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论文范文

2022-05-14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德育原则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南宋时期,国内社会政治不稳定,社会伦理纲常遭到了严重破坏。所以,士大夫和学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将伦理道德重构,使道德价值得以实现。朱熹独特的德育思想为唤醒当时人民的道德意识、重建社会伦理道德有重大贡献,所以研究朱熹的德育“五原则”对当今高校道德教育的推进与提升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第一篇:德育原则论文范文

坚持高校德育的“疏导性”原则

[摘要]坚持“疏导性”原则与方法,是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两课”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直面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等问题;利用网络,开展深入细致的个别谈 心活动,并结合心理咨询工作等做好大学生的思想疏导与化解工作。

[关键词]高校 德育 “疏导性”原则

[作者简介]朱志勇(1967-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工作。(江苏盐城224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大学生思政工作创新”(项目编号:06SJD880028)和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坚持“疏而通之、导而引之”的高校德育工作的“疏导性”原则与方法,是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德育工作是转化认识、提高觉悟、激励斗志、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工作与系统工程。这当中必然会遇到大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认识问题,因此,“大禹治水”化堵为疏的传统、先进而科学的疏导方法,是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与工作方法。唯此,才能突出高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先进性,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坚持高校德育工作“疏导性”原则的重要意义

顾名思义,疏,就是化解、清除阻塞为通畅;导,则是导引,引导,使之按照人的意志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即启发引导,因势利导,使事物朝好的方向发展与转化。坚持运用疏导的方法,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转化人的认识与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坚持“疏导性”原则和方法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一般来说,思想认识问题潜藏于人的思想与心灵深处,同时又反映在其言谈举止等行为表现上。因此,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只能靠说服教育的疏导方式,需要做耐心的寻根探源工作,找出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和症结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化解、消除分歧,解决问题,做到既治标,更治本,从根本上和源头上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使德育工作落在实处,取得实效,而不能依靠传统德育工作中居高临下式的、动辄批评教育的简单化做法。

2.坚持德育工作的疏导性原则和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性的体现。德育工作有其规律可循。做转化人的认识,提高人的思想觉悟的德育工作,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取得德育工作预期的效果和实现德育工作培养人、发展人、改造人的大目标,就需要我们对德育工作的自然本质与客观规律有科学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可以说,大学生产生思想、认识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同样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途径也应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德育工作及其规律有清醒、客观的认识,以便在选择德育工作途径与方法的时候,努力做到好中选佳、佳中选优,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而通过教育者耐心细致的疏导、说服教育工作,有助于我们发现和了解大学生产生思想认识问题的真正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说服教育工作,使大学生真正认识错误,并改正缺点,使其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只有启发引导和因势利导,使青年大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者的批评教育,自觉认同教育者所倡导的科学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观念,才能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与自觉行动。相反,一味简单的批评教育,动辄暴风骤雨般、粗暴简单训斥的做法,极易使大学生产生消极应付、抵触、对抗的情绪和逆反心理,不仅不能使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真正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甚至会出现事与愿违的不良后果。坚持“疏导性”原则和方法正是德育工作规律性的体现和反映。

3.坚持高校德育“疏导性”原则和方法,是增强德育工作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需要。德育工作本身是一门科学,但更是一门艺术。这就需要我们十分讲究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途径与渠道,体现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先进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例如,德育工作既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也不能“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口”,其关键是要寻找和发现做好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对于思想认识问题解决的核心是循循善诱,做好启发引导、因势利导的工作,使大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教育,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这样才能形成德育工作“转化”与“内化”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既然是疏导,就需要德育工作者采取民主平等的对话、讨论方式,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导人,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和温暖,这样就能使他们敞开心扉,推心置腹地与教育者坦诚交流与沟通,展露自己真实的想法与原因,从而有利于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大大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使德育工作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坚持高校德育“疏导性”原则和方法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

二、坚持高校德育工作“疏导性”原则的对策措施

疏导,既是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同时也是一项具体的工作方法。作为原则或方针,它指导、贯穿、渗透、反映和体现在德育工作方式方法与形式途径之中。而作为一种德育方法,它又是德育诸多种工作方法的一种,应与其他德育工作方法相结合,才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成效。

