硖石灯彩文化艺术论文

2022-04-18

“九陌聯灯影,前门共月华海”。每当传统节日、婚寿吉庆之时,花灯绚丽,花市如昼,阖家团圆时挂起的那一盏盏彩灯,给人间平添了温暖的亮色。浙江海宁的硖石灯彩穿越了年代洗礼,历经千年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淀,时至今日,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工艺冲击下,依然相承相融,幻化成为当今灯彩艺术的奇迹。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硖石灯彩文化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硖石灯彩文化艺术论文 篇1:

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者培养问题的探究

摘要:硖石灯彩作为一项古老的手工技艺,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遇到瓶颈。针对海宁市硖石灯彩继承人单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出现断层的现象,通过一系列调查走访,了解各方面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硖石灯彩继承方面现状的看法,同时结合海宁市政府当前对于硖石灯彩继承方面的作为,找出出现继承断层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维度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断层;海宁硖石灯彩

1.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沉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①,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方面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自2000年引入国内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新时代的冲击下,许多非遗在传承上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

1.1理论意义

与物质类文化遗产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所不同的是,物质类文化遗产是以物化的固态的方式来展现其历史认识价值,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活态传承的方式来实现其历史认识价值和意义。硖石灯彩的传承使得人们更好地认识海宁传统历史文化。

正如《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所说,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社区、各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以及在民主、宽容、社会公正、各民族和各文化间相互尊重的环境中繁荣发展起来的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人类非物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与体现,一定程度上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硖石灯彩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灿烂的一支,需要新生代的传承人去发扬,完成文化多样性的需求。

1.2 现实意义

硖石灯彩一直都是海宁的文化名片,在被立为国家级非遗后,它更成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走向海外,成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的文化使者。这在另一方面表示“海宁”这一名称远播海外,硖石灯彩为海宁带来了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内涵,是旅游业的依托。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既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传承民族文化血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2.海宁硖石灯彩的继承现状

硖石灯彩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呈现出一种“后继无人”的断层趋势。据我们调查的数据显示,早期的硖石灯彩手艺人还不等同于现在的非遗继承人,从清代起,就有一批能工巧匠开始了硖石灯彩的制作,据统计有包括严远庄先生等在内的11人均从事过灯彩轧制,并且工艺精湛,呈现出不同的多种多样的灯彩制作风格。当代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继承人是陈伟炎先生,他是一人身兼数职,甚至在退休后仍旧没有放弃灯彩制作,此后在他的影响下又有沈祖生等6人加入硖石灯彩的传承事业,成为造诣极高的灯彩制作后继者。然而,近30几年以来,被政府所肯定的优秀硖石灯彩继承人却仍旧只有胡金龙先生在内的8人,几乎没有太大变动,见下表:

2-1 优秀继承人名单一览表(海宁市级未包括)

姓名级别年份

陈伟炎第一批国家级非遗继承人2007年

胡金龙第一批省级非遗继承人2007年

沈祖生 宋振华第三批省级非遗继承人2009年

孙杰第四批省级非遗继承人2013年

王文权嘉兴级非遗继承人2012年

除了评上级别的优秀继承人以外,一般继承人只有10多人,与海宁60多万的人口数量相较,比例可以说是非常之小。我们可以发现硖石灯彩继承人的数量本身基数就小,在时代的发展中,数量增幅太小,基本没有大的变动,一直停留在10到20人左右,如此严重的断层趋势之下,硖石灯彩的传承很可能造成“后继无人”的严峻局面。此外,已有继承人大多都是60、70年代接触灯彩事业的老一辈手艺人,随着时间的增长慢慢积累了相关技艺经验,所以据资料显示,现有的6位优秀继承人年龄结构都偏高,最年轻的孙杰师傅今年也已经47岁了,没有“年轻血液”的补充,硖石灯彩的继承方面年龄断层问题也日益显著。

