一个区域的区位优势或劣势。在此基础上,偏离-份额分析法认为区域经济增长与全国分量(也称标准区域分量,为以标准区域的经济增长率计算的区域增长)、产业结构分量、竞争分量三个因素相关。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则会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导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高于标准区域的平均水平,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被称为“有利于增长的结构”,其产业份额大于零,反之,则属“不利于增长的结构”,产业份额小于零;从竞争力因素来说,一个区域的区位状况对该地区的要素投入生产率具有直接影响,拥有区位优势的区域,其要素生产率要高于处于区位劣势的要素生产率,竞争力份额大于零,反之,亦然。可见,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构成与全国完全相同,那么该地区总体增长率与全国增长率的差异就是由于竞争力因素的影响所致。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方法,我们分别以Gj、RSj、PSj、DSj表示经济增长、全国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则Gj=RSj+PSj+DSj

设Yij(t0/t)表示j区域i产业的经济活动水平(i=1,2,……,m;j=l,2,……,n;t0和t分别表示基期和报告期,下同)。Si(t0/t)表示全国i产业的经济活动水平。S(t0/t)表示全国经济活动总水平。则:

偏离-份额分析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周起业和刘再兴(1989)、崔功豪等(1999)对该方法都有很详细的介绍。此后,偏离-份额分析法在我国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将传统的静态模型应用于一个特定区域、特定的产业部门中。史春云等(2007)年将国外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以研究述评的形式做了介绍。近年来,部分学者运用SSA方法对省域和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以及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展开实证研究。安中轩(2008)运用SSA对西部大开发前后1991-2006年间西南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两阶段对比分析;郭爱君、张惠茹(2009)对西北地区1992-2007年数据也做过偏离-份额分析,但两文主要是以西南地区(未包括广西)或西北地区(未包括内蒙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未对各省市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细致探讨;其次,样本数据的时间序列不够长,尤其针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以来的政策效应缺乏对比性评价。基于此,本文运用SSA方法,以全国水平为基准,分别对西部总体经济水平及12个省区市通过西部大开发前后十年即1990-1999年和2000-2009年两阶段SSA对比分析及各细分产业的深入研究,一定程度上改善偏离-份额模型既有研究中偏重静态分析的缺陷,通过形成较长时序的比较静态分析,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时期,进一步调整优化西部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区域产业政策建议。

三、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

(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特征

区域三次产业发育状况不仅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更反映区域经济活力。大开发前后1990-2009年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经历了较大变动(见图-1)。在大开发前,产业结构演进总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且幅度较大,而第三产业略有上升。对比同一时期全国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见图-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虽得到一定的调整和优化,但相对全国力度仍显不够。

经过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推进,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

仍较高,第二产业较大开发前所占比重快速提高,第三产业有一定发展,但仍低于全国水平,与东部相比,差距更为突出。这说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在西部大开发期间相对全国平均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调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相对偏大,第三产业没有得到相应发展,产业结构不够协调(见表-1)。

具体分析,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但比重仍然过高。2009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198.33亿元,其中四川、云南、广西三省区的第一产业对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为51.8%。从变动情况看,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9年的23.8%下降到2009年的13.7%,降幅为10.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符合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也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推动下,西部地区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但从产值占比考察,西部地区仍显较高,是东部地区的2倍,需要继续加快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大力提升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快速发展,比重仍待提高。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工业生产速度不断加快,各省区市以重点项目和技术改造为核心,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2009年,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1782.86亿元,占西部总产值的47.5%。其中四川、内蒙、陕西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大省区,三省区对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产值贡献率为50.5%。从变动情况看,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西部地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了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提升空间较大。一般认为,第三产业发展程度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往往代表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西部地区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5992.29亿元,占西部总产值的38.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可见,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内部结构水平较低,发展明显滞后,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西部地区及各省区市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

我们选取西部大开发前1990-1999年数据和西部大开发后2000-2009年数据为样本,以1990年、2000年为基期,1999年、2009年为报告期,分别对西部地区及十二省区市总体经济情况和各细分产业进行两阶段偏离-份额处理,得到SSA分析结果,如表-2至表-5所示。

从表-2和表-3可看出: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整体水平取得较大成就。1990-1999年期间,西部总体经济增速低于全国水平,总偏离为-2323.5,年均增率为-6.2%。而大开发十年后,总偏离由负转正(8107.9),年均增率4.73%。其中,产业份额仍然为负,但年均增率的负值大为减少,竞争力份额则由负变正,说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调整,但距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差距;西部地区区域竞争力优势凸显,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由于政策倾斜、区位优势等因素,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相对于大开发前,整体竞争力有所提升。

