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状况分析对山东省很有借鉴意义。本文分析采用了国家信息中心制造业信息化的基本指标体系,对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的客观发展现状和主观发展目标做了全面总结,从而发现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企业方面不仅水平高,而且贡献巨大,但政策环境没有山东积极,技术环境和服务环境尚存不足。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制造业信息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制造业信息化研究论文 篇1: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年度绩效评测体系研究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建立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年度绩效评测体系是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并对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年度绩效评测体系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网络评测系统以及实施步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年度绩效;评价指标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作为制造业信息化专项工作开展已经有10余年,经过多年的实施,已进入收获初期。目前,全省共有百余家制造企业被评为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两甩”(甩图纸、甩账表)示范企业,行业领域分布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制造加工、制造设计、物流配送、食品加工、酿酒、烟草、新材料等。经过多年的引导和支持,贵州省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已不同于过去的CAD和CMIS应用,用过去的标准来确定示范企业、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已不可行。如何与时俱进,科学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真正有效地培育示范体系,切实发挥示范企业的带动作用,全面完成“十一五”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目标任务,并建立规范、长效的工作机制,继续深入推进全省制造业信息化,已成为制造业信息化管理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2008年,贵州省科技厅下达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规范体系的研究任务,由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牵头,组织研究包括“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年度绩效评价指标”、“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机构年度绩效评价指标”、“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环境建设年度绩效评价指标”、“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评测系统”在内的技术规范体系。其目的在于引导全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为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提供科学量化的检验标准,从而规范化地建设示范体系;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这一评价体系为贵州省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提供正确的导向。

1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年度绩效评测体系研究依据和研究原则

研究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州省“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贵州省“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实施方案》和《国家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指数构成方案》(试行)中的企业指数部分的企业信息化核心构成要素及其权重等。

研究原则: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年度绩效评测体系应与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技术规范、评价体系接轨;评测体系应能全面反映贵州省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内容,体现3类(流程型生产企业、离散型生产企业、混合型生产企业)不同类型示范企业的不同特点,并且应尽可能量化,其量化方法应与贵州省制造企业现行的统计方法相一致,评价指标应简明、清晰,避免烦琐化,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2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年度绩效评测体系的研究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年度绩效评测体系由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网络评测系统和实施方法组成。

2. 1评价指标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年度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如图1所示。

队伍及制度建设指标,主要反映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和企业全员素质的提升,这是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体现信息化以人为本的原则。

技术先进性指标,主要反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实施内容,涉及业务流程软件应用覆盖率、产品设计与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门户网站建设水平、信息安全费用投入、安全措施应用率、信息系统故障时间等指标,从各方面反映了企业对信息化工具的应用情况和覆盖范围以及企业信息化安全状况。同时要求企业在上信息化项目的时候应注重先进性、合理性,使系统功能完善,信息化渗透到企业业务的全部流程。

应用效益指标,主要反映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效果,即反映了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对业务流程、客户/企业间的反应与协同的促进作用以及产品技术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效益状况。

特色指标由示范企业自行总结,由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的专家评审其特色显著与否和示范意义的强弱。

2. 2评价方法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年度绩效评价基本指标计算方法如下:I=∑(Pi × Wi),I表示指标体系的总得分;Pi表示第i个指标的得分,各指标的满分都是100分;W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所有指标权重的和为100%。具体权重根据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结合政策导向确定。

一级指标中第i个指标得分的计算方法:Pi =Σ(Fij× Wij),Pi表示一级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总得分;Fij表示第j个结点(二级指标)的得分,Pi内各子结点的满分都是100分;Wij表示第i个子结点的权重,Pi内所有子结点权重和为100%。Pi第j个子结点(二级指标)得分的计算方法:Fij=Σ(Tijk× Wijk),Fij表示Pi第j个子结点(二级指标)的总得分;Tijk表示Fij第k个子结点(三级指标)的得分,Fij内各子结点的满分是100分;Wijk表示Fij第k个子结点的权重,Fij内所有子结点权重的和为100%。

2. 3网络评测系统

本项目研发的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绩效网上评测系统功能包括:

(1)基础数据模块。包括评测所用的指标数据项及分值、注册企业的基本信息、评测调查表。

(2)核心评测模块。是整个评测系统的核心,实现数据处理,根据用户的输入产生评测结果。

(3)数据分析模块。对评测网站采集的行业、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提供各类有用的分析报告,实现一定的商业智能,供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IT企业参考,这些信息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只有特定的用户才能使用此功能模块。

(4)相关服务模块。评测系统的外延,提供数据评测相关的服务。如在系统首页进行相关的内容介绍、开辟介绍企业信息化评测指标体系的专栏、提供案例分析报告、刊登专家的文章对企业信息化进行指导等。

(5)系统管理模块。管理员使用的后台功能模块,用于系统的日常维护,作为系统的所有者,评估方不仅可以通过系统完成一系列的管理、维护工作,还能够对企业答题数据进行操作,扩充样本数据库,修改、新建评语、建议,提供更加完善的评估服务。该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

2. 4实施方法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年度绩效评测体系的实施,采用统一的企业基础数据在线填报,结合专家知识,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其实施步骤为:

(1)确定统计调查对象,要求示范企业样本数不少于100家,由科技厅下发《关于开展年度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信息化绩效指数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并组织统计调查对象参加培训。

(2)统计调查数据填报,通过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评测网进行在线填报,在数据填报过程中,数据管理中心为调查对象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动态监督调查对象填报进展情况和跟催填报进度,确保数据填报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3)组织经济和信息技术领域专家,根据企业提供的基础数据按照“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年度绩评效价指标”进行专项评分,并对特色指标作定性分析。

(4)根据专家的评测分析意见,综合研究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为贵州省科技厅、信产厅、经贸委、国防科工办提供客观、科学的统计调查报告。

3 结束语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年度绩效评测体系蕴涵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需求牵引、效益驱动;单元技术应用是基础,系统集成是关键;以人为本,培训先行;强调特色,重视示范意义”等一系列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指导原则。该评测体系以示范企业为调查统计样本,通过一套客观、全面、科学的量化评价指标和网络评测系统对示范企业信息化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分析。该评价分析报告立足于本省,为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管理办公室制订我省制造业信息化实施方案和规划提供客观数据支撑,为我省制造业信息化项目的立项、申报、验收提供数据累积和评判标准,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跟踪监督;立足于全国,为国家科技部考核贵州省“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提供客观、连续的评价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 祝海林,李新军,周燕萍,等. 制造业信息化的绩效评价[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19(1):57-60.

[2] 齐二石,王慧明. 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J]. 工业工程,2005,8(2):52-56.

[3] 补国苗,周镭. 纺织机械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山东纺织科技,2007,48(3):44-47.

[4] 吕新生.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规范体系研究[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34(8):28-29.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孙 兴 贺 明 张小平

制造业信息化研究论文 篇2:

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状况研究

摘要: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状况分析对山东省很有借鉴意义。本文分析采用了国家信息中心制造业信息化的基本指标体系,对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的客观发展现状和主观发展目标做了全面总结,从而发现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企业方面不仅水平高,而且贡献巨大,但政策环境没有山东积极,技术环境和服务环境尚存不足。

关键词:广东 制造业 信息化 环境 企业

作者:雷义川

制造业信息化研究论文 篇3:

航天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

摘 要: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企业对于信息化模式的选择关系着其发展的生死存亡。因此为了促进航天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對其信息化的应用模式进行探究分析。航天制造业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运载火箭总装企业,以及承担着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心骨和引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制约我国航天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信息化模式的应用,从多方面探讨实现航天制造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等两化的融合途径,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航天事业进一步登上新高度。

关键词: 航天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

制造业是指将制造资源,例如材料、能源、设备、工具等,根据市场的要求,通过制造这一过程,将这些因素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制造业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标准,也是一个国家物质财富的基础,体现了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因此航天制造业的水平能够直接影响航天事业的发展。在今天,“振兴航天制造业”已经成为航天科技工业的共识和目标。航天制造业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制造企业,如何消除制约其发展的因素,需要我们积极实践探索,走出一条适合我国航天制造业的发展路径。

1、航天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1.1航天制造业的优势。

(1)具有高品质与可靠的产品制造保障能力。

在产品研发方面,通过数字化、虚拟仿真、多学科综合优化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在加工生产方面,用一批高精度的专业高科技设备,采用先进的工艺和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一系列先进的生产和加工流程,建立完善可靠的保障制度,形成了一套确保航天设施设备安全可靠的体系。