随着海宁人口的增加,跟随继承人学习手艺的学徒人数确实也有所增加,业余学徒也有近百人,然而每年的增加幅度仍然很小,而且跟随传承人进行灯彩制作的业余学徒并不是完全固定,技术方面也不够到位,流动量比较大,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后继者。很多参与灯彩制作的学徒都只是消磨业余时间的中老年群体,或者是在参与培训班后偶然做几件作品的普通民众,相较于之前的先辈,近年来手艺传承方面渐渐缺乏原有的个人特色,大多以大型展览活动为目的,除继承人外的学徒都只是模仿和照搬,制作工艺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流水线式工艺,技术特色与时代创新断层也逐渐变为阻碍硖石灯彩进一步传承的重要因素。

3.海宁硖石灯彩继承断层原因维度分析

通过多次访谈、实地调查、问卷调研以及翻阅馆藏书籍等途径,我们决定从以下四个维度来剖析海宁硖石灯彩继承断层的原因。

3.1维度一:数量断层

无论是继承人方面还是政府方面也都表示如今硖石灯彩面临的一个最最主要的断层问题就是后继者的数量过少,我们在采访灯彩制作室或者是海职高灯彩协会时,看到正在从事制作的手艺人零星可数,数量上的缺失使得硖石灯彩的技艺传承越来越濒临衰弱。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非遗,但是愿意投入其中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是政府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力度或者举办相关活动,对于增强继承人身份的吸引度仍然没有太多帮助。

3.2维度二:年龄断层

年龄层次过高,年龄结构不协调,高龄群体占多数,这样的年龄分布几乎有点等同于现在我国也正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一旦一个国家出现“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这个国家的青壮劳动力比率减少,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动力也就不足了。现在硖石灯彩在继承上面临的又一重要断层方面就是“技术人口老龄化”,经过我们多个月的走访调查,每一次在工作室所见到的或者采访到的继承人员都是中老年居多,平均年龄可以达到50岁以上,这一部分的继承群体已经逐渐开始力不从心,他们的思维也远远没有年轻人活跃和创新,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上也可能因为年龄的关系造成一些细小失误,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另外市民心态方面仍旧存在着误区,认为硖石灯彩类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室文化部门或者相关人员应该做的事,与自己无关,这就形成不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置身其中的青少年群体便无法被激励出去从事灯彩继承工作的心愿,甚至会因为负面的认识或家庭压力而打消成为后继者的想法。

3.3维度三:技术特色断层

海宁的硖石灯彩以独特的针刺工艺见长,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金石、刺绣等艺术门类之大成,寓诗情画意于内。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八字技法大大制约了生产速度,让灯彩的制作和销售变得困难,它针对制作灯彩过程的严格要求,意味着生产效率的降低,人工成本的增加,这就需要消费者来买单。例如一盏普通的花瓶灯成本在60元左右,零售价格更达到了近百元,离大众消费需求较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技术特色的断层使得灯彩制作从事者们也无法突破硖石灯彩传承的困境。在技术革新上虽有作出努力但与预期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如此旧时技艺不能及时与现代技术相衔接,将阻碍海宁硖石灯彩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

3.4维度四:时代创新断层

硖石灯彩的动态图案演绎的多为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灯彩规模偏于大型化,结构复杂;在艺术风格上比较接近于浓墨重彩、鲜亮明艳。传统硖石灯彩的表演空间就是灯会,后期衍生出花灯舞。这些都是传统硖石灯彩的特色,也是印象中灯彩的固有形态。新时代下的硖石灯彩在表现主题、艺术风格上的突破还没有做出很大进步。“茶壶灯”、“水晶灯彩”是少数做出特色的新硖石灯彩。在我们实际的走访调查中,陈列与海宁硖石灯彩有限公司制作室里的半成品灯彩仍以昔日见到的硖石灯彩为主,讨喜的色彩和故事图案。在灯彩主题上先后也有纳入时代主题和政治色彩的表现题材,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有迎合政府政策,但仍没有将眼光聚焦在民众真正感兴趣的题材上。