1.坚持“两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直面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焦点”等问题,结合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疏导与说服教育工作。“两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既要坚持德育课程内容的时代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开放性,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使德育理论教育与当前改革开放的现实社会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和大学生的思想觉悟统一起来,有针对性地解决和克服当前大学生思想认识的一些困惑和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可以说,随着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会出现一些大学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形成大学生私下谈论的“热点”问题。此时,如果还要求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仅是办不到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高校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大学生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要人为地割断他们与社会的联系是荒唐而荒谬的。这就需要德育课教师不回避矛盾,遇到问题更不能绕道走,而是要直面现实社会生活,投身并深入到当前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中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疑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的答案,向大学生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和回答。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尤其是一些“焦点”与“热点”问题,做深入细致的疏导与化解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德育课的说服力、战斗力与生命力,增强德育课程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提高德育课对大学生的向心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样势必会大大增强德育课的效果与作用。

2.利用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做深入细致的疏导与化解工作。诚然,网络是一柄“双刃剑”,既给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渠道,改革和创新了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推动和促进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发展,使高校德育工作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和支持,但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有着巨大而深刻的负面影响,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干扰与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增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直面现实,坦然面对,勇于迎接挑战。视网络为洪水猛兽,视网络为畏途,以至谈网色变,这是大可不必的,但同时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就会犯错误。因此,高校要深入分析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情况,探索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特点,把握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规律、新趋势,研究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办法。

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通信,乃至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直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各个方面,这是社会发展的潮流、趋势和方向,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使之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又一新阵地、新渠道和新载体。这当中关键是做好疏导和化解的思想说服教育工作。对于那些上网成瘾,或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交友等网络行为而不能自拔以至荒废学业,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的极少数学生来说,一方面对其上网时间、地点、方式及网络行为要严加管理,进行必要的提醒、告诫、劝告、监督,同时,要对其做耐心细致的思想认识和心理障碍的化解与疏导工作,通过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危害性,进而把网络运用到促进学习、提高本领的正确道路上来。当然,既要做到疏导与管理的紧密结合,也需要思想疏导与心理化解的有机统一,更需要教育者的“他律”和享受教育者“自律”相结合等,疏导工作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这里是就网络行为的疏导而言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交互性、双向性、匿名性等特征,既可以使德育工作者通过BBS平台等形式与受教育者以民主、平等的方式进行公开的对话、讨论,也可以利用交友、聊天的方式进行点对点式的个别谈话与交流。这样做既能有效克服以往德育工作中常见的学生消极应付、虚与委蛇的态度、或以沉默表示抵触情绪,甚至暗中对抗,产生逆反心理的弊端,又能使学生敞开心扉,与教育者做推心置腹的坦诚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育者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疏导与心理化解工作,使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共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的激化与事态的扩大,增强高校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结合心理咨询工作,做好大学生的思想疏导与化解工作。心理咨询与高校德育工作有所区别,特别是在工作的对象、内容及本质与方法上,但二者还是互相联系、不能截然分开的,这不仅表现在其内容、本质及工作方法上,而且表现在工作方法的相近相似上,故两者结合进行,能取得1+1>2的德育成效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好社会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咨询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和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学习、升学、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有焦虑、失眠等心理障碍的学生越来越多,约占全体学生的30%左右,而患有精神抑郁症、心理孤僻症、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也日益增多,竟达到全体学生的10%左右。“心病还需心药治”,这就需要高校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门诊等服务,及时消除和化解大学生日益严重的精神压力与负担,积极化解其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以保持心理的健康。一般说来,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心理问题都是源于现实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就更需要把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与思想认识上的化解有机地结合并高度统一起来,方能取得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社会成效与显著效果。

