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资料总结大全

2023-01-22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孟子二章资料总结大全》,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孟子二章资料总结大全

《孟子》二章知识总结

《孟子二章》知识总结 《孟子》二章知识总结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的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中心: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谏敢言的臣子和邻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在安逸享乐中灭亡。

一. 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翻译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 ①任:责任,担子

②苦,劳,饿,空乏,均为使动用法,译为“使……痛苦”“使……劳累”“使……受到贫穷之苦”

③拂;违背

④ 曾:通“增”增加

⑤益:好处

句意: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是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

2.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①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②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③征:征验 喻:明白,了解

句意: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3.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①入:在里面,指国内

②出:在外面,指国外 ③法家:有法度地大臣

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⑤拂:通“弼”辅佐。

⑥恒:常

句意: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时时都有灭亡的危险。 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生存发展

句意: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5. 文章理解

(1) 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凡的事业。

第一段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3) 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结果才能动身忍性,(受磨练的益处)曾益其所不能。 (4) 第二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5) 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 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将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 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8) 文中有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9) 论证本文观点的名言及实例:勾践卧薪尝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1、重点字音

“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粟”,sù,谷子,与“栗”区别。

寡 guǎ 戚 qī 畔 pàn

3.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1)一般实词: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环:围。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泛指粮食。

委:放弃。

威:震慑。

至:极点。

寡:少。

顺:归顺,服从。

(2)古今异义:

郭:古义指外城。今义指姓氏。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自家里的人。今义指直系亲属。

去:古义指离开。今义指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有“前往”、“到……去”的意思。

(3)一词多义

城:三里之城(内城)

兵: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器)

城非不高也(城墙)

兵甲已足(兵员)

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君子:故君子有不战(施行仁政的君主)

去国怀乡(国都)

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国恒亡(国家)

池: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道:得道者多助 (仁政)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池塘)

中道崩殂 (途)

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4)词类活用

域民:界限,这里的意思是限制。(名词作动词)

(5)通假字:

畔:同“叛”,背叛。

4。翻译句子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 课文分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旨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主旨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文章层次总结: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

(论据)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御一方而言)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从战争到治国)

第二篇:孟子二章

《孟子》二章

教学目的

1.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顺畅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1)顺畅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尽量能琅琅上口。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公孙丑〉,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

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

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

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

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

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

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

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

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读得顺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 的地理形势。不如,比不上。

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 主观条件。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

七里之郭:郭,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

夫坏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

利,坚固锋利。

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粮食。

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

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6.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l—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

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7.提问:“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讨论并归纳:“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

“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

护。

8.提问: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提问: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讨论并归纳: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

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10.提问: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讨论并归纳:

(l)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

(2)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 文章主旨。

11.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

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

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

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四、小结

1.古今异义。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3.虚词。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例

表修饰 着、地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环而攻之而不胜。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一、二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____,_____,_____。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l.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文。

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_____。

3.对“域’“固”“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疆域 固定 震慑B.区域 固守 威吓

C.限制 巩固 震慑D.限制 巩固 威逼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

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

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

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

5.作者认为“战必胜矣”的原因是()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

B.依靠武力强大、地势险要。

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

D.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尽最熟读成诵。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

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

样论述这个问题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要读得顺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欧(quan3)亩,田间、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

夹板中间放土,用杵(chu3)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鱼盐,贩卖鱼和盐。

管夷吾举于土:士,狱官。举于上,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被录用。

孙叔敖举于海:海,在海边(隐居)。

百里奚举于市:市,市井之间。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大任,重大的责任,担子。也,用在前半句 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动用法,使……痛苦。苦其心志,使他内心痛

苦。

劳其筋骨: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劳其筋骨,使他筋骨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动用法,使……饥饿。饿其体肤,使他身体饿瘦。

空乏其身:空乏,使动用法,使……贫困。空乏其身,使他受贫困之

苦。

行拂乱其所为:行拂,所行不顺。乱,使动用法,使……额倒错乱。 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心忍性,动