4.海宁硖石灯彩后继者培养问题解决的思路与对策

根据翻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了解到国内外一些地区有关后继者培养的相关举措,再结合硖石灯彩继承的实际情况和海宁的地方特点,针对第三部分提到的断层维度,我们得出了以下解决对策。

4.1对策一

我们建议对于例如硖石灯彩这类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应该出台单独的政策,而不是仅仅把它置于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工作中。添加一些政策细化到只与硖石灯彩的传承接轨,更加有针对性地对于硖石灯彩进行继承和发展。此外,还应增添对于非遗后继者培养的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立法,真正能够对传承人的生活和继承起到提升的作用。

此外,我们认为,海宁市政府不妨向法国学习,借鉴他们的节日继承模式,也举办一年一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在这一天,免费开放包括海宁市博物馆、海宁市文化馆、海宁市盐官景区等一系列拥有海宁非遗展出的地方。这样既能大饱眼福又能有所收获的游览参观的节日一定会得到市民的欢喜。要是长期举办,经过几年的完善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就会成为海宁非遗传承的一大特色,或许会有周边省市的市民驱车赶来,对于提升硖石灯彩等一系列非遗的认知度和号召力都非常有帮助。这样的品牌活动自然就增大了对硖石灯彩等非遗产品的需求,解说、展出和销售都可以增加许多继承人的工作内容,供不应求,自然也就有更多的人愿意投入到非遗传承事业中去,后继者的物质与精神也就能得到更好的保障,数量断层也就能够有所缓解。

4.2对策二

灯彩继承者日益老龄化问题的解决依托于新生力量的注入,改变年龄结构。政府与民间、高校合作,吸纳年轻力量进入灯彩制作的行列。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开设灯彩制作班、多进行灯彩展览等来实现,甚至是在普通高校开设相关灯彩培训课程,利用普通高校学生素质较高的特点,培养其对非遗继承更强的能力,再结合已有职业高校的培训,增加更多后继者储备力量。我们希望可以向意大利借鉴其青年继承人激励模式,鼓励更多的职业学校甚至普通中小学可以关注到非遗的传承上来,在乡土文化知识的传授中更多一些实在的可操作的成分,让未来建设者们可以从小就耳濡目染,对于硖石灯彩(非遗)拥有更加浓厚的感情和美好愿望。

此外,另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就是市民对硖石灯彩的接纳度和兴趣程度。我们期待相关教育机构也可以向意大利对于继承人培养的方式学习,兴建针对硖石灯彩后继者培养的特色学校,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从中学开始转移部分学生资源进入硖石灯彩继承工作的培养中去,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更乐意接受新事物且对事物产生热情,比高中生即将面临择业或升学选择来说更有培育空间,一旦形成了这样的教学体系,硖石灯彩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培训不仅仅停留在假期培训班,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后继者培养中出现的数量和年龄上的断层。在经过了较多年的培训之后,后继者们的技术素质也能更为过硬,对于特色技术的传承也会更为精准。作为年轻一代自然会有更多的想法和创造力,从小便把硖石灯彩继承作为自己的追求和目标的教育使得他们会更加竭尽所能地创造和发扬,继承事业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4.3对策三

技术特色的断层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急需引进现代新兴技术参与灯彩的制作。硖石灯彩在制作中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先后对其进行了改善,问题在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依旧没有达到预想值,生产成本仍旧过高,压缩了利润空间。针对要走商品化的一部分硖石灯彩,生产流水线的开设,分开简化制作工艺是很重要的一步。新化工材料的加入代替原先的绸布,金属的支架考虑改为PVC材料一次吹塑成型技术,刺绣花纹改制成电脑印花,最大程度地去精简制作流程、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4.4对策四