4.开展深入细致的个别谈心活动,切实做好大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德育上的疏导,不仅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教育、统一与转化大学生思想认识的集体教育中,更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对个别学生深入细致的对话、谈心等个别思想教育活动之中。德育工作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有时候,德育的环境场合、氛围等会对德育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而适当的工作方式方法则能使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得以保证和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入细致的个别谈心活动往往比班会、集体政治活动的效果显著得多。要使谈心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并收到明显的成效,教育者要切实做好这样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采用民主平等的对话、讨论方式。教育者要放下教育者的架子,切勿以教育者自居,要尊重大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要从关心、爱护、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培养目标出发,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导人,学会换位思考,切忌简单粗暴地批评教育和动辄大声训斥的粗暴做法,要以和风细雨的说话方式,双方共同分析形成错误思想认识的原因、危害,提出改正缺点错误的措施和做法,千方百计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着想和负责,这样才能化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常见的抵触、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者的批评与教育。二是要精心选择个别谈话的场所、地点、时机等,创设和谐、和睦的谈话环境与氛围。一般说来,既然是个别谈话就应是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谈心活动,且有一定的范围性和私密性特征。因此,最好不要在教师办公室、教室和学生宿舍这些公众场合与场所进行,而应该选择公园、学校操场的一角,或者是树林里、小河边,甚至是校外的田间小道上。这样既有助于缓和与化解德育工作常见的严肃、紧张气氛,又能使大学生感受到教育者的关心、爱护和良苦用心,使其愿意向教师说心里话、真心话。同时也要注意个别谈话的时机选择。如一些事情刚刚发生,学生还处在精神的亢奋与情绪的激动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冷处理”,过一段时间再说,特别是当学生冷静下来已基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再进行个别谈话与疏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或者是当学生已有了认识错误、改正缺点的要求和表现时,德育工作者也要善于做到“趁热打铁”,从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在个别谈话中做好启发、引导和疏导工作。既要让学生讲话、解释,也要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认识缺点和错误。这当中,教育者既要讲究原则,更要讲究方法与技巧。在教育者的帮助下由学生自己分析产生思想认识的根源、成因与危害的严重性,提出切实具体的改进措施与办法,这方面教师既要有细心,又要有耐心,还要有恒心,更要有爱心,不怕学生犯错误,怕的是学生犯了错误而不能认识与改正错误。对于个别学生来说,有所反复也不可怕,对于那些屡改屡犯的极个别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爱心与耐心,把疏导与化解做到实处与细处。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2]李德银.在德育中贯彻疏导原则[J].求实,2005(11):232.

作者:朱志勇

第二篇:浅谈朱熹的德育原则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摘要:南宋时期,国内社会政治不稳定,社会伦理纲常遭到了严重破坏。所以,士大夫和学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将伦理道德重构,使道德价值得以实现。朱熹独特的德育思想为唤醒当时人民的道德意识、重建社会伦理道德有重大贡献,所以研究朱熹的德育“五原则”对当今高校道德教育的推进与提升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朱熹;德育思想;当代启示

一、朱熹德育原则的产生背景

朱熹德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与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民族矛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社会关系的改变加剧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均田制的废止,导致土地私有制的性质得到增强,土地兼并日趋严重,许多庶族地主登上了政治舞台,导致地主阶级内部各个阶层力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颇多有识之士为当时社会长期贫困衰弱、道德伦理观念丧失、风气败坏的境况而深深担忧。为挽救当时的社会形势,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开始研究德育理论,并开展相应的道德教育活动。他们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德育活动来引发道德理论新学潮,通过借助重建德育理论来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培养出符合德育要求的新型优质人才,以此帮助国家扭转积弱、积贫的内外困境。其次,民族矛盾也是使得宋王朝日渐衰弱的重要因素。自北宋建国起,民族战争就开始不断上演。战争不仅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更加加剧了民族矛盾,封建统治也受到了严重威胁。

二、朱熹道德教育的思想基础

(一)朱熹德育思想形成的家庭基础

朱熹的父亲朱松是个“只读书但不求生”的学者。他在事业上失意,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沉迷于佛经和道教,以此寻得安慰与解脱。在对朱熹的教导中,他充分融合了二程的学术思想。在朱熹十一岁时,父亲对他进行了更加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用儒家的孝悌忠信、道德学识等对朱熹进行启发和教导。朱熹在父亲的影响下,受到理学教育和经学启蒙,并深受佛教影响。朱熹的父亲在去世前,将他托付于崇安五夫里奉祠家居的刘子羽。他的父亲又致信于三位崇安道学之友,将育子之望寄托于三位好友。朱熹继而得到李侗的长时间教导,学习到更多知识,在此阶段,朱熹法帖临摹、苦读经书。老师们廉洁自守、不染世俗的优良品性深深感染着朱熹,使其逐渐形成了清高淡泊、终身以著书为乐的处世性格。