和忍都是使动用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增加。曾,同“增”。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人恒过:恒,常。过,犯错误,犯过失。

然后能改: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内心优困。

衡于虑:思绪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而后作:而后,这样以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

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而后喻:喻,被人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佛

土,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敌国,敌对的国家。外

患,外来侵略的忧患。

5.请学生翻译第4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然后知生于忧患: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而死于安乐也: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6,请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 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1段):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

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层(2段):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第三部分(4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7.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简末进行归纳。全文先论证“生

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

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 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

8.提问:本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用排比句式,每一

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只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四、总结

1.词性活用:

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

要译成“使……” 2一词多义:

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 国恒亡。

不顺 行拂乱其所为。

同“弼”,辅弼 入则无法家拂士 3.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衡于虑

拂同“弼”,辅弼 入则无法家佛士

4.虚词。

从舜发于畎亩之中

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在 而死于安乐也

凭 以天下之所顺

用来 所以动心忍性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三、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文言文中有一些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可译为“使

(让,把)”+宾语+动词(形容词)请照下面例子翻译下列加点的词。

例:必先苦其心志。

译:使他的内心痛苦。

1.劳其筋骨。

译:

2.饿其体肤。

译:_

3.空乏其身。

译:_ 4.行拂乱其所为。

译:_

5.所以动心忍性。

译:_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附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

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

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

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

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

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

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

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

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

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

都会归顺地。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

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

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

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

苦,筋骨劳累,体肤俄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

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

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

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

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

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第三篇:孟子二章

教学设想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一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经典。孟子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学习本文字句的同时,对孟子的思想体系略作剖析,这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鱼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议论。其论证方法,学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观点的语句和他常用的术语加以分析,讲深讲透,并以此来剖析他的“舍生取义”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朗读,使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气势,从而体现孟子善于论辩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孟子,导入新课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予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初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疏通文意

1.请一位同学诵读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注意发现读音、句读的差错,标记出来以便纠正。估计要正音、正句读的如下:

(1)正音(下面这些注音系课文注释以外的正音):

①不为苟得也(读wéi,动词,做,干。)

②所恶(渎Wù,动词,厌恶)

③为宫室之美(读wèi,介词,为了)

(2)正句读: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3)全体同学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解初步感知课文,标记出有障碍的字、词、句。

(1)虚词:

所使如使则而弗于为之非独

(2)实词:

欲苟丧蹴屑加已谓

(3)句式:.

有„„者有所„„何不„„

所„„者亦不„„乎

(4)难句点拨: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它。

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难,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由此可见,人们所想望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人们所厌恶的东西,

有比死更厉害的(“不义”)。

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

(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⑤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人不(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吃),乞丐也不

愿意接受。(注:“而”相当于“地”或“着”。)

⑥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一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呀!(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⑦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先前有的人宁可让身体死去而不接受的东西,现在为了能够享受美好的宫室而

去接受了。

⑧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就叫做失去了本来的良心(也就是忘了本)。

3.学生口头翻译全文,教师巡视答疑。

三、布置作业

1.朗读《鱼我所欲也》,背诵第一段。

2.在作业本上翻译第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再读课文,分析讨论文章思路

1.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人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二、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三、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2.

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四、讨论:《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坏事来。他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为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当然,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重点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难点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走近作者—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孟子受业于孔子孙子子思的门人,是儒家的重要人物。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并尊其为“亚圣”。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所著,现存7篇。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 、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课文。

3.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调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识,也可以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4.请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并翻译句子: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②所以动心忍性

③曾益其所不能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活动二:研习课文

①设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要求学生讨论,师引导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②设问: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讨论交流,师引导明确。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活动三:拓展延伸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在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2. 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 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讲授点拨 3. 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复习

学生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激趣导入

——科学家拿着两只青蛙,把青蛙王子放进正在加热的温水中,而青蛙孙子放进了已沸腾的水中,结果? ——王子死了,孙子却逃走了。 ——这样的实验结果证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书)