硖石灯彩的固有模式需要创新思想来突破。这其中包含了硖石灯彩的艺术风格,结构造型,表现形式。在思路上硖石灯彩的传承一直显得比较传统,拘泥于几百年来的固有思路,几乎没有什么创新,缺乏一些知识水平较高,具有研究性质的机构及人员对其进行原有的突破和改良,缺少与时俱进的元素,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长足的进展。新时代下的海宁有着更多丰富的事迹材料完全可以用以加入硖石灯彩,例如先进事迹,海宁新兴的热点,一改过往的神话故事,令它使人耳目一新。结构造型原先多以大型的灯彩为主,体现了灯彩艺人高超的技艺。创新则需要改变这个主调,选择中小型的灯彩进行开发,浓缩版的硖石灯彩也更便于人们把玩。

除了本身的制作创新以外,还可以向韩国借鉴其非遗商业旅游一体化的传承模式,当然,仍旧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协助海宁硖石灯彩完成与市场的接轨,这包括展览、项目的引进和推出等,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增加产值,吸引更多新生代继承人的加入。思考让非遗和产业化更融洽地联系起来的对策,例如韩国政府那样让非遗融入电视剧或者旅游地,发扬非遗文化的同时,赢得商业方面的巨大效益。接着是内部继承发展方面,现有的一些灯彩协会、制作室要逐步做到与市场接轨,实现自身的改革,尝试工厂流水线的加入(这在实践操作中已经慢慢实现);扩大市场化的范围,例如将海宁硖石灯彩分为工业品和手工品;加快生产效率,压低人工成本以实现产值的最大化,针对市场的不同需求做出不同的反应;创新仍旧是重要筹码,传承人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不能忘了与时代潮流接轨,制作出更有自己品牌特色的硖石灯彩,完成在创新中传承的漂亮转身。

注解:

①张红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易文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现代经济信息,2010(18)

[2]李华成.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基于湖北省荆州市非遗保护的实证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韩馨娴.黎锦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3.

[4]刘洋,隋吉林,黎川,杨美琼.非遗保护传承:政府责任与产业开发[J].神州民俗(通俗版),2014(1).

[5]李桂瑶.从保护主体与传承主体看韩国非遗保护的经验——以韩国“韩山夏布织造”为例[J].当代韩国,2013(1).

[6]张红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7]王巨山,张向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三题[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2(1)

[8]钟红清.略论国外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以亚欧多国为例[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2(1).

[9]向云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10]向云驹.中国木版年画的抢救与经验[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1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12]杨建新.海宁硖石灯彩——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

作者:方潇兰沈怡

硖石灯彩文化艺术论文 篇2:

一盏被遗忘的老灯

“九陌聯灯影,前门共月华海”。每当传统节日、婚寿吉庆之时,花灯绚丽,花市如昼,阖家团圆时挂起的那一盏盏彩灯,给人间平添了温暖的亮色。

浙江海宁的硖石灯彩穿越了年代洗礼,历经千年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淀,时至今日,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工艺冲击下,依然相承相融,幻化成为当今灯彩艺术的奇迹。

流淌千年的灯彩艺术

灯彩又称花灯、彩灯。古时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即用精巧庄严的灯具祭祀神祗。灯彩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断发展创新,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灯彩材料从竹木纸张衍生到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工艺融合了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更吸收了剪纸、书画、诗词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作为妆点,灯彩逐渐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民间艺术。

海宁硖石灯彩是我国灯彩艺术中的珍品,以其独特的针工手法,精巧的造型构思而享誉中外。硖石灯彩最早起源于秦,由唐时兴起,盛于宋朝。2D06年,硖石灯彩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弱骨千丝结,轻球万锦装,彩云笼月魄,宝气绕星芒,檀点红娇小,梅妆粉细香。等闲三夕看,消费一年忙。”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曾这样描绘硖石灯彩奇绝的针刺工艺效果。