(二)先秦儒家的优良德育传统

道德教育在中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但道德教育实践在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社会出现之前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然状态。阶级社会的德育思想萌芽时期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阶级出现后,在那时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德育的社会作用,并逐渐承认德育对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西周时期,德育思想系统已经初步形成。在这时期,周公是德育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周代后德育思想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进行大革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被逐渐认同。以儒家、道家、法家为代表的思想流派出现。其中,儒家德育思想尤为突出。孔子的教育包括三个部分: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训练。其中,道德素质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以“礼”为行为规范,以“仁”为思想核心。朱熹把孔子思想中的“仁”作为德育的最高境界。孟子提出了“人性善”的自然道德理论,并提出了“明人伦”的道德教育目的和内容。孟子为了达成“明人伦”的德育追求,明确提出了“仁、义、礼、智”的教化思想。孟子的性善论也给予朱熹深深的启迪,他将仁义、道德看作人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界的“生硬添加”。

汉武帝“独尊儒学”之后,儒家道德教育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深刻的渗透效应。因此,朱熹德育思想是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影响之下不断吸取先进的德育思想与优良德育传统,并升华了道德主体理论中发展和完善的。

(三)北宋理学先驱的影响

朱熹德育思想的充分发展得益于充分吸收周敦颐、二程、张载等理学先驱的思想精华。周敦颐后来被称为理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太极图论》和《通书》等也对朱熹德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张载是北宋中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与朱熹有着相似的人生阅历,其思想也大多被朱熹认同与接纳。朱熹继承了张载的人性理论,这对解决儒家人性理论中的善恶冲突提供了一条有用的路径。朱熹道德教育思想也吸收了二程学说的思想精华,这可以从朱熹对他们的赞扬和对其作品的热情编撰中得到证实。在吸取了北宋理学先驱德育思想的基础上,他的的理学德育思想不断成熟并形成自己的体系。朱熹德育思想对封建社会后期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的进步与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四)南宋湖湘学派的吸收和借鉴

朱熹的理学心性论来源于胡宏的“性体心用”说。胡宏是湖南湖湘学的奠基人,而张栻是胡宏最满意的弟子,也是继胡宏之后湖湘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張栻二人有着相仿的年龄,又有极为相似的人生阅历,二人在学术上互相探讨、互相赞赏,从而成为了非常深厚的学术友人,他们彼此之间非常熟悉与了解。二者的交流多采用书信形式,在这些书信中朱熹表达了对《中庸》已发、未发之义的理解。庚寅期间,朱熹对胡宏的代表著作《知言》的内容表示有疑问,从这一疑问开始,朱熹也通过不断研究使得“心统性情”为中心的心性说正式确立。这些思想都使他的德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朱熹德育思想原则

(一)德与智相结合

针对当时境况,学校不仅要将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学识教育中,也应密切关注学生道德修为的完善,真正做到“立学教人”。不仅如此,朱熹还认为只有在良好道德修养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发挥学识的内在功能,若只重智育、忽视德育,则会使教育的效果逐渐偏离正确方向。朱熹德与智相结合的原则与我们今天认可的综合素质教育是相契合的,对教育者提升素质教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有德而无知识,是脆弱的;有知识而无德,是危险的。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必须坚持德智双全的教学宗旨,把德育作为第一原则,在德育智育的共同促进下,使学生真正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品德兼优的高质量人才。

(二)知与行相结合

朱熹认为,道德品质主要体现于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所以,学校在道德教育中既要指导学生“认知”,即对道德有正确的认识,又要使学生在认知指导的基础上积极地“践行”。在知行观中,他深刻地揭示了道德教育认知与道德教育行为的关系,认为认知与行为两者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即道德教育认知必须指导道德行为的逐步转化,把正确的道德思想外化为符合道德标准的实际行动,再通过不断的实际行动促进道德认知的凝练与升华。这也在另一个层面上说明了,学生应在道德修养上做到知行一致,知行并进,避免知与行相互脱节的不良影响。总的来说,这一原则对当时及以后的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起到了理论借鉴作用,在当今时代它仍然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三)立志与践行相结合