从各省区市来看,大开发前西部十二省区市中只有重庆市的总偏离为正值,而其他省份均为负值。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偏离情况看,大开发前只有陕西、青海、宁夏三省区在产业结构上稍有优势,其他省区市在产业结构上均为劣势;而在竞争力方面,只有重庆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其他省份均低于全国水平。大开发后,西部十二省区市中,除甘肃、新疆、云南外,其他省区市总偏离由负转正,这说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而且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大部分省份经济发展正偏离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进入提速阶段。

以下对西部各省区市的三次细分产业作明细偏离-份额分析,具体结果见表-4、表-5。

从第一产业偏离情况看,大开发前的1990-1999年间,西部及西部各省区市的总偏离均为负值。其中四川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十年期间总偏离量高达618亿元,年均增率-6.9%;而宁夏相对来说在此期间总偏离量最小为32.86亿元,年均增率为-5%。整个西部地区的第一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出增长缓慢,产业结构分量也均为负值,产业结构急需调整优化;竞争力分量上,只有甘肃、广西、内蒙、贵州四省区第一产业的竞争力分量为正,其他省市的第一产业竞争力分量均为负值。经过西部大开发的十年发展,西部各地第一产业取得一定的成效,各省区市的总偏离仍为负值,但总偏离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大幅缩小。其中产业结构分量均为负值,且其偏离值较大;竞争力分量,只有重庆、贵州、西藏三省区市为负值,其他省份均为正值,由此整个西部的第一产业竞争力分量也为正值。这说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各省区市第一产业的竞争力优势开始凸显,但产业结构仍处劣势,有待进一步调整。

再从第二产业偏离情况考察,大开发前西部各省区市中,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川、贵州六省区的总偏离为负值,其中偏离总量最大的四川省为-151.2,年均增率为-1.7%;偏离总量最小的宁夏为-17.9;其他省市总偏离均为正值。产业结构分量上,大开发前后西部各省市在产业结构上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竞争力分量上,只有西藏、广西为正偏离值,其他省市均为负值。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各省区市的总偏离值除云南外均为正值,其中产业结构优势依然稳固,竞争力优势明显。这说明经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各省区市第二产业获得长足发展,但需注意的是个别省份(如内蒙古,产业优势和竞争力优势明显)发展较快外,也有些省份在西部大开发的十年中并未得到快速、有效发展,甚至总偏离由正值变为负值(如云南),这是由于云南在西部开发后仍倚重于单一支柱产业烟草工业的产业结构所致,使得在全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的重化工业阶段之时,云南产业发展仍显滞缓,结构调整不力,其所具有的产业结构优势或竞争力优势也逐渐减弱或消失。

第三产业偏离情况则表明,大开发前西部各省区市中,甘肃、青海、贵州、西藏、广西五省区的总偏离为负值,其中甘肃偏离度较大,为-31.8,广西、贵州、西藏偏离程度较小,其他省区市均为正值。其中产业结构分量各省市均为正值,而竞争力分量除新疆、重庆外,其他省份均为负值。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的发展,甘肃、四川、新疆、云南四省份总偏离为负,其他省份均为正值。其中产业结构分量仍均为正值,竞争力分量除陕西、贵州、宁夏、西藏、内蒙外,其他省份均为负值。可见,在总偏离为负的四省份中,新疆在西部大开发前,第三产业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区位优势,西部大开发后,产业结构反而未得到有效调整,第三产业区域竞争优势较弱,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比如四川、云南,第二产业发展不足,导致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缺乏产业依托,制约了其整体素质的提升。

综观各省市总体经济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大开发前西部各省区市(重庆除外)总偏离程度均为负值,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而经过西部大开

发十年发展,除甘肃、新疆、云南外,其他省份总偏离均为正值。这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各省区市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整体发展水平大幅度向全国看齐。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通过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考察,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符合产业变迁的一般规律,显现出工业化成长阶段的结构特征。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趋于合理,但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低下,产业层级不高。第一产业区位优势发挥不够充分,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低;第二产业虽有一定竞争力,但主要以传统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型重工业为主,轻型加工业落后,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虽快,但总体水平较低,现代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西部大开发后产业份额和产业竞争力呈分离态势。