硖石灯彩的式样有亭台楼阁、飞禽走兽、龙灯彩舟、玲珑古塔、走马花篮等,采用竹篾为骨架造型,糊纸绘图,手工针刺花纹,需要非常精湛的手艺。作品完成,点亮灯彩后,灯光会透过针刺图案,显得五光十色。康熙皇帝两次到海宁,乾隆皇帝四次到海宁,硖石灯彩都是迎驾盛典上的爆款。

峡石灯彩的匠人匠心

走进海宁南关厢灯彩艺术中心,是一处古色院落,一个不大工作室里零零散散地堆放着灯彩制作的材料与半成品。灯面上的图案,要用刻刀和极细的针完成。一个灯彩,少则刺几十万孔,多则刺千万余孔,都是纯手工完成,以拗、扎、结、裱、刻、画、针、糊“八字技法”见长。

“拗”包括拗架和拗彩,将原材料拗出骨架,这便有了灯彩的型,千年传承的手艺,艺精而架稳,一副有型的骨架是决定灯彩好坏的基础。拗彩则是将金属类做成各式形状的装饰物,包括灯的链接处、顶部装饰等。灯彩师告知,这样的“拗”,容不得半点偏差,没有测量标准,全靠灯彩师多年经验掌控,稍有变形就很难装配,连接。

“扎”是拼接工艺,现在很多都已采用焊接工艺,现代技术的更新也实现了更高难度的灯彩造型,增加了灯彩的稳定性。

“结”即灯彩边缘结边,吊流苏,要求细致耐心,一盏灯的品质在于细节的呈现。

“裱”是将刻好的灯纸背面裱上一层宣纸,再进行染色、衬色(彩色布料)以及“针”等步骤。

“刻”是灯彩的精髓所在,极其考究手法与耐心,灯彩师在画稿基础上,一刀刀将纸刻画成形。

“画”说明了一个好的灯彩师,必定一名优秀的画者,灯彩惯用国画工笔重彩花鸟、人物、山水等,但较之工笔画难度更大,一般两次无法成形,此作便只能作废。

“针”则是利用针在纸上打孔作画,包括排针、勾针、花针、乱针、破花针、补针等不同的针法微刻精雕,针刺密度达到平均每平方厘米十八至三十二孔,一件好的针孔作品需要数百万个针孔。在灯光的映射下达到不可思议的效果。

“糊”作为后道工序,不仅考验灯彩师的技术更是耐心,不可让刻纸在糊的过程中断裂,起皱,才能够达到上乘品质。

观看灯彩师的制灯过程,方知何为匠人、匠心。任何一道工艺拿出来都是一门绝学。更何况,灯彩师介绍道,他们会的可不止单单其中一个步骤,而是从拗型、刻画到成品都能游刃有余。灯彩师还必须会画画、书法,才能够赋予一盏灯彩艺术的灵魂,90后的灯彩师因为爱好手工艺而入行,作为新时代的代表传承着千年流淌的艺术。

当你站在门外欣赏的时候,你会看到绚丽夺目的灯彩,满足你的视觉享受。当你真正走进来,才发现,永远不要轻易去探寻一件艺术品的诞生,它的过程一定会让你瞠目结舌,你甚至会怀疑自己见识为何如此浅薄,永远都有一些未知的领域,等待着你去探寻。

作者:塞外小野 姚英

硖石灯彩文化艺术论文 篇3:

我国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述评

摘要: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院校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当前,职业院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展现出非遗文化传播、培养专业传承人才、开发非遗课程教学资源、建立保护基地等多种功能,开展了利用现代学徒制来丰富和完善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实践探索,丰富完善了非遗传承的院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職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理论指导缺失、学生继承非遗项目热情不高、专业建设滞后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型教师短缺等困境。

关键词: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自古以来,学校即是传播和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人类文化正是借助于教育活动内化到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经过人的认识系统、情感系统、意志系统和价值系统的综合评价选择和再创造而为人所理解、接受和认同,进而保存在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1]。职业院校通过选择、加工、传递、创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为年轻一代所理解和掌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传承的基本形式之一。