朱熹在德育思想上吸收了孔子的“立志”与“力行”二者并举的理论观点,提出了“高处着眼”与“细节入手”相结合的德育原则。首先,他认为立志的高低在一个人一生中事业和学业的成功与否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认同立志对于人的重要性。在德育过程中朱熹强调学生要树立和坚持远大的理想,他认为学者应首先确立一个高远的志向,有了高远的志向,就可以向着心中理想信念不断地前行与追求。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没有高远志向,他将“一事无成”。其次,朱熹要求学生不仅应树立远大理想与志向,还应该为了高远目标而付诸实践,从小事做起,从点滴积累做起,踏实进取,向着理想的彼岸不断前进,而不是空谈高远理想,不是只有雄心勃勃。这一德育目标对于推进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具有积极意义。

(四)引导与约束相结合

朱熹认为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不仅要坚持积极的正面引导和说服教育,还要制定必要的、合理的规章制度,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约束。积极的正面引导是耐心的劝导,教师需要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调动学生内部情感,以“明事理”使学生感到满意和信服,从而使学生把规则和道德作为言行的指导,自觉践行相关规范,而不是强迫地接受他人的控制与限制。但坚持积极的正面引导不代表可以不谈及规章制度,相反,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是学生道德习惯养成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朱熹认为学生长期在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熏陶下会逐步养成遵守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为此,朱熹专门为教育学生编写与制定了涉及到待人接物等诸多方面的相关道德规范,以此作为道德行为标杆。

(五)阶段性和整体性相结合

在朱熹看来,虽然每个教育阶段的道德标准和要求是不同并相对独立的,但不同的阶段是相互融合、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连续的、有凝聚力的集合,而达到“明人伦”的德育根本目标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各个学习阶段所构成的教育整体的积极作用。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是基于此,从而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在儿童教育(8岁以下)阶段即童蒙阶段,道德教育主要是阐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基本事项等。在第二阶段,在小学阶段(8~15岁),学生应该学习更高层次的伦理道德思想,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第三个阶段是大学阶段(15岁以上),在这个阶段学生应学习事情的“真相”,学习做一个绅士、兄弟和父亲。前两个教育阶段是基础环节,而大学阶段是对先前教育阶段的道德思想的深入与升华,经过以上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才可以逐步达到道德修养的质的飞跃。

四、朱熹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倡导知行相统一,加强道德行为培养

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德育工作。当前,我国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具体表现为从小学到大学,受教育者接受各种层次水平的思想品德课程。但学校却很少关注学生“行动”的塑造与养成,品行是培养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学生知道正确的道德品德判定标准,但是不一定有与之相应的行为。学生只有言行一致,无论周围环境发生何种改变都能表现出符合要求的道德行为,才能说明其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初步养成。

(二)注重自律与他律相统一,重视正面引导教育

在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下,我国德育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个性和自我思考意识也有了显著提高,但目前学校的德育教育仍多用强制性的灌输和压力迫使学生遵守行为准则。只有灌输观念和执行禁令的德育水平显然已经不足够,发展更加科学有效的德育方法势在必行。首先,学校应该根据当地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其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不仅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规有矩,更要注重学生自身自律的不断发展,形成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发展。

(三)提倡志高与践行相结合,强调从细微处积累

朱熹主张,学生的道德理想应该是成圣成贤。朱熹不仅明确了德育的方向,而且强调德育应从细节入手,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目标,理想人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扎实的基础道德教育和日常文明行为的培养入手,在多方面的不断积累中形成良好的品德。而这种量化的培养方法需要教师细心的揣度,才能达到最终的质的突破,使学生形成社会所期望的理想人格。

(四)重德育的阶段性,关注受教育者的差异性

朱熹认为应注意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这一观点启示我们,思想道德教育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并可以分为教育过程的不同階段,教育者应该在其共同特点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此,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在明确阶段教育重点任务的基础上,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问题。如果教育者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不采取针对性的个体教育,而是单纯地使用集体教育方式,就不会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朱熹德育思想是儒家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熹的德育原则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值得高校德育工作者借鉴。但由于时代不同所带来的思想差异,高校应以符合时代发展的角度认真解读朱熹德育思想,用优秀思想指导德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发挥朱熹德育思想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傅文玉,王欢.论朱熹德育思想的形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100—101.

[2]庄梅兰.朱熹知行统一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2—85.

[3]涂爱荣.试论朱熹德育方法中的五个“相结合”原则[J].道德与文明,2006,(2):28—30.

[4]刘佩芝.朱熹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6.