总体而言,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各地产业份额为负(陕西、青海、宁夏除外),竞争力份额为正(甘肃、新疆、云南除外);同一地区,产业份额和竞争力份额相差也较为悬殊,二者呈分离态势,这说明西部地区增长型产业比重不大,但因自身资源优势及政策倾斜,呈现较明显的区位优势。

其二,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产业竞争力提高程度不够。从三次产业比重来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大,表明西部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从产业份额来看,西部大开发以后,产业份额仍然为负,说明西部仍以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业为主,增长型产业比重不大,产业竞争力提高程度不够。

其三,西部产业结构与产业竞争力内部差异明显。西北地区。的总偏离显著大于西南地区,其竞争力也就明显高于西南地区;从省域层面看,西北地区内蒙古的总偏离远大于西南地区的云南,区域产业优势明显。

有鉴于此,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在继续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积极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根据各省的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通过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一批高成长性产业的增长,带动西部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从三次产业看,结合西部地区现有的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出发,强化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开展多种经营,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运用现代理念、现代科技、现代管理模式,改造传统农业,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以西部各省资源优势为依托,发展能源、矿产品加工及生物工程、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实现规模化经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好资源开发重点,着力提高产业加工深度,延伸产业链。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环保型产业是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方向所在,以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结构,加快西部地区现代化进程,缩小东西差距;在加大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西部应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加强各省区市产业间的协调,建立产业协调合作机制,注重提升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除继续整合、完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使其成为地区支柱产业,着重加快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等产业的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这应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时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西部省区要充分利用沿边开放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转口贸易和跨国合作,积极探索引进外商投资的新形式,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境外市场需求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形成(建立)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作者:潘海岚 付长辉 陈宏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论文 篇3:

产业承接视角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摘 要:产业转移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通过产业承接,能够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对西部地区现有产业结构及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指出西部地区在产业承接趋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促进产业承接的有序、高效进行,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趋势;对策

产业承接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产业收益高的地区承接产业收益低的地区包括生产、销售、研发等部分乃至整个产业链条的过程和现象,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产业结构是经济活动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效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支点。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的必要性

(一)区域产业结构差距

产业结构的优劣是区域经济兴衰的决定性因素,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的基础性原因就在于西部地区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西部地区2006—2009年数据转引自卢阳春:“十二五”时期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10):33;其余数据通过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来。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全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均占有绝对优势,而第三产业处于相对弱势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西部地区,新兴第三产业比重低,对经济发展的服务支撑功能差。以2009年来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比东部地区高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东部地区低5.4个百分点,由此反映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不及东部地区,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距。

(二)区位梯度势差

梯度转移理论认为,由于资源禀赋条件、经济体制、社会历史基础、文化差异等原因,造成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高、中、低的梯度差,客观上存在着产业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和转移的趋势。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优势在于资金雄厚、加工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已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市场占有能力强,然而能源及原材料方面比较匮乏。西部地区的优势在于资源、能源品种齐全,总量丰富,潜在价值巨大,且质量优良,组合较好,人均占有量大。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东部地区属于高梯度地区,中部地区属于中梯度地区,西部地区属于低梯度地区。西部地区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效应。

二、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的可行性

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资源差异,形成了地区间不同的产业结构,从而给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必要性。同时,国家以及转入地的相关政策,也给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现实的操作平台。

(一)国家政策

金融政策为西部地区相关产业提供了最现实的利益基础。主要表现在:银行对西部基础产业建设的信贷投入加大,重点支持铁路、主干线公路、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大中型能源项目建设;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和还贷能力,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等。

财税政策则是中央政府用来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生产力布局、协调地区间经济利益最直接的途径。主要表现在:国家财税多方筹集资金提高了西部地区公共投资的比重,逐步加大了中央对西部地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比重;在税收优惠上,国家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的产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3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等企业,企业所得税实行2年免征,3年减半征收等。

(二)转入地政策

为了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各省区均出台了一系列投资开发优惠政策,从财政、金融及产业等各方面给予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企业以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优惠。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出台了包括发行债券、财政担保分期偿还、经批准的金融项目优先批准投资并融资等在内的优惠政策;在产业政策方面出台了重点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除此以外,各省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适应本省区产业承接的政策。

三、产业承接的积极效应及面临的挑战

从本质上来说,产业转移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一种经济、要素互动。产业承接项目本身给转入地的经济注入了资金、技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的进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会发挥明显的积极效应。然而,西部地区目前的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仍然有待改善。