(2)具有复杂大系统的综合集成能力。

航天产品集合了众多高新技术和复杂的产品设备。因此,为了提高航天产品的综合性能,需要实现航天系统 整体优化。形成以总体为主导,专业为基础的综合集成模式。在航天系统工程中,通过采用数字仿真、半实物仿真等高新技术手段,优化和协调航天系统的结构功能。

1.2航天制造业的劣势

(1)技术发展滞后,难以满足航天产业的发展需求。

我国航天制造业在技术发展上滞后,制约了航天产品研发质量和效率。在航天制造企业的实际生产中,“重设计,轻制造”的现象仍然存留着。

(2)生产效率低下,仍有可提升的空间。

与一些工业化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航天制造业在产品的生产技术和效率、管理技术等方面有着很多的不足,尤其是劳动生产率,能源消耗率等方面。

(3)技术创新的能力薄弱。

我国航天制造业的另一个不足则是技术创新方面,传统的航天制造业满足于加工组装等,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自主研发能力滞后。由于航天产业规模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加工导向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虽然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企业发展模式的革新,但是通过应用信息化模式能够弥补技术的不足,这也是信息化对于航天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制约我国航天制造业产业发展的因素

2.1航天制造业的发展策略有待改进完善

航天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站在一定的层次高度上,依赖着总体的战略规划。航天制造业的发展规划完善与否,关系着航天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在战略规划阶段,充分把握发展方向,联系实际,预测当前的发展趋势,综合航天制造技术、制造能力、管理水平、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从而进一步完善发展策略。

2.4航天在制造业的发展空间有待提升

传统航天制造业的重心是以军工业为主,主要生产军用产品。经过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航天制造企业逐渐积累了自身的制造能力,从理念规划转变,到技术革新,到调整能力建设和和工艺改进,再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等若干过程,我国航天制造业形成了自身的发展模式,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热化,我国航天制造业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制造更偏向民用化,大力推进民用技术产业的发展。

3、通过航空制造业信息化促进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途径

3.1推进产品信息化,推广数字化制造。

在大型的制造企业中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能够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我国航天制造业要积极在“十一五”期间大力推进数字化制造,实现产品的信息化。例如在航天研究等部门建立统一的三维数字化研制平台,积极推广产品数字化的制造;在三维模式的应用下,开展以数字化制造为核心的技术研究应用;同时可以积极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手段,开展数字化的技术研究和加工;还有基于一些较典型的产品型号,开展三维数字化的研究和制造应用;提升数字化制造的技术,加强数字化信息化在航天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实现多领域应用,从而推动我国航天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3.2围绕管理信息化,推进制造业模式变革。

建立信息化的发展框架,以产品研发生产为发展主线,贴近市场经济,集成设计、制造、管理等为一体的信息化应用,从而提升航天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十一五”规划期间,航天制造业要紧密围绕产品型号的生产,满足生产需求。通过信息化的系统,逐步实现各应用间的集成化、一体化,最终达到管理过程、工艺设计、资源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因此紧紧围绕航天制造业的管理信息化,从而推进航天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3.2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引领航天制造业发展。

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企业就要把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与航天制造业的发展战略、竞争力等结合起来,根据实际,制定信息化的战略规划。并在战略的指导下实行信息化,推进信息化,把信息化当作航天制造业实现目标的手段。同时,还要将信息化应用与航天制造业的业务流程结合起来,改进企业的业务流程,促进其业务流程的规范化与优化。同时还要将这些流程融入到企业的生产设计中,即将信息化与企业的工业化结合起来,提高航天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因此,通过两化的融合,为航天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规划指导有利于引领航天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4、结语

振兴航天制造业是国民的共同愿望,也是航天员背负着的重要使命。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运载火箭总装企业,航天制造业势必承担着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责任。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航天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信息化在航天制造企业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孙莹, 周世杰, 敖洪峰.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引领航天制造业发展[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1(7):56-58.

[2] 张坚. 制造业信息化演变模式的研究和应用[D]. 复旦大学, 2005.

[3] 马昌超, 陈金兰. 航天信息化建设模式探讨[C]// 中国宇航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 2004.

作者:朱锡川 刘玮 杨光伟 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