一、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越来越受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蕴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价值,体现着特定民族或群体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是维系民族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也是维系民族和国家统一的基础。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教育的力量越来越受重视,非物质遗产传承活动逐渐进入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公布了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标志着民族文化传承正式进入全国职业教育的示范专业建设行列。《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相结合,借民族文化之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要“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完善,各省相继在职业院校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教育部设立了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职业院校根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本校特点,积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项目引进学校,探索了各种类型的传承方式,非遗传承活动越来越活跃。

二、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功能的多样化

(一)以文化育人为导向,深度传播非遗文化

职业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非遗传播可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激发年轻一代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感,从而形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

首先,部分学校采取开设非遗选修课的形式引进非遗,这种形式对于学校的资源设备不会有太多的要求,开设起来较方便也很受欢迎。非遗选修课程能够使学生了解有关非遗项目的历史,深入了解当下非遗的状况,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和传承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形成一定的非遗传承实践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心中保护非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得到提升,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加入到非遗传承队伍中。例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西泠学堂开设了中国篆刻、中国书法、艺术品鉴赏三门课程作为学院艺术类选修课;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则根据地域特色,开设了西溪小花篮编织技艺、五常十八般武艺以及杭州雕版印刷技艺三门极具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

其次,创办非遗学习传播社团。作为由学生自发成立的组织,社团相对于课堂教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社团活动围绕非遗积极开展各项专题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学术交流、讲座论坛、社会实践、知识展览、志愿者活动等。这些活动既可以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请进学校,为学生们现场展示和讲解所掌握的绝活绝技,又可以将学生带出课堂,走进传承人所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实地了解该项非遗发展的现状。青年人通过特色社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学习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二)设置非遗相关专业,培养非遗传承的专业人员

“文化的延续光通过物质化的形式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如果没有理解和懂得使用这些物质载体的人,那么这些物质就成为死物,既无认识的价值,也无使用的价值。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就失去了光泽,也失去了生命。[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最大困局就是后继乏人。职业院校由于其自身的办学目的和使命,与其他传承方式相比,在非遗传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保存、传递、更新、创造民族文化的功能。职业院校通过设置与非遗项目相关的专业,经过学校的系统教学和训练,学生毕业后便可以直接从事相应行业工作,成为非遗传承的专业人员,从而能有效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专业人群,如浙江省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石雕专业、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的青瓷专业、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的硖石灯彩专业、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黄酒酿造专业等。只要我们拥有了造物思想和技艺的人,形成一条有机发展的脉络,就能够把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代代传递下去。

此外,有的职业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理论和技艺的优势,也积极参与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为提升传承人群的理论素养和技艺创新能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自主开发,构建非遗传承的课程教学资源

学校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知识技能文化进行整理和加工,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来培养人才。职业院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选择也体现出学校对非遗文化的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的过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具有口传心授的特点,没有规范的文字和数字资源供学习使用,许多职业学校利用教师理论水平较高、掌握课程开发技术的优势,结合当地的特色,自主开发和实施相应的课程。例如,贵州某职业学校整合地域资源、凸显办学特色,开发了苗族吊脚楼建筑校本课程;浙江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编写了《走进泥金彩漆》《泥金彩漆技艺实训》等教材,用于挽救濒临失传的泥金彩漆工艺。

除了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材,还有一些学校结合现代技术创建了教学资源库。例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拥有百年历史的西泠印社合作共建的“非遗教学资源库”项目,双方达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教学资源库汇集了学校、企业和非遗传承人的优质资源,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最终成为一个多功能开放式的专业交流与服务平台,包括教学和管理、技术培训和社会服务、教育改革成果推广和应用、信息收集和发布等功能。教学资源库也可以凭借其技术优势,为不同学校、不同地区提供优质的资源共享服务,为全国范围的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学生自主学习、企业培训等提供有力的指导与无障碍的支持。