编辑∕李梦迪

作者:冯红 张旺颖

第三篇: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目标与原则

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可以使质量高原期名校更上层楼、曾经辉煌的学校再造辉煌、徘徊不前的学校突破瓶颈、排位居后的弱校绝处逢生。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是学校改进和发展的生长点。

学校影响未来,德育引导人生。德育品牌建设关乎学校和学生未来的发展。中小学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不只是一种特色创建活动,更是一个品牌文化培育与创新发展的过程。一所学校要真正建立和形成一个德育品牌,既要树立明确的德育品牌培育的目标取向,也要确定德育品牌培育的价值引领原则。

一、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目标取向

中小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当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中小学德育品牌的创建与培育、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将“发展为本”的核心主题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进去,并自觉而主动地落实到促进德育发展、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三大发展目标上来。

(一)德育工作目标取向

众所周知,在诸育中,德育为先。然而,在以升学为导向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常常本末倒置,德育经常被当作服务生或保姆,人们只关注它为智育的辅助功能。

事实上,德育与智育的“正本”关系不是先后之别、轻重之分和主次之争的关系,而是融合互动、整体发展、相得益彰的关系。这是人的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综合性本质特征决定的。但是,实际工作中却一直是重智轻德、分数至上、升学为本,德育长期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德育经常处于无位、无力、无效、无为、无奈的“五无”状态,德育人怀抱的常常是不自信、不自豪、不自强的“三不”心态。因此,无论是重德厚德,还是尚德立德,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落实“德育首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德育品牌培育,尚德以正教、正本以清源,真正发挥德育的价值导向功能,树立德育在学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厘清、端正德育与智育的融合和互动发展关系,增强德育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学校发展目标取向

学校是教育的一种载体,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形式。但相对校长、教师、学生“流水的兵”式的成长性动态变化发展而言,学校是更为稳定的“铁打的營盘”。正因为如此,学校更需要内涵与品质发展,以求优质发展及与时俱进;更需要特色与创新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性与普及性是基本的、共同的要求,然而偌大一个国家,41万多所中小学校,地情、校情各异,共同性显然不能模式化,更不可能千人一面。规范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创新发展与特色发展,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是实事求是的发展之道,才有利于发掘学校的优势资源,激发各自的动力与潜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笔者应邀为全国各地近300所中小学校的德育创新做设计,规划学校的特色发展,创建特色品牌发展模式,寻找特色兴校之路。我的体会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可以使质量高原期名校更上层楼、使曾经辉煌的学校再造辉煌、使徘徊不前的学校突破瓶颈、使排位居后的弱校绝处逢生。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是学校改进和发展的生长点。

(三)学生发展目标取向

立德树人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任务。对德育而言,创特色树品牌不是根本目的,立德树人才是根本目的。因此,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不能眼中只有特色品牌。相反,立足点、出发点、落脚点、归宿点都应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特色品牌只是载体而已。因此,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一定不能忘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一定要坚守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根本目的。无论是从德育特色品牌主题及核心理念的提炼与设计、目标愿景的提出与预期、内容体现的组织与规划,还是过程步骤的实施与调控,以及结果效果的实现与达成,都应该围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发展,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生成以及知、情、意、行等各品德要素协同发展的目的而展开。

二、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价值引领原则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引领,德育的核心功能是价值导向,正知以正念,正念以正能,正能以正行,正行以正品。学校德育品牌培育同样要体现德育的根本目的和核心功能。不同的是,德育的目的和功能更多体现在引导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上,而德育品牌的目的与功能更主要体现在对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因此,在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过程中,其价值引领基本原则具体体现为文化构建与精神引领、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三个方面。

(一)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

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过程是价值引领与文化构建相整合的过程,是德育特色创新与学校文化营造相融合的过程。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是价值引领的第一原则,是价值引领在德育品牌培育上的主要形式,基本内容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核心是理念体系的整体营造。学校德育品牌的培育,主要是学校德育特色文化体系的整体营造,可以开展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建设,也可以进行显性文化、隐性文化和潜在文化体系营造,还可以实施理念文化、视觉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识别系统构建。针对学校教育和师生互动交流的特点,学校德育特色文化体系构建应着力于校园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班级文化、家校文化等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围绕特色品牌创建的核心理念,进行诗意校园、校本课程、友好课堂、和谐班级、共育家校五大特色主题文化的整体营造,合力形成、共同促进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