(一)产业承接的积极效应

1.提升西部地区产业竞争力

西部地区的特色产品产量大,质量高,但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却不明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部地区的大多数产品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缺乏深加工,附加值低,没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会增加就业机会,同时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一方面,移入产业可能通过与其他产业之间密切、广泛的技术与经济联系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促使移入技术得以在关联产业中溢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不仅是资金的注入,更是技术能力、人力资源聚集能力、文化价值形成能力等一揽子要素的转移,是获取东部地区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2.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合理、优化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目前西部地区大部分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想要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必须要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

产业转移通过生产要素转移、产业关联带动、区域资源有效利用、产业技术溢出等方式推动西部地区的产业链形成及产业升级,促使产业结构协调化,提升第二、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同时,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将促进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增加,创新活动频繁,创新成果丰富,产业发展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由低端产业链向高端产业链延伸。

3.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西部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势必会提供更多的岗位,增加就业机会,增进民族团结,维持社会稳定。产业承接还能够促进西部城乡的协调发展,更新发展观念,活跃人才市场,积累人力资源。在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廉价人力资源的基础上,精深加工西部的矿产等自然资源,大力开发西部的旅游资源,将竞争优势较大的产品及服务推向市场,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产业承接面临的挑战

1.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

一般来说,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而成本考虑又是大多数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若运输成本及商务成本过高,甚至抵消了西部地区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企业就不可能向西部地区转移。目前,西部地区许多地方交通运输路线少,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而路网密度又远远低于东部和中部水平,对于西部地区广阔的土地面积来说,就更显得交通运输条件匮乏;同时,西部地区的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也不容乐观。

2.投资软环境有待改善

首先,政府部门的服务能力不强。从东西部合作的实践来看,西部地区政府的工作效率低及政策落实不到位时有发生,制度的缺陷经常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与催化作用;在获得金融支持方面,仍存在着贷款渠道不畅、审批周期过长、手续繁杂、缺乏担保机构等问题。其次,政府布局规划能力有待提高。从已承接的产业来看,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或低端技术类产业,大多集中在传统的制造业上,这样容易造成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而且政府的市场经济观念淡薄,对产业承接的认识不深刻,没有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3.产业配套严重不足

任何产业都不可能离开其他的相关产业而独立存在。现代产业的独立发展是与日益精细化的分工分不开的,随着产业链的延长,各企业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从产业配套能力来看,西部地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吸引力还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关联散、要素聚合能力弱等问题,与特色产业集群化、龙头企业规模化、主导产品高端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目前,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大部分企业徘徊于产业链的低端,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同时,东部地区在日益昂贵的生产要素的驱动下,有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的动力。西部地区应当抓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的承接项目

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把握好技术和市场准入门槛,防止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及过度开采、技术落后、掠夺性利用资源的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对于产业转移不能来者不拒,应当有所选择,不能因单纯的追求眼前利益,而盲目的承接能耗高而附加值低的产业。重视调整现有经济结构,充分考虑西部地区原有的产业布局及优势产业状况,遵循产业承接的客观规律和产业适应性,选择承接一些有利于扩大原有优势产业规模、与原有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使其带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

(二)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政府服务质量

改善投资环境,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10条措施”中,有2/3的项目将放在西部地区,而这些项目又以建设铁路、公路为重点,通过这些项目不仅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和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为产业转移提供便利的渠道。二是引进及培养高新人才。加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西部地区留住人才、用好人(下转81页)(上接33页)才的政策措施,鼓励各类人才及大中专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发展创业。把组织选派与发挥人才市场的作用结合起来,尽快建立人才开发新机制。三是加强网络信息服务建设。在承接过程中,网络信息服务的质量关系到转移与承接双方的信息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产业信息平台、投资信息平台、技术信息平台、项目信息平台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当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教育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坚持政府工作人员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产业转移、投资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三)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构筑产业集群

西部地区应在自身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基础上,顺应市场,强调特色,重点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借鉴东部地区及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吸引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整体性的转移至西部地区。在一定产业集群的基础上,进而建立独一无二的特色产业集群,强调对于竞争优势和专业化的追求,促进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汉清.要素转移与产业转移的比较[J].经济学家,2010,(12).

[2] 张秀君、史耀媛.关于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新思考[J].理论导刊,2005,(03).

[3]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6,(10).

[5] 姚慧琴、任宗哲.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作者:何丽 完颜艳

上一篇:银行系统金融监管论文下一篇:贸易摩擦现状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