(四)发挥院校优势,建立非遗保护平台

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而随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非遗数据库这种新型的、数字化的非遗保护平台逐渐兴起。职业院校依靠其自身优势,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为整理研究由非遗传承人口述的材料提供专门的场所,并且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学术理论扶持。例如,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便在其图书馆开设了专门的区域作为非遗研究室、口述史访谈室,并通过实地调查从非遗传承人群中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对资料进行整合、梳理。数据库凭借其管理信息资源、操作灵活、传播迅速、易于存储等优势,已成为非遗保护的必然趋势。

此外,还有的职业院校正在探索建立校内非遗博物馆,让学生不出学校便可以近距离接受非遗的熏陶。学生不再像课堂教学时仅仅依靠视觉和听觉来接收信息,而是运用综合感官来全方位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校内博物馆不仅具有一般博物馆的功能,还可以作为保护传承非遗的重要平台,向社会收集优秀非遗作品作为展示和研究的对象。

(五)汇聚资源,促进非遗的传承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不同,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改革创新才有了今天的面貌,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活态、适应时代变化的重要方式。创新意味着“非遗”传承主体除了能延续历史知识技能外,还能在现代社会中通过不断创新这一渠道保持“非遗”的活态,在现代生活中挥发出更灼热的光芒,照亮其可持续发展的前进之路[3]。

职业院校是青少年的聚集地,他们正是创新的主力军。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将当下流行的元素融入传统作品中,丰富其设计内容和元素,实现产品上的创新。例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创新研发方面,专门成立了艺术创新研究会,系统地组织创新研发,将非遗元素融入新产品研发,“新湘绣”“新湘瓷”等新产品层出不穷,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与推广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4]。其次,如今成长于信息社会的青少年对于新媒体和自媒体有着敏锐的感知,他们最能找到传统文化和时尚之间的联系,还能利用互联网手段来营销自己喜爱的手工创作,进行OTO定制、在线创业等,由此便促成了非物质遗产与教育以及互联网的融合。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团队意识和综合素质。

三、探索出以现代学徒制为核心的非遗传承模式

传统的非遗传承途径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作坊传承等,传统模式具有师徒一对一、针对性强、传承人对技能的掌握深入等优势,但是传统的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在地域和门户上的封闭性弊端明显,教学上效率过低,知识不够系统。因而,传统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我国职业院校普遍推广,它基于深度校企合作,结合了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的优势,实现了大师传承和院校教学的融合。现代学徒制既具有传统师徒制注重技能操作、讲究经验技法传授的特点,又有现代学校系统化的教学、规范化的管理、规模化的培养人才优势,是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培养的人才不再是只具备单一非遗技艺,而是具有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多学段递进式非遗人才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易学难精的特点,光靠一所学校两三年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有的地方探索出了多学段衔接的培养方式。例如,浙江省绍兴黄酒酿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浙江省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绍兴中专、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树人大学都有专业或学院培养黄酒产业人才,实现了中职、高职到大学本科的多学段培养。初始阶段在低年级嵌入非遗文化普及性课程,着重激发学生的非遗认知和兴趣。接着按大的专业方向嵌入非遗特色课程,由非遗大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授课,使那些已经对非遗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获得基本技能和专门知识。在学生毕业进入顶岗实习阶段,非遗大师选拔那些愿意以后致力于该行当的可造之才,进行拜师学艺,进入一对一“师傅带徒弟”的非遗技艺传授、传承阶段[5]。

(二)双师共导系统化教学

传统的师徒制中,师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而学校中的教师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但是缺乏操作能力。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从专业理论到操作技艺、从文化基础到人文素养,既有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又有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多种实训课程,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开阔的视野,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突破了传统师徒制中“偏技艺、轻理论”的弊病,全方位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效地促进了非遗传承人才的专业化和创新性。