二、 初读课文,扫除朗读障碍。

1、 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 学生读后汇报朗读时应注意的字音。 舜(shùn) 畎(quǎn) 说(yuè) 鬲(gé) 敖(áo) 奚(xī) 弗(fú)|(bì) 通假字:

曾:通“增”,增加。 衡:通“横”,梗塞。 弗(bì):通“弼”,辅佐。

3、 教师播放范读磁带,提示学生注意听,动笔画出停顿标出重音。

4、 点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

5、 全班大声齐读。

三、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 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边读边译。(注意:记下不懂问题。)

2、 汇报,提出不懂之处,全班解答。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归纳文言知识。 (1) 通假字(略) (2) 被动句:(发,举)

(3) 状语后置:于(从|在|给|不译)+ (介词短语) (4) 使动用法:苦、劳、饿、空乏、乱、动、忍、生、死 (5) 名词作动词:过 (6) 动词作名词:入、内

(7) 一词多义:发、于、弗、而、亡 (8) 古今异义词:所以、喻、然后

四、 品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 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开始地位低微,经历磨难后得到重用。

2、 成就一个人才要经历哪些磨难?

——(故天将降大人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客观因素。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主观因素。)

3、 归纳:摆事实讲道理,从个别推出一般,个人生于忧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4、 我们还认识谁是“生于忧患”? ——司马迁,孙武,毛泽东,邓小平„„

5、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6、 归纳:反面论证,国家“死于安乐”。个人“生于忧患”,反面论证,形成

正反对比论证。

7、 历史上有这样的国家吗? ——(清朝)

8、结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忍不住想读课文的同学站起来朗读,读出气势。

五、升华主题,畅谈启示。 ——在逆境中磨练自己 ——居安思危

——关心国家,肩负社会责任,要有忧患意识 „„

六、 欣赏文章写法,指导写作。 ——文章应讲究逻辑,推理层层深入

——论文可用举例论证,可用道理论证,可用对比论证

——学习孟子善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特点,使语言有气势,文章富有说服力 „„

七、 作业布置

1、 背诵课文

2、 搜集文中六个人物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展示。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六个人物的事例(举例论证)—— 个人生于忧患(正面论证)

国家死于安乐(反面论证)

居安思危

第四篇:孟子二章

预习目标

1、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预习重难点:理解性背诵

预习过程

一、了解作者及文章出处。

1、这两篇文章都出自于_________________。作者孟子,名__________,是战国时期著名的 ________家,_______家。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_______ 以后_______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 ____________ ,有________ 之称。

2、《孟子》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叙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二、给加点字注音。

1、舜

2、畎亩

3、胶鬲

4、曾益其所不能

5、拂士

三、熟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排比句,读出节奏。

2、这两篇文章的论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 和不同之处?

四、找出文中的四个通假字,并解释。

五、 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六、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②傅说③胶鬲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③入则无法家拂士④所以动心忍性

3、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 请列出两句。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八、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

)

2、得道者多助(

)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

1、国不以山溪之险(

)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2、池非不深也(

)

国: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4、兵革非不坚利也(

)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7、威天下不以(

)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二、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

)傅说(

)胶鬲(

)拂士(

)

三、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困于心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空乏其身(

)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 百里奚举于市(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四、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五、1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原文答)

2、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3、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4、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六、

1、指出下列“而”的不同用法 (1)泉香而酒冽(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而吾蛇尚存(

)

2、一词多义

(1)国: 国恒亡(

)去国怀乡(

)

(2)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所以动心忍性 (

) (3)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而死于安乐也() (4)拂: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

3、解释下列活用的词:

()劳其筋骨

(2)饿其体肤 (3)空乏其身

(4)行拂乱其所为 (5)所以动心忍性

(6)必先苦其心志

4、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所以动心忍性

5、翻译下列句子。 (1)行拂乱其所为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七、拓展阅读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句中的“大任”和“是人”指的是什么?