第二,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关键在于学校精神的树立。一所学校“学校精神”的树立,从内涵上说,是确立一个愿景以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形成一种理念以凝聚共同价值追求,建立一种信念以唤醒立德树人情怀,设立一个支点以激发学校教育团队智慧,经历一个过程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实践经验证明,学校精神的树立是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杠杆点。学校精神可以通过办学理念、教育愿景、育人理念,尤其是校训体现出来。如,承德小学校训是“承天之德正己之行”,推行“正行教育”;康有为纪念小学校训是“立社会志做有为人”,推行“有为教育”;顺德一中校训是“以学为本学以致远”,推行“学本教育”。

第三,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与品牌发展一般有三种相互关联的控制方式:由标准控制的外推式发展、由愿景控制的内生式发展和由联系控制的共生式发展。外推式发展偏重于规划引领,内生式发展注重内动生成,共生式发展侧重互动促进。

学校德育品牌创建三种发展方式不可偏废。然而,就德育品牌的生命力及其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来说,更应强化内生式发展,激发内动力,真正发挥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作用,助力学校内生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二)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

学校德育品牌建设不是一种凭空的设想,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为了特色而创特色的德育活动。学校德育品牌培育是一种校本发展研究、规划与行动,同时也是一种改进性、发展性的校本创新行为,着眼点是创特色品牌促学校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着力点是挖特色资源炼核心主题营造学校文化。校本化、个性化与创新性、发展性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重要特征。因此,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要坚持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两大原则。

校本传承是在诊断、整理、挖掘学校德育特色资源基础上的文化延伸,目的是营造和形成学校的特色德育文化。学校德育特色资源包括校名、校训、德育传统等。校本传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对校本特色资源的准确诊断,包括问题诊断、优势诊断和发展诊断,通过精确诊断把握优势特色资源的本质内涵而形成特色文化核心主题。以校名文化资源为例,我们根据金沙小学的校名中“金沙”闪亮的特质,結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学校书香的特点,创建形成“自华教育”学校特色文化;依据里水中心小学校名的“里水内生,生生不息”原理构建“内生德育”模式;依据顺德李兆基中学的“顺李”成章之意蕴,构建学校遵循规律办学和助人“成章-成人-成才”的富有独特校本意义的“成章教育”体系。

创新发展是在对校本特色资源传承基础上的积极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向是创建正念、正向的学校德育品牌。创新发展是一种正面导向原则,树立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传递德育的正能量。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可以进行平凡化精彩、不利转有利、消极变积极的正向性转化。例如,可以将学校的体育传统特色创新发展为德育特色品牌:可以将跆拳道特色发展为“乐道教育”(源自“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古语),将咏春拳特色打造为“自强教育”(源自黄飞鸿系列影片中的《男儿当自强》歌曲),将足球特色开展为“可能教育”(源自“足球是圆的,一切皆有可能”的观点),等等。

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传承发展。坚持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原则,是提供促进学校德育品牌建立、形成和健康发展动力机制的有效保障。传承是对校本特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创新是对校本特色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目的是发展。因此,学校要在传承校本德育特色文化基础上,用创新发展的意识、思路来指导德育品牌培育主题理念的提炼和顶层规划的设计,进而整体而有序地构建形成学校德育品牌发展的模式体系。

(三)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

一直以来,人们大都把学校特色化建设看作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人优我变”的标新立异的过程,以致常常忽视品质性和根本性的文化内涵。从本质意义上说,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和培育是一个学校自我改进的创新发展过程,因此需要自我完善原则。同时,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对内,即学校内部及教育的其他各育,具有规范、导向、协同的作用;对外,即学校外部及其他同类甚至各级各类不同学校,具有应用、示范、推广价值和意义,因此需要坚持共生发展原则。

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体现了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人们通常把绿色生态仅仅看作是低碳环保概念,事实上,绿色生态的真正内涵是“三生态”,即“内生态”“共生态”和“续生态”。基于绿色生态原理的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自我完善是一种内生态发展,共生发展是一种共生态发展,而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的结合则是一种续生态发展。因此,在学校德育品牌创建和培育过程中,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原则是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来实现彼此互动促进、相得益彰的绿色生态发展目的。

【李季,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黄蜀红

作者:李季

上一篇:物理教学法论文范文下一篇:经济法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