(三)校企合作创建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

许多职业院校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引进校园,建立了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例如,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设有雕版印刷大师技能工作室;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东阳木雕大师技能工作室;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了青瓷烧制大师工作室;泰顺县职业教育中心成立了石雕大师技能工作室。当前,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已成为校企合作、大师间合作互动的培养传承人才的新形式,是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有效手段。

(四)创设实训基地,建构职业情境

职业院校正在积极建设非遗传承的校内或者校外的实训基地。例如,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就与当地的硖石灯彩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得以在企业内部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与其校内实训基地互为补充。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走出校园的机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可以体验到真实的职业情境,有效提高职业能力,最终掌握制作要求。且校外实训也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此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与省级传承人签订师徒结对协议,毕业后直接进入该企业就业[6]。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模式构建了一种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大师传承与院校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了非遗传承与现代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创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四、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非遗保护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非遗传承和保护相关的理论学科体系尚不完善,使得职业院校的相关工作缺少系统理论的指导,在职业院校开展的非遗传承工作在摸索中创新,有待实践检验。无论是院校传承的政策制定者,还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的教师,都急需学习领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科学保护方式,总结和借鉴不同项目传承中的经验教训,才能科学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年轻一代不能持续坚守学习和传承非遗

工业化的发展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的变迁,工业文明持续改变着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和土壤不断地受到冲击,青年人的成长过程中鲜有接触当地的传统非遗项目的机会,造成他们极度欠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因而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学习和工作热情,更是少有想要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职业院校加强了非遗项目的宣传工作,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有的学生积极地参与相关社团或者选修课程,但是能够长期保持对非遗项目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持续学习技艺,把非遗传承作为一项事业的寥寥可数。

(三)职业院校非遗专业建设滞后

由于职业院校非遗传承的建设项目尚在发展阶段,大部分学校的专业目录中还没有非遗项目的身影,多是以选修课、社团活动等形式存在,相关专业建设处于实践探索之中。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学中缺乏系统的非遗项目课程和专门的非遗特色教材以及相应地能与市场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造成项目传承创新的局限性。调研统计发现,大师技艺和学校专业对接不紧密、专业性太强不适合融入课程、报酬低大师积极性不高这三项被提的较多,占比 10%~18%[7]。甚至还有的学校通过非遗项目申报的资金被挪用于其他专业建设。

(四)非遗传承专家型教师匮乏

非遗传承的师资建设始终存在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学校教师多是中青年,他们虽然在学识上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但是自身对于非遗项目的理解、掌握还在初始阶段,不可能承担起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任务,最多只能关注理论知识的教授。另一方面,大多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事已高,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的传承,或有些传承人事业已经较为成功,学校的薪酬水平对其没有吸引力,并且也没有充分的时间投入学校教学,即便是学校采用各种方式吸收了非遗传承人,他们的课堂教学技能缺失也是个很大的问题。总之,职业院校非遗传承教学亟需解决专家型教师缺乏的问题。

如何探索非遗传承的新路径成为当下社会发展民族文化、振兴传统工艺、乡村振兴的共同价值追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关系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当前职业院校必须承担和完成的历史责任和重大使命。虽然非遗传承工作在职业院校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利用现代学徒制来丰富和完善非遗传承的院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麻艳香,蔡中宏.教育: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J].西北民族大學学报,2010(1):40-48.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73.

[3]李晟.基于旅游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激励机制研究——以传统手工艺技能为例[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8.

[4]李升.市场化背景下依托大师工作室发展民间工艺的探索——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艺海,2017(5):150-152.

[5]臧其林.大师工作室引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培养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7):58-61.

[6]寿斌杰.传承就是最好的保护——中职学校“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创建实践与探索[J].职业,2016(18):40-41.

[7]朱萍.职业学校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的调研报告[J].江苏教育研究,2017(12):62-64.

(责任编辑:张学英)

作者:李敏 夏思诗

上一篇:饭店会展产品营销论文下一篇:供热计量低碳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