答:

2、准备承担大任的人,先要经历怎样的磨炼?(用原文答) 答:

3、这些磨炼是可有可无的吗?文中哪一个词语表明了这一点? 答:

4、让接大任者经历各种艰难困苦的目的是什么? 答:

5、请你联系历史或现实举出一个能证明本文观点的事例,(不能举文中的例子),或写出与此相关的一则名言。

一、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古代文人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千百年前,大文豪苏东坡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至今日,一代伟人毛泽东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唱出了千古风流人物“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豪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千古风流人物”的世界,去领略他们的风采,去聆听他们的话语,去感知他们的心灵……

风流人物?

—陈涉 诸葛亮

李白 范仲淹 ,或侠肝义胆的英雄, 或聪明过人的智者,

或才华横溢的文人…… 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后代一代一代传诵;

风流人物:曾经在历史上建功立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人。

——留下了千古传诵诗章的才华横溢的古代风流人物

二、“等闲识得东风面”

——识风流人物雅号

“圣人”——孔子

“亚圣”—— 孟子

“卧龙”—— 诸葛亮

“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诗鬼”—— 李贺

“诗佛”—— 王维

“诗囚”—— 孟郊

“诗豪”—— 刘禹锡“大李杜”——

李白、杜甫

“小李杜“——杜牧、李商隐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公安三袁”——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 “曹氏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诗家天子—唐代诗人王昌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而被举为“诗家天子”。 寒酸夫子—孟郊一生坎坷,际遇凄凉,被称为“寒酸夫子”。 杜紫薇—杜牧因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温八叉”。 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诗杰 —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诗狂 —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达,人称“诗狂”。

诗仙 —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诗圣 —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

三、“熟读唐诗三百首” ——诵风流人物诗句

1、李白:《静夜思》《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月下独酌》《送友人》《秋浦歌》

2、杜甫:《绝句》(两个黄鹂)《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石壕吏》《望岳》《江南逢李龟年》《春望》《秦州杂诗》《月夜忆舍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羌村》(其三)《登楼》

3、王维:《鹿柴》《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使至塞上》《汉江临眺》《竹里馆》《鸟鸣涧》《相思》

4、杜牧:《山行》《清明》《江南春》 《赤壁》《泊秦淮》

5、李商隐:《锦瑟》《乐游原》《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6、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

四、“众里寻他千百度” ——识风流人物踪迹

1犹存正气参天地;永生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4韩潮学派百川汇;公起文章八代衰。韩愈 5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孟子

6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

7、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杜甫

8、智谋隆中对,三分天下; 壮烈出师表,一片丹心。诸葛亮

9、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百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10、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1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原

12、、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般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13、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诸葛亮

14、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陶渊明

15、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16、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采石矶头明月照,当年犹说谪仙好。李白

17、集群贤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孔子

18、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19、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岳飞 赏美文 曹操

是仰天发问“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歌者吗?是挥鞭临江吞吐日月的统帅吗?是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豪杰吗?

东汉末年的乱世造就了你,而你注定要成为那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的枭雄。官渡之战后,你平定了北方。而后你凭着气吞山河的豪气,敞开海纳百川的胸襟,招贤纳士,纵横天下。于是文韬兴建安风骨,清峻疏朗,“曹氏三父子”的美名百代馨香;武略拥兵千百万,旌旗蔽空,“群雄逐中原”的盛况千古吟唱。时至今朝,一代伟人尚由衷叹服:“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总结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五篇:《孟子二章》教案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实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取胜。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孟子二章资料总结大全】相关文章:

孟子二章学习要点04-13

孟子二章全范文05-20

孟子二章新范文05-20

孟子二章教案范文05-30

孟子二章图文范文05-30

孟子二章联系范文05-30

孟子二章重点范文05-30

孟子二章赏析范文05-30

孟子二章原文范文05-30

孟子二章对比范文05-30

上一篇:门诊护士述职报告图文下一篇